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著 2015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行为经济学要义
副标题:
作者: 汪丁丁著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32900
出版时间:2015
页数:240
定价:42.00
内容简介: 为行为经济学寻求更具简单性、统一性和可证伪性的分析框架 呼吁有限理性,返回生活常识,以批判性思考研究中国问题 对于那些习惯于首先从整体理解任何知识的读者,我认为这本小册子是他们阅读《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的最佳“导读”或最佳“回顾”。对于正在大学读经济学本科的年轻人,我认为,他们对这本小册子的主题——尤其是若干艰深主题——的理解或重新表述,可以成为他们申请国外大学的行为经济学研究生的“敲门砖”。——汪丁丁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偶然出现的“行为经济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学科。而脑科学方法更成为2000—2015年间行为经济学领域几乎唯一重要的新的数据获取手段,与行为经济学的另外两大研究方法(实验和仿真),必将而且已经对经济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为行为经济学寻求更具简单性、统一性和可证伪性的分析框架 呼吁有限理性,返回生活常识,以批判性思考研究中国问题 对于那些习惯于首先从整体理解任何知识的读者,我认为这本小册子是他们阅读《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的最佳“导读”或最佳“回顾”。对于正在大学读经济学本科的年轻人,我认为,他们对这本小册子的主题——尤其是若干艰深主题——的理解或重新表述,可以成为他们申请国外大学的行为经济学研究生的“敲门砖”。——汪丁丁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偶然出现的“行为经济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学科。而脑科学方法更成为2000—2015年间行为经济学领域几乎唯一重要的新的数据获取手段,与行为经济学的另外两大研究方法(实验和仿真),必将而且已经对经济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主要由于教育与科研管理体制的极端官僚化,或许,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正以加速度落后于西方的经济学研究。十年以来,汪丁丁教授努力浏览相关领域的文献,并试图预见行为经济学在未来二十年可能确立的分析框架。2011年出版的《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主旨在于介绍行为经济学上述三大研究方法和基于这些方法的最新研究报告。讲义出版以来,这一领域新发表的文献中出现了一个相当明确的趋势,就是各种研究方法的结合。 《行为经济学要义》主旨在于表达汪丁丁教授最近四五年在这一领域寻求更具简单性、统一性和可证伪性的分析框架的思想成果。书中着重探讨了一个极为艰难的主题——模型与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经济学解释,尤其是在行为主体墨守的各类成规当中,吸引汪丁丁教授长期关注并认为最有希望被纳入行为经济学基本模型的人格/气质模型。而返回生活常识以及批判性思考,则是汪丁丁教授心目中行为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原则,如此方可限制理性,警惕官僚化倾向,更好地保持对生活的敏感性,求解中国问题。 汪丁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1953年生于沈阳,成长于北京,祖籍浙江淳安。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学学士(1981)。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与控制理论专业理学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1990)。 曾任教于香港大学和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及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并担任《财经》《新世纪周刊》及“财新传媒”学术顾问。 著作包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新政治经济学讲义:在中国思索正义、效率与公共选择》《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等20多种。教学研究广泛涉及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演化社会科学等重要的前沿学科领域。 这套丛书还有 《寻路问学》,《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 等。 汪丁丁风格:涉猎广,但很多都没读懂;有很大抱负,但基本没做出啥原创贡献。个人对网络理论有点了解,就知道本书的那一章不忍猝读 演化论和信息科学视角的经济学 契合目前世界观。书确实不够深入 都是点到为止 没有完整的体系结构 不过还是可以扩充认知,汪丁丁是优秀的资源整合者 有良好的taste,所以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延伸到其他大佬(张五常周其仁哈耶克陈嘉映)。1.现在的社会网络是幂律结构 2. 如果我们的思想不再让我们洞察 反而遮蔽着生活的真实性,我们还应继续生活在思想里吗? 一语道破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人类文明的游戏世界,每一个... 演化论和信息科学视角的经济学 契合目前世界观。书确实不够深入 都是点到为止 没有完整的体系结构 不过还是可以扩充认知,汪丁丁是优秀的资源整合者 有良好的taste,所以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延伸到其他大佬(张五常周其仁哈耶克陈嘉映)。1.现在的社会网络是幂律结构 2. 如果我们的思想不再让我们洞察 反而遮蔽着生活的真实性,我们还应继续生活在思想里吗? 一语道破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人类文明的游戏世界,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他自己的生活里体验和思考经济学。尝试用理性解释complexity 经济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可期 20190321-20190326,断断续续看完,只能用零散时间看闲书。汪丁丁这本书称为“要义”,因此汪丁丁只是提纲挈领,其间涉及大量理论及一些文献。从这书能看得出丁丁着眼于中国实情和中国未来,有现实考虑。看完这书后疑惑重生,不过的确有收获,这就足够了。另外,数学知识欠缺,一个行外人读着很吃力。这本书可算作《行为经济学讲义》的导读,同时兼及其他两大本讲义。这本要义,有那么几个部分有意思一些,其一,... 20190321-20190326,断断续续看完,只能用零散时间看闲书。汪丁丁这本书称为“要义”,因此汪丁丁只是提纲挈领,其间涉及大量理论及一些文献。从这书能看得出丁丁着眼于中国实情和中国未来,有现实考虑。看完这书后疑惑重生,不过的确有收获,这就足够了。另外,数学知识欠缺,一个行外人读着很吃力。这本书可算作《行为经济学讲义》的导读,同时兼及其他两大本讲义。这本要义,有那么几个部分有意思一些,其一,数学模型与现象及经济学解释,这一部分,涉及张五常的经济学以及海纳模型;其二,丁丁介绍了人格相关理论,涉及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这一部分看后疑惑最多;其三,丁丁介绍了演化理论和均衡理论,且对哈耶克的相关理论作了简要的解释,同时也勾起了阅读哈耶克著述的兴趣。 看汪的书,对其博闻强识甚是佩服。一个小感悟:坊间传闻,汪在香港任教时发不出文章,被张五常辞退,汪的书中不时流露对张的敬佩之意。道德文章,可见一斑。 夜读+机场大巴+候机读完。我的观点是行为经济学成为科学还有很长的路:简单/统一/可证伪都很难达到。想让客户认同你的模型(解释),还不如用古典经济学的完备性假设,或者干脆主动陷入对方的套套逻辑,让每个人都有最优解释,这已经够了。 价值(感受到的重要性)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概要而言,沿着物质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逐物而不返”;沿着社会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有深层情感交流;沿着精神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是“完全的自足”。故而,我在图1.2右上方用粗线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现代人的生活路线——最初是在物质生活维度上,然后更多转入社会生活维度,最后,或许只有少数人,进入精神生活维度。 2018-12-27 20:56 价值(感受到的重要性)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概要而言,沿着物质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逐物而不返”;沿着社会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有深层情感交流;沿着精神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是“完全的自足”。故而,我在图1.2右上方用粗线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现代人的生活路线——最初是在物质生活维度上,然后更多转入社会生活维度,最后,或许只有少数人,进入精神生活维度。 1. 迟早,行为经济学也将满足社会科学对理论的以下三项要求: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21的标注 2017-10-31 20:43:07 2. 新古典经济学有两套理论,其一是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局部均衡分析,其二是“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分析。满足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局部均衡分析千招万式化为一招一式,张五常的概括是:约束下的最大化个体行为集结为需求定律——“对商品的需求... 2018-01-28 17:13 1. 迟早,行为经济学也将满足社会科学对理论的以下三项要求: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21的标注 2017-10-31 20:43:072. 新古典经济学有两套理论,其一是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局部均衡分析,其二是“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分析。满足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局部均衡分析千招万式化为一招一式,张五常的概括是:约束下的最大化个体行为集结为需求定律——“对商品的需求量随商品价格上升而减少”。但是,马歇尔均衡的逻辑基础是一般均衡:给定偏好、技术、资源禀赋,以及一组技术性假设(凸性、紧性、连续性),那么,存在全部市场的价格与数量的一般均衡。就简单性和统一性而言,“阿罗—德布鲁”分析框架远胜于马歇尔分析框架,但至今只有极弱的可证伪性。就简单性和可证伪性而言,由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们继承和发展了的马歇尔分析框架仍是最佳的,但至今,包括卢卡斯的努力,未能融入一般均衡逻辑基础;也因此只有弱统一性。将上述两套分析框架融合为一,这是新古典经济学未来努力的主旨,也是它尚未完结的理由。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29的标注 2017-10-31 20:43:143. 下列观念是无法分离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实质的不同表达:稀缺、竞争、歧视、产权、行为约束。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6-107的标注 2017-10-31 22:04:494. 任一物品的稀缺性只能根据一般均衡状态内该物品的价格是否大于零来判断,却不能根据它的局部均衡价格是否大于零来判断。因为,各市场的均衡价格是互为参量故相互依赖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4-115的标注 2017-10-31 22:08:575. 另一部分参量可以是行为主体享有的各类产权受保护和尊重的程度,故由此可以引申出艾智仁的产权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6-117的标注 2017-10-31 22:09:086. 阿罗和德布鲁证明的“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提供了这样的承诺,即通过改变初始资源禀赋(包括财产权利)在社会成员当中的分布,可以使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恰好是社会福利最大化所需的帕累托状态。当然,“改变初始资源禀赋在社会成员当中的分布”,可能意味着社会动荡或革命。由此可以引申出阿罗(Kenneth J.Arrow)的社会选择理论和布坎南(James M.Buchanan)的公共选择理论2。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7-122的标注 2017-10-31 22:09:197. 艾智仁1950年的名篇“不确定性,演化,与经济理论”是这样切入主题的:假如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那么,行为主体的每一行为的全部可能后果,应依照这些后果使行为主体满意的程度排列在横轴上,这些后果的发生概率,于是形成一条分布曲线。艾智仁询问:如果可选方案集包含至少两套可选方案,于是至少有两条这样的分布曲线。那么,最大化的行为或理性的行为主体应当选择哪一条分布曲线?这一问题,我称为“摩尔—艾智仁”问题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5-129的标注 2017-10-31 22:16:538. 小密尔首先是逻辑学家,英文表达具有严谨的逻辑感,他定义了“价值”(values)——被感受到的重要性(importance felt)。由于他这样定义了价值,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学传统里,就有了[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David Ricardo)和马克思(Karl Marx)的客观价值论的]主观价值论的种子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5-138的标注 2017-10-31 22:17:059. 艾智仁由此引入“好像理性”这一短语,用来表达“物竞天择”的演化幸存者的理性行为。仅当幸存者被经济学家观察到的时候,幸存者的行为被赋予经济学的理性。那些没有被观察到的从而很可能没有幸存下来的行为主体,被经济学家们假设不能适应物竞天择的环境,也就是说,这些行为主体的行为不是足够理性的。这样的经济学解释,颇有些套套逻辑的意味,由此而来的数学模型或经济理论,称为“ad hot theory”(为了解释特殊现象而炮制出来的只能解释这一特殊现象的理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3-167的标注 2017-10-31 22:23:1410. 经济学家只应通过可观测的量来推断那些不可观测的量的性质。与人们的偏好(口味)相比,人们的行为约束是更可观测的,所以,经济学家必须假设人们的偏好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可以用约束的变动来解释人们的行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4-206的标注 2017-10-31 22:37:0711. 贝克尔和斯蒂格勒假设,人们在市场上购买的各种商品通常不能直接产生效用,这些商品必须通过“家庭生产函数”,与家庭成员的时间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相结合,才转换为直接产生效用的“家庭服务”。那些最初听了古典音乐的人,形成了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力资本存量,于是在家庭生产函数中,这样的人力资本存量将使古典音乐的边际产出高于流行音乐的边际产出,从而诱致那些最初欣赏过古典音乐的消费者在未来消费更多的古典音乐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7-211的标注 2017-10-31 22:39:3512. 在博弈论理论家当中,豪尔绍尼(John C.Harsanyi)持有类似的信念。他写过一篇文章,从哲学层面论证一切人类成员其实共享同样的偏好,只不过,在特定的生活世界里,由于信息不完全,人们在特定情境里有不同的偏好。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11-213的标注 2017-10-31 22:41:3513. 在博弈论理论家当中,豪尔绍尼(John C.Harsanyi)持有类似的信念。他写过一篇文章,从哲学层面论证一切人类成员其实共享同样的偏好,只不过,在特定的生活世界里,由于信息不完全,人们在特定情境里有不同的偏好。站在张五常的方法论立场上,我可以批评贝克尔和斯蒂格勒的上述文章。在现实世界里,家庭生产函数的各种变量,尤其是人力资本存量,是看不到的,故而测不着。事实上,贝克尔和斯蒂格勒从他们的“生产者—消费者”理性选择模型能够推演的,是各种家庭投入的“影子价格”——通常无法观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11-215的标注 2017-10-31 22:42:1214. 布坎南不是套套逻辑经济学家,他在一篇文章里指出,经济学家之所以不同于非经济学家,就在于他们能在任何特定情境内指出那些进入行为主体效用函数的重要变量和成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4-225的标注 2017-10-31 22:44:5015. 萨缪尔森更接近套套逻辑经济学家。张五常承认萨缪尔森是创造模型的天才,但他批评萨缪尔森不懂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他引用2009年萨缪尔森去世后“两位专家的计算”——萨缪尔森关于现实经济的预测没有一项是准确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5-227的标注 2017-10-31 22:44:5716. 布坎南带我们回到图1.3,既然新古典经济学家仅依据可观测的量(即“数据”)来解释可观测的行为,那么,当可观测的量,或数据,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而迅速扩展时,基于同样的态度,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应拒绝使用这些新的数据。当新的数据来源于脑科学、经济学实验和计算机仿真时,使用这些数据的经济学家就被称为“行为经济学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8-231的标注 2017-11-01 10:03:3417. 段,他们可以直接观测脑内神经元网络的活动,故而偏好不仅不再是不可观测的,而且可能被可观测的脑内神经元网络活动加以解释。事实上,过去十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趋势:在脑科学、实验和仿真这三大观测手段当中,脑科学已成主流,或许与实验经济学和仿真的数据相互参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43-246的标注 2017-11-01 19:03:1718. 故而偏好不仅不再是不可观测的,而且可能被可观测的脑内神经元网络活动加以解释。事实上,过去十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趋势:在脑科学、实验和仿真这三大观测手段当中,脑科学已成主流,或许与实验经济学和仿真的数据相互参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44-246的标注 2017-11-01 19:03:2719. 有可观测的反例,就意味着我没有陷入套套逻辑。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57-257的标注 2017-11-01 19:08:4220. 法玛(Eugene F.Fama)由于确立了金融市场有效性假设而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指出,一个理论被称为“好的”,如果它满足三项条件——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69-270的标注 2017-11-01 19:15:3221. 目前流行的行为经济学教材,充斥着关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各种假设的反例,以及为解释这些反例而设立的过于特殊的行为经济学假说。上述方法论的讨论表明,行为经济学真正需要的,是使它自己得以立足的一项核心假说。最好的情形是,这一核心假说可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说(需求定理)包容到它内部,成为一项特殊假说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75-277的标注 2017-11-01 19:20:2122. 也是基于这一意图,我将需求定理重新表述为更具普遍性的假说——“任何人选择任一可选方案的欲望与这一可选方案的代价成反比”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78-279的标注 2017-11-01 19:22:0923. 这是行为经济学家萨勒(Richard Thaler)在2005年的一篇文章里早已指出过的,他列出了行为经济学的四项基本假设:(1)bounded rationality(有限的理性能力);(2)bounded selfishness(有限的自私程度);(3)bounded will-power(有限的意志力);(4)bounded resources(有限的资源)。显然,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完备的理性能力、无限的自私程度、无限的意志力、有限的资源,不妨被视为上述四项行为经济学假设的特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85-288的标注 2017-11-01 19:24:0724. 如果民众是行为主体,那么,调低目标其实是十分艰难的社会心理调整过程。相比之下,激发民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高度预期是更容易的事情。由于存在着这样的不对称性,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保守的政治领袖可能竞争不过激进的政治领袖。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324-327的标注 2017-11-01 19:45:1425. 西蒙在1959年文章里详细讨论了有限理性假设在真实世界中的依据,其中最重要的依据是“信息的代价”——实质理性假设要求决策者不考虑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可是这一成本显然太高,以致厂商和个人几乎从不等待信息完备之后才决策。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338-340的标注 2017-11-01 19:55:1326. 构成扎克的荷尔蒙铁三角的是已知几十种激素中的三种:(1)催产素(oxytocin),又因分泌这一激素的垂体后叶而译为“垂体后叶激素”。研究表明,雌性哺乳动物对幼兽的温存程度正比于脑内的催产素水平。也是基于哺乳动物演化形成的这一神经化学递质系统,人类的同情心与催产素水平显著相关。(2)血清素(serotonin),又称“紧张缓解激素”,它是在哺乳动物演化阶段之前(大约3亿年前)的腔肠动物演化阶段开始形成的一种激素,与“饥饿感”密切相关。临床观察表明,抑郁症患者有显著偏低的血清素水平。(3)多巴胺(dopamine),大约在1亿年前演化形成的荷尔蒙系统,它也是2003年以来行为经济学家最熟悉的一种激素。大量研究表明,幸福感与多巴胺水平显著正相关。也因此,这种神经化学递质系统也被称为“鸦片回报系统”——吸食毒品导致的快感足以降低任何敌意或警惕性,从而诱致慷慨行为。扎克在2011年文章里论证上述三种荷尔蒙在脑内主导着人类的道德行为,故可称为“铁三角”,据此,扎克为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提供了一个“同情—慷慨—惩罚”模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18-527的标注 2017-11-11 20:06:4327. 年轻的辛格于2004-2006年在《科学》《自然》《神经元》等杂志发表了她的脑科学实验报告,令人信服地证实,每一个人脑内确实存在“同情共感”神经元网络——集中于大约8个脑区。 关于同情共感神经元网络的最新研究报告,是由更年轻的萨克谢及其同事于2015年发表的。萨克谢在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9岁因发现了脑内“推测他人意图”(又译“同理心”或“他心理论”)的核心脑区(右侧颞顶交)而成名,2008年入选《大众科学》全世界40岁以下百名最优秀科学家。也是在2015年,她与阿道尔夫在《美国科学院通讯》联合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杏仁核系统是社会认知的整合中心,虽然,它的切除不会影响“同理心”的运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42-548的标注 2017-11-11 20:10:0428. 很可能因为岛叶独特的位置,它一方面可以媒介来自哺乳动物演化阶段形成的“情感脑”(外缘系统)的信号和爬行动物演化阶段形成的“本能脑”(脑干系统)的信号,另一方面又媒介大脑信号。社会脑的另一核心脑区是扣带前回(图3.8和图3.9显示了它的位置),它是通常所说的“自我意识”中枢。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70-572的标注 2017-11-11 20:16:1029. 据辛格报告,身体的物理感受信号映射到扣带中回,故通过扣带前回与扣带中回的交界,这些信号可呈现给扣带前回的自我意识。辛格指出,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综述表明,岛叶前回与扣带前回,是人类“同情心”的最核心脑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73-575的标注 2017-11-11 20:18:0230. 据辛格报告,身体的物理感受信号映射到扣带中回,故通过扣带前回与扣带中回的交界,这些信号可呈现给扣带前回的自我意识。辛格指出,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综述表明,岛叶前回与扣带前回,是人类“同情心”的最核心脑区。例如,我可以设想这样的过程:杏仁核系统首先从面部表情识别他人情绪的类型(惧怕、悲伤、高兴、恶心、愤怒),然后岛叶将这些信号与身体感受对应于同类情绪的信号相互比较,再将这些信号投射给扣带前回,以便将“他”的情绪与我的感受同时呈现给自我意识。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73-577的标注 2017-11-11 20:18:5131. 根据他们的报告,人类在奈特定义的不确定性(即没有任何概率分布的信息时的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时,激活的主要脑区是框前额叶(计划和对本能冲动的抑制)和杏仁核(惧怕),切除了框前额叶的患者不再对奈特不确定性有任何敏感性。这些事实,作者们指出,与确定性或风险(有概率分布的信息时)条件下的新古典决策理论之间构成明确冲突。此外,他们报告,哺乳动物脑内权衡损益的中枢结构——纹状体(尾核、豆核、苍白球)的激活水平,与预期收益正相关,但与奈特不确定性的强度负相关。许明2005年的这份报告,应当与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并列研读。虽然,由于卡尼曼的工作广为人知,我在课堂上和讲义里很少介绍,现在概述如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93-599的标注 2017-11-11 20:24:2432. 