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暴 大变革前夜的俄罗斯 张建华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帝国风暴
副标题:大变革前夜的俄罗斯
作者:张建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68711
出版时间:2016
页数:1056
定价:69.00
内容简介: 1762-1855年是俄罗斯帝国最为鼎盛之时期,亦是俄罗斯思想文化最为辉煌之时代,同时也是旧制度的优势和合法性消耗殆尽之时期,更是民族、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大变革的前夜。 本书关注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俄罗斯帝国的内部结构的演变、统治者帝国治理观念的转变、帝国意识形态的变迁、俄国的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的转换,由此考察大变革前夜(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现代化进程启动前),俄罗斯帝国和社会面临的诸多紧要问题和命运挑战。 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世界史专业(俄国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理事。曾任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阿里—法拉比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俄国(苏联)思想文化史、中俄(苏)关系史、俄国(苏联)外交史。自勉:历史是历史学家的第一战场,亦是历史学家的最后庇护所。 第二章 “开明专制”: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帝国治理 一、彼得三世“苛政”与叶卡捷琳娜二世政变 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 三、发展工商业与农奴制经济繁荣 四、中央与地方机构改革 五、宗教与民族政策 六、对哥萨克的统治与治理 七、政治腐败与国内矛盾 八、普加乔夫起义 九、外交政策与帝国疆域的拓展 十、帝国治理与开启“政府自由主义”传统 第三章 帝国之基:俄国社会等级与贵族特权 一、贵族阶层与特权 二、贵族庄园与庄园经济 三、决斗与贵族意识觉醒 四、农民与农民地位 五、城市发展与市民阶层 六、东正教会与神职阶层 第四章 黄金之前:俄国思想文化的曙光 一、拉吉舍夫对现实的批判 二、谢尔巴托夫和卡拉姆津的思想 三、讽刺杂志与俄国文学 四、俄国共济会的文化活动 五、庄园文化与社会风尚 六、罗曼诺索夫的贡献 七、国民教育体系的初立 第五章 幽暗帝国:神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统治 一、保罗一世的五年短暂统治 二、“弑父者”亚历山大一世 三、“秘密委员会”及其自由改革 四、斯佩兰斯基方案 五、阿拉克切耶夫苛政 六、1812年反法战争 七、在“正统”与“神圣”的口号下 八、十二月党人起义 九、“神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十、亚历山大一世的帝国治理 第六章 狂飙时代:俄国启蒙运动和反启蒙思潮 一、《哲学书简》与“恰达耶夫事件” 二、西方派与斯拉夫派冲突 三、普希金与恰达耶夫的分歧 四、俄国文学的思想启蒙 五、保守主义的反启蒙 六、果戈理的保守思想 七、巴枯宁的激进与保守 八、俄国保守主义的特点 九、俄国知识界看东方 十、俄国知识阶层的形成 第七章 宪兵帝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及其统治 一、不寻常的登基 二、强化独裁体制 三、官方意识形态 四、工商业发展 五、康克林币制改革 六、基谢廖夫改革 七、强化军事力量 八、占领中亚和高加索 九、镇压波兰起义 十、中俄关系 十一、登上欧洲霸权顶峰 十二、尼古拉一世的帝国治理 第八章 公共空间:俄国知识阶层与政治表达 一、知识阶层的公共空间 二、庄园:知识阶层的精神堡垒 三、斯坦凯维奇小组 四、赫尔岑—奥加廖夫小组 五、赫尔岑的社会主义思想 六、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 第九章 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化与人文之初澜 一、普希金:俄罗斯诗歌和文学的太阳 二、果戈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奠基人 三、茹科夫斯基和莱蒙托夫的诗歌 四、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的文学创作 五、绘画艺术 六、音乐创作 七、教育事业 八、科学技术 九、“巴拉格”号环球考察 十、俄国史学 十一、俄国哲学 十二、俄国汉学兴起 第十章 帝国预警:旧制度危机与思想交锋 一、农奴制经济严重危机 二、城市发展与功能转变 三、贵族庄园的巨变 四、共济会的快速发展及政治影响 五、思想交锋:乌瓦罗夫等人的保守思想和反革命主张 六、思想交锋:别林斯基的革命主张与政治摇摆 七、思想交锋:赫尔岑的革命主张与政治迷途 八、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和影响 尾声 · · · · · · 彼得一世去国外转了一圈后,觉得自己国家实在太土鳖了,于是要求贵族、领主以及朝廷官员必须学会喝咖啡、抽烟、戴假发,家中的妻女必须学会化妆,准时出席舞会等等,谁不照做就惩罚谁,要强制把国家变洋气,太逗了。 张建华比以前进步了,写出了不少新的俄国史资料,比如苏联学者早就考证出尼古拉一世不是服毒自杀的,而且就像彼得三世、保罗一世这种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被污蔑诋毁的沙皇都有可圈可点的改革成绩,从彼得三世到尼古拉一世都是有作为的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西化改革建立了,西式公民社会基础,尼古拉一世争取把国内无地农民的数量减少到基本消失,看看南边那个奴才思维、人地关系激化矛盾的满清19世纪前半期有啥积极的,难过俄国利相... 