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 [美] 大卫·哈维 (David Harvey) 2016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
副标题: 作者:[美] 大卫·哈维 (David Harvey)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67515 出版时间:2016 页数:384 定价:68.00 内容简介: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是大卫•哈维笔下“最危险”的一本书,也是韩毓海眼中一本“催人泪下”的经济学著作。 近250年来的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吗? 是什么导致了全球人口长期失业问题? 是什么让欧洲和日本经济陷入衰退旋涡? 是什么导致中国和印度和其他金砖国家的蹒跚前行?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 在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如同人们呼吸的空气,极少有人思考其好坏并提出质疑。但了解资本主义的成败根源,对了解其未来和全球经济因此受到的巨大影响至关重要。 在这本书中,大卫•哈维用自己的深刻洞察揭示了资本引擎的隐藏的运作方式——以及可能将资本主义引向灭亡的矛盾。 在对当今世界发生的一切做精辟描述的同时,当代《资本论》最权威的研究者大卫•哈维,在本书中揭开了资本主义核心矛盾——如以超出投资的手段积累资本的驱动力;其利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是大卫•哈维笔下“最危险”的一本书,也是韩毓海眼中一本“催人泪下”的经济学著作。 近250年来的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吗? 是什么导致了全球人口长期失业问题? 是什么让欧洲和日本经济陷入衰退旋涡? 是什么导致中国和印度和其他金砖国家的蹒跚前行?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 在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如同人们呼吸的空气,极少有人思考其好坏并提出质疑。但了解资本主义的成败根源,对了解其未来和全球经济因此受到的巨大影响至关重要。 在这本书中,大卫•哈维用自己的深刻洞察揭示了资本引擎的隐藏的运作方式——以及可能将资本主义引向灭亡的矛盾。 在对当今世界发生的一切做精辟描述的同时,当代《资本论》最权威的研究者大卫•哈维,在本书中揭开了资本主义核心矛盾——如以超出投资的手段积累资本的驱动力;其利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并因此造成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被剥夺;以及其掠夺自然直至毁灭自然的冲动。这些矛盾与压力造成:全球人口长期失业问题,欧洲和日本经济的陷入衰退旋涡,以及中国和印度和其他金砖国家的蹒跚前行。 短期内这些矛盾不会产生破坏性:历史上资本主义不断在新面具下重组自身,并由此产生危机。但是长期来看,资本主义能否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下继续生存?哈维认为种种迹象不容乐观,并且表象具有欺骗性,许多资本矛盾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控制,而另一些则威胁到了资本体系的核心。本书提出了理解世界的方法,并且为迈向更为公平﹑理性和可持续的社会提出了17个纲领性的建议。 正像我曾经建议:人们应该从第三卷开始,“倒着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样,现在,我建议读者从哈维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开始自己的阅读。因为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中,哈维方才最为充分地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才华,那是心灵的呼号,是真理的祈愿——而借助译者的文笔,我们很难不被这种良知、思想与才华所打动,必须承认,有些段落催人泪下。 韩毓海 北京大学教授、《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作者 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诊断师之一,哈维以少见的历史洞见和清晰逻辑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同层次的矛盾及其社会后果,把别样社会想象这个问题直接提呈到每一个读者的面前。