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泡沫 央行没有告诉你的真相 [台]王伯达 2014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大泡沫
副标题:央行没有告诉你的真相
作者:[台]王伯达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ISBN:9787550114746
出版时间:2014
页数:224
定价:36
内容简介: ★你准备好应对百年大泡沫了吗? ★财富即将重分配,央行没有告诉你的真相。每一次的泡沫破灭,都是一次财富重新分配的机会,你想看到自己的财产被别人分配,还是期待分配到别人的财产? ★作者被称为台湾的郎咸平、宋鸿兵,讲出内地学者不敢讲盛世危言。 ★台湾金石堂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书籍 ★本书从分析台湾地区大泡沫开始,直指中国大陆才是这出泡沫剧的主角。捍卫你的财产! 《大泡沫》的作者在台湾各指标都呈现上升趋势的经济环境下,犀利地对真实的金融环境是否一如表面表现出来的状况提出了质疑。作者以外汇储备过高这一标志为切入点,系统且全面地分析了股市及房地产市场繁荣背后的陷阱,揭露了在浮夸的经济景象背后,实则酝酿着巨大的经济泡沫,一旦泡沫被戳破,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堪比史上最严重的几次金融危机。今天的中国大陆,泡沫化程度已全面超越台湾地区,作者深入剖析大陆泡沫景象,全面揭... ★你准备好应对百年大泡沫了吗? ★财富即将重分配,央行没有告诉你的真相。每一次的泡沫破灭,都是一次财富重新分配的机会,你想看到自己的财产被别人分配,还是期待分配到别人的财产? ★作者被称为台湾的郎咸平、宋鸿兵,讲出内地学者不敢讲盛世危言。 ★台湾金石堂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书籍 ★本书从分析台湾地区大泡沫开始,直指中国大陆才是这出泡沫剧的主角。捍卫你的财产! 《大泡沫》的作者在台湾各指标都呈现上升趋势的经济环境下,犀利地对真实的金融环境是否一如表面表现出来的状况提出了质疑。作者以外汇储备过高这一标志为切入点,系统且全面地分析了股市及房地产市场繁荣背后的陷阱,揭露了在浮夸的经济景象背后,实则酝酿着巨大的经济泡沫,一旦泡沫被戳破,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堪比史上最严重的几次金融危机。今天的中国大陆,泡沫化程度已全面超越台湾地区,作者深入剖析大陆泡沫景象,全面揭穿表面浮华后所面临的灾难。 (台湾)王伯达。 治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台北大学会计学学士,以笔名艾利克斯为《壹周刊》专栏以及《Money钱》专栏撰文分析台湾股市、全球经济与产业发展现况。具备证券分析师执照与多年国际企业并购财务顾问经验,长年关注国内外经济与产业发展,曾发表许多具前瞻性及影响力的评论。 对于未来,作者认为最值得观察的财经趋势在于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非洲势力的崛起,以及网路产业和实体产业之间的竞争。 第11章 民众所得增长远远落后房价涨幅/070 第12章 全民消费能力及财务结构恶化中/075 “央行”没告诉你的真相 第13章 巨额外汇储备从何而来?/087 第14章 弱势台币为了谁?/099 第15章 “央行”成了“国库”的摇钱树/112 第16章 停不下来的泡沫/120 大泡沫 第17章 泡沫的唯一终点:破灭/135 第18章 从哪里开始引爆?/143 第19章 金融体系的崩坏/147 第20章 这场泡沫的损失会有多少?/157 第21章 政府的财政危机/164 政府的因应:期许一个“造钟”的政府 第22章 当裁判的,就别再兼球员了!/171 第23章 让新台币升值,给台湾产业一点刺激/175 第24章 寻找财源?从土地税制下手/181 第25章 提高台湾职工的基本工资/184 个人的因应:财富重新分配的时机来临 第26章 给股票族的三个建议/188 第27章 给基金族的三个建议/194 第28章 无壳蜗牛:以租代买/198 第29章 有壳阶级:紧盯加息,先卖再买/201 这出泡沫剧,中国才是主角 第30章 似曾相识的场景/207 第31章 成也货币,败也货币/215 第32章 美元,凭什么强/219 第33章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终点/225 第34章 是危机也是转机/246 结语 我们可以改变这一切/249 · · · · · · 虽然作者低估了政府的实力,预测略打脸,但,真是本良心书啊!金融小白表示看完后心中的疑问几乎都得到了解答!!比如加息为什么会影响房价,甚至貌似明白了为什么政府会限制海外投资,这可是本写于2011年的书啊!