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非理性繁荣(第二版)
副标题:希勒作品系列 作者: (美)希勒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85408 出版时间:2014 页数:384 定价:49.00 内容简介: 本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以一种更加清晰和彻底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在第一版中,希勒教授曾经成功地预言了股市的下跌,而在本书中,他将研究扩展到了目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国内和国际房价的历史走势。 希勒教授通过大量的证据来说明,如同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并且最终房价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开始下跌。他认为,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因此,非理性繁荣非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 希勒教授认为,最终摆脱这种困境的途径在于社会制度的改进,比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保险品种以保障人们的收入和住房,以及更加分散化的投资选择。 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201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斯坦利•里索(Stanley B. Resor)经济学教授。他先后撰写了《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The New Financial Order: Risk in the 21st Century)、《市场波动》(Market Volatility)、《宏观市场》(Macro Markets)等著名经济学著作。其中《宏观市场》一书获1996年度保罗•萨缪尔森奖。 第3章 诱发因素:市场经济的疾速发展、互联网以及其他事件 第4章 放大机制:自然形成的蓬齐过程 第二篇 文化因素 · · · · · · 第3章 诱发因素:市场经济的疾速发展、互联网以及其他事件 第4章 放大机制:自然形成的蓬齐过程 第二篇 文化因素 第5章 新闻媒体 第6章 新时代的经济思想 第7章 新时代与全球泡沫 第三篇 心理因素 第8章 股市的心理定位 第9章 从众行为和思想传染 第四篇 理性繁荣的尝试 第10章 有效市场、随机游走和泡沫 第11章 投资者学习和忘却 第五篇 采取行动 第12章 自由市场中的投机风险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分析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过程,书中很多观点对当前国内情况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只是不知道天朝神创版80多倍的估值和一线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最后会以什么形式结束。在当前网络如此发达的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与以前纸媒时代不可同日,这两年各种创业企业也越来越会讲故事,一轮接着一轮融资,看着动辄几十亿的股权基金迅速募集,各类拆VIE项目越吹越大,心里慌慌的。 重读第二遍。基本上是历史,对股市投机性泡沫复述的历史,厘清关于股市有效性的常见误区(新闻报道是重要论据),股市之所以失效是因为人性(贪婪及恐惧)及反馈环(研究非线性反馈环的数学分析称为混沌理论)。正好最近在想复习美国经济史与股市表现的关系,可以拿来当参考书了但仅限于大盘)。如果一个人回顾他在过去所铸成的一些最重大的错误,可能会发现这些过错往往是他未能关注细节问题而造成的。要理解过去犯下的错误,很重... 重读第二遍。基本上是历史,对股市投机性泡沫复述的历史,厘清关于股市有效性的常见误区(新闻报道是重要论据),股市之所以失效是因为人性(贪婪及恐惧)及反馈环(研究非线性反馈环的数学分析称为混沌理论)。正好最近在想复习美国经济史与股市表现的关系,可以拿来当参考书了但仅限于大盘)。如果一个人回顾他在过去所铸成的一些最重大的错误,可能会发现这些过错往往是他未能关注细节问题而造成的。要理解过去犯下的错误,很重要的一点是考虑你没有给予关注的东西。 席勒指出经济制度的很多缺陷,对此他给了答案,方法,解释和更多的疑问。相比,有些人真是自信得可笑。 数据和例证是非常详实,作者也做了非常多的问卷调查,查阅了几十年的报纸,治学态度是很严谨的,不过要讲的东西确并不是多神奇,结论估计三五张纸就能说清楚。 大牛的著作,深受启发,市场波动与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干预影响,也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提供了灵感 每个人都想知道,对于股市,什么是利好消息?只要抓住利好消息,人们就可以通过投资来赚钱。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却告诉投资者,这样的方式不完全可行。 通货膨胀高是利好消息?不是。低通涨是利好?不是。 