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后现代史学理论读本
副标题: 作者:彭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73333 出版时间:2016 页数:334 定价:49.00 内容简介: 1973年海登•怀特《元史学》问世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历史学界产生强烈冲击,无论史学理论还是史学实践均深受影响,发生巨大变革。本书精选海登•怀特、卡洛•金兹堡等名家最具代表性的十五篇文章,就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中的诸多议题展开讨论,不仅是对该领域数十年发展的总结,也对历史哲学与历史实践本身进行了深刻反思。 彭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思想史、史学理论。著有《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精神、自由与历史: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西方思想史导论》等,译有《自然权利与历史》《德国的历史观》《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等。 导 论 ………………………………………………………………… 彭 刚(1) 历史学的重负 …………………………………………………… 海登•怀特(18) 作为文学作品的历史文本 ……………………………………… 海登•怀特(42) 历史的情节化与历史表现中关于真的问题 …………………… 海登•怀特(60) 答亚瑟•马维克 ………………………………………………… 海登•怀特(78) · · · · · · 导 论 ………………………………………………………………… 彭 刚(1) 历史学的重负 …………………………………………………… 海登•怀特(18) 作为文学作品的历史文本 ……………………………………… 海登•怀特(42) 历史的情节化与历史表现中关于真的问题 …………………… 海登•怀特(60) 答亚瑟•马维克 ………………………………………………… 海登•怀特(78) 只有一个证人:对犹太人的灭绝与真实性原则 …………… 卡洛•金兹堡(91) 当代英语历史哲学的困境 ………………………… 弗兰克•安克斯密特(111) 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的六条论纲 …………………… 弗兰克•安克斯密特(142) 历史学与后现代主义 ……………………………… 弗兰克•安克斯密特(151) 再论历史学与后现代主义 ……………………………… 佩雷斯•扎格林(170) 答扎格林教授 ……………………………………… 弗兰克•安克斯密特(184) “曾经”:论历史……………………………………………… 基思•詹金斯(208) “宏大叙事”与历史学学科 ………………………………… 阿兰•梅吉尔(233) 故事的所在:自然、历史与叙事 …………………………… 威廉•克罗农(264) 历史研究中的叙事性与客观性 …………………………… 耶尔恩•吕森(296) 历史意识的两次危机 ………………………………………… 彼得•伯克(313) 进一步阅读书目 …………………………………………………………… (330)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口述史读本》,《医疗、社会与文化读本》,《全球史读本》,《中国日常生活史读本》,《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 等。 怀特和安克斯密特是非常有原创思想的后现代史学理论家,两人之间有继承有讨论,彭刚老师选取的他们与其他学者的争论读起来也非常过瘾,但其他史学家对于后现代史学的论述则稍显平淡 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对西方史学理论有关文章的理解程度有了显著的增长,以前是完全读不懂,现在大概能配合彭刚老师的序读懂百分之十了。。 果然自己看自己更透彻,正如安克斯密特所言,后现代史学论点的内核与作品的长度经常成反比关系,但在其看似臃肿芜杂的背后的确有其精审不移之处。 误解后现代历史学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打着“后现代”旗号的人,内部千差万别,道理各自说明。但看不顺眼的时候,就成了划成另一派,但其实道理还是一样的道理。学派的事情,很少是学理的,很多是社会关系网络乃至权力与利益促成的。 大三时的读书笔记 一、历史学与后现代主义 安克斯密特 有关霍布斯的讨论意在呈现有关霍布斯的解释的实质,而非其著作本身的实质,我们再没有任何文本,再没有任何过去,而只有对它们的解释。 对后现代主义来说,科学和信息是遵循自身规则的独立研究对象,后现代主义信息理论的... ――给像我一样并不是很了解后现代主义史学话语体系的读者 ⒈完全不熟悉的话,看本书以前可以去b站找一些讲后现代主义史学的课程过上一遍――后现代主义史学的概念、特征、主要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异同; ⒉可以先看海登怀特,将他作为后现代主义史学的一个标杆人物... 