这是每一个关心这个时代全球命运的人都应该阅读的资本主义ABC。 胡大平 南京大学教授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当下的危机、资本的运作逻辑及其潜在矛盾,哈维的诊断要比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更具挑战性,也更贴近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陈宜中 台湾“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8年以来蔓延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让许多人更渴望理解与改变世界。享誉世界的学者大卫•哈维用他的一系列著作为我们展示了开放的、吸收各门学科成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而本书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从辨识矛盾、解释危机到发掘出路,这本书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必读著作。 万毓泽 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哈维是学院派的激进人士,他的写作充满事实及深思熟虑的想法。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在精准的时点呼吁推翻资本主义……优美之作……神气活现,趣味盎然。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重新阐释马克思学说的活力之作……充满关键洞见和脱俗的分析。 社会主义劳工报(Socialist Worker) 以动态的方式重写马克思……充满关键洞见与打破传统的分析。 每周之书(Book of the Week) 大卫•哈维(David Harvey) 纽约城市大学(CUNY)杰出人类学教授,全球作品被引用最多的人文学者。他开设的解读马克思《资本论》课程,是40多年来与学生互动产生的结果,自从2008年上传到纽约城市大学网站以来,获得了近300万人次的下载量。 译者简介: 许瑞宋,香港科技大学会计系毕业,曾任路透中文新闻部编译、培训编辑和责任编辑,也曾从事审计与证券研究工作。2011年获得第一届林语堂文学翻译奖。 矛盾1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 005 资本主义下的房屋供给,已经从追求使用价值为主,变成以追求交换价值为主。 · · · · · · 矛盾1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 005 资本主义下的房屋供给,已经从追求使用价值为主,变成以追求交换价值为主。 矛盾2 劳动的社会价值与它的货币表现形式 // 018 货币供给掌握在人类建立的机构如中央银行手上,而这些机构是容易犯错的。这产生高通货膨胀的危险。 矛盾3 私人财产与资本主义国家 // 034 我们正面临难解的矛盾,一方是冷酷和不受管制的私有财产,另一方是日趋专制和军事化的警察国家权力。 矛盾4 私人占有与公共财富 // 050 如果想了解资本世界,不能忽略在世界贸易中有重要角色的贩毒集团、军火商人,以及各种黑帮和其他犯罪组织。 矛盾5 资本与劳动 // 061 既然市场体制原则上仰赖平等交换,构成利润的额外价值从何而来?必须有一种商品可以创造出比它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商品便是劳动力,而这正是资本再生产所仰赖的东西。 矛盾6 资本是一种过程还是一种东西? // 070 资本在某个时刻是以货币的形式出现,在另一个时刻则是一堆生产工具(包括土地和资源),又或者是一群走过工厂大门的工人。 矛盾7 生产与实现的矛盾统一 // 081 资本的持续流通,有赖资本成功通过两个关键时刻(成功的程度以利润率衡量):首先是劳动过程中的价值生产,然后是市场上的价值实现。 第二部 变化的矛盾 矛盾8 技术、工作和人的可弃性 // 095 有些人认为新技术将创造出大量职位,足以弥补自动化造成的职位损失,但这种想法“纯属幻想”。 矛盾9 分工 // 119 财富从东方流向西方的趋势持续约两个世纪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而随着西方在2008年金融体系崩溃之后失去大部分动能,中国日益成为全球资本体制最富活力的中心。 矛盾10 垄断与竞争:集中与分散 // 140 私有产权赋予商品主人使用该商品的垄断权力,而这种垄断力构成交换的基础,延伸出去也就是构成竞争的基础。 矛盾11 不均衡的地域发展和空间生产 // 157 资本创造出符合它某一时期需求的地理景观;一段时间之后,为了促进资本的进一步扩张和性质转变,资本必须破坏它之前创造出来的旧景观。 