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与联盟 贸易如何影响国内政治联盟 罗纳德•罗戈夫斯基 2012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13M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商业与联盟
副标题:贸易如何影响国内政治联盟
作者:罗纳德•罗戈夫斯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06123
出版时间:2012
页数:232
定价:36.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国际经济对国内政治影响的著作。全书分为七章。作者研究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并用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历史事实对他的理论做了检验。作者甚至将他的理论扩展到16世纪和古代,并发现了一些例外。 http://www.polisci.ucla.edu/people/faculty-pages/ronald-rogowski Ronald Rogowski specialize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political economy. His book Commerce and Coalitions explores how international trade shapes domestic political coalitions. In 1999,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honored him by organizing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to commemorate the tenth anniversa... http://www.polisci.ucla.edu/people/faculty-pages/ronald-rogowski Ronald Rogowski specialize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political economy. His book Commerce and Coalitions explores how international trade shapes domestic political coalitions. In 1999,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honored him by organizing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to commemorate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its publication. His recent work considers how the design of electoral systems affects a nation s economic policies. He has also investigated globalization, capital mobility, and the sources of price differentials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Rogowski teaches an undergraduate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a graduate course on the exter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 Professor Rogowski served as the Chair of the Political Science Department during a period of growing national prominence. He has been a Fellow at the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Born on wheat farm in Nebraska in 1944. Parents were sharecropping tenant farmers, maternal grandfather had been activist for William Jennings Bryan. Attended one-room country school and graduated (just short of 16th birthday) from small-town high-school; graduating class numbered 28. Was first in his family to attend university (father had tenth-grade education). Did B.A.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double major) at University of Nebraska, was accepted to Ph.D. program at Princeton but then took a year to attend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1964-65. Finished Ph.D. at Princeton in 1970, joined Princeton faculty. Moved to Duke University in 1975 and to UCLA in 1981. Has held research appointments at Harvard University (3 different occasions),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Behavioral Sciences (Stanford), and Wissenschaftskolleg zu Berlin (2007-2008). , 这套丛书还有 《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美国和诸大国》,《地区安全复合体与国际安全结构》,《民主》,《战争的原因》 等。 表述观点的时候,很清晰。但是在后面的论证过程中,有点乱,而且很多时候案例不能很好地说明观点。讲美国的例子比较清晰,其他国家的例子就容易让人犯迷糊,讲中国的例子,更是搞不清楚他在说什么。这是比较政治经济学的通病——国家太多,作者和读者都不可能对每个国家都很熟悉,所以在论述的时候,很容易讲不清楚(再加上这本书的变量关系又相对复杂,就更是繁琐),就像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看完讲中国的那部分,让... 表述观点的时候,很清晰。但是在后面的论证过程中,有点乱,而且很多时候案例不能很好地说明观点。讲美国的例子比较清晰,其他国家的例子就容易让人犯迷糊,讲中国的例子,更是搞不清楚他在说什么。这是比较政治经济学的通病——国家太多,作者和读者都不可能对每个国家都很熟悉,所以在论述的时候,很容易讲不清楚(再加上这本书的变量关系又相对复杂,就更是繁琐),就像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看完讲中国的那部分,让我觉得这人对中国历史根本就不了解~~ 基于资源禀赋的国际贸易引发的财富分配变化会对国内政治联盟的形成和政治分化产生影响,具体则是基于Stopler-Samuelson定理形成了劳力、土地、资本维度和丰富、稀缺维度的2x3模型。从中可以窥见作者使用演绎法的野心,当然这也导致其优缺点是如此的一目了然,我们或许也不该苛求更多了。 一本200页的小书,试图解释的可是世界贸易对国内政治分化与政治团体偏好的影响,空间上贯穿了全球,时间上贯穿了古希腊至今的西方历史。不过这本书并没有将东方历史纳入解释范围。 草草翻过,要素资源禀赋(土地-劳动力-资本)与稀缺/丰富的2×3模型,政治经济学经典。但是一涉及中国就不那么有说服力。 本书的问题意识为:对于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国际贸易扩张或紧缩是如何影响国内政治联盟的?在论证中借鉴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将生产要素简化考虑为土地、劳动力、资本,在城乡分化和阶级分化的标准下说明了可能存在的六种情况,并用丰富的历史材料进行了论证。本书这一简明有利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其在社会联盟理论中的地位,并且有助于我们理解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如工业化的“后发国家”必然发展成强国吗?... 本书的问题意识为:对于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国际贸易扩张或紧缩是如何影响国内政治联盟的?在论证中借鉴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将生产要素简化考虑为土地、劳动力、资本,在城乡分化和阶级分化的标准下说明了可能存在的六种情况,并用丰富的历史材料进行了论证。本书这一简明有利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其在社会联盟理论中的地位,并且有助于我们理解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如工业化的“后发国家”必然发展成强国吗?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等等。但或许限于对国际关系史的修养,经验部分看起来颇为费力。 一本200页的小书,试图解释的可是世界贸易对国内政治分化与政治团体偏好的影响,空间上贯穿了全球,时间上贯穿了古希腊至今的西方历史。不过这本书并没有将东方历史纳入解释范围。 草草翻过,要素资源禀赋(土地-劳动力-资本)与稀缺/丰富的2×3模型,政治经济学经典。但是一涉及中国就不那么有说服力。 同意评论中的“美国案例分析清楚,其他国家都分析不明朗“的观念,中国的分析在中国人看来有点囫囵吞枣,不过这本书还是提升了我对国际政治学和经济学认识,如果是专业政客出生就有点小儿科了。 表述观点的时候,很清晰。但是在后面的论证过程中,有点乱,而且很多时候案例不能很好地说明观点。讲美国的例子比较清晰,其他国家的例子就容易让人犯迷糊,讲中国的例子,更是搞不清楚他在说什么。这是比较政治经济学的通病——国家太多,作者和读者都不可能对每个国家都很熟悉,所以在论述的时候,很容易讲不清楚(再加上这本书的变量关系又相对复杂,就更是繁琐),就像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看完讲中国的那部分,让... 表述观点的时候,很清晰。但是在后面的论证过程中,有点乱,而且很多时候案例不能很好地说明观点。讲美国的例子比较清晰,其他国家的例子就容易让人犯迷糊,讲中国的例子,更是搞不清楚他在说什么。这是比较政治经济学的通病——国家太多,作者和读者都不可能对每个国家都很熟悉,所以在论述的时候,很容易讲不清楚(再加上这本书的变量关系又相对复杂,就更是繁琐),就像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看完讲中国的那部分,让我觉得这人对中国历史根本就不了解~~ 连续第二天读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和IPE指定书目。先前读了Michael Hiscox的书并写书评,在里面提到:“Gourevitch(1977,1986)和Rogowski(1989, Chapters 1 and 2)模型,实际上都来源于Gerschenkron(1966)的思路,每次只分析根据两项变量形成的四个群体(例... 战线拉得太长,过程又太过琐碎,以至于……这一读肯定做不成“模范读者”了。等中文版出来再读书状地重读一遍吧。 好在作为“经验读者”多少记了些笔记(但是比上一本东方编译所译丛的书记得还少啊,衰……),先挖个题目没有营养,但内容有些梗的坑: p.147: 罗马帝国的产业... 《商业与联盟》的作者是罗戈夫斯基,他197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和政治经济。此书出版于1990年,获1992年美国政治科学学会政治经济部分最佳著作奖,该书也被人们认为是继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后,研...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