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方法、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 李伯重 2012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理论、方法、发展、趋势
副标题: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
作者:李伯重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08140
出版时间:2012
页数:350
定价:49.00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方法、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国际学界热烈讨论中的若干重大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涉及:对“资本主义萌芽”、“早期工业化”、“过密型增长”理论的分析;对以往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和对海外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的评述;以及对该领域新趋势、新视角的分析和探讨。 李伯重,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曾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等,并兼任哈佛大学、密执安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伦敦经济学院、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等国外著名学府的客座教授,以及国际经济史学会执委会委员以及日本东洋文库荣誉研究员。著有《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研究》、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1620-1850等专著。 专题一“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历史? 中国经济史学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情结” 5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理论20 专题二理论探讨:早期工业化与农业过密化 早期工业化理论:特点与重要性39 · · · · · · 专题一“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历史? 中国经济史学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情结” 5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理论20 专题二理论探讨:早期工业化与农业过密化 早期工业化理论:特点与重要性39 “过密型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史研究——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评介55 附录“过密型增长”理论不适用于明清江南农村经济史研究72 第二编方法 专题三 中国经济史研究:需要什么方法?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87 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从《“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引起的反响谈起113 专题四 “他山之石”:海外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评介 对新领域、新内容、新理论、新方法的辛勤探索——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评介 141 “相看两不厌”——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研究方法评介170 第三编发展 专题五 回顾: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191 中国经济史学的话语体系224 专题六发展:如何进行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经济史应当怎么研究239 多视角看经济史247 第四编趋势 专题七宽视野、新视角: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 “年鉴史学”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贾永吉与魏丕信研究成果简介261 附录重新审视明清国家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序275 从新视角看中国经济史——重新认识历史上的江南农业经济及其变化284 专题八大趋势:中国经济史学发展的未来走向 “融入世界”——新世纪我国中国经济史学的发展趋势301 走出汉学——从李中清、王丰《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谈起316 征引文献目录329 后记345 ·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经济史理论与实证》,《地权市场与资源配置》,《中国经济史探索》, 正像书名所涵盖的内容一样,读罢此书基本弄清了经济学和经济史学方面的一些概念,并加深了对一系列相关观点的认识。作为一本探讨理论与方法的著作,对总体把握与理解经济学和经济史学确实大有裨益。 带一本书去赤柱~~后半部基本是暗戳戳地吐槽,最想击掌的是Solow的神吐槽:当代经济史也像经济学那样,同样讲整合,同样讲回归,同样用时间变量代替思考,而不是从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和心态上给经济学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因此经济学没有从经济史那里学到什么,经济史从经济学那里得到的和被经济学损害的一样多... 选文都很精良,不少是名篇(选精,集萃)省得让人一篇篇找了。不过,以前读时未发觉,现在读来第一篇 资本主义萌芽情节 怎么这么像政治文章呀,故而减一星。 海内外知名的中国经济史学者李伯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收录其中的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块是梳理中国经济史研究学术谱系与学术史的综合性文章,第二块是探讨中国经济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文章,第三块是关于江南社会经济史的实证研究文章。在每一部分的文章当中,李先生都能用逻辑清晰和结构分明的文字,阐述自己对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独到见解与深入心得。在本书当中,研究方法部分,对于“选精法”和“集萃法”的弊端与谬误的批判... 海内外知名的中国经济史学者李伯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收录其中的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块是梳理中国经济史研究学术谱系与学术史的综合性文章,第二块是探讨中国经济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文章,第三块是关于江南社会经济史的实证研究文章。在每一部分的文章当中,李先生都能用逻辑清晰和结构分明的文字,阐述自己对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独到见解与深入心得。在本书当中,研究方法部分,对于“选精法”和“集萃法”的弊端与谬误的批判,以及实证研究部分,对江南与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分析,最能够代表李先生的学术观点和治学精神,让人受益颇深。含金量相当高的一本论文集。 李伯重先生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真是独到,“选精法”和“集粹法”简直是精湛性的史论,抽了不少像漆侠、闵宗殿这种自以为是的家伙们的脸,虽然李伯重先生偏向于加州学派(虽然他认为他不是,但史学观已经接近了),但李伯重先生也要求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不要再抱有资本主义萌芽情结,李先生可谓聪明人。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