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医生 医学屠杀与种族灭绝心理学 [美] 罗伯特·杰伊·利夫顿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纳粹医生
副标题:医学屠杀与种族灭绝心理学
作者:[美] 罗伯特·杰伊·利夫顿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96301
出版时间:2016
页数:700
定价:118.00
内容简介: 《纳粹医生》并不是泛泛地展示和谴责纳粹之恶,它通过对40个左右的纳粹(其中29个纳粹医生)和80个纳粹受害者9其中40个成为纳粹的医学助手)的访谈,作者试图进入纳粹医生的心理世界。本书的研究目的并非简单的谴责邪恶,更多地是为了“理解邪恶”。确切地说,作者试图从医生这个角色入手去回答:为什么“普通人”会变得邪恶?是他们“本性”如此,还是“环境”使然?如果是“环境”使然,这个“环境”又需要什么样的构件? 《纳粹医生》这本书所传达的,与其说是纳粹的危险,不如说是我们每个人自身所蕴藏的危险。历史上奥斯维辛这样的恐怖时刻并不多见,但是现实中像“斯坦福实验”中那样的“微纳粹”时刻却比比皆是:警察的刑讯逼供、强拆中的打手、打人的城管…有多少“普通人”在完成“角色转换”之后可以若无其事地作恶?游行中打砸抢烧,文革中的学生打老师,网络世界的语言暴力,又有多少人在“集体... 《纳粹医生》并不是泛泛地展示和谴责纳粹之恶,它通过对40个左右的纳粹(其中29个纳粹医生)和80个纳粹受害者9其中40个成为纳粹的医学助手)的访谈,作者试图进入纳粹医生的心理世界。本书的研究目的并非简单的谴责邪恶,更多地是为了“理解邪恶”。确切地说,作者试图从医生这个角色入手去回答:为什么“普通人”会变得邪恶?是他们“本性”如此,还是“环境”使然?如果是“环境”使然,这个“环境”又需要什么样的构件? 《纳粹医生》这本书所传达的,与其说是纳粹的危险,不如说是我们每个人自身所蕴藏的危险。历史上奥斯维辛这样的恐怖时刻并不多见,但是现实中像“斯坦福实验”中那样的“微纳粹”时刻却比比皆是:警察的刑讯逼供、强拆中的打手、打人的城管…有多少“普通人”在完成“角色转换”之后可以若无其事地作恶?游行中打砸抢烧,文革中的学生打老师,网络世界的语言暴力,又有多少人在“集体”的遮蔽下中施暴?当一个人“脱下”作为个体的自我,“穿上”他者的身份,并隐身于集体的庇护,作恶行就变得轻松自如。而对于小恶汇聚成大恶,有时候“普通人”所需做的全部就是“别过头去”。纳粹之恶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它一直在薄如蝉翼的文明之下蠢蠢欲动。 罗伯特·杰伊·利夫顿 Robert Jay Lifton 是约翰·杰伊学院和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的著名精神病学和心理学教授。他广受好评的众多著述中包括《生中之死:广岛幸存者》(美国国家图书奖)、《断裂之联结:死亡与生命的延续》、《多变之人》和《毁灭这个世界来拯救它》。 序一 序二 前言 “不是那个世界” 第一部 “不值得活着的生命”:遗传治疗 第1章绝育与纳粹的生物医学愿景 第2章“安乐死”:直接医学屠杀 第3章对直接医学屠杀的抗拒 第4章“不规范的安乐死”:医生接管 第5章参与者 · · · · · · 序一 序二 前言 “不是那个世界” 第一部 “不值得活着的生命”:遗传治疗 第1章绝育与纳粹的生物医学愿景 第2章“安乐死”:直接医学屠杀 第3章对直接医学屠杀的抗拒 第4章“不规范的安乐死”:医生接管 第5章参与者 第6章把“安乐死”带到集中营:14f13特殊处理行动 第二部 奥斯维辛:种族治疗 第7章奥斯维辛研究所 第8章坡道上的筛选 第9章集中营中的筛选 第10章屠杀的社会化 第11章囚犯医生:选择的痛苦 第12章囚犯医生:努力治愈 第13章囚犯医生:与纳粹医生的合作 第14章注射器杀人:石炭酸注射 第15章试验冲动 第16章“党卫队制服中的人”:恩斯特•B 第17章奥斯维辛医生:约瑟夫•门格勒 第18章治疗—杀害之冲突:爱德华•维尔特 第三部种族灭绝心理学 第19章双重自我的角色转换:浮士德式的交易 第20章奥斯维辛自我:角色转换中的心理学主题 第21章种族灭绝 后记 注释 索引 致谢 ·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一片冰心在玉壶》,《通往立宪之路(上下)》,《此史有关风与月》,《“上帝在中国”源流考》 等。 