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 熊秉元 2014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
副标题:
作者:熊秉元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67720
出版时间:2014
页数:259
定价:45.00
内容简介: 贺卫方倾情作序,作者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带入法学,逻辑严谨,可读性强,为经济学人和法律学人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当经济学与法学相遇,会衍生出什么样的学问呢?熊秉元教授在说明法律经济学旨趣的同时,回顾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史,介绍了法律经济学的奠基人物的基本思想。 作者以平实、精确、有趣、深入浅出的文字,阐释经济行为、成本、效率等概念,建构一套严谨的经济分析架构,并用于讨论契约、正义等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处理方式,显示经济学上的效率和司法学上的正义确有密切的关联,及互相启发之处。 熊秉元,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家,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在华人经济学界,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现为浙江大学教授,并担任多所国内外高校兼职教授。 熊秉元还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散文家。1993年,推出第一本经济学散文集《寻找心中那把尺》,即获选为“金鼎奖”推荐著作。目前,熊秉元已有两篇文章被选为台湾高职国文课文,是华人经济学家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已出版《优雅的理性: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2016##4月#第一本,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介绍了很多法学和经济学中分析问题的方法,很多案例很有意思,虽然是学术著作,但读起来不是很难~现在急需法学入门和经济学入门啊~~ 2015年10月7日读毕,主要看作者是怎么用法经济学解释社会现象,是怎样谋篇布局,主要收获是:(1)最大财富是向前看,判断经济有效率的标准;(2)交易费用尽量小,符合“交易费用为零时,如果产权界定清晰,效率最高”;(3)单一主人的思维有利于理解交易中的互动,有点像外部性内部化、一体化;(4)参照点,有参照点才容易分析清楚影响因素;(5)实验对照组思维,每一组观察不同属性,然后组与组间比较,接近于R... 2015年10月7日读毕,主要看作者是怎么用法经济学解释社会现象,是怎样谋篇布局,主要收获是:(1)最大财富是向前看,判断经济有效率的标准;(2)交易费用尽量小,符合“交易费用为零时,如果产权界定清晰,效率最高”;(3)单一主人的思维有利于理解交易中的互动,有点像外部性内部化、一体化;(4)参照点,有参照点才容易分析清楚影响因素;(5)实验对照组思维,每一组观察不同属性,然后组与组间比较,接近于RCT思维;(6)假设情景,法经济学有时会虚构极端案例,观察变量间的关系。 很不错的法律经济学普及类读物,但作者在案例分析时总显得过于肤浅,尤其是对成本的理解,局限在司法成本上,却忽略了更复杂的社会成本,未解科斯真意。 确实是给法律人的经济学入门,重点是向法律人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写的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把理性人、成本等经济学概念解释、辨析并和法律联系起来,也重点说明了为什么经济学的一套在法律行业行得通,特别是作者很知道新手在刚接触这些概念时会有哪些问题并解答,看得出很有教学经验。看完之后准备开始波斯纳的著作了。作为一个法律人,之前以为写文章就是要让人看不懂才是专业,看了这本书之后汗颜啊,还是好好说人话、讲... 确实是给法律人的经济学入门,重点是向法律人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写的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把理性人、成本等经济学概念解释、辨析并和法律联系起来,也重点说明了为什么经济学的一套在法律行业行得通,特别是作者很知道新手在刚接触这些概念时会有哪些问题并解答,看得出很有教学经验。看完之后准备开始波斯纳的著作了。作为一个法律人,之前以为写文章就是要让人看不懂才是专业,看了这本书之后汗颜啊,还是好好说人话、讲道理吧。 自然法学派提出“绝对正义”的概念,在不完善的实在法之上,存在着完善的、绝对正义的自然法。乍看之下,这种正义虽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行的,但似乎能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存在。然而细细推敲一下,也能发现这“绝对”是站不住脚的,正义是一个主观的价值判断,每个人心中正... 