推荐推荐! 说明了外汇储备与国内通胀之间的关系。 对大陆经济的预测基本失算了,毕竟tg政府拥有的武器实在是其他地方都不敢想的。 在喜马拉雅上听完了,地铁上噪音大,我听东西又容易开小差,感觉断断续续听完的,但是反正来来回回都是反复论证一个论点,还算比较容易明白,总之就是外汇储备是个坑? 泡沫的泛起与破灭往往都是财富重新分配的最佳机会,不管对个人、企业还是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如此。泡沫是危机,也是转机。 不像货币的教训那么震撼了,但还是很不错的书。值得买本纸质书收着。泡沫的形式会变,但泡沫的根源不会变。 泡沫的泛起与破灭往往都是财富重新分配的最佳机会,不管对个人、企业还是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如此。泡沫是危机,也是转机。 要说最近的一次经济泡沫,应该就是黄金的暴跌了。因为那时黄金的价格跟之前想比简直就是跌到了白菜价,以至于当时出现了万人空巷抢黄金的局面,也把“中国大妈”推到了风口浪尖。还记得当时甚至还有许多人呼吁政府要赶紧救市,不然黄金就会跌破开采成本价。但事实证明,即便黄... 台湾作家素以敢说敢写、敢作敢当闻名于世,其中的柏杨、李敖当属鼻祖级人物,面对锒铛入狱丝毫没有怯懦,反而越挫越勇,并发出“多做些勇士,少做些懦夫”的高调言辞,不能不说是头生反骨誓死捍卫自己精神世界言论自由的翘楚奇葩。而今再度翻阅台湾作家的书,虽不是一个领域的... 《大泡沫》的作者是台湾王伯达。王伯达系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台北大学会计学学士,以笔名艾利克斯为《壹周刊》专栏以及 《Money钱》专栏撰文分析台湾股市、全球经济与产业发展现况。具备证券分析师执照与多年国际企业并购财务顾问经验,长年关注国内外经济与产业发展,... 从金本位到布雷登森林体系,又至美元本位制,国际经济形势已经走过太多的惊涛骇浪。泡沫这个词已经不新鲜,各路经济学家谈起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的都要用到泡沫两个字,愁云惨淡的股市和房地产行业也是经久不变的议题。 尽管作者也是旧瓶装新酒,但值得赞赏的是,作者的思路与... 比原版书多出很多内容。 简体版对大陆的分析更透彻。很喜欢王伯达的论述,铿锵有力,顿时感觉脑补得很上档次了!即使是小白也会一本书科普完中国的财经现状、危机和未来动向。 很不错的一本书。 央行没有告诉你的真相,财富即将重分配。捍卫你财产,此时此刻你一定要看的书。你... 我觉得现在的许多人,都喜欢看经济危机一类的文章。凡是同样的题材,总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我也是。我倒不是太关心华尔街出台什么政策引起全球股市的大跌或大涨,而是想看清我们国内的经济未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这本《大泡沫央行没有告诉你的真相》也是这样的一本书,书... 生活在俗世中,总想超然物外,想学颜回“一箪食一瓢饮”, 但是这对身处在这个社会的我而言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是个物质社会。而房子就是头等的大事!前些年在郊区买了座房子,上班很不方便,一直想去市里买,但是看着高高的房价,就想着什么时候房价降了再买。但是... 最近一段时间在研究有关资本定价,金融周期以及国际定价权等问题,所以自然而然对“泡沫”这个词比较上心,本来买这本书也是无意之举,在看其他书评的时候看到有人提到这本书,说看完有惊悚的感觉,我觉得可能挺对我口味,当下立刻购入,看完全书发现还是和想象的差很多.... ... 台湾的经济学家王伯达,以他多年来对台湾经济形势的观察预测积累的经验,为我们上了一堂经济知识普及课。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者在尽可能使用大众能读得懂的语言来为我们描述复杂的经济形势,他尽量少的使用生涩难懂的经济学术语,必须使用的时候,也会用注释或者采用形象的... 还真是啊。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一直在增发货币,原来是因为外汇。原来一直以为是政府在无耻的依靠通货膨胀加税,原来还是有些差别的。说实话,虽然一些政策是出于某些保护的原因,但一些东西真的是保护就能行的吗?我就不相信一个一直在家里要这个有这个要那个有那个的二世祖... 但我们需要学习的是,用什么方式掌握过热信号,让我们能够在泡沫被戳破前及时逃离。 我认为读者应该认真学习的,是作者分析金融市场风险的方法,那才是能够长期保护资产,在泡沫破灭前全身而退的重要武功。 2018-07-17 20:02 但我们需要学习的是,用什么方式掌握过热信号,让我们能够在泡沫被戳破前及时逃离。