安克斯密特(学过物理和数学的大佬让我头疼) 如果某一事物能够有一种用途,或者一种缺点,或者能让我们操纵世界,那么它就不是文明的一部分。 信息增殖原则:真正有意义的信息产生更多信息,真正重要的信息,永远不会是信息谱系的末端。即巴什拉“那些富有争议的事实才是真实的事实。”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焦点不再是过去本身,而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我们当前用来谈论过去的语言与过去本身之间存在的不和谐,不再有“贯穿整个历... 2019-02-08 22:57 1人喜欢 安克斯密特(学过物理和数学的大佬让我头疼) 如果某一事物能够有一种用途,或者一种缺点,或者能让我们操纵世界,那么它就不是文明的一部分。 信息增殖原则:真正有意义的信息产生更多信息,真正重要的信息,永远不会是信息谱系的末端。即巴什拉“那些富有争议的事实才是真实的事实。”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焦点不再是过去本身,而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我们当前用来谈论过去的语言与过去本身之间存在的不和谐,不再有“贯穿整个历史的线索”来中和这种不和谐。 历史主义始终作为一种现实性原则而发生作用的原因所在:对于历史写作,你可以什么都说,可以往着你乐意的任何方向行进,然而一旦与历史主义发生直接的冲突,你就可以确认,一定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东西出了差错。 我还是认为人们可以用怀特的“驯化”过去的概念来描述将历史视为一门科学或者一种文学所导致的结果。因为你可以说,在这两种情况下,就过去被强行纳入某种预先存在的或者是科学符码或者是文学符码的模板而言,它是被驯化了。当怀特用“驯化”过去这一概念来批判此种挪用的努力时,我会很强烈的想到福柯那篇讨论谱系学方法的名文。福柯在那儿说历史学家不应以解释过去为目标,也就是说他不应该试图将不可领会的东西变得可以领会,而恰恰要去做相反的事情;他应该表明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在过去当中辨识出自己的地方,那常常是投射的作用,而过去比之我们所想到过的要更为陌生。历史学家必须将恰恰是对我们而言似乎非常熟悉而不成问题的过去那些方面中陌生而异己的东西展示出来。 “历史学提供事实,史学理论使我们意识到事实的意义始终是历史学家的建构,并且表明此种建构是通过历史学家的叙事而出现的,然而虚构给了我们有关历史实在的隐喻性的真理并且也激发了这样的幻觉,那就是我们能够真正理解那些生活于过去的人以及他们的世界。”――这样的说法当然很对。不过如果这就是人们就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区别所能够说的全部的话,我就太失望了,因为那就意味着对于此种区别而言,你得到文本本身背后去考察,而文本本身无法就此给我们提供最终的线索。情形似乎正好相反,你是从文本的性质而推知作者的意图,而不是走另一条路,我本人的看法是,应该将历史学视作是就如看待过去提出了建议,而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则是将这些建议运用于特定的历史情境。历史小说是一种应用历史学,历史小说与历史学的关系大致等同于工程师所做的事情与物理学家所做的事情之间的关系。 对于历史学应该听其自便。除了某些罕见的例外,史学理论应该始终是事后诸葛亮。 语言总是要将经验理智化,并且就以此种方式将其减损为毫无趣味的范畴――纯然成为语言和知识的依附品。 倘若你将过去看做是放在你对面的一个对象,就像是桌子椅子那样,你就无法经验过去。然而和经验有关的所有东西都会涉及连续性,你能够说在什么地方你的过去终止了,在什么地方?你的自身开始了吗? (一)《历史学与后现代主义》 文本取代了过去本身,解释代替了著作。 研究过剩淹没了历史编纂,导致了罗曼的“理论历史学”和第三代年鉴学派的微观史学的倾向。 历史学有没有用如同问文明有没有用一样没有意义。 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科学和信息。 认同真正重要的是细枝末节;风格大于内容;思考过去比无尽地发掘过去更重要。 (二)《再论历史学与后现代主义》扎格林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预设了现在与过去的断裂,后现代是一个必经阶段②拒斥科学与文本的确定性③反经典反精英反人文主义④预示着衰落与老迈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批驳安克斯密特:①预设有某些历史事实比另一些更重要,所以他反对微观史学,重视宏大叙事,并将其作为历史学的功用。②预设有真实与虚构的区别,历史学家的基本约束法则仍然是寻求真实,所以他反对风格与审美对历史的侵害,相信证据。③预设有因果,认为起因结果的先后并不由叙述而是由时间来确定,所以存在因果律④认为解释没有替代文本,解释和文本都很重要,尽管艰难但仍应前进,同时时间也会淘洗掉蹩脚的文本。