张建华比以前进步了,写出了不少新的俄国史资料,比如苏联学者早就考证出尼古拉一世不是服毒自杀的,而且就像彼得三世、保罗一世这种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被污蔑诋毁的沙皇都有可圈可点的改革成绩,从彼得三世到尼古拉一世都是有作为的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西化改革建立了,西式公民社会基础,尼古拉一世争取把国内无地农民的数量减少到基本消失,看看南边那个奴才思维、人地关系激化矛盾的满清19世纪前半期有啥积极的,难过俄国利相斯基船长来到广州顿生一片优越感。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称述是针对俄罗斯帝国而言。黄金时代是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十执政的一个世纪——即1689-1725时段和1762-1796时段。欧洲的科学技术、工场制度、教育体制和文化习俗被引入俄罗斯,但是此时俄国严重缺乏先进知识资源和知识阶层的储备,只能由沙皇主导。 19世纪初,具有独立精神、批判意识的俄罗斯知识群体觉醒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他们以沙龙、大学、庄园和出版物为公共空间,用自己的知...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称述是针对俄罗斯帝国而言。黄金时代是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十执政的一个世纪——即1689-1725时段和1762-1796时段。欧洲的科学技术、工场制度、教育体制和文化习俗被引入俄罗斯,但是此时俄国严重缺乏先进知识资源和知识阶层的储备,只能由沙皇主导。 19世纪初,具有独立精神、批判意识的俄罗斯知识群体觉醒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他们以沙龙、大学、庄园和出版物为公共空间,用自己的知识权力、舆论影响力重构社会重心。 彼得一世去国外转了一圈后,觉得自己国家实在太土鳖了,于是要求贵族、领主以及朝廷官员必须学会喝咖啡、抽烟、戴假发,家中的妻女必须学会化妆,准时出席舞会等等,谁不照做就惩罚谁,要强制把国家变洋气,太逗了。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称述是针对俄罗斯帝国而言。黄金时代是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十执政的一个世纪——即1689-1725时段和1762-1796时段。欧洲的科学技术、工场制度、教育体制和文化习俗被引入俄罗斯,但是此时俄国严重缺乏先进知识资源和知识阶层的储备,只能由沙皇主导。 19世纪初,具有独立精神、批判意识的俄罗斯知识群体觉醒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他们以沙龙、大学、庄园和出版物为公共空间,用自己的知...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称述是针对俄罗斯帝国而言。黄金时代是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十执政的一个世纪——即1689-1725时段和1762-1796时段。欧洲的科学技术、工场制度、教育体制和文化习俗被引入俄罗斯,但是此时俄国严重缺乏先进知识资源和知识阶层的储备,只能由沙皇主导。 19世纪初,具有独立精神、批判意识的俄罗斯知识群体觉醒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他们以沙龙、大学、庄园和出版物为公共空间,用自己的知识权力、舆论影响力重构社会重心。 俄罗斯,这个与我国有着4000多公里边境线的庞然大国,我们对它既爱又恨。它曾是社会主义的老大哥,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我党建立新中国指明了方向;同时,它又曾是帝国主义的一份子,参与了清末瓜分中国的狂潮,仅以“兵端不难屡兴”相威胁,就侵占了我... 不知从何时开始,俄罗斯赢得了“战斗民族”的称号。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普京被冠以“大帝”的头衔。然而,直至9世纪中叶(唐朝618年~907年)才走出原始公社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东斯拉夫人是如何养成如此“彪悍”的国民性格的?在众所周知的“十月革命”之前,“俄罗斯”是个怎样的存... 留里克王朝 伊凡四世 (统治期 1547-1584) 1547-1552 击败喀山汗国 1556 吞并阿斯特拉罕汗国,击败西伯利亚汗国 1572 击败克里米亚汗国 扩展了俄罗斯的疆域,东至鄂霍次克海,西至波兰,北至瑞典,南至亚美尼亚地区 从莫斯科公国 更名为 俄罗斯沙皇国,是第一位俄罗斯沙皇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读《帝国风暴》 彭忠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马列主义传入中国,这是影响中国百年的大事件。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但俄罗斯依然强大。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宣布:“俄罗斯过去是,将来也还会是... 一瓢俄罗斯 ——帝国风暴:大变革前夜的俄罗斯举隅 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克里米亚战争时期(1762-1855年),是俄罗斯帝国国力最为鼎盛、思想文化最为辉煌之时期,风流人物灿若星河,但这一历史时期也是俄罗斯旧制度的优势和合法性消耗殆尽之时期,更是民族、国家、社会、家... 