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四千年通胀史:工资和价格管制为什么失败 [美]罗伯特·许廷格 (Robert L.Schuettinger) 2013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四千年通胀史:工资和价格管制为什么失败
副标题: 作者:[美]罗伯特·许廷格 (Robert L.Schuettinger)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64521 出版时间:2013 页数:246 定价:42.00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的第一个百年,法国革命、19世纪、以及一战、二站,纳粹、前苏联、战后租金限制、以及20世纪70年代的贯穿四千年的工资价格管制史。这段著名的历史阐明了一个道理:通过立法来操纵市场进程是没有益处的,经济决策者用一种专横的方式导致了一种灾难性的后果——管制不仅没有使价格下降,反而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大量事实表明价格和工资管制尽管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也能够给经济带来严重的,有时候是永久性的伤害,它对市场体系的干预引发了很多负面影响。通过限价,政府鼓励了消费,打击了生产,引来了灾难。主要表现有:第一,当价格受到管制,因管制价格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配置不当,导致商户大量囤积商品,非但没能消除市场上的商品短缺,反而加重短缺。第二,在管制下,产品质量下降,黑市也会随之出现,人们在这里会以远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进行交易,以满足一... 本书涵盖了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的第一个百年,法国革命、19世纪、以及一战、二站,纳粹、前苏联、战后租金限制、以及20世纪70年代的贯穿四千年的工资价格管制史。这段著名的历史阐明了一个道理:通过立法来操纵市场进程是没有益处的,经济决策者用一种专横的方式导致了一种灾难性的后果——管制不仅没有使价格下降,反而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大量事实表明价格和工资管制尽管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也能够给经济带来严重的,有时候是永久性的伤害,它对市场体系的干预引发了很多负面影响。通过限价,政府鼓励了消费,打击了生产,引来了灾难。主要表现有:第一,当价格受到管制,因管制价格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配置不当,导致商户大量囤积商品,非但没能消除市场上的商品短缺,反而加重短缺。第二,在管制下,产品质量下降,黑市也会随之出现,人们在这里会以远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进行交易,以满足一些消费者的需求,结果就是富人有足够多的食物而穷人还在挨饿。 漫长的历史已经表明工资与价格管制对于治理通货膨胀是无效的,若想永久消除通胀,要从通胀的根本原因入手,那就是由中央银行降低货币增长速度以匹配经济实际增长速度。也就是货币增长与产出增长保持一致。如果这个政策建议被经济决策者采纳,那以后也就不在需要工资和价格管制了。 罗伯特·许廷格先生是美国传统基金会的研究总监,同时兼任季刊《政策评论》的编辑。他在四年中担任美国国会共和党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埃蒙·巴特勒先生曾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在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学习,后又拜在赛亚·柏林爵士门下,在牛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他曾被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授予了博士学位。 戴维·迈泽尔曼,本书序言的作者,是北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及研究生项目主任教授。 