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金融监管 A. Joanne Kellermann,Jakob de Haan,e d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111M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21世纪金融监管
副标题:
作者:A. Joanne Kellermann,Jakob de Haan,e d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08656410
出版时间:2016
页数:297
定价:56.00
内容简介: 《21世纪金融监管》是危机后反思金融监管的著作中最有深度、最有价值的一部。 该书通过聚焦于监管实践而不仅是监管规则,探讨了如何打造高质量监管、构造新的监管范式,介绍了英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典、欧盟等多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实践。该书就原则导向监管、双峰监管、前瞻性监管、分析式监管、监管中的董事会评价、金融监管的执行、金融监管的激励机制、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有机配合等重要的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引人入胜的阐述。 人类能通过改进监管防范下一次金融危机吗? 公众应当对监管机构抱以什么样的合理期待? 金融监管机构究竟应当更关注监管的结果还是监管的过程? 什么样的监管才是良好高质量的监管,有什么特征? 如何把握对金融机构战略、商业模式、行为、文化的监管分寸? 未来十年全球金融监管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书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了详细解答,代表... 《21世纪金融监管》是危机后反思金融监管的著作中最有深度、最有价值的一部。 该书通过聚焦于监管实践而不仅是监管规则,探讨了如何打造高质量监管、构造新的监管范式,介绍了英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典、欧盟等多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实践。该书就原则导向监管、双峰监管、前瞻性监管、分析式监管、监管中的董事会评价、金融监管的执行、金融监管的激励机制、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有机配合等重要的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引人入胜的阐述。 人类能通过改进监管防范下一次金融危机吗? 公众应当对监管机构抱以什么样的合理期待? 金融监管机构究竟应当更关注监管的结果还是监管的过程? 什么样的监管才是良好高质量的监管,有什么特征? 如何把握对金融机构战略、商业模式、行为、文化的监管分寸? 未来十年全球金融监管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书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了详细解答,代表了迄今全球对金融监管最高水平的思考。 第一作者Kellermann女士,1984年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民法和国际法专业,曾在律师界执业多年。自2007年起,她担任荷兰银行执行董事(相当于副行长),负责养老金监管、保险监管等。她也是欧洲保险与职业养老金管理局监管委员会成员。自2008年起,她主持荷兰金融专业中心的工作,领导荷兰相关机构共同打击金融犯罪。 第10章 荷兰央行的行为和文化监管 第11章 原则导向监管怎样促成良好监管目标的实现? 第12章 双峰监管模式的应用:基于欧洲的经验教训 第13章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 第14章 监管:未来十年展望 缩写词列表(中英文对照) 本书作者 参考文献 附录 如何打造良好监管:学会说“不” · · · · · · 说的都对,但是太过浅显了,没有深入的探讨、没有详尽的案例,适合随便读读,没有想象的好。 Financial supervision 一直以来是关注的话题,这本书强调文化和浸入式监管,同时如果你对欧洲金融和监管感兴趣可以一读 监管者不仅要从制度法律上下功夫,可能还要从意愿上,从公司文化上下功夫,但中国的监管显然不会从董事会、高管层去下功夫,因没有必要,都是一家人,风险文化不会有太大差异,对于国有大行来说。说白了,当发生系统性风险时,谁都不可避免,那么风险要防范的是什么,从大的角度来说,不是系统风险,而是小型的个案风险,特别对于中国来说。但对于监管,更需要关注系统风险。 说的都对,但是太过浅显了,没有深入的探讨、没有详尽的案例,适合随便读读,没有想象的好。 Financial supervision 一直以来是关注的话题,这本书强调文化和浸入式监管,同时如果你对欧洲金融和监管感兴趣可以一读 发端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对于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时至今日多数国家仍还在危机的泥潭中苦苦挣扎。金融监管的失败可以说是诱发这场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融监管的失败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监管理念上重微观审慎而轻宏观审慎,推行轻触式监... 12.2. 双峰监管模式的目标和结构 2002年荷兰引入双峰监管模式。在此模式下,金融监管聚合到两个方面:1.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职责被整合到一个单一的监管部门内;2.作为独立的监管者,荷兰金融监管局负责所有类型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 支持金融改革重要的原因是,金融体系的活力和创新发展导致传统金融行业的界限消失。这使得人们确信金融监管不应该是分业设置的,而应该基于不同的将官目标设立。这种功能监管应当确保没有... 2018-02-05 14:29 12.2. 双峰监管模式的目标和结构2002年荷兰引入双峰监管模式。在此模式下,金融监管聚合到两个方面:1.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职责被整合到一个单一的监管部门内;2.