我认为读者应该认真学习的,是作者分析金融市场风险的方法,那才是能够长期保护资产,在泡沫破灭前全身而退的重要武功。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过热的经济体最后可以实现软着陆,这是因为对全球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政策的管控充满了不确定性,政府控制不了对经济永远增长的渴望。” 想到格林斯潘多年将通胀控制在2%使美国经济能够稳步增长得到了人民和政府的崇拜,几乎成为传说。不久,就孕育出08年次贷危机波及全球。 2018-06-22 08:45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过热的经济体最后可以实现软着陆,这是因为对全球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政策的管控充满了不确定性,政府控制不了对经济永远增长的渴望。”想到格林斯潘多年将通胀控制在2%使美国经济能够稳步增长得到了人民和政府的崇拜,几乎成为传说。不久,就孕育出08年次贷危机波及全球。 但切记, 要在泡沫消逝之前一饮而尽, 否则当泡沫散去, 留下的就只有苦涩了。 台湾“行政院” 曾在2009 年年底举办过“十大民怨” 评选活动, 结果第一名为“都会区房价过高”, 第五名则为“民生物价过高”。在前五名当中, 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就占了两名, 由此可见, 泡沫问题的严重性确实让台湾的民众有了切身感受。然而, 有官.. 2013-12-23 09:37 你准备好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大泡沫了吗? 资产像啤酒, 没有泡沫就没有滋味。 但切记, 要在泡沫消逝之前一饮而尽, 否则当泡沫散去, 留下的就只有苦涩了。台湾“行政院” 曾在2009 年年底举办过“十大民怨” 评选活动, 结果第一名为“都会区房价过高”, 第五名则为“民生物价过高”。在前五名当中, 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就占了两名, 由此可见, 泡沫问题的严重性确实让台湾的民众有了切身感受。然而, 有官员表示: “不能打压房地产, 好不容易火苗才烧上来, 若将房地产这个火车头产业压下去, 会赔上全民经济。”看到这样鲜明的对比不禁令人想问, 究竟是我们的民众“自我感觉不良好”,还是我们的官员“自我感觉太良好” 呢?其实, 不论是民众还是官员, 都不应该以“感觉” 来作为诉求或决策的依据。历史上所有的泡沫都有迹可循, 台湾目前是不是处于泡沫之中?如果是的话, 又为什么会产生泡沫呢?我们只要“看看别人, 想想自己”, 就可以从中窥得蛛丝马迹。 过去数十年以来, 全球发生了多次著名的资产泡沫, 其中“美国1929 年大萧条”、“日本失落的十年”, 以及“亚洲金融风暴下的泰国”, 应该是读者相对来说较为熟悉的案例了。虽然这三个泡沫的背景与成因不尽相同, 但它们却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信号, 那就是在泡沫破灭之前, 外汇储备均出现大量且快速的增加。本书将会详细说明这个现象, 在此姑且先称之为“外汇储备的诅咒” 吧! 外汇储备的诅咒对于台湾来说, 是个很有趣的题目。 读者可能已从新闻媒体上得知“台湾外汇储备高居全世界第四名” 这项 “殊荣” 了吧?从1998 年以来, 台湾的外汇储备每年都创下新高, 2008 年以来更是连续创下新高。只不过, 过多的外汇储备对台湾民众来说不但不是殊荣, 还可能是一个诅咒, 甚至一场噩梦。 台湾历史上唯一一次能称得上重大资产泡沫的, 大概就只有1990 年台股冲上12682 历史高点的那一次了。台湾股市在泡沫破灭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跌幅将近80%, 跌去将近一万点。紧接着, 房地产崩溃, 当时的惨况应该让目前50~60 岁的读者还记忆犹新。台湾房地产在经过那次的泡沫事件之后, 十年之内都没有回到当时高点的价格水平, 而巧合的是, 在当时的万点泡沫破灭之前, 同样也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诅咒。台湾的外汇储备在近30 年来的走势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81~1990 年的10 年间, 台湾的外汇储备增加了9 倍, 金额增加了660 亿美元, 这外汇储备的诅咒让台湾在1990 年爆发了万点泡沫。接下来在1991~1997 年的7 年之间, 外汇储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总额仅仅增加了10 亿美元而已。 然而, 从1998~2010 年, 外汇储备又出现了另一波激增, 这次增加的金额高达2800 亿美元, 远远超过万点泡沫时的规模。