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21世纪资本论》导读本
副标题: 作者: 何帆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9443 出版时间:2014 页数:288 定价:39.00 内容简介: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新作《21世纪的资本》不但引爆西方国家,高居美国亚马逊畅销排行榜榜首,而且也掀起了中国读者的阅读热潮,中文版出版后迅速成为中国2014年度热书。然而,洋洋62万字、近700页的中文版,是一个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的理论体系,对很多读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著名经济学家何帆对《21世纪资本论》逐章逐节进行了深度解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解释了原书涉及的各种概念、原理和规律,在注重把握原书思想精华的同时,又有各方观点的展示,让读者可以全面、快速、透彻地了解《21世纪资本论》的观点精髓,并引发自己的思考。本书是您阅读《21世纪资本论》的有力工具。 何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其他职务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专家组成员、财政部国际司顾问、商务部WTO司顾问、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新华社特约观察员、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2011年荣获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青年经济学家”殊荣。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金融、国际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出版专著有《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财政问题报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政策;寻找新的理论视角》、《出门散步的经济学》等,并有多部译著。 九评皮克迪之一:为什么21世纪有可能重蹈19世纪覆辙? 九评皮克迪之二:为什么说21世纪会是镀金时 九评皮克迪之三:当我们谈论资本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 九评皮克迪之四:你站在收入分配的哪个台阶上? 九评皮克迪之五:他们为什么那么有钱? 九评皮克迪之六:拼搏还是拼爹,这是一个问题 九评皮克迪之七:市场经济能否自发地纠正收入不平等? 九评皮克迪之八:征收全球资本税是否可行? 九评皮克迪之九:皮克迪讲的,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第三部分 国外著名学者点评皮凯蒂 这个十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克鲁格曼谈皮克迪 皮克迪是对的:索洛谈皮克迪 肮脏而隐蔽的秘密?英国《金融时报》围绕皮克迪数据问题的争论 r不一定大于g:萨默斯评皮克迪 为1%声辩:曼昆评皮克迪 那些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起起落落:阿西莫格罗评皮克迪 没有马克思的资本论:大卫哈维评皮克迪 后 记 · · · · · · 何帆老师的《21世纪资本论导读本》是对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精华导读。由于原书有1000多页,而且过于专业。所以中信出版社请何帆老师对其精华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归纳和点评。缩写以后只有270页。然后我再给自己做一篇读书笔记来帮自己吸收。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 1、1900~1950年间,拼搏比“拼爹”强,之后资本积累,逐渐变成“拼爹”比拼搏强;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时,也是拼搏比“拼爹”强,但到了21世纪,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信“拼爹”比拼搏强。 感想: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的阶级洗牌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再想从一个阶级上升到另一个阶级已经不像上个世纪一样容易了。接下来的世家大族会固化阶级,资本积累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日后也是“拼爹”社会了。 2、19世纪.. 2015-11-14 18:14 1人喜欢 摘抄:1、1900~1950年间,拼搏比“拼爹”强,之后资本积累,逐渐变成“拼爹”比拼搏强;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时,也是拼搏比“拼爹”强,但到了21世纪,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信“拼爹”比拼搏强。感想: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的阶级洗牌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再想从一个阶级上升到另一个阶级已经不像上个世纪一样容易了。接下来的世家大族会固化阶级,资本积累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日后也是“拼爹”社会了。2、19世纪,人们之所以能够忍受极度的贫富分化,是因为还没有出现真正的民主制度。。。