作为独立的监管者,荷兰金融监管局负责所有类型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支持金融改革重要的原因是,金融体系的活力和创新发展导致传统金融行业的界限消失。这使得人们确信金融监管不应该是分业设置的,而应该基于不同的将官目标设立。这种功能监管应当确保没有任何金融活动处于监管范围之外。为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需要区分四个不同的监管目标。但一个机构内部把不同目标整合在一起具有协同效应,同时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会带来抵消效应。1.金融稳定和文件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机构内部的不稳定通常是有不利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引起的。而稳健的金融就够是稳健的金融体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2. 银行可能将业务转移到监管更少的市场上来逃避监管。 例如,银行大量发行证券化产品并不增加监管资本占用,但是证券化资产的较低质量,以及处于声誉原因或明或暗地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较高风险,都引起人们的担忧。因此需要考虑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表外风险敞口。 《巴塞尔协议II》对证券化产品等银行业务赋予了较低的风险权重,从而制造了监管套利机会。为弥补《巴塞尔协议II》为风险基础的资本要求缺陷,引入杠杆率监管要求,... 2018-02-05 14:21 银行可能将业务转移到监管更少的市场上来逃避监管。例如,银行大量发行证券化产品并不增加监管资本占用,但是证券化资产的较低质量,以及处于声誉原因或明或暗地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较高风险,都引起人们的担忧。因此需要考虑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表外风险敞口。《巴塞尔协议II》对证券化产品等银行业务赋予了较低的风险权重,从而制造了监管套利机会。为弥补《巴塞尔协议II》为风险基础的资本要求缺陷,引入杠杆率监管要求,同时可以用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由于杠杆率并不区分资产的风险敏感性,可能会鼓励银行持有风险性更高的资产并开展表外业务,压缩零售业务或扩张高风险资产部门,进而对信贷供给带来负面影响。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关于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巴塞尔协议III》,主要用于保障银行拥有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可以及时变现并在监管者要求的压力情景下能够满足30天的流动性需求。二是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该指标要求银行再一年期内保持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 监管当局需要全面衡量LCR的影响,并检测金融机构在过渡期进行的调整行为。尤其应密切关注此类行为对金融市场、信贷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及时化... 2018-02-05 14:11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关于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巴塞尔协议III》,主要用于保障银行拥有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可以及时变现并在监管者要求的压力情景下能够满足30天的流动性需求。二是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该指标要求银行再一年期内保持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监管当局需要全面衡量LCR的影响,并检测金融机构在过渡期进行的调整行为。尤其应密切关注此类行为对金融市场、信贷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及时化解可能得未预后果。如果很多银行为满足LCR要求而盲目改变其融资结构,可能增大系统性风险。那么再容易需求高的政府、公共机构和私人企业会为了获得融资进行激烈竞争,随之而来的是银行之间为了获得长期融资而进行的竞争,追进一步加剧其他市场主体的长期融资压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市场环境下,长期债券市场提供融资的能力堪忧。欧洲主权债务风险的上升对银行的融资环境产生了负面印象,阻碍了银行尽快适应新的监管体系。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定义过于狭窄,可能引起悬崖效应和紧缩性风险等问题。所有导致可变现资产成为不可变现资产的事件都会对债券发行人和银行产生广泛影响,尤其是对那些流动性资产结构单一的银行,他们必须调整资产负债表以满足LCR的要求。出于这些原因,过高的需求将使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价格升高并导致市场扭曲。 经济金融危机如此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业表内表外杠杆过高,而市场参与者对资本质量失去信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塞尔委员会对国际监管框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对资本质量、一致性和透明性要求,以促进资本更好地覆盖风险。 去杠杆可以修复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并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是应对危机的必要步骤。但是监管当局致力于去杠杆时,可能会产生顺周期的系统问题。过渡的去杠杆将阻碍资... 