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近代史 蒋廷黻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中国近代史
副标题:你一定爱读的极简近代史
作者:蒋廷黻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74528
出版时间:2016
页数:284
定价:39.80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极为经典的中国近代史读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语言流畅,适合大家阅读。全书共分为两辑。第一辑“中国近代史”,围绕着中华民族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的主线展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闭关锁国大门后,从奕䜣到曾国藩、李鸿章等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百日维新”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不断进行着近代化和复兴的尝试。第二辑“近代中国与世界”,具体分为两个部分,新收录了蒋廷黻对中国近代化及民族复兴问题进行思考的相关精彩文章。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社会遭遇的“大变局”,更加明白我国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中国梦”的起源和早期探索的种种艰辛。可以说,本书是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目。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今邵东)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一起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年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由于他的研究开时代风气,被郭廷以誉为“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人”。其《中国近代史》构建的史学思考,一度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大家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开山之作”。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师从于他。1935年,他弃学从政,先后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大使等,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 总 论 … ………………………………………………… 2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6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6 第二节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10 第三节 东西对打………………………………………… 12 · · · · · · 总 论 … ………………………………………………… 2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6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6 第二节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10 第三节 东西对打………………………………………… 12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16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 18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20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23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28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 28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31 第三节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34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37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41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41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44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46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51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 58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67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67 第二节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70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73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77 第五节 扫除民族复兴的障碍…………………………… 81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 86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 89 第二辑 近代中国与世界 第一部分 近代“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93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94 