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先放一把火
副标题: 作者: 何帆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1927 出版时间:2015 页数:360 定价:39.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何帆的随笔集,作者探究了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对经济学的反思,力图跳出经济学的窠臼,结合进化论、社会学、复杂科学等方面,以更高远的视角去审视经济学。第二个主题是向历史学习,了解现代经济体系的由来,尤其是从19世纪以来我们所经历过的经济历史。作者以敏锐的观察以小见大,给思想 先放一把火 。 何帆 中国金融4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其他职务包括:央行行长和宏观经济学家30人小组(Bellagio Grope)成员,纽约新经济思维研究所(INET)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专家组成员、财政部国际司顾问、商务部WTO司顾问、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新华社特约观察员、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已出版文集包括:《不确定的年代》、《胸中无剑》、《若有所失》等。 17书48。何帆会讲故事,听过他演讲,不出格的冷嘲,看过他的《21世纪资本论导读本》,比原著不差。这是一部书评集,三两千字一篇,有意思。搞学问搞到不装逼,基本上是有自信了。比如何帆说,如果他能预测股价或房价涨跌,那他还当啥经济学家。 别被名字欺骗了,其实是一本书评合集。读完越发觉得自己知道的是这么少,那些概念、理论和解释经济、政治及政策的思维方式,重新激发起了要多读non-fiction的兴趣。要有意识做一个跨界的、狐狸型的人。 从对面寝室同学的床上发现了这本书,随便翻了翻看了几页就“卷不释手”了。何帆老师博闻强记,文笔幽默,每篇末尾推荐的书有的也很值得读读 不是说作者没诚意,但毕竟就是发在专栏的文章,应景,为说而说,交差,等等因素,除少数比较好,大部分就那么回事了。不读也可以。 文章经济金融、政治、人类行为的荐书可以找来一读,历史荐书已经过时,作者欲读完二十四史,令人感佩,但历史知识和观念已经落伍,不必读。 寒假第三本书。 北大经济学教授何帆的书评合集,是读书笔记+随笔的形式,也是他曾经发表过的专栏文章的集合,每篇不过3000-5000字,内容涵盖面非常广:主要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国际关系、历史,还包括文学和教育。碎片时间读一两篇,趣味与知识并存。我也是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今天才真正看完。 我觉得名字叫何帆的人都好厉害呀! 经济学家何帆先生文笔很好,懂得很多。虽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比如记错“阿拉... 寒假第三本书。 北大经济学教授何帆的书评合集,是读书笔记+随笔的形式,也是他曾经发表过的专栏文章的集合,每篇不过3000-5000字,内容涵盖面非常广:主要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国际关系、历史,还包括文学和教育。碎片时间读一两篇,趣味与知识并存。我也是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今天才真正看完。 我觉得名字叫何帆的人都好厉害呀! 经济学家何帆先生文笔很好,懂得很多。虽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比如记错“阿拉伯之春”的时间,但积极的择善而从的态度,真实又可爱。 仅凭“何帆·著”这三个字,本书就值得一读了。《先放一把火》是作者的书评合辑,所以我写的是书评的书评,感觉好拗口。读了两遍,第一遍15分钟把有兴趣的重点标了一下,第二遍读了一上午,把感觉好的、有中译本的书都放到了网上书店的购物车里面。 本书的意义。 作者本人在前... 我也写书评,但又苦于不能把书评写得既有深度又能绕有趣味,所以,读书很好,书评很难。怎样把写书评写好,一时又找不到心得,虽然我的书评数量已达三位数。 何帆的这本书,我看得更多的是如何写好书评,这似乎对我意义更大。正如作者所说,开篇的几篇笔触较为散慢,从某一篇开... 有了娃+开车上班以后,读书时间骤降。这本350页的文章集子草草读完也花了两周多。 一直在看何帆的微信公众号,但还是没有一次性读完这么多文章来的爽。每看一篇,就迫不及待的把推荐的书目列入豆瓣的待读书目中,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读,但心里又积攒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 这个何帆不是翻译《九人》(我最喜欢的作家)的那个何帆。何帆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的签约作家,他2014-2015年中写的60篇书评集结成册,就是这本《先放一把火》。国内的书评家很少,主要是写书评养不活自己,所以,你很少能看到优秀的书评集,还评论的是现在出版的热门书。 ... 