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经济与国家 上下册 [美] 穆雷·N. 罗斯巴德 2015
价      格:¥ 9.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145M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人、经济与国家
副标题:
作者:[美] 穆雷·N. 罗斯巴德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45442
出版时间:2015
页数:954
定价:118
内容简介: 《人、经济与国家》是穆雷·N. 罗斯巴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战后奥地利学派复兴的标志性作品。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在《人类行为》中提出的理论框架,一直以为被认为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最经典的作品。 穆雷·N. 罗斯巴德(Murray N. Rothbard,1926—1995),当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二战”后奥地利学派的复兴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著有《人、经济与国家》、《权力与市场》、《美国大萧条》、《自由的伦理》、《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等。 这套丛书还有 《成本与选择》,《社会经济学》,《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础》,《奥地利学派》,《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美国》 等。 货币的市场化将由币值可变的区块币实现,而不是哈耶克预言的竭力稳定货币购买力的私人货币发行商。基本宣告了罗斯巴德在货币理论上对于哈耶克的胜利。 纯粹意义上的货币只是有交换用途的商品,而哈耶克想依靠自由市场来探寻固定一种商品与所有财货之间的交换比的方法,本质上就已经违背了自由市场的运行规律,马失前蹄了。 黄花非鱼 穆雷·罗斯巴德的《人,经济与国家》([美] 穆雷•N. 罗斯巴德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版)是一部奥地利学派的经典之作,虽然该书面世已50多年,但是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现在出版这样一本系统阐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理论的巨著,也许正当其时。 当年,这本书激发... 长句,断成短句;调整语序什么。 看着看着真怀疑是不是机器翻译的, 看来下次买书还是得看出版社 出版社背后的那群人,或者和他们合作的人决定了出书的质量。 另外看书的时候不要死对应图表,因为有些图表有误,正常阅读还是能看出来的,某些页一句话中少了一个字,读起来很怪... 即便不是经济学专业人士,也同样可以读懂这本语言易懂、深入浅出的奥地利学派扛鼎之作。没有什么晦涩的文字和高深的数学模型,书中的大多数描述都是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财货”)形象地解释经济学中的现象,比如我们的工作时间、黄油、看电影,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看懂。建议这... 下册,400~500读起来很难懂。多是推理演变。当然读不懂也跟自己心态有关系,丧。 未完成: 上册、很强逻辑分析与推理成分。 内容有强调和重复之处。 我看到好像有两个副标题, 1.with power and market 2. A Treatise on Economic Principles 请问这两本 人,经济与国家 是一样的吗 我按照《人、经济、与国家》中的观点来说,从人的行动是有目的开始推论是无懈可击的,但是推论过程中存在一个前提是就是那个人(鲁滨逊)他有自然资源+自己劳动去实现自己第一个,第二个。。。。目的。这也就是第一章,人的行动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是直接交换,罗斯巴德假设杰... 对货币的单位规模的解释很有意义,可以解决读者在第一章中的一个常见疑惑,即四个鸡蛋可以做蛋糕,是否表明第四个鸡蛋比前三个更有价值? 2018-12-27 17:05 对货币的单位规模的解释很有意义,可以解决读者在第一章中的一个常见疑惑,即四个鸡蛋可以做蛋糕,是否表明第四个鸡蛋比前三个更有价值? 我按照《人、经济、与国家》中的观点来说,从人的行动是有目的开始推论是无懈可击的,但是推论过程中存在一个前提是就是那个人(鲁滨逊)他有自然资源+自己劳动去实现自己第一个,第二个。。。。