原点被拉宾明确标记为“r”——参照点,这是因为它在前景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实在太容易被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忽略——他们习惯于认为一个人的快乐与痛苦的水平唯一地取决于他的财富总量,而不是财富的增量。现在,拉宾明确地将横轴标示为“c-r”,即财富的增量。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25-627的标注 2017-11-11 20:35:5433. 人们倾向于高估小概率事件的权重——即给予客观概率很小的各种事件过高的(超过客观概率的)重要性感受,同时倾向于低估大概率和中等概率的各种事件的权重。典型地,买彩票的人倾向于高估中彩的概率。另一方面,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概率很高的提醒,可以认为是大概率事件,但人们普遍低估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对于高估小概率事件,贝克尔有一个猜测:当人们想不清楚未来事件的时候,他们倾向于将小概率负面事件的后果想象得更严重,并且将小概率正面事件的后果想象得更美好。对于低估大概率和中等概率的事件,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习惯”——这些事件经常发生,于是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事件,前述“韦伯—费希纳”关于刺激强度的边际效应递减律意味着,习以为常的事件留给我们的印象,强度是边际递减的,于是,我们倾向于低估它们的重要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39-645的标注 2017-11-11 20:40:1334. 外缘系统是哺乳动物的情感中枢。人类大脑皮质,尤其是前额叶,在晚近10万年突然有爆发式的扩张(参阅《行为经济学讲义》第四讲),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独特的语言和理性能力。理性脑的爆发式扩张,使人类脑内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的不同结构之间很难完全“磨合”。所以,对人类而言,情感与理性之间常有严重冲突——导致自杀或癫狂等非理性行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46-649的标注 2017-11-11 20:42:5835. 辛格在2015达沃斯演讲的结尾部分指出,她的新方法将彻底改变经济学及其模型。因为,经过“正念修行—同情心—悲悯”的训练之后,人们不再是冷漠的,他们在经济决策中明显地倾向于顾及他人和环境。个人不再孤立,而是在社会网络里。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70-672的标注 2017-11-11 20:47:0436. 所谓“交易费用”,狭义而言,就是交易参与者收集、处理和传播关于商品的各种信息的费用。在狭义的定义之外,阿罗提供过一个广义的定义:交易费用就是制度成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715-717的标注 2017-11-11 21:53:1037. 联名文章“间接互惠性的演化”,在综述以往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提出新的演化原理来替代以往流行的“强大且自私者”胜出的演化原理。所谓“间接互惠”,就是当甲和乙之间素不相识但甲知道(足够地确信)乙曾帮助过与甲和乙素不相识的丙时,甲就向乙提供帮助。人类社会随处可见(而且“须臾不可离”)这样的间接互惠行为,以致许多学者相信道德起源于间接互惠。根据诺瓦克与西格蒙德1998年那篇文章,在上面的例子中,只要信誉的传播机制足够有效,那么,甲可以根据乙的信誉来判断乙以往帮助素不相识的第三者的概率,如果这一概率足够高,甲就帮助乙。这是一种对以往行为信誉评估的歧视行为,所以,以这种歧视为条件的利他主义,被称为“带有歧视标准的利他主义”。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823-829的标注 2017-11-11 22:15:0538. 诺瓦克小组的大量仿真研究表明,如果不存在纯粹合作者(系统位于右腰的某一点),为使三角形右腰上介于顶点e2和顶点e3之间的任何一点qe2+(1-q)e3收敛到e3,q必须小于等于2/3。也就是说,种群内部必须以大于等于1/3的概率出现带有歧视标准的合作者。也因此,这一现象被称为“三分之一定律”。例如,通俗而言,如果“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纯粹利他主义者),也就是在顶点e1,那么,偶然突变的自私自利行为必定逐渐取代活雷锋,也就是系统趋向顶点e2。但是如果有1/3或更多的东北人是歧视自私自利行为的活雷锋,那么,自私自利行为终将消失,于是东北人将逐渐都是歧视自私自利行为的活雷锋。当然,还有“轮流颠覆”,从顶点e3,系统将趋向顶点e1。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872-881的标注 2017-11-11 22:27:0539. 如果节点拥有的纽带数量反映节点的权力(对其他节点的影响力),那么,幂律是一项不错的权力指标。一个人在社会里的权力来源于两方面:其一是社会地位——家族、文化、知识以及其他基于历史积淀的资本;其二是社会关系——拥有的纽带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这些纽带的局部性质。幂律刻画的,是上列个体权力来源的第二方面,而且它仅仅刻画纽带的数量关系。 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可能极大降低我们判断任一纽带的主要性质的成本,于是,未来的社会网络调查可以更容易地区分上述三类纽带,并据此获得关于网络创造性的更可靠的数据。目前,我们尚未进入大数据(所谓“全样本”数据流)时代,故而我们仍需要研发合适的测度和指标,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23-929的标注 2017-11-11 23:18:4140. 斯坦利指出,小世界网络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类:(1)表现出严格幂律分布的——例如电网和机场这样的公共设施;(2)表现出弱幂律分布的——例如演员、朋友、其他社交关系;(3)几乎完全不服从幂律分布的——例如化学反应或其他需要持续支付成本的网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5-947的标注 2017-11-11 23:24:1441. 未必表现为幂律。另一方面,下面的例子表明,完全的随机网络,度数分布也不表现为幂律(一个节点的纽带数完全独立于其他节点纽带数,于是网络的节点度数更可能服从泊松分布)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8-949的标注 2017-11-12 13:10:4142. 完全的随机网络,度数分布也不表现为幂律(一个节点的纽带数完全独立于其他节点纽带数,于是网络的节点度数更可能服从泊松分布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8-949的标注 2017-11-12 13:10:5143. 斯坦利指出,小世界网络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类:(1)表现出严格幂律分布的——例如电网和机场这样的公共设施;(2)表现出弱幂律分布的——例如演员、朋友、其他社交关系;(3)几乎完全不服从幂律分布的——例如化学反应或其他需要持续支付成本的网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5-947的标注 2017-11-12 13:11:5344. 如果我们仅凭科层性来推断一个网络的权力结构的不平等程度,那么,不平等程度最高的是那些服从严格幂律的社会网络,最低的是完全随机的社会网络(如果它们存在的话),介于这两极端之间的是小世界网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11-1013的标注 2017-11-12 13:21:4945.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可以写出“网络政治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在效率原则导致的节点度数的幂律分布与稳定原则导致的节点度数的均匀分布之间存在着永恒的权衡。考察真实世界的无尺度网络的幂律的斜率,即图4.26中公式(2.2)的指数“γ”,典型地,它的数值在2与3之间,即2<γ<3。这一数值意味着,任一节点,它与其他k个节点有直接纽带联系的概率,正比于k的负2次方至负3次方这一水平。所以,在面对上述的永恒权衡时,我们必须求解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必须保持怎样的纵向流动性,才可缓解幂律引发的潜在危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39-1044的标注 2017-11-12 13:28:3046. 网络政治经济学第一原理,无非是以往经济学家所谓“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伟大权衡”在网络时代的翻版。这就再次应了那句老话:本质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它将反复出现,犹如条条道路通向罗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60-1062的标注 2017-11-12 13:32:3847. 因为中国社会有费孝通描述的差序格局,所以很难形成边界固定的“阶级”,故梁先生说中国社会是“阶级无涉”的。当然中国人也有社会分工,但如梁先生所述,那是“职业分途”,只不过是分途。甲和乙在职业上分途,在另一些地方还要合流,因为毕竟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甲的关系网或远或近包含着乙,反之亦然。费孝通与吴晗在《皇权与绅权》里描写的那些乡绅,就是图4.28里那些连接度特别高的节点——往往可以直达朝廷,由他们维持中国基层“熟人社会”的稳定性,并且由他们与基层之外的其他局部网络保持联系。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83-1088的标注 2017-11-12 13:41:2848. 信仰其实很难用效用函数或无差异曲线族来刻画,因为,只要我们试着用无差异曲线来刻画两种事物X和Y,当然就假设了在X和Y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为得到较多的Y而放弃一些X,反之亦然。但是,信仰无法与任何其他事物相互替代。我们很难相信,当一个人说他愿意为了增加2%的收入而放弃1%的信仰时,他还有什么信仰可言。所以,信仰似乎是“全有”或“全无”的例子。类似地,我们很难想象当一个人说他愿意为了增加2%的收入而放弃1%的爱情时他还有爱情。如是,信仰和爱情都不能用无差异曲线族来刻画。将这两种事物排除在外,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就将缺失最重要的两种幸福感的来源。所以,何为良好生活?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求解的问题,尤其对经济学家而言,又尤其对中国的经济学家而言。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02-1108的标注 2017-11-12 13:47:4849. 据我理解,许茨是将哲学现象学方法带给社会科学的第一人。如图4.30所示,许茨反复说过,社会科学概念应当对生活世界保持敏感性16。今天,不仅社会科学,而且我们的全部语言,都已严重地官僚化了。我写过文章论证“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呼吁反抗官僚化的概念。在实验教育过程中,我见过许多老师和学生,他们将教科书里那些早已官僚化了的概念当作涵盖他们真实生活经验的知识,而他们应当努力做的恰好是相反的事情,就是将来自真实生活的经验注入教科书里的概念,从而挽救那些僵死的概念,让它们重新成为怀特海(Alfred N.Whitehead)在《论教育诸目的》(The Aims of Education)里强调的“vital ideas”——有生命的观念。否则,它们就是怀特海批评过的充斥着课堂的“inert ideas”——怠惰的观念。怠惰,就是对生活不再有任何敏感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57-1165的标注 2017-11-12 13:55:2950. 研究复杂性的学者们强调,与complication涵义相反的单词是simplicity(简单性),但是与complexity涵义相反的单词是independence(独立性)。因此,当哈耶克以及桑塔菲学派的学者们使用“复杂”这一语词时,他们想象的是,如哈耶克所言,基于大量相互作用着的微观行为而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也称为“涌现秩序”(emerging orders)。此处关键是“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不是相互独立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33-1236的标注 2017-11-12 14:15:2351. 在哈耶克的叙述中,复杂系统的另一特征是,它涌现出来的秩序是什么样子,不可能预先知道,因为“知道”依赖于必须收集的关于这些秩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恰好是“涌现”出来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38-1240的标注 2017-11-12 14:16:2352. 一个基本问题:复杂现象是否有“模式”(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可被人类认知?以怎样的方式认知?就我的阅读范围而言,这是最接近哈耶克思想的问题。哈耶克晚期的思想早已超越了他的时代,至今,社会科学仍停留在被哈耶克超越了的时代。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59-1262的标注 2017-11-12 14:21:2553. 哈耶克使用通常指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的英文“conduct”而不用泛指包括动物行为在内的“behavior”来表示“行为”。并且,他使用在意义指引下才有的“actions”(诸种行动)来表示指导人类行为的社会秩序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64-1265的标注 2017-11-12 14:23:4954. 自生自发秩序三例:习惯法、自然语言、货币。紧接着,哈耶克指出,各国政府早已不允许货币自由发展了(他然后描述了一种互联网时代的“迂回方式”的货币无政府主义设想)。因此,自发演化的例子,只剩下习惯法和自然语言。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47-1349的标注 2017-11-12 14:35:5855. 他突然写了这样一段,让读者立即想到他早年的思想:“个体行为规则自发的变化,以及随之出现的秩序变化,可以使群体在它不作出这种改变就会灭亡的环境中继续生存下去。”这就是我反复解释过的,哈耶克(参阅他1945年的名著《通向奴役之路》)最重要的一项学说:伟大社会的特征是保护“匿名的少数”,从而社会可以最高的概率在未来的各种灾难中生存。匿名的少数,因为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先知道谁是这样的拯救人类的英雄——取决于情境和灾难的性质。所以,一个伟大的社会总是鼓励一切人在一切可能方向上生活。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58-1362的标注 2017-11-12 14:39:1556. 哈耶克首先讨论“社会演化心理学”(如果有这门学科的话)的议题,旨在解释个体为何遵守秩序,并且个体的相互作用是怎样与全局秩序相互作用的——在最微观的局部是每一个体脑内的神经元网络结构。此处,哈耶克转述了博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的观点:多中心的秩序因为有离散的决策体制,故而具有远比单一中心的秩序高得多的系统鲁棒性(抗干扰性)。请回忆汪小帆2003年的文章,完全随机网络具有极强的鲁棒性,哪怕80%的纽带都被破坏,网络仍可运转。此外,诸如“友谊圈”这样的社会网络,鲁棒性也极强。服从幂律的社会网络,我们知道,具有最弱的鲁棒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80-1385的标注 2017-11-12 14:47:5857. 如果有一门学科是研究复杂性的(那时还没有“桑塔菲学派”),那么,哈耶克认为,这门学科必须探讨这样一个方法论议题:它必须将它自身的研究方法视为它研究的复杂秩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的方法与它研究的对象都包含在相互作用的微观行为的涌现过程之内,也因此而依赖于历史(路径)——即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哪怕那些事情后来消失了,它们在复杂性及其思维方式里仍保存着自己的印记。于是,后来发生的理性很难理解自己为何要这样思考。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96-1400的标注 2017-11-12 14:53:4958. 系统由对象的集合及对象之间关系的集合构成并有多层结构。一般系统研究的数学方法,旨在为分析系统“局部—整体”关系提供基础。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42-1443的标注 2017-11-12 15:02:4259. 依照历史顺序刻画了三类系统模型:(1)机械论的,核心观念是“均衡”,适用于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程度最低的系统;(2)有机论的,核心观念是“homeostasis”(动态平衡),适用于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程度更高的系统;(3)过程论的或适应理论的,核心观念是“演化”,适用于复杂性最高的系统——因为复杂系统的多层结构是持续涌现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47-1450的标注 2017-11-12 16:39:2960. 根据弗雷泽的观察,当某物被图腾化之后,它的主人实际上获得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权利。所以,在哈耶克看来,图腾以及迷信,在成为原始社会私有产权最早也是最有力量的保护神。顺便提及,弗雷泽的传世名著是《金枝》(The Golden Bough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62-1465的标注 2017-11-12 16:42:2861. 首先,由于交易费用经济史研究得到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诺斯的制度经济学著名判断: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降低不确定性。其次,由于交易费用合约理论得到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列出了两类不确定性现象:行为的不确定性(behavioral uncertainty)和环境的不确定性(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那么,制度降低的是哪一类不确定性?返回常识,我们周围既有旨在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的制度——例如应对自然灾害的各类条例,又有旨在降低行为不确定性的制度;我推测,后者的数量和种类远多于前者,几乎可以说比比皆是。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73-1478的标注 2017-11-12 16:46:2562. 哈耶克其实相信的是,在群体内部从相互作用的大量个体行为规则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固然有助于这一群体的生存,但这一群体未必能在新的环境里继续生存。例如,群体甲最初达到的文明水平足以吸引周围尚处于野蛮状态的群体的注意。就像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那样,群体甲完全可能被更野蛮的群体征服,并由此而将文明社会的行为规则传承给征服者,由此,征服者也就达到了比它最初的水平更高的文明水平。还可能发生的是,就像中国以外的其他古代文明的历史那样,被征服之后,最初的文明群体完全消失了。当然,文明社会的那些规则很可能得到了传承。所以,哈耶克相信,规则的生命历程往往远比最初发明了这些规则的个体和群体要长久。这就意味着,如果道金斯试图说服我们相信,我们每一个人以及任何有机体无非是基因的载体,那么,哈耶克试图说服我们相信人类社会以及任何生物群体无非是规则的载体。如果民族之间发生了战争或国家之间有竞争的话,其实,根据哈耶克的观点,真正在竞争的是各种规则。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82-1490的标注 2017-11-12 16:50:5063. 假如价格并非教科书定义的那样“一物一价”,而是——这似乎是中国社会的常态——价格因人而异,因关系纽带的远近亲疏与差序格局而有差异,并且差异可能足够大以致交易各方很难将交易视为同一市场的交易。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04-1506的标注 2017-11-12 17:14:0364. 价格歧视的意思是保持质不变,同样的量有不同的价。因此,经济学教科书的处理方式是,将“市场切割”视为“价格歧视”的前提。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极端而言,要求将市场切割到个人范围内——还有“市场”吗?所以,处理中国现象,有一些学者倾向于引入中国特色的“交易费用”——开发和维持“关系”的成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07-1510的标注 2017-11-12 18:34:5265. 杭州,每年龙井茶的产量和价格都是公众议题。多年前,市政府为确保龙井茶产区(狮峰、龙井、云栖、虎跑)的茶不与外区的龙井茶混淆,从而导致劣质茶淘汰优质茶(经济学的“柠檬原理”),每年估产并制作龙井茶的防伪标签,按产量发给产区茶农。可是,产区茶农将这些防伪标签贴在他们从外区购入的龙井茶包装盒上,赚取本地茶与外地茶的价差(每斤明前茶的价差至少5000元),而茶农自产的龙井茶仍可按正宗龙井茶出售——通常卖给亲友或知情人士。根据以上分析,不难推断,杭州政府颁发防伪标签这一政策可诱致杭州龙井茶产区(狮龙云虎)以正宗龙井茶的价格出售的茶叶总量增加大约一倍。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17-1523的标注 2017-11-12 18:37:5666. 中国最近三十多年培育出来的市场经济,脱胎于更早时期的中央计划经济,并且,市场与计划之间也不是截然两分,而是一种犬牙交错、此消彼长的动态格局。最近十几年,市场经济衰退,计划经济强劲,表现为收入的“实物形态”占总收入的比例显著增加。同时,腐败泛滥,表现为“灰色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显著增加。实物形态的收入和灰色收入,这是两类需要认真界定的中国情境里的经济现象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25-1528的标注 2017-11-12 18:42:4367. 现在让我们反思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从生产函数开始。因为这是以往就有争议的环节,为什么将生产环节视为“黑箱”并且表达为给定的函数?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通常的解释是,只要“技术”是给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表达为生产函数,即Q=F(X),这一函数关系代表的是生产的技术结构。所以,科斯(Ronald Coase,1910-2013)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他的授奖演说标题是“生产的制度结构”26,强调他的贡献是填补以往经济学假设“生产的技术结构”之不足。科斯考察生产的制度结构,首先见到的是交易费用——由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与市场的边界(所谓“是买还是造”的问题)。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36-1542的标注 2017-11-12 18:46:1168. 所谓制度的好或不好,我们通常这样界定:如果资本勾结权力的交易费用远低于资本不勾结权力的交易费用,这种制度就是不好的。在这一视角下,目前大力推进的反腐败行动,确实在改善中国的制度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48-1550的标注 2017-11-12 18:48:4669. 可见,只要进入中国情境,由于交易费用依赖于个人中心网络的差异,价格与市场可以变得如此复杂。这是中国经济的微观考察,令人兴奋,因为这些考察很难纳入教科书经济学。至于中国情境的宏观经济学,据我观察,目前还没有建基于中国情境的微观分析的宏观经济学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50-1553的标注 2017-11-12 18:55:1970. 贝克尔确实是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人物,他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变量X里增加了一个分量“人力资本”(服务流),就相当有效地挽救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由于人力资本依赖于先天因素(家庭遗传)和后天因素(教养教育),所以,上列行为参数当中的心理、家庭和人格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来表达。这样,行为经济学家需要研究的就只有“关系”和“情境”两类因素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62-1566的标注 2017-11-12 19:02:1871. 个体行为嵌入于演化中的社会网络,怎样为从各局部网络相互作用的个体行为规则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建模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67-1568的标注 2017-11-12 19:03:4472. 然,贝克尔的人力资本概念在多大程度上可观测,至今仍是一个问题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68-1569的标注 2017-11-12 19:03:5173. 从易到难,我先介绍“权力”(power)的参量表达,这是我的《新政治经济学讲义》处理的主题。耶鲁大学的行为主义政治学权威达尔(Robert A.Dahl,1915-2014)去年辞世,他在1957年发表过一篇文章“The Concept of Power”(“权力这一概念”)。在这篇文章里,并且更详细的讨论收录于他1963年的名著《现代政治分析》(Modern Political Analysis)1984年增订版28,符合我们关于社会网络的常识,他视权力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性质。接着,他定义权力为“影响力”(influence),并给出测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力的概率描述。我试着用行为经济学的语言转述达尔的定义:假设有两个人甲和乙,各自有可选方案的集合A和B。可观测事件(甲,a)代表甲从A选择a,可观测事件(乙,b)代表乙从B选择b。那么,如果甲选择a可以改变(增加或减少)乙选择b的概率,甲就被认为对事件(乙,b)有影响,条件概率P((乙,b)|(甲,a))与概率P((乙,b))之间的差异可视为甲对乙选择b这件事的影响力的测度。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03-1612的标注 2017-11-13 10:20:4774. 我更喜欢巴泽尔(Yoram Barzel)在《国家理论》29里提供的简明定义:权力就是将成本加给他人的能力。虽然,成本这一概念隐藏了我们关于权力必须作的几乎全部考察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12-1614的标注 2017-11-13 10:21:4975. 