每当历史的转折关头或社会的转型期,常常伴随着一场弘扬人文精神的思想文化运动,而志士仁人和文化精英们都会为高扬人文精神奔走、呐喊、奋斗。19世纪的中期正是俄国社会的转型期,俄国面临着农奴制的废除及其后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正是在关系到俄国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时刻,浸润着... 彼得一世18世纪初的大改革一个最大的负面结果就是导致在俄国出现了“欧化”思潮与“本土”思潮的对抗,实际上分化出了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理想的两个社会,导致俄罗斯分裂的悲剧,而且这种分化随着国家的发展有越来越严重之势。正如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评论的:“分裂性不可避免地将选择道路问题摆在国家面前。如果选择‘本土’化道路,就意味着采取伊凡四世时代启动东方类型道路。如果选择‘文明’化道路,就意味着拒绝基辅罗斯... 2016-08-14 20:07 彼得一世18世纪初的大改革一个最大的负面结果就是导致在俄国出现了“欧化”思潮与“本土”思潮的对抗,实际上分化出了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理想的两个社会,导致俄罗斯分裂的悲剧,而且这种分化随着国家的发展有越来越严重之势。正如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评论的:“分裂性不可避免地将选择道路问题摆在国家面前。如果选择‘本土’化道路,就意味着采取伊凡四世时代启动东方类型道路。如果选择‘文明’化道路,就意味着拒绝基辅罗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和莫斯科公国的传统,接受欧洲传统。俄国几乎用了300年来解决这个难题。” 赫尔岑在1849年的《俄罗斯》中得出结论:“我们称之为俄国社会主义的是这样一种社会主义:它来源于土地和农民的生活,来源于每个农民实际有一份土地,来源于土地的再分配,来源于村社占有制和村社管理——并且将同劳动者的组合一起去迎接社会主义所普遍追求的和科学所承认的那种经济上的正义。” 2016-08-13 21:49 赫尔岑在1849年的《俄罗斯》中得出结论:“我们称之为俄国社会主义的是这样一种社会主义:它来源于土地和农民的生活,来源于每个农民实际有一份土地,来源于土地的再分配,来源于村社占有制和村社管理——并且将同劳动者的组合一起去迎接社会主义所普遍追求的和科学所承认的那种经济上的正义。” 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7年颁布《关于决斗的公告》。公告中认为决斗是异域文化入侵之物,决斗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证人)将被罚款,决斗双方中的胜者(造成对方死亡或重伤者)将被终身流放到西伯利亚。然而,在179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军官间争端审理准则》,规定如果一个贵族军官的名誉被人玷辱,军官委员会认为只有决斗才是他唯一的报复手段,他就必须提出挑战,以保持自身的尊严。要是他不肯决斗,又不再两周内呈请辞职,他所在的... 2016-08-13 21:42 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7年颁布《关于决斗的公告》。公告中认为决斗是异域文化入侵之物,决斗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证人)将被罚款,决斗双方中的胜者(造成对方死亡或重伤者)将被终身流放到西伯利亚。然而,在179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军官间争端审理准则》,规定如果一个贵族军官的名誉被人玷辱,军官委员会认为只有决斗才是他唯一的报复手段,他就必须提出挑战,以保持自身的尊严。要是他不肯决斗,又不再两周内呈请辞职,他所在的团队的长官可以径直禀报上级将他罢免。这一法令在客观上宣布了决斗行为的合法化。 公元862年 根据俄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往年纪事》记载,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瓦里亚格3兄弟(老大留里克,老二西涅乌斯,老三特鲁渥)建立罗斯国,开始了留里克王朝对俄罗斯长达七百年的统治,俄罗斯国家就此诞生。 882年 留里克的继任者奥列格攻占了基辅,以此为都城建立了基辅罗斯。 1240年 蒙古人攻陷基.. 2016-08-12 09:25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书中对彼得大帝亲政前的主要历史事件进行了简略介绍,梳理如下(有补充):公元862年 根据俄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往年纪事》记载,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瓦里亚格3兄弟(老大留里克,老二西涅乌斯,老三特鲁渥)建立罗斯国,开始了留里克王朝对俄罗斯长达七百年的统治,俄罗斯国家就此诞生。882年 留里克的继任者奥列格攻占了基辅,以此为都城建立了基辅罗斯。1240年 蒙古人攻陷基普罗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第二子拔都建立了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金帐汗国(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东斯拉夫人开始了长达200年被蒙古鞑靼人统治的年代。1325年-1341年 伊凡·丹尼洛维奇·卡里达(伊凡一世)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崛起。