正当台湾地区政府与新闻媒体欢欣鼓舞地将此当做政绩与经济奇迹的时候, 我却开始担心, 外汇储备诅咒的再现是否意味着现在的台湾正处于泡沫之中呢? 本书从各种不同指标分析台湾目前的资产价格后发现, 目前台湾许多的资产价格指标不仅远远高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甚至还超越了台湾在1990 年万点泡沫时的水平。因此, 虽然我很不愿意这么说, 但我还是必须诚实地告诉各位: “是的!台湾正处于一个前所未见的巨大泡沫之中。” 为什么外汇储备的激增会是一种诅咒呢?又为什么在有了1990 年的经验之后, 20 年后的台湾还是走上了相同的不归路呢?本书在第二部分将会解释“外汇储备的诅咒” 这个现象。而之所以会走上资产泡沫一途, 我认为这是因为台湾“央行” 没有告诉我们、也不敢告诉我们的真相: 为了刺激出口、为了“国库” 的预算、为了政府的财政, “央行” 释出了大量的新台币到市场上, 造成了新台币的贬值与资产的泡沫, 得利的是政府、财团、“央行”等。而在既得利益者把持游戏规则之下, 泡沫更没有停下来的可能, 唯一的下场就是破灭。 资产泡沫的破灭对于我们老百姓的影响是什么?我认为最显而易见的影响便是, 各种金融资产大幅缩水, 其中股票市场必然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挫, 而高涨的房地产价格将会紧接着出现崩盘。以台北市为例, 我认为房价可能下跌的幅度将超过40%。这会使得全台湾超过5 万亿元新台币的住房贷款出现严重亏损, 金融机构将会因此蒙受极大的损失, 其中部分小型商业银行甚至可能因此倒闭或被接管。然而, 到此为止, 这些还只不过是资产泡沫所带来的第一波影响而已。资产泡沫的破坏力就有如原子弹, 金融资产的大幅缩水只不过是第一波爆炸的威力, 隐藏在蕈状云中的辐射线才是真正具有杀伤力并影响深远的致命武器。当金融机构出现危机, 紧接着而来的便是信用紧缩, 以及政府的洒钱救市行动, 而这两者的破坏力与持续性将远远超过金融资产缩水所造成的伤害。更重要的是, 不管你手中有没有金融资产, 届时都将无法置身事外。 以前者来说, 信用的紧缩将会形成一连串的紧缩螺旋。当金融机构紧缩信用时, 中小型企业或个人将因此无法拿到借款或被迫使用高成本的资金, 如此一来, 倒闭潮与失业潮将会逐渐被引爆, 而金融机构在承担更多的坏账之后,将被迫进一步紧缩信用, 恶性的紧缩螺旋便因此而形成。而政府的救市行动需要释出大量的货币注入金融体系, 如此一来会使得已经债台高筑的台湾地区政府雪上加霜, 用不了几年, 台湾地区政府将无力支付各种退休金与福利补助。届时, 政府可行的做法就是加税、印钞票或削减福利, 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手段, 受损失的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 从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台湾目前的资产价格水平来看, 我认为最快在2011 年, 台湾的这波泡沫就会开始出现崩坏的现象。先是股市, 再者是房市,陆陆续续会出现法拍屋(编者注:法拍屋是指购房者以向银行贷款方式购买房屋时,当购房者无法或不愿支付后续的利息与本金时,银行便有权收回这项资产,并进行拍卖,这就是银拍屋或法拍屋) 数量急速增加以及开发商的财务危机,接着危机将会扩散到金融体系与产业, 然后把政府的财政拖下水。当然, 最后免不了由全民买单来收拾这个残局。1990 年的万点泡沫让台湾的房地产停滞了10 年, 日本的泡沫破灭的经验从失落的10 年变成了20 年, 而台湾这次泡沫的恢复期会是多久呢?我建议读者应及早做好准备来迎接寒冬。 就我个人而言, 我衷心地期盼台湾不会出现泡沫破灭的现象, 然而从具体的数据来看, 这并不是“会” 或“不会” 的问题, 而是“时间早晚” 的问题。即便如此, 本书还是提出了对政府政策的建言。虽然这次的泡沫注定要面临破灭, 但通过制度的完善, 至少能够防止泡沫的“再发生”。 此外, 既然这个泡沫的破灭是必然的, 那么身为老百姓, 我们应该如何做, 才能在这个大泡沫之中存活, 并避免资产的缩水, 甚至让资产可以逆势增值呢?本书分别对股票族、基金族、无壳蜗牛(编者注:1990 年台湾的万点泡沫时代,台湾民众创造的一个名词,意思是指没有能力负担高房价的无住房者) 与有壳阶级(编者注:指有住房的人) 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信这些建议在接下来资产泡沫破灭的时候, 将成为你在金融海啸中赖以求生的浮木, 届时各位将会很庆幸自己现在读了这本书。 但切记, 要在泡沫消逝之前一饮而尽, 否则当泡沫散去, 留下的就只有苦涩了。 台湾“行政院” 曾在2009 年年底举办过“十大民怨” 评选活动, 结果第一名为“都会区房价过高”, 第五名则为“民生物价过高”。