评《清史稿·邦交志》… ………………………………… 134 琦善与鸦片战争……………………………………………146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从顺治到咸丰)… ………… 167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化与民族复兴……………………… 229 中国近代化的问题 … …………………………………… 230 论专制并答胡适之先生 … ……………………………… 235 漫谈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 … …………………………… 242 九一八——两年以后 … ………………………………… 248 新名词·旧事情 … ……………………………………… 253 中国的政治 … …………………………………………… 257 知识阶级与政治………………………………………… 263 民族复兴的一个条件 … ………………………………… 269 论国力的元素 … ………………………………………… 272 国家的力量(节选)… ………………………………… 278 · · · · · · 中华民族到了19 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已与外族久已有了关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19 世纪,这个局势就大不同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到东亚来的英、美、法诸国绝非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满人可比。原来人类的发展可分两个世界,一个是东方的亚洲,一个是西方的欧美。两.. 士大夫阶层呼唤自强自觉自立,怎奈谁也跳不出时代背景的局限,揭示了一种规律,林则徐林则徐、曾国藩、奕訢、文祥…救不了大清,大清救不了中国,唯有民主与法制,抛却妄自尊大,唯我独尊的思想,开眼看世界,兼容并包的才能生存下来,亦如汉民族的发展融合史。 前半辑梳理近代史,后半辑是作者的研究和时评,观点鲜明有前瞻性。几个印象深刻的点是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反映了当时主流的观点,东北外患史一文可以看出作者对俄国是比较痛恨的,琦善这个人物作者是偏爱且痛惜的。最后作者总结了综合国力取决于:科学的运用及生产力量的培养、有让内部统一且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民族团结和受拥护的政治制度、精神文化。 史料翔实,对历史的评述部分尤其出彩∶不仅客观写出了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与一定的前瞻性,而且讨论探寻了近代中国的出路,其中某些观点,从今天的角度看,仍然是先进的。 史料翔实,对历史的评述部分尤其出彩∶不仅客观写出了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与一定的前瞻性,而且讨论探寻了近代中国的出路,其中某些观点,从今天的角度看,仍然是先进的。 前半辑梳理近代史,后半辑是作者的研究和时评,观点鲜明有前瞻性。几个印象深刻的点是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反映了当时主流的观点,东北外患史一文可以看出作者对俄国是比较痛恨的,琦善这个人物作者是偏爱且痛惜的。最后作者总结了综合国力取决于:科学的运用及生产力量的培养、有让内部统一且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民族团结和受拥护的政治制度、精神文化。 士大夫阶层呼唤自强自觉自立,怎奈谁也跳不出时代背景的局限,揭示了一种规律,林则徐林则徐、曾国藩、奕訢、文祥…救不了大清,大清救不了中国,唯有民主与法制,抛却妄自尊大,唯我独尊的思想,开眼看世界,兼容并包的才能生存下来,亦如汉民族的发展融合史。 鸦片战争: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 第二次鸦片战争:茅海建的近代的尺度 太平天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正编及续编 孔飞力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 王明前的《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和农村政治》 洋务运动:夏东元的洋务运动史 刘广京的李鸿章评传:中国近... 中国近代史,自鸦片战争算起,时间只有一百多年,但却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蒋廷黻用他自己称之为“简略的初步报告”的一部只有五万字的小书,却能条分缕析,将近百年的时事写得深入浅出,充满真知灼见,成为一个时代的学术精品,堪称奇迹。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想起李亚... 在读完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的《激荡的百年史》后,我曾经感叹,中国缺少这样充满着政治智慧的历史著作。在阅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时,方觉得本人有些孤陋寡闻,此书堪称中国版的激荡的百年史。 大凡写史,有从高处着眼,高屋建瓴,看历史大势,理历史脉络,臧否得失;也... 蒋廷黻先生这本十万字的小册子成书于1938年。蒋先生“在清华教学的时候,原想费十年功夫写部近代史。抗战以后,这种计划实现的可能似乎一天少一天”,彼时他“已辞去驻苏大使的任务,还未恢复行政院政务处的职掌,在汉口有几个月的安逸”,“身边图书虽少,但是……把对近代史... 蒋廷黻主要还是以做官出名而非做学问,这也算应了他的名字。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他学术生涯的一个句号。在我看来这本书最进步的一点是作者对国际游戏规则的认识,这是很多当代的史学家都不具备的素质。 开篇第一章讲鸦片战争时,“他们贪利而来,天朝施恩给他们,许他们做买卖... 此版本是武汉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的版本,封面标示“未删节本”。 在此书的版权页上这么写着“本书收入的文字作品稿酬已委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转付,敬请相关著作权人联系。”由此可见,此版本既非港台版本的简体引进版,也没有同目前的版权人商议核准出版,那这个“未删节本... 看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林则徐为了彰现自己的节气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苟立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佳句只不过也是往脸上贴金的幌子。 