这本书是通过财经荐书第一时间知道的。 知道的很早但一直没敢买,怕自己看不懂。又是经济又是历史的。都是自己的弱项。 但其实没有那么难,翻开以后有几篇文章里都有以前看过的内容,区别是以前虽然看过但并没有往经济这方面去联系。 看来不能太低估自己的能力。 作者看问题的... 作者何帆是位经济学家。本书是他为金融时报中文网写作的书评合集。我又在为这部书评合集写书评,所以是书评的书评。书目中有一半是关于经济学的,也有很多历史和社会方面的。 先讲述一则小故事,由此引出一通大道理或者一段大历史,再对书名和作者做一简单介绍,最后留下一个... 1、一个经济学家的时事评论集子。感觉写的还蛮有意思的。多看点经济学相关的知识,真的可以开拓很多思考的路径、多打开一个体验世界的感官通道。今日摘抄:专制并不完全都是冷酷和残暴的,专制也可能是温情脉脉、热情澎湃、振奋人心的,这种专制更能够征服人心。2、作者的阅读... 应该是第三次读这本书了,但是还是有诸多观点觉得新奇有趣。所以,可见很多书读完当时记得,但其实真的是会忘记的。第一遍应该读的就是这本纸质版,第二遍应该是在kindle上,因为有一处我印象深刻我在kindle上标记了之后分享给朋友看,他看完发去了自己的群里。然后他朋友又发... 好书,大开脑洞。除了学到何帆老师所读书的精华,还见识了好看的书评怎么写。 我觉得好玩的有几篇书评: 1。 先放一把火 。森林里的小火灾反倒有助于避免超大火灾,毁灭性的火灾是我们最不希望得到结局。这个道理简单有效,可操作。一个组织里,得有一些不同声音,即使一... 以前最不喜欢经济学,看了这本的著名经济学家何帆的随笔《先放一把火后》,发现原来经济学的领域如此丰富精彩,本书反应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对经济学的反思,一个是向历史学历,了解经济体系的由来,作者的敏锐的观察令人佩服,写作的思绪和知识更是令人惊叹不已,何帆老师写的... 我读书兴趣很广泛,这些专栏文章看似五花八门。其实大部分文章都是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对经济学的反思。主流经济学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这一假设并非完美,但有助于构造出一套清晰的逻辑推理。这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无可厚非。但是,主流经济学有其局限性。在很多方面,主流经济学和物理学中的牛顿力学很相似。它们都是建立在很简单的假设、很清晰的推理之上,都能够对常识的谬误进行犀利的批评,都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 2015-07-06 15:57 2人喜欢 我读书兴趣很广泛,这些专栏文章看似五花八门。其实大部分文章都是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对经济学的反思。主流经济学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这一假设并非完美,但有助于构造出一套清晰的逻辑推理。这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无可厚非。但是,主流经济学有其局限性。在很多方面,主流经济学和物理学中的牛顿力学很相似。它们都是建立在很简单的假设、很清晰的推理之上,都能够对常识的谬误进行犀利的批评,都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真理再往前走半步就是谬误。如果我们并不仅仅把理性人假设当作一种假设,而把它视为一个事实,一种信仰,那么,这样的经济学不仅不会开阔我们的思路,反而会束缚我们的思想。我近几年读了不少关于脑神经科学、进化论、社会学、复杂科学方面的著作,就是想跳出经济学的窠臼,希望能以更高远的视角去看,一门社会科学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第二个主题是向历史学习。对历史的热爱,或许存在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又或许,对历史的偏好与年龄的增长正相关。我对历史的兴趣,一则是想了解现代经济体系的由来,尤其是从19世纪以来,我们所经历过的经济历史。人真的是一种很容易忘事的物种,我们的大部分感受都来自于这一代人的亲身体会。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人,或者说三十年的时间只是一个很短的片段。不要说回到亘古时代,就是在半个世纪、一个世纪以前发生的事情,已经只剩下朦朦胧胧的记忆了。二则是想了解我们的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来源。我对地缘政治越来越感兴趣,但我理解中的地缘政治,并非地理因素对人类历史能够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而是历史、地理这些“慢变量”对一个小小的人类共同体的逐渐塑造。我游历过的世界越广泛,接触其他社会越深入,越是能够感受到文化间的微妙差异。就像了解一个人,就必须要了解他或她的家庭背景、童年经历一样,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要回到他们的历史、传统中去。