⑤指出安存在一种历史主义的宿命论,认为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历史主义的概念。 (三)《答扎格林教授》 指出存在研究范式的不同:历史哲学总是依赖于非历史的哲学理论而完成范式转换,导致不同科学范式的拥护者实际上无法真正辩论。陈述是现代主义的,而文本(叙事实体)是后现代主义的。 叙事实体(如工业革命、冷战)借由其他叙事实体来界定,因而本身纠葛不清,所以不存在真伪性。 因果律只能限定在陈述的层面。事实上那些询问工业革命原因的人们,是想对那场革命的起始阶段及稍早时期这段时间通盘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叙事解释,而不是询问这两个独立的历史事件能否通过某些因果机制联系起来。 历史不存在科学研究中的“黑匣子”,所以史学争论永远存在。 叙事实体本身旨在替代过去,因而它追寻真实的理想导致的是一种悖论。由此审美原则而非确立真伪为考量史学作品提供了可能。 (四)《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的六条论纲》 我们做出解释不是在拥有的史料太少的时候,而是在其太多的时候。 (五) 《当代英语历史哲学的困境》 认识论的历史哲学:①拒斥德国历史主义(兰克主义),摈弃思辨历史哲学(指斥其形而上,因而无法证实)②覆盖率模型和分析解释学作为其两个分支,由分歧逐渐走向融合 ③缺陷:注重说明和陈述而忽视整体文本 (一) 我是形式主义者和结构主义者,但我不是后现代主义者(而是现代主义者)。 实践的逻辑学并不遵循同一律和不矛盾律。社会创造出种种处境,使得你身处其中时必须在矛盾中采取行动。那就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的,他们不断在说,当你在一项论证中发现某个矛盾时,你就打破了这项论证。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人们生活在矛盾中。生活就是由矛盾所构成的。 罗特曼想要判定艺术文本与实践文本、功利的文本之间有何... 2019-02-07 19:44 1人喜欢 (一)我是形式主义者和结构主义者,但我不是后现代主义者(而是现代主义者)。 实践的逻辑学并不遵循同一律和不矛盾律。社会创造出种种处境,使得你身处其中时必须在矛盾中采取行动。那就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的,他们不断在说,当你在一项论证中发现某个矛盾时,你就打破了这项论证。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人们生活在矛盾中。生活就是由矛盾所构成的。 罗特曼想要判定艺术文本与实践文本、功利的文本之间有何不同。问题在于:历史学是一种功利的知识呢,还是更像一种艺术知识? 文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作者分离的。文本一经刊行,作者就不再是其最佳的阐释者了。 经验历史意味着什么?什么是历史经验?在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能够经验历史,那是一个很奇怪的想法。你并没有经验历史,你经验的是洪水、战斗、战争。南斯拉夫人――你觉得他们是在经验历史吗?不是的!他们是在经验暴政、死亡和恐怖主义。那么,人们所经验的“历史”是什么呢?那只能是一种想象性的创造物。但确是真实不妄的。(二)《历史学的重负》(历史是一种负担,历史学的重负是如何把历史从负担的角色中解救出去,重新树立历史研究的尊严,成为整个知识群体和人类前进的指向。) ①费边战略 艺术和科学的中介 科学:历史试图建构为社会科学,发现共同的规律和模式 艺术:历史驱逐本能,把人变成阴影和抽象物。(尼采)历史积习的虚伪道德和活在后来使无所作为变得合理。 ⇒②艺术和科学日发相似使历史逐渐转为双方共同的敌人;历史学日趋职业化专业化使它关注不到其他领域的动态。 战争的冲击:对未来毫无向往使得过去也毫无意义;战争显示了历史所谓的能够提供教导的无能。 问题不是如何研究过去,而是应不应该研究过去。 历史是个人记住的东西,而个人只会记住那些他愿意记住的东西。 历史学家把他们的著作视为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但他们是视之为浪漫主义艺术和实证主义科学的结合。 ⇒③历史学重负即责任在于, 跨学科交流,共同为理想而迈进;认清历史是被创造而非发现的,历史具有多种真实的表现形式。以达到对现在有用,而不是崇古主义和文化嗜尸者的目的,历史是一种为了更完整的理解和为了接受个人塑造未来共同人性的责任而做的准备。 “当我发现我们先辈身上的任何一种美德――都曾对一个民族至关重要,而现如今却几乎丧失殆尽的时候,我也听任它自生自灭。同样,当我发现一种恶行的踪迹在破坏了旧秩序之后仍然影响着国民时,我就予以强调。” (三)《为文学作品的历史文本》 人们一定要走到支撑着某一类特定研究的预设的后面或底下,提出在其实践中可以规避的问题,好来断定为什么人们构想了这类研究,用来解决那些它试图解决的问题。 历史是被发现的,历史的本质是模仿。 (四)《历史的情节化与历史表现中关于真的问题》 如果事件本身具有一种“故事性的”形式和一种“情节性的”意义的时候,相关的事实对能够被以适当的方式讲述的、关于它们的故事的种类设置了界限。只有当历史叙述被当作对事件的如实的表现以及用于将事实转化为一种特定故事的情节类型被当作内含于事实之中,我们才能将它从相互矛盾的叙事之列排除。当然,消极地(如反讽)忠于事实并不在排除范围之内。 任何模式的叙述会导致对某些事实的正当无视。 (五)《答亚瑟·马维克》 宽容主义 纯粹约定论 专家决定论 建构主义 事件是真实的,事实则是建构的 的确,叙事主义让我们意识到,在历史图景的建构过程中,在历史文本的形成过程中,历史学家的认知模式、价值立场和审美偏好,以及他们所可以现成利用的文化形式(如历史写作所可以采取的体裁和模式)等,发挥了何等巨大的影响。如同克罗农在考察环境史文本时所指出的:“它们的情节是一些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语言中的文化建构,……历史学家没有创造它们,而且我们对它们的熟稔促使我们把讲故事的模式塑造成符合它们的样子。……它们... 2017-08-31 09:20 的确,叙事主义让我们意识到,在历史图景的建构过程中,在历史文本的形成过程中,历史学家的认知模式、价值立场和审美偏好,以及他们所可以现成利用的文化形式(如历史写作所可以采取的体裁和模式)等,发挥了何等巨大的影响。如同克罗农在考察环境史文本时所指出的:“它们的情节是一些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语言中的文化建构,……历史学家没有创造它们,而且我们对它们的熟稔促使我们把讲故事的模式塑造成符合它们的样子。……它们都有隐秘的议程,影响着叙事包含什么和排斥什么。这些议程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即使是身为作者的历史学家也不能完全控制它们。” 的确,叙事主义让我们意识到,在历史图景的建构过程中,在历史文本的形成过程中,历史学家的认知模式、价值立场和审美偏好,以及他们所可以现成利用的文化形式(如历史写作所可以采取的体裁和模式)等,发挥了何等巨大的影响。如同克罗农在考察环境史文本时所指出的:“它们的情节是一些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语言中的文化建构,……历史学家没有创造它们,而且我们对它们的熟稔促使我们把讲故事的模式塑造成符合它们的样子。……它们... 2017-08-31 09:20 的确,叙事主义让我们意识到,在历史图景的建构过程中,在历史文本的形成过程中,历史学家的认知模式、价值立场和审美偏好,以及他们所可以现成利用的文化形式(如历史写作所可以采取的体裁和模式)等,发挥了何等巨大的影响。如同克罗农在考察环境史文本时所指出的:“它们的情节是一些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语言中的文化建构,……历史学家没有创造它们,而且我们对它们的熟稔促使我们把讲故事的模式塑造成符合它们的样子。……它们都有隐秘的议程,影响着叙事包含什么和排斥什么。这些议程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即使是身为作者的历史学家也不能完全控制它们。” 安克斯密特(学过物理和数学的大佬让我头疼) 如果某一事物能够有一种用途,或者一种缺点,或者能让我们操纵世界,那么它就不是文明的一部分。 信息增殖原则:真正有意义的信息产生更多信息,真正重要的信息,永远不会是信息谱系的末端。即巴什拉“那些富有争议的事实才是真实的事实。”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焦点不再是过去本身,而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我们当前用来谈论过去的语言与过去本身之间存在的不和谐,不再有“贯穿整个历... 2019-02-08 22:57 1人喜欢 安克斯密特(学过物理和数学的大佬让我头疼) 如果某一事物能够有一种用途,或者一种缺点,或者能让我们操纵世界,那么它就不是文明的一部分。 信息增殖原则:真正有意义的信息产生更多信息,真正重要的信息,永远不会是信息谱系的末端。即巴什拉“那些富有争议的事实才是真实的事实。”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焦点不再是过去本身,而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我们当前用来谈论过去的语言与过去本身之间存在的不和谐,不再有“贯穿整个历史的线索”来中和这种不和谐。 历史主义始终作为一种现实性原则而发生作用的原因所在:对于历史写作,你可以什么都说,可以往着你乐意的任何方向行进,然而一旦与历史主义发生直接的冲突,你就可以确认,一定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东西出了差错。 我还是认为人们可以用怀特的“驯化”过去的概念来描述将历史视为一门科学或者一种文学所导致的结果。因为你可以说,在这两种情况下,就过去被强行纳入某种预先存在的或者是科学符码或者是文学符码的模板而言,它是被驯化了。当怀特用“驯化”过去这一概念来批判此种挪用的努力时,我会很强烈的想到福柯那篇讨论谱系学方法的名文。