在前五名当中, 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就占了两名, 由此可见, 泡沫问题的严重性确实让台湾的民众有了切身感受。然而, 有官.. 2013-12-23 09:37 你准备好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大泡沫了吗? 资产像啤酒, 没有泡沫就没有滋味。 但切记, 要在泡沫消逝之前一饮而尽, 否则当泡沫散去, 留下的就只有苦涩了。台湾“行政院” 曾在2009 年年底举办过“十大民怨” 评选活动, 结果第一名为“都会区房价过高”, 第五名则为“民生物价过高”。在前五名当中, 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就占了两名, 由此可见, 泡沫问题的严重性确实让台湾的民众有了切身感受。然而, 有官员表示: “不能打压房地产, 好不容易火苗才烧上来, 若将房地产这个火车头产业压下去, 会赔上全民经济。”看到这样鲜明的对比不禁令人想问, 究竟是我们的民众“自我感觉不良好”,还是我们的官员“自我感觉太良好” 呢?其实, 不论是民众还是官员, 都不应该以“感觉” 来作为诉求或决策的依据。历史上所有的泡沫都有迹可循, 台湾目前是不是处于泡沫之中?如果是的话, 又为什么会产生泡沫呢?我们只要“看看别人, 想想自己”, 就可以从中窥得蛛丝马迹。 过去数十年以来, 全球发生了多次著名的资产泡沫, 其中“美国1929 年大萧条”、“日本失落的十年”, 以及“亚洲金融风暴下的泰国”, 应该是读者相对来说较为熟悉的案例了。虽然这三个泡沫的背景与成因不尽相同, 但它们却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信号, 那就是在泡沫破灭之前, 外汇储备均出现大量且快速的增加。本书将会详细说明这个现象, 在此姑且先称之为“外汇储备的诅咒” 吧! 外汇储备的诅咒对于台湾来说, 是个很有趣的题目。 读者可能已从新闻媒体上得知“台湾外汇储备高居全世界第四名” 这项 “殊荣” 了吧?从1998 年以来, 台湾的外汇储备每年都创下新高, 2008 年以来更是连续创下新高。只不过, 过多的外汇储备对台湾民众来说不但不是殊荣, 还可能是一个诅咒, 甚至一场噩梦。 台湾历史上唯一一次能称得上重大资产泡沫的, 大概就只有1990 年台股冲上12682 历史高点的那一次了。台湾股市在泡沫破灭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跌幅将近80%, 跌去将近一万点。紧接着, 房地产崩溃, 当时的惨况应该让目前50~60 岁的读者还记忆犹新。台湾房地产在经过那次的泡沫事件之后, 十年之内都没有回到当时高点的价格水平, 而巧合的是, 在当时的万点泡沫破灭之前, 同样也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诅咒。台湾的外汇储备在近30 年来的走势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81~1990 年的10 年间, 台湾的外汇储备增加了9 倍, 金额增加了660 亿美元, 这外汇储备的诅咒让台湾在1990 年爆发了万点泡沫。接下来在1991~1997 年的7 年之间, 外汇储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总额仅仅增加了10 亿美元而已。 然而, 从1998~2010 年, 外汇储备又出现了另一波激增, 这次增加的金额高达2800 亿美元, 远远超过万点泡沫时的规模。正当台湾地区政府与新闻媒体欢欣鼓舞地将此当做政绩与经济奇迹的时候, 我却开始担心, 外汇储备诅咒的再现是否意味着现在的台湾正处于泡沫之中呢? 本书从各种不同指标分析台湾目前的资产价格后发现, 目前台湾许多的资产价格指标不仅远远高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甚至还超越了台湾在1990 年万点泡沫时的水平。因此, 虽然我很不愿意这么说, 但我还是必须诚实地告诉各位: “是的!台湾正处于一个前所未见的巨大泡沫之中。” 为什么外汇储备的激增会是一种诅咒呢?又为什么在有了1990 年的经验之后, 20 年后的台湾还是走上了相同的不归路呢?本书在第二部分将会解释“外汇储备的诅咒” 这个现象。而之所以会走上资产泡沫一途, 我认为这是因为台湾“央行” 没有告诉我们、也不敢告诉我们的真相: 为了刺激出口、为了“国库” 的预算、为了政府的财政, “央行” 释出了大量的新台币到市场上, 造成了新台币的贬值与资产的泡沫, 得利的是政府、财团、“央行”等。而在既得利益者把持游戏规则之下, 泡沫更没有停下来的可能, 唯一的下场就是破灭。 资产泡沫的破灭对于我们老百姓的影响是什么?我认为最显而易见的影响便是, 各种金融资产大幅缩水, 其中股票市场必然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挫, 而高涨的房地产价格将会紧接着出现崩盘。