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与经济 休谟论说文集卷一 张正萍 2011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论政治与经济
副标题:休谟论说文集卷一
作者:张正萍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091725
出版时间:2011
页数:404
定价:56.00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录了休谟关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论说文,篇目选择上参考剑桥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中《休谟政治论文集》一书,共计29篇。这些论文,商务出版社已经选取其中一部分出版有《休谟政治论文选》和《休谟经济论文选》,但此两书一译文较为老旧,二篇目不全,三目前市场上已很难买到。本次邀请相关研究者根据当前对苏格兰启蒙运动及休谟的新近研究成果重新进行翻译和诠释,把休谟的所有论说文集全部翻译出,也将是国内第一个全译本。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柏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其特点在于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如“知识来源于印象而非理性”,认为没有事实可由先验(a priori)方法被证明。卢梭等后世学人深受其影响。康德亦综合他同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创建起“正反合”的理论。 11岁进入爱丁堡大学,18岁专攻哲学,21岁出版“人性论”。1734前往法国进修,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回到家乡 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 、《道德和政治论说文集》、《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柏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其特点在于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如“知识来源于印象而非理性”,认为没有事实可由先验(a priori)方法被证明。卢梭等后世学人深受其影响。康德亦综合他同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创建起“正反合”的理论。 11岁进入爱丁堡大学,18岁专攻哲学,21岁出版“人性论”。1734前往法国进修,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回到家乡 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 、《道德和政治论说文集》、《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对话录》、《自凯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6卷)等。哲学思想 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时,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1 论新闻自由 12 论政治可以析解为一门科学63 论政府的首要原则234 论政府的起源285 论议会的独立性326 英国政府是倾向于绝对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387 概论党派448 论大不列颠的政党539 论公民自由6510 论技艺和科学的兴起与发展7511 论一夫多妻制与离婚10212 论民族性11213 论商业12914 论技艺的进步14315 论货币15716 论利息17017 论贸易平衡18218 论贸易猜忌20219 论势力均衡20620 论赋税21821 论社会信用22422 论某些值得关注的惯例24223 论古代国家之人烟稠密25224 论原始契约33025 论消极服从35226 论政党联盟35627 论新教继承36528 完美共和国的观念376 1 论新闻自由 12 论政治可以析解为一门科学63 论政府的首要原则234 论政府的起源285 论议会的独立性326 英国政府是倾向于绝对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387 概论党派448 论大不列颠的政党539 论公民自由6510 论技艺和科学的兴起与发展7511 论一夫多妻制与离婚10212 论民族性11213 论商业12914 论技艺的进步14315 论货币15716 论利息17017 论贸易平衡18218 论贸易猜忌20219 论势力均衡20620 论赋税21821 论社会信用22422 论某些值得关注的惯例24223 论古代国家之人烟稠密25224 论原始契约33025 论消极服从35226 论政党联盟35627 论新教继承36528 完美共和国的观念376 ·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精神科学的逻辑》,《论美与德性观念的根源》,《按常识原理探究人类心灵》,《论道德与文学》,《道德哲学体系》 等。 