此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善于玩弄权术,贪婪而善于敛财,有“钱袋”之称。1328年,获金帐汗国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成为众俄罗斯大公的第一人。1359年 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继任莫斯科大公,1380年爆发与金帐汗国、立陶宛公国联军的战争,在库里科沃大决战中取得胜利。这场战争是俄罗斯人民争取自身独立自主斗争中的历史关键。季米特里因此被尊称为“顿斯科伊”,即顿河王。1480年 金帐汗国再次与立陶宛联手讨伐伊凡三世(顿河王的重孙),在乌格拉河战役中取得胜利,标志着俄罗斯从此彻底结束了蒙古鞑靼人和长达两个半世纪的金帐汗国的统治。伊凡三世是使俄罗斯取得了独立的莫斯科大公,莫斯科大公国最终统一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这几个俄罗斯公国,因此其被称为“伊凡大帝”。同时,他也开辟了莫斯科公国的农奴化进程。1533年 伊凡三世之孙伊凡四世继位,1547年,18岁的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任沙皇,莫斯科公国正式改称为俄罗斯。因其继位时仅3岁,因此由大贵族舒伊斯基公爵摄政,自幼苦于大贵族们的横暴,使伊凡四世养成了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激动,残忍,对贵族们镇压严厉,史称伊凡雷帝,即恐怖的伊凡。1584年 伊凡四世病逝,皇太子费多尔继位,但由于其生性懦弱、才智平庸,被其妻兄鞑靼人鲍里斯·戈东诺夫把持朝政。1598年,沙皇费多尔病逝,其弟季米特里意外丧命,无人继承皇位,留里克王朝灭亡。1605年 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进入“混乱时代”。首先,1603年出现自称未死的皇太子季米特里的人,史称“伪季米特里一世”,1605年加冕沙皇,由于其由波兰人扶持,1606年莫斯科市民爆发起义,伪季米特里一世被乱刀砍死。1606年由世袭贵族瓦西里·舒伊斯基继位。1607年俄罗斯南部又出现一个自称季米特里皇太子的人,史称“伪季米特里二世”,1610年在波兰人支持下攻占莫斯科,舒伊斯基被迫退位,但波兰国王准备自立沙皇。1612年由大商人库茨明·米宁建立,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担任总司令的国民义勇军解放了莫斯科。1613年 全俄缙绅会议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开始了长达300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1645年 米哈伊尔病逝,其子阿列克谢·米哈伊维奇·罗曼诺夫继位。阿列克谢有两个妻子,第一任妻子马丽娅来自大家族米洛斯拉夫斯基,生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费多尔和伊凡体弱多病,智力低下,女儿索菲娅却身体健壮,具有极强的政治野心。第二任妻子纳雷什金生有一子,即彼得一世。1676年 阿列克谢病逝,长子费多尔继位,米洛斯拉夫斯基和纳雷什金展开了争夺皇位的斗争。1682年费多尔死于败血症,发生兵变,由于两家族势均力敌,只得将伊凡(伊凡五世)和彼得并立为沙皇,这是俄罗斯历史仅有的“双皇”并列,实际朝政却由索菲娅把持。1689年,索菲娅密谋杀害彼得,在禁卫军的支持下,彼得发动政变,软禁了索菲娅和伊凡。1689年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在莫斯科宣布亲政,史称彼得一世。1721年,彼得一世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同年,枢密院举行隆重仪式,称彼得一世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彼得大帝”之名由此而来。彼得一世是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另一位为叶卡捷琳娜二世)。1725年 因跳水救助意外落水的士兵而感染风寒,彼得一世病逝,其皇后立陶宛农民之女叶卡特琳娜一世继位,实权由彼得一世儿时的密友、宠臣缅希科夫掌控。1727年 缅希科夫操控病入膏肓的叶卡特琳娜一世留下诏书,将皇位传给年仅11岁的彼得一世的皇孙彼得二世,缅什科夫自封统帅,总领俄罗斯三军,此后又把16岁的女儿玛丽娅许配给彼得二世。同年,多尔戈鲁基公爵等保守派代表策动了推翻缅什科夫的行动,朝政被多尔戈鲁基家族、纳雷什金家族、列普宁家族等保守派势力把持。 1730年 彼得二世病逝,由于彼得二世尚未生育,罗曼诺夫家族男性谱系至此绝嗣。经权臣密谋,皇位没有传给第一顺位人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原因是她代表了彼得大帝以来推行的改革路线,遭到戈洛夫金、多尔哥鲁基、戈利津等家族保守派势力反对。而是由沙皇伊凡五世的次女安娜一世继位,继位后称为独裁君主。1740年 安娜一世病逝,传位给其外甥女之子、两个月大的伊凡六世,指定其情夫比龙为摄政王。1741年 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第三个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发动政变,成为俄罗斯帝国女皇,史称伊丽莎白一世,彼得大帝的传统得以恢复。1762年1月 伊丽莎白一世病逝,其姐姐安娜的儿子彼得三世继位。彼得三世本是荷尔斯泰因-戈尔多普公国(属德意志)的继承人,因其自幼对俄国毫无感情,其执政后德国势力在俄罗斯宫廷的影响达到顶峰,他常把自己出身的荷尔斯泰因家族的利益置于俄罗斯国家利益之上,引起俄罗斯僧侣阶级、贵族和军人的反感。因此仅统治俄罗斯半年就被废黜,史称“半年沙皇”。