在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给定集合A和B,甲通过以甲为中心的网络和乙的个人中心网络对事件(乙,b)产生影响,记作:I{甲:A,(乙,b)}=P((乙,b)|(甲,a))-P((乙,b))。可见,这里形成的是社会网络内相互有影响的人之间的博弈。对于网络博弈,我们知道,最常见的是多重均衡,而且均衡不稳定,故更多地使用的方法是仿真计算而不是博弈分析30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17-1621的标注 2017-11-13 10:25:4376. 林南在《社会资本》第六章这样界定“社会资本”:为了获得地位而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网络中的资源31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23-1625的标注 2017-11-13 10:27:5177.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1967),美国社会的研究结论是:在社会地位的获取过程中,个人的自致资源远比先赋资源重要得多。当然,基于常识,我们知道中国社会未必如此,甚至很可能不如此。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远未发展到美国那样的程度,所以“关系”在资源配置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35-1637的标注 2017-11-13 10:32:5778. 就是在英国这样经历了六百年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根据经济史家克拉克的新著,由家族(姓氏)传承的社会地位如此普遍,以致克拉克能够以相当高的准确性只根据一个英国人的姓氏就推断他目前的社会地位36。日本社会的情形略显独特,因为日本传统的家族观念是“包容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所以,日本私人企业家很可能从家族之外根据能力选择年轻人接自己的班——通常要有“养子”仪式。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52-1656的标注 2017-11-13 10:42:3779. 社会地位的虚拟市场允许一个人通过相应的努力获得和改善自己在科学界的地位、在军事界的地位、在法律界的地位、在演艺界的地位,等等。由于能力分布的不平等,人们投资于更适合自己能力的领域。贝克尔证明,有社会地位虚拟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可以是社会最优的,但它表现出来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可以远高于没有社会地位虚拟市场时的一般均衡状态。关键是,贝克尔在文章开篇就强调,帕累托发现的收入和财富分布的幂律,似乎与社会制度的性质完全无关。学者们在各种类型的社会——游牧部落、市场社会、半市场社会、封建社会、伊斯兰的、基督教的、儒家文化的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都观察到帕累托幂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79-1684的标注 2017-11-13 10:57:3380. 旨在解释广泛见于人类社会(包括大型社会、小型社会、根块采集与狩猎的社会)的权威、特权、财富、荣誉、政治影响力等等社会地位的阶梯。 对于上述现象的解释,历来有两大类模型。其一是经济学家鼓吹的(例如贝克尔的模型),在这一类模型里,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能力,而能力在人群中的分布先天就是不平等的。其二,主要是社会学家鼓吹的(例如林南的模型),在这一类模型里,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自致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社会地位(先赋资源或可继承的社会关系),而社会网络的不同地位能够调动的资源是很不平等的——称为“社会结构”(“秩序”和“规则”远比“个人”生存得更久远)。注意,两类模型都假设一个人的自致地位与他取得的成就或贡献是一致的。因为,成就与地位完全不相关,长期而言,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社会怎么能够生存。个人能力的解释与社会结构的解释,为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个人能力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很自然地呈现的秩序(涌现秩序)。基于社会结构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阶级斗争的结局(由统治阶级强加给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结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88-1698的标注 2017-11-13 11:11:3981. 个人能力的解释与社会结构的解释,为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个人能力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很自然地呈现的秩序(涌现秩序)。基于社会结构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阶级斗争的结局(由统治阶级强加给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结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95-1698的标注 2017-11-13 11:11:4782. 首先,经验观察表明,社会地位的阶梯并非如社会学家想象的那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或目的性,相反,这些阶梯自然涌现出来,尤其是如果地位与成就足够地一致,并不导致激烈的社会冲突(阶级斗争)。其次,经验观察表明,在现实社会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未必带来与个人成就或能力完全一致的荣誉或经济回报。这两方面的观察意味着,一个能够长期生存的社会,或多或少必须使地位与成就相互一致,并借助于这样的激励机制持续筛选更适合这些地位故而具备相应能力的人(纵向流动性的功能)。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00-1704的标注 2017-11-13 11:15:1983. 通常根据成就来判断能力的时候,由于信息在社会网络之内传播时发生的种种扭曲——这些扭曲综合而言倾向于夸大差异,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06-1707的标注 2017-11-13 11:18:4384. 直观而言,这样的机制导致了人类社会地位阶梯的等级差别远比实际能力的分布要大。所以,长期而言,如果我们假设一个社会群体根据能力创造的总价值与社会根据能力判断分配的总价值保持预算平衡,那么,上述的社会判断偏差长期而言必须有所纠正,否则社会就难以为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12-1714的标注 2017-11-13 11:19:1785. 古德描述社会判断是怎样扭曲的,借助于社会网络的性质。每一个局部网络里的邻居们相互影响,每一个人的判断来自他自己的体会,但仍主要来自他的邻居们的判断——在股市里就称为“羊群效应”(香港人所谓“追涨杀跌”的行为)。古德指出,这一假设并不要求社会网络的研究者知道关于每一角色的个人信息,所以,很适合实证研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16-1719的标注 2017-11-13 11:26:0586. 是谢林(Thomas Schelling)“焦点均衡”——多重均衡的博弈参与者们借助例如文化传统(习俗、惯例、常识)这样的背景信息达成“焦点”(focal point)的均衡。如果我的判断正确,那么,由于多重均衡是协调博弈的特征,当文化传统发生断裂时,例如转型期社会,常识、行为规范、核心价值观等等有助于博弈参与者达成焦点的背景信息大多已不存在或严重扭曲,于是,焦点要么不存在,要么散落于不同的局部网络——即局部网络的协调博弈有焦点均衡,但不同的局部网络有不同的焦点均衡。我的一位朋友,在不同群体的信誉有重大差异,有时令人惊讶。事实上,我周围有相当多这样的例子。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27-1733的标注 2017-11-13 11:27:5387. 古德论证,社会评价达成的均衡具有下列三项性质:(1)地位较高的人与地位较低的人之间的纽带更可能是弱纽带;(2)地位相近的人对扮演各种角色的人的能力有相似的判断;(3)资源在社会成员当中的分布大致与他们的成就正相关但更不平等。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33-1735的标注 2017-11-13 11:28:2488. 虽然,这些脉络并未澄清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稳定性等重要议题。为什么是稳定性?因为社会网络的基本单元是纽带(关系)而不是节点(实体),尽管实体是稳定的(有机体的生命就意味着稳定性)。根据社会交换的三种媒介,关系纽带有三种类型:(1)以货币为媒介,例如市场关系;(2)以权力为媒介,例如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3)以情感为媒介,例如包括家庭和家族在内的社群关系。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情感纽带。不难推测,这是因为情感纽带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可是,我们生活在转型期中国社会,情感纽带丧失了它们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缺少法治传统(与宗教传统的缺失密切相关)。那么,经济活动(交换)的信任基础呢?显然,这是中国问题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主题。研究这一主题的时候,一方面要考察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一方面还要考察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情感稳定性的微妙条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61-1768的标注 2017-11-13 18:39:0089. 尤其是现代人类,他们掌握着改造自然的力量,他们完全可以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以便适应他们相信的更好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在乎大约三十年前那位老人留给我的字条:祝贺你意识到了人类“有意识进化”这一可能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97-1799的标注 2017-11-13 18:51:4290. 总而言之,基于常识,权力越大,权力对权力者就越重要。也就是说,权力对权力者而言几乎永远是收益递增的——即效用函数对权力的二阶导数大于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20-1821的标注 2017-11-13 18:54:4191. 我更愿意保持哈耶克的思路,将权力强化自身的过程视为权力组织消耗资源陷入边际收益递减状况的主要理由。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35-1836的标注 2017-11-13 19:01:0492. 权力尽管可以不断获取更大权力(强化自身),却越来越难抑制权力本身的官僚化倾向,因为,更大的权力几乎永远意味着权力的科层程度的增加。给定社会交往技术(即维持纽带的成本),我们试着想象社会网络的顶端怎样强化自己的权力。这里,我需要转述阿罗的著作,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1974)。在这本小册子里,阿罗给出社会组织的一般原理:最优的科层高度必须在底层收集信息的有效性和顶端决策的有效性之间权衡。从底层到顶端的距离越长,信息扭曲就越大,从而决策失误以及失误产生的后果就可能越严重。另一方面,从顶端到底层的距离越短,信息扭曲固然减少,但决策成本可能很大,因为顶端需要维持太多与底层的纽带关系。给定社会交往技术,给定最优科层高度,要使顶端有更大权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加底层规模(统治的范围)。如果统治的范围遇到极限,不可能再扩展,那么,给定社会交往技术,给定底层规模,获得更大权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加顶端到底层的距离,于是偏离最优的科层高度,从而损害权力者自身利益。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38-1846的标注 2017-11-13 19:01:3593. 显然,角逐权力的人可以完全忽略最优科层原理。我认为,这是政治活动边际收益递减的主要理由,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50-1851的标注 2017-11-13 19:02:0394. 我的描述,很容易使我自己想到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相平面分析,那里常出现的情形就是这样的,最简单的情形是直线上的三个均衡点:A,B,C,其中A和C是相互冲突的稳定均衡,而B不是稳定均衡。假设现状是A,假设改革的本意是使社会系统从A演化到C,那么,如果改革的诉求在A与B之间,它将被均衡力量拉向A从而改革消失,如果改革的诉求在B与C之间,它将被均衡力量拉向C从而改革演变为革命。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63-1866的标注 2017-11-13 19:08:0695. 贝克尔1990年有一篇文章42,结尾部分,三位作者在二维相平面里讨论日本和德国的经济为何在战败之后迅速崛起。 他们假设二维平面的一个维度(横轴)代表人力资本,另一个维度(纵轴)代表物质资本,注意图5.23的W是一个不稳定均衡,它两侧的均衡是U和L,其中U代表欠发达或中等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L代表高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战争摧毁了以往积累的物质资本,但没有摧毁人力资本存量,相当于强迫系统偏离稳定均衡U(中等水平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使它绕过不稳定均衡W,在临界曲线MM和稳态增长线Op的右下方一个新的初始状态d(低水平的物质资本和中等水平的人力资本)重新出发,渐进地趋向于稳态增长线Op——沿这条直线增长的经济保持着不变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率。日本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沿着这条稳态增长线向右延伸,最终可达到比灾难之前更高的发展水平,远比战前高的人力资本存量和不低于战前水平的物质资本存量。如果没有战争,那么,系统就很难从U跃变到L,因为只要它接近W就会被均衡的力量拉回到U。那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67-1877的标注 2017-11-13 19:08:2896. 发达国家是怎样抵达L的呢?贝克尔假设人力资本的积累遵循收益递增律,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投资于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就越高;注意,这也意味着,如果人力资本水平很低,那么投资于人力资本得到的回报率很可能低于多生孩子的投资回报率。在这一假设下,贝克尔指出,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最初的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所以,人们选择较大的家庭规模,最终收敛到低水平稳态均衡U。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最初的人力资本存量较高,于是投资于人力资本就更合算,人们于是有了较小的家庭规模和很高的人力资本存量。显然,这是贝克尔著名的“孩子的质”与“孩子的量”之间的互相替代定理的一种应用。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77-1882的标注 2017-11-13 19:09:0397. 理性狂妄,是人类永恒的致命自负。从这一角度看,只承认有限理性的行为经济学家,与鼓吹涌现秩序学说的哈耶克主义者,是天然盟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86-1887的标注 2017-11-13 19:11:3298. 至少两个“人格”维度的得分,与合作行为的主要脑区由脑成像技术测度的灰质厚度,二者之间有统计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这些结论可更准确地预测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被试在囚徒困境博弈或公共品博弈中更可能采取的策略。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43-45的标注 2017-11-14 15:12:0699. 过去十年来的人格学研究,尤其是2007-2012年间发表的几篇研究报告,意味着更抽象的人格模型,典型地就是“两维度”模型——心理稳定的维度(α)和好奇探索的维度(β),以及鲁斯坦(Phillippe Rushton,1943-2012)鼓吹的“单维度”模型——GFP(general factor personality)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06-508的标注 2017-11-14 15:13:52 1.我为今年秋季的行为经济学课程绘制思维导图,找到更通俗的表达,只需要写这一段文字即可。三类现象:(1)稀缺性(2)不确定性(3)复杂性 2.被行为主体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依赖于两组因素,第一组是变量(它代表行为主体可选的方案),第二组是参量(通常依赖于行为的心理和历史因素) 3.小密尔首先是逻辑学家,英文表达具有严谨的逻辑感,他定义了“价值”—被感受到的重要性 4.价值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 2017-05-21 18:33 1.我为今年秋季的行为经济学课程绘制思维导图,找到更通俗的表达,只需要写这一段文字即可。三类现象:(1)稀缺性(2)不确定性(3)复杂性2.被行为主体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依赖于两组因素,第一组是变量(它代表行为主体可选的方案),第二组是参量(通常依赖于行为的心理和历史因素)3.小密尔首先是逻辑学家,英文表达具有严谨的逻辑感,他定义了“价值”—被感受到的重要性4.价值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5.将物质配给的关键环节类比于艾智仁关于设有加油站的道路,我们不难提供这样的预测:(1)那些更接近物质配给关键环节的人更可能积累更多的财富,(2)那些更擅长人际关系投资的人更可能积累更多的财富 (3)那些更适应政治格局和意识形态变动的人更可能积累更多的财富6.大约在1980年代以后成为主流人格模型的,就是所谓“大五模型”,它有五个基本的人格维度,依照这些维度的英文字头,被心理学家称为“OCEAN”或“人格海洋”:(1)对新鲜经验的开放性(O),在这一维度之内有一些子维度—奇思异想、审美、新鲜感受、标新立异的行动、新观念和新价值;(2)责任感(C),这一维度内的子维度--能力、秩序、义务感、成就欲、自律、周虑;(3)外倾性(E),以及它的子维度--温暖、聚合性、肯定性、活跃、刺激寻求、正面情绪;(4)宜人性(A)及其子维度--信任、坦率、利他主义、服从、谦虚、温和(5)神经质(N)及其子维度--焦虑、敌意、抑郁、自我意识强烈、冲动、脆弱7.正念:一种有目的地、不评判地将注意力集中与此时此刻的方法。8.人脑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预先将行动的各种可选方案的各种可能后果呈现在想象之中,并演化形成理性选择的能力。9.由于交易费用经济史研究得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诺斯的制度经济学著名判断: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降低不确定性10.列出了两类不确定性现象:行为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 1.核心观念的展开,就是理论。因此,研读任何一套理论,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直入核心。当然,需要很高的悟性。于是更常见的方式是从外围开始研读,通过许多案例分析,逐渐接近核心观念或议题。当然,这就十分繁琐,而且容易迷失主线。 2. 艾智仁提供洞见:稀缺与竞争互为表里。直观而言,我们可以根据竞争的激烈程度来推测稀缺的程度,也可以根据稀缺的程度来推测竞争的激烈程度。后来,艾智仁提供了更多的洞见。他指出,有稀缺就有.. 2016-04-29 17:52 1.核心观念的展开,就是理论。因此,研读任何一套理论,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直入核心。当然,需要很高的悟性。于是更常见的方式是从外围开始研读,通过许多案例分析,逐渐接近核心观念或议题。当然,这就十分繁琐,而且容易迷失主线。 2. 艾智仁提供洞见:稀缺与竞争互为表里。直观而言,我们可以根据竞争的激烈程度来推测稀缺的程度,也可以根据稀缺的程度来推测竞争的激烈程度。后来,艾智仁提供了更多的洞见。他指出,有稀缺就有竞争,并且有竞争就有歧视。他继而指出,下列观念是无法分离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实质的不同表达:稀缺、竞争、歧视、产权、行为约束。 3.基于小密尔的主观价值定义,并且基于我对现代人的幸福感的考察(参阅《行为经济学讲义》),我在图1.2的右上方画出了价值(感受到的重要性)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概要而言,沿着物质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逐物而不返”;沿着精神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是“完全的自足”。故而,我在图1.2右上方用粗线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现代人的生活路线-最初是在物质生活维度上,然后更多转入社会生活维度,最后,或许只有少数人,进入精神生活维度。 4.依此类推,难怪人们用老黑格尔的名言来嘲讽套套逻辑经济学家:凡事存在的,一定是合理的。 5.艾智仁由此引入“好像理性”这一短语,用来表达“物竞天择”的演化幸存者的理性行为。仅当幸存者被经济学家观察到的时候,幸存者的行为被赋予经济学的理性。那些没有被观察到的从而很可能没有幸存下来的行为主体,被经济学家们假设不能适应物竞天择的环境,也就是说,这些行为主体的行为不是足够理性的。这样的经济学解释,颇有些套套逻辑的意味,由此而来的数学模型或经济理论,称为“adhot theory”(为了解释特殊现象而炮制出来的只能解释这一特殊现象的理论) 6.为了免除套套逻辑的困扰,张五常的建议是,经济性解释可以从假说开始,但必须始终坚持内生于模型的变量具有很好的可观测性,于是能推演出可检验的命题。这一原则,他概括为:”看不见则验不着。“ 7.张五常”街头巷尾观察世界“几十年修成的功夫,使他能从人们的行为(变量)准确推测诱致了这些行为的社会制度。 8.行为主体选择的可选方案集和他所选的方案是可观测的。 9.只要有充分的观察,一位如张五常所说的面向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家,应当有能力从那些可观测的变量和可观测的参量推断出那些不可观测的参量的重要性质。当然,这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它的实践者如张五常和周其仁那样,常年坚持在街头巷尾看世界,同时沉潜往复与经济学解释。 10.布坎南不是套套逻辑经济学家,他在一篇文章里指出,经济学家之所以不同于非经济学家,就在于他们能在任何特定情景内指出那些进入行为主体效用函数的重要变量和成本。相比之下,萨缪尔森更接近套套逻辑经济学家。张五常承认萨缪尔森是创造模型的天才,但他批评萨缪尔森不懂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他引用2009年萨缪尔森去世后”两位专家的计算“-萨缪尔森关于现实经济的预测没有一项是准确的。 1. 迟早,行为经济学也将满足社会科学对理论的以下三项要求: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21的标注 2017-10-31 20:43:07 2. 新古典经济学有两套理论,其一是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局部均衡分析,其二是“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分析。满足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局部均衡分析千招万式化为一招一式,张五常的概括是:约束下的最大化个体行为集结为需求定律——“对商品的需求... 2018-01-28 17:13 1. 迟早,行为经济学也将满足社会科学对理论的以下三项要求: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21的标注 2017-10-31 20:43:072. 新古典经济学有两套理论,其一是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局部均衡分析,其二是“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分析。满足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局部均衡分析千招万式化为一招一式,张五常的概括是:约束下的最大化个体行为集结为需求定律——“对商品的需求量随商品价格上升而减少”。但是,马歇尔均衡的逻辑基础是一般均衡:给定偏好、技术、资源禀赋,以及一组技术性假设(凸性、紧性、连续性),那么,存在全部市场的价格与数量的一般均衡。就简单性和统一性而言,“阿罗—德布鲁”分析框架远胜于马歇尔分析框架,但至今只有极弱的可证伪性。就简单性和可证伪性而言,由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们继承和发展了的马歇尔分析框架仍是最佳的,但至今,包括卢卡斯的努力,未能融入一般均衡逻辑基础;也因此只有弱统一性。将上述两套分析框架融合为一,这是新古典经济学未来努力的主旨,也是它尚未完结的理由。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29的标注 2017-10-31 20:43:143. 下列观念是无法分离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实质的不同表达:稀缺、竞争、歧视、产权、行为约束。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6-107的标注 2017-10-31 22:04:494. 任一物品的稀缺性只能根据一般均衡状态内该物品的价格是否大于零来判断,却不能根据它的局部均衡价格是否大于零来判断。因为,各市场的均衡价格是互为参量故相互依赖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4-115的标注 2017-10-31 22:08:575. 另一部分参量可以是行为主体享有的各类产权受保护和尊重的程度,故由此可以引申出艾智仁的产权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6-117的标注 2017-10-31 22:09:086. 阿罗和德布鲁证明的“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提供了这样的承诺,即通过改变初始资源禀赋(包括财产权利)在社会成员当中的分布,可以使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恰好是社会福利最大化所需的帕累托状态。当然,“改变初始资源禀赋在社会成员当中的分布”,可能意味着社会动荡或革命。由此可以引申出阿罗(Kenneth J.Arrow)的社会选择理论和布坎南(James M.Buchanan)的公共选择理论2。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7-122的标注 2017-10-31 22:09:197. 