地理不过是历史的舞台而已,人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选择自己的居住地,千百年来,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这种“印记”,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是难以抹去的。尽管我对国学素无敬意,但我知道,自己血脉中流淌的东西是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我是属于这片土地的。除了这两个主题之外,我偶尔还会谈论一下如何写作,如何教育孩子,这都是写给自己的,卑之无甚高论,聊备一格而已。除个别注明之外,此书收录的文章都来自FT中文网,而且是按照我的写作顺序编排的。其实我想不明白,这些文章在网上都能找到,再印成一本书有什么意义。我自己是个非常传统的读者,总是喜欢能够一册在手,而且要拿一支笔,才觉得是在读书。在海外访学期间,不敢疯狂买书,怕到时候运不回来,读的多是kindle,kobo,其实觉得很不过瘾。据说纸质书已经快要绝种了,那还再出书干嘛?在网络上写作,写得快,但常常没有时间精雕细琢。网上发表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够看到读者的反馈。有很多读者指出了我文章中的错误,纸质书出版的时候,给了我一个更正、并向这些读者致谢的机会。我在每篇文章的前面补写了一小段话,算是对各位读者的一点回应,也算是纸质版对电子版的一点“价值增加”(value added)。作者不可能让所有的读者都满意。我不是写给所有的读者看的。在我写作的时候,心目中只有三个读者。第一个读者是我的老师,一位学识渊博、严谨细心、正直高尚的学者,我写作的时候,常常会想到他威严的面庞,他让我不敢信口胡言,而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我而言,写作不是为了“铁肩担道义”,不过是为了说服自我而已,但是,文章寸心事,得失千古知。落笔成文,不可不慎。第二个读者是我的学生,对经济学和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懵懵懂懂,不知何去何从。对我的文章,他或她会细细品读,希望能够找到一点帮助。从登堂到入室,从仰视到平视,我希望他或她在成长的某个阶段,能够受到来自我的一点积极的影响,多少年后,还会想起读过我的某一篇文章。第三个读者是一位朋友。他或她并非是学经济学的,不在我们的圈子里。他可能是个理工男,但偶尔也会看看阿西莫夫、《三体》,更多的时候看的是《生活大爆炸》,或是打打星际争霸,或许是个文艺女,最喜欢的或许是张爱玲,也许是村上春树,他或她对经济学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讨厌。但偶然的缘分,让他或她读到了我的文字,有那么一点惊讶,也有那么一点赞赏,还有那么一点不服气,但至少,我让他或她感到,这是一个真诚、有趣的作者。然后,让我们彼此会心一笑,相忘于江湖之间。只要有这三个读者,我就会坚持写下去。 基因决定性格差异。 孩子可以说不是教育出来的,至少不是全靠教育的。你啥样,你孩子差不多也就是那样了。 父母影响也不是全部,孩子所处同类人的环境也是重要的。 该怎么做?创造一个环境,让他自信点吧!认同自己! 欣赏他们的成长也很有趣。 没必要向别人证明,也不是靠上了好学校就能证明的。 孩子只是在父母家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要离开,趁着他们还在身边,让我们一起珍惜。 2017-10-19 09:30 1人喜欢 基因决定性格差异。孩子可以说不是教育出来的,至少不是全靠教育的。你啥样,你孩子差不多也就是那样了。父母影响也不是全部,孩子所处同类人的环境也是重要的。该怎么做?创造一个环境,让他自信点吧!认同自己!欣赏他们的成长也很有趣。没必要向别人证明,也不是靠上了好学校就能证明的。孩子只是在父母家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要离开,趁着他们还在身边,让我们一起珍惜。 男女之间的选股思路大有不同。男人选股更重技术分析,他们会花更多时间读公司的财务报表、看K线图,女人选股,更多地重视个人的感觉和体验。女性炒股俱乐部选的股票中,消费类公司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炒股俱乐部。 2015-07-06 11:46 男女之间的选股思路大有不同。男人选股更重技术分析,他们会花更多时间读公司的财务报表、看K线图,女人选股,更多地重视个人的感觉和体验。女性炒股俱乐部选的股票中,消费类公司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炒股俱乐部。 感染别人的常用套路有:用明星的情绪感染粉丝;适度地打破禁忌,让人感到刺激;教人要对自己好一些;教人要做真正的自我;教你逃离乏味的日常生活去冒险;寻找人间的温情和真情;把你要卖的东西和人们珍惜的东西绑定起来,等等。 2017-12-01 15:58 感染别人的常用套路有:用明星的情绪感染粉丝;适度地打破禁忌,让人感到刺激;教人要对自己好一些;教人要做真正的自我;教你逃离乏味的日常生活去冒险;寻找人间的温情和真情;把你要卖的东西和人们珍惜的东西绑定起来,等等。 我读书兴趣很广泛,这些专栏文章看似五花八门。其实大部分文章都是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对经济学的反思。主流经济学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这一假设并非完美,但有助于构造出一套清晰的逻辑推理。