矛盾12 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 // 178 分配不平等源自一个简单的事实:在社会和历史上,资本被构建为一个支配劳动者的阶级。如果资本要维持自身的再生产,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必须是不平等的。 矛盾13 社会再生产 // 198 资本的历史中出现一种长期趋势:家庭劳动由市场交易取代(从剪发、外带食物、冷冻食品、快餐到干洗、娱乐和照顾老幼)。个人家庭劳动进入市场领域,成为一种私营生意。 矛盾14 自由与控制 // 218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如今提供大量方法,可帮助我们达成马克思所梦想免于贫困的自由,但与此同时,资本的政治经济法则却使得这种自由越来越遥不可及。 第三部 危险的矛盾 矛盾15 无止境的复合增长 // 246 资本可以复合增长的方式,无止境地积累和扩张下去吗?若可以,过去40年来地球上惊人的物质变化,看来必须以双倍甚至是3倍的规模发生,但这又如何办到呢? 矛盾16 资本与自然界的关系 // 273 环境生态长期以来的恶性退化,才是资本几乎毫无准备的大问题,而我们也仍未创造出新的体制和权力去处理这问题。 矛盾17 人性的反叛:普遍的异化 // 293 资本生产和营销不耐用或容易过时的商品,并制造实时消费的事件和奇观,如本书稍早所述,这种发展的高潮是一种惊人的明确反转:消费者在脸谱网等社群媒体上制造自己的奇观。 结 论 幸福但有争议的未来:革命人道主义的希望 // 313 后 记 政治实践构想 // 327 注 释 // 331 延伸阅读 // 343 · · · · · · 个人经济视角局限性其一在于担忧贫穷被动型而畏手畏脚决策,而忽视宏观调控的前提,市面贩卖科技进步而部分劳动力已将无用的焦虑悉数收下,这是再浅白不过的隐患。但若纵之以往劳动力总量、薪资水准下降,集体贫困会比现在扩散得更为过分,怨声载道,政府框架摇摇欲坠,为了未来这警示,对于科技普适性的调控国家大脑不会置之不理的。总而言之,不被资本套牢的前提,是记得时不时便洗涤脑瓜,保证独创品牌性,盯现实或未来过久都会... 个人经济视角局限性其一在于担忧贫穷被动型而畏手畏脚决策,而忽视宏观调控的前提,市面贩卖科技进步而部分劳动力已将无用的焦虑悉数收下,这是再浅白不过的隐患。但若纵之以往劳动力总量、薪资水准下降,集体贫困会比现在扩散得更为过分,怨声载道,政府框架摇摇欲坠,为了未来这警示,对于科技普适性的调控国家大脑不会置之不理的。总而言之,不被资本套牢的前提,是记得时不时便洗涤脑瓜,保证独创品牌性,盯现实或未来过久都会目盲脑鸣。 此书有引发思考,让人活的更明白的功效,但这类政经的书,还是应该看原著,翻译起来太晦涩了。 现象背后是规则,规则之上有矛盾。其中反对布尔迪厄把个人天赋说成是一种资本的观点,是醍醐灌顶的。「但凡只要是劳动者,不管生产力高低,最终产生的好处总是由资本而非劳动者获得。如果劳动者身上真的有一种资本,他将可以完全不劳动,靠他的资本产生的利息生活。」 没读完,只读了感兴趣的几个小节,但是内容却让人醍醐灌顶,更加系统的讲解了矛盾的根源、现状,相信这是不可逆的,即便老爷子提出了解决建议 个人经济视角局限性其一在于担忧贫穷被动型而畏手畏脚决策,而忽视宏观调控的前提,市面贩卖科技进步而部分劳动力已将无用的焦虑悉数收下,这是再浅白不过的隐患。但若纵之以往劳动力总量、薪资水准下降,集体贫困会比现在扩散得更为过分,怨声载道,政府框架摇摇欲坠,为了未来这警示,对于科技普适性的调控国家大脑不会置之不理的。总而言之,不被资本套牢的前提,是记得时不时便洗涤脑瓜,保证独创品牌性,盯现实或未来过久都会... 个人经济视角局限性其一在于担忧贫穷被动型而畏手畏脚决策,而忽视宏观调控的前提,市面贩卖科技进步而部分劳动力已将无用的焦虑悉数收下,这是再浅白不过的隐患。但若纵之以往劳动力总量、薪资水准下降,集体贫困会比现在扩散得更为过分,怨声载道,政府框架摇摇欲坠,为了未来这警示,对于科技普适性的调控国家大脑不会置之不理的。总而言之,不被资本套牢的前提,是记得时不时便洗涤脑瓜,保证独创品牌性,盯现实或未来过久都会目盲脑鸣。 2017,我们,病入膏肓的现代人。二十年前我们刚刚开始用大宝,二十年后大部分城市年轻姑娘的梳妆台上已经变成了至少十瓶起的各种精华、水、乳、霜。二十年前我们穿一双鞋能跑能跳能走天下,二十年后我们散步/滑板/跑步/训练都得各有两双。二十年前一个季度两三件衣服也没挨着冻... 資本社會確實存在許多嚴重的問題,本書作者對於資本所生矛盾的分析,多半是事實,其中關於房地產的例子又特別引我深思。但問題是,它對解決資本現實的矛盾所提示的方法卻又很空泛,有點淪落於左派革命運動常見的狹隘見解裡。而本書另一缺點,則是它在部份篇幅的文字過於糾結而... 国内接受正规教育的都上过政治课,卡尔·马克思是耳熟能详的人物。不过,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信的已经不多了。本书从现实出发,再次唤醒的我儿时的学习回忆,也再次验证了马克思理论有其道理所在。