福柯在那儿说历史学家不应以解释过去为目标,也就是说他不应该试图将不可领会的东西变得可以领会,而恰恰要去做相反的事情;他应该表明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在过去当中辨识出自己的地方,那常常是投射的作用,而过去比之我们所想到过的要更为陌生。历史学家必须将恰恰是对我们而言似乎非常熟悉而不成问题的过去那些方面中陌生而异己的东西展示出来。 “历史学提供事实,史学理论使我们意识到事实的意义始终是历史学家的建构,并且表明此种建构是通过历史学家的叙事而出现的,然而虚构给了我们有关历史实在的隐喻性的真理并且也激发了这样的幻觉,那就是我们能够真正理解那些生活于过去的人以及他们的世界。”――这样的说法当然很对。不过如果这就是人们就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区别所能够说的全部的话,我就太失望了,因为那就意味着对于此种区别而言,你得到文本本身背后去考察,而文本本身无法就此给我们提供最终的线索。情形似乎正好相反,你是从文本的性质而推知作者的意图,而不是走另一条路,我本人的看法是,应该将历史学视作是就如看待过去提出了建议,而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则是将这些建议运用于特定的历史情境。历史小说是一种应用历史学,历史小说与历史学的关系大致等同于工程师所做的事情与物理学家所做的事情之间的关系。 对于历史学应该听其自便。除了某些罕见的例外,史学理论应该始终是事后诸葛亮。 语言总是要将经验理智化,并且就以此种方式将其减损为毫无趣味的范畴――纯然成为语言和知识的依附品。 倘若你将过去看做是放在你对面的一个对象,就像是桌子椅子那样,你就无法经验过去。然而和经验有关的所有东西都会涉及连续性,你能够说在什么地方你的过去终止了,在什么地方?你的自身开始了吗? (一)《历史学与后现代主义》 文本取代了过去本身,解释代替了著作。 研究过剩淹没了历史编纂,导致了罗曼的“理论历史学”和第三代年鉴学派的微观史学的倾向。 历史学有没有用如同问文明有没有用一样没有意义。 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科学和信息。 认同真正重要的是细枝末节;风格大于内容;思考过去比无尽地发掘过去更重要。 (二)《再论历史学与后现代主义》扎格林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预设了现在与过去的断裂,后现代是一个必经阶段②拒斥科学与文本的确定性③反经典反精英反人文主义④预示着衰落与老迈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批驳安克斯密特:①预设有某些历史事实比另一些更重要,所以他反对微观史学,重视宏大叙事,并将其作为历史学的功用。②预设有真实与虚构的区别,历史学家的基本约束法则仍然是寻求真实,所以他反对风格与审美对历史的侵害,相信证据。③预设有因果,认为起因结果的先后并不由叙述而是由时间来确定,所以存在因果律④认为解释没有替代文本,解释和文本都很重要,尽管艰难但仍应前进,同时时间也会淘洗掉蹩脚的文本。⑤指出安存在一种历史主义的宿命论,认为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历史主义的概念。 (三)《答扎格林教授》 指出存在研究范式的不同:历史哲学总是依赖于非历史的哲学理论而完成范式转换,导致不同科学范式的拥护者实际上无法真正辩论。陈述是现代主义的,而文本(叙事实体)是后现代主义的。 叙事实体(如工业革命、冷战)借由其他叙事实体来界定,因而本身纠葛不清,所以不存在真伪性。 因果律只能限定在陈述的层面。事实上那些询问工业革命原因的人们,是想对那场革命的起始阶段及稍早时期这段时间通盘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叙事解释,而不是询问这两个独立的历史事件能否通过某些因果机制联系起来。 历史不存在科学研究中的“黑匣子”,所以史学争论永远存在。 叙事实体本身旨在替代过去,因而它追寻真实的理想导致的是一种悖论。由此审美原则而非确立真伪为考量史学作品提供了可能。 (四)《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的六条论纲》 我们做出解释不是在拥有的史料太少的时候,而是在其太多的时候。 (五) 《当代英语历史哲学的困境》 认识论的历史哲学:①拒斥德国历史主义(兰克主义),摈弃思辨历史哲学(指斥其形而上,因而无法证实)②覆盖率模型和分析解释学作为其两个分支,由分歧逐渐走向融合 ③缺陷:注重说明和陈述而忽视整体文本 (一) 我是形式主义者和结构主义者,但我不是后现代主义者(而是现代主义者)。 实践的逻辑学并不遵循同一律和不矛盾律。社会创造出种种处境,使得你身处其中时必须在矛盾中采取行动。那就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的,他们不断在说,当你在一项论证中发现某个矛盾时,你就打破了这项论证。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人们生活在矛盾中。生活就是由矛盾所构成的。 罗特曼想要判定艺术文本与实践文本、功利的文本之间有何... 