以台北市为例, 我认为房价可能下跌的幅度将超过40%。这会使得全台湾超过5 万亿元新台币的住房贷款出现严重亏损, 金融机构将会因此蒙受极大的损失, 其中部分小型商业银行甚至可能因此倒闭或被接管。然而, 到此为止, 这些还只不过是资产泡沫所带来的第一波影响而已。资产泡沫的破坏力就有如原子弹, 金融资产的大幅缩水只不过是第一波爆炸的威力, 隐藏在蕈状云中的辐射线才是真正具有杀伤力并影响深远的致命武器。当金融机构出现危机, 紧接着而来的便是信用紧缩, 以及政府的洒钱救市行动, 而这两者的破坏力与持续性将远远超过金融资产缩水所造成的伤害。更重要的是, 不管你手中有没有金融资产, 届时都将无法置身事外。 以前者来说, 信用的紧缩将会形成一连串的紧缩螺旋。当金融机构紧缩信用时, 中小型企业或个人将因此无法拿到借款或被迫使用高成本的资金, 如此一来, 倒闭潮与失业潮将会逐渐被引爆, 而金融机构在承担更多的坏账之后,将被迫进一步紧缩信用, 恶性的紧缩螺旋便因此而形成。而政府的救市行动需要释出大量的货币注入金融体系, 如此一来会使得已经债台高筑的台湾地区政府雪上加霜, 用不了几年, 台湾地区政府将无力支付各种退休金与福利补助。届时, 政府可行的做法就是加税、印钞票或削减福利, 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手段, 受损失的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 从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台湾目前的资产价格水平来看, 我认为最快在2011 年, 台湾的这波泡沫就会开始出现崩坏的现象。先是股市, 再者是房市,陆陆续续会出现法拍屋(编者注:法拍屋是指购房者以向银行贷款方式购买房屋时,当购房者无法或不愿支付后续的利息与本金时,银行便有权收回这项资产,并进行拍卖,这就是银拍屋或法拍屋) 数量急速增加以及开发商的财务危机,接着危机将会扩散到金融体系与产业, 然后把政府的财政拖下水。当然, 最后免不了由全民买单来收拾这个残局。1990 年的万点泡沫让台湾的房地产停滞了10 年, 日本的泡沫破灭的经验从失落的10 年变成了20 年, 而台湾这次泡沫的恢复期会是多久呢?我建议读者应及早做好准备来迎接寒冬。 就我个人而言, 我衷心地期盼台湾不会出现泡沫破灭的现象, 然而从具体的数据来看, 这并不是“会” 或“不会” 的问题, 而是“时间早晚” 的问题。即便如此, 本书还是提出了对政府政策的建言。虽然这次的泡沫注定要面临破灭, 但通过制度的完善, 至少能够防止泡沫的“再发生”。 此外, 既然这个泡沫的破灭是必然的, 那么身为老百姓, 我们应该如何做, 才能在这个大泡沫之中存活, 并避免资产的缩水, 甚至让资产可以逆势增值呢?本书分别对股票族、基金族、无壳蜗牛(编者注:1990 年台湾的万点泡沫时代,台湾民众创造的一个名词,意思是指没有能力负担高房价的无住房者) 与有壳阶级(编者注:指有住房的人) 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信这些建议在接下来资产泡沫破灭的时候, 将成为你在金融海啸中赖以求生的浮木, 届时各位将会很庆幸自己现在读了这本书。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过热的经济体最后可以实现软着陆,这是因为对全球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政策的管控充满了不确定性,政府控制不了对经济永远增长的渴望。” 想到格林斯潘多年将通胀控制在2%使美国经济能够稳步增长得到了人民和政府的崇拜,几乎成为传说。不久,就孕育出08年次贷危机波及全球。 2018-06-22 08:45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过热的经济体最后可以实现软着陆,这是因为对全球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政策的管控充满了不确定性,政府控制不了对经济永远增长的渴望。”想到格林斯潘多年将通胀控制在2%使美国经济能够稳步增长得到了人民和政府的崇拜,几乎成为传说。不久,就孕育出08年次贷危机波及全球。 但我们需要学习的是,用什么方式掌握过热信号,让我们能够在泡沫被戳破前及时逃离。 我认为读者应该认真学习的,是作者分析金融市场风险的方法,那才是能够长期保护资产,在泡沫破灭前全身而退的重要武功。 2018-07-17 20:02 但我们需要学习的是,用什么方式掌握过热信号,让我们能够在泡沫被戳破前及时逃离。我认为读者应该认真学习的,是作者分析金融市场风险的方法,那才是能够长期保护资产,在泡沫破灭前全身而退的重要武功。 但我们需要学习的是,用什么方式掌握过热信号,让我们能够在泡沫被戳破前及时逃离。 我认为读者应该认真学习的,是作者分析金融市场风险的方法,那才是能够长期保护资产,在泡沫破灭前全身而退的重要武功。 