艾智仁1950年的名篇“不确定性,演化,与经济理论”是这样切入主题的:假如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那么,行为主体的每一行为的全部可能后果,应依照这些后果使行为主体满意的程度排列在横轴上,这些后果的发生概率,于是形成一条分布曲线。艾智仁询问:如果可选方案集包含至少两套可选方案,于是至少有两条这样的分布曲线。那么,最大化的行为或理性的行为主体应当选择哪一条分布曲线?这一问题,我称为“摩尔—艾智仁”问题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5-129的标注 2017-10-31 22:16:538. 小密尔首先是逻辑学家,英文表达具有严谨的逻辑感,他定义了“价值”(values)——被感受到的重要性(importance felt)。由于他这样定义了价值,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学传统里,就有了[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David Ricardo)和马克思(Karl Marx)的客观价值论的]主观价值论的种子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5-138的标注 2017-10-31 22:17:059. 艾智仁由此引入“好像理性”这一短语,用来表达“物竞天择”的演化幸存者的理性行为。仅当幸存者被经济学家观察到的时候,幸存者的行为被赋予经济学的理性。那些没有被观察到的从而很可能没有幸存下来的行为主体,被经济学家们假设不能适应物竞天择的环境,也就是说,这些行为主体的行为不是足够理性的。这样的经济学解释,颇有些套套逻辑的意味,由此而来的数学模型或经济理论,称为“ad hot theory”(为了解释特殊现象而炮制出来的只能解释这一特殊现象的理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3-167的标注 2017-10-31 22:23:1410. 经济学家只应通过可观测的量来推断那些不可观测的量的性质。与人们的偏好(口味)相比,人们的行为约束是更可观测的,所以,经济学家必须假设人们的偏好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可以用约束的变动来解释人们的行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4-206的标注 2017-10-31 22:37:0711. 贝克尔和斯蒂格勒假设,人们在市场上购买的各种商品通常不能直接产生效用,这些商品必须通过“家庭生产函数”,与家庭成员的时间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相结合,才转换为直接产生效用的“家庭服务”。那些最初听了古典音乐的人,形成了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力资本存量,于是在家庭生产函数中,这样的人力资本存量将使古典音乐的边际产出高于流行音乐的边际产出,从而诱致那些最初欣赏过古典音乐的消费者在未来消费更多的古典音乐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7-211的标注 2017-10-31 22:39:3512. 在博弈论理论家当中,豪尔绍尼(John C.Harsanyi)持有类似的信念。他写过一篇文章,从哲学层面论证一切人类成员其实共享同样的偏好,只不过,在特定的生活世界里,由于信息不完全,人们在特定情境里有不同的偏好。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11-213的标注 2017-10-31 22:41:3513. 在博弈论理论家当中,豪尔绍尼(John C.Harsanyi)持有类似的信念。他写过一篇文章,从哲学层面论证一切人类成员其实共享同样的偏好,只不过,在特定的生活世界里,由于信息不完全,人们在特定情境里有不同的偏好。站在张五常的方法论立场上,我可以批评贝克尔和斯蒂格勒的上述文章。在现实世界里,家庭生产函数的各种变量,尤其是人力资本存量,是看不到的,故而测不着。事实上,贝克尔和斯蒂格勒从他们的“生产者—消费者”理性选择模型能够推演的,是各种家庭投入的“影子价格”——通常无法观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11-215的标注 2017-10-31 22:42:1214. 布坎南不是套套逻辑经济学家,他在一篇文章里指出,经济学家之所以不同于非经济学家,就在于他们能在任何特定情境内指出那些进入行为主体效用函数的重要变量和成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4-225的标注 2017-10-31 22:44:5015. 萨缪尔森更接近套套逻辑经济学家。张五常承认萨缪尔森是创造模型的天才,但他批评萨缪尔森不懂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他引用2009年萨缪尔森去世后“两位专家的计算”——萨缪尔森关于现实经济的预测没有一项是准确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5-227的标注 2017-10-31 22:44:5716. 布坎南带我们回到图1.3,既然新古典经济学家仅依据可观测的量(即“数据”)来解释可观测的行为,那么,当可观测的量,或数据,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而迅速扩展时,基于同样的态度,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应拒绝使用这些新的数据。当新的数据来源于脑科学、经济学实验和计算机仿真时,使用这些数据的经济学家就被称为“行为经济学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8-231的标注 2017-11-01 10:03:3417. 段,他们可以直接观测脑内神经元网络的活动,故而偏好不仅不再是不可观测的,而且可能被可观测的脑内神经元网络活动加以解释。事实上,过去十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趋势:在脑科学、实验和仿真这三大观测手段当中,脑科学已成主流,或许与实验经济学和仿真的数据相互参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43-246的标注 2017-11-01 19:03:1718. 故而偏好不仅不再是不可观测的,而且可能被可观测的脑内神经元网络活动加以解释。事实上,过去十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趋势:在脑科学、实验和仿真这三大观测手段当中,脑科学已成主流,或许与实验经济学和仿真的数据相互参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44-246的标注 2017-11-01 19:03:2719. 有可观测的反例,就意味着我没有陷入套套逻辑。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57-257的标注 2017-11-01 19:08:4220. 法玛(Eugene F.Fama)由于确立了金融市场有效性假设而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指出,一个理论被称为“好的”,如果它满足三项条件——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69-270的标注 2017-11-01 19:15:3221. 目前流行的行为经济学教材,充斥着关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各种假设的反例,以及为解释这些反例而设立的过于特殊的行为经济学假说。上述方法论的讨论表明,行为经济学真正需要的,是使它自己得以立足的一项核心假说。最好的情形是,这一核心假说可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说(需求定理)包容到它内部,成为一项特殊假说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75-277的标注 2017-11-01 19:20:2122. 也是基于这一意图,我将需求定理重新表述为更具普遍性的假说——“任何人选择任一可选方案的欲望与这一可选方案的代价成反比”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78-279的标注 2017-11-01 19:22:0923. 这是行为经济学家萨勒(Richard Thaler)在2005年的一篇文章里早已指出过的,他列出了行为经济学的四项基本假设:(1)bounded rationality(有限的理性能力);(2)bounded selfishness(有限的自私程度);(3)bounded will-power(有限的意志力);(4)bounded resources(有限的资源)。显然,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完备的理性能力、无限的自私程度、无限的意志力、有限的资源,不妨被视为上述四项行为经济学假设的特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85-288的标注 2017-11-01 19:24:0724. 如果民众是行为主体,那么,调低目标其实是十分艰难的社会心理调整过程。相比之下,激发民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高度预期是更容易的事情。由于存在着这样的不对称性,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保守的政治领袖可能竞争不过激进的政治领袖。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324-327的标注 2017-11-01 19:45:1425. 西蒙在1959年文章里详细讨论了有限理性假设在真实世界中的依据,其中最重要的依据是“信息的代价”——实质理性假设要求决策者不考虑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可是这一成本显然太高,以致厂商和个人几乎从不等待信息完备之后才决策。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338-340的标注 2017-11-01 19:55:1326. 构成扎克的荷尔蒙铁三角的是已知几十种激素中的三种:(1)催产素(oxytocin),又因分泌这一激素的垂体后叶而译为“垂体后叶激素”。研究表明,雌性哺乳动物对幼兽的温存程度正比于脑内的催产素水平。也是基于哺乳动物演化形成的这一神经化学递质系统,人类的同情心与催产素水平显著相关。(2)血清素(serotonin),又称“紧张缓解激素”,它是在哺乳动物演化阶段之前(大约3亿年前)的腔肠动物演化阶段开始形成的一种激素,与“饥饿感”密切相关。临床观察表明,抑郁症患者有显著偏低的血清素水平。(3)多巴胺(dopamine),大约在1亿年前演化形成的荷尔蒙系统,它也是2003年以来行为经济学家最熟悉的一种激素。大量研究表明,幸福感与多巴胺水平显著正相关。也因此,这种神经化学递质系统也被称为“鸦片回报系统”——吸食毒品导致的快感足以降低任何敌意或警惕性,从而诱致慷慨行为。扎克在2011年文章里论证上述三种荷尔蒙在脑内主导着人类的道德行为,故可称为“铁三角”,据此,扎克为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提供了一个“同情—慷慨—惩罚”模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18-527的标注 2017-11-11 20:06:4327. 年轻的辛格于2004-2006年在《科学》《自然》《神经元》等杂志发表了她的脑科学实验报告,令人信服地证实,每一个人脑内确实存在“同情共感”神经元网络——集中于大约8个脑区。 关于同情共感神经元网络的最新研究报告,是由更年轻的萨克谢及其同事于2015年发表的。萨克谢在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9岁因发现了脑内“推测他人意图”(又译“同理心”或“他心理论”)的核心脑区(右侧颞顶交)而成名,2008年入选《大众科学》全世界40岁以下百名最优秀科学家。也是在2015年,她与阿道尔夫在《美国科学院通讯》联合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杏仁核系统是社会认知的整合中心,虽然,它的切除不会影响“同理心”的运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42-548的标注 2017-11-11 20:10:0428. 很可能因为岛叶独特的位置,它一方面可以媒介来自哺乳动物演化阶段形成的“情感脑”(外缘系统)的信号和爬行动物演化阶段形成的“本能脑”(脑干系统)的信号,另一方面又媒介大脑信号。社会脑的另一核心脑区是扣带前回(图3.8和图3.9显示了它的位置),它是通常所说的“自我意识”中枢。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70-572的标注 2017-11-11 20:16:1029. 据辛格报告,身体的物理感受信号映射到扣带中回,故通过扣带前回与扣带中回的交界,这些信号可呈现给扣带前回的自我意识。辛格指出,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综述表明,岛叶前回与扣带前回,是人类“同情心”的最核心脑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73-575的标注 2017-11-11 20:18:0230. 据辛格报告,身体的物理感受信号映射到扣带中回,故通过扣带前回与扣带中回的交界,这些信号可呈现给扣带前回的自我意识。辛格指出,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综述表明,岛叶前回与扣带前回,是人类“同情心”的最核心脑区。例如,我可以设想这样的过程:杏仁核系统首先从面部表情识别他人情绪的类型(惧怕、悲伤、高兴、恶心、愤怒),然后岛叶将这些信号与身体感受对应于同类情绪的信号相互比较,再将这些信号投射给扣带前回,以便将“他”的情绪与我的感受同时呈现给自我意识。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73-577的标注 2017-11-11 20:18:5131. 根据他们的报告,人类在奈特定义的不确定性(即没有任何概率分布的信息时的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时,激活的主要脑区是框前额叶(计划和对本能冲动的抑制)和杏仁核(惧怕),切除了框前额叶的患者不再对奈特不确定性有任何敏感性。这些事实,作者们指出,与确定性或风险(有概率分布的信息时)条件下的新古典决策理论之间构成明确冲突。此外,他们报告,哺乳动物脑内权衡损益的中枢结构——纹状体(尾核、豆核、苍白球)的激活水平,与预期收益正相关,但与奈特不确定性的强度负相关。许明2005年的这份报告,应当与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并列研读。虽然,由于卡尼曼的工作广为人知,我在课堂上和讲义里很少介绍,现在概述如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93-599的标注 2017-11-11 20:24:2432. 原点被拉宾明确标记为“r”——参照点,这是因为它在前景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实在太容易被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忽略——他们习惯于认为一个人的快乐与痛苦的水平唯一地取决于他的财富总量,而不是财富的增量。现在,拉宾明确地将横轴标示为“c-r”,即财富的增量。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25-627的标注 2017-11-11 20:35:5433. 人们倾向于高估小概率事件的权重——即给予客观概率很小的各种事件过高的(超过客观概率的)重要性感受,同时倾向于低估大概率和中等概率的各种事件的权重。典型地,买彩票的人倾向于高估中彩的概率。另一方面,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概率很高的提醒,可以认为是大概率事件,但人们普遍低估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对于高估小概率事件,贝克尔有一个猜测:当人们想不清楚未来事件的时候,他们倾向于将小概率负面事件的后果想象得更严重,并且将小概率正面事件的后果想象得更美好。对于低估大概率和中等概率的事件,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习惯”——这些事件经常发生,于是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事件,前述“韦伯—费希纳”关于刺激强度的边际效应递减律意味着,习以为常的事件留给我们的印象,强度是边际递减的,于是,我们倾向于低估它们的重要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39-645的标注 2017-11-11 20:40:1334. 外缘系统是哺乳动物的情感中枢。人类大脑皮质,尤其是前额叶,在晚近10万年突然有爆发式的扩张(参阅《行为经济学讲义》第四讲),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独特的语言和理性能力。理性脑的爆发式扩张,使人类脑内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的不同结构之间很难完全“磨合”。所以,对人类而言,情感与理性之间常有严重冲突——导致自杀或癫狂等非理性行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46-649的标注 2017-11-11 20:42:5835. 辛格在2015达沃斯演讲的结尾部分指出,她的新方法将彻底改变经济学及其模型。因为,经过“正念修行—同情心—悲悯”的训练之后,人们不再是冷漠的,他们在经济决策中明显地倾向于顾及他人和环境。个人不再孤立,而是在社会网络里。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70-672的标注 2017-11-11 20:47:0436. 所谓“交易费用”,狭义而言,就是交易参与者收集、处理和传播关于商品的各种信息的费用。在狭义的定义之外,阿罗提供过一个广义的定义:交易费用就是制度成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715-717的标注 2017-11-11 21:53:1037. 联名文章“间接互惠性的演化”,在综述以往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提出新的演化原理来替代以往流行的“强大且自私者”胜出的演化原理。所谓“间接互惠”,就是当甲和乙之间素不相识但甲知道(足够地确信)乙曾帮助过与甲和乙素不相识的丙时,甲就向乙提供帮助。人类社会随处可见(而且“须臾不可离”)这样的间接互惠行为,以致许多学者相信道德起源于间接互惠。根据诺瓦克与西格蒙德1998年那篇文章,在上面的例子中,只要信誉的传播机制足够有效,那么,甲可以根据乙的信誉来判断乙以往帮助素不相识的第三者的概率,如果这一概率足够高,甲就帮助乙。这是一种对以往行为信誉评估的歧视行为,所以,以这种歧视为条件的利他主义,被称为“带有歧视标准的利他主义”。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823-829的标注 2017-11-11 22:15:0538. 诺瓦克小组的大量仿真研究表明,如果不存在纯粹合作者(系统位于右腰的某一点),为使三角形右腰上介于顶点e2和顶点e3之间的任何一点qe2+(1-q)e3收敛到e3,q必须小于等于2/3。也就是说,种群内部必须以大于等于1/3的概率出现带有歧视标准的合作者。也因此,这一现象被称为“三分之一定律”。例如,通俗而言,如果“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纯粹利他主义者),也就是在顶点e1,那么,偶然突变的自私自利行为必定逐渐取代活雷锋,也就是系统趋向顶点e2。但是如果有1/3或更多的东北人是歧视自私自利行为的活雷锋,那么,自私自利行为终将消失,于是东北人将逐渐都是歧视自私自利行为的活雷锋。当然,还有“轮流颠覆”,从顶点e3,系统将趋向顶点e1。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872-881的标注 2017-11-11 22:27:0539. 如果节点拥有的纽带数量反映节点的权力(对其他节点的影响力),那么,幂律是一项不错的权力指标。一个人在社会里的权力来源于两方面:其一是社会地位——家族、文化、知识以及其他基于历史积淀的资本;其二是社会关系——拥有的纽带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这些纽带的局部性质。幂律刻画的,是上列个体权力来源的第二方面,而且它仅仅刻画纽带的数量关系。 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可能极大降低我们判断任一纽带的主要性质的成本,于是,未来的社会网络调查可以更容易地区分上述三类纽带,并据此获得关于网络创造性的更可靠的数据。目前,我们尚未进入大数据(所谓“全样本”数据流)时代,故而我们仍需要研发合适的测度和指标,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23-929的标注 2017-11-11 23:18:4140. 斯坦利指出,小世界网络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类:(1)表现出严格幂律分布的——例如电网和机场这样的公共设施;(2)表现出弱幂律分布的——例如演员、朋友、其他社交关系;(3)几乎完全不服从幂律分布的——例如化学反应或其他需要持续支付成本的网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5-947的标注 2017-11-11 23:24:1441. 未必表现为幂律。另一方面,下面的例子表明,完全的随机网络,度数分布也不表现为幂律(一个节点的纽带数完全独立于其他节点纽带数,于是网络的节点度数更可能服从泊松分布)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8-949的标注 2017-11-12 13:10:4142. 完全的随机网络,度数分布也不表现为幂律(一个节点的纽带数完全独立于其他节点纽带数,于是网络的节点度数更可能服从泊松分布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8-949的标注 2017-11-12 13:10:5143. 斯坦利指出,小世界网络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类:(1)表现出严格幂律分布的——例如电网和机场这样的公共设施;(2)表现出弱幂律分布的——例如演员、朋友、其他社交关系;(3)几乎完全不服从幂律分布的——例如化学反应或其他需要持续支付成本的网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5-947的标注 2017-11-12 13:11:5344. 如果我们仅凭科层性来推断一个网络的权力结构的不平等程度,那么,不平等程度最高的是那些服从严格幂律的社会网络,最低的是完全随机的社会网络(如果它们存在的话),介于这两极端之间的是小世界网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11-1013的标注 2017-11-12 13:21:4945.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可以写出“网络政治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在效率原则导致的节点度数的幂律分布与稳定原则导致的节点度数的均匀分布之间存在着永恒的权衡。考察真实世界的无尺度网络的幂律的斜率,即图4.26中公式(2.2)的指数“γ”,典型地,它的数值在2与3之间,即2<γ<3。这一数值意味着,任一节点,它与其他k个节点有直接纽带联系的概率,正比于k的负2次方至负3次方这一水平。所以,在面对上述的永恒权衡时,我们必须求解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必须保持怎样的纵向流动性,才可缓解幂律引发的潜在危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39-1044的标注 2017-11-12 13:28:3046. 网络政治经济学第一原理,无非是以往经济学家所谓“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伟大权衡”在网络时代的翻版。这就再次应了那句老话:本质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它将反复出现,犹如条条道路通向罗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60-1062的标注 2017-11-12 13:32:3847. 因为中国社会有费孝通描述的差序格局,所以很难形成边界固定的“阶级”,故梁先生说中国社会是“阶级无涉”的。当然中国人也有社会分工,但如梁先生所述,那是“职业分途”,只不过是分途。甲和乙在职业上分途,在另一些地方还要合流,因为毕竟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甲的关系网或远或近包含着乙,反之亦然。费孝通与吴晗在《皇权与绅权》里描写的那些乡绅,就是图4.28里那些连接度特别高的节点——往往可以直达朝廷,由他们维持中国基层“熟人社会”的稳定性,并且由他们与基层之外的其他局部网络保持联系。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83-1088的标注 2017-11-12 13:41:2848. 信仰其实很难用效用函数或无差异曲线族来刻画,因为,只要我们试着用无差异曲线来刻画两种事物X和Y,当然就假设了在X和Y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为得到较多的Y而放弃一些X,反之亦然。但是,信仰无法与任何其他事物相互替代。我们很难相信,当一个人说他愿意为了增加2%的收入而放弃1%的信仰时,他还有什么信仰可言。所以,信仰似乎是“全有”或“全无”的例子。类似地,我们很难想象当一个人说他愿意为了增加2%的收入而放弃1%的爱情时他还有爱情。如是,信仰和爱情都不能用无差异曲线族来刻画。将这两种事物排除在外,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就将缺失最重要的两种幸福感的来源。所以,何为良好生活?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求解的问题,尤其对经济学家而言,又尤其对中国的经济学家而言。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02-1108的标注 2017-11-12 13:47:4849. 据我理解,许茨是将哲学现象学方法带给社会科学的第一人。如图4.30所示,许茨反复说过,社会科学概念应当对生活世界保持敏感性16。今天,不仅社会科学,而且我们的全部语言,都已严重地官僚化了。我写过文章论证“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呼吁反抗官僚化的概念。在实验教育过程中,我见过许多老师和学生,他们将教科书里那些早已官僚化了的概念当作涵盖他们真实生活经验的知识,而他们应当努力做的恰好是相反的事情,就是将来自真实生活的经验注入教科书里的概念,从而挽救那些僵死的概念,让它们重新成为怀特海(Alfred N.Whitehead)在《论教育诸目的》(The Aims of Education)里强调的“vital ideas”——有生命的观念。否则,它们就是怀特海批评过的充斥着课堂的“inert ideas”——怠惰的观念。怠惰,就是对生活不再有任何敏感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57-1165的标注 2017-11-12 13:55:2950. 研究复杂性的学者们强调,与complication涵义相反的单词是simplicity(简单性),但是与complexity涵义相反的单词是independence(独立性)。因此,当哈耶克以及桑塔菲学派的学者们使用“复杂”这一语词时,他们想象的是,如哈耶克所言,基于大量相互作用着的微观行为而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也称为“涌现秩序”(emerging orders)。此处关键是“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不是相互独立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33-1236的标注 2017-11-12 14:15:2351. 在哈耶克的叙述中,复杂系统的另一特征是,它涌现出来的秩序是什么样子,不可能预先知道,因为“知道”依赖于必须收集的关于这些秩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恰好是“涌现”出来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38-1240的标注 2017-11-12 14:16:2352. 一个基本问题:复杂现象是否有“模式”(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可被人类认知?