如果读者并不完全同韵书书里的观点,本书仍然非常值得一读——开了理解现实的... 一本左翼经济学书的几点启示 迄今为止读过的经济学书大多是偏右翼偏自由主义的,毕竟大概百分之九十五的经济学家都是偏右的吧,当代还坚持马克思主义左翼经济学的可谓凤毛麟角,绝对算不得主流。但是长期听一个声音也未免担心自己有失偏颇,就算是为了开拓视野,也该知... David Harvey s book Seventeen Contradictions and the End of Capitalism begins with the root of that cris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se value and the exchange values,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housing. One by one, he pointed out 17 contradictions (falling... 本书作者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是纽约城市大学杰出人类学教授,全球作品被引用最多的人文学者。翻译许瑞宋在路透中文新闻部做过编辑,2011年获得第 一届林语堂文学翻译奖。 书中内容深入浅出特别贴合实际,又跳出了思维框框,例如书中写到,房价虚高是由于房子在使用价值... 作者涉猎广泛,引经据典,和马克思一样t提出了不少改良社会的建议,但几乎没有让人(我)觉得有任何一条建议是可以切实可行使人类到达理想的社会形态而不同时产生巨大副作用的。 甚至觉得作者对资本主义的理解也显得片面(也可能是我受哈耶克与弗里德曼毒害已深)。 一. 危机 1.如马克思所言,全球危机一直是“资本主义经济所有矛盾的真正集中和强制调整”.危机是资本主义再造所必要的,人们在危机中更新升级资本主义。这种升级和更新不仅体现在物质景观的变化,如小区的改造,工厂的翻新,大楼的修建上,更体现在思维方式,制度与意识形态,... 文/王行坤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过中学政治的我们都知道,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对矛盾最终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斗争。但在西方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去工业化浪潮下,第三产业崛起... 大卫哈维作为当代《资本论》最权威的研究者,试图通过总结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来揭开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短期内不会动摇到资本主义的根基,但是如果不及时反思改革,难说资本主义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矛盾一步一步扩大,进而威胁到资本体系的... 未来是美好的,但是通往未来的道路是曲折的,为可能崩溃的资本主义而感到毛骨悚然四个字可以用来描述是我读此书的感受。哈维此书的目标说明为什么我们要换掉这台资本主义的引擎以及应该如何换上新引擎。 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里,事实与表象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说:如果所有的事物就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我们将不需要科学。我们建立易物链。货币是商品世界至高无上的神。企业致力于塑造品牌,以此避免竞争靠垄断价格销售。公共利益和... 2019-04-12 18:14 未来是美好的,但是通往未来的道路是曲折的,为可能崩溃的资本主义而感到毛骨悚然四个字可以用来描述是我读此书的感受。哈维此书的目标说明为什么我们要换掉这台资本主义的引擎以及应该如何换上新引擎。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里,事实与表象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说:如果所有的事物就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我们将不需要科学。我们建立易物链。货币是商品世界至高无上的神。企业致力于塑造品牌,以此避免竞争靠垄断价格销售。公共利益和个人的边界,无孔不入的建立所有权,知识产权充斥着争议与冲突。马克思说货币成为社群。劳动后备军最好一无所有而又充足。资本既是过程,也是物质。固定与移动和流动。生产实现矛盾。《技术的本质》。技术、工作和人的可弃性。分工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精细分工提升整体生产力。