附录A:《汉谟拉比法典》中的工资和价格管制法规 附录B:戴克里先限制最高价格和工资的法令 附录C:何为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TIP) 附录D:关于卡特总统的工资、保险计划分析 · · · · · · 这书原版应该写的比较早,观点陈旧过时,70时代价格管制有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能源危机”也没提到。 这书原版应该写的比较早,观点陈旧过时,70时代价格管制有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能源危机”也没提到。 漫长的历史一次次表明工资与价格管制对于治理通货膨胀是无效的,如一意孤行,必然导致对民众自由的限制,乃至万劫不复的后果。经济规律,人力是无法对抗的。只可惜,权力总会迷信自身的能力,一次次重蹈覆辙。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史,经济活动才是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任何事件都离不开经济因素。不管在哪个时代,若当局都尝试着对市场进行干预,表面上是为了维护民众利益,实质上是为了行使权力或者是为了巩固实权,看似廉价的产品能让民众买得起,但同时压榨了更多生产者的积... 总感觉通胀史简直就是在证明人类一直在对一样事物的控制着迷,但却被事物本事戏弄的证明。控制这个词总感觉是负面的情绪较多,控制意味着某些事物失控或者有预期会失控。那么为什么历史上现在的任何一国家都喜欢控制一些东西呢?失控会带来的威胁是原因之一,但如果控制所带来... 1.谷粒;(胡椒等的)子;谷类,谷物。 2.一个地区的主要谷类;〔美国〕玉米;〔苏格兰语〕〔爱尔兰〕燕麦;〔英国〕小麦。 3.〔美俚〕威士忌酒;零钱;平凡的音乐[戏剧];陈腐的艺术。 玉米是哥倫布以後舊大陸才會有的,這之前出現這個單字指的應該都是穀物... 好吧,這樣要求譯者有點Sense會很過.. 2017-01-19 11:19 翻到第五頁,看到古巴比倫出現玉米就有點無言...我猜大概就是英文的:Corn 惹的禍吧...隨便查個字典就會有如下解釋:n.1.谷粒;(胡椒等的)子;谷类,谷物。2.一个地区的主要谷类;〔美国〕玉米;〔苏格兰语〕〔爱尔兰〕燕麦;〔英国〕小麦。3.〔美俚〕威士忌酒;零钱;平凡的音乐[戏剧];陈腐的艺术。玉米是哥倫布以後舊大陸才會有的,這之前出現這個單字指的應該都是穀物...好吧,這樣要求譯者有點Sense會很過分嗎? 近代战争经济的共同特点是政府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高。为了支撑政府的采购,在战争中,政府都会选择尽可能低成本的付款方式。这意味着通常政府会通过印刷纸币来支付其购买,从而有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因为生产资源往往满足不了超额需求。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资源配给通常被政府看作是最有效的分配方式,因为这样政府可以有效地独揽现有资源,为战争着想。所有这些方法——工资和价格管制、通货膨胀融资、资源配给——都在纳粹... 2015-04-01 16:51 近代战争经济的共同特点是政府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高。为了支撑政府的采购,在战争中,政府都会选择尽可能低成本的付款方式。这意味着通常政府会通过印刷纸币来支付其购买,从而有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因为生产资源往往满足不了超额需求。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资源配给通常被政府看作是最有效的分配方式,因为这样政府可以有效地独揽现有资源,为战争着想。所有这些方法——工资和价格管制、通货膨胀融资、资源配给——都在纳粹德国用上了。 中国古时朝廷里的官员们总是认为自己应该和自己阶级的其他人步调一致,从前如此,将来也如此:他们(官员们)对自然的供求关系不屑一顾,(反而)根据皇帝和上级的意愿来决定合适的供给和需求关系该是哪般。据《周朝体制》的描述(公元前约ll22年),朝廷里有分管粮食的官员,他的任务就是根据粮食(存储)的情况,决定需要征收的粮食产量,(一般他们)在满足了存在粮食赤字的地方的需求后,再对供给进行适当的调整。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 2015-03-12 11:25 中国古时朝廷里的官员们总是认为自己应该和自己阶级的其他人步调一致,从前如此,将来也如此:他们(官员们)对自然的供求关系不屑一顾,(反而)根据皇帝和上级的意愿来决定合适的供给和需求关系该是哪般。