人口生育高峰利好?不是。人口增长减速利好?不是。 有战争是利好?... 为什么股市会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哪些变化因素导致了股价如此飞涨? 这些变化对股市前景会有什么影响? 即使存在回调的可能,那些保持股市的现有高位甚至再创新高的重要基本面因素仍然威力无比吗? 投资者的美好愿望是否掩盖了事情的真相? 回答上面的问题,需要涉猎的范围包括... 读过此书的人建议结合以下两本《伟大的博弈》,《不确定状态下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 《非理性繁荣》--抛开现象看本质,对冲基金的必修课本。 《伟大的博弈》--展示美国百年金融发展历史,波澜壮阔。 《不确定状态下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更加微观的揭示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 本学期我选修了这门课,会随着课程而更新课堂笔记:1-7课,8-14课,15-23课(完) 这是入门级的概论课。如果你有一点金融基础,就不必看了。 自己收集的书目:金融通识 Finance for Liberal Arts Course Descripti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a pillar of civilized societ... 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畅销书排行榜上赫赫有名,更是因为想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看看希勒对于市场的现实主义看法,我选择了读《非理性繁荣》这本书。 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作者通篇用大量研究数据和通篇的新闻、资料等证明说明了在不同时期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非理性的繁荣状态,... 客观地说,这本书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里面收录的一些数据,比如美国1890~2004的住房价格指数,有意思的是,去除通货膨胀的影响,114年间,实际住房价格仅上涨66%,相当于年均0.4%。同样,阿姆斯特丹海伦运河两岸的住房,在1628~1973年间年均涨幅仅为0.2%,实际住房价... 下面是我曾经写的book report,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拿此书来看。 我简单说说这书, 作者对于美国房产经济做了一番研究,此书有详细的对于次贷以前类似房产经纪引发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很多facts.从此你看书美国如何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轨迹。 此书对于权威毫不吝啬的批评,认为次贷一... Robert Shiller的《非理性繁荣》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00年3月,令他忧心忡忡的千禧年狂热正处于历史最高点。然而恰恰正是在这个月,没过多久,美股市场突然发生巨震,泡沫破裂,道琼斯指数在短短几周之内由历史最高点11700下跌了近20%,纳斯达克指数在随后一月... 罗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对整个美国股市和楼市的梳理,论据充分、有条有理,不愧是大学问家的作品。而我越发觉得“地球上没有新事物”。一个对美国经济了解深刻的人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类似现象应该很容易把握,当然也越容易利用机会赚取财富。反推之,如果想了解当今中国的... 两年前读这本书的时候,正是2015年中国股市泡沫即将破裂的前夕(一个多月后泡沫演化成了救市的闹剧)。当时读的是第一版。这次读的是第二版,主要是多了房地产泡沫的内容。在众多待读书单中把这本书拿出来再重温一遍,实在是因为泡沫这个主题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无法消去,不知道自... 原文开始 人们之所以对房价的上涨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住房购买频率很低人们能够记住很久以前的购买价格,并对先前的购买价格(房价包括格指数更低时)与目前价格的差别感到吃惊。股票票市场则不会发生这,因为公司会周期性地拆股股,以保证股票价格的稳定,在美国目前股是每股30美元,因此人们无法像对住房一样对股票价格进行长期比较 2018-04-28 23:08 原文开始 人们之所以对房价的上涨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住房购买频率很低人们能够记住很久以前的购买价格,并对先前的购买价格(房价包括格指数更低时)与目前价格的差别感到吃惊。股票票市场则不会发生这,因为公司会周期性地拆股股,以保证股票价格的稳定,在美国目前股是每股30美元,因此人们无法像对住房一样对股票价格进行长期比较 根据詹姆斯・汉密尔顿( James T. Hamilton)的另一项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那些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比较重要的时政新闻在美国的晚间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新闻节目更多地向观众介绍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或直接用途的内容。