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大自然的财富 一场由自然资本引领的商业模式革命 马克•特瑟克(Mark Tercek 2013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大自然的财富
副标题:一场由自然资本引领的商业模式革命 作者:马克•特瑟克(Mark Tercek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1393 出版时间:2013 页数:256 定价:45.00 内容简介: 自然到底值多少钱?谁向其投资?投资自然能产生多高的回报率?自然资源保护难道不就是在积累自然资本吗?过去我们往往只从环保角度思考这一问题的答案,而今天,同样的问题,正引导我们开启一场商业模式的变革。 在《大自然的财富》一书中,大自然保护协会CEO、前高盛合伙人马克•特瑟克和畅销书作家乔纳森•亚当斯提出,自然不仅仅是人类福祉的基础,更是全球各国企业和政府最明智的投资方向。通过分析美国、中国以及南太平洋等国家和地区的案例,从水资源、渔业资源、气候变化、海洋保护等多个层面,以商业的逻辑充分展示了自然作为一项绿色基础设施应该创造的价值。企业、政府及个人通过投资自然,可为商业找寻到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和突破口,从而推动全球经济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马克•特瑟克(Mark Tercek) 投资银行家,在高盛工作24年。在高盛时,他慢慢接触环保理念和环保人士,并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开始以商业的逻辑思维雇用环保专家为高盛寻找投资机遇。他的最初动机并非慈善事业或企业的社会责任,最核心的纯粹是商业动机。 2008年,他离开高盛,转而担任美国十大公益机构之一的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真正涉足传播大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将大自然与构建社会、经营企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启用商业的思维,让人们更加聚焦于资源保护的收益。 乔纳森•亚当斯(Jonathan Adams) 科学作家、生物保护学家。 第1章 企业保护大自然与为其定价 水资源短缺并不仅仅是诸如李维斯和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也不仅仅是投资者买卖得州水权的机会。这同时对所有人的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为减小这些影响所作的努力可能极其有益。人们如何使用水和保护水,以及如何利用其他自然资源,会对我们所有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2章 纽约无水可饮与“水基金”战略 · · · · · · 第1章 企业保护大自然与为其定价 水资源短缺并不仅仅是诸如李维斯和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也不仅仅是投资者买卖得州水权的机会。这同时对所有人的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为减小这些影响所作的努力可能极其有益。人们如何使用水和保护水,以及如何利用其他自然资源,会对我们所有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2章 纽约无水可饮与“水基金”战略 建立保护区和经营性农场的优化管理让纽约市打了漂亮的一仗——三赢。纽约市民获得了更加清洁可靠的水;卡茨基尔的居民从他们一直以来免费提供的帮助中取得了经济利益;植被、动物以及人类从更好的环境资源保护中获益,这也可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第3章 恢复洪泛区的利弊 在不干扰当地居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洪泛区虽然是个挑战,但这是一个可以完成的任务。一方面是洪泛区的众多价值,另一方面是居民社区可获得的众多收益,这项任务的目标就是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第4章 新渔业 渔民和环保人士正在合作建立一个叫社区定额基金的新组织。这个基金将持有并管理捕捞许可,将社区、资源保护组织和企业的利益统一考虑,最终做出渔业决策。基金会从租赁试验中总结了经验,可以在减少拖网捕捞的同时平衡环境保护、渔民及当地社区之间的需要。 第5章 消除饥荒与拯救世界 企业必须用更具想象力的方式,着眼于长期效果来考虑净利润。环保人士必须与农业合作,用安全的方式加强食品生产,使新垦耕地面积最小化,减轻集约化农业对周边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栖息地的影响。政府必须通过政策和投资的方式保护地球上70亿人的生存与健康所依赖的自然系统。 我们面临的风险如此巨大,必须怀有这样强大的雄心继续前行。 第6章 一英里值一百万美元 在湿地恢复上每投资100万美元,就可以创造30多个就业岗位,从科学家、工程师到拖船操作员、工程经理,环保工程创造出来的就业机会是建造防洪堤、水坝、道路和桥梁的两三倍。这些项目也支撑着依靠健康的土地和水的行业,包括渔业和旅游业。保护和恢复全球的牡蛎礁和珊瑚礁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生态上都势在必行——这是一项明智的投资,带来的回报也很显著。 第7章 面对气候变化,投资未来 再也没有比气候变化更严峻、更重要的挑战了。成千英亩的庄稼被毁,成千英亩树木丛生的小山被烧,这幅图景很容易让人绝望,不过,我们还来得及做出改变。合理投资于大自然能够帮助我们适应新的气候环境,同时有利于防止气候变化变得更糟糕。 第8章 城市环保 城市环保不是没有风险。最大的风险是,环保可能会变成一种只有当人们直接受益时才会去支持的东西。如果真出现这种后果,那么环保本身的意义将大打折扣。人类出于道义,置那些受我们怜悯生物的利益于自身狭隘的利益之上。摒弃这种道义将是环境保护的一大损失。所以,我们得证明城市环保有广泛的作用,而不是一味通过宣扬功利主义来赢得更多的支持。城市不断地提供着证明自然价值的机会。 第9章 商业角度看自然 要让自然的价值深入企业内部,需要每一家企业在战略和文化上做出改变:从发展新业务、树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到确定哪些决策应该对自然进行评估,再到明确首席财务官等高管在评估新址、更换厂址、提供新产品和服务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企业必须从关心为什么大自然很重要上升到关心更加实际的问题,即关注如何改变商业目标和业务流程上来。 结语 致谢 · · · · · · 致读者 作为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以下简称TNC)的总裁兼CEO(首席执行官),我一直宣传号召为保护自然增加投资。许多人鼓励我把这些想法写下来以便能传播给更多的人。