1762年6月 彼得三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成为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 公元862年 根据俄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往年纪事》记载,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瓦里亚格3兄弟(老大留里克,老二西涅乌斯,老三特鲁渥)建立罗斯国,开始了留里克王朝对俄罗斯长达七百年的统治,俄罗斯国家就此诞生。 882年 留里克的继任者奥列格攻占了基辅,以此为都城建立了基辅罗斯。 1240年 蒙古人攻陷基.. 2016-08-12 09:25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书中对彼得大帝亲政前的主要历史事件进行了简略介绍,梳理如下(有补充):公元862年 根据俄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往年纪事》记载,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瓦里亚格3兄弟(老大留里克,老二西涅乌斯,老三特鲁渥)建立罗斯国,开始了留里克王朝对俄罗斯长达七百年的统治,俄罗斯国家就此诞生。882年 留里克的继任者奥列格攻占了基辅,以此为都城建立了基辅罗斯。1240年 蒙古人攻陷基普罗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第二子拔都建立了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金帐汗国(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东斯拉夫人开始了长达200年被蒙古鞑靼人统治的年代。1325年-1341年 伊凡·丹尼洛维奇·卡里达(伊凡一世)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崛起。此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善于玩弄权术,贪婪而善于敛财,有“钱袋”之称。1328年,获金帐汗国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成为众俄罗斯大公的第一人。1359年 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继任莫斯科大公,1380年爆发与金帐汗国、立陶宛公国联军的战争,在库里科沃大决战中取得胜利。这场战争是俄罗斯人民争取自身独立自主斗争中的历史关键。季米特里因此被尊称为“顿斯科伊”,即顿河王。1480年 金帐汗国再次与立陶宛联手讨伐伊凡三世(顿河王的重孙),在乌格拉河战役中取得胜利,标志着俄罗斯从此彻底结束了蒙古鞑靼人和长达两个半世纪的金帐汗国的统治。伊凡三世是使俄罗斯取得了独立的莫斯科大公,莫斯科大公国最终统一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这几个俄罗斯公国,因此其被称为“伊凡大帝”。同时,他也开辟了莫斯科公国的农奴化进程。1533年 伊凡三世之孙伊凡四世继位,1547年,18岁的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任沙皇,莫斯科公国正式改称为俄罗斯。因其继位时仅3岁,因此由大贵族舒伊斯基公爵摄政,自幼苦于大贵族们的横暴,使伊凡四世养成了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激动,残忍,对贵族们镇压严厉,史称伊凡雷帝,即恐怖的伊凡。1584年 伊凡四世病逝,皇太子费多尔继位,但由于其生性懦弱、才智平庸,被其妻兄鞑靼人鲍里斯·戈东诺夫把持朝政。1598年,沙皇费多尔病逝,其弟季米特里意外丧命,无人继承皇位,留里克王朝灭亡。1605年 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进入“混乱时代”。首先,1603年出现自称未死的皇太子季米特里的人,史称“伪季米特里一世”,1605年加冕沙皇,由于其由波兰人扶持,1606年莫斯科市民爆发起义,伪季米特里一世被乱刀砍死。1606年由世袭贵族瓦西里·舒伊斯基继位。1607年俄罗斯南部又出现一个自称季米特里皇太子的人,史称“伪季米特里二世”,1610年在波兰人支持下攻占莫斯科,舒伊斯基被迫退位,但波兰国王准备自立沙皇。1612年由大商人库茨明·米宁建立,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担任总司令的国民义勇军解放了莫斯科。1613年 全俄缙绅会议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开始了长达300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1645年 米哈伊尔病逝,其子阿列克谢·米哈伊维奇·罗曼诺夫继位。阿列克谢有两个妻子,第一任妻子马丽娅来自大家族米洛斯拉夫斯基,生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费多尔和伊凡体弱多病,智力低下,女儿索菲娅却身体健壮,具有极强的政治野心。第二任妻子纳雷什金生有一子,即彼得一世。1676年 阿列克谢病逝,长子费多尔继位,米洛斯拉夫斯基和纳雷什金展开了争夺皇位的斗争。1682年费多尔死于败血症,发生兵变,由于两家族势均力敌,只得将伊凡(伊凡五世)和彼得并立为沙皇,这是俄罗斯历史仅有的“双皇”并列,实际朝政却由索菲娅把持。1689年,索菲娅密谋杀害彼得,在禁卫军的支持下,彼得发动政变,软禁了索菲娅和伊凡。1689年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在莫斯科宣布亲政,史称彼得一世。1721年,彼得一世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同年,枢密院举行隆重仪式,称彼得一世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彼得大帝”之名由此而来。彼得一世是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另一位为叶卡捷琳娜二世)。