2018-02-05 14:06 经济金融危机如此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业表内表外杠杆过高,而市场参与者对资本质量失去信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塞尔委员会对国际监管框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对资本质量、一致性和透明性要求,以促进资本更好地覆盖风险。去杠杆可以修复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并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是应对危机的必要步骤。但是监管当局致力于去杠杆时,可能会产生顺周期的系统问题。过渡的去杠杆将阻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并进一步放大危机。为了避免这种危机的发生,需要重点关注两类借款人:一是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不同,在得不到银行信贷融资时,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其他渠道融资。(法国中小企业并未由于信贷配给等原因受到严重负面影响)二是地方公共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和地方融资平台。在被悲观情绪笼罩的市场环境下,银行受到去杠杆压力,可能导致资产强制出售、信贷紧缩以及经济形势恶化。但所有监管决策都会伴随着一定的成本,监管者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抉择。 经济金融危机如此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业表内表外杠杆过高,而市场参与者对资本质量失去信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塞尔委员会对国际监管框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对资本质量、一致性和透明性要求,以促进资本更好地覆盖风险。 去杠杆可以修复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并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是应对危机的必要步骤。但是监管当局致力于去杠杆时,可能会产生顺周期的系统问题。过渡的去杠杆将阻碍资... 2018-02-05 14:06 经济金融危机如此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业表内表外杠杆过高,而市场参与者对资本质量失去信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塞尔委员会对国际监管框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对资本质量、一致性和透明性要求,以促进资本更好地覆盖风险。去杠杆可以修复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并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是应对危机的必要步骤。但是监管当局致力于去杠杆时,可能会产生顺周期的系统问题。过渡的去杠杆将阻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并进一步放大危机。为了避免这种危机的发生,需要重点关注两类借款人:一是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不同,在得不到银行信贷融资时,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其他渠道融资。(法国中小企业并未由于信贷配给等原因受到严重负面影响)二是地方公共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和地方融资平台。在被悲观情绪笼罩的市场环境下,银行受到去杠杆压力,可能导致资产强制出售、信贷紧缩以及经济形势恶化。但所有监管决策都会伴随着一定的成本,监管者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抉择。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关于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巴塞尔协议III》,主要用于保障银行拥有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可以及时变现并在监管者要求的压力情景下能够满足30天的流动性需求。二是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该指标要求银行再一年期内保持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 监管当局需要全面衡量LCR的影响,并检测金融机构在过渡期进行的调整行为。尤其应密切关注此类行为对金融市场、信贷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及时化... 2018-02-05 14:11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关于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巴塞尔协议III》,主要用于保障银行拥有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可以及时变现并在监管者要求的压力情景下能够满足30天的流动性需求。二是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该指标要求银行再一年期内保持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监管当局需要全面衡量LCR的影响,并检测金融机构在过渡期进行的调整行为。尤其应密切关注此类行为对金融市场、信贷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及时化解可能得未预后果。如果很多银行为满足LCR要求而盲目改变其融资结构,可能增大系统性风险。那么再容易需求高的政府、公共机构和私人企业会为了获得融资进行激烈竞争,随之而来的是银行之间为了获得长期融资而进行的竞争,追进一步加剧其他市场主体的长期融资压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市场环境下,长期债券市场提供融资的能力堪忧。欧洲主权债务风险的上升对银行的融资环境产生了负面印象,阻碍了银行尽快适应新的监管体系。