食利阶层是民主制度的最大敌人。3、大资本加速积累的结果,就是中产阶层的财富比例下降,这将带来中产阶层的相对贫困化和被剥夺感。4、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会变得一模一样。资本会不断地自我增值,呈现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 1、我们可能会步入一个日趋不平等的极端年代。 2、美国大企业高管的薪酬经常会达到天文数字,这种现象很难归因于其勤奋、聪明或具有特殊的天赋。 3、美国国内收入不平等带来的失衡,规模相当于其国际收支失衡的4倍。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不能归咎于所谓的全球失衡。(有些学者乐于指责“全球失衡”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而全球失衡怎是因为中、日、德这些国家的贸易顺差太多,储蓄太多、消费太少才造成了全球经济的... 2015-11-12 20:08 1人喜欢 摘抄:1、我们可能会步入一个日趋不平等的极端年代。2、美国大企业高管的薪酬经常会达到天文数字,这种现象很难归因于其勤奋、聪明或具有特殊的天赋。3、美国国内收入不平等带来的失衡,规模相当于其国际收支失衡的4倍。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不能归咎于所谓的全球失衡。(有些学者乐于指责“全球失衡”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而全球失衡怎是因为中、日、德这些国家的贸易顺差太多,储蓄太多、消费太少才造成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我就想说一句“够无耻。。。”) 从长期来看,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r g)。资本与资本亦有所不同。与小资本相比,大资本的收益率可能更高。投资收益存在“规模效应”,资本规模大,则投资机会更多。财富多,则投资更能经受风险、更有耐心。 大资本加速积累的结果,就是中产阶层的财富比例下降,这将带来中产阶层的相对贫困化和被剥夺感。 不管财富最初的来源是什么,是继承了祖业也好,还是自己白手起家也好,都无关紧要。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 2016-09-05 21:41 从长期来看,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r g)。资本与资本亦有所不同。与小资本相比,大资本的收益率可能更高。投资收益存在“规模效应”,资本规模大,则投资机会更多。财富多,则投资更能经受风险、更有耐心。 大资本加速积累的结果,就是中产阶层的财富比例下降,这将带来中产阶层的相对贫困化和被剥夺感。 不管财富最初的来源是什么,是继承了祖业也好,还是自己白手起家也好,都无关紧要。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就会变得一模一样。资本会不断地自我增值,呈现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 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下降的速度远远超过之前的预测,“未富先老”是中国经济头上的一朵乌云。在赶超阶段,中国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实现“蛙跳”,后发而先至。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一学习曲线也将逐渐平坦,技术进步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而且国际收支变得更加平衡(贸易顺差的规模会逐渐缩小),中国用来投资的资金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跳不过“龙门”,那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我们发现“拼爹”远远胜过拼搏,我们又会怎么选择? 2016-09-05 19:52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跳不过“龙门”,那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我们发现“拼爹”远远胜过拼搏,我们又会怎么选择? 从长期来看,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r g)。资本与资本亦有所不同。与小资本相比,大资本的收益率可能更高。投资收益存在“规模效应”,资本规模大,则投资机会更多。财富多,则投资更能经受风险、更有耐心。 大资本加速积累的结果,就是中产阶层的财富比例下降,这将带来中产阶层的相对贫困化和被剥夺感。 不管财富最初的来源是什么,是继承了祖业也好,还是自己白手起家也好,都无关紧要。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 2016-09-05 21:41 从长期来看,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r g)。资本与资本亦有所不同。与小资本相比,大资本的收益率可能更高。投资收益存在“规模效应”,资本规模大,则投资机会更多。财富多,则投资更能经受风险、更有耐心。 大资本加速积累的结果,就是中产阶层的财富比例下降,这将带来中产阶层的相对贫困化和被剥夺感。 不管财富最初的来源是什么,是继承了祖业也好,还是自己白手起家也好,都无关紧要。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就会变得一模一样。资本会不断地自我增值,呈现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 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下降的速度远远超过之前的预测,“未富先老”是中国经济头上的一朵乌云。