2018-07-17 20:02 但我们需要学习的是,用什么方式掌握过热信号,让我们能够在泡沫被戳破前及时逃离。我认为读者应该认真学习的,是作者分析金融市场风险的方法,那才是能够长期保护资产,在泡沫破灭前全身而退的重要武功。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过热的经济体最后可以实现软着陆,这是因为对全球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政策的管控充满了不确定性,政府控制不了对经济永远增长的渴望。” 想到格林斯潘多年将通胀控制在2%使美国经济能够稳步增长得到了人民和政府的崇拜,几乎成为传说。不久,就孕育出08年次贷危机波及全球。 2018-06-22 08:45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过热的经济体最后可以实现软着陆,这是因为对全球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政策的管控充满了不确定性,政府控制不了对经济永远增长的渴望。”想到格林斯潘多年将通胀控制在2%使美国经济能够稳步增长得到了人民和政府的崇拜,几乎成为传说。不久,就孕育出08年次贷危机波及全球。 但切记, 要在泡沫消逝之前一饮而尽, 否则当泡沫散去, 留下的就只有苦涩了。 台湾“行政院” 曾在2009 年年底举办过“十大民怨” 评选活动, 结果第一名为“都会区房价过高”, 第五名则为“民生物价过高”。在前五名当中, 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就占了两名, 由此可见, 泡沫问题的严重性确实让台湾的民众有了切身感受。然而, 有官.. 2013-12-23 09:37 你准备好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大泡沫了吗? 资产像啤酒, 没有泡沫就没有滋味。 但切记, 要在泡沫消逝之前一饮而尽, 否则当泡沫散去, 留下的就只有苦涩了。台湾“行政院” 曾在2009 年年底举办过“十大民怨” 评选活动, 结果第一名为“都会区房价过高”, 第五名则为“民生物价过高”。在前五名当中, 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就占了两名, 由此可见, 泡沫问题的严重性确实让台湾的民众有了切身感受。然而, 有官员表示: “不能打压房地产, 好不容易火苗才烧上来, 若将房地产这个火车头产业压下去, 会赔上全民经济。”看到这样鲜明的对比不禁令人想问, 究竟是我们的民众“自我感觉不良好”,还是我们的官员“自我感觉太良好” 呢?其实, 不论是民众还是官员, 都不应该以“感觉” 来作为诉求或决策的依据。历史上所有的泡沫都有迹可循, 台湾目前是不是处于泡沫之中?如果是的话, 又为什么会产生泡沫呢?我们只要“看看别人, 想想自己”, 就可以从中窥得蛛丝马迹。 过去数十年以来, 全球发生了多次著名的资产泡沫, 其中“美国1929 年大萧条”、“日本失落的十年”, 以及“亚洲金融风暴下的泰国”, 应该是读者相对来说较为熟悉的案例了。虽然这三个泡沫的背景与成因不尽相同, 但它们却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信号, 那就是在泡沫破灭之前, 外汇储备均出现大量且快速的增加。本书将会详细说明这个现象, 在此姑且先称之为“外汇储备的诅咒” 吧! 外汇储备的诅咒对于台湾来说, 是个很有趣的题目。 读者可能已从新闻媒体上得知“台湾外汇储备高居全世界第四名” 这项 “殊荣” 了吧?从1998 年以来, 台湾的外汇储备每年都创下新高, 2008 年以来更是连续创下新高。只不过, 过多的外汇储备对台湾民众来说不但不是殊荣, 还可能是一个诅咒, 甚至一场噩梦。 台湾历史上唯一一次能称得上重大资产泡沫的, 大概就只有1990 年台股冲上12682 历史高点的那一次了。台湾股市在泡沫破灭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跌幅将近80%, 跌去将近一万点。紧接着, 房地产崩溃, 当时的惨况应该让目前50~60 岁的读者还记忆犹新。台湾房地产在经过那次的泡沫事件之后, 十年之内都没有回到当时高点的价格水平, 而巧合的是, 在当时的万点泡沫破灭之前, 同样也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诅咒。台湾的外汇储备在近30 年来的走势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81~1990 年的10 年间, 台湾的外汇储备增加了9 倍, 金额增加了660 亿美元, 这外汇储备的诅咒让台湾在1990 年爆发了万点泡沫。接下来在1991~1997 年的7 年之间, 外汇储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总额仅仅增加了10 亿美元而已。 