汉密尔顿认为这种变化来自新闻媒体之间的竟争。媒体竞争优势的增强依赖于对那些边缘客户的争取和保有,而这些人往往对具有深度的新闻内容缺乏兴趣。在这样环境里,关于投资要诀的新闻自然会获得.. 2018-04-24 16:22 根据詹姆斯・汉密尔顿( James T. Hamilton)的另一项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那些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比较重要的时政新闻在美国的晚间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新闻节目更多地向观众介绍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或直接用途的内容。汉密尔顿认为这种变化来自新闻媒体之间的竟争。媒体竞争优势的增强依赖于对那些边缘客户的争取和保有,而这些人往往对具有深度的新闻内容缺乏兴趣。在这样环境里,关于投资要诀的新闻自然会获得成功。 另外一个关于市场繁荣的理论是股票市场的长期价值高于分析师分析得到的结果,也高于大众的认知。简单来讲,就是大众由于不了解,低估了股市的价值! 但是现在呢?希勒认为,大众对股市的认知并不是低估股市价值,反而是在推高股市价格。 他提出了三个大众对股市常见的认知,实际上却是错误的,而且会导致非理性繁荣。 第一个常见的观点,股市比其他投资手段(常比较债券)的收益率更好,且股市下行之后一定会上涨。然而数十年的... 2018-02-09 09:00 另外一个关于市场繁荣的理论是股票市场的长期价值高于分析师分析得到的结果,也高于大众的认知。简单来讲,就是大众由于不了解,低估了股市的价值!但是现在呢?希勒认为,大众对股市的认知并不是低估股市价值,反而是在推高股市价格。他提出了三个大众对股市常见的认知,实际上却是错误的,而且会导致非理性繁荣。第一个常见的观点,股市比其他投资手段(常比较债券)的收益率更好,且股市下行之后一定会上涨。然而数十年的数据表明这个观点是错的。股票并不比债券收益更好,并且股市表现低于人们的预期。第二个常见的观点,分散风险、长期持有有助于投资收益,所以投资并持有共同基金。然而这个观点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共同基金高昂的管理费和税费,并且判断好的共同基金的难度并不比判断一家好的企业容易。这两个错误的知识,在大众中广泛流行,可以想见的是,他们会让大家忍不住买买买,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买的金融资产远不如自己想象中收益丰厚。 这一章开始,介绍学界对市场泡沫的主流理论。这一章讲的是鼎鼎大名的有效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给定了公共信息的条件下,金融资产都会被市场准确定价。 该理论的论证逻辑很简单,就是如果存在错误定价,聪明人就会低买高卖获得收益,不断交易直至市场定价正确,消除通过错误定价获得盈利的机会。 希勒对这个理论是持着怀疑立场的,他分别从两个层面提出质疑,首先是公司层面的错误定价现象,其次是市场整体的错误定价现象。 在... 2018-02-08 20:46 这一章开始,介绍学界对市场泡沫的主流理论。这一章讲的是鼎鼎大名的有效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给定了公共信息的条件下,金融资产都会被市场准确定价。该理论的论证逻辑很简单,就是如果存在错误定价,聪明人就会低买高卖获得收益,不断交易直至市场定价正确,消除通过错误定价获得盈利的机会。希勒对这个理论是持着怀疑立场的,他分别从两个层面提出质疑,首先是公司层面的错误定价现象,其次是市场整体的错误定价现象。在公司层面,他提出被过高估值的互联网公司破产的例证;在市场大盘层面,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并不能证明股市价格涨幅与公司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一番讨论,意在说明有效市场理论并不能否认市场价格泡沫的存在。 导致人们行为的大部分想法并不是数量型的,而是以讲故事和找原因的形式出现的。过度自信的另一表现形式是,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找熟悉的模式来作出判断,并且不考虑这种模式的原因或者模式重复的概率。传染率是信息传播的概率,而退出率是忘记信息或者失去兴趣的概率。如果一个人回顾他在过去所铸成的一些最重大的错误,可能会发现这些过错往往是他未能关注细节问题而造成的。要理解过去犯下的错... 2015-02-24 11:29 导致人们行为的大部分想法并不是数量型的,而是以讲故事和找原因的形式出现的。过度自信的另一表现形式是,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找熟悉的模式来作出判断,并且不考虑这种模式的原因或者模式重复的概率。传染率是信息传播的概率,而退出率是忘记信息或者失去兴趣的概率。如果一个人回顾他在过去所铸成的一些最重大的错误,可能会发现这些过错往往是他未能关注细节问题而造成的。要理解过去犯下的错误,很重要的一点是考虑你没有给予关注的东西。 人脑的结构决定了在一个时点上,人的自觉注意力只能集中于一个焦点上,并且很快会从一个焦点转移到另一个。