法律经济学家熊秉元的新书《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的序中,引用了罗马百科全书编纂者塞尔苏斯的名言:“法律是公正与善良的艺术。”相比之下,后起的经济学更像一门现代科学。当人们习惯于成本收益分析、边际效用递减、外部性溢出等经济学语词,并用它们来观察和理... 这几天正是大学毕业生离校的日子,微信朋友圈里满是师弟师妹分享的离别伤感赠言,颇让我留意的是大家都在转的今年母校毕业典礼上校友代表雷建威律师的演讲录音整理稿,中间有一段:母校给予我最宝贵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法的精神”,即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作为毕... 正义的成本 文/Sofia 喜欢网购的人,往往会在购物评价一栏中发现这样的评语——实物比图片相差太远/质量太差/……本想退货,但是东西不值几个钱/运费太贵,不值得,所以不退货了。 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经济学。正如《正义的成本》一书中所说的,哪怕鲁滨逊一人流落荒岛,亦要涉及... 当我们谈论正义的成本时,所指的多为为了实现正义所付出的代价。法学和经济学的碰撞非常有趣,用一种新颖的工具来分析旧有的学科,必然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重要的是在于作者敢想,也敢于尝试和分析。 法学和经济学的融合更易于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人类经济学等学科,在... 前些日子传播得轰轰烈烈的“人贩子一律处死”的呼吁告一段落了。我很理解家长们内心的那种焦虑和恐惧,不过作为一个不可救药的“理中客”,我还是要说这办法行不通。试想一下,如果拐卖一个孩子和拐卖10个孩子同罪,犯罪分子会倾向于怎么做?如果善待孩子和虐待孩子... 《正义的成本》这本文集,尽管是谈论的是有关新兴学科“法律经济学”的思考,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作者散文化的语言特色。要想回答以这样的笔法来完成一本社会科学作品究竟是否恰当其实并不容易,但仅仅是这样的事实,便证明了作者的自信,以及作者试图达成的初衷。 “... 在迅速看完台湾著名的经济学家熊秉元教授的《解释的工具》后,拿起他的另一本著作——《正义的成本》,却迟迟未能放下,连带着整个夏天的度假,都随身带着它。在海边倾听海浪之声时,在球场打高尔夫时,都会不由地想起它的内容,进而一路思索起诸如与海边游泳、打高尔夫以及... 日常社会活动中,法学遭遇经济学的例子不胜枚举,这过程中往往是双方针尖对麦芒,弄得不可开交。于法律范围之内,法学站在正义和公正的道德制高点无可辩驳;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似乎经济学所提倡的内容又更具有可操作的现实意义。表象看来,这是当代社会高度发展导致... By 書評之亂 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是整個中國社會如臨大敵的炎熱三天,又是全國數百萬考生被綁在同一輛命運戰車的生死抉擇。就在不久前,教室裏還掛滿輸液瓶,課桌上的試卷還堆成了“金字塔”,從黑板上的飄下的粉筆灰還嗆出一陣陣噴嚏。就在考試前的某一天,學生胸中那股夾... “有目标总比没目标好,做错比不做好。设法改善自己的目标,大致上不会错。有目标的好处,是在思考上有一个明确的参考坐标。” 三种目标明确的方法: 一、终极目标法: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长期目标的制定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修正的过程,可以先把模糊的框架写出来。 二、典范认定法:找一个榜样。 现在比你级别高的人正在做什么事情,提前完成它。每个阶段都提前一步,这样就能步步领先。 三、阶段性目标法 前两种做法,是... 2018-11-27 17:40 “有目标总比没目标好,做错比不做好。设法改善自己的目标,大致上不会错。有目标的好处,是在思考上有一个明确的参考坐标。”三种目标明确的方法:一、终极目标法: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长期目标的制定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修正的过程,可以先把模糊的框架写出来。二、典范认定法:找一个榜样。现在比你级别高的人正在做什么事情,提前完成它。每个阶段都提前一步,这样就能步步领先。三、阶段性目标法前两种做法,是设定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朝目标努力。阶段性目标法是不设定长远目标,而是设定阶段性目标,逐步完成。早晨可以做的事情别拖到下午,能白天做的不要拖到晚上。即使熬到了晚上,也不要放弃,请一定要完成,一旦放弃一次,就会泄掉八分心气。tips:1.目标清晰。当有正确目标时,努力才会产生效果。2.持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从其他人的身上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3.专业的态度。专业素养有助于建立信任。 具体而言,在思索类似的问题(追求公平正义或追求任何价值)时,经济学者会注意到两个环节:一是程序( means),二是结果(ends)。希望追求愈精致的结果,通常要耗用愈多的资源(人力物力);因此,追求公平正义时,不能只注意结果,而必须考虑到所付出的资源。 