对着essays,这书不再挑错了,不少句子,没有忠实原文,而且逻辑关系在译本中也体现得不够透彻 翻译非常流畅,有几处翻译颠倒了休谟的原意。最致命的是,政治哲学的核心词汇基本都译错了 张正萍翻译。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翻译是“半路遇到土耳其人,他们正在鞑靼人的不毛之地的向南扫荡的。” 看完再看《国富论》,斯密的劳动价值学说只是一种倒退(不听老师话),还衍生出马克思这条大白鲨 对着essays,这书不再挑错了,不少句子,没有忠实原文,而且逻辑关系在译本中也体现得不够透彻 翻译非常流畅,有几处翻译颠倒了休谟的原意。最致命的是,政治哲学的核心词汇基本都译错了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必须服从政府,我会马上回答,若不如此社会将不可能存在,这个答案对于所有人都是清楚易懂的。而你却回答道,因为我们必须信守诺言。但除了那些受过哲学体系训练的人,还有谁会理解或欣赏这个答案呢。除此之外,我想当被问及为什么必须信守诺言时,你还会发现自己陷入困窘之地。什么话能够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地解释效忠的义务?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但是效忠谁呢?谁是我们合法的君主呢?这个问题常...   2012-09-10 11:18  8人喜欢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必须服从政府,我会马上回答,若不如此社会将不可能存在,这个答案对于所有人都是清楚易懂的。而你却回答道,因为我们必须信守诺言。但除了那些受过哲学体系训练的人,还有谁会理解或欣赏这个答案呢。除此之外,我想当被问及为什么必须信守诺言时,你还会发现自己陷入困窘之地。什么话能够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地解释效忠的义务?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但是效忠谁呢?谁是我们合法的君主呢?这个问题常常是最难回答的,往往陷入无尽的争论之中。有时人民比较幸运,能够回答说是我们现在的君主啊,他直接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王位,并且统治我们很多年代了。这种回答等于没回答,即便是历史学家将皇室的起源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常常也只是发现,最初的权威来源于篡位和暴力。人们承认,个体的正义,即不侵占他人的财产,是最主要的德性。虽然,理性告诉我们,像土地或房屋这样的长期财产,仔细考察它们的易手过程,在一段时间内总会以欺骗或非正义为基础的。但是,人类社会无论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性,都不允许这种精确的探索。如果我们沉湎于一种错误的哲学,以一种挑剔的逻辑原则,从它呈现的各个方面或角度去审查或检验,则任何德性或道德责任都经不起精细地推敲。 虽然…… 第二段开头一句话翻译有问题,“缺少贸易与手工业,在自由且非常尚武的人中,可能有时只会使国家更为实力,但是可以肯定,一般而言,缺少贸易与手工业会催生完全相反的趋势。” 2018-01-24 11:20 虽然……第二段开头一句话翻译有问题,“缺少贸易与手工业,在自由且非常尚武的人中,可能有时只会使国家更为实力,但是可以肯定,一般而言,缺少贸易与手工业会催生完全相反的趋势。” 崇尚自由自然会产生共和精神 共和精神,应公共精神,原文public spirit 当共和国面临危险 面临危险不太准确,指的是时刻保持警觉或备战 2018-01-24 10:35 崇尚自由自然会产生共和精神共和精神,应公共精神,原文public spirit当共和国面临危险面临危险不太准确,指的是时刻保持警觉或备战 利率与贵金属(货币)的数量无关。 货币数量多寡就一国本身而言并无影响;货币数量一旦固定,即便数额巨大,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只是人们在购买正常生活所需的衣服、家具、马车时要付出更多锃亮的金银。 从一国固有的金银数量的多少来寻找利息涨落的原因只是徒劳而已。 高利息源起于下面三种条件:一,借贷需求大;二,满足这种需求的财富少;三,来自商业的巨额利润:这三种情形显然是工商业欠发展... 