1725年 因跳水救助意外落水的士兵而感染风寒,彼得一世病逝,其皇后立陶宛农民之女叶卡特琳娜一世继位,实权由彼得一世儿时的密友、宠臣缅希科夫掌控。1727年 缅希科夫操控病入膏肓的叶卡特琳娜一世留下诏书,将皇位传给年仅11岁的彼得一世的皇孙彼得二世,缅什科夫自封统帅,总领俄罗斯三军,此后又把16岁的女儿玛丽娅许配给彼得二世。同年,多尔戈鲁基公爵等保守派代表策动了推翻缅什科夫的行动,朝政被多尔戈鲁基家族、纳雷什金家族、列普宁家族等保守派势力把持。 1730年 彼得二世病逝,由于彼得二世尚未生育,罗曼诺夫家族男性谱系至此绝嗣。经权臣密谋,皇位没有传给第一顺位人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原因是她代表了彼得大帝以来推行的改革路线,遭到戈洛夫金、多尔哥鲁基、戈利津等家族保守派势力反对。而是由沙皇伊凡五世的次女安娜一世继位,继位后称为独裁君主。1740年 安娜一世病逝,传位给其外甥女之子、两个月大的伊凡六世,指定其情夫比龙为摄政王。1741年 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第三个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发动政变,成为俄罗斯帝国女皇,史称伊丽莎白一世,彼得大帝的传统得以恢复。1762年1月 伊丽莎白一世病逝,其姐姐安娜的儿子彼得三世继位。彼得三世本是荷尔斯泰因-戈尔多普公国(属德意志)的继承人,因其自幼对俄国毫无感情,其执政后德国势力在俄罗斯宫廷的影响达到顶峰,他常把自己出身的荷尔斯泰因家族的利益置于俄罗斯国家利益之上,引起俄罗斯僧侣阶级、贵族和军人的反感。因此仅统治俄罗斯半年就被废黜,史称“半年沙皇”。1762年6月 彼得三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成为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 在近三百年的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叶卡捷琳娜二世绝对是位居彼得一世之后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统治者。她因推行“开明君主专制”和大规模引入法国启蒙思想而被法国思想家狄德罗称为“北方塞米拉米达”;她拓疆扩土、纵横捭阖使俄罗斯帝国跻身欧洲霸主之列,而被她的臣民尊称为“大帝”;她也因杀夫弑位、残暴统治、生活糜烂和镇压法国大革命而被德国思想家马克思斥为“欧洲的大淫妇”。但无论什么样的历史评价,都必须承认叶卡捷琳娜二... 2016-08-09 09:59 在近三百年的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叶卡捷琳娜二世绝对是位居彼得一世之后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统治者。她因推行“开明君主专制”和大规模引入法国启蒙思想而被法国思想家狄德罗称为“北方塞米拉米达”;她拓疆扩土、纵横捭阖使俄罗斯帝国跻身欧洲霸主之列,而被她的臣民尊称为“大帝”;她也因杀夫弑位、残暴统治、生活糜烂和镇压法国大革命而被德国思想家马克思斥为“欧洲的大淫妇”。但无论什么样的历史评价,都必须承认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的34年(1762-1796)是俄国历史的最重要阶段,并与彼得一世执政年代(1689-1725)构成了前后相连的辉煌的一百年,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 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7年颁布《关于决斗的公告》。公告中认为决斗是异域文化入侵之物,决斗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证人)将被罚款,决斗双方中的胜者(造成对方死亡或重伤者)将被终身流放到西伯利亚。然而,在179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军官间争端审理准则》,规定如果一个贵族军官的名誉被人玷辱,军官委员会认为只有决斗才是他唯一的报复手段,他就必须提出挑战,以保持自身的尊严。要是他不肯决斗,又不再两周内呈请辞职,他所在的... 2016-08-13 21:42 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7年颁布《关于决斗的公告》。公告中认为决斗是异域文化入侵之物,决斗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证人)将被罚款,决斗双方中的胜者(造成对方死亡或重伤者)将被终身流放到西伯利亚。然而,在179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军官间争端审理准则》,规定如果一个贵族军官的名誉被人玷辱,军官委员会认为只有决斗才是他唯一的报复手段,他就必须提出挑战,以保持自身的尊严。要是他不肯决斗,又不再两周内呈请辞职,他所在的团队的长官可以径直禀报上级将他罢免。这一法令在客观上宣布了决斗行为的合法化。 彼得一世18世纪初的大改革一个最大的负面结果就是导致在俄国出现了“欧化”思潮与“本土”思潮的对抗,实际上分化出了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理想的两个社会,导致俄罗斯分裂的悲剧,而且这种分化随着国家的发展有越来越严重之势。正如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评论的:“分裂性不可避免地将选择道路问题摆在国家面前。如果选择‘本土’化道路,就意味着采取伊凡四世时代启动东方类型道路。如果选择‘文明’化道路,就意味着拒绝基辅罗斯... 2016-08-14 20:07 彼得一世18世纪初的大改革一个最大的负面结果就是导致在俄国出现了“欧化”思潮与“本土”思潮的对抗,实际上分化出了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理想的两个社会,导致俄罗斯分裂的悲剧,而且这种分化随着国家的发展有越来越严重之势。