分工急剧扩大让劳工贬低为局部的人。垄断与竞争:集中与分散。致富有两种方法:创造财富,或是夺取别人的财富。马克思认为竞争的终点是垄断力。商人的目标是建立与众不同的品牌。美国1/6的人是广告或销售也,广告业无非是希望帮助厂商在原本激烈竞争的市场收取垄断定价。分权是维持高度集权的最好方法之一,因为这种手段以个体自主和自由的表象,掩盖集权的本质。亚当·斯密:集权的国家释放分散的个体化市场自由,可以积聚的财富和经济力量大得多。不均衡的地域发展和空间生产:技术、组织、物流商上的创新如果能够降低跨时间移动的成本和时间特别受重视。新的区域分工、新的资源复合体、以及作为资本积累的动态空间的新地区,这三者组织全部提供了生产利润、吸收剩余资本和劳动力的新机会。区域负债变成一个全球问题。弱者屈服,陷入局部贬值危机。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为了觅食必要时不惜摧毁整个区域的生活方式。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美国20%顶层拥有84%的财富。有雄心的人如今不必移民富国便可以成为富翁。全球财阀在崛起。断绝与农村关系的人。边缘群体期望上升。全球引擎爆炸的中心可能在中国欧洲或者日本。社会再生产。教育本身将会成为一盘大生意。所谓的“人力资本”可能是人们广泛接受的经济概念中最怪异的一个。批评了Gary Becker, 贝克尔。掩盖了劳资关系的重要性。基于意识形态而不是可靠的知识理由。广告、旅游,创造符号世界,满足获取利益的欲望。瑞奇Robert Reich指出新的分工方式:“符号分析”symbolic-analytic, 人员包括服务、例行生产以及亲身in-person服务。包括工程师、法律专家、研究人员、科学家、教授、高级主管、新闻工作者、顾问和其他“劳心工作者”,他们主要依靠搜集、处理、分析和操控信息与符号谋生,约占全美劳动者的20%,他们之所以占据优势地位,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几乎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从事他们的工作。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分析和符号技能,这种教育多数从家庭开始,儿童很早便学习如何利用电子装置,使用和操控数据与信息,配合新兴的知识经济的需求。这群人构成资本体制中相对富有但高速移动的中上阶级的核心,他们越来越倾向于集中在特权小区中,并把自身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封闭起来,与社会其他部分区隔开。相比之下,传统劳动者和一般服务业前景黯淡,原因在于他们的职位会消失,以及幸存下的职位很可能薪资微薄、福利稀少,因为市场上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自由与控制。马克思注意到,资本希望从劳动者身上榨取劳动时间,越多越好。这两种权利何者占优,由双方的力量决定。历史从属于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无止境的增长。过去250年复利增长可能是特殊现象。《奇观社会》。一切皆可实时消费,他们占用了人们大量的闲暇时间。资本与自然界的关系。普遍的异化。技术发展往往被精心设计来剥夺工作者的权力和削弱工作者的力量。否定人类感性的一种压迫。70%的全职劳动者厌恶上班。投入工作的30%劳动者则主要是重新专业化的劳动者(非常复杂的技术系统的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者)。这是否是比较接近人性理想?假忙碌和异化消费主义追求完全占据人们的生活、心智历程和政治取向。 未来是美好的,但是通往未来的道路是曲折的,为可能崩溃的资本主义而感到毛骨悚然四个字可以用来描述是我读此书的感受。哈维此书的目标说明为什么我们要换掉这台资本主义的引擎以及应该如何换上新引擎。 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里,事实与表象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说:如果所有的事物就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我们将不需要科学。我们建立易物链。货币是商品世界至高无上的神。企业致力于塑造品牌,以此避免竞争靠垄断价格销售。公共利益和... 2019-04-12 18:14 未来是美好的,但是通往未来的道路是曲折的,为可能崩溃的资本主义而感到毛骨悚然四个字可以用来描述是我读此书的感受。哈维此书的目标说明为什么我们要换掉这台资本主义的引擎以及应该如何换上新引擎。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里,事实与表象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说:如果所有的事物就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我们将不需要科学。