目的。这也就是第一章,人的行动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是直接交换,罗斯巴德假设杰克迅住在岛的另一端,然后两个人开始直接以物易物的交易,且双方不使用暴力,自由交易。不使用暴力的原因是双方都要考虑使用暴力带来的机会成本。但是... 2017-10-24 20:23 我按照《人、经济、与国家》中的观点来说,从人的行动是有目的开始推论是无懈可击的,但是推论过程中存在一个前提是就是那个人(鲁滨逊)他有自然资源+自己劳动去实现自己第一个,第二个。。。。目的。这也就是第一章,人的行动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是直接交换,罗斯巴德假设杰克迅住在岛的另一端,然后两个人开始直接以物易物的交易,且双方不使用暴力,自由交易。不使用暴力的原因是双方都要考虑使用暴力带来的机会成本。但是如果我假设这个岛上一开始只有鲁滨逊一个人,他通过自己的积累以及劳动使得这个岛上能带来经济收益的地方全部成为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岛上只有一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再往后有个人被海浪冲到了这个岛上,就叫星期五好了,他到了这个岛上一无所有,当然他和鲁滨逊按照自由主义原则互不侵犯,星期五也需要活下去,鲁滨逊给他够一年用的食物,条件是他给鲁滨逊干一年,星期五会接受这个条件(活下去优先),那么也就是鲁滨逊用散在的财货支出已取得对未来产出的财货的拥有权,一年过后,鲁滨逊得到了经过一年产出的财货,而星期五还是一无所有。 再往下,比如说那个岛附近还有另一个岛,同样存在两个人像是鲁滨逊和星期五的情况,一个叫杰克逊另一个叫星期六好了。在鲁滨逊那个岛鲁滨逊让星期五和自己都去生产a和b;另一边杰克逊和星期六也是如此,但是两个岛上生产a,b的比较优势是不同的,那么两个岛上的分别专门生产a,b。然后鲁滨逊和杰克逊按照价值排序表交换各自所有的,达到都有一定量的a与b,并且这次不在继续交换下去。的确对于交换的两人效益都增加了,但是剩下的两人还是老样子。 再往下这样子的岛有多个,各自生产不同的商品,到间接交换要产生中间商品(货币),交换的持续的效益提升,剩下的一半人老样子。 后面在有各个岛会对不同的劳动力开出不同的工资,应该会有人胜出。再往后分析 第十二章。暴力干预市场的经济学 政府与市场一样,也是“适者”获得相对更高的地位,但这“适者”的标准在这里是非常不同的。在市场上,适者是最能够服务消费者的人。在政府中,适者,或是(1)最善于运用强制的人,或者(2)如果他是官僚,那就是最善于赢取上级欢心的人,抑或是(3)如果他是政客,就是最善于讨好广大选民的人。 这章太厉害,对于类似社会主义的政府干预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和分析。诸如上文的内容还有不少,思.. 2016-11-01 22:08 第十二章。暴力干预市场的经济学政府与市场一样,也是“适者”获得相对更高的地位,但这“适者”的标准在这里是非常不同的。在市场上,适者是最能够服务消费者的人。在政府中,适者,或是(1)最善于运用强制的人,或者(2)如果他是官僚,那就是最善于赢取上级欢心的人,抑或是(3)如果他是政客,就是最善于讨好广大选民的人。这章太厉害,对于类似社会主义的政府干预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和分析。诸如上文的内容还有不少,思维上至少是一个大启发。 本节中罗斯巴德对于替代品与互补品的概念给予了否定。以替代品为例,典型理论中的定义为:A是B的替代品,如果B的价格上涨导致A的需求量上升。更进一步,若剔除收入效应后B的价格上涨仍然导致A的需求量上升,则称A是B的净替代品。 罗斯巴德从两方面给出了否定的理由。其一在于,在货币作为中介的情况下,A的价格上涨的直接结果是,购买每单位的A将花费更大数量的货币。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将通向三种不同可能: 一,花费在A.. 2016-10-12 15:28 本节中罗斯巴德对于替代品与互补品的概念给予了否定。以替代品为例,典型理论中的定义为:A是B的替代品,如果B的价格上涨导致A的需求量上升。更进一步,若剔除收入效应后B的价格上涨仍然导致A的需求量上升,则称A是B的净替代品。罗斯巴德从两方面给出了否定的理由。其一在于,在货币作为中介的情况下,A的价格上涨的直接结果是,购买每单位的A将花费更大数量的货币。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将通向三种不同可能:一,花费在A上的货币总额减少(罗称之为有弹性),从而更多的货币花费在A以外商品,使得这些商品的需求上升,价格上升;二,花费在A上的货币总额增加(罗称之为无弹性),从而更少的货币花费在A以外商品,使得这些商品的需求下降,价格下降;二,花费在A上的货币总额不变(罗称之为中性),从而等量的货币花费在A以外商品,使得这些商品的需求不变,价格不变。