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吴敬琏 2010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副标题:
作者:吴敬琏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ISBN:9787547601273
出版时间:2010
页数:430
定价:68.00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的一个重要增补,是加强了对“双轨制”及其经济和社会-政治影响的分析,并据此对中国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措施和可能前景作出了估量。中国经济改革是一个庞大的叙事。如何向《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的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线索和分析框架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这是因为,经济转型虽然是通过若干这样或那样的政策措施来实现的,但它有一根主线,这就是从计划制度到市场制度的变革。既然是制度变革,所有的改革势必是经历了不同利益取向的人群之间反复博弈之后的产物。 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国际经济学会(IEA)执行委员会顾问,国际管理学会(IAM)会员。 他在中国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化改革,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引介传播了众多对中国经济理论和改革实践有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他在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如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反对权贵资本主义、推动增长模式转型等),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 3.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经营制度的特殊要求 3.2 承包制改革以前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3 农业承包经营(“包产到户”)的推行和效果 3.4 后家庭承包制的农村改革前景 第4章 企业改革 4.1 企业制度和现代公司 4.2 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和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 4.3 国有企业的公司化 4.4 改善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 第5章 民营经济的发展 5.1 国有制崇拜及其突破 5.2 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私有部门的成长 5.3 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及其克服 第6章 金融改革 6.1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货币与金融 6.2 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6.3 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 6.4 中国金融进一步改革的议题 第7章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7.1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财政 7.2 1980-1993年: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 7.3 1994年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 7.4 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的课题 第8章 对外开放 8.1 中国从内向经济到外向经济的转变 8.2 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8.3 经济特区的构建和开放地区的扩展 8.4 外商直接投资 8.5 中国对外开放前景 第三篇 第9章 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9.1 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及其分类 9.2 改革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和1993年的改革计划 9.3 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 第10章 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10.1 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 10.2 1979-1996年间的四次经济波动 10.3 1997-200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波动 10.4 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问题: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第11章 转型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改革 11.1 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 11.2 中国政府的政治改革规划及其进程 11.3 中国转型期中的社会矛盾 11.4 积极而慎重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篇 简短的结论 第12章 结束语 1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它的发展前景 12.2 推进改革,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 · · · 终于精读完这本书了,不容易。