我们周围环境所提供的感官信息非常复杂,而大脑成功过滤掉了几乎所有的复杂性,只产生现实和现在的感觉——解决目前什么是最重要的——以及随之产生的围绕这一解释的一连串想法。价值投资者的战略特征是,从定价过高的个别股票中退出,但在整个市场出现定价过高时不退出市场。美国历史上只有三个比较大的牛市,即三个股价持续飞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20年代的股票牛市,结束于1929年;20世纪50-60年代的牛市,紧接着的是1973-1974年的崩盘;第三次是1982年起至今的牛市。 希勒将非理性繁荣定义为 价格上涨的信息刺激了投资者的热情,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影响在人与人之间逐步扩散…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完全不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 简言之,这是一种当资产价格上涨,过分偏离实际价值,但是由于人群心理影响而不断自我加强的现象。 对于这一现象的描述,希勒采用了对市盈率的观察,简单来说,就是股票的价格与公司的收益水平的比例,公司收益可以作为资产价值的衡量指标,因而市盈... 2018-01-09 00:51 希勒将非理性繁荣定义为价格上涨的信息刺激了投资者的热情,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影响在人与人之间逐步扩散…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完全不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简言之,这是一种当资产价格上涨,过分偏离实际价值,但是由于人群心理影响而不断自我加强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的描述,希勒采用了对市盈率的观察,简单来说,就是股票的价格与公司的收益水平的比例,公司收益可以作为资产价值的衡量指标,因而市盈率是一个衡量资产价格与价值之间比例的指标。描述美国历史上三次股市非理性繁荣,每一次的现象都是价格狂飙(价值上涨的信息)→刺激更多人参与股市(心理传导机制)→市盈率远高于正常值(资产实际价值不被考虑)→最终价格跌破(非理性繁荣破灭)。以事实来证明非理性繁荣的由来已久。另外作者认为利率与资产价格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此处简单放了历史数据进行证明,此处实际是为了第十章讨论资产价格的定价理论作铺垫。 原文开始 人们之所以对房价的上涨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住房购买频率很低人们能够记住很久以前的购买价格,并对先前的购买价格(房价包括格指数更低时)与目前价格的差别感到吃惊。股票票市场则不会发生这,因为公司会周期性地拆股股,以保证股票价格的稳定,在美国目前股是每股30美元,因此人们无法像对住房一样对股票价格进行长期比较 2018-04-28 23:08 原文开始 人们之所以对房价的上涨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住房购买频率很低人们能够记住很久以前的购买价格,并对先前的购买价格(房价包括格指数更低时)与目前价格的差别感到吃惊。股票票市场则不会发生这,因为公司会周期性地拆股股,以保证股票价格的稳定,在美国目前股是每股30美元,因此人们无法像对住房一样对股票价格进行长期比较 2005年,希勒再版《非理性繁荣》,单独增加一章,讨论美国当时大幅上涨的房地产市场(自2000年该书首次出版以来,已经上涨超过50%),而实际上房地产市场泡沫后来也演变成日后臭名昭著的次贷危机。 他认为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一样,显示出投机市场的特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顾,希勒指出,房地产市场投机价格的波动在一年内成功预测的机会能达到50%,但是长期房价预测则十分困难。对于房地产市场泡沫形成的机制也将是他之后贯... 2018-01-12 00:24 2005年,希勒再版《非理性繁荣》,单独增加一章,讨论美国当时大幅上涨的房地产市场(自2000年该书首次出版以来,已经上涨超过50%),而实际上房地产市场泡沫后来也演变成日后臭名昭著的次贷危机。他认为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一样,显示出投机市场的特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顾,希勒指出,房地产市场投机价格的波动在一年内成功预测的机会能达到50%,但是长期房价预测则十分困难。对于房地产市场泡沫形成的机制也将是他之后贯穿全书进行论证的。但在这里,他指出房地产市场价格与建筑成本、人口、过去历史事件或者股票市场都不是简单持续相关的关系。另外,2005年附近出现的美国房地产价格泡沫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特征,价格涨势从区域传导到全国、乃至全球不同国家。希勒认为,近期(即2005年)的房地产泡沫特征,与人们对房地产市场投机性质认知的逐渐形成和接受不无关系,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接受房产作为一个投机资产的形象本章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一国内或者国家间的住房价格投机较以往更难预防 原文开始 人们之所以对房价的上涨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住房购买频率很低人们能够记住很久以前的购买价格,并对先前的购买价格(房价包括格指数更低时)与目前价格的差别感到吃惊。