2019-02-07 19:44 1人喜欢 (一)我是形式主义者和结构主义者,但我不是后现代主义者(而是现代主义者)。 实践的逻辑学并不遵循同一律和不矛盾律。社会创造出种种处境,使得你身处其中时必须在矛盾中采取行动。那就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的,他们不断在说,当你在一项论证中发现某个矛盾时,你就打破了这项论证。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人们生活在矛盾中。生活就是由矛盾所构成的。 罗特曼想要判定艺术文本与实践文本、功利的文本之间有何不同。问题在于:历史学是一种功利的知识呢,还是更像一种艺术知识? 文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作者分离的。文本一经刊行,作者就不再是其最佳的阐释者了。 经验历史意味着什么?什么是历史经验?在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能够经验历史,那是一个很奇怪的想法。你并没有经验历史,你经验的是洪水、战斗、战争。南斯拉夫人――你觉得他们是在经验历史吗?不是的!他们是在经验暴政、死亡和恐怖主义。那么,人们所经验的“历史”是什么呢?那只能是一种想象性的创造物。但确是真实不妄的。(二)《历史学的重负》(历史是一种负担,历史学的重负是如何把历史从负担的角色中解救出去,重新树立历史研究的尊严,成为整个知识群体和人类前进的指向。) ①费边战略 艺术和科学的中介 科学:历史试图建构为社会科学,发现共同的规律和模式 艺术:历史驱逐本能,把人变成阴影和抽象物。(尼采)历史积习的虚伪道德和活在后来使无所作为变得合理。 ⇒②艺术和科学日发相似使历史逐渐转为双方共同的敌人;历史学日趋职业化专业化使它关注不到其他领域的动态。 战争的冲击:对未来毫无向往使得过去也毫无意义;战争显示了历史所谓的能够提供教导的无能。 问题不是如何研究过去,而是应不应该研究过去。 历史是个人记住的东西,而个人只会记住那些他愿意记住的东西。 历史学家把他们的著作视为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但他们是视之为浪漫主义艺术和实证主义科学的结合。 ⇒③历史学重负即责任在于, 跨学科交流,共同为理想而迈进;认清历史是被创造而非发现的,历史具有多种真实的表现形式。以达到对现在有用,而不是崇古主义和文化嗜尸者的目的,历史是一种为了更完整的理解和为了接受个人塑造未来共同人性的责任而做的准备。 “当我发现我们先辈身上的任何一种美德――都曾对一个民族至关重要,而现如今却几乎丧失殆尽的时候,我也听任它自生自灭。同样,当我发现一种恶行的踪迹在破坏了旧秩序之后仍然影响着国民时,我就予以强调。” (三)《为文学作品的历史文本》 人们一定要走到支撑着某一类特定研究的预设的后面或底下,提出在其实践中可以规避的问题,好来断定为什么人们构想了这类研究,用来解决那些它试图解决的问题。 历史是被发现的,历史的本质是模仿。 (四)《历史的情节化与历史表现中关于真的问题》 如果事件本身具有一种“故事性的”形式和一种“情节性的”意义的时候,相关的事实对能够被以适当的方式讲述的、关于它们的故事的种类设置了界限。只有当历史叙述被当作对事件的如实的表现以及用于将事实转化为一种特定故事的情节类型被当作内含于事实之中,我们才能将它从相互矛盾的叙事之列排除。当然,消极地(如反讽)忠于事实并不在排除范围之内。 任何模式的叙述会导致对某些事实的正当无视。 (五)《答亚瑟·马维克》 宽容主义 纯粹约定论 专家决定论 建构主义 事件是真实的,事实则是建构的 安克斯密特(学过物理和数学的大佬让我头疼) 如果某一事物能够有一种用途,或者一种缺点,或者能让我们操纵世界,那么它就不是文明的一部分。 信息增殖原则:真正有意义的信息产生更多信息,真正重要的信息,永远不会是信息谱系的末端。即巴什拉“那些富有争议的事实才是真实的事实。”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焦点不再是过去本身,而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我们当前用来谈论过去的语言与过去本身之间存在的不和谐,不再有“贯穿整个历... 2019-02-08 22:57 1人喜欢 安克斯密特(学过物理和数学的大佬让我头疼) 如果某一事物能够有一种用途,或者一种缺点,或者能让我们操纵世界,那么它就不是文明的一部分。 信息增殖原则:真正有意义的信息产生更多信息,真正重要的信息,永远不会是信息谱系的末端。即巴什拉“那些富有争议的事实才是真实的事实。”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焦点不再是过去本身,而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我们当前用来谈论过去的语言与过去本身之间存在的不和谐,不再有“贯穿整个历史的线索”来中和这种不和谐。 历史主义始终作为一种现实性原则而发生作用的原因所在:对于历史写作,你可以什么都说,可以往着你乐意的任何方向行进,然而一旦与历史主义发生直接的冲突,你就可以确认,一定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东西出了差错。 