知识增量很大,个人认为吴老师的分析框架很适合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史(行政性分权,增量改革,整体推进)。全书贯穿着作者对建设法治市场经济、反对权贵资本主义的信念。尤其推荐序言和总论的那两章,我读了四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悟。社会主义的理想为什么会变成效率低下的[……为什么后面的大段评论被豆瓣截了?] 有理论有史实,既是改革的总结,也是继续改革的大纲。道理并不复杂,但知易行难。改革只有在80年代初期有过共识,这其实并不只是经济状况所致,某种程度上也是当时政治空气开放的结果,而现在其他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只缺高层的态度了。 这本书是很少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书,它所讲的“中国故事”不仅让中国人觉得接地气,而且也让国际上的经济学家信服。 编排上可以作为理解我国经济改革的框架,从时间角度的梳理,再到各个部门的问题和措施(尽管某些部门叙述相对薄弱些)。总体上偏叙述和教材性质,各家观点也有提及,知识、事件等也有说明性补充,可以结合《重启改革议程》(更重问题和观点)来一起阅读。 这应该是吴敬琏的代表作了,如此宏大叙事也符合吴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界旗手的身份。 全书分四篇。总论对共产主义经济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纵向历史进行了阐述,其间既能反映吴敬琏对马列文献的娴熟,也能看出他对其它西方经济理论的比较眼光,进得去,... 这本书很多方面是介绍性质的,是对改革、开放所涉及的一些主要方面的说明,贵在全面。如果对经济学知识有些背景,可以很快地读完。有几个问题:1)政府的权力转移、放权让利,包括分灶吃饭、权力下乡,如何影响了收入分配和再分配;2)市场扩张、政府权力转移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这本书应该是我04年买的吧,买回来之后一直没有看过。 最近对经济学发生了一点兴趣,取出来从头看到尾。 本书基本交代清楚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来龙去脉,包括旧的体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弊端,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路径、措施都有哪些…… 看了这本书,对中国(经济)改革有了一个...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纠误、存疑 第一篇 总论 1、页19段2,“在论战中,哈耶克的经济理论还没有得到学术界充分理解”,下注1“哈耶克在1974年方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注解似乎是要对正文进行强调,实则风马牛不相及,而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设立,1969年初次颁... 读吴敬琏老先生的这本《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让我对中国经济从“再分配到市场”的转型过程有了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计划经济的反思与批判、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不成功原因的剖析,以及他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改革的探究。作为一个嘴对着领导... 【http://blog.sina.com.cn/leiwon】 ***计划与市场*** 做事情之前要有一个大方向,这是宏观前提;至于在过程当中采取哪些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微观操作。方向对了,事情便成功了一半;方向偏了,终究要误入歧途。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他的观点如今看来有些粗糙,... 非常喜欢书中表现的那种经济学家特有的严谨、睿智的态度,让在中国浮躁的媒体氛围浸泡了2年多的我受益匪浅。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结,可能没有人比吴敬琏更有资格的了。本书,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并且有很多只有亲自参与过这场“手术”的人才能知道的内情。 读吴敬琏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开篇不久即对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心生赞叹,不论在整个过程中多么艰难、多么反复,都体现出了当时政策漩涡中人们对“更好生活”的理解、追求以及基于此所做出的政策选择——个人认为,不能因为现在走向了市场化道路而对当时坚持政府主导的... 04年的版本 认真的读了 非常难得的视角 吴先生是从历史和学术思想发源的角度切入 这一点让人赞叹和欣赏 确实很少能看到这样的作品 也是 对作者阅历和思考的巨大挑战 只是不知道新修订的版本和老版本有哪些出入呢? 此书十分值得赞赏之处,是吴老先生能够清晰梳理我国改革进程的脉络,从解读经济改革的总体思路出发,再分部门(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民营经济、金融、财政税收、对外开放、社会保障等)进行论述。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首先给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结合比较制度分析的... 现代公司治理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在于考核激励,上班族对于绩效指标的概念都很熟悉。一般而言,人事部门会把各种岗位的各类工作环节尽最大可能予以量化,综合考核期内的各项指标得分评定员工绩效等级。可是,上述做法对于农业生产却并不适用。 吴敬琏教授指出,“由于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连续性,劳动者付出的全部劳动最后将体现在动植物的产量上,而不可能像在工业中那样,分别计量生产过程各个环节... 