此前我从未写过书,所以知道自己需要有人帮助。我找到了出色的科普作者乔纳森•亚当斯,我一直非常推崇他的作品。乔纳森和我在本书的写作中全程通力合作。我们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我为这本书... 保护环境已经不只是公益组织和志愿者无私奉献的专利,也不能只是政府官员政绩的另一面,也可以是发达国家那些有钱人新的投资增长点。然而在中国仍然是朝廷独大,个人不拥有哪怕一小块大自然,所以,大自然的财富恐怕不能被当地人所变现,而中国的有钱人也就没法进行有效的投资。 赠书。4.0星。开始看书封皮,以为又是宣扬环保的陈词滥调,看了以后有理念上的收获,具体理念地就是”曰利“。作者在高盛干过,后来成为某环保组织的CEO,他和普通环保主义者的最大区别是,明确的告诉投资者和大众环保投资的收益率,把环保投资作为一种避免更大损失、或者带来更大收益的手段,让人耳目一新。这书中的方法在美国这样有明确产权、司法独立的国家更适用。 马云真的关心大自然吗?还是关心什么,你们看看就知道为什么一个高盛的合伙人为什么要和马云做同样的选择 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在于提供了美国有关环境资源运用的数个案例,其中涉及到水,洪泛区大坝,渔业,湿地以及碳排放,以极其生动的案例,提供了美国目前解决这些资源纠纷的手段和办法,以及这些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资本的影响。 其中设计水资源的部分,我敢说中国目前的超... 我曾经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但后来我放弃了,我仍然认为环保很重要,但我已经不认为环保是一件单纯靠理念能解决的问题——不同利益团体的博弈已经让环保越来越成为一个糅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的符号。我感觉自己经常很难判断类似PX项目的是非对错,以及零碳只不过意味着购买碳额... 环保运动听起来有情怀有道理有人气,简直没有道理不一统天下,然而现实中的环保运动却很容易走火入魔,三弄两不弄,就跟商业公司怼上了,形成环保为生活,企业为生存;环保为将来,企业为现在,这样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选一困局。 本书思路很新颖,简单一句话,就是把环保当... 水资源短缺与分配的难题关系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免受其影响,即使是经济腾飞的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有着举世瞩目的惊人经济发展,而很少有人意识到水资源缺乏症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近半数的中国河流已被严重污染;超过45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3亿人的饮水无法保障。中国超出五分之一的地表水不适合农业耕作。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消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2018-08-23 14:49 水资源短缺与分配的难题关系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免受其影响,即使是经济腾飞的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有着举世瞩目的惊人经济发展,而很少有人意识到水资源缺乏症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近半数的中国河流已被严重污染;超过45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3亿人的饮水无法保障。中国超出五分之一的地表水不适合农业耕作。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消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中国既缺乏水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又很低下。 从现在起到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增加20亿以上。同时,数以十亿计的人口将迈入中产阶层。2030年,中产阶层消费者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四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二。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贫困是可喜的发展。而更多更富裕的人口也意味着对食品、能源、空间及水需求的增加——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多样性,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发展,自然系统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2018-08-23 14:48 从现在起到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增加20亿以上。同时,数以十亿计的人口将迈入中产阶层。2030年,中产阶层消费者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四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二。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贫困是可喜的发展。而更多更富裕的人口也意味着对食品、能源、空间及水需求的增加——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多样性,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发展,自然系统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从现在起到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增加20亿以上。同时,数以十亿计的人口将迈入中产阶层。2030年,中产阶层消费者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四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二。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贫困是可喜的发展。