正史里以道德标准简单判断忠奸的人们, 其实没有严格的好人坏人区分。所谓坏人只是局限于自身视野和信息闭塞,在错误的时间作出了错误... 《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先生的代表之作,读完之后,收获良多。 第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比。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第二,中国的物产虽不及俄、美两国的完备,然总在一般国家水平线之上。第三,我国秦始皇的废分封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 开始对近代史感兴趣是因为走向共和,不说颠覆性的剧情,单是这部片子里北京人艺老演员们的演技就让人爱不释手。于是开始关心近代史,最早看的是袁伟时先生的《帝国落日》,后来就开始看一些比较通俗的像姜鸣和张鸣等人的著作。袁先生的是谈话录,但却启蒙心智发人深省,让我... 蒋不愧为史学大家,对国际关系和历史经验的总结言简意赅,一本小册处处不乏真知灼见。 蒋说鸦片战争以前,国人不给外国人平等待遇,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不给国人平等待遇。其实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并非完全的弱国无外交,而在甲午战争之后,清朝才真正面临弱国被瓜分的局面。...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2016-09-07 21:15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2016-09-07 21:10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文人在中国享受了好几百年的权威。一般人对文学的尊重虽然很可佩服,但此尊重步行使中国人不能认清政府的性质。相信纸上写了字就是作了一件事已成为牢不可破的习惯。结果中国的政治以发表宣言为始,亦以发表宣言为终。在西洋,人们有时只讲办法不讲目的,中国人则只讲目的不讲办法。中国人会议了又会议,起草了计划以后还得起草计划,报告以后还是报告。纸张堆积如山,但全无办事的力量和机械。好像一个机器出了毛病,大家不去修理... 2016-08-13 09:25 文人在中国享受了好几百年的权威。一般人对文学的尊重虽然很可佩服,但此尊重步行使中国人不能认清政府的性质。相信纸上写了字就是作了一件事已成为牢不可破的习惯。结果中国的政治以发表宣言为始,亦以发表宣言为终。在西洋,人们有时只讲办法不讲目的,中国人则只讲目的不讲办法。中国人会议了又会议,起草了计划以后还得起草计划,报告以后还是报告。纸张堆积如山,但全无办事的力量和机械。好像一个机器出了毛病,大家不去修理,反坐下来写一篇机器出毛病论并通过一个议案要机器明天行走。这就是中国的文学政治。 社会感觉官吏的压迫,殊不知官吏深感社会的压迫。社会总是说政府的赏罚不公,其实社会舆论对公务人员也是赏罚不公的。政府与社会就是难兄难弟,两者都是不够近代化。 2016-08-13 09:23 社会感觉官吏的压迫,殊不知官吏深感社会的压迫。社会总是说政府的赏罚不公,其实社会舆论对公务人员也是赏罚不公的。政府与社会就是难兄难弟,两者都是不够近代化。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2016-09-07 21:10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2016-09-07 21:15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社会感觉官吏的压迫,殊不知官吏深感社会的压迫。社会总是说政府的赏罚不公,其实社会舆论对公务人员也是赏罚不公的。政府与社会就是难兄难弟,两者都是不够近代化。 2016-08-13 09:23 社会感觉官吏的压迫,殊不知官吏深感社会的压迫。社会总是说政府的赏罚不公,其实社会舆论对公务人员也是赏罚不公的。政府与社会就是难兄难弟,两者都是不够近代化。 文人在中国享受了好几百年的权威。一般人对文学的尊重虽然很可佩服,但此尊重步行使中国人不能认清政府的性质。相信纸上写了字就是作了一件事已成为牢不可破的习惯。结果中国的政治以发表宣言为始,亦以发表宣言为终。在西洋,人们有时只讲办法不讲目的,中国人则只讲目的不讲办法。中国人会议了又会议,起草了计划以后还得起草计划,报告以后还是报告。纸张堆积如山,但全无办事的力量和机械。好像一个机器出了毛病,大家不去修理... 2016-08-13 09:25 文人在中国享受了好几百年的权威。一般人对文学的尊重虽然很可佩服,但此尊重步行使中国人不能认清政府的性质。相信纸上写了字就是作了一件事已成为牢不可破的习惯。结果中国的政治以发表宣言为始,亦以发表宣言为终。在西洋,人们有时只讲办法不讲目的,中国人则只讲目的不讲办法。中国人会议了又会议,起草了计划以后还得起草计划,报告以后还是报告。纸张堆积如山,但全无办事的力量和机械。好像一个机器出了毛病,大家不去修理,反坐下来写一篇机器出毛病论并通过一个议案要机器明天行走。这就是中国的文学政治。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2016-09-07 21:15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2016-09-07 21:10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文人在中国享受了好几百年的权威。一般人对文学的尊重虽然很可佩服,但此尊重步行使中国人不能认清政府的性质。相信纸上写了字就是作了一件事已成为牢不可破的习惯。结果中国的政治以发表宣言为始,亦以发表宣言为终。在西洋,人们有时只讲办法不讲目的,中国人则只讲目的不讲办法。中国人会议了又会议,起草了计划以后还得起草计划,报告以后还是报告。纸张堆积如山,但全无办事的力量和机械。好像一个机器出了毛病,大家不去修理... 2016-08-13 09:25 文人在中国享受了好几百年的权威。一般人对文学的尊重虽然很可佩服,但此尊重步行使中国人不能认清政府的性质。相信纸上写了字就是作了一件事已成为牢不可破的习惯。结果中国的政治以发表宣言为始,亦以发表宣言为终。在西洋,人们有时只讲办法不讲目的,中国人则只讲目的不讲办法。中国人会议了又会议,起草了计划以后还得起草计划,报告以后还是报告。纸张堆积如山,但全无办事的力量和机械。好像一个机器出了毛病,大家不去修理,反坐下来写一篇机器出毛病论并通过一个议案要机器明天行走。这就是中国的文学政治。 社会感觉官吏的压迫,殊不知官吏深感社会的压迫。社会总是说政府的赏罚不公,其实社会舆论对公务人员也是赏罚不公的。政府与社会就是难兄难弟,两者都是不够近代化。 2016-08-13 09:23 社会感觉官吏的压迫,殊不知官吏深感社会的压迫。社会总是说政府的赏罚不公,其实社会舆论对公务人员也是赏罚不公的。政府与社会就是难兄难弟,两者都是不够近代化。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