正如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评论的:“分裂性不可避免地将选择道路问题摆在国家面前。如果选择‘本土’化道路,就意味着采取伊凡四世时代启动东方类型道路。如果选择‘文明’化道路,就意味着拒绝基辅罗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和莫斯科公国的传统,接受欧洲传统。俄国几乎用了300年来解决这个难题。” 彼得一世18世纪初的大改革一个最大的负面结果就是导致在俄国出现了“欧化”思潮与“本土”思潮的对抗,实际上分化出了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理想的两个社会,导致俄罗斯分裂的悲剧,而且这种分化随着国家的发展有越来越严重之势。正如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评论的:“分裂性不可避免地将选择道路问题摆在国家面前。如果选择‘本土’化道路,就意味着采取伊凡四世时代启动东方类型道路。如果选择‘文明’化道路,就意味着拒绝基辅罗斯... 2016-08-14 20:07 彼得一世18世纪初的大改革一个最大的负面结果就是导致在俄国出现了“欧化”思潮与“本土”思潮的对抗,实际上分化出了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理想的两个社会,导致俄罗斯分裂的悲剧,而且这种分化随着国家的发展有越来越严重之势。正如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评论的:“分裂性不可避免地将选择道路问题摆在国家面前。如果选择‘本土’化道路,就意味着采取伊凡四世时代启动东方类型道路。如果选择‘文明’化道路,就意味着拒绝基辅罗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和莫斯科公国的传统,接受欧洲传统。俄国几乎用了300年来解决这个难题。” 赫尔岑在1849年的《俄罗斯》中得出结论:“我们称之为俄国社会主义的是这样一种社会主义:它来源于土地和农民的生活,来源于每个农民实际有一份土地,来源于土地的再分配,来源于村社占有制和村社管理——并且将同劳动者的组合一起去迎接社会主义所普遍追求的和科学所承认的那种经济上的正义。” 2016-08-13 21:49 赫尔岑在1849年的《俄罗斯》中得出结论:“我们称之为俄国社会主义的是这样一种社会主义:它来源于土地和农民的生活,来源于每个农民实际有一份土地,来源于土地的再分配,来源于村社占有制和村社管理——并且将同劳动者的组合一起去迎接社会主义所普遍追求的和科学所承认的那种经济上的正义。” 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7年颁布《关于决斗的公告》。公告中认为决斗是异域文化入侵之物,决斗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证人)将被罚款,决斗双方中的胜者(造成对方死亡或重伤者)将被终身流放到西伯利亚。然而,在179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军官间争端审理准则》,规定如果一个贵族军官的名誉被人玷辱,军官委员会认为只有决斗才是他唯一的报复手段,他就必须提出挑战,以保持自身的尊严。要是他不肯决斗,又不再两周内呈请辞职,他所在的... 2016-08-13 21:42 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7年颁布《关于决斗的公告》。公告中认为决斗是异域文化入侵之物,决斗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证人)将被罚款,决斗双方中的胜者(造成对方死亡或重伤者)将被终身流放到西伯利亚。然而,在179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军官间争端审理准则》,规定如果一个贵族军官的名誉被人玷辱,军官委员会认为只有决斗才是他唯一的报复手段,他就必须提出挑战,以保持自身的尊严。要是他不肯决斗,又不再两周内呈请辞职,他所在的团队的长官可以径直禀报上级将他罢免。这一法令在客观上宣布了决斗行为的合法化。 公元862年 根据俄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往年纪事》记载,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瓦里亚格3兄弟(老大留里克,老二西涅乌斯,老三特鲁渥)建立罗斯国,开始了留里克王朝对俄罗斯长达七百年的统治,俄罗斯国家就此诞生。 882年 留里克的继任者奥列格攻占了基辅,以此为都城建立了基辅罗斯。 1240年 蒙古人攻陷基.. 2016-08-12 09:25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书中对彼得大帝亲政前的主要历史事件进行了简略介绍,梳理如下(有补充):公元862年 根据俄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通史《往年纪事》记载,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瓦里亚格3兄弟(老大留里克,老二西涅乌斯,老三特鲁渥)建立罗斯国,开始了留里克王朝对俄罗斯长达七百年的统治,俄罗斯国家就此诞生。882年 留里克的继任者奥列格攻占了基辅,以此为都城建立了基辅罗斯。1240年 蒙古人攻陷基普罗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第二子拔都建立了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金帐汗国(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东斯拉夫人开始了长达200年被蒙古鞑靼人统治的年代。1325年-1341年 伊凡·丹尼洛维奇·卡里达(伊凡一世)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崛起。