这一说法的关键在于,所有商品作为替代品的功能在两个意义上实现,其一是所有的商品都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二是所有的商品都需要花费货币。据此我认为,这种对于替代品的否定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的替换。典型理论中的替代品指的是,对于消费者某一特定需求,某几种商品通过相似的功能,互相成为替代品;再加之货币并不作为一种商品加入交换,从而两者所谈论的并不是相同的概念。相对于替代品,罗斯巴德对于互补品的说法则为:互补品之所以成为互补品,是因为在交易中,消费者所考虑的商品单位,并非单位A与单位B,而是单位A与单位B的包(package)。 不愿意完成需要持续注意力的推理训练,就不可能理解经济现象或者获得分析经济问题所需的理论基础。我的写作已尽可能的清晰,但我并没有徒劳地假装将一切都简而化之 不论如何,在经济学本身尚未成为一个整体之前,试图将经济学与任何其他学科整合起来总是过于鲁莽的。只有在经济学成为整体之后,其在其他学科中的正当地位才会得以明确。 2016-01-07 11:30 不愿意完成需要持续注意力的推理训练,就不可能理解经济现象或者获得分析经济问题所需的理论基础。我的写作已尽可能的清晰,但我并没有徒劳地假装将一切都简而化之 不论如何,在经济学本身尚未成为一个整体之前,试图将经济学与任何其他学科整合起来总是过于鲁莽的。只有在经济学成为整体之后,其在其他学科中的正当地位才会得以明确。 本书从几个简单、先验的真实公理推演出整个经济学理论,这些公理是:行动的基本公理——人运用手段以实现目的,以及两个辅助的假定:存在各种各样的人与自然资源,且闲暇是一种消费者的财货。 2016-01-07 13:22 本书从几个简单、先验的真实公理推演出整个经济学理论,这些公理是:行动的基本公理——人运用手段以实现目的,以及两个辅助的假定:存在各种各样的人与自然资源,且闲暇是一种消费者的财货。 绝对没有度量幸福或者满意程度增减的可能,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不仅是不同人之间的满足变化无法度量、比较;就算是某一个人,也不可能度量其幸福程度的变化。要使任何度量成为可能,就必须有永久固定不变、客观给定的单位,这样其他的单位才可以与之比较。在人类评价领域并没有这样的客观单位。个人必须主观地判断某个变动的结果对他来说是更好还是更糟。他的偏好只能通过简单选择或者是排序的形式来表达。 (其实道理知道,... 2016-08-11 11:17 绝对没有度量幸福或者满意程度增减的可能,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不仅是不同人之间的满足变化无法度量、比较;就算是某一个人,也不可能度量其幸福程度的变化。要使任何度量成为可能,就必须有永久固定不变、客观给定的单位,这样其他的单位才可以与之比较。在人类评价领域并没有这样的客观单位。个人必须主观地判断某个变动的结果对他来说是更好还是更糟。他的偏好只能通过简单选择或者是排序的形式来表达。(其实道理知道,并不一定能明白) 因此,任何一个行动人,在任何时点,需要选择:(a)增加他的资本结构,(b)维持他的资本不变,(c)消费他的资本。选择(a)与选择(b)涉及储蓄行动。储蓄的过程,依赖于行动人权衡其等待的负效用(由他的时间偏好决定)和未来增加的消费财货所提供的效用。 2016-08-11 22:03 因此,任何一个行动人,在任何时点,需要选择:(a)增加他的资本结构,(b)维持他的资本不变,(c)消费他的资本。选择(a)与选择(b)涉及储蓄行动。储蓄的过程,依赖于行动人权衡其等待的负效用(由他的时间偏好决定)和未来增加的消费财货所提供的效用。 对货币的单位规模的解释很有意义,可以解决读者在第一章中的一个常见疑惑,即四个鸡蛋可以做蛋糕,是否表明第四个鸡蛋比前三个更有价值? 2018-12-27 17:05 对货币的单位规模的解释很有意义,可以解决读者在第一章中的一个常见疑惑,即四个鸡蛋可以做蛋糕,是否表明第四个鸡蛋比前三个更有价值? 我按照《人、经济、与国家》中的观点来说,从人的行动是有目的开始推论是无懈可击的,但是推论过程中存在一个前提是就是那个人(鲁滨逊)他有自然资源+自己劳动去实现自己第一个,第二个。。。。目的。这也就是第一章,人的行动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是直接交换,罗斯巴德假设杰克迅住在岛的另一端,然后两个人开始直接以物易物的交易,且双方不使用暴力,自由交易。不使用暴力的原因是双方都要考虑使用暴力带来的机会成本。但是... 2017-10-24 20:23 我按照《人、经济、与国家》中的观点来说,从人的行动是有目的开始推论是无懈可击的,但是推论过程中存在一个前提是就是那个人(鲁滨逊)他有自然资源+自己劳动去实现自己第一个,第二个。。。。目的。这也就是第一章,人的行动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是直接交换,罗斯巴德假设杰克迅住在岛的另一端,然后两个人开始直接以物易物的交易,且双方不使用暴力,自由交易。