我还是认为人们可以用怀特的“驯化”过去的概念来描述将历史视为一门科学或者一种文学所导致的结果。因为你可以说,在这两种情况下,就过去被强行纳入某种预先存在的或者是科学符码或者是文学符码的模板而言,它是被驯化了。当怀特用“驯化”过去这一概念来批判此种挪用的努力时,我会很强烈的想到福柯那篇讨论谱系学方法的名文。福柯在那儿说历史学家不应以解释过去为目标,也就是说他不应该试图将不可领会的东西变得可以领会,而恰恰要去做相反的事情;他应该表明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在过去当中辨识出自己的地方,那常常是投射的作用,而过去比之我们所想到过的要更为陌生。历史学家必须将恰恰是对我们而言似乎非常熟悉而不成问题的过去那些方面中陌生而异己的东西展示出来。 “历史学提供事实,史学理论使我们意识到事实的意义始终是历史学家的建构,并且表明此种建构是通过历史学家的叙事而出现的,然而虚构给了我们有关历史实在的隐喻性的真理并且也激发了这样的幻觉,那就是我们能够真正理解那些生活于过去的人以及他们的世界。”――这样的说法当然很对。不过如果这就是人们就历史与小说之间的区别所能够说的全部的话,我就太失望了,因为那就意味着对于此种区别而言,你得到文本本身背后去考察,而文本本身无法就此给我们提供最终的线索。情形似乎正好相反,你是从文本的性质而推知作者的意图,而不是走另一条路,我本人的看法是,应该将历史学视作是就如看待过去提出了建议,而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则是将这些建议运用于特定的历史情境。历史小说是一种应用历史学,历史小说与历史学的关系大致等同于工程师所做的事情与物理学家所做的事情之间的关系。 对于历史学应该听其自便。除了某些罕见的例外,史学理论应该始终是事后诸葛亮。 语言总是要将经验理智化,并且就以此种方式将其减损为毫无趣味的范畴――纯然成为语言和知识的依附品。 倘若你将过去看做是放在你对面的一个对象,就像是桌子椅子那样,你就无法经验过去。然而和经验有关的所有东西都会涉及连续性,你能够说在什么地方你的过去终止了,在什么地方?你的自身开始了吗? (一)《历史学与后现代主义》 文本取代了过去本身,解释代替了著作。 研究过剩淹没了历史编纂,导致了罗曼的“理论历史学”和第三代年鉴学派的微观史学的倾向。 历史学有没有用如同问文明有没有用一样没有意义。 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科学和信息。 认同真正重要的是细枝末节;风格大于内容;思考过去比无尽地发掘过去更重要。 (二)《再论历史学与后现代主义》扎格林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预设了现在与过去的断裂,后现代是一个必经阶段②拒斥科学与文本的确定性③反经典反精英反人文主义④预示着衰落与老迈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批驳安克斯密特:①预设有某些历史事实比另一些更重要,所以他反对微观史学,重视宏大叙事,并将其作为历史学的功用。②预设有真实与虚构的区别,历史学家的基本约束法则仍然是寻求真实,所以他反对风格与审美对历史的侵害,相信证据。③预设有因果,认为起因结果的先后并不由叙述而是由时间来确定,所以存在因果律④认为解释没有替代文本,解释和文本都很重要,尽管艰难但仍应前进,同时时间也会淘洗掉蹩脚的文本。⑤指出安存在一种历史主义的宿命论,认为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历史主义的概念。 (三)《答扎格林教授》 指出存在研究范式的不同:历史哲学总是依赖于非历史的哲学理论而完成范式转换,导致不同科学范式的拥护者实际上无法真正辩论。陈述是现代主义的,而文本(叙事实体)是后现代主义的。 叙事实体(如工业革命、冷战)借由其他叙事实体来界定,因而本身纠葛不清,所以不存在真伪性。 因果律只能限定在陈述的层面。事实上那些询问工业革命原因的人们,是想对那场革命的起始阶段及稍早时期这段时间通盘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叙事解释,而不是询问这两个独立的历史事件能否通过某些因果机制联系起来。 历史不存在科学研究中的“黑匣子”,所以史学争论永远存在。 叙事实体本身旨在替代过去,因而它追寻真实的理想导致的是一种悖论。由此审美原则而非确立真伪为考量史学作品提供了可能。 (四)《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的六条论纲》 我们做出解释不是在拥有的史料太少的时候,而是在其太多的时候。 (五) 《当代英语历史哲学的困境》 认识论的历史哲学:①拒斥德国历史主义(兰克主义),摈弃思辨历史哲学(指斥其形而上,因而无法证实)②覆盖率模型和分析解释学作为其两个分支,由分歧逐渐走向融合 ③缺陷:注重说明和陈述而忽视整体文本 (一) 我是形式主义者和结构主义者,但我不是后现代主义者(而是现代主义者)。 实践的逻辑学并不遵循同一律和不矛盾律。社会创造出种种处境,使得你身处其中时必须在矛盾中采取行动。那就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的,他们不断在说,当你在一项论证中发现某个矛盾时,你就打破了这项论证。