而更多更富裕的人口也意味着对食品、能源、空间及水需求的增加——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多样性,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发展,自然系统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2018-08-23 14:48 从现在起到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增加20亿以上。同时,数以十亿计的人口将迈入中产阶层。2030年,中产阶层消费者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四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二。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贫困是可喜的发展。而更多更富裕的人口也意味着对食品、能源、空间及水需求的增加——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多样性,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发展,自然系统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水资源短缺与分配的难题关系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免受其影响,即使是经济腾飞的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有着举世瞩目的惊人经济发展,而很少有人意识到水资源缺乏症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近半数的中国河流已被严重污染;超过45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3亿人的饮水无法保障。中国超出五分之一的地表水不适合农业耕作。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消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2018-08-23 14:49 水资源短缺与分配的难题关系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免受其影响,即使是经济腾飞的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有着举世瞩目的惊人经济发展,而很少有人意识到水资源缺乏症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近半数的中国河流已被严重污染;超过45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3亿人的饮水无法保障。中国超出五分之一的地表水不适合农业耕作。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消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中国既缺乏水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又很低下。 水资源短缺与分配的难题关系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免受其影响,即使是经济腾飞的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有着举世瞩目的惊人经济发展,而很少有人意识到水资源缺乏症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近半数的中国河流已被严重污染;超过45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3亿人的饮水无法保障。中国超出五分之一的地表水不适合农业耕作。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消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2018-08-23 14:49 水资源短缺与分配的难题关系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免受其影响,即使是经济腾飞的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有着举世瞩目的惊人经济发展,而很少有人意识到水资源缺乏症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近半数的中国河流已被严重污染;超过45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3亿人的饮水无法保障。中国超出五分之一的地表水不适合农业耕作。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消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中国既缺乏水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又很低下。 从现在起到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增加20亿以上。同时,数以十亿计的人口将迈入中产阶层。2030年,中产阶层消费者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四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二。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贫困是可喜的发展。而更多更富裕的人口也意味着对食品、能源、空间及水需求的增加——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多样性,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发展,自然系统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2018-08-23 14:48 从现在起到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增加20亿以上。同时,数以十亿计的人口将迈入中产阶层。2030年,中产阶层消费者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四分之一增加到三分之二。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贫困是可喜的发展。而更多更富裕的人口也意味着对食品、能源、空间及水需求的增加——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多样性,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发展,自然系统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