2015-11-01 10:46 利率与贵金属(货币)的数量无关。 货币数量多寡就一国本身而言并无影响;货币数量一旦固定,即便数额巨大,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只是人们在购买正常生活所需的衣服、家具、马车时要付出更多锃亮的金银。 从一国固有的金银数量的多少来寻找利息涨落的原因只是徒劳而已。 高利息源起于下面三种条件:一,借贷需求大;二,满足这种需求的财富少;三,来自商业的巨额利润:这三种情形显然是工商业欠发展的明证,而不是缺少金银的原因。 任何国家想要保持大量的放贷者,拥有大量的贵金属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一切对人们生活有用的物品都来自土地,但使这些物品变得有用的事物却并不来自土地。 如果该国的金银增长,工业也随之发展,就需要更多的金属去代表更多数量的商品和劳动产品。如果只是工业发展,所有产品的价格肯定会下降,少量货币就足以充当商品的等价物。 利息就是国家的晴雨表,低利息无疑是人们生活繁荣的一个标志。 有人认为货币充足是低利息的原因,这种观点似乎是把附属结果当成了原因。 尽管货币充足与低利息,都是商业和工业的自然产物,但它们彼此是相互独立的。 钱多钱少对于一个国家的利息没有任何影响。 若只考虑货币本身的话,利息下降并不是紧随货币数量增长而来,而是随着工业的发展。 与萨伊一样,休谟的货币数量论正确的认识到货币数量与实际财富量之间的区别。而且休谟通过讨论货币数量与利息的关系还更进一步涉及了货币数量与资本—时间结构的联系。古典两分法(货币现象与实际经济过程的两分)不管受到怎样的批判,在批判反通货紧缩的谬论上仍然有着恒久的正确。对比古典两分法“货币这个商品数量是相对充裕还是稀缺就无关紧要了,因为流通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货币的充裕在方便国家交易方面并没有什么作用”的洞见,米尔顿·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执着于货币数量,“踩货币油门刹车”方案的观点是多么的可笑!在以后,维克塞尔的《利息与价格》区分了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休谟的利息理论所表达的意义与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是融贯的。休谟甚至都明白物价高涨是金银增多的必然产物,但物价也不是立即跟着金银的增多而上涨的;在货币流通于全国范围内,并让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感受到它的影响之前,物价上涨还需要一段时间。起初,人们还看不到什么变化;逐渐的,先是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紧接着是另一种商品;最后整个价格都上涨了。但休谟没有对货币的注入进行边际分析,货币对实际财富的影响并不是通过其数量而是通过对资本—时间结构的非中性影响,古典二分法认识到前者而没有涉及后者,它对货币进行了宏观诠释而没有进行微观诠释。坎蒂隆认识到了货币的非中性但未受重视,货币理论的成熟是维克塞尔与米塞斯将货币与资本—时间结构的跨周期均衡理论(即商业周期理论)整合为一体时候的事了。 崇尚自由自然会产生共和精神 共和精神,应公共精神,原文public spirit 当共和国面临危险 面临危险不太准确,指的是时刻保持警觉或备战 2018-01-24 10:35 崇尚自由自然会产生共和精神共和精神,应公共精神,原文public spirit当共和国面临危险面临危险不太准确,指的是时刻保持警觉或备战 虽然…… 第二段开头一句话翻译有问题,“缺少贸易与手工业,在自由且非常尚武的人中,可能有时只会使国家更为实力,但是可以肯定,一般而言,缺少贸易与手工业会催生完全相反的趋势。” 2018-01-24 11:20 虽然……第二段开头一句话翻译有问题,“缺少贸易与手工业,在自由且非常尚武的人中,可能有时只会使国家更为实力,但是可以肯定,一般而言,缺少贸易与手工业会催生完全相反的趋势。” 利率与贵金属(货币)的数量无关。 货币数量多寡就一国本身而言并无影响;货币数量一旦固定,即便数额巨大,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只是人们在购买正常生活所需的衣服、家具、马车时要付出更多锃亮的金银。 从一国固有的金银数量的多少来寻找利息涨落的原因只是徒劳而已。 高利息源起于下面三种条件:一,借贷需求大;二,满足这种需求的财富少;三,来自商业的巨额利润:这三种情形显然是工商业欠发展... 2015-11-01 10:46 利率与贵金属(货币)的数量无关。 货币数量多寡就一国本身而言并无影响;货币数量一旦固定,即便数额巨大,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只是人们在购买正常生活所需的衣服、家具、马车时要付出更多锃亮的金银。 从一国固有的金银数量的多少来寻找利息涨落的原因只是徒劳而已。 高利息源起于下面三种条件:一,借贷需求大;二,满足这种需求的财富少;三,来自商业的巨额利润:这三种情形显然是工商业欠发展的明证,而不是缺少金银的原因。 