以怎样的方式认知?就我的阅读范围而言,这是最接近哈耶克思想的问题。哈耶克晚期的思想早已超越了他的时代,至今,社会科学仍停留在被哈耶克超越了的时代。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59-1262的标注 2017-11-12 14:21:2553. 哈耶克使用通常指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的英文“conduct”而不用泛指包括动物行为在内的“behavior”来表示“行为”。并且,他使用在意义指引下才有的“actions”(诸种行动)来表示指导人类行为的社会秩序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64-1265的标注 2017-11-12 14:23:4954. 自生自发秩序三例:习惯法、自然语言、货币。紧接着,哈耶克指出,各国政府早已不允许货币自由发展了(他然后描述了一种互联网时代的“迂回方式”的货币无政府主义设想)。因此,自发演化的例子,只剩下习惯法和自然语言。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47-1349的标注 2017-11-12 14:35:5855. 他突然写了这样一段,让读者立即想到他早年的思想:“个体行为规则自发的变化,以及随之出现的秩序变化,可以使群体在它不作出这种改变就会灭亡的环境中继续生存下去。”这就是我反复解释过的,哈耶克(参阅他1945年的名著《通向奴役之路》)最重要的一项学说:伟大社会的特征是保护“匿名的少数”,从而社会可以最高的概率在未来的各种灾难中生存。匿名的少数,因为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先知道谁是这样的拯救人类的英雄——取决于情境和灾难的性质。所以,一个伟大的社会总是鼓励一切人在一切可能方向上生活。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58-1362的标注 2017-11-12 14:39:1556. 哈耶克首先讨论“社会演化心理学”(如果有这门学科的话)的议题,旨在解释个体为何遵守秩序,并且个体的相互作用是怎样与全局秩序相互作用的——在最微观的局部是每一个体脑内的神经元网络结构。此处,哈耶克转述了博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的观点:多中心的秩序因为有离散的决策体制,故而具有远比单一中心的秩序高得多的系统鲁棒性(抗干扰性)。请回忆汪小帆2003年的文章,完全随机网络具有极强的鲁棒性,哪怕80%的纽带都被破坏,网络仍可运转。此外,诸如“友谊圈”这样的社会网络,鲁棒性也极强。服从幂律的社会网络,我们知道,具有最弱的鲁棒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80-1385的标注 2017-11-12 14:47:5857. 如果有一门学科是研究复杂性的(那时还没有“桑塔菲学派”),那么,哈耶克认为,这门学科必须探讨这样一个方法论议题:它必须将它自身的研究方法视为它研究的复杂秩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的方法与它研究的对象都包含在相互作用的微观行为的涌现过程之内,也因此而依赖于历史(路径)——即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哪怕那些事情后来消失了,它们在复杂性及其思维方式里仍保存着自己的印记。于是,后来发生的理性很难理解自己为何要这样思考。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96-1400的标注 2017-11-12 14:53:4958. 系统由对象的集合及对象之间关系的集合构成并有多层结构。一般系统研究的数学方法,旨在为分析系统“局部—整体”关系提供基础。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42-1443的标注 2017-11-12 15:02:4259. 依照历史顺序刻画了三类系统模型:(1)机械论的,核心观念是“均衡”,适用于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程度最低的系统;(2)有机论的,核心观念是“homeostasis”(动态平衡),适用于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程度更高的系统;(3)过程论的或适应理论的,核心观念是“演化”,适用于复杂性最高的系统——因为复杂系统的多层结构是持续涌现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47-1450的标注 2017-11-12 16:39:2960. 根据弗雷泽的观察,当某物被图腾化之后,它的主人实际上获得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权利。所以,在哈耶克看来,图腾以及迷信,在成为原始社会私有产权最早也是最有力量的保护神。顺便提及,弗雷泽的传世名著是《金枝》(The Golden Bough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62-1465的标注 2017-11-12 16:42:2861. 首先,由于交易费用经济史研究得到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诺斯的制度经济学著名判断: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降低不确定性。其次,由于交易费用合约理论得到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列出了两类不确定性现象:行为的不确定性(behavioral uncertainty)和环境的不确定性(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那么,制度降低的是哪一类不确定性?返回常识,我们周围既有旨在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的制度——例如应对自然灾害的各类条例,又有旨在降低行为不确定性的制度;我推测,后者的数量和种类远多于前者,几乎可以说比比皆是。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73-1478的标注 2017-11-12 16:46:2562. 哈耶克其实相信的是,在群体内部从相互作用的大量个体行为规则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固然有助于这一群体的生存,但这一群体未必能在新的环境里继续生存。例如,群体甲最初达到的文明水平足以吸引周围尚处于野蛮状态的群体的注意。就像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那样,群体甲完全可能被更野蛮的群体征服,并由此而将文明社会的行为规则传承给征服者,由此,征服者也就达到了比它最初的水平更高的文明水平。还可能发生的是,就像中国以外的其他古代文明的历史那样,被征服之后,最初的文明群体完全消失了。当然,文明社会的那些规则很可能得到了传承。所以,哈耶克相信,规则的生命历程往往远比最初发明了这些规则的个体和群体要长久。这就意味着,如果道金斯试图说服我们相信,我们每一个人以及任何有机体无非是基因的载体,那么,哈耶克试图说服我们相信人类社会以及任何生物群体无非是规则的载体。如果民族之间发生了战争或国家之间有竞争的话,其实,根据哈耶克的观点,真正在竞争的是各种规则。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82-1490的标注 2017-11-12 16:50:5063. 假如价格并非教科书定义的那样“一物一价”,而是——这似乎是中国社会的常态——价格因人而异,因关系纽带的远近亲疏与差序格局而有差异,并且差异可能足够大以致交易各方很难将交易视为同一市场的交易。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04-1506的标注 2017-11-12 17:14:0364. 价格歧视的意思是保持质不变,同样的量有不同的价。因此,经济学教科书的处理方式是,将“市场切割”视为“价格歧视”的前提。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极端而言,要求将市场切割到个人范围内——还有“市场”吗?所以,处理中国现象,有一些学者倾向于引入中国特色的“交易费用”——开发和维持“关系”的成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07-1510的标注 2017-11-12 18:34:5265. 杭州,每年龙井茶的产量和价格都是公众议题。多年前,市政府为确保龙井茶产区(狮峰、龙井、云栖、虎跑)的茶不与外区的龙井茶混淆,从而导致劣质茶淘汰优质茶(经济学的“柠檬原理”),每年估产并制作龙井茶的防伪标签,按产量发给产区茶农。可是,产区茶农将这些防伪标签贴在他们从外区购入的龙井茶包装盒上,赚取本地茶与外地茶的价差(每斤明前茶的价差至少5000元),而茶农自产的龙井茶仍可按正宗龙井茶出售——通常卖给亲友或知情人士。根据以上分析,不难推断,杭州政府颁发防伪标签这一政策可诱致杭州龙井茶产区(狮龙云虎)以正宗龙井茶的价格出售的茶叶总量增加大约一倍。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17-1523的标注 2017-11-12 18:37:5666. 中国最近三十多年培育出来的市场经济,脱胎于更早时期的中央计划经济,并且,市场与计划之间也不是截然两分,而是一种犬牙交错、此消彼长的动态格局。最近十几年,市场经济衰退,计划经济强劲,表现为收入的“实物形态”占总收入的比例显著增加。同时,腐败泛滥,表现为“灰色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显著增加。实物形态的收入和灰色收入,这是两类需要认真界定的中国情境里的经济现象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25-1528的标注 2017-11-12 18:42:4367. 现在让我们反思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从生产函数开始。因为这是以往就有争议的环节,为什么将生产环节视为“黑箱”并且表达为给定的函数?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通常的解释是,只要“技术”是给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表达为生产函数,即Q=F(X),这一函数关系代表的是生产的技术结构。所以,科斯(Ronald Coase,1910-2013)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他的授奖演说标题是“生产的制度结构”26,强调他的贡献是填补以往经济学假设“生产的技术结构”之不足。科斯考察生产的制度结构,首先见到的是交易费用——由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与市场的边界(所谓“是买还是造”的问题)。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36-1542的标注 2017-11-12 18:46:1168. 所谓制度的好或不好,我们通常这样界定:如果资本勾结权力的交易费用远低于资本不勾结权力的交易费用,这种制度就是不好的。在这一视角下,目前大力推进的反腐败行动,确实在改善中国的制度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48-1550的标注 2017-11-12 18:48:4669. 可见,只要进入中国情境,由于交易费用依赖于个人中心网络的差异,价格与市场可以变得如此复杂。这是中国经济的微观考察,令人兴奋,因为这些考察很难纳入教科书经济学。至于中国情境的宏观经济学,据我观察,目前还没有建基于中国情境的微观分析的宏观经济学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50-1553的标注 2017-11-12 18:55:1970. 贝克尔确实是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人物,他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变量X里增加了一个分量“人力资本”(服务流),就相当有效地挽救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由于人力资本依赖于先天因素(家庭遗传)和后天因素(教养教育),所以,上列行为参数当中的心理、家庭和人格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来表达。这样,行为经济学家需要研究的就只有“关系”和“情境”两类因素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62-1566的标注 2017-11-12 19:02:1871. 个体行为嵌入于演化中的社会网络,怎样为从各局部网络相互作用的个体行为规则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建模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67-1568的标注 2017-11-12 19:03:4472. 然,贝克尔的人力资本概念在多大程度上可观测,至今仍是一个问题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68-1569的标注 2017-11-12 19:03:5173. 从易到难,我先介绍“权力”(power)的参量表达,这是我的《新政治经济学讲义》处理的主题。耶鲁大学的行为主义政治学权威达尔(Robert A.Dahl,1915-2014)去年辞世,他在1957年发表过一篇文章“The Concept of Power”(“权力这一概念”)。在这篇文章里,并且更详细的讨论收录于他1963年的名著《现代政治分析》(Modern Political Analysis)1984年增订版28,符合我们关于社会网络的常识,他视权力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性质。接着,他定义权力为“影响力”(influence),并给出测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力的概率描述。我试着用行为经济学的语言转述达尔的定义:假设有两个人甲和乙,各自有可选方案的集合A和B。可观测事件(甲,a)代表甲从A选择a,可观测事件(乙,b)代表乙从B选择b。那么,如果甲选择a可以改变(增加或减少)乙选择b的概率,甲就被认为对事件(乙,b)有影响,条件概率P((乙,b)|(甲,a))与概率P((乙,b))之间的差异可视为甲对乙选择b这件事的影响力的测度。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03-1612的标注 2017-11-13 10:20:4774. 我更喜欢巴泽尔(Yoram Barzel)在《国家理论》29里提供的简明定义:权力就是将成本加给他人的能力。虽然,成本这一概念隐藏了我们关于权力必须作的几乎全部考察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12-1614的标注 2017-11-13 10:21:4975. 在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给定集合A和B,甲通过以甲为中心的网络和乙的个人中心网络对事件(乙,b)产生影响,记作:I{甲:A,(乙,b)}=P((乙,b)|(甲,a))-P((乙,b))。可见,这里形成的是社会网络内相互有影响的人之间的博弈。对于网络博弈,我们知道,最常见的是多重均衡,而且均衡不稳定,故更多地使用的方法是仿真计算而不是博弈分析30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17-1621的标注 2017-11-13 10:25:4376. 林南在《社会资本》第六章这样界定“社会资本”:为了获得地位而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网络中的资源31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23-1625的标注 2017-11-13 10:27:5177.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1967),美国社会的研究结论是:在社会地位的获取过程中,个人的自致资源远比先赋资源重要得多。当然,基于常识,我们知道中国社会未必如此,甚至很可能不如此。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远未发展到美国那样的程度,所以“关系”在资源配置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35-1637的标注 2017-11-13 10:32:5778. 就是在英国这样经历了六百年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根据经济史家克拉克的新著,由家族(姓氏)传承的社会地位如此普遍,以致克拉克能够以相当高的准确性只根据一个英国人的姓氏就推断他目前的社会地位36。日本社会的情形略显独特,因为日本传统的家族观念是“包容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所以,日本私人企业家很可能从家族之外根据能力选择年轻人接自己的班——通常要有“养子”仪式。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52-1656的标注 2017-11-13 10:42:3779. 社会地位的虚拟市场允许一个人通过相应的努力获得和改善自己在科学界的地位、在军事界的地位、在法律界的地位、在演艺界的地位,等等。由于能力分布的不平等,人们投资于更适合自己能力的领域。贝克尔证明,有社会地位虚拟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可以是社会最优的,但它表现出来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可以远高于没有社会地位虚拟市场时的一般均衡状态。关键是,贝克尔在文章开篇就强调,帕累托发现的收入和财富分布的幂律,似乎与社会制度的性质完全无关。学者们在各种类型的社会——游牧部落、市场社会、半市场社会、封建社会、伊斯兰的、基督教的、儒家文化的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都观察到帕累托幂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79-1684的标注 2017-11-13 10:57:3380. 旨在解释广泛见于人类社会(包括大型社会、小型社会、根块采集与狩猎的社会)的权威、特权、财富、荣誉、政治影响力等等社会地位的阶梯。 对于上述现象的解释,历来有两大类模型。其一是经济学家鼓吹的(例如贝克尔的模型),在这一类模型里,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能力,而能力在人群中的分布先天就是不平等的。其二,主要是社会学家鼓吹的(例如林南的模型),在这一类模型里,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自致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社会地位(先赋资源或可继承的社会关系),而社会网络的不同地位能够调动的资源是很不平等的——称为“社会结构”(“秩序”和“规则”远比“个人”生存得更久远)。注意,两类模型都假设一个人的自致地位与他取得的成就或贡献是一致的。因为,成就与地位完全不相关,长期而言,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社会怎么能够生存。个人能力的解释与社会结构的解释,为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个人能力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很自然地呈现的秩序(涌现秩序)。基于社会结构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阶级斗争的结局(由统治阶级强加给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结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88-1698的标注 2017-11-13 11:11:3981. 个人能力的解释与社会结构的解释,为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个人能力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很自然地呈现的秩序(涌现秩序)。基于社会结构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阶级斗争的结局(由统治阶级强加给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结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95-1698的标注 2017-11-13 11:11:4782. 首先,经验观察表明,社会地位的阶梯并非如社会学家想象的那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或目的性,相反,这些阶梯自然涌现出来,尤其是如果地位与成就足够地一致,并不导致激烈的社会冲突(阶级斗争)。其次,经验观察表明,在现实社会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未必带来与个人成就或能力完全一致的荣誉或经济回报。这两方面的观察意味着,一个能够长期生存的社会,或多或少必须使地位与成就相互一致,并借助于这样的激励机制持续筛选更适合这些地位故而具备相应能力的人(纵向流动性的功能)。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00-1704的标注 2017-11-13 11:15:1983. 通常根据成就来判断能力的时候,由于信息在社会网络之内传播时发生的种种扭曲——这些扭曲综合而言倾向于夸大差异,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06-1707的标注 2017-11-13 11:18:4384. 直观而言,这样的机制导致了人类社会地位阶梯的等级差别远比实际能力的分布要大。所以,长期而言,如果我们假设一个社会群体根据能力创造的总价值与社会根据能力判断分配的总价值保持预算平衡,那么,上述的社会判断偏差长期而言必须有所纠正,否则社会就难以为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12-1714的标注 2017-11-13 11:19:1785. 古德描述社会判断是怎样扭曲的,借助于社会网络的性质。每一个局部网络里的邻居们相互影响,每一个人的判断来自他自己的体会,但仍主要来自他的邻居们的判断——在股市里就称为“羊群效应”(香港人所谓“追涨杀跌”的行为)。古德指出,这一假设并不要求社会网络的研究者知道关于每一角色的个人信息,所以,很适合实证研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16-1719的标注 2017-11-13 11:26:0586. 是谢林(Thomas Schelling)“焦点均衡”——多重均衡的博弈参与者们借助例如文化传统(习俗、惯例、常识)这样的背景信息达成“焦点”(focal point)的均衡。如果我的判断正确,那么,由于多重均衡是协调博弈的特征,当文化传统发生断裂时,例如转型期社会,常识、行为规范、核心价值观等等有助于博弈参与者达成焦点的背景信息大多已不存在或严重扭曲,于是,焦点要么不存在,要么散落于不同的局部网络——即局部网络的协调博弈有焦点均衡,但不同的局部网络有不同的焦点均衡。我的一位朋友,在不同群体的信誉有重大差异,有时令人惊讶。事实上,我周围有相当多这样的例子。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27-1733的标注 2017-11-13 11:27:5387. 古德论证,社会评价达成的均衡具有下列三项性质:(1)地位较高的人与地位较低的人之间的纽带更可能是弱纽带;(2)地位相近的人对扮演各种角色的人的能力有相似的判断;(3)资源在社会成员当中的分布大致与他们的成就正相关但更不平等。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33-1735的标注 2017-11-13 11:28:2488. 虽然,这些脉络并未澄清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稳定性等重要议题。为什么是稳定性?因为社会网络的基本单元是纽带(关系)而不是节点(实体),尽管实体是稳定的(有机体的生命就意味着稳定性)。根据社会交换的三种媒介,关系纽带有三种类型:(1)以货币为媒介,例如市场关系;(2)以权力为媒介,例如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3)以情感为媒介,例如包括家庭和家族在内的社群关系。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情感纽带。不难推测,这是因为情感纽带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可是,我们生活在转型期中国社会,情感纽带丧失了它们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缺少法治传统(与宗教传统的缺失密切相关)。那么,经济活动(交换)的信任基础呢?显然,这是中国问题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主题。研究这一主题的时候,一方面要考察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一方面还要考察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情感稳定性的微妙条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61-1768的标注 2017-11-13 18:39:0089. 尤其是现代人类,他们掌握着改造自然的力量,他们完全可以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以便适应他们相信的更好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在乎大约三十年前那位老人留给我的字条:祝贺你意识到了人类“有意识进化”这一可能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97-1799的标注 2017-11-13 18:51:4290. 总而言之,基于常识,权力越大,权力对权力者就越重要。也就是说,权力对权力者而言几乎永远是收益递增的——即效用函数对权力的二阶导数大于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20-1821的标注 2017-11-13 18:54:4191. 我更愿意保持哈耶克的思路,将权力强化自身的过程视为权力组织消耗资源陷入边际收益递减状况的主要理由。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35-1836的标注 2017-11-13 19:01:0492. 权力尽管可以不断获取更大权力(强化自身),却越来越难抑制权力本身的官僚化倾向,因为,更大的权力几乎永远意味着权力的科层程度的增加。给定社会交往技术(即维持纽带的成本),我们试着想象社会网络的顶端怎样强化自己的权力。这里,我需要转述阿罗的著作,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1974)。在这本小册子里,阿罗给出社会组织的一般原理:最优的科层高度必须在底层收集信息的有效性和顶端决策的有效性之间权衡。从底层到顶端的距离越长,信息扭曲就越大,从而决策失误以及失误产生的后果就可能越严重。另一方面,从顶端到底层的距离越短,信息扭曲固然减少,但决策成本可能很大,因为顶端需要维持太多与底层的纽带关系。给定社会交往技术,给定最优科层高度,要使顶端有更大权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加底层规模(统治的范围)。如果统治的范围遇到极限,不可能再扩展,那么,给定社会交往技术,给定底层规模,获得更大权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加顶端到底层的距离,于是偏离最优的科层高度,从而损害权力者自身利益。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38-1846的标注 2017-11-13 19:01:3593. 显然,角逐权力的人可以完全忽略最优科层原理。我认为,这是政治活动边际收益递减的主要理由,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50-1851的标注 2017-11-13 19:02:0394. 我的描述,很容易使我自己想到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相平面分析,那里常出现的情形就是这样的,最简单的情形是直线上的三个均衡点:A,B,C,其中A和C是相互冲突的稳定均衡,而B不是稳定均衡。假设现状是A,假设改革的本意是使社会系统从A演化到C,那么,如果改革的诉求在A与B之间,它将被均衡力量拉向A从而改革消失,如果改革的诉求在B与C之间,它将被均衡力量拉向C从而改革演变为革命。