不使用暴力的原因是双方都要考虑使用暴力带来的机会成本。但是如果我假设这个岛上一开始只有鲁滨逊一个人,他通过自己的积累以及劳动使得这个岛上能带来经济收益的地方全部成为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岛上只有一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再往后有个人被海浪冲到了这个岛上,就叫星期五好了,他到了这个岛上一无所有,当然他和鲁滨逊按照自由主义原则互不侵犯,星期五也需要活下去,鲁滨逊给他够一年用的食物,条件是他给鲁滨逊干一年,星期五会接受这个条件(活下去优先),那么也就是鲁滨逊用散在的财货支出已取得对未来产出的财货的拥有权,一年过后,鲁滨逊得到了经过一年产出的财货,而星期五还是一无所有。 再往下,比如说那个岛附近还有另一个岛,同样存在两个人像是鲁滨逊和星期五的情况,一个叫杰克逊另一个叫星期六好了。在鲁滨逊那个岛鲁滨逊让星期五和自己都去生产a和b;另一边杰克逊和星期六也是如此,但是两个岛上生产a,b的比较优势是不同的,那么两个岛上的分别专门生产a,b。然后鲁滨逊和杰克逊按照价值排序表交换各自所有的,达到都有一定量的a与b,并且这次不在继续交换下去。的确对于交换的两人效益都增加了,但是剩下的两人还是老样子。 再往下这样子的岛有多个,各自生产不同的商品,到间接交换要产生中间商品(货币),交换的持续的效益提升,剩下的一半人老样子。 后面在有各个岛会对不同的劳动力开出不同的工资,应该会有人胜出。再往后分析 第十二章。暴力干预市场的经济学 政府与市场一样,也是“适者”获得相对更高的地位,但这“适者”的标准在这里是非常不同的。在市场上,适者是最能够服务消费者的人。在政府中,适者,或是(1)最善于运用强制的人,或者(2)如果他是官僚,那就是最善于赢取上级欢心的人,抑或是(3)如果他是政客,就是最善于讨好广大选民的人。 这章太厉害,对于类似社会主义的政府干预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和分析。诸如上文的内容还有不少,思.. 2016-11-01 22:08 第十二章。暴力干预市场的经济学政府与市场一样,也是“适者”获得相对更高的地位,但这“适者”的标准在这里是非常不同的。在市场上,适者是最能够服务消费者的人。在政府中,适者,或是(1)最善于运用强制的人,或者(2)如果他是官僚,那就是最善于赢取上级欢心的人,抑或是(3)如果他是政客,就是最善于讨好广大选民的人。这章太厉害,对于类似社会主义的政府干预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和分析。诸如上文的内容还有不少,思维上至少是一个大启发。 本节中罗斯巴德对于替代品与互补品的概念给予了否定。以替代品为例,典型理论中的定义为:A是B的替代品,如果B的价格上涨导致A的需求量上升。更进一步,若剔除收入效应后B的价格上涨仍然导致A的需求量上升,则称A是B的净替代品。 罗斯巴德从两方面给出了否定的理由。其一在于,在货币作为中介的情况下,A的价格上涨的直接结果是,购买每单位的A将花费更大数量的货币。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将通向三种不同可能: 一,花费在A.. 2016-10-12 15:28 本节中罗斯巴德对于替代品与互补品的概念给予了否定。以替代品为例,典型理论中的定义为:A是B的替代品,如果B的价格上涨导致A的需求量上升。更进一步,若剔除收入效应后B的价格上涨仍然导致A的需求量上升,则称A是B的净替代品。罗斯巴德从两方面给出了否定的理由。其一在于,在货币作为中介的情况下,A的价格上涨的直接结果是,购买每单位的A将花费更大数量的货币。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将通向三种不同可能:一,花费在A上的货币总额减少(罗称之为有弹性),从而更多的货币花费在A以外商品,使得这些商品的需求上升,价格上升;二,花费在A上的货币总额增加(罗称之为无弹性),从而更少的货币花费在A以外商品,使得这些商品的需求下降,价格下降;二,花费在A上的货币总额不变(罗称之为中性),从而等量的货币花费在A以外商品,使得这些商品的需求不变,价格不变。这一说法的关键在于,所有商品作为替代品的功能在两个意义上实现,其一是所有的商品都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二是所有的商品都需要花费货币。据此我认为,这种对于替代品的否定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的替换。典型理论中的替代品指的是,对于消费者某一特定需求,某几种商品通过相似的功能,互相成为替代品;再加之货币并不作为一种商品加入交换,从而两者所谈论的并不是相同的概念。相对于替代品,罗斯巴德对于互补品的说法则为:互补品之所以成为互补品,是因为在交易中,消费者所考虑的商品单位,并非单位A与单位B,而是单位A与单位B的包(package)。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