2016-03-19 23:05  1人喜欢 ***农业生产的激励难题***现代公司治理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在于考核激励,上班族对于绩效指标的概念都很熟悉。一般而言,人事部门会把各种岗位的各类工作环节尽最大可能予以量化,综合考核期内的各项指标得分评定员工绩效等级。可是,上述做法对于农业生产却并不适用。吴敬琏教授指出,“由于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连续性,劳动者付出的全部劳动最后将体现在动植物的产量上,而不可能像在工业中那样,分别计量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上劳动者所付出的有效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工种繁多、作业分散、季节差别大,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但是,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家庭去处理,事情就简单多了。由于家庭是一个集生产、消费、教育、抚养子女于一体的社会基本经济细胞,具有持久的稳定性,利用了家庭内部的自然分工,减少了决策成本,几乎不存在度量、监督等交易成本,这使家庭经营较之其他经营形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运用常识来表述:人们对自己家庭范围内的生意买卖最用心、对自己家庭范围内的切身利益最在意,在实现自己家庭范围内价值最大化方面,根本无需提醒和监督。除此之外,任何经营性组织都需要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来防范雇员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偷工减料等行为。当然,不否认会有一些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至于马不扬鞭自奋蹄,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但是这样的先进人物永远是个案和特例,一个经营性组织绝不可以把绩效目标建立在雇员自觉劳动的基础上,那样无异于自虐,人民公社化运动已经给出了试验结果。结论:既然农业生产天然不适用常见的考核激励机制,那么只有依靠家庭经营才能保证必要的生产效率。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长期坚持现代农业的家庭经营方式。人间正道,天佑中华。 公司治理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保护弱者 1、避免经营者侵犯所有者的利益; 2、避免大股东侵犯小股东的利益。 2017-12-18 10:27 公司治理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保护弱者1、避免经营者侵犯所有者的利益;2、避免大股东侵犯小股东的利益。 1、企业下方: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地方仅仅是行政性分权,不太可能提升企业绩效,各地的自我保护主义反而有可能使结果更加糟糕。当然,这种方式相当于使企业的管理者更加多元,增加了好企业产生的可能性,大家则是更加“混乱”的行政管理,类似中央向地方放权的老毛病“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2、扩大企业自主权:这个相比第一条已经有很大进步了,但这种改革并不彻底,也没有完全理顺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必然产生比较严重的代... 2017-12-18 09:35 1、企业下方: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地方仅仅是行政性分权,不太可能提升企业绩效,各地的自我保护主义反而有可能使结果更加糟糕。当然,这种方式相当于使企业的管理者更加多元,增加了好企业产生的可能性,大家则是更加“混乱”的行政管理,类似中央向地方放权的老毛病“一放就乱,一管就死”。2、扩大企业自主权:这个相比第一条已经有很大进步了,但这种改革并不彻底,也没有完全理顺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必然产生比较严重的代理人风险。最简单的比喻,经营者还是官员,工资也不高,一般情况下他经营好企业的动力也不会太高,如何能更快被提拔也许应该是他最多考虑的问题,更坏的一种情况是如何为个人赚更多的钱。3、企业承包:这是第2个改革不够彻底后自然而然的优化办法,只是要设计好这种承包机制太难,实践中一般都会产生严重的短视行为。 转型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的腐败现象往往要比发达国家和地区严重得多,中国亦然。原因在于这些经济体尚未完全建立起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腐败的核心环节是非法占有财富,而财富来自于经济活动,即使是官员上下级之间的行贿受贿,其赃款的最初来源也一样如此。吴敬琏教授指出,20世纪后期,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的腐败行为主要有三种经济源头:1)“利用干预市场活动的行政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例.. 2016-04-02 11:09 ***腐败的经济源头***转型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的腐败现象往往要比发达国家和地区严重得多,中国亦然。原因在于这些经济体尚未完全建立起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腐败的核心环节是非法占有财富,而财富来自于经济活动,即使是官员上下级之间的行贿受贿,其赃款的最初来源也一样如此。吴敬琏教授指出,20世纪后期,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的腐败行为主要有三种经济源头:1)“利用干预市场活动的行政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例如腐败官员通过各类许可证制度来寻租,他们手中的审批权相当于印钞机,可以借此源源不断地收受贿赂。2)“利用所有制关系的调整,将公共财产掠为己有”。例如国有企业因为产权不清晰、监督不到位,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的内部人员很容易通过蚕食国有资产来中饱私囊,此即微观经济学“委托-代理”问题。3)“利用市场不规范牟取暴利”。