2018-04-09 00:06 具体而言,在思索类似的问题(追求公平正义或追求任何价值)时,经济学者会注意到两个环节:一是程序( means),二是结果(ends)。希望追求愈精致的结果,通常要耗用愈多的资源(人力物力);因此,追求公平正义时,不能只注意结果,而必须考虑到所付出的资源。 在援用法条时,除了知道法条的本身之外,最好还知道法条背后的思维,以及这个演化过程的来龙去脉。否则,一旦进一步追问:“当时空条件改变时,法条“应该往哪一个方向变化?为什么?”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对法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可能就无言以对。 在援用法条时,除了知道法条的本身之外,最好还知道法条背后的思维,以及这个演化过程的来龙去脉。否则,一旦进一步追问:“当时空条件改变时,法条“应该往哪一个方向变化?为什么?”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对法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可能就无言以对。 至少在目前,宏观经济学里,还是各个学派群雄并起、莫衷一是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在个体行为和总体现象之间,还有一些“中间范围问题( middle range issues)”譬如产业、消费心理、市场结构等等。对于中间范围问题,微观经济学还不能作有效的处理。可是,稍稍想想,政治学和社会学所关心的重点,其实就是属于“中中间范 围问题”。 在政治学里,选举、政党党、民意机构等等,一向是研究的重点;而这些问题,都是个别行为汇.. 2018-04-07 23:46 至少在目前,宏观经济学里,还是各个学派群雄并起、莫衷一是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在个体行为和总体现象之间,还有一些“中间范围问题( middle range issues)”譬如产业、消费心理、市场结构等等。对于中间范围问题,微观经济学还不能作有效的处理。可是,稍稍想想,政治学和社会学所关心的重点,其实就是属于“中中间范 围问题”。 在政治学里,选举、政党党、民意机构等等,一向是研究的重点;而这些问题,都是个别行为汇总之后的中间范围问题。对于 中间范围问题,经济学没有好的分析方法,政治学也没有;因此,经济学对政治学的影响,受到相当的限制。同样的,在社会学里,小区、社会化、宗教等问题,是重点所在;而这些议题,也是介于总体现象和个体现象之间的中间层次。经济学所能发挥的贡献,也有先天上的局限。 从经济角度来看法律对一个社会进步的作用,束之高阁、遥不可及的虚幻之物似乎接了地气。可能是经济学家出生的缘故,作者认为社会、政治、法学都受着经济扩展的影响,尤其是法律。我觉得似乎有些主被动不分的味道了,起码就目前社会来说经济发展应该是社会发展主流,而渗透至经济且为其服务的政治、法律、社会是逐渐向其靠拢的。 2017-07-06 23:47 从经济角度来看法律对一个社会进步的作用,束之高阁、遥不可及的虚幻之物似乎接了地气。可能是经济学家出生的缘故,作者认为社会、政治、法学都受着经济扩展的影响,尤其是法律。我觉得似乎有些主被动不分的味道了,起码就目前社会来说经济发展应该是社会发展主流,而渗透至经济且为其服务的政治、法律、社会是逐渐向其靠拢的。 “有目标总比没目标好,做错比不做好。设法改善自己的目标,大致上不会错。有目标的好处,是在思考上有一个明确的参考坐标。” 三种目标明确的方法: 一、终极目标法: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长期目标的制定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修正的过程,可以先把模糊的框架写出来。 二、典范认定法:找一个榜样。 现在比你级别高的人正在做什么事情,提前完成它。每个阶段都提前一步,这样就能步步领先。 三、阶段性目标法 前两种做法,是... 2018-11-27 17:40 “有目标总比没目标好,做错比不做好。设法改善自己的目标,大致上不会错。有目标的好处,是在思考上有一个明确的参考坐标。”三种目标明确的方法:一、终极目标法: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长期目标的制定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修正的过程,可以先把模糊的框架写出来。二、典范认定法:找一个榜样。现在比你级别高的人正在做什么事情,提前完成它。每个阶段都提前一步,这样就能步步领先。三、阶段性目标法前两种做法,是设定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朝目标努力。阶段性目标法是不设定长远目标,而是设定阶段性目标,逐步完成。早晨可以做的事情别拖到下午,能白天做的不要拖到晚上。即使熬到了晚上,也不要放弃,请一定要完成,一旦放弃一次,就会泄掉八分心气。tips:1.目标清晰。当有正确目标时,努力才会产生效果。2.持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从其他人的身上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3.专业的态度。专业素养有助于建立信任。 卡多佐以可预见性学说作为某个判决的重要理由,即法律的解释和适用必须确立特定行为效果的稳定预期。 2015-07-20 16:22 卡多佐以可预见性学说作为某个判决的重要理由,即法律的解释和适用必须确立特定行为效果的稳定预期。 