把奥斯维辛的反人类罪行以“集体治疗”之名予以粉饰,一切似乎变得顺理成章。在纳粹宏达的医学前景和神话般象征意义的掩饰下,纳粹医生成功接受了“屠杀是为了治疗”的说辞。医生应该是纳粹中最为独特和矛盾的群体,透过访谈和回忆,大部分医生都会采取心里转换措施来有意回避屠杀,割裂国家愿景和自身所处现实的关系,把自己的工作单纯的视为医学研究。作者收集的材料太多,如果能进一步筛选就更好了。 70。著作本身的价值很高,问题是翻译实在太烂,到最后几乎可以媲美MTPE了,尤其令我感到震惊的是,两位译者都是文学博士,为什么译文中还会出现如此多的病句。 主要基于与奥斯维辛纳粹医生的深访,从生物医学政治入手理解纳粹大屠杀,最重要的概念是“双重自我的角色转换”。不过可能过分偏重于这种心理学认识,似也夸大了这种心理模式的普适性,但实际上这种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特定权力结构下的产物——一种不鼓励反思、个人被教育得完全不去试图改变结构的习得性无助无力,以及鼓吹为集体而献身的狂热。当然,在德国语境下还有一种有机共同体和神秘倾向的异教精神。此外,略为奇怪的是... 主要基于与奥斯维辛纳粹医生的深访,从生物医学政治入手理解纳粹大屠杀,最重要的概念是“双重自我的角色转换”。不过可能过分偏重于这种心理学认识,似也夸大了这种心理模式的普适性,但实际上这种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特定权力结构下的产物——一种不鼓励反思、个人被教育得完全不去试图改变结构的习得性无助无力,以及鼓吹为集体而献身的狂热。当然,在德国语境下还有一种有机共同体和神秘倾向的异教精神。此外,略为奇怪的是,作者似乎很少质疑这些纳粹医生的“口供”有可能是在“求赦”,实际上假设他们的自述都是可信的。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渐入佳境,只是我对于心理学方面看的不多,所以很多术语不是很敏感。但是我越来越觉得人是多面的,人会在不同压力环境下找到平衡点,没有谁一直是好人,也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坏人。我自己都不能说得清楚我的心理变化历程,其实这本书中的心理分析也只是分析,因为很多变化本人也说不清 先有优生学绝育和杀死有缺陷的人做铺垫,后生活在封闭的环境里被教育,且不直接杀人,人也就分割出两个人格。 看书的过程中无数次被沉重压垮,几度流泪。最可悲的是“故事没有结束,它还没有变成历史,它所承载的这种隐密生活,明天就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前提是对待任何宏大叙事时的一种或本能或刻意的距离感。否则人便会沦为受惯性驱使的多米诺骨牌。 一、医生是整个纳粹机器最后的按钮 关于《纳粹医生》这本书,我们不妨从书中的一个画面说起。这是一个奥斯维辛幸存者对他们刚到达奥斯维辛时刻的回忆。 “我们是晚上到达的。因为是晚上,所以能看见大片灯光和焚烧炉的火光,还能听见尖叫、哨子声和‘出来!出来!’的喊叫。‘... 全书始终围绕一个普通人看来无法理解的逻辑:这群死亡集中营的医生,他们的天职应该是救人,却毫不犹豫干起了大屠杀的营生。不仅如此,他们面对如此巨大的伦理冲突,却几乎能坦然过下去,最重要的是,他们很多也只是普通人,可能有些心理矛盾,但大多没有心理疾病。 看到这本... 纳粹医生-医学屠杀和种族灭绝心理学 2017-01-21 Lulu 旅游摄影和生活 作者简介 罗伯特.杰伊.利夫顿(Robert Jay Lifton)是约翰.杰伊学院和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的著名精神病学和心理学教授。他广受好评的从多《生中之死:广岛幸存者》(美国国家图书奖)、《断裂之联结:死亡... 原创: 阿轩的一千零一夜 阿轩的一千零一夜 2018-11-17 相信每个医生都知道希波克拉底誓言意味着什么,医生和医学行为本应是建立在维护生命之上的救死扶伤,哪怕是一名杀人犯的生命也有得到救治的权利,任何医生都不能以民族主义或者国家的名义来伤害或者杀死自己的病人。 然... 对于任何正常人来说,杀人行为无疑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冲突:不安、恐惧和负罪感如影随行,这犯罪的感觉足以影响一个正常人的生活。