这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无可厚非。但是,主流经济学有其局限性。在很多方面,主流经济学和物理学中的牛顿力学很相似。它们都是建立在很简单的假设、很清晰的推理之上,都能够对常识的谬误进行犀利的批评,都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 2015-07-06 15:57 2人喜欢 我读书兴趣很广泛,这些专栏文章看似五花八门。其实大部分文章都是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对经济学的反思。主流经济学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这一假设并非完美,但有助于构造出一套清晰的逻辑推理。这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无可厚非。但是,主流经济学有其局限性。在很多方面,主流经济学和物理学中的牛顿力学很相似。它们都是建立在很简单的假设、很清晰的推理之上,都能够对常识的谬误进行犀利的批评,都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真理再往前走半步就是谬误。如果我们并不仅仅把理性人假设当作一种假设,而把它视为一个事实,一种信仰,那么,这样的经济学不仅不会开阔我们的思路,反而会束缚我们的思想。我近几年读了不少关于脑神经科学、进化论、社会学、复杂科学方面的著作,就是想跳出经济学的窠臼,希望能以更高远的视角去看,一门社会科学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第二个主题是向历史学习。对历史的热爱,或许存在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又或许,对历史的偏好与年龄的增长正相关。我对历史的兴趣,一则是想了解现代经济体系的由来,尤其是从19世纪以来,我们所经历过的经济历史。人真的是一种很容易忘事的物种,我们的大部分感受都来自于这一代人的亲身体会。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人,或者说三十年的时间只是一个很短的片段。不要说回到亘古时代,就是在半个世纪、一个世纪以前发生的事情,已经只剩下朦朦胧胧的记忆了。二则是想了解我们的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来源。我对地缘政治越来越感兴趣,但我理解中的地缘政治,并非地理因素对人类历史能够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而是历史、地理这些“慢变量”对一个小小的人类共同体的逐渐塑造。我游历过的世界越广泛,接触其他社会越深入,越是能够感受到文化间的微妙差异。就像了解一个人,就必须要了解他或她的家庭背景、童年经历一样,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要回到他们的历史、传统中去。地理不过是历史的舞台而已,人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选择自己的居住地,千百年来,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这种“印记”,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是难以抹去的。尽管我对国学素无敬意,但我知道,自己血脉中流淌的东西是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我是属于这片土地的。除了这两个主题之外,我偶尔还会谈论一下如何写作,如何教育孩子,这都是写给自己的,卑之无甚高论,聊备一格而已。除个别注明之外,此书收录的文章都来自FT中文网,而且是按照我的写作顺序编排的。其实我想不明白,这些文章在网上都能找到,再印成一本书有什么意义。我自己是个非常传统的读者,总是喜欢能够一册在手,而且要拿一支笔,才觉得是在读书。在海外访学期间,不敢疯狂买书,怕到时候运不回来,读的多是kindle,kobo,其实觉得很不过瘾。据说纸质书已经快要绝种了,那还再出书干嘛?在网络上写作,写得快,但常常没有时间精雕细琢。网上发表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够看到读者的反馈。有很多读者指出了我文章中的错误,纸质书出版的时候,给了我一个更正、并向这些读者致谢的机会。我在每篇文章的前面补写了一小段话,算是对各位读者的一点回应,也算是纸质版对电子版的一点“价值增加”(value added)。作者不可能让所有的读者都满意。我不是写给所有的读者看的。在我写作的时候,心目中只有三个读者。第一个读者是我的老师,一位学识渊博、严谨细心、正直高尚的学者,我写作的时候,常常会想到他威严的面庞,他让我不敢信口胡言,而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我而言,写作不是为了“铁肩担道义”,不过是为了说服自我而已,但是,文章寸心事,得失千古知。落笔成文,不可不慎。第二个读者是我的学生,对经济学和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懵懵懂懂,不知何去何从。对我的文章,他或她会细细品读,希望能够找到一点帮助。从登堂到入室,从仰视到平视,我希望他或她在成长的某个阶段,能够受到来自我的一点积极的影响,多少年后,还会想起读过我的某一篇文章。第三个读者是一位朋友。