例如中国股市,差不多是改革进程最迟缓、制度建设最拖沓的领域了,虚假披露、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活动时至今日仍然层出不穷,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输送屡禁不止。好在执政党清楚上述现象的症结所在,简政放权、健全法治等工作都在推进当中,可能有些领域的步伐慢了一些,但毕竟还是在行动。最近观看《毒枭》(第一季),剧中拉美国家发生的腐败于我们而言堪比天方夜谭。所以,人间正道,天佑中华。 恩格斯: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所要求的社会对生产的统一管理,只有在社会公众占有生产资料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 2013-06-29 15:18 恩格斯: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所要求的社会对生产的统一管理,只有在社会公众占有生产资料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 正如青木 昌彦在《比较制度分析》一书中所指出的,一个体系中的各种制度具有战 略互补性,某一项或几项制度发生变革,其他的制度要么进行相应的变 化,要么就会与新制度不相配合,对新制度体系的建立产生阻碍作用。 ,制度变革本质上就应该是整体推进的,虽然在实施上可以分步进行,否则就会存在巨大的制度运行成本。所以, 双轨制 拖得愈久,其消 极后果也体现得愈严重。 2013-09-06 18:06 正如青木 昌彦在《比较制度分析》一书中所指出的,一个体系中的各种制度具有战 略互补性,某一项或几项制度发生变革,其他的制度要么进行相应的变 化,要么就会与新制度不相配合,对新制度体系的建立产生阻碍作用。 ,制度变革本质上就应该是整体推进的,虽然在实施上可以分步进行,否则就会存在巨大的制度运行成本。所以, 双轨制 拖得愈久,其消 极后果也体现得愈严重。 看完总论篇,从理想社会主义开始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把这段历史完整的展现在大家眼前,有了一个大致的映像 2013-02-28 23:57 看完总论篇,从理想社会主义开始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把这段历史完整的展现在大家眼前,有了一个大致的映像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13-4-16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具体分析的背景发生了变化,他认为资本主义存在通过大资本剥夺小资本最终发展为一个社会大工厂的趋势,但是二次产业革命后,情况不断变化,高度分工的生产者间的交换亦可通过小企业之间的市场来实现,企业大型化并没有成为生产社会化的唯一趋势。所以,社会主义将在资本主义废墟上建立的预言没能实现。 计划经济有效运转的前提,一是中央计划机关对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 2013-04-26 07:27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13-4-16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具体分析的背景发生了变化,他认为资本主义存在通过大资本剥夺小资本最终发展为一个社会大工厂的趋势,但是二次产业革命后,情况不断变化,高度分工的生产者间的交换亦可通过小企业之间的市场来实现,企业大型化并没有成为生产社会化的唯一趋势。所以,社会主义将在资本主义废墟上建立的预言没能实现。计划经济有效运转的前提,一是中央计划机关对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全部信息,二是全社会利益一体化,不存在相互分离的利益主体和不同价值判断。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两个前提都难以具备,因此,采取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在作出决策和执行决策时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也注定了我们实行计划经济的失败。市场经济的优势:一是由市场经济形成的非各种资源的相对价格,承载了各种资源相对于全社会千百万种其他资源而言的稀缺程度信息,社会个别成员通过商品的相对价格掌握了竞争态势,据此作出正确的资源配置决策,降低了信息成本;二是市场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既受到竞争约束,又受到产权约束,大大降低了监督成本。两者结合起来使市场经济成为一种具有静态和动态资源配置效率的经济制度。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改革上的历程和经验教训:经济体系的低效率来自计划经济体制的固有制度缺陷;建立自由的企业制度和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改革需要以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为目标进行整体设计,措施要配套进行和实施;必须在较为稳定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政治环境中进行并得到群众支持。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到1955年短短三年时间就急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一是仿效苏联成功榜样,废私有和市场建立计划经济是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天经地义;二是朝鲜战争爆发后,高度集中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强国防;三是承受了百年屈辱后普遍怀有赶超西方强烈愿望;四是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是历史传统。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对市场经济的排斥,政府职能采取行政命令方式配置资源,当高度集中出现问题时,向地方下放计划权力成为唯一可能的改革选择,而体制下放,无一例外又造成混乱和随后重新集中,在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循环下,形成了“放-乱-收-死”的怪圈。