而纳粹医生们是怎样摆脱这种犯罪感呢?今天我们从这个角度去认识那些堕落的白衣天使。 纳粹医生用三种心理学手段使自己适应医学杀人的工作:转移责... 纳粹医生 希特勒支持种族主义,以自己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解,认为精神病人与犹太人是对人类有害的生物,只有雅利安民族是高贵的。 放大了说,以出身、民族论人,历史上绝不罕见。即使现在印度的种姓问题仍未解决。只不过希特勒诉诸于种族屠杀与武力罢了。 那些“刽子手”的态... 层层递进的种族灭绝手段 绝育成为纳粹政权最先实施的政策。避免绝育必须得到合法批准,法庭对此审议严格保密,显示着医学权威的权力和神秘。对智力低下的诊断中,必须把其道德行为和政治行为考虑进去。这清楚地暗示出,如果一个人被视为对纳粹有敌意,就很容易被贴上“智力低下... 关于纳粹医生这书本身 单单就打开它而言就需要很多勇气,或者换言之,读任何与二战相关的书籍都需要勇气。 好比读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纪实》,读完之后就抑郁了好几天。 原本读书是为了转移注意力,未曾想它让我变得更抑郁也是醉了。 人性是一个宏伟的命题。其中里面一千种恶... 纳粹医生(未完) “当你走进一家正在屠宰牲畜的屠宰场……里面的气味也是它的一部分……并不仅仅是它们“牛”倒地死去等等。此后你吃牛排很可能感觉不太好。但当你每天都这样做“待在这个情景中”,持续两周,你的牛排就如同以前一样美味了。”这里说的“牛”,这里的“牛排”... 一大本书来论证医生如何通过两方面来合理化自己在纳粹执政期间的作为: 1、自我粉饰 2、被所谓的伟大事业夹裹 作为一本心理学著作,立意略浅。那个时代的人,何止是医生,普通百姓哪一个又不是莫名的就成了帮凶? 人性中的善与恶之间并没有一道明确无误的坎,如果没有强大的自... 为什么 T4计划不能公开进行,像绝育法案一样?这是当时一些精神科医生的疑问。为什么计划生育可以进行得如此坦荡荡?纳粹也知道其反人道的地方所以才会刻意掩饰吧。这一章的精神科医生开始迟疑,但是作为社会人,他们为了自保也得去做侩子手。 这我想到莫言的 蛙,主角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在计划生育时候的遭遇到最后疯癫,和纳粹医生比起来,竟然显得有了些人性。 2019-05-13 16:24 p88为什么 T4计划不能公开进行,像绝育法案一样?这是当时一些精神科医生的疑问。为什么计划生育可以进行得如此坦荡荡?纳粹也知道其反人道的地方所以才会刻意掩饰吧。这一章的精神科医生开始迟疑,但是作为社会人,他们为了自保也得去做侩子手。这我想到莫言的 蛙,主角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在计划生育时候的遭遇到最后疯癫,和纳粹医生比起来,竟然显得有了些人性。 医学杀人不从属于战争,而是战争是从属于生物学愿景的一部分。发动战争的最深层冲动,与绝育、医学杀人和种族灭绝是一致的。 笔记: 作者一直强调 1,生物共同体 2,意识形态。 关于前者,由纳粹选择出来的 不值得活的生命 被清除的顺序是:安乐死智障儿童—饿死智障或犹太儿童—该结束生命的所有人。这些人是共同体中的坏细胞,作为上帝的雅利安政府,承担起了清除坏细胞的重任。 而对于智障,丧失行为能力的患者,其生命权... 2019-05-12 22:24 医学杀人不从属于战争,而是战争是从属于生物学愿景的一部分。发动战争的最深层冲动,与绝育、医学杀人和种族灭绝是一致的。笔记: 作者一直强调1,生物共同体2,意识形态。 关于前者,由纳粹选择出来的 不值得活的生命 被清除的顺序是:安乐死智障儿童—饿死智障或犹太儿童—该结束生命的所有人。这些人是共同体中的坏细胞,作为上帝的雅利安政府,承担起了清除坏细胞的重任。 而对于智障,丧失行为能力的患者,其生命权究竟掌握在谁的手里?目前Lifton总是客观描述着这个社会进程,还没有就此问题提出观点。而今日的一个新闻让我看到做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是否为纳粹意识形态的分水岭:是否有道德愧疚和罪恶感。而这一点就和意识形态有关联了。 新闻是这样的:杀死痴呆老伴的新闻 老人的动机显然是没有医学愿景的意识形态。所以显然相同的做法,但不是纳粹行为。 同样的,卢旺达大屠杀和纳粹有着类似的意识形态。所以才会发展出杀死异族邻居的惨案。 