据《周朝体制》的描述(公元前约ll22年),朝廷里有分管粮食的官员,他的任务就是根据粮食(存储)的情况,决定需要征收的粮食产量,(一般他们)在满足了存在粮食赤字的地方的需求后,再对供给进行适当的调整。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在经济上对粮食进行合理管理的“教科书”就一直存在(即后世统治者将这时的经验作为“活的教科书”)。 陈博士在一个注脚中简洁地评论了这种体制:“在现代,出现了和这种政策(周朝对粮食价格进行管制的政策)完全相反的现象——在饥荒中,粮食的价格会提升,以促使商家将更多的粮食带到市场上。” 对于上文中提到的周朝时期的价格管制,陈焕昌博士说“在周朝时,确实有这样的朝廷规定。事实上,在古时候,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干预是非常细致的。” 然而,结果却并不那么理想。“据历史记载,”陈博士指出,“自秦朝(公元前221一公元前206)开始,朝廷采取的任何细小的干预措施都会失败,只有少数例外……(然而)现代的 1.谷粒;(胡椒等的)子;谷类,谷物。 2.一个地区的主要谷类;〔美国〕玉米;〔苏格兰语〕〔爱尔兰〕燕麦;〔英国〕小麦。 3.〔美俚〕威士忌酒;零钱;平凡的音乐[戏剧];陈腐的艺术。 玉米是哥倫布以後舊大陸才會有的,這之前出現這個單字指的應該都是穀物... 好吧,這樣要求譯者有點Sense會很過.. 2017-01-19 11:19 翻到第五頁,看到古巴比倫出現玉米就有點無言...我猜大概就是英文的:Corn 惹的禍吧...隨便查個字典就會有如下解釋:n.1.谷粒;(胡椒等的)子;谷类,谷物。2.一个地区的主要谷类;〔美国〕玉米;〔苏格兰语〕〔爱尔兰〕燕麦;〔英国〕小麦。3.〔美俚〕威士忌酒;零钱;平凡的音乐[戏剧];陈腐的艺术。玉米是哥倫布以後舊大陸才會有的,這之前出現這個單字指的應該都是穀物...好吧,這樣要求譯者有點Sense會很過分嗎? 中国古时朝廷里的官员们总是认为自己应该和自己阶级的其他人步调一致,从前如此,将来也如此:他们(官员们)对自然的供求关系不屑一顾,(反而)根据皇帝和上级的意愿来决定合适的供给和需求关系该是哪般。据《周朝体制》的描述(公元前约ll22年),朝廷里有分管粮食的官员,他的任务就是根据粮食(存储)的情况,决定需要征收的粮食产量,(一般他们)在满足了存在粮食赤字的地方的需求后,再对供给进行适当的调整。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 2015-03-12 11:25 中国古时朝廷里的官员们总是认为自己应该和自己阶级的其他人步调一致,从前如此,将来也如此:他们(官员们)对自然的供求关系不屑一顾,(反而)根据皇帝和上级的意愿来决定合适的供给和需求关系该是哪般。据《周朝体制》的描述(公元前约ll22年),朝廷里有分管粮食的官员,他的任务就是根据粮食(存储)的情况,决定需要征收的粮食产量,(一般他们)在满足了存在粮食赤字的地方的需求后,再对供给进行适当的调整。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在经济上对粮食进行合理管理的“教科书”就一直存在(即后世统治者将这时的经验作为“活的教科书”)。 陈博士在一个注脚中简洁地评论了这种体制:“在现代,出现了和这种政策(周朝对粮食价格进行管制的政策)完全相反的现象——在饥荒中,粮食的价格会提升,以促使商家将更多的粮食带到市场上。” 对于上文中提到的周朝时期的价格管制,陈焕昌博士说“在周朝时,确实有这样的朝廷规定。事实上,在古时候,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干预是非常细致的。” 然而,结果却并不那么理想。“据历史记载,”陈博士指出,“自秦朝(公元前221一公元前206)开始,朝廷采取的任何细小的干预措施都会失败,只有少数例外……(然而)现代的 近代战争经济的共同特点是政府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高。为了支撑政府的采购,在战争中,政府都会选择尽可能低成本的付款方式。这意味着通常政府会通过印刷纸币来支付其购买,从而有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因为生产资源往往满足不了超额需求。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资源配给通常被政府看作是最有效的分配方式,因为这样政府可以有效地独揽现有资源,为战争着想。所有这些方法——工资和价格管制、通货膨胀融资、资源配给——都在纳粹... 2015-04-01 16:51 近代战争经济的共同特点是政府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高。为了支撑政府的采购,在战争中,政府都会选择尽可能低成本的付款方式。