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63-1866的标注 2017-11-13 19:08:0695. 贝克尔1990年有一篇文章42,结尾部分,三位作者在二维相平面里讨论日本和德国的经济为何在战败之后迅速崛起。 他们假设二维平面的一个维度(横轴)代表人力资本,另一个维度(纵轴)代表物质资本,注意图5.23的W是一个不稳定均衡,它两侧的均衡是U和L,其中U代表欠发达或中等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L代表高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战争摧毁了以往积累的物质资本,但没有摧毁人力资本存量,相当于强迫系统偏离稳定均衡U(中等水平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使它绕过不稳定均衡W,在临界曲线MM和稳态增长线Op的右下方一个新的初始状态d(低水平的物质资本和中等水平的人力资本)重新出发,渐进地趋向于稳态增长线Op——沿这条直线增长的经济保持着不变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率。日本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沿着这条稳态增长线向右延伸,最终可达到比灾难之前更高的发展水平,远比战前高的人力资本存量和不低于战前水平的物质资本存量。如果没有战争,那么,系统就很难从U跃变到L,因为只要它接近W就会被均衡的力量拉回到U。那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67-1877的标注 2017-11-13 19:08:2896. 发达国家是怎样抵达L的呢?贝克尔假设人力资本的积累遵循收益递增律,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投资于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就越高;注意,这也意味着,如果人力资本水平很低,那么投资于人力资本得到的回报率很可能低于多生孩子的投资回报率。在这一假设下,贝克尔指出,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最初的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所以,人们选择较大的家庭规模,最终收敛到低水平稳态均衡U。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最初的人力资本存量较高,于是投资于人力资本就更合算,人们于是有了较小的家庭规模和很高的人力资本存量。显然,这是贝克尔著名的“孩子的质”与“孩子的量”之间的互相替代定理的一种应用。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77-1882的标注 2017-11-13 19:09:0397. 理性狂妄,是人类永恒的致命自负。从这一角度看,只承认有限理性的行为经济学家,与鼓吹涌现秩序学说的哈耶克主义者,是天然盟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86-1887的标注 2017-11-13 19:11:3298. 至少两个“人格”维度的得分,与合作行为的主要脑区由脑成像技术测度的灰质厚度,二者之间有统计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这些结论可更准确地预测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被试在囚徒困境博弈或公共品博弈中更可能采取的策略。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43-45的标注 2017-11-14 15:12:0699. 过去十年来的人格学研究,尤其是2007-2012年间发表的几篇研究报告,意味着更抽象的人格模型,典型地就是“两维度”模型——心理稳定的维度(α)和好奇探索的维度(β),以及鲁斯坦(Phillippe Rushton,1943-2012)鼓吹的“单维度”模型——GFP(general factor personality)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06-508的标注 2017-11-14 15:13:52 1. 1990年代中期,脑成像技术的普及,使脑科学方法迅速主导了行为经济学的三大研究方法,成为2000-2015年间行为经济学领域几乎唯一重要的新的数据获取手段。类似于望远镜和显微镜对天文学和生物学的革命性影响,迅速积累的脑科学数据,与行为经济学的另外两大研究方法(实验和仿真),必将而且已经对经济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 我写了《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主旨在于介绍行为经济学三大研究方法和基于这些方法的.. 2016-04-29 17:31 1. 1990年代中期,脑成像技术的普及,使脑科学方法迅速主导了行为经济学的三大研究方法,成为2000-2015年间行为经济学领域几乎唯一重要的新的数据获取手段。类似于望远镜和显微镜对天文学和生物学的革命性影响,迅速积累的脑科学数据,与行为经济学的另外两大研究方法(实验和仿真),必将而且已经对经济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 我写了《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主旨在于介绍行为经济学三大研究方法和基于这些方法的最新研究报告。讲义出版以来,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发表的文献,大约三分之二是基于脑科学研究方法的,其中出现了一个相当明确的趋势,就是各种研究方法的结合。例如,至少两个“人格”维度的得分,与合作行为的主要闹去有脑成像技术测度的灰质厚度,二者之间有统计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这些结论可更准确地预测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被试在囚徒困境博弈或公共品博弈中更可能采取的策略。 3.现在读者面对的这本“小册子”,篇幅不大,它的主旨在于表达我最近三年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寻求的更具简单性、统一性和可证伪性的分析框架。由于脑科学方法迅速席卷几乎全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关于个体决策,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容易理解的一种拓展是,张五常认定为经济学唯一重要定律的“需求假说”可被重新表述为更具普遍性的行为经济学假说-任何人选择任意可选方案的欲望与这一刻选方案的代价成反比。如果可选方案表达的是商品(有市场价格)及其需求量(或有工具变量),这一假说就能推演出需求定律。 价值(感受到的重要性)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概要而言,沿着物质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逐物而不返”;沿着社会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有深层情感交流;沿着精神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是“完全的自足”。故而,我在图1.2右上方用粗线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现代人的生活路线——最初是在物质生活维度上,然后更多转入社会生活维度,最后,或许只有少数人,进入精神生活维度。 2018-12-27 20:56 价值(感受到的重要性)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概要而言,沿着物质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逐物而不返”;沿着社会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有深层情感交流;沿着精神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是“完全的自足”。故而,我在图1.2右上方用粗线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现代人的生活路线——最初是在物质生活维度上,然后更多转入社会生活维度,最后,或许只有少数人,进入精神生活维度。 1.核心观念的展开,就是理论。因此,研读任何一套理论,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直入核心。当然,需要很高的悟性。于是更常见的方式是从外围开始研读,通过许多案例分析,逐渐接近核心观念或议题。当然,这就十分繁琐,而且容易迷失主线。 2. 艾智仁提供洞见:稀缺与竞争互为表里。直观而言,我们可以根据竞争的激烈程度来推测稀缺的程度,也可以根据稀缺的程度来推测竞争的激烈程度。后来,艾智仁提供了更多的洞见。他指出,有稀缺就有.. 2016-04-29 17:52 1.核心观念的展开,就是理论。因此,研读任何一套理论,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直入核心。当然,需要很高的悟性。于是更常见的方式是从外围开始研读,通过许多案例分析,逐渐接近核心观念或议题。当然,这就十分繁琐,而且容易迷失主线。 2. 艾智仁提供洞见:稀缺与竞争互为表里。直观而言,我们可以根据竞争的激烈程度来推测稀缺的程度,也可以根据稀缺的程度来推测竞争的激烈程度。后来,艾智仁提供了更多的洞见。他指出,有稀缺就有竞争,并且有竞争就有歧视。他继而指出,下列观念是无法分离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实质的不同表达:稀缺、竞争、歧视、产权、行为约束。 3.基于小密尔的主观价值定义,并且基于我对现代人的幸福感的考察(参阅《行为经济学讲义》),我在图1.2的右上方画出了价值(感受到的重要性)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概要而言,沿着物质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逐物而不返”;沿着精神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是“完全的自足”。故而,我在图1.2右上方用粗线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现代人的生活路线-最初是在物质生活维度上,然后更多转入社会生活维度,最后,或许只有少数人,进入精神生活维度。 4.依此类推,难怪人们用老黑格尔的名言来嘲讽套套逻辑经济学家:凡事存在的,一定是合理的。 5.艾智仁由此引入“好像理性”这一短语,用来表达“物竞天择”的演化幸存者的理性行为。仅当幸存者被经济学家观察到的时候,幸存者的行为被赋予经济学的理性。那些没有被观察到的从而很可能没有幸存下来的行为主体,被经济学家们假设不能适应物竞天择的环境,也就是说,这些行为主体的行为不是足够理性的。这样的经济学解释,颇有些套套逻辑的意味,由此而来的数学模型或经济理论,称为“adhot theory”(为了解释特殊现象而炮制出来的只能解释这一特殊现象的理论) 6.为了免除套套逻辑的困扰,张五常的建议是,经济性解释可以从假说开始,但必须始终坚持内生于模型的变量具有很好的可观测性,于是能推演出可检验的命题。这一原则,他概括为:”看不见则验不着。“ 7.张五常”街头巷尾观察世界“几十年修成的功夫,使他能从人们的行为(变量)准确推测诱致了这些行为的社会制度。 8.行为主体选择的可选方案集和他所选的方案是可观测的。 9.只要有充分的观察,一位如张五常所说的面向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家,应当有能力从那些可观测的变量和可观测的参量推断出那些不可观测的参量的重要性质。当然,这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它的实践者如张五常和周其仁那样,常年坚持在街头巷尾看世界,同时沉潜往复与经济学解释。 10.布坎南不是套套逻辑经济学家,他在一篇文章里指出,经济学家之所以不同于非经济学家,就在于他们能在任何特定情景内指出那些进入行为主体效用函数的重要变量和成本。相比之下,萨缪尔森更接近套套逻辑经济学家。张五常承认萨缪尔森是创造模型的天才,但他批评萨缪尔森不懂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他引用2009年萨缪尔森去世后”两位专家的计算“-萨缪尔森关于现实经济的预测没有一项是准确的。 价值(感受到的重要性)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概要而言,沿着物质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逐物而不返”;沿着社会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有深层情感交流;沿着精神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是“完全的自足”。故而,我在图1.2右上方用粗线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现代人的生活路线——最初是在物质生活维度上,然后更多转入社会生活维度,最后,或许只有少数人,进入精神生活维度。 2018-12-27 20:56 价值(感受到的重要性)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概要而言,沿着物质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逐物而不返”;沿着社会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有深层情感交流;沿着精神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是“完全的自足”。故而,我在图1.2右上方用粗线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现代人的生活路线——最初是在物质生活维度上,然后更多转入社会生活维度,最后,或许只有少数人,进入精神生活维度。 1. 迟早,行为经济学也将满足社会科学对理论的以下三项要求: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21的标注 2017-10-31 20:43:07 2. 新古典经济学有两套理论,其一是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局部均衡分析,其二是“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分析。满足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局部均衡分析千招万式化为一招一式,张五常的概括是:约束下的最大化个体行为集结为需求定律——“对商品的需求... 2018-01-28 17:13 1. 迟早,行为经济学也将满足社会科学对理论的以下三项要求: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21的标注 2017-10-31 20:43:072. 新古典经济学有两套理论,其一是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局部均衡分析,其二是“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分析。满足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局部均衡分析千招万式化为一招一式,张五常的概括是:约束下的最大化个体行为集结为需求定律——“对商品的需求量随商品价格上升而减少”。但是,马歇尔均衡的逻辑基础是一般均衡:给定偏好、技术、资源禀赋,以及一组技术性假设(凸性、紧性、连续性),那么,存在全部市场的价格与数量的一般均衡。就简单性和统一性而言,“阿罗—德布鲁”分析框架远胜于马歇尔分析框架,但至今只有极弱的可证伪性。就简单性和可证伪性而言,由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们继承和发展了的马歇尔分析框架仍是最佳的,但至今,包括卢卡斯的努力,未能融入一般均衡逻辑基础;也因此只有弱统一性。将上述两套分析框架融合为一,这是新古典经济学未来努力的主旨,也是它尚未完结的理由。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29的标注 2017-10-31 20:43:143. 下列观念是无法分离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实质的不同表达:稀缺、竞争、歧视、产权、行为约束。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6-107的标注 2017-10-31 22:04:494. 任一物品的稀缺性只能根据一般均衡状态内该物品的价格是否大于零来判断,却不能根据它的局部均衡价格是否大于零来判断。因为,各市场的均衡价格是互为参量故相互依赖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4-115的标注 2017-10-31 22:08:575. 另一部分参量可以是行为主体享有的各类产权受保护和尊重的程度,故由此可以引申出艾智仁的产权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6-117的标注 2017-10-31 22:09:086. 阿罗和德布鲁证明的“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提供了这样的承诺,即通过改变初始资源禀赋(包括财产权利)在社会成员当中的分布,可以使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恰好是社会福利最大化所需的帕累托状态。当然,“改变初始资源禀赋在社会成员当中的分布”,可能意味着社会动荡或革命。由此可以引申出阿罗(Kenneth J.Arrow)的社会选择理论和布坎南(James M.Buchanan)的公共选择理论2。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7-122的标注 2017-10-31 22:09:197. 艾智仁1950年的名篇“不确定性,演化,与经济理论”是这样切入主题的:假如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那么,行为主体的每一行为的全部可能后果,应依照这些后果使行为主体满意的程度排列在横轴上,这些后果的发生概率,于是形成一条分布曲线。艾智仁询问:如果可选方案集包含至少两套可选方案,于是至少有两条这样的分布曲线。那么,最大化的行为或理性的行为主体应当选择哪一条分布曲线?这一问题,我称为“摩尔—艾智仁”问题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5-129的标注 2017-10-31 22:16:538. 小密尔首先是逻辑学家,英文表达具有严谨的逻辑感,他定义了“价值”(values)——被感受到的重要性(importance felt)。由于他这样定义了价值,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学传统里,就有了[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David Ricardo)和马克思(Karl Marx)的客观价值论的]主观价值论的种子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5-138的标注 2017-10-31 22:17:059. 艾智仁由此引入“好像理性”这一短语,用来表达“物竞天择”的演化幸存者的理性行为。仅当幸存者被经济学家观察到的时候,幸存者的行为被赋予经济学的理性。那些没有被观察到的从而很可能没有幸存下来的行为主体,被经济学家们假设不能适应物竞天择的环境,也就是说,这些行为主体的行为不是足够理性的。这样的经济学解释,颇有些套套逻辑的意味,由此而来的数学模型或经济理论,称为“ad hot theory”(为了解释特殊现象而炮制出来的只能解释这一特殊现象的理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3-167的标注 2017-10-31 22:23:1410. 经济学家只应通过可观测的量来推断那些不可观测的量的性质。与人们的偏好(口味)相比,人们的行为约束是更可观测的,所以,经济学家必须假设人们的偏好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可以用约束的变动来解释人们的行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4-206的标注 2017-10-31 22:37:0711. 贝克尔和斯蒂格勒假设,人们在市场上购买的各种商品通常不能直接产生效用,这些商品必须通过“家庭生产函数”,与家庭成员的时间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相结合,才转换为直接产生效用的“家庭服务”。那些最初听了古典音乐的人,形成了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力资本存量,于是在家庭生产函数中,这样的人力资本存量将使古典音乐的边际产出高于流行音乐的边际产出,从而诱致那些最初欣赏过古典音乐的消费者在未来消费更多的古典音乐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07-211的标注 2017-10-31 22:39:3512. 在博弈论理论家当中,豪尔绍尼(John C.Harsanyi)持有类似的信念。他写过一篇文章,从哲学层面论证一切人类成员其实共享同样的偏好,只不过,在特定的生活世界里,由于信息不完全,人们在特定情境里有不同的偏好。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11-213的标注 2017-10-31 22:41:3513. 在博弈论理论家当中,豪尔绍尼(John C.Harsanyi)持有类似的信念。他写过一篇文章,从哲学层面论证一切人类成员其实共享同样的偏好,只不过,在特定的生活世界里,由于信息不完全,人们在特定情境里有不同的偏好。站在张五常的方法论立场上,我可以批评贝克尔和斯蒂格勒的上述文章。在现实世界里,家庭生产函数的各种变量,尤其是人力资本存量,是看不到的,故而测不着。事实上,贝克尔和斯蒂格勒从他们的“生产者—消费者”理性选择模型能够推演的,是各种家庭投入的“影子价格”——通常无法观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11-215的标注 2017-10-31 22:42:1214. 布坎南不是套套逻辑经济学家,他在一篇文章里指出,经济学家之所以不同于非经济学家,就在于他们能在任何特定情境内指出那些进入行为主体效用函数的重要变量和成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4-225的标注 2017-10-31 22:44:5015. 萨缪尔森更接近套套逻辑经济学家。张五常承认萨缪尔森是创造模型的天才,但他批评萨缪尔森不懂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他引用2009年萨缪尔森去世后“两位专家的计算”——萨缪尔森关于现实经济的预测没有一项是准确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5-227的标注 2017-10-31 22:44:5716. 布坎南带我们回到图1.3,既然新古典经济学家仅依据可观测的量(即“数据”)来解释可观测的行为,那么,当可观测的量,或数据,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而迅速扩展时,基于同样的态度,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应拒绝使用这些新的数据。当新的数据来源于脑科学、经济学实验和计算机仿真时,使用这些数据的经济学家就被称为“行为经济学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28-231的标注 2017-11-01 10:03:3417. 段,他们可以直接观测脑内神经元网络的活动,故而偏好不仅不再是不可观测的,而且可能被可观测的脑内神经元网络活动加以解释。事实上,过去十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趋势:在脑科学、实验和仿真这三大观测手段当中,脑科学已成主流,或许与实验经济学和仿真的数据相互参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43-246的标注 2017-11-01 19:03:1718. 故而偏好不仅不再是不可观测的,而且可能被可观测的脑内神经元网络活动加以解释。事实上,过去十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趋势:在脑科学、实验和仿真这三大观测手段当中,脑科学已成主流,或许与实验经济学和仿真的数据相互参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44-246的标注 2017-11-01 19:03:2719. 有可观测的反例,就意味着我没有陷入套套逻辑。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57-257的标注 2017-11-01 19:08:4220. 法玛(Eugene F.Fama)由于确立了金融市场有效性假设而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指出,一个理论被称为“好的”,如果它满足三项条件——简单性、统一性、可证伪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69-270的标注 2017-11-01 19:15:3221. 目前流行的行为经济学教材,充斥着关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各种假设的反例,以及为解释这些反例而设立的过于特殊的行为经济学假说。上述方法论的讨论表明,行为经济学真正需要的,是使它自己得以立足的一项核心假说。最好的情形是,这一核心假说可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说(需求定理)包容到它内部,成为一项特殊假说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75-277的标注 2017-11-01 19:20:2122. 也是基于这一意图,我将需求定理重新表述为更具普遍性的假说——“任何人选择任一可选方案的欲望与这一可选方案的代价成反比”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78-279的标注 2017-11-01 19:22:0923. 这是行为经济学家萨勒(Richard Thaler)在2005年的一篇文章里早已指出过的,他列出了行为经济学的四项基本假设:(1)bounded rationality(有限的理性能力);(2)bounded selfishness(有限的自私程度);(3)bounded will-power(有限的意志力);(4)bounded resources(有限的资源)。显然,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完备的理性能力、无限的自私程度、无限的意志力、有限的资源,不妨被视为上述四项行为经济学假设的特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285-288的标注 2017-11-01 19:24:0724. 如果民众是行为主体,那么,调低目标其实是十分艰难的社会心理调整过程。相比之下,激发民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高度预期是更容易的事情。由于存在着这样的不对称性,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保守的政治领袖可能竞争不过激进的政治领袖。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324-327的标注 2017-11-01 19:45:1425. 西蒙在1959年文章里详细讨论了有限理性假设在真实世界中的依据,其中最重要的依据是“信息的代价”——实质理性假设要求决策者不考虑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可是这一成本显然太高,以致厂商和个人几乎从不等待信息完备之后才决策。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338-340的标注 2017-11-01 19:55:1326. 构成扎克的荷尔蒙铁三角的是已知几十种激素中的三种:(1)催产素(oxytocin),又因分泌这一激素的垂体后叶而译为“垂体后叶激素”。研究表明,雌性哺乳动物对幼兽的温存程度正比于脑内的催产素水平。也是基于哺乳动物演化形成的这一神经化学递质系统,人类的同情心与催产素水平显著相关。(2)血清素(serotonin),又称“紧张缓解激素”,它是在哺乳动物演化阶段之前(大约3亿年前)的腔肠动物演化阶段开始形成的一种激素,与“饥饿感”密切相关。临床观察表明,抑郁症患者有显著偏低的血清素水平。