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阿登之战:希特勒最后的赌博 (美)约翰·托兰 2019
价 格:¥ 1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
阿登之战:希特勒最后的赌博 作者[美]约翰·托兰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3954949 出版时间2019.2 内容简介 阿登之战被誉为“美国二战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普利策奖得主约翰·托兰十五年潜心写作,十万英里行程,千余次采访战争亲历者,全方位视角记录“二战”欧洲西线战场最大规模的攻防战役,再现第三帝国走向毁灭前的“困兽之斗”。1944年是二战的西线战场最为重要的决胜之年,第三帝国统帅希特勒决定孤注一掷,来一场“豪赌”,其将全部精锐投入一场绝地反击战——阿登战役之中。在这场战争中,盟军经受了巨大的生死考验,双方的坦克大战和战壕战空前激烈,举世瞩目。约翰·托兰通过全局视角的一则则故事讲述了美军士兵如何扭转战局。 ![]() 编辑推荐 国内首次翻译出版,约翰·托兰再现二战经典战役全过程 普利策奖得主约翰·托兰书写二战历史的先驱开拓之作 畅销欧美40年销量破300万畅销书“二战历史写作的典范之书” 获得《泰晤士报》《纽约时报》《旧金山纪事报》等多家媒体推荐 解读德意志帝国孤注一掷的“豪赌式”战地反攻失败的真正原因 约翰·托兰这一位战争历史学家,他将参战者的真实经历记录下来,描绘出一幅宏观的二战全景图。 ——《泰晤士报》 本书讲述了阿登战役的危险与疯狂:战局混乱不堪,连参战各方也无力把控。所幸,战役成为了一段独一无二的历史;至于人们在其中经历了何种悲欢离合,则由约翰·托兰为我们娓娓道来。 ——《纽约时报》 在二战文学层出不穷的今天,本书首开先河,讲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在这片惨烈的阿登战场,美国人经历了何等残酷、孤独而顽强的战斗。情节扣人心弦,一经开卷,再难释手。 ——《旧金山纪事报》 托兰敏锐地把握住战争的各个方面:小型冲突、英勇事迹、人性的善恶、官方的对话谈判、决策者的举棋不定、纳粹的狡诈,以及盟国的混乱。这些事件相对分散,看似毫无关联;而托兰却将其串联成了完整的“阿登战役”。 ——《科克斯书评》 内容简介 阿登之战被誉为“美国二战历*伟大的战役”。 普利策奖得主约翰·托兰十五年潜心写作,十万英里行程,千余次采访战争亲历者,全方位视角记录“二战”欧洲西线战场*规模的攻防战役,再现第三帝国走向毁灭前的“困兽之斗”。1944年是二战的西线战场*为重要的决胜之年,第三帝国统帅希特勒决定孤注一掷,来一场“豪赌”,其将全部精锐投入一场绝地反击战——阿登战役之中。在这场战争中,盟军经受了巨大的生死考验,双方的坦克大战和战壕战空前激烈,举世瞩目。约翰·托兰通过全局视角的一则则故事讲述了美军士兵*后如何扭转战局。 作者简介 约翰·托兰 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1912年出生于威斯康星州,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著有《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等作品。因撰写《日本帝国衰亡史》,揭示日本对美作战起因,荣获普利策奖。 作为一名历史的写作者,托兰在着笔叙述某一历史事件之前,会对数以百计的事件亲历者进行采访,多方面铺陈展开,力图揭示该历史事件对知名人物与普通大众的不同影响,从而使其作品具有区别传统史学著作的鲜明特点。 《阿登之战:希特勒最后的赌博》是托兰早期成名作品,被誉为“二战”历史写作先驱之作。全书将历史研究和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糅合在一起,以人性情怀作为叙述的核心价值,再现了“二战”中最悲怆的一场攻防战役。 目 录 第一部分:“圣诞玫瑰行动” 1. “幽灵前线” 2. “守卫莱茵河” 3. 攻袭 4. 突破 5. 惨败 6. 克莱沃陷落 第二部分:“放手一搏” 1. 刺穿比利时 2. 刺穿卢森堡 3. 投降 4. 呼唤蒙哥马利 5. 迷雾战 6. 战争成形 7. 小镇之死 第三部分:黑色圣诞节 1. 鹅蛋要塞 2. “扯淡” 3. 俄罗斯高压 4. 决策之日 5. “在你漆黑的街头” 6. “我们无法强渡默兹河” 第四部分:众神的曙光 1. 战场上的王后 2. 直面死神 3. “勇敢的步兵们…” 4. 拿不准的战斗 5. 乌法利兹会合 6. “全完了!” 后记 索引 免费在线读 1944 年 6 月 6 日,诺曼底登陆开始,这是盟军解放欧洲、打败纳粹德国所迈出的关键性的第一步,之后发生的一连串难以预料的事件直接导致了“阿登之役”。同年 8月,诺曼底之战突然戏剧性地结束,在胜利的余波中,盟国高级官员中间自然而然地弥漫着一种莫名的乐观情绪,甚至是一种忘乎所以的氛围。这次压倒性的胜利,使得盟军中有人开始认为,战争就要结束了。 德军似乎完全乱了阵脚。盟军很快就从德军手中解放了法国和比利时的大片地区,好像挺进第三帝国的领土,只是个时间问题。当时,德军遭受的损失巨大:在东线,他们损失了 90 万兵力,在西线,又丢了 45 万士兵。然而,盟军中的乐观分子忽视了一点,就是德军尚存大约 340 万的兵力,其中超过一百万的军队都集中在西线,誓死保卫第三帝国。 盟军在二战期间经常会对德国国防军的能力产生误判。尽管盟军一次次被证明低估了德军的斗志,但他们对德国国防军于艰难局势下表现出的反抗意志和韧性,还总是估计不足。德军抵抗的决绝有目共睹,在西西里,在萨勒诺、卡西诺、安济奥,在意大利北部和诺曼底,类似的事例不一而足。1944 年 9 月中旬的“市场花园行动”,更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盟军为夺取荷兰阿纳姆处的莱茵河上的一个桥头堡,出动了大量的空降和滑翔机机降部队,然而却徒劳无功,且损失惨重。…… 这个庞大集结行动背后站着的那个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1944年 7月 31日,他收到情报说,盟军已于阿夫朗什冲出诺曼底的滩头堡。从那时起,元首就明白,他必须重新夺回主动权。起初他还有些惊魂不定,显得失魂落魄,毕竟施陶芬贝格伯爵对其的暗杀行动也才过去了十一天。但仅仅几周以后,他就又开始跺着脚到处走起来,训斥总参谋部,也恢复了以往的踌躇满志。 9月 16日,“狼穴”的每日例会结束之后,元首将他最信赖的将军们叫到内间密室,召开第二轮会议。 首先进入内间会议室的是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他是所有德军部队的最高司令官。紧跟在他后头的是作战局局长阿尔弗莱德·约德尔大将。然后是负责东线战场的著名的装甲部队指挥官海因茨·古德里安,以及代表空军元帅戈林出席会议的克莱珀将军。他们低声窃语,不知道希特勒又有什么意想不到的计划。……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