然而, 从1998~2010 年, 外汇储备又出现了另一波激增, 这次增加的金额高达2800 亿美元, 远远超过万点泡沫时的规模。正当台湾地区政府与新闻媒体欢欣鼓舞地将此当做政绩与经济奇迹的时候, 我却开始担心, 外汇储备诅咒的再现是否意味着现在的台湾正处于泡沫之中呢? 本书从各种不同指标分析台湾目前的资产价格后发现, 目前台湾许多的资产价格指标不仅远远高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甚至还超越了台湾在1990 年万点泡沫时的水平。因此, 虽然我很不愿意这么说, 但我还是必须诚实地告诉各位: “是的!台湾正处于一个前所未见的巨大泡沫之中。” 为什么外汇储备的激增会是一种诅咒呢?又为什么在有了1990 年的经验之后, 20 年后的台湾还是走上了相同的不归路呢?本书在第二部分将会解释“外汇储备的诅咒” 这个现象。而之所以会走上资产泡沫一途, 我认为这是因为台湾“央行” 没有告诉我们、也不敢告诉我们的真相: 为了刺激出口、为了“国库” 的预算、为了政府的财政, “央行” 释出了大量的新台币到市场上, 造成了新台币的贬值与资产的泡沫, 得利的是政府、财团、“央行”等。而在既得利益者把持游戏规则之下, 泡沫更没有停下来的可能, 唯一的下场就是破灭。 资产泡沫的破灭对于我们老百姓的影响是什么?我认为最显而易见的影响便是, 各种金融资产大幅缩水, 其中股票市场必然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挫, 而高涨的房地产价格将会紧接着出现崩盘。以台北市为例, 我认为房价可能下跌的幅度将超过40%。这会使得全台湾超过5 万亿元新台币的住房贷款出现严重亏损, 金融机构将会因此蒙受极大的损失, 其中部分小型商业银行甚至可能因此倒闭或被接管。然而, 到此为止, 这些还只不过是资产泡沫所带来的第一波影响而已。资产泡沫的破坏力就有如原子弹, 金融资产的大幅缩水只不过是第一波爆炸的威力, 隐藏在蕈状云中的辐射线才是真正具有杀伤力并影响深远的致命武器。当金融机构出现危机, 紧接着而来的便是信用紧缩, 以及政府的洒钱救市行动, 而这两者的破坏力与持续性将远远超过金融资产缩水所造成的伤害。更重要的是, 不管你手中有没有金融资产, 届时都将无法置身事外。 以前者来说, 信用的紧缩将会形成一连串的紧缩螺旋。当金融机构紧缩信用时, 中小型企业或个人将因此无法拿到借款或被迫使用高成本的资金, 如此一来, 倒闭潮与失业潮将会逐渐被引爆, 而金融机构在承担更多的坏账之后,将被迫进一步紧缩信用, 恶性的紧缩螺旋便因此而形成。而政府的救市行动需要释出大量的货币注入金融体系, 如此一来会使得已经债台高筑的台湾地区政府雪上加霜, 用不了几年, 台湾地区政府将无力支付各种退休金与福利补助。届时, 政府可行的做法就是加税、印钞票或削减福利, 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手段, 受损失的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 从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台湾目前的资产价格水平来看, 我认为最快在2011 年, 台湾的这波泡沫就会开始出现崩坏的现象。先是股市, 再者是房市,陆陆续续会出现法拍屋(编者注:法拍屋是指购房者以向银行贷款方式购买房屋时,当购房者无法或不愿支付后续的利息与本金时,银行便有权收回这项资产,并进行拍卖,这就是银拍屋或法拍屋) 数量急速增加以及开发商的财务危机,接着危机将会扩散到金融体系与产业, 然后把政府的财政拖下水。当然, 最后免不了由全民买单来收拾这个残局。1990 年的万点泡沫让台湾的房地产停滞了10 年, 日本的泡沫破灭的经验从失落的10 年变成了20 年, 而台湾这次泡沫的恢复期会是多久呢?我建议读者应及早做好准备来迎接寒冬。 就我个人而言, 我衷心地期盼台湾不会出现泡沫破灭的现象, 然而从具体的数据来看, 这并不是“会” 或“不会” 的问题, 而是“时间早晚” 的问题。即便如此, 本书还是提出了对政府政策的建言。虽然这次的泡沫注定要面临破灭, 但通过制度的完善, 至少能够防止泡沫的“再发生”。 此外, 既然这个泡沫的破灭是必然的, 那么身为老百姓, 我们应该如何做, 才能在这个大泡沫之中存活, 并避免资产的缩水, 甚至让资产可以逆势增值呢?本书分别对股票族、基金族、无壳蜗牛(编者注:1990 年台湾的万点泡沫时代,台湾民众创造的一个名词,意思是指没有能力负担高房价的无住房者) 与有壳阶级(编者注:指有住房的人) 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信这些建议在接下来资产泡沫破灭的时候, 将成为你在金融海啸中赖以求生的浮木, 届时各位将会很庆幸自己现在读了这本书。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