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对市场经济转轨的策略进行总结,认为休克疗法和渐进主义的分类隐含的标准是速度,而速度不应成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他认为,从纯粹形态上讲,分为两种战略:一是战略A称为有机发展战略,其主要任务被规定为创造有利条件使私人部门自下而上地成长起来;二是战略B称为加速国有化企业私有化战略,其主要任务是被规定尽可能快速地把国有企业改制为私有企业。青木昌彦:一个体系中的各种制度具有战略互补性,某一项或几项制度发生变革,其他的制度要么进行相应的变化,要么就会与新制度不相配合,对新制度体系的建立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制度变革本质上就应该整体推进,实施上可以分步进行,否则就会存在巨大的制度运行成本。——读《比较制度分析》当前,中国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制度基本框架,但如规范的金融市场、法制制度等还不健全:一是当改革涉及到能源电信石油等重要行业的国有垄断企业时步伐就慢了;二是政府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在宏观条框的名义下有所加强;三是政治改革明显滞后;四是寻租规模扩大,腐败活动日益猖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弱小的资本主义部分和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在二元经济中,工人工资不是由工人的边际生产力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而是由传统农业部门农民的平均收入决定的,只要工人工资略高于农业部门人均收入,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涌入工业部门,只有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都被工业部门所吸收,农业部门劳动力工资才会提高,整个经济才会转入现代增长。农转非的阵痛。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民土地被大量征用和占有,基本上都是当地政府利用农村干部有权支配土地而以极低价格获得,来支持庞大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而农民获得补偿不足以在城市安家创业,导致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社会流民。2005年征收农民土地每亩22万平均,政府招拍挂价格46万每亩平均,同时征收各种税费占60%,所以土地出让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出让获得补偿远低于政府获得的税费。靠农村土地为进城务工经商特别是在城市生活多年的农民提供基本生活来源并不现实,基本出路在于:一是认可现有承办地农民永久使用权,放开土农地抵押和流传,同时提供政治和法律保护,避免出现权势者掠夺农民土地的恶果;二是尽快实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加快流转的同时,改善务工人员医疗养老教育等服务,一视同仁成为新市民。现在农村合作社和公司+农户模式存在两种不利情形:一是相对有权力背景的公司,农户谈判地位低,处于弱势,公共可能会通过合同漏洞、延迟甚至不履约、压价等形式剥削农民;二是面对分散、有自主决策能力的农户,公司信息获取和掌握上处弱势,可能会因农户不受合约而受损。国外各种形式的合作社非常普遍和有效:西欧北美许多国家,80%以上的农场主参加了合作社,西欧农产品市场上合作社经营的产品占60%,丹麦奶制品90%合作社经销,荷兰合作社销售的花卉、水果、蔬菜占全部的95%、78%、79%,美国三分之一的农场主通过合作社出售谷物。合作社为农场主销售产品,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及技术支持,是规避市场风险,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 公司治理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保护弱者 1、避免经营者侵犯所有者的利益; 2、避免大股东侵犯小股东的利益。 2017-12-18 10:27 公司治理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保护弱者1、避免经营者侵犯所有者的利益;2、避免大股东侵犯小股东的利益。 1、企业下方: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地方仅仅是行政性分权,不太可能提升企业绩效,各地的自我保护主义反而有可能使结果更加糟糕。当然,这种方式相当于使企业的管理者更加多元,增加了好企业产生的可能性,大家则是更加“混乱”的行政管理,类似中央向地方放权的老毛病“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2、扩大企业自主权:这个相比第一条已经有很大进步了,但这种改革并不彻底,也没有完全理顺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必然产生比较严重的代... 2017-12-18 09:35 1、企业下方: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地方仅仅是行政性分权,不太可能提升企业绩效,各地的自我保护主义反而有可能使结果更加糟糕。当然,这种方式相当于使企业的管理者更加多元,增加了好企业产生的可能性,大家则是更加“混乱”的行政管理,类似中央向地方放权的老毛病“一放就乱,一管就死”。2、扩大企业自主权:这个相比第一条已经有很大进步了,但这种改革并不彻底,也没有完全理顺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必然产生比较严重的代理人风险。最简单的比喻,经营者还是官员,工资也不高,一般情况下他经营好企业的动力也不会太高,如何能更快被提拔也许应该是他最多考虑的问题,更坏的一种情况是如何为个人赚更多的钱。3、企业承包:这是第2个改革不够彻底后自然而然的优化办法,只是要设计好这种承包机制太难,实践中一般都会产生严重的短视行为。 转型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的腐败现象往往要比发达国家和地区严重得多,中国亦然。原因在于这些经济体尚未完全建立起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腐败的核心环节是非法占有财富,而财富来自于经济活动,即使是官员上下级之间的行贿受贿,其赃款的最初来源也一样如此。吴敬琏教授指出,20世纪后期,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的腐败行为主要有三种经济源头:1)“利用干预市场活动的行政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例.. 2016-04-02 11:09 ***腐败的经济源头***转型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的腐败现象往往要比发达国家和地区严重得多,中国亦然。