此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善于玩弄权术,贪婪而善于敛财,有“钱袋”之称。1328年,获金帐汗国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成为众俄罗斯大公的第一人。1359年 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继任莫斯科大公,1380年爆发与金帐汗国、立陶宛公国联军的战争,在库里科沃大决战中取得胜利。这场战争是俄罗斯人民争取自身独立自主斗争中的历史关键。季米特里因此被尊称为“顿斯科伊”,即顿河王。1480年 金帐汗国再次与立陶宛联手讨伐伊凡三世(顿河王的重孙),在乌格拉河战役中取得胜利,标志着俄罗斯从此彻底结束了蒙古鞑靼人和长达两个半世纪的金帐汗国的统治。伊凡三世是使俄罗斯取得了独立的莫斯科大公,莫斯科大公国最终统一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这几个俄罗斯公国,因此其被称为“伊凡大帝”。同时,他也开辟了莫斯科公国的农奴化进程。1533年 伊凡三世之孙伊凡四世继位,1547年,18岁的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任沙皇,莫斯科公国正式改称为俄罗斯。因其继位时仅3岁,因此由大贵族舒伊斯基公爵摄政,自幼苦于大贵族们的横暴,使伊凡四世养成了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激动,残忍,对贵族们镇压严厉,史称伊凡雷帝,即恐怖的伊凡。1584年 伊凡四世病逝,皇太子费多尔继位,但由于其生性懦弱、才智平庸,被其妻兄鞑靼人鲍里斯·戈东诺夫把持朝政。1598年,沙皇费多尔病逝,其弟季米特里意外丧命,无人继承皇位,留里克王朝灭亡。1605年 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进入“混乱时代”。首先,1603年出现自称未死的皇太子季米特里的人,史称“伪季米特里一世”,1605年加冕沙皇,由于其由波兰人扶持,1606年莫斯科市民爆发起义,伪季米特里一世被乱刀砍死。1606年由世袭贵族瓦西里·舒伊斯基继位。1607年俄罗斯南部又出现一个自称季米特里皇太子的人,史称“伪季米特里二世”,1610年在波兰人支持下攻占莫斯科,舒伊斯基被迫退位,但波兰国王准备自立沙皇。1612年由大商人库茨明·米宁建立,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担任总司令的国民义勇军解放了莫斯科。1613年 全俄缙绅会议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开始了长达300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1645年 米哈伊尔病逝,其子阿列克谢·米哈伊维奇·罗曼诺夫继位。阿列克谢有两个妻子,第一任妻子马丽娅来自大家族米洛斯拉夫斯基,生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费多尔和伊凡体弱多病,智力低下,女儿索菲娅却身体健壮,具有极强的政治野心。第二任妻子纳雷什金生有一子,即彼得一世。1676年 阿列克谢病逝,长子费多尔继位,米洛斯拉夫斯基和纳雷什金展开了争夺皇位的斗争。1682年费多尔死于败血症,发生兵变,由于两家族势均力敌,只得将伊凡(伊凡五世)和彼得并立为沙皇,这是俄罗斯历史仅有的“双皇”并列,实际朝政却由索菲娅把持。1689年,索菲娅密谋杀害彼得,在禁卫军的支持下,彼得发动政变,软禁了索菲娅和伊凡。1689年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在莫斯科宣布亲政,史称彼得一世。1721年,彼得一世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同年,枢密院举行隆重仪式,称彼得一世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彼得大帝”之名由此而来。彼得一世是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另一位为叶卡捷琳娜二世)。1725年 因跳水救助意外落水的士兵而感染风寒,彼得一世病逝,其皇后立陶宛农民之女叶卡特琳娜一世继位,实权由彼得一世儿时的密友、宠臣缅希科夫掌控。1727年 缅希科夫操控病入膏肓的叶卡特琳娜一世留下诏书,将皇位传给年仅11岁的彼得一世的皇孙彼得二世,缅什科夫自封统帅,总领俄罗斯三军,此后又把16岁的女儿玛丽娅许配给彼得二世。同年,多尔戈鲁基公爵等保守派代表策动了推翻缅什科夫的行动,朝政被多尔戈鲁基家族、纳雷什金家族、列普宁家族等保守派势力把持。 1730年 彼得二世病逝,由于彼得二世尚未生育,罗曼诺夫家族男性谱系至此绝嗣。经权臣密谋,皇位没有传给第一顺位人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原因是她代表了彼得大帝以来推行的改革路线,遭到戈洛夫金、多尔哥鲁基、戈利津等家族保守派势力反对。而是由沙皇伊凡五世的次女安娜一世继位,继位后称为独裁君主。1740年 安娜一世病逝,传位给其外甥女之子、两个月大的伊凡六世,指定其情夫比龙为摄政王。1741年 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第三个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发动政变,成为俄罗斯帝国女皇,史称伊丽莎白一世,彼得大帝的传统得以恢复。1762年1月 伊丽莎白一世病逝,其姐姐安娜的儿子彼得三世继位。彼得三世本是荷尔斯泰因-戈尔多普公国(属德意志)的继承人,因其自幼对俄国毫无感情,其执政后德国势力在俄罗斯宫廷的影响达到顶峰,他常把自己出身的荷尔斯泰因家族的利益置于俄罗斯国家利益之上,引起俄罗斯僧侣阶级、贵族和军人的反感。因此仅统治俄罗斯半年就被废黜,史称“半年沙皇”。1762年6月 彼得三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成为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