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定义过于狭窄,可能引起悬崖效应和紧缩性风险等问题。所有导致可变现资产成为不可变现资产的事件都会对债券发行人和银行产生广泛影响,尤其是对那些流动性资产结构单一的银行,他们必须调整资产负债表以满足LCR的要求。出于这些原因,过高的需求将使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价格升高并导致市场扭曲。 银行可能将业务转移到监管更少的市场上来逃避监管。 例如,银行大量发行证券化产品并不增加监管资本占用,但是证券化资产的较低质量,以及处于声誉原因或明或暗地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较高风险,都引起人们的担忧。因此需要考虑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表外风险敞口。 《巴塞尔协议II》对证券化产品等银行业务赋予了较低的风险权重,从而制造了监管套利机会。为弥补《巴塞尔协议II》为风险基础的资本要求缺陷,引入杠杆率监管要求,... 2018-02-05 14:21 银行可能将业务转移到监管更少的市场上来逃避监管。例如,银行大量发行证券化产品并不增加监管资本占用,但是证券化资产的较低质量,以及处于声誉原因或明或暗地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较高风险,都引起人们的担忧。因此需要考虑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表外风险敞口。《巴塞尔协议II》对证券化产品等银行业务赋予了较低的风险权重,从而制造了监管套利机会。为弥补《巴塞尔协议II》为风险基础的资本要求缺陷,引入杠杆率监管要求,同时可以用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由于杠杆率并不区分资产的风险敏感性,可能会鼓励银行持有风险性更高的资产并开展表外业务,压缩零售业务或扩张高风险资产部门,进而对信贷供给带来负面影响。 12.2. 双峰监管模式的目标和结构 2002年荷兰引入双峰监管模式。在此模式下,金融监管聚合到两个方面:1.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职责被整合到一个单一的监管部门内;2.作为独立的监管者,荷兰金融监管局负责所有类型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 支持金融改革重要的原因是,金融体系的活力和创新发展导致传统金融行业的界限消失。这使得人们确信金融监管不应该是分业设置的,而应该基于不同的将官目标设立。这种功能监管应当确保没有... 2018-02-05 14:29 12.2. 双峰监管模式的目标和结构2002年荷兰引入双峰监管模式。在此模式下,金融监管聚合到两个方面:1.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职责被整合到一个单一的监管部门内;2.作为独立的监管者,荷兰金融监管局负责所有类型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支持金融改革重要的原因是,金融体系的活力和创新发展导致传统金融行业的界限消失。这使得人们确信金融监管不应该是分业设置的,而应该基于不同的将官目标设立。这种功能监管应当确保没有任何金融活动处于监管范围之外。为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需要区分四个不同的监管目标。但一个机构内部把不同目标整合在一起具有协同效应,同时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会带来抵消效应。1.金融稳定和文件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机构内部的不稳定通常是有不利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引起的。而稳健的金融就够是稳健的金融体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2. 12.2. 双峰监管模式的目标和结构 2002年荷兰引入双峰监管模式。在此模式下,金融监管聚合到两个方面:1.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职责被整合到一个单一的监管部门内;2.作为独立的监管者,荷兰金融监管局负责所有类型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 支持金融改革重要的原因是,金融体系的活力和创新发展导致传统金融行业的界限消失。这使得人们确信金融监管不应该是分业设置的,而应该基于不同的将官目标设立。这种功能监管应当确保没有... 2018-02-05 14:29 12.2. 双峰监管模式的目标和结构2002年荷兰引入双峰监管模式。在此模式下,金融监管聚合到两个方面:1.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职责被整合到一个单一的监管部门内;2.作为独立的监管者,荷兰金融监管局负责所有类型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支持金融改革重要的原因是,金融体系的活力和创新发展导致传统金融行业的界限消失。这使得人们确信金融监管不应该是分业设置的,而应该基于不同的将官目标设立。这种功能监管应当确保没有任何金融活动处于监管范围之外。为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需要区分四个不同的监管目标。但一个机构内部把不同目标整合在一起具有协同效应,同时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会带来抵消效应。1.金融稳定和文件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机构内部的不稳定通常是有不利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引起的。而稳健的金融就够是稳健的金融体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2. 银行可能将业务转移到监管更少的市场上来逃避监管。 例如,银行大量发行证券化产品并不增加监管资本占用,但是证券化资产的较低质量,以及处于声誉原因或明或暗地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较高风险,都引起人们的担忧。因此需要考虑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表外风险敞口。 《巴塞尔协议II》对证券化产品等银行业务赋予了较低的风险权重,从而制造了监管套利机会。