在赶超阶段,中国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实现“蛙跳”,后发而先至。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一学习曲线也将逐渐平坦,技术进步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而且国际收支变得更加平衡(贸易顺差的规模会逐渐缩小),中国用来投资的资金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要多少有多少。 美国在20世纪初实施的累进所得税最为激进,其在三四十年代征收的所得税最高税率带有明显的惩罚性质。直到20世纪60年代,所得税最高税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然后在80年代一路下降,“里根革命”之后最低达到20%。降低所得税最高税率造就了一批拿天价年薪的超级经理人。 2016-09-05 21:15 美国在20世纪初实施的累进所得税最为激进,其在三四十年代征收的所得税最高税率带有明显的惩罚性质。直到20世纪60年代,所得税最高税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然后在80年代一路下降,“里根革命”之后最低达到20%。降低所得税最高税率造就了一批拿天价年薪的超级经理人。 从长期来看,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r g)。资本与资本亦有所不同。与小资本相比,大资本的收益率可能更高。投资收益存在“规模效应”,资本规模大,则投资机会更多。财富多,则投资更能经受风险、更有耐心。 大资本加速积累的结果,就是中产阶层的财富比例下降,这将带来中产阶层的相对贫困化和被剥夺感。 不管财富最初的来源是什么,是继承了祖业也好,还是自己白手起家也好,都无关紧要。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 2016-09-05 21:41 从长期来看,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r g)。资本与资本亦有所不同。与小资本相比,大资本的收益率可能更高。投资收益存在“规模效应”,资本规模大,则投资机会更多。财富多,则投资更能经受风险、更有耐心。 大资本加速积累的结果,就是中产阶层的财富比例下降,这将带来中产阶层的相对贫困化和被剥夺感。 不管财富最初的来源是什么,是继承了祖业也好,还是自己白手起家也好,都无关紧要。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就会变得一模一样。资本会不断地自我增值,呈现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 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下降的速度远远超过之前的预测,“未富先老”是中国经济头上的一朵乌云。在赶超阶段,中国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实现“蛙跳”,后发而先至。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一学习曲线也将逐渐平坦,技术进步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而且国际收支变得更加平衡(贸易顺差的规模会逐渐缩小),中国用来投资的资金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要多少有多少。 在全球范围内征收累进资本税是遏制全球贫富分化的最有效政策,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第一,征税意味着会计和统计规则的改变,关于金融的统计会变得更加公开透明,这时民主社会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第二,资本税可以缓解资本的无限扩张,但同时又保护了私人产权和经济自由,对经济活动带来的扭曲相对较小;第三,资本税有助于巩固社会国家,达成社会共识,补偿在经济全球化中受损的弱势... 2016-09-05 21:40 在全球范围内征收累进资本税是遏制全球贫富分化的最有效政策,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第一,征税意味着会计和统计规则的改变,关于金融的统计会变得更加公开透明,这时民主社会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第二,资本税可以缓解资本的无限扩张,但同时又保护了私人产权和经济自由,对经济活动带来的扭曲相对较小;第三,资本税有助于巩固社会国家,达成社会共识,补偿在经济全球化中受损的弱势群体,也有助于维护民主政治和经济全球化。中国的资本管制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遏制贫富分化的作用。由于富人很难向境外转移资本,所以被限制了部分资本收益的权利。房地产税也是一种资本税。房产是中产阶层,或是中产偏上阶层的主要资本形式,但越往上的社会阶层,房产在资本中的比例就越低,在顶级富人阶层的资产组合中,金融资产的比例远远高于房产。因此房产税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产阶层征税。 美国在20世纪初实施的累进所得税最为激进,其在三四十年代征收的所得税最高税率带有明显的惩罚性质。直到20世纪60年代,所得税最高税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然后在80年代一路下降,“里根革命”之后最低达到20%。降低所得税最高税率造就了一批拿天价年薪的超级经理人。 2016-09-05 21:15 美国在20世纪初实施的累进所得税最为激进,其在三四十年代征收的所得税最高税率带有明显的惩罚性质。直到20世纪60年代,所得税最高税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然后在80年代一路下降,“里根革命”之后最低达到20%。降低所得税最高税率造就了一批拿天价年薪的超级经理人。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