(3)多巴胺(dopamine),大约在1亿年前演化形成的荷尔蒙系统,它也是2003年以来行为经济学家最熟悉的一种激素。大量研究表明,幸福感与多巴胺水平显著正相关。也因此,这种神经化学递质系统也被称为“鸦片回报系统”——吸食毒品导致的快感足以降低任何敌意或警惕性,从而诱致慷慨行为。扎克在2011年文章里论证上述三种荷尔蒙在脑内主导着人类的道德行为,故可称为“铁三角”,据此,扎克为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提供了一个“同情—慷慨—惩罚”模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18-527的标注 2017-11-11 20:06:4327. 年轻的辛格于2004-2006年在《科学》《自然》《神经元》等杂志发表了她的脑科学实验报告,令人信服地证实,每一个人脑内确实存在“同情共感”神经元网络——集中于大约8个脑区。 关于同情共感神经元网络的最新研究报告,是由更年轻的萨克谢及其同事于2015年发表的。萨克谢在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9岁因发现了脑内“推测他人意图”(又译“同理心”或“他心理论”)的核心脑区(右侧颞顶交)而成名,2008年入选《大众科学》全世界40岁以下百名最优秀科学家。也是在2015年,她与阿道尔夫在《美国科学院通讯》联合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杏仁核系统是社会认知的整合中心,虽然,它的切除不会影响“同理心”的运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42-548的标注 2017-11-11 20:10:0428. 很可能因为岛叶独特的位置,它一方面可以媒介来自哺乳动物演化阶段形成的“情感脑”(外缘系统)的信号和爬行动物演化阶段形成的“本能脑”(脑干系统)的信号,另一方面又媒介大脑信号。社会脑的另一核心脑区是扣带前回(图3.8和图3.9显示了它的位置),它是通常所说的“自我意识”中枢。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70-572的标注 2017-11-11 20:16:1029. 据辛格报告,身体的物理感受信号映射到扣带中回,故通过扣带前回与扣带中回的交界,这些信号可呈现给扣带前回的自我意识。辛格指出,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综述表明,岛叶前回与扣带前回,是人类“同情心”的最核心脑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73-575的标注 2017-11-11 20:18:0230. 据辛格报告,身体的物理感受信号映射到扣带中回,故通过扣带前回与扣带中回的交界,这些信号可呈现给扣带前回的自我意识。辛格指出,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综述表明,岛叶前回与扣带前回,是人类“同情心”的最核心脑区。例如,我可以设想这样的过程:杏仁核系统首先从面部表情识别他人情绪的类型(惧怕、悲伤、高兴、恶心、愤怒),然后岛叶将这些信号与身体感受对应于同类情绪的信号相互比较,再将这些信号投射给扣带前回,以便将“他”的情绪与我的感受同时呈现给自我意识。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73-577的标注 2017-11-11 20:18:5131. 根据他们的报告,人类在奈特定义的不确定性(即没有任何概率分布的信息时的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时,激活的主要脑区是框前额叶(计划和对本能冲动的抑制)和杏仁核(惧怕),切除了框前额叶的患者不再对奈特不确定性有任何敏感性。这些事实,作者们指出,与确定性或风险(有概率分布的信息时)条件下的新古典决策理论之间构成明确冲突。此外,他们报告,哺乳动物脑内权衡损益的中枢结构——纹状体(尾核、豆核、苍白球)的激活水平,与预期收益正相关,但与奈特不确定性的强度负相关。许明2005年的这份报告,应当与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并列研读。虽然,由于卡尼曼的工作广为人知,我在课堂上和讲义里很少介绍,现在概述如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93-599的标注 2017-11-11 20:24:2432. 原点被拉宾明确标记为“r”——参照点,这是因为它在前景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实在太容易被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忽略——他们习惯于认为一个人的快乐与痛苦的水平唯一地取决于他的财富总量,而不是财富的增量。现在,拉宾明确地将横轴标示为“c-r”,即财富的增量。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25-627的标注 2017-11-11 20:35:5433. 人们倾向于高估小概率事件的权重——即给予客观概率很小的各种事件过高的(超过客观概率的)重要性感受,同时倾向于低估大概率和中等概率的各种事件的权重。典型地,买彩票的人倾向于高估中彩的概率。另一方面,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概率很高的提醒,可以认为是大概率事件,但人们普遍低估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对于高估小概率事件,贝克尔有一个猜测:当人们想不清楚未来事件的时候,他们倾向于将小概率负面事件的后果想象得更严重,并且将小概率正面事件的后果想象得更美好。对于低估大概率和中等概率的事件,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习惯”——这些事件经常发生,于是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事件,前述“韦伯—费希纳”关于刺激强度的边际效应递减律意味着,习以为常的事件留给我们的印象,强度是边际递减的,于是,我们倾向于低估它们的重要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39-645的标注 2017-11-11 20:40:1334. 外缘系统是哺乳动物的情感中枢。人类大脑皮质,尤其是前额叶,在晚近10万年突然有爆发式的扩张(参阅《行为经济学讲义》第四讲),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独特的语言和理性能力。理性脑的爆发式扩张,使人类脑内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的不同结构之间很难完全“磨合”。所以,对人类而言,情感与理性之间常有严重冲突——导致自杀或癫狂等非理性行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46-649的标注 2017-11-11 20:42:5835. 辛格在2015达沃斯演讲的结尾部分指出,她的新方法将彻底改变经济学及其模型。因为,经过“正念修行—同情心—悲悯”的训练之后,人们不再是冷漠的,他们在经济决策中明显地倾向于顾及他人和环境。个人不再孤立,而是在社会网络里。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670-672的标注 2017-11-11 20:47:0436. 所谓“交易费用”,狭义而言,就是交易参与者收集、处理和传播关于商品的各种信息的费用。在狭义的定义之外,阿罗提供过一个广义的定义:交易费用就是制度成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715-717的标注 2017-11-11 21:53:1037. 联名文章“间接互惠性的演化”,在综述以往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提出新的演化原理来替代以往流行的“强大且自私者”胜出的演化原理。所谓“间接互惠”,就是当甲和乙之间素不相识但甲知道(足够地确信)乙曾帮助过与甲和乙素不相识的丙时,甲就向乙提供帮助。人类社会随处可见(而且“须臾不可离”)这样的间接互惠行为,以致许多学者相信道德起源于间接互惠。根据诺瓦克与西格蒙德1998年那篇文章,在上面的例子中,只要信誉的传播机制足够有效,那么,甲可以根据乙的信誉来判断乙以往帮助素不相识的第三者的概率,如果这一概率足够高,甲就帮助乙。这是一种对以往行为信誉评估的歧视行为,所以,以这种歧视为条件的利他主义,被称为“带有歧视标准的利他主义”。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823-829的标注 2017-11-11 22:15:0538. 诺瓦克小组的大量仿真研究表明,如果不存在纯粹合作者(系统位于右腰的某一点),为使三角形右腰上介于顶点e2和顶点e3之间的任何一点qe2+(1-q)e3收敛到e3,q必须小于等于2/3。也就是说,种群内部必须以大于等于1/3的概率出现带有歧视标准的合作者。也因此,这一现象被称为“三分之一定律”。例如,通俗而言,如果“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纯粹利他主义者),也就是在顶点e1,那么,偶然突变的自私自利行为必定逐渐取代活雷锋,也就是系统趋向顶点e2。但是如果有1/3或更多的东北人是歧视自私自利行为的活雷锋,那么,自私自利行为终将消失,于是东北人将逐渐都是歧视自私自利行为的活雷锋。当然,还有“轮流颠覆”,从顶点e3,系统将趋向顶点e1。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872-881的标注 2017-11-11 22:27:0539. 如果节点拥有的纽带数量反映节点的权力(对其他节点的影响力),那么,幂律是一项不错的权力指标。一个人在社会里的权力来源于两方面:其一是社会地位——家族、文化、知识以及其他基于历史积淀的资本;其二是社会关系——拥有的纽带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这些纽带的局部性质。幂律刻画的,是上列个体权力来源的第二方面,而且它仅仅刻画纽带的数量关系。 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可能极大降低我们判断任一纽带的主要性质的成本,于是,未来的社会网络调查可以更容易地区分上述三类纽带,并据此获得关于网络创造性的更可靠的数据。目前,我们尚未进入大数据(所谓“全样本”数据流)时代,故而我们仍需要研发合适的测度和指标,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23-929的标注 2017-11-11 23:18:4140. 斯坦利指出,小世界网络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类:(1)表现出严格幂律分布的——例如电网和机场这样的公共设施;(2)表现出弱幂律分布的——例如演员、朋友、其他社交关系;(3)几乎完全不服从幂律分布的——例如化学反应或其他需要持续支付成本的网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5-947的标注 2017-11-11 23:24:1441. 未必表现为幂律。另一方面,下面的例子表明,完全的随机网络,度数分布也不表现为幂律(一个节点的纽带数完全独立于其他节点纽带数,于是网络的节点度数更可能服从泊松分布)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8-949的标注 2017-11-12 13:10:4142. 完全的随机网络,度数分布也不表现为幂律(一个节点的纽带数完全独立于其他节点纽带数,于是网络的节点度数更可能服从泊松分布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8-949的标注 2017-11-12 13:10:5143. 斯坦利指出,小世界网络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类:(1)表现出严格幂律分布的——例如电网和机场这样的公共设施;(2)表现出弱幂律分布的——例如演员、朋友、其他社交关系;(3)几乎完全不服从幂律分布的——例如化学反应或其他需要持续支付成本的网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945-947的标注 2017-11-12 13:11:5344. 如果我们仅凭科层性来推断一个网络的权力结构的不平等程度,那么,不平等程度最高的是那些服从严格幂律的社会网络,最低的是完全随机的社会网络(如果它们存在的话),介于这两极端之间的是小世界网络。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11-1013的标注 2017-11-12 13:21:4945.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可以写出“网络政治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在效率原则导致的节点度数的幂律分布与稳定原则导致的节点度数的均匀分布之间存在着永恒的权衡。考察真实世界的无尺度网络的幂律的斜率,即图4.26中公式(2.2)的指数“γ”,典型地,它的数值在2与3之间,即2<γ<3。这一数值意味着,任一节点,它与其他k个节点有直接纽带联系的概率,正比于k的负2次方至负3次方这一水平。所以,在面对上述的永恒权衡时,我们必须求解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必须保持怎样的纵向流动性,才可缓解幂律引发的潜在危机?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39-1044的标注 2017-11-12 13:28:3046. 网络政治经济学第一原理,无非是以往经济学家所谓“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伟大权衡”在网络时代的翻版。这就再次应了那句老话:本质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它将反复出现,犹如条条道路通向罗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60-1062的标注 2017-11-12 13:32:3847. 因为中国社会有费孝通描述的差序格局,所以很难形成边界固定的“阶级”,故梁先生说中国社会是“阶级无涉”的。当然中国人也有社会分工,但如梁先生所述,那是“职业分途”,只不过是分途。甲和乙在职业上分途,在另一些地方还要合流,因为毕竟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甲的关系网或远或近包含着乙,反之亦然。费孝通与吴晗在《皇权与绅权》里描写的那些乡绅,就是图4.28里那些连接度特别高的节点——往往可以直达朝廷,由他们维持中国基层“熟人社会”的稳定性,并且由他们与基层之外的其他局部网络保持联系。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083-1088的标注 2017-11-12 13:41:2848. 信仰其实很难用效用函数或无差异曲线族来刻画,因为,只要我们试着用无差异曲线来刻画两种事物X和Y,当然就假设了在X和Y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为得到较多的Y而放弃一些X,反之亦然。但是,信仰无法与任何其他事物相互替代。我们很难相信,当一个人说他愿意为了增加2%的收入而放弃1%的信仰时,他还有什么信仰可言。所以,信仰似乎是“全有”或“全无”的例子。类似地,我们很难想象当一个人说他愿意为了增加2%的收入而放弃1%的爱情时他还有爱情。如是,信仰和爱情都不能用无差异曲线族来刻画。将这两种事物排除在外,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就将缺失最重要的两种幸福感的来源。所以,何为良好生活?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求解的问题,尤其对经济学家而言,又尤其对中国的经济学家而言。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02-1108的标注 2017-11-12 13:47:4849. 据我理解,许茨是将哲学现象学方法带给社会科学的第一人。如图4.30所示,许茨反复说过,社会科学概念应当对生活世界保持敏感性16。今天,不仅社会科学,而且我们的全部语言,都已严重地官僚化了。我写过文章论证“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呼吁反抗官僚化的概念。在实验教育过程中,我见过许多老师和学生,他们将教科书里那些早已官僚化了的概念当作涵盖他们真实生活经验的知识,而他们应当努力做的恰好是相反的事情,就是将来自真实生活的经验注入教科书里的概念,从而挽救那些僵死的概念,让它们重新成为怀特海(Alfred N.Whitehead)在《论教育诸目的》(The Aims of Education)里强调的“vital ideas”——有生命的观念。否则,它们就是怀特海批评过的充斥着课堂的“inert ideas”——怠惰的观念。怠惰,就是对生活不再有任何敏感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157-1165的标注 2017-11-12 13:55:2950. 研究复杂性的学者们强调,与complication涵义相反的单词是simplicity(简单性),但是与complexity涵义相反的单词是independence(独立性)。因此,当哈耶克以及桑塔菲学派的学者们使用“复杂”这一语词时,他们想象的是,如哈耶克所言,基于大量相互作用着的微观行为而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也称为“涌现秩序”(emerging orders)。此处关键是“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不是相互独立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33-1236的标注 2017-11-12 14:15:2351. 在哈耶克的叙述中,复杂系统的另一特征是,它涌现出来的秩序是什么样子,不可能预先知道,因为“知道”依赖于必须收集的关于这些秩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恰好是“涌现”出来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38-1240的标注 2017-11-12 14:16:2352. 一个基本问题:复杂现象是否有“模式”(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可被人类认知?以怎样的方式认知?就我的阅读范围而言,这是最接近哈耶克思想的问题。哈耶克晚期的思想早已超越了他的时代,至今,社会科学仍停留在被哈耶克超越了的时代。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59-1262的标注 2017-11-12 14:21:2553. 哈耶克使用通常指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的英文“conduct”而不用泛指包括动物行为在内的“behavior”来表示“行为”。并且,他使用在意义指引下才有的“actions”(诸种行动)来表示指导人类行为的社会秩序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264-1265的标注 2017-11-12 14:23:4954. 自生自发秩序三例:习惯法、自然语言、货币。紧接着,哈耶克指出,各国政府早已不允许货币自由发展了(他然后描述了一种互联网时代的“迂回方式”的货币无政府主义设想)。因此,自发演化的例子,只剩下习惯法和自然语言。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47-1349的标注 2017-11-12 14:35:5855. 他突然写了这样一段,让读者立即想到他早年的思想:“个体行为规则自发的变化,以及随之出现的秩序变化,可以使群体在它不作出这种改变就会灭亡的环境中继续生存下去。”这就是我反复解释过的,哈耶克(参阅他1945年的名著《通向奴役之路》)最重要的一项学说:伟大社会的特征是保护“匿名的少数”,从而社会可以最高的概率在未来的各种灾难中生存。匿名的少数,因为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先知道谁是这样的拯救人类的英雄——取决于情境和灾难的性质。所以,一个伟大的社会总是鼓励一切人在一切可能方向上生活。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58-1362的标注 2017-11-12 14:39:1556. 哈耶克首先讨论“社会演化心理学”(如果有这门学科的话)的议题,旨在解释个体为何遵守秩序,并且个体的相互作用是怎样与全局秩序相互作用的——在最微观的局部是每一个体脑内的神经元网络结构。此处,哈耶克转述了博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的观点:多中心的秩序因为有离散的决策体制,故而具有远比单一中心的秩序高得多的系统鲁棒性(抗干扰性)。请回忆汪小帆2003年的文章,完全随机网络具有极强的鲁棒性,哪怕80%的纽带都被破坏,网络仍可运转。此外,诸如“友谊圈”这样的社会网络,鲁棒性也极强。服从幂律的社会网络,我们知道,具有最弱的鲁棒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80-1385的标注 2017-11-12 14:47:5857. 如果有一门学科是研究复杂性的(那时还没有“桑塔菲学派”),那么,哈耶克认为,这门学科必须探讨这样一个方法论议题:它必须将它自身的研究方法视为它研究的复杂秩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的方法与它研究的对象都包含在相互作用的微观行为的涌现过程之内,也因此而依赖于历史(路径)——即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哪怕那些事情后来消失了,它们在复杂性及其思维方式里仍保存着自己的印记。于是,后来发生的理性很难理解自己为何要这样思考。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396-1400的标注 2017-11-12 14:53:4958. 系统由对象的集合及对象之间关系的集合构成并有多层结构。一般系统研究的数学方法,旨在为分析系统“局部—整体”关系提供基础。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42-1443的标注 2017-11-12 15:02:4259. 依照历史顺序刻画了三类系统模型:(1)机械论的,核心观念是“均衡”,适用于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程度最低的系统;(2)有机论的,核心观念是“homeostasis”(动态平衡),适用于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程度更高的系统;(3)过程论的或适应理论的,核心观念是“演化”,适用于复杂性最高的系统——因为复杂系统的多层结构是持续涌现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47-1450的标注 2017-11-12 16:39:2960. 根据弗雷泽的观察,当某物被图腾化之后,它的主人实际上获得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权利。所以,在哈耶克看来,图腾以及迷信,在成为原始社会私有产权最早也是最有力量的保护神。顺便提及,弗雷泽的传世名著是《金枝》(The Golden Bough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62-1465的标注 2017-11-12 16:42:2861. 首先,由于交易费用经济史研究得到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诺斯的制度经济学著名判断: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降低不确定性。其次,由于交易费用合约理论得到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列出了两类不确定性现象:行为的不确定性(behavioral uncertainty)和环境的不确定性(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那么,制度降低的是哪一类不确定性?返回常识,我们周围既有旨在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的制度——例如应对自然灾害的各类条例,又有旨在降低行为不确定性的制度;我推测,后者的数量和种类远多于前者,几乎可以说比比皆是。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73-1478的标注 2017-11-12 16:46:2562. 哈耶克其实相信的是,在群体内部从相互作用的大量个体行为规则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固然有助于这一群体的生存,但这一群体未必能在新的环境里继续生存。例如,群体甲最初达到的文明水平足以吸引周围尚处于野蛮状态的群体的注意。就像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那样,群体甲完全可能被更野蛮的群体征服,并由此而将文明社会的行为规则传承给征服者,由此,征服者也就达到了比它最初的水平更高的文明水平。还可能发生的是,就像中国以外的其他古代文明的历史那样,被征服之后,最初的文明群体完全消失了。当然,文明社会的那些规则很可能得到了传承。所以,哈耶克相信,规则的生命历程往往远比最初发明了这些规则的个体和群体要长久。这就意味着,如果道金斯试图说服我们相信,我们每一个人以及任何有机体无非是基因的载体,那么,哈耶克试图说服我们相信人类社会以及任何生物群体无非是规则的载体。如果民族之间发生了战争或国家之间有竞争的话,其实,根据哈耶克的观点,真正在竞争的是各种规则。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482-1490的标注 2017-11-12 16:50:5063. 假如价格并非教科书定义的那样“一物一价”,而是——这似乎是中国社会的常态——价格因人而异,因关系纽带的远近亲疏与差序格局而有差异,并且差异可能足够大以致交易各方很难将交易视为同一市场的交易。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04-1506的标注 2017-11-12 17:14:0364. 价格歧视的意思是保持质不变,同样的量有不同的价。因此,经济学教科书的处理方式是,将“市场切割”视为“价格歧视”的前提。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极端而言,要求将市场切割到个人范围内——还有“市场”吗?所以,处理中国现象,有一些学者倾向于引入中国特色的“交易费用”——开发和维持“关系”的成本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07-1510的标注 2017-11-12 18:34:5265. 杭州,每年龙井茶的产量和价格都是公众议题。多年前,市政府为确保龙井茶产区(狮峰、龙井、云栖、虎跑)的茶不与外区的龙井茶混淆,从而导致劣质茶淘汰优质茶(经济学的“柠檬原理”),每年估产并制作龙井茶的防伪标签,按产量发给产区茶农。可是,产区茶农将这些防伪标签贴在他们从外区购入的龙井茶包装盒上,赚取本地茶与外地茶的价差(每斤明前茶的价差至少5000元),而茶农自产的龙井茶仍可按正宗龙井茶出售——通常卖给亲友或知情人士。根据以上分析,不难推断,杭州政府颁发防伪标签这一政策可诱致杭州龙井茶产区(狮龙云虎)以正宗龙井茶的价格出售的茶叶总量增加大约一倍。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17-1523的标注 2017-11-12 18:37:5666. 中国最近三十多年培育出来的市场经济,脱胎于更早时期的中央计划经济,并且,市场与计划之间也不是截然两分,而是一种犬牙交错、此消彼长的动态格局。最近十几年,市场经济衰退,计划经济强劲,表现为收入的“实物形态”占总收入的比例显著增加。同时,腐败泛滥,表现为“灰色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显著增加。实物形态的收入和灰色收入,这是两类需要认真界定的中国情境里的经济现象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25-1528的标注 2017-11-12 18:42:4367. 现在让我们反思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从生产函数开始。因为这是以往就有争议的环节,为什么将生产环节视为“黑箱”并且表达为给定的函数?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通常的解释是,只要“技术”是给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表达为生产函数,即Q=F(X),这一函数关系代表的是生产的技术结构。所以,科斯(Ronald Coase,1910-2013)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他的授奖演说标题是“生产的制度结构”26,强调他的贡献是填补以往经济学假设“生产的技术结构”之不足。科斯考察生产的制度结构,首先见到的是交易费用——由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与市场的边界(所谓“是买还是造”的问题)。