为弥补《巴塞尔协议II》为风险基础的资本要求缺陷,引入杠杆率监管要求,... 2018-02-05 14:21 银行可能将业务转移到监管更少的市场上来逃避监管。例如,银行大量发行证券化产品并不增加监管资本占用,但是证券化资产的较低质量,以及处于声誉原因或明或暗地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较高风险,都引起人们的担忧。因此需要考虑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表外风险敞口。《巴塞尔协议II》对证券化产品等银行业务赋予了较低的风险权重,从而制造了监管套利机会。为弥补《巴塞尔协议II》为风险基础的资本要求缺陷,引入杠杆率监管要求,同时可以用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由于杠杆率并不区分资产的风险敏感性,可能会鼓励银行持有风险性更高的资产并开展表外业务,压缩零售业务或扩张高风险资产部门,进而对信贷供给带来负面影响。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关于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巴塞尔协议III》,主要用于保障银行拥有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可以及时变现并在监管者要求的压力情景下能够满足30天的流动性需求。二是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该指标要求银行再一年期内保持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 监管当局需要全面衡量LCR的影响,并检测金融机构在过渡期进行的调整行为。尤其应密切关注此类行为对金融市场、信贷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及时化... 2018-02-05 14:11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关于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巴塞尔协议III》,主要用于保障银行拥有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可以及时变现并在监管者要求的压力情景下能够满足30天的流动性需求。二是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该指标要求银行再一年期内保持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监管当局需要全面衡量LCR的影响,并检测金融机构在过渡期进行的调整行为。尤其应密切关注此类行为对金融市场、信贷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及时化解可能得未预后果。如果很多银行为满足LCR要求而盲目改变其融资结构,可能增大系统性风险。那么再容易需求高的政府、公共机构和私人企业会为了获得融资进行激烈竞争,随之而来的是银行之间为了获得长期融资而进行的竞争,追进一步加剧其他市场主体的长期融资压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市场环境下,长期债券市场提供融资的能力堪忧。欧洲主权债务风险的上升对银行的融资环境产生了负面印象,阻碍了银行尽快适应新的监管体系。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定义过于狭窄,可能引起悬崖效应和紧缩性风险等问题。所有导致可变现资产成为不可变现资产的事件都会对债券发行人和银行产生广泛影响,尤其是对那些流动性资产结构单一的银行,他们必须调整资产负债表以满足LCR的要求。出于这些原因,过高的需求将使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价格升高并导致市场扭曲。 经济金融危机如此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业表内表外杠杆过高,而市场参与者对资本质量失去信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塞尔委员会对国际监管框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对资本质量、一致性和透明性要求,以促进资本更好地覆盖风险。 去杠杆可以修复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并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是应对危机的必要步骤。但是监管当局致力于去杠杆时,可能会产生顺周期的系统问题。过渡的去杠杆将阻碍资... 2018-02-05 14:06 经济金融危机如此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业表内表外杠杆过高,而市场参与者对资本质量失去信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塞尔委员会对国际监管框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对资本质量、一致性和透明性要求,以促进资本更好地覆盖风险。去杠杆可以修复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并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是应对危机的必要步骤。但是监管当局致力于去杠杆时,可能会产生顺周期的系统问题。过渡的去杠杆将阻碍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并进一步放大危机。为了避免这种危机的发生,需要重点关注两类借款人:一是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不同,在得不到银行信贷融资时,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其他渠道融资。(法国中小企业并未由于信贷配给等原因受到严重负面影响)二是地方公共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和地方融资平台。在被悲观情绪笼罩的市场环境下,银行受到去杠杆压力,可能导致资产强制出售、信贷紧缩以及经济形势恶化。但所有监管决策都会伴随着一定的成本,监管者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抉择。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