他或她并非是学经济学的,不在我们的圈子里。他可能是个理工男,但偶尔也会看看阿西莫夫、《三体》,更多的时候看的是《生活大爆炸》,或是打打星际争霸,或许是个文艺女,最喜欢的或许是张爱玲,也许是村上春树,他或她对经济学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讨厌。但偶然的缘分,让他或她读到了我的文字,有那么一点惊讶,也有那么一点赞赏,还有那么一点不服气,但至少,我让他或她感到,这是一个真诚、有趣的作者。然后,让我们彼此会心一笑,相忘于江湖之间。只要有这三个读者,我就会坚持写下去。 我之前也是不读凯恩斯的,觉得他的评论文章辞藻国语华丽,那几本经济学专著又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2015-07-29 14:17 我之前也是不读凯恩斯的,觉得他的评论文章辞藻国语华丽,那几本经济学专著又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感染别人的常用套路有:用明星的情绪感染粉丝;适度地打破禁忌,让人感到刺激;教人要对自己好一些;教人要做真正的自我;教你逃离乏味的日常生活去冒险;寻找人间的温情和真情;把你要卖的东西和人们珍惜的东西绑定起来,等等。 2017-12-01 15:58 感染别人的常用套路有:用明星的情绪感染粉丝;适度地打破禁忌,让人感到刺激;教人要对自己好一些;教人要做真正的自我;教你逃离乏味的日常生活去冒险;寻找人间的温情和真情;把你要卖的东西和人们珍惜的东西绑定起来,等等。 基因决定性格差异。 孩子可以说不是教育出来的,至少不是全靠教育的。你啥样,你孩子差不多也就是那样了。 父母影响也不是全部,孩子所处同类人的环境也是重要的。 该怎么做?创造一个环境,让他自信点吧!认同自己! 欣赏他们的成长也很有趣。 没必要向别人证明,也不是靠上了好学校就能证明的。 孩子只是在父母家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要离开,趁着他们还在身边,让我们一起珍惜。 2017-10-19 09:30 1人喜欢 基因决定性格差异。孩子可以说不是教育出来的,至少不是全靠教育的。你啥样,你孩子差不多也就是那样了。父母影响也不是全部,孩子所处同类人的环境也是重要的。该怎么做?创造一个环境,让他自信点吧!认同自己!欣赏他们的成长也很有趣。没必要向别人证明,也不是靠上了好学校就能证明的。孩子只是在父母家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要离开,趁着他们还在身边,让我们一起珍惜。 帕金斯基,苏联科学家,一五计划最重要的顾问,两个项目列宁坝,一个磁山城,从来说真话,不说假话。斯大林要在乌克兰地捏波河修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帕金斯基考察了说不行,水流太缓,又是冲击平原,要建水电站,就会建的无比宽大,大而无当,建议煤矿多的优势建火电站,或建一些小的水电,另外磁山城距离莫斯科2000公里,根本无法建成有机城市,结果斯大林没听,还派秘密警察把帕金斯基给秘密处决。最终,磁山城成了生活用品... 2017-10-19 09:14 帕金斯基,苏联科学家,一五计划最重要的顾问,两个项目列宁坝,一个磁山城,从来说真话,不说假话。斯大林要在乌克兰地捏波河修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帕金斯基考察了说不行,水流太缓,又是冲击平原,要建水电站,就会建的无比宽大,大而无当,建议煤矿多的优势建火电站,或建一些小的水电,另外磁山城距离莫斯科2000公里,根本无法建成有机城市,结果斯大林没听,还派秘密警察把帕金斯基给秘密处决。最终,磁山城成了生活用品短缺,环境严重污染,到处都是酗酒的悲惨小城,列宁坝不断加预算,最终水库浩大无比,而发电量,还不如把水库的地方种成草烧了发电多。教训,试错法。帕金斯基的经验有3个,第一,要尝试新东西,第二,小范围试错,确保输得起,第三,如果失败,吸取教训,如果成功,则复制。为什么试错法不受喜欢呢?第一,我们的认知决定,我们不愿意承认失败。沉淀成本是心血,舍不得的。第二,我们不愿意改变。普遍喜欢前后一致,坚持不懈。撒切尔,托你布莱尔都是自己一根筋不后退,没装倒车装置,听众掌声雷鸣。 在大数据时代,浩如烟海的信息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相反,随着信息的增加,噪声也就越来越多,我们还是过去一样不知所措,我们仍然像置身于雾霾之中一样看不清前途。贝叶斯法则告诉我们,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小心翼翼地试探前方的道路,随时准备修正,甚至放弃自己曾经相信的东西:当这个世界改变的时候,我们的观点也要随之改变。 2015-10-28 19:17 我们不得不抛弃力求完美的频率主义者,接受从无知中逐渐发现近似性规律的贝叶斯法则。在大数据时代,浩如烟海的信息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相反,随着信息的增加,噪声也就越来越多,我们还是过去一样不知所措,我们仍然像置身于雾霾之中一样看不清前途。贝叶斯法则告诉我们,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小心翼翼地试探前方的道路,随时准备修正,甚至放弃自己曾经相信的东西:当这个世界改变的时候,我们的观点也要随之改变。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