我们建立易物链。货币是商品世界至高无上的神。企业致力于塑造品牌,以此避免竞争靠垄断价格销售。公共利益和个人的边界,无孔不入的建立所有权,知识产权充斥着争议与冲突。马克思说货币成为社群。劳动后备军最好一无所有而又充足。资本既是过程,也是物质。固定与移动和流动。生产实现矛盾。《技术的本质》。技术、工作和人的可弃性。分工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精细分工提升整体生产力。分工急剧扩大让劳工贬低为局部的人。垄断与竞争:集中与分散。致富有两种方法:创造财富,或是夺取别人的财富。马克思认为竞争的终点是垄断力。商人的目标是建立与众不同的品牌。美国1/6的人是广告或销售也,广告业无非是希望帮助厂商在原本激烈竞争的市场收取垄断定价。分权是维持高度集权的最好方法之一,因为这种手段以个体自主和自由的表象,掩盖集权的本质。亚当·斯密:集权的国家释放分散的个体化市场自由,可以积聚的财富和经济力量大得多。不均衡的地域发展和空间生产:技术、组织、物流商上的创新如果能够降低跨时间移动的成本和时间特别受重视。新的区域分工、新的资源复合体、以及作为资本积累的动态空间的新地区,这三者组织全部提供了生产利润、吸收剩余资本和劳动力的新机会。区域负债变成一个全球问题。弱者屈服,陷入局部贬值危机。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为了觅食必要时不惜摧毁整个区域的生活方式。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美国20%顶层拥有84%的财富。有雄心的人如今不必移民富国便可以成为富翁。全球财阀在崛起。断绝与农村关系的人。边缘群体期望上升。全球引擎爆炸的中心可能在中国欧洲或者日本。社会再生产。教育本身将会成为一盘大生意。所谓的“人力资本”可能是人们广泛接受的经济概念中最怪异的一个。批评了Gary Becker, 贝克尔。掩盖了劳资关系的重要性。基于意识形态而不是可靠的知识理由。广告、旅游,创造符号世界,满足获取利益的欲望。瑞奇Robert Reich指出新的分工方式:“符号分析”symbolic-analytic, 人员包括服务、例行生产以及亲身in-person服务。包括工程师、法律专家、研究人员、科学家、教授、高级主管、新闻工作者、顾问和其他“劳心工作者”,他们主要依靠搜集、处理、分析和操控信息与符号谋生,约占全美劳动者的20%,他们之所以占据优势地位,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几乎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从事他们的工作。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分析和符号技能,这种教育多数从家庭开始,儿童很早便学习如何利用电子装置,使用和操控数据与信息,配合新兴的知识经济的需求。这群人构成资本体制中相对富有但高速移动的中上阶级的核心,他们越来越倾向于集中在特权小区中,并把自身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封闭起来,与社会其他部分区隔开。相比之下,传统劳动者和一般服务业前景黯淡,原因在于他们的职位会消失,以及幸存下的职位很可能薪资微薄、福利稀少,因为市场上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自由与控制。马克思注意到,资本希望从劳动者身上榨取劳动时间,越多越好。这两种权利何者占优,由双方的力量决定。历史从属于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无止境的增长。过去250年复利增长可能是特殊现象。《奇观社会》。一切皆可实时消费,他们占用了人们大量的闲暇时间。资本与自然界的关系。普遍的异化。技术发展往往被精心设计来剥夺工作者的权力和削弱工作者的力量。否定人类感性的一种压迫。70%的全职劳动者厌恶上班。投入工作的30%劳动者则主要是重新专业化的劳动者(非常复杂的技术系统的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者)。这是否是比较接近人性理想?假忙碌和异化消费主义追求完全占据人们的生活、心智历程和政治取向。 未来是美好的,但是通往未来的道路是曲折的,为可能崩溃的资本主义而感到毛骨悚然四个字可以用来描述是我读此书的感受。哈维此书的目标说明为什么我们要换掉这台资本主义的引擎以及应该如何换上新引擎。 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里,事实与表象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说:如果所有的事物就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我们将不需要科学。我们建立易物链。