这意味着通常政府会通过印刷纸币来支付其购买,从而有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因为生产资源往往满足不了超额需求。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资源配给通常被政府看作是最有效的分配方式,因为这样政府可以有效地独揽现有资源,为战争着想。所有这些方法——工资和价格管制、通货膨胀融资、资源配给——都在纳粹德国用上了。 1.谷粒;(胡椒等的)子;谷类,谷物。 2.一个地区的主要谷类;〔美国〕玉米;〔苏格兰语〕〔爱尔兰〕燕麦;〔英国〕小麦。 3.〔美俚〕威士忌酒;零钱;平凡的音乐[戏剧];陈腐的艺术。 玉米是哥倫布以後舊大陸才會有的,這之前出現這個單字指的應該都是穀物... 好吧,這樣要求譯者有點Sense會很過.. 2017-01-19 11:19 翻到第五頁,看到古巴比倫出現玉米就有點無言...我猜大概就是英文的:Corn 惹的禍吧...隨便查個字典就會有如下解釋:n.1.谷粒;(胡椒等的)子;谷类,谷物。2.一个地区的主要谷类;〔美国〕玉米;〔苏格兰语〕〔爱尔兰〕燕麦;〔英国〕小麦。3.〔美俚〕威士忌酒;零钱;平凡的音乐[戏剧];陈腐的艺术。玉米是哥倫布以後舊大陸才會有的,這之前出現這個單字指的應該都是穀物...好吧,這樣要求譯者有點Sense會很過分嗎? 近代战争经济的共同特点是政府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高。为了支撑政府的采购,在战争中,政府都会选择尽可能低成本的付款方式。这意味着通常政府会通过印刷纸币来支付其购买,从而有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因为生产资源往往满足不了超额需求。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资源配给通常被政府看作是最有效的分配方式,因为这样政府可以有效地独揽现有资源,为战争着想。所有这些方法——工资和价格管制、通货膨胀融资、资源配给——都在纳粹... 2015-04-01 16:51 近代战争经济的共同特点是政府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高。为了支撑政府的采购,在战争中,政府都会选择尽可能低成本的付款方式。这意味着通常政府会通过印刷纸币来支付其购买,从而有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因为生产资源往往满足不了超额需求。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资源配给通常被政府看作是最有效的分配方式,因为这样政府可以有效地独揽现有资源,为战争着想。所有这些方法——工资和价格管制、通货膨胀融资、资源配给——都在纳粹德国用上了。 中国古时朝廷里的官员们总是认为自己应该和自己阶级的其他人步调一致,从前如此,将来也如此:他们(官员们)对自然的供求关系不屑一顾,(反而)根据皇帝和上级的意愿来决定合适的供给和需求关系该是哪般。据《周朝体制》的描述(公元前约ll22年),朝廷里有分管粮食的官员,他的任务就是根据粮食(存储)的情况,决定需要征收的粮食产量,(一般他们)在满足了存在粮食赤字的地方的需求后,再对供给进行适当的调整。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 2015-03-12 11:25 中国古时朝廷里的官员们总是认为自己应该和自己阶级的其他人步调一致,从前如此,将来也如此:他们(官员们)对自然的供求关系不屑一顾,(反而)根据皇帝和上级的意愿来决定合适的供给和需求关系该是哪般。据《周朝体制》的描述(公元前约ll22年),朝廷里有分管粮食的官员,他的任务就是根据粮食(存储)的情况,决定需要征收的粮食产量,(一般他们)在满足了存在粮食赤字的地方的需求后,再对供给进行适当的调整。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在经济上对粮食进行合理管理的“教科书”就一直存在(即后世统治者将这时的经验作为“活的教科书”)。 陈博士在一个注脚中简洁地评论了这种体制:“在现代,出现了和这种政策(周朝对粮食价格进行管制的政策)完全相反的现象——在饥荒中,粮食的价格会提升,以促使商家将更多的粮食带到市场上。” 对于上文中提到的周朝时期的价格管制,陈焕昌博士说“在周朝时,确实有这样的朝廷规定。事实上,在古时候,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干预是非常细致的。” 然而,结果却并不那么理想。“据历史记载,”陈博士指出,“自秦朝(公元前221一公元前206)开始,朝廷采取的任何细小的干预措施都会失败,只有少数例外……(然而)现代的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