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36-1542的标注 2017-11-12 18:46:1168. 所谓制度的好或不好,我们通常这样界定:如果资本勾结权力的交易费用远低于资本不勾结权力的交易费用,这种制度就是不好的。在这一视角下,目前大力推进的反腐败行动,确实在改善中国的制度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48-1550的标注 2017-11-12 18:48:4669. 可见,只要进入中国情境,由于交易费用依赖于个人中心网络的差异,价格与市场可以变得如此复杂。这是中国经济的微观考察,令人兴奋,因为这些考察很难纳入教科书经济学。至于中国情境的宏观经济学,据我观察,目前还没有建基于中国情境的微观分析的宏观经济学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50-1553的标注 2017-11-12 18:55:1970. 贝克尔确实是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人物,他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变量X里增加了一个分量“人力资本”(服务流),就相当有效地挽救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由于人力资本依赖于先天因素(家庭遗传)和后天因素(教养教育),所以,上列行为参数当中的心理、家庭和人格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来表达。这样,行为经济学家需要研究的就只有“关系”和“情境”两类因素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62-1566的标注 2017-11-12 19:02:1871. 个体行为嵌入于演化中的社会网络,怎样为从各局部网络相互作用的个体行为规则涌现出来的宏观秩序建模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67-1568的标注 2017-11-12 19:03:4472. 然,贝克尔的人力资本概念在多大程度上可观测,至今仍是一个问题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568-1569的标注 2017-11-12 19:03:5173. 从易到难,我先介绍“权力”(power)的参量表达,这是我的《新政治经济学讲义》处理的主题。耶鲁大学的行为主义政治学权威达尔(Robert A.Dahl,1915-2014)去年辞世,他在1957年发表过一篇文章“The Concept of Power”(“权力这一概念”)。在这篇文章里,并且更详细的讨论收录于他1963年的名著《现代政治分析》(Modern Political Analysis)1984年增订版28,符合我们关于社会网络的常识,他视权力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性质。接着,他定义权力为“影响力”(influence),并给出测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力的概率描述。我试着用行为经济学的语言转述达尔的定义:假设有两个人甲和乙,各自有可选方案的集合A和B。可观测事件(甲,a)代表甲从A选择a,可观测事件(乙,b)代表乙从B选择b。那么,如果甲选择a可以改变(增加或减少)乙选择b的概率,甲就被认为对事件(乙,b)有影响,条件概率P((乙,b)|(甲,a))与概率P((乙,b))之间的差异可视为甲对乙选择b这件事的影响力的测度。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03-1612的标注 2017-11-13 10:20:4774. 我更喜欢巴泽尔(Yoram Barzel)在《国家理论》29里提供的简明定义:权力就是将成本加给他人的能力。虽然,成本这一概念隐藏了我们关于权力必须作的几乎全部考察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12-1614的标注 2017-11-13 10:21:4975. 在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给定集合A和B,甲通过以甲为中心的网络和乙的个人中心网络对事件(乙,b)产生影响,记作:I{甲:A,(乙,b)}=P((乙,b)|(甲,a))-P((乙,b))。可见,这里形成的是社会网络内相互有影响的人之间的博弈。对于网络博弈,我们知道,最常见的是多重均衡,而且均衡不稳定,故更多地使用的方法是仿真计算而不是博弈分析30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17-1621的标注 2017-11-13 10:25:4376. 林南在《社会资本》第六章这样界定“社会资本”:为了获得地位而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网络中的资源31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23-1625的标注 2017-11-13 10:27:5177.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1967),美国社会的研究结论是:在社会地位的获取过程中,个人的自致资源远比先赋资源重要得多。当然,基于常识,我们知道中国社会未必如此,甚至很可能不如此。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远未发展到美国那样的程度,所以“关系”在资源配置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35-1637的标注 2017-11-13 10:32:5778. 就是在英国这样经历了六百年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根据经济史家克拉克的新著,由家族(姓氏)传承的社会地位如此普遍,以致克拉克能够以相当高的准确性只根据一个英国人的姓氏就推断他目前的社会地位36。日本社会的情形略显独特,因为日本传统的家族观念是“包容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所以,日本私人企业家很可能从家族之外根据能力选择年轻人接自己的班——通常要有“养子”仪式。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52-1656的标注 2017-11-13 10:42:3779. 社会地位的虚拟市场允许一个人通过相应的努力获得和改善自己在科学界的地位、在军事界的地位、在法律界的地位、在演艺界的地位,等等。由于能力分布的不平等,人们投资于更适合自己能力的领域。贝克尔证明,有社会地位虚拟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可以是社会最优的,但它表现出来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可以远高于没有社会地位虚拟市场时的一般均衡状态。关键是,贝克尔在文章开篇就强调,帕累托发现的收入和财富分布的幂律,似乎与社会制度的性质完全无关。学者们在各种类型的社会——游牧部落、市场社会、半市场社会、封建社会、伊斯兰的、基督教的、儒家文化的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都观察到帕累托幂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79-1684的标注 2017-11-13 10:57:3380. 旨在解释广泛见于人类社会(包括大型社会、小型社会、根块采集与狩猎的社会)的权威、特权、财富、荣誉、政治影响力等等社会地位的阶梯。 对于上述现象的解释,历来有两大类模型。其一是经济学家鼓吹的(例如贝克尔的模型),在这一类模型里,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能力,而能力在人群中的分布先天就是不平等的。其二,主要是社会学家鼓吹的(例如林南的模型),在这一类模型里,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自致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社会地位(先赋资源或可继承的社会关系),而社会网络的不同地位能够调动的资源是很不平等的——称为“社会结构”(“秩序”和“规则”远比“个人”生存得更久远)。注意,两类模型都假设一个人的自致地位与他取得的成就或贡献是一致的。因为,成就与地位完全不相关,长期而言,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社会怎么能够生存。个人能力的解释与社会结构的解释,为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个人能力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很自然地呈现的秩序(涌现秩序)。基于社会结构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阶级斗争的结局(由统治阶级强加给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结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88-1698的标注 2017-11-13 11:11:3981. 个人能力的解释与社会结构的解释,为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个人能力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很自然地呈现的秩序(涌现秩序)。基于社会结构的解释,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分布就是阶级斗争的结局(由统治阶级强加给被统治阶级的社会结构)。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695-1698的标注 2017-11-13 11:11:4782. 首先,经验观察表明,社会地位的阶梯并非如社会学家想象的那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或目的性,相反,这些阶梯自然涌现出来,尤其是如果地位与成就足够地一致,并不导致激烈的社会冲突(阶级斗争)。其次,经验观察表明,在现实社会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未必带来与个人成就或能力完全一致的荣誉或经济回报。这两方面的观察意味着,一个能够长期生存的社会,或多或少必须使地位与成就相互一致,并借助于这样的激励机制持续筛选更适合这些地位故而具备相应能力的人(纵向流动性的功能)。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00-1704的标注 2017-11-13 11:15:1983. 通常根据成就来判断能力的时候,由于信息在社会网络之内传播时发生的种种扭曲——这些扭曲综合而言倾向于夸大差异,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06-1707的标注 2017-11-13 11:18:4384. 直观而言,这样的机制导致了人类社会地位阶梯的等级差别远比实际能力的分布要大。所以,长期而言,如果我们假设一个社会群体根据能力创造的总价值与社会根据能力判断分配的总价值保持预算平衡,那么,上述的社会判断偏差长期而言必须有所纠正,否则社会就难以为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12-1714的标注 2017-11-13 11:19:1785. 古德描述社会判断是怎样扭曲的,借助于社会网络的性质。每一个局部网络里的邻居们相互影响,每一个人的判断来自他自己的体会,但仍主要来自他的邻居们的判断——在股市里就称为“羊群效应”(香港人所谓“追涨杀跌”的行为)。古德指出,这一假设并不要求社会网络的研究者知道关于每一角色的个人信息,所以,很适合实证研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16-1719的标注 2017-11-13 11:26:0586. 是谢林(Thomas Schelling)“焦点均衡”——多重均衡的博弈参与者们借助例如文化传统(习俗、惯例、常识)这样的背景信息达成“焦点”(focal point)的均衡。如果我的判断正确,那么,由于多重均衡是协调博弈的特征,当文化传统发生断裂时,例如转型期社会,常识、行为规范、核心价值观等等有助于博弈参与者达成焦点的背景信息大多已不存在或严重扭曲,于是,焦点要么不存在,要么散落于不同的局部网络——即局部网络的协调博弈有焦点均衡,但不同的局部网络有不同的焦点均衡。我的一位朋友,在不同群体的信誉有重大差异,有时令人惊讶。事实上,我周围有相当多这样的例子。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27-1733的标注 2017-11-13 11:27:5387. 古德论证,社会评价达成的均衡具有下列三项性质:(1)地位较高的人与地位较低的人之间的纽带更可能是弱纽带;(2)地位相近的人对扮演各种角色的人的能力有相似的判断;(3)资源在社会成员当中的分布大致与他们的成就正相关但更不平等。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33-1735的标注 2017-11-13 11:28:2488. 虽然,这些脉络并未澄清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稳定性等重要议题。为什么是稳定性?因为社会网络的基本单元是纽带(关系)而不是节点(实体),尽管实体是稳定的(有机体的生命就意味着稳定性)。根据社会交换的三种媒介,关系纽带有三种类型:(1)以货币为媒介,例如市场关系;(2)以权力为媒介,例如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3)以情感为媒介,例如包括家庭和家族在内的社群关系。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情感纽带。不难推测,这是因为情感纽带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可是,我们生活在转型期中国社会,情感纽带丧失了它们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缺少法治传统(与宗教传统的缺失密切相关)。那么,经济活动(交换)的信任基础呢?显然,这是中国问题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主题。研究这一主题的时候,一方面要考察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一方面还要考察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情感稳定性的微妙条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61-1768的标注 2017-11-13 18:39:0089. 尤其是现代人类,他们掌握着改造自然的力量,他们完全可以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以便适应他们相信的更好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在乎大约三十年前那位老人留给我的字条:祝贺你意识到了人类“有意识进化”这一可能性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797-1799的标注 2017-11-13 18:51:4290. 总而言之,基于常识,权力越大,权力对权力者就越重要。也就是说,权力对权力者而言几乎永远是收益递增的——即效用函数对权力的二阶导数大于零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20-1821的标注 2017-11-13 18:54:4191. 我更愿意保持哈耶克的思路,将权力强化自身的过程视为权力组织消耗资源陷入边际收益递减状况的主要理由。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35-1836的标注 2017-11-13 19:01:0492. 权力尽管可以不断获取更大权力(强化自身),却越来越难抑制权力本身的官僚化倾向,因为,更大的权力几乎永远意味着权力的科层程度的增加。给定社会交往技术(即维持纽带的成本),我们试着想象社会网络的顶端怎样强化自己的权力。这里,我需要转述阿罗的著作,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1974)。在这本小册子里,阿罗给出社会组织的一般原理:最优的科层高度必须在底层收集信息的有效性和顶端决策的有效性之间权衡。从底层到顶端的距离越长,信息扭曲就越大,从而决策失误以及失误产生的后果就可能越严重。另一方面,从顶端到底层的距离越短,信息扭曲固然减少,但决策成本可能很大,因为顶端需要维持太多与底层的纽带关系。给定社会交往技术,给定最优科层高度,要使顶端有更大权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加底层规模(统治的范围)。如果统治的范围遇到极限,不可能再扩展,那么,给定社会交往技术,给定底层规模,获得更大权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加顶端到底层的距离,于是偏离最优的科层高度,从而损害权力者自身利益。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38-1846的标注 2017-11-13 19:01:3593. 显然,角逐权力的人可以完全忽略最优科层原理。我认为,这是政治活动边际收益递减的主要理由,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50-1851的标注 2017-11-13 19:02:0394. 我的描述,很容易使我自己想到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相平面分析,那里常出现的情形就是这样的,最简单的情形是直线上的三个均衡点:A,B,C,其中A和C是相互冲突的稳定均衡,而B不是稳定均衡。假设现状是A,假设改革的本意是使社会系统从A演化到C,那么,如果改革的诉求在A与B之间,它将被均衡力量拉向A从而改革消失,如果改革的诉求在B与C之间,它将被均衡力量拉向C从而改革演变为革命。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63-1866的标注 2017-11-13 19:08:0695. 贝克尔1990年有一篇文章42,结尾部分,三位作者在二维相平面里讨论日本和德国的经济为何在战败之后迅速崛起。 他们假设二维平面的一个维度(横轴)代表人力资本,另一个维度(纵轴)代表物质资本,注意图5.23的W是一个不稳定均衡,它两侧的均衡是U和L,其中U代表欠发达或中等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L代表高收入水平的稳定均衡。战争摧毁了以往积累的物质资本,但没有摧毁人力资本存量,相当于强迫系统偏离稳定均衡U(中等水平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使它绕过不稳定均衡W,在临界曲线MM和稳态增长线Op的右下方一个新的初始状态d(低水平的物质资本和中等水平的人力资本)重新出发,渐进地趋向于稳态增长线Op——沿这条直线增长的经济保持着不变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率。日本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沿着这条稳态增长线向右延伸,最终可达到比灾难之前更高的发展水平,远比战前高的人力资本存量和不低于战前水平的物质资本存量。如果没有战争,那么,系统就很难从U跃变到L,因为只要它接近W就会被均衡的力量拉回到U。那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67-1877的标注 2017-11-13 19:08:2896. 发达国家是怎样抵达L的呢?贝克尔假设人力资本的积累遵循收益递增律,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投资于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就越高;注意,这也意味着,如果人力资本水平很低,那么投资于人力资本得到的回报率很可能低于多生孩子的投资回报率。在这一假设下,贝克尔指出,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最初的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所以,人们选择较大的家庭规模,最终收敛到低水平稳态均衡U。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最初的人力资本存量较高,于是投资于人力资本就更合算,人们于是有了较小的家庭规模和很高的人力资本存量。显然,这是贝克尔著名的“孩子的质”与“孩子的量”之间的互相替代定理的一种应用。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77-1882的标注 2017-11-13 19:09:0397. 理性狂妄,是人类永恒的致命自负。从这一角度看,只承认有限理性的行为经济学家,与鼓吹涌现秩序学说的哈耶克主义者,是天然盟友。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1886-1887的标注 2017-11-13 19:11:3298. 至少两个“人格”维度的得分,与合作行为的主要脑区由脑成像技术测度的灰质厚度,二者之间有统计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这些结论可更准确地预测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被试在囚徒困境博弈或公共品博弈中更可能采取的策略。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43-45的标注 2017-11-14 15:12:0699. 过去十年来的人格学研究,尤其是2007-2012年间发表的几篇研究报告,意味着更抽象的人格模型,典型地就是“两维度”模型——心理稳定的维度(α)和好奇探索的维度(β),以及鲁斯坦(Phillippe Rushton,1943-2012)鼓吹的“单维度”模型——GFP(general factor personality) 《行为经济学要义 (汪丁丁)》 您在位置 #506-508的标注 2017-11-14 15:13:52 1.我为今年秋季的行为经济学课程绘制思维导图,找到更通俗的表达,只需要写这一段文字即可。三类现象:(1)稀缺性(2)不确定性(3)复杂性 2.被行为主体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依赖于两组因素,第一组是变量(它代表行为主体可选的方案),第二组是参量(通常依赖于行为的心理和历史因素) 3.小密尔首先是逻辑学家,英文表达具有严谨的逻辑感,他定义了“价值”—被感受到的重要性 4.价值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 2017-05-21 18:33 1.我为今年秋季的行为经济学课程绘制思维导图,找到更通俗的表达,只需要写这一段文字即可。三类现象:(1)稀缺性(2)不确定性(3)复杂性2.被行为主体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依赖于两组因素,第一组是变量(它代表行为主体可选的方案),第二组是参量(通常依赖于行为的心理和历史因素)3.小密尔首先是逻辑学家,英文表达具有严谨的逻辑感,他定义了“价值”—被感受到的重要性4.价值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5.将物质配给的关键环节类比于艾智仁关于设有加油站的道路,我们不难提供这样的预测:(1)那些更接近物质配给关键环节的人更可能积累更多的财富,(2)那些更擅长人际关系投资的人更可能积累更多的财富 (3)那些更适应政治格局和意识形态变动的人更可能积累更多的财富6.大约在1980年代以后成为主流人格模型的,就是所谓“大五模型”,它有五个基本的人格维度,依照这些维度的英文字头,被心理学家称为“OCEAN”或“人格海洋”:(1)对新鲜经验的开放性(O),在这一维度之内有一些子维度—奇思异想、审美、新鲜感受、标新立异的行动、新观念和新价值;(2)责任感(C),这一维度内的子维度--能力、秩序、义务感、成就欲、自律、周虑;(3)外倾性(E),以及它的子维度--温暖、聚合性、肯定性、活跃、刺激寻求、正面情绪;(4)宜人性(A)及其子维度--信任、坦率、利他主义、服从、谦虚、温和(5)神经质(N)及其子维度--焦虑、敌意、抑郁、自我意识强烈、冲动、脆弱7.正念:一种有目的地、不评判地将注意力集中与此时此刻的方法。8.人脑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预先将行动的各种可选方案的各种可能后果呈现在想象之中,并演化形成理性选择的能力。9.由于交易费用经济史研究得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诺斯的制度经济学著名判断: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降低不确定性10.列出了两类不确定性现象:行为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 1.核心观念的展开,就是理论。因此,研读任何一套理论,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直入核心。当然,需要很高的悟性。于是更常见的方式是从外围开始研读,通过许多案例分析,逐渐接近核心观念或议题。当然,这就十分繁琐,而且容易迷失主线。 2. 艾智仁提供洞见:稀缺与竞争互为表里。直观而言,我们可以根据竞争的激烈程度来推测稀缺的程度,也可以根据稀缺的程度来推测竞争的激烈程度。后来,艾智仁提供了更多的洞见。他指出,有稀缺就有.. 2016-04-29 17:52 1.核心观念的展开,就是理论。因此,研读任何一套理论,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直入核心。当然,需要很高的悟性。于是更常见的方式是从外围开始研读,通过许多案例分析,逐渐接近核心观念或议题。当然,这就十分繁琐,而且容易迷失主线。 2. 艾智仁提供洞见:稀缺与竞争互为表里。直观而言,我们可以根据竞争的激烈程度来推测稀缺的程度,也可以根据稀缺的程度来推测竞争的激烈程度。后来,艾智仁提供了更多的洞见。他指出,有稀缺就有竞争,并且有竞争就有歧视。他继而指出,下列观念是无法分离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实质的不同表达:稀缺、竞争、歧视、产权、行为约束。 3.基于小密尔的主观价值定义,并且基于我对现代人的幸福感的考察(参阅《行为经济学讲义》),我在图1.2的右上方画出了价值(感受到的重要性)的三维空间,它刻画了幸福感的三重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概要而言,沿着物质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我们“逐物而不返”;沿着精神生活维度的正方向,是“完全的自足”。故而,我在图1.2右上方用粗线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现代人的生活路线-最初是在物质生活维度上,然后更多转入社会生活维度,最后,或许只有少数人,进入精神生活维度。 4.依此类推,难怪人们用老黑格尔的名言来嘲讽套套逻辑经济学家:凡事存在的,一定是合理的。 5.艾智仁由此引入“好像理性”这一短语,用来表达“物竞天择”的演化幸存者的理性行为。仅当幸存者被经济学家观察到的时候,幸存者的行为被赋予经济学的理性。那些没有被观察到的从而很可能没有幸存下来的行为主体,被经济学家们假设不能适应物竞天择的环境,也就是说,这些行为主体的行为不是足够理性的。这样的经济学解释,颇有些套套逻辑的意味,由此而来的数学模型或经济理论,称为“adhot theory”(为了解释特殊现象而炮制出来的只能解释这一特殊现象的理论) 6.为了免除套套逻辑的困扰,张五常的建议是,经济性解释可以从假说开始,但必须始终坚持内生于模型的变量具有很好的可观测性,于是能推演出可检验的命题。这一原则,他概括为:”看不见则验不着。“ 7.张五常”街头巷尾观察世界“几十年修成的功夫,使他能从人们的行为(变量)准确推测诱致了这些行为的社会制度。 8.行为主体选择的可选方案集和他所选的方案是可观测的。 9.只要有充分的观察,一位如张五常所说的面向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家,应当有能力从那些可观测的变量和可观测的参量推断出那些不可观测的参量的重要性质。当然,这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它的实践者如张五常和周其仁那样,常年坚持在街头巷尾看世界,同时沉潜往复与经济学解释。 10.布坎南不是套套逻辑经济学家,他在一篇文章里指出,经济学家之所以不同于非经济学家,就在于他们能在任何特定情景内指出那些进入行为主体效用函数的重要变量和成本。相比之下,萨缪尔森更接近套套逻辑经济学家。张五常承认萨缪尔森是创造模型的天才,但他批评萨缪尔森不懂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他引用2009年萨缪尔森去世后”两位专家的计算“-萨缪尔森关于现实经济的预测没有一项是准确的。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