原因在于这些经济体尚未完全建立起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腐败的核心环节是非法占有财富,而财富来自于经济活动,即使是官员上下级之间的行贿受贿,其赃款的最初来源也一样如此。吴敬琏教授指出,20世纪后期,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的腐败行为主要有三种经济源头:1)“利用干预市场活动的行政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例如腐败官员通过各类许可证制度来寻租,他们手中的审批权相当于印钞机,可以借此源源不断地收受贿赂。2)“利用所有制关系的调整,将公共财产掠为己有”。例如国有企业因为产权不清晰、监督不到位,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的内部人员很容易通过蚕食国有资产来中饱私囊,此即微观经济学“委托-代理”问题。3)“利用市场不规范牟取暴利”。例如中国股市,差不多是改革进程最迟缓、制度建设最拖沓的领域了,虚假披露、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活动时至今日仍然层出不穷,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输送屡禁不止。好在执政党清楚上述现象的症结所在,简政放权、健全法治等工作都在推进当中,可能有些领域的步伐慢了一些,但毕竟还是在行动。最近观看《毒枭》(第一季),剧中拉美国家发生的腐败于我们而言堪比天方夜谭。所以,人间正道,天佑中华。 坊间有云,在中国有两件事情总是搞不好,一件是男足,一件是股市,个中原因众说纷纭,批评之声不绝于耳。 客观来讲,1990年代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运营确实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标志着这个传统文明古国终于迈进了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宫内苑,那些由西方国家探索数百年所建立的经济金融模式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吴敬琏教授指出:“股票市场扩大了国内的投融资渠道,打破了原来的家庭只在银行储... 2016-03-27 11:36 ***股市之辩***坊间有云,在中国有两件事情总是搞不好,一件是男足,一件是股市,个中原因众说纷纭,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客观来讲,1990年代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运营确实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标志着这个传统文明古国终于迈进了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宫内苑,那些由西方国家探索数百年所建立的经济金融模式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吴敬琏教授指出:“股票市场扩大了国内的投融资渠道,打破了原来的家庭只在银行储蓄和企业依靠银行贷款的单一格局,有利于资金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的改善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日后国有企业退出竞争领域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加大了国民经济中存量资产的流动性,有助于投资者通过资产重组和收购兼并等方式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股市虽然是个好东西,却对社会法治环境、政府监管能力、市场透明程度等各个方面要求甚高,可以说是一颗镶嵌在市场经济皇冠上的明珠,需要扎实的制度基础做支撑。读过《伟大的博弈》的人们都知道,即便是金融帝国美利坚,他们的资本市场也经历过混乱无序、欺诈盛行的阶段,政府和投资者在付出血的代价之后,才逐渐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体制机制并使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一过程十分漫长。而对于商业传统缺失、金融经验匮乏的中国来说,股市在初创之际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违法违规活动盛行、股价大起大落等)实在不可避免,也是后发国家成长的烦恼之一。对此,1990年代末的国内经济学家激烈辩论,很多辩题如今看来让人忍俊不禁(当然,这不是前辈的错,而是因为我们国家与世隔绝太久了;在股市这一新鲜事物面前,大家都是小学生,后来者不能用今天的认知衡量十几年前的争论),例如:“全民炒股好不好”、“中国股市是否投机太甚”、“股市市盈率是否过高”、“如何看待庄家”、“初期股市应不应该加以规范”、“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当事人的观点,笔者认为只有吴敬琏教授在辩论中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即中国一定要“建立一个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国人喜欢臧否时弊,但是在批评的同时,更需要建设。有人一边艳羡西方国家高度文明青山绿水,一边在自己家门口乱穿马路随地吐痰;有人一边痛骂股市沦为权贵提款机,一边跟随所谓的“主力资金”炒小炒差。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起步时期需要官智推动民智破冰向前(官智与民智的提法见笔者另一书评:);到了一定阶段,阶层利益日趋固化,官智受到各方掣肘,此时需要民智更加开化,由下至上推动法治社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要求别人守规则,自己要先做到,窃以为股市也好、其他时弊也好,皆有此理。2016年3月22日,*ST博元公告称,因涉嫌违规披露等原因即将终止上市。这是2014年A股确立“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后首家因此而遭退市的公司,标志着中国股市法制化治理大幕徐徐拉开。人间正道,天佑中华。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