货币是商品世界至高无上的神。企业致力于塑造品牌,以此避免竞争靠垄断价格销售。公共利益和... 2019-04-12 18:14 未来是美好的,但是通往未来的道路是曲折的,为可能崩溃的资本主义而感到毛骨悚然四个字可以用来描述是我读此书的感受。哈维此书的目标说明为什么我们要换掉这台资本主义的引擎以及应该如何换上新引擎。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里,事实与表象之间的矛盾。马克思说:如果所有的事物就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我们将不需要科学。我们建立易物链。货币是商品世界至高无上的神。企业致力于塑造品牌,以此避免竞争靠垄断价格销售。公共利益和个人的边界,无孔不入的建立所有权,知识产权充斥着争议与冲突。马克思说货币成为社群。劳动后备军最好一无所有而又充足。资本既是过程,也是物质。固定与移动和流动。生产实现矛盾。《技术的本质》。技术、工作和人的可弃性。分工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精细分工提升整体生产力。分工急剧扩大让劳工贬低为局部的人。垄断与竞争:集中与分散。致富有两种方法:创造财富,或是夺取别人的财富。马克思认为竞争的终点是垄断力。商人的目标是建立与众不同的品牌。美国1/6的人是广告或销售也,广告业无非是希望帮助厂商在原本激烈竞争的市场收取垄断定价。分权是维持高度集权的最好方法之一,因为这种手段以个体自主和自由的表象,掩盖集权的本质。亚当·斯密:集权的国家释放分散的个体化市场自由,可以积聚的财富和经济力量大得多。不均衡的地域发展和空间生产:技术、组织、物流商上的创新如果能够降低跨时间移动的成本和时间特别受重视。新的区域分工、新的资源复合体、以及作为资本积累的动态空间的新地区,这三者组织全部提供了生产利润、吸收剩余资本和劳动力的新机会。区域负债变成一个全球问题。弱者屈服,陷入局部贬值危机。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为了觅食必要时不惜摧毁整个区域的生活方式。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美国20%顶层拥有84%的财富。有雄心的人如今不必移民富国便可以成为富翁。全球财阀在崛起。断绝与农村关系的人。边缘群体期望上升。全球引擎爆炸的中心可能在中国欧洲或者日本。社会再生产。教育本身将会成为一盘大生意。所谓的“人力资本”可能是人们广泛接受的经济概念中最怪异的一个。批评了Gary Becker, 贝克尔。掩盖了劳资关系的重要性。基于意识形态而不是可靠的知识理由。广告、旅游,创造符号世界,满足获取利益的欲望。瑞奇Robert Reich指出新的分工方式:“符号分析”symbolic-analytic, 人员包括服务、例行生产以及亲身in-person服务。包括工程师、法律专家、研究人员、科学家、教授、高级主管、新闻工作者、顾问和其他“劳心工作者”,他们主要依靠搜集、处理、分析和操控信息与符号谋生,约占全美劳动者的20%,他们之所以占据优势地位,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几乎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从事他们的工作。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分析和符号技能,这种教育多数从家庭开始,儿童很早便学习如何利用电子装置,使用和操控数据与信息,配合新兴的知识经济的需求。这群人构成资本体制中相对富有但高速移动的中上阶级的核心,他们越来越倾向于集中在特权小区中,并把自身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封闭起来,与社会其他部分区隔开。相比之下,传统劳动者和一般服务业前景黯淡,原因在于他们的职位会消失,以及幸存下的职位很可能薪资微薄、福利稀少,因为市场上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自由与控制。马克思注意到,资本希望从劳动者身上榨取劳动时间,越多越好。这两种权利何者占优,由双方的力量决定。历史从属于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无止境的增长。过去250年复利增长可能是特殊现象。《奇观社会》。一切皆可实时消费,他们占用了人们大量的闲暇时间。资本与自然界的关系。普遍的异化。技术发展往往被精心设计来剥夺工作者的权力和削弱工作者的力量。否定人类感性的一种压迫。70%的全职劳动者厌恶上班。投入工作的30%劳动者则主要是重新专业化的劳动者(非常复杂的技术系统的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者)。这是否是比较接近人性理想?假忙碌和异化消费主义追求完全占据人们的生活、心智历程和政治取向。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