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人们生活在矛盾中。生活就是由矛盾所构成的。 罗特曼想要判定艺术文本与实践文本、功利的文本之间有何... 2019-02-07 19:44 1人喜欢 (一)我是形式主义者和结构主义者,但我不是后现代主义者(而是现代主义者)。 实践的逻辑学并不遵循同一律和不矛盾律。社会创造出种种处境,使得你身处其中时必须在矛盾中采取行动。那就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的,他们不断在说,当你在一项论证中发现某个矛盾时,你就打破了这项论证。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人们生活在矛盾中。生活就是由矛盾所构成的。 罗特曼想要判定艺术文本与实践文本、功利的文本之间有何不同。问题在于:历史学是一种功利的知识呢,还是更像一种艺术知识? 文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作者分离的。文本一经刊行,作者就不再是其最佳的阐释者了。 经验历史意味着什么?什么是历史经验?在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能够经验历史,那是一个很奇怪的想法。你并没有经验历史,你经验的是洪水、战斗、战争。南斯拉夫人――你觉得他们是在经验历史吗?不是的!他们是在经验暴政、死亡和恐怖主义。那么,人们所经验的“历史”是什么呢?那只能是一种想象性的创造物。但确是真实不妄的。(二)《历史学的重负》(历史是一种负担,历史学的重负是如何把历史从负担的角色中解救出去,重新树立历史研究的尊严,成为整个知识群体和人类前进的指向。) ①费边战略 艺术和科学的中介 科学:历史试图建构为社会科学,发现共同的规律和模式 艺术:历史驱逐本能,把人变成阴影和抽象物。(尼采)历史积习的虚伪道德和活在后来使无所作为变得合理。 ⇒②艺术和科学日发相似使历史逐渐转为双方共同的敌人;历史学日趋职业化专业化使它关注不到其他领域的动态。 战争的冲击:对未来毫无向往使得过去也毫无意义;战争显示了历史所谓的能够提供教导的无能。 问题不是如何研究过去,而是应不应该研究过去。 历史是个人记住的东西,而个人只会记住那些他愿意记住的东西。 历史学家把他们的著作视为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但他们是视之为浪漫主义艺术和实证主义科学的结合。 ⇒③历史学重负即责任在于, 跨学科交流,共同为理想而迈进;认清历史是被创造而非发现的,历史具有多种真实的表现形式。以达到对现在有用,而不是崇古主义和文化嗜尸者的目的,历史是一种为了更完整的理解和为了接受个人塑造未来共同人性的责任而做的准备。 “当我发现我们先辈身上的任何一种美德――都曾对一个民族至关重要,而现如今却几乎丧失殆尽的时候,我也听任它自生自灭。同样,当我发现一种恶行的踪迹在破坏了旧秩序之后仍然影响着国民时,我就予以强调。” (三)《为文学作品的历史文本》 人们一定要走到支撑着某一类特定研究的预设的后面或底下,提出在其实践中可以规避的问题,好来断定为什么人们构想了这类研究,用来解决那些它试图解决的问题。 历史是被发现的,历史的本质是模仿。 (四)《历史的情节化与历史表现中关于真的问题》 如果事件本身具有一种“故事性的”形式和一种“情节性的”意义的时候,相关的事实对能够被以适当的方式讲述的、关于它们的故事的种类设置了界限。只有当历史叙述被当作对事件的如实的表现以及用于将事实转化为一种特定故事的情节类型被当作内含于事实之中,我们才能将它从相互矛盾的叙事之列排除。当然,消极地(如反讽)忠于事实并不在排除范围之内。 任何模式的叙述会导致对某些事实的正当无视。 (五)《答亚瑟·马维克》 宽容主义 纯粹约定论 专家决定论 建构主义 事件是真实的,事实则是建构的 的确,叙事主义让我们意识到,在历史图景的建构过程中,在历史文本的形成过程中,历史学家的认知模式、价值立场和审美偏好,以及他们所可以现成利用的文化形式(如历史写作所可以采取的体裁和模式)等,发挥了何等巨大的影响。如同克罗农在考察环境史文本时所指出的:“它们的情节是一些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语言中的文化建构,……历史学家没有创造它们,而且我们对它们的熟稔促使我们把讲故事的模式塑造成符合它们的样子。……它们... 2017-08-31 09:20 的确,叙事主义让我们意识到,在历史图景的建构过程中,在历史文本的形成过程中,历史学家的认知模式、价值立场和审美偏好,以及他们所可以现成利用的文化形式(如历史写作所可以采取的体裁和模式)等,发挥了何等巨大的影响。如同克罗农在考察环境史文本时所指出的:“它们的情节是一些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语言中的文化建构,……历史学家没有创造它们,而且我们对它们的熟稔促使我们把讲故事的模式塑造成符合它们的样子。……它们都有隐秘的议程,影响着叙事包含什么和排斥什么。这些议程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即使是身为作者的历史学家也不能完全控制它们。”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