股票票市场则不会发生这,因为公司会周期性地拆股股,以保证股票价格的稳定,在美国目前股是每股30美元,因此人们无法像对住房一样对股票价格进行长期比较 2018-04-28 23:08 原文开始 人们之所以对房价的上涨印象深刻,可能是因为住房购买频率很低人们能够记住很久以前的购买价格,并对先前的购买价格(房价包括格指数更低时)与目前价格的差别感到吃惊。股票票市场则不会发生这,因为公司会周期性地拆股股,以保证股票价格的稳定,在美国目前股是每股30美元,因此人们无法像对住房一样对股票价格进行长期比较 根据詹姆斯・汉密尔顿( James T. Hamilton)的另一项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那些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比较重要的时政新闻在美国的晚间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新闻节目更多地向观众介绍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或直接用途的内容。汉密尔顿认为这种变化来自新闻媒体之间的竟争。媒体竞争优势的增强依赖于对那些边缘客户的争取和保有,而这些人往往对具有深度的新闻内容缺乏兴趣。在这样环境里,关于投资要诀的新闻自然会获得.. 2018-04-24 16:22 根据詹姆斯・汉密尔顿( James T. Hamilton)的另一项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那些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比较重要的时政新闻在美国的晚间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新闻节目更多地向观众介绍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或直接用途的内容。汉密尔顿认为这种变化来自新闻媒体之间的竟争。媒体竞争优势的增强依赖于对那些边缘客户的争取和保有,而这些人往往对具有深度的新闻内容缺乏兴趣。在这样环境里,关于投资要诀的新闻自然会获得成功。 另外一个关于市场繁荣的理论是股票市场的长期价值高于分析师分析得到的结果,也高于大众的认知。简单来讲,就是大众由于不了解,低估了股市的价值! 但是现在呢?希勒认为,大众对股市的认知并不是低估股市价值,反而是在推高股市价格。 他提出了三个大众对股市常见的认知,实际上却是错误的,而且会导致非理性繁荣。 第一个常见的观点,股市比其他投资手段(常比较债券)的收益率更好,且股市下行之后一定会上涨。然而数十年的... 2018-02-09 09:00 另外一个关于市场繁荣的理论是股票市场的长期价值高于分析师分析得到的结果,也高于大众的认知。简单来讲,就是大众由于不了解,低估了股市的价值!但是现在呢?希勒认为,大众对股市的认知并不是低估股市价值,反而是在推高股市价格。他提出了三个大众对股市常见的认知,实际上却是错误的,而且会导致非理性繁荣。第一个常见的观点,股市比其他投资手段(常比较债券)的收益率更好,且股市下行之后一定会上涨。然而数十年的数据表明这个观点是错的。股票并不比债券收益更好,并且股市表现低于人们的预期。第二个常见的观点,分散风险、长期持有有助于投资收益,所以投资并持有共同基金。然而这个观点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共同基金高昂的管理费和税费,并且判断好的共同基金的难度并不比判断一家好的企业容易。这两个错误的知识,在大众中广泛流行,可以想见的是,他们会让大家忍不住买买买,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买的金融资产远不如自己想象中收益丰厚。 这一章开始,介绍学界对市场泡沫的主流理论。这一章讲的是鼎鼎大名的有效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给定了公共信息的条件下,金融资产都会被市场准确定价。 该理论的论证逻辑很简单,就是如果存在错误定价,聪明人就会低买高卖获得收益,不断交易直至市场定价正确,消除通过错误定价获得盈利的机会。 希勒对这个理论是持着怀疑立场的,他分别从两个层面提出质疑,首先是公司层面的错误定价现象,其次是市场整体的错误定价现象。 在... 2018-02-08 20:46 这一章开始,介绍学界对市场泡沫的主流理论。这一章讲的是鼎鼎大名的有效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给定了公共信息的条件下,金融资产都会被市场准确定价。该理论的论证逻辑很简单,就是如果存在错误定价,聪明人就会低买高卖获得收益,不断交易直至市场定价正确,消除通过错误定价获得盈利的机会。希勒对这个理论是持着怀疑立场的,他分别从两个层面提出质疑,首先是公司层面的错误定价现象,其次是市场整体的错误定价现象。在公司层面,他提出被过高估值的互联网公司破产的例证;在市场大盘层面,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并不能证明股市价格涨幅与公司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一番讨论,意在说明有效市场理论并不能否认市场价格泡沫的存在。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