任何国家想要保持大量的放贷者,拥有大量的贵金属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一切对人们生活有用的物品都来自土地,但使这些物品变得有用的事物却并不来自土地。 如果该国的金银增长,工业也随之发展,就需要更多的金属去代表更多数量的商品和劳动产品。如果只是工业发展,所有产品的价格肯定会下降,少量货币就足以充当商品的等价物。 利息就是国家的晴雨表,低利息无疑是人们生活繁荣的一个标志。 有人认为货币充足是低利息的原因,这种观点似乎是把附属结果当成了原因。 尽管货币充足与低利息,都是商业和工业的自然产物,但它们彼此是相互独立的。 钱多钱少对于一个国家的利息没有任何影响。 若只考虑货币本身的话,利息下降并不是紧随货币数量增长而来,而是随着工业的发展。 与萨伊一样,休谟的货币数量论正确的认识到货币数量与实际财富量之间的区别。而且休谟通过讨论货币数量与利息的关系还更进一步涉及了货币数量与资本—时间结构的联系。古典两分法(货币现象与实际经济过程的两分)不管受到怎样的批判,在批判反通货紧缩的谬论上仍然有着恒久的正确。对比古典两分法“货币这个商品数量是相对充裕还是稀缺就无关紧要了,因为流通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货币的充裕在方便国家交易方面并没有什么作用”的洞见,米尔顿·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执着于货币数量,“踩货币油门刹车”方案的观点是多么的可笑!在以后,维克塞尔的《利息与价格》区分了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休谟的利息理论所表达的意义与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是融贯的。休谟甚至都明白物价高涨是金银增多的必然产物,但物价也不是立即跟着金银的增多而上涨的;在货币流通于全国范围内,并让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感受到它的影响之前,物价上涨还需要一段时间。起初,人们还看不到什么变化;逐渐的,先是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紧接着是另一种商品;最后整个价格都上涨了。但休谟没有对货币的注入进行边际分析,货币对实际财富的影响并不是通过其数量而是通过对资本—时间结构的非中性影响,古典二分法认识到前者而没有涉及后者,它对货币进行了宏观诠释而没有进行微观诠释。坎蒂隆认识到了货币的非中性但未受重视,货币理论的成熟是维克塞尔与米塞斯将货币与资本—时间结构的跨周期均衡理论(即商业周期理论)整合为一体时候的事了。 一句话里三个错字:为什么土地乡绅就 改称 为整个竞争的牺牲品,为什么 它 就不能像别人一样保护他的利益,这些问题我不能设想。   2012-09-09 11:06 一句话里三个错字:为什么土地乡绅就 改称 为整个竞争的牺牲品,为什么 它 就不能像别人一样保护他的利益,这些问题我不能设想。 虽然…… 第二段开头一句话翻译有问题,“缺少贸易与手工业,在自由且非常尚武的人中,可能有时只会使国家更为实力,但是可以肯定,一般而言,缺少贸易与手工业会催生完全相反的趋势。” 2018-01-24 11:20 虽然……第二段开头一句话翻译有问题,“缺少贸易与手工业,在自由且非常尚武的人中,可能有时只会使国家更为实力,但是可以肯定,一般而言,缺少贸易与手工业会催生完全相反的趋势。” 崇尚自由自然会产生共和精神 共和精神,应公共精神,原文public spirit 当共和国面临危险 面临危险不太准确,指的是时刻保持警觉或备战 2018-01-24 10:35 崇尚自由自然会产生共和精神共和精神,应公共精神,原文public spirit当共和国面临危险面临危险不太准确,指的是时刻保持警觉或备战 利率与贵金属(货币)的数量无关。 货币数量多寡就一国本身而言并无影响;货币数量一旦固定,即便数额巨大,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只是人们在购买正常生活所需的衣服、家具、马车时要付出更多锃亮的金银。 从一国固有的金银数量的多少来寻找利息涨落的原因只是徒劳而已。 高利息源起于下面三种条件:一,借贷需求大;二,满足这种需求的财富少;三,来自商业的巨额利润:这三种情形显然是工商业欠发展... 2015-11-01 10:46 利率与贵金属(货币)的数量无关。 货币数量多寡就一国本身而言并无影响;货币数量一旦固定,即便数额巨大,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只是人们在购买正常生活所需的衣服、家具、马车时要付出更多锃亮的金银。 从一国固有的金银数量的多少来寻找利息涨落的原因只是徒劳而已。 高利息源起于下面三种条件:一,借贷需求大;二,满足这种需求的财富少;三,来自商业的巨额利润:这三种情形显然是工商业欠发展的明证,而不是缺少金银的原因。 任何国家想要保持大量的放贷者,拥有大量的贵金属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一切对人们生活有用的物品都来自土地,但使这些物品变得有用的事物却并不来自土地。 