在本质上,我问的问题是:“当经济学往外扩展时,在法学的 领城里最为成功,为什么?”就逻辑而言,要要回答这个问题,至少要从两方面来处理:一方面,我需要解释,经济学进入法学之后,可以大展身手的原因,另一方面,我必须说明,经济学进入政治和社会这两个领域,为什么不能大展身手。 在本质上,我问的问题是:“当经济学往外扩展时,在法学的 领城里最为成功,为什么?”就逻辑而言,要要回答这个问题,至少要从两方面来处理:一方面,我需要解释,经济学进入法学之后,可以大展身手的原因,另一方面,我必须说明,经济学进入政治和社会这两个领域,为什么不能大展身手。 “有目标总比没目标好,做错比不做好。设法改善自己的目标,大致上不会错。有目标的好处,是在思考上有一个明确的参考坐标。” 三种目标明确的方法: 一、终极目标法: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长期目标的制定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修正的过程,可以先把模糊的框架写出来。 二、典范认定法:找一个榜样。 现在比你级别高的人正在做什么事情,提前完成它。每个阶段都提前一步,这样就能步步领先。 三、阶段性目标法 前两种做法,是... 2018-11-27 17:40 “有目标总比没目标好,做错比不做好。设法改善自己的目标,大致上不会错。有目标的好处,是在思考上有一个明确的参考坐标。”三种目标明确的方法:一、终极目标法: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长期目标的制定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修正的过程,可以先把模糊的框架写出来。二、典范认定法:找一个榜样。现在比你级别高的人正在做什么事情,提前完成它。每个阶段都提前一步,这样就能步步领先。三、阶段性目标法前两种做法,是设定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朝目标努力。阶段性目标法是不设定长远目标,而是设定阶段性目标,逐步完成。早晨可以做的事情别拖到下午,能白天做的不要拖到晚上。即使熬到了晚上,也不要放弃,请一定要完成,一旦放弃一次,就会泄掉八分心气。tips:1.目标清晰。当有正确目标时,努力才会产生效果。2.持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从其他人的身上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3.专业的态度。专业素养有助于建立信任。 具体而言,在思索类似的问题(追求公平正义或追求任何价值)时,经济学者会注意到两个环节:一是程序( means),二是结果(ends)。希望追求愈精致的结果,通常要耗用愈多的资源(人力物力);因此,追求公平正义时,不能只注意结果,而必须考虑到所付出的资源。 2018-04-09 00:06 具体而言,在思索类似的问题(追求公平正义或追求任何价值)时,经济学者会注意到两个环节:一是程序( means),二是结果(ends)。希望追求愈精致的结果,通常要耗用愈多的资源(人力物力);因此,追求公平正义时,不能只注意结果,而必须考虑到所付出的资源。 在援用法条时,除了知道法条的本身之外,最好还知道法条背后的思维,以及这个演化过程的来龙去脉。否则,一旦进一步追问:“当时空条件改变时,法条“应该往哪一个方向变化?为什么?”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对法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可能就无言以对。 在援用法条时,除了知道法条的本身之外,最好还知道法条背后的思维,以及这个演化过程的来龙去脉。否则,一旦进一步追问:“当时空条件改变时,法条“应该往哪一个方向变化?为什么?”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对法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可能就无言以对。 至少在目前,宏观经济学里,还是各个学派群雄并起、莫衷一是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在个体行为和总体现象之间,还有一些“中间范围问题( middle range issues)”譬如产业、消费心理、市场结构等等。对于中间范围问题,微观经济学还不能作有效的处理。可是,稍稍想想,政治学和社会学所关心的重点,其实就是属于“中中间范 围问题”。 在政治学里,选举、政党党、民意机构等等,一向是研究的重点;而这些问题,都是个别行为汇.. 2018-04-07 23:46 至少在目前,宏观经济学里,还是各个学派群雄并起、莫衷一是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在个体行为和总体现象之间,还有一些“中间范围问题( middle range issues)”譬如产业、消费心理、市场结构等等。对于中间范围问题,微观经济学还不能作有效的处理。可是,稍稍想想,政治学和社会学所关心的重点,其实就是属于“中中间范 围问题”。 在政治学里,选举、政党党、民意机构等等,一向是研究的重点;而这些问题,都是个别行为汇总之后的中间范围问题。对于 中间范围问题,经济学没有好的分析方法,政治学也没有;因此,经济学对政治学的影响,受到相当的限制。同样的,在社会学里,小区、社会化、宗教等问题,是重点所在;而这些议题,也是介于总体现象和个体现象之间的中间层次。经济学所能发挥的贡献,也有先天上的局限。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