如果该国的金银增长,工业也随之发展,就需要更多的金属去代表更多数量的商品和劳动产品。如果只是工业发展,所有产品的价格肯定会下降,少量货币就足以充当商品的等价物。 利息就是国家的晴雨表,低利息无疑是人们生活繁荣的一个标志。 有人认为货币充足是低利息的原因,这种观点似乎是把附属结果当成了原因。 尽管货币充足与低利息,都是商业和工业的自然产物,但它们彼此是相互独立的。 钱多钱少对于一个国家的利息没有任何影响。 若只考虑货币本身的话,利息下降并不是紧随货币数量增长而来,而是随着工业的发展。 与萨伊一样,休谟的货币数量论正确的认识到货币数量与实际财富量之间的区别。而且休谟通过讨论货币数量与利息的关系还更进一步涉及了货币数量与资本—时间结构的联系。古典两分法(货币现象与实际经济过程的两分)不管受到怎样的批判,在批判反通货紧缩的谬论上仍然有着恒久的正确。对比古典两分法“货币这个商品数量是相对充裕还是稀缺就无关紧要了,因为流通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货币的充裕在方便国家交易方面并没有什么作用”的洞见,米尔顿·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执着于货币数量,“踩货币油门刹车”方案的观点是多么的可笑!在以后,维克塞尔的《利息与价格》区分了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休谟的利息理论所表达的意义与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是融贯的。休谟甚至都明白物价高涨是金银增多的必然产物,但物价也不是立即跟着金银的增多而上涨的;在货币流通于全国范围内,并让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感受到它的影响之前,物价上涨还需要一段时间。起初,人们还看不到什么变化;逐渐的,先是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紧接着是另一种商品;最后整个价格都上涨了。但休谟没有对货币的注入进行边际分析,货币对实际财富的影响并不是通过其数量而是通过对资本—时间结构的非中性影响,古典二分法认识到前者而没有涉及后者,它对货币进行了宏观诠释而没有进行微观诠释。坎蒂隆认识到了货币的非中性但未受重视,货币理论的成熟是维克塞尔与米塞斯将货币与资本—时间结构的跨周期均衡理论(即商业周期理论)整合为一体时候的事了。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必须服从政府,我会马上回答,若不如此社会将不可能存在,这个答案对于所有人都是清楚易懂的。而你却回答道,因为我们必须信守诺言。但除了那些受过哲学体系训练的人,还有谁会理解或欣赏这个答案呢。除此之外,我想当被问及为什么必须信守诺言时,你还会发现自己陷入困窘之地。什么话能够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地解释效忠的义务?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但是效忠谁呢?谁是我们合法的君主呢?这个问题常...   2012-09-10 11:18  8人喜欢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必须服从政府,我会马上回答,若不如此社会将不可能存在,这个答案对于所有人都是清楚易懂的。而你却回答道,因为我们必须信守诺言。但除了那些受过哲学体系训练的人,还有谁会理解或欣赏这个答案呢。除此之外,我想当被问及为什么必须信守诺言时,你还会发现自己陷入困窘之地。什么话能够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地解释效忠的义务?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但是效忠谁呢?谁是我们合法的君主呢?这个问题常常是最难回答的,往往陷入无尽的争论之中。有时人民比较幸运,能够回答说是我们现在的君主啊,他直接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王位,并且统治我们很多年代了。这种回答等于没回答,即便是历史学家将皇室的起源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常常也只是发现,最初的权威来源于篡位和暴力。人们承认,个体的正义,即不侵占他人的财产,是最主要的德性。虽然,理性告诉我们,像土地或房屋这样的长期财产,仔细考察它们的易手过程,在一段时间内总会以欺骗或非正义为基础的。但是,人类社会无论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性,都不允许这种精确的探索。如果我们沉湎于一种错误的哲学,以一种挑剔的逻辑原则,从它呈现的各个方面或角度去审查或检验,则任何德性或道德责任都经不起精细地推敲。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