因此,尽管应该如何处置智障人类依然没有结论(应该是优生学但不是纳粹优生学),至少意识形态问题必须端正。 进入成年人大规模屠杀,激化了犹太人问题,开篇作者谈到的较少。拭目以待。 卍字旗帜首先用作纳粹党的象征,然后用作纳粹德国的象征。卍字旗帜由希特勒设计,红底中间为一个白圆,里面是一个黑色卍字(卍字在梵文中为幸福或好运之义,是许多文化中的一个古老象征)。 全书翻译成于两人之手,前后虽略有不一,但总体都还是挺认真的,甚至连末尾附录的注解出处也都一一翻译。但唯独这一处译注颇为奇怪,纳粹的象征不是卍,而是相反方向的卐,两者虽有相关,但不是一回事。 2019-03-13 22:20 卍字旗帜首先用作纳粹党的象征,然后用作纳粹德国的象征。卍字旗帜由希特勒设计,红底中间为一个白圆,里面是一个黑色卍字(卍字在梵文中为幸福或好运之义,是许多文化中的一个古老象征)。全书翻译成于两人之手,前后虽略有不一,但总体都还是挺认真的,甚至连末尾附录的注解出处也都一一翻译。但唯独这一处译注颇为奇怪,纳粹的象征不是卍,而是相反方向的卐,两者虽有相关,但不是一回事。 赫特是一个解剖学教授,新的毒气室开始使用时用来杀害奥斯维辛囚犯的氰盐,就是他根据希姆莱的指示准备的。在给希姆莱的一份备忘录中,他最早提议要确保被俘的“犹太人布尔什维克政委”颅骨的完好。当时的目的是“获取实实在在的科研材料”,“它们代表着……一种令人厌恶但颇为典型的下等人类”。这份备忘录建议让“一个下级医生跟随德军”,先是进行照相和各种测量,对还活着的这些人进行研究,确保在杀掉他们时不损坏头部,然后... 2018-07-06 12:11 赫特是一个解剖学教授,新的毒气室开始使用时用来杀害奥斯维辛囚犯的氰盐,就是他根据希姆莱的指示准备的。在给希姆莱的一份备忘录中,他最早提议要确保被俘的“犹太人布尔什维克政委”颅骨的完好。当时的目的是“获取实实在在的科研材料”,“它们代表着……一种令人厌恶但颇为典型的下等人类”。这份备忘录建议让“一个下级医生跟随德军”,先是进行照相和各种测量,对还活着的这些人进行研究,确保在杀掉他们时不损坏头部,然后采取专门的措施来保存头部,把它们运到指定的研究机构,在那里就可以对颅骨和大脑进行研究,包括“种族分类”和“颅骨构成的病理学特征”的研究。强调被研究的人中必须有两类终极邪恶者(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预料在他们的颅骨和大脑中必会有解剖学上的特别发现。纳粹就这样把种族生物医学和政治意识形态结合发挥到了极致。 (有国际声望的精神病学家)鲁丁撰文赞美希特勒和这场运动是“决定性的……开创性的一步,使得种族卫生成为德国人民中的一个事实”……纽伦堡法律“防止了犹太人的血液进一步渗透德国基因库”。 不厚道地联想到反转基因论者,一直持有转基因作物“污染”基因库的言论。人们一直有种简单粗暴的谬见,喜欢给东西分类,喜欢幻想一些纯粹的、美好的事物,但单从生物学上说,这两种认知某种程度上都是虚无缥缈的。就这里优生学所倡导... 2018-03-16 13:45 (有国际声望的精神病学家)鲁丁撰文赞美希特勒和这场运动是“决定性的……开创性的一步,使得种族卫生成为德国人民中的一个事实”……纽伦堡法律“防止了犹太人的血液进一步渗透德国基因库”。不厚道地联想到反转基因论者,一直持有转基因作物“污染”基因库的言论。人们一直有种简单粗暴的谬见,喜欢给东西分类,喜欢幻想一些纯粹的、美好的事物,但单从生物学上说,这两种认知某种程度上都是虚无缥缈的。就这里优生学所倡导的“纯粹人种”来说,其一,不同“人种”之间都可以交配产下有生殖能力的第二代,所以所有人都是同一个“人种”,所谓种族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小。其二,所谓用来划分物种的“生殖隔离”本身就有特例,有些不同物种之间也能交配产生有生殖能力的第二代,物种之间与其说是泾渭分明的类别,不如说是延续不断地“演化链条”。 医学杀人不从属于战争,而是战争是从属于生物学愿景的一部分。发动战争的最深层冲动,与绝育、医学杀人和种族灭绝是一致的。 笔记: 作者一直强调 1,生物共同体 2,意识形态。 关于前者,由纳粹选择出来的 不值得活的生命 被清除的顺序是:安乐死智障儿童—饿死智障或犹太儿童—该结束生命的所有人。这些人是共同体中的坏细胞,作为上帝的雅利安政府,承担起了清除坏细胞的重任。 而对于智障,丧失行为能力的患者,其生命权... 2019-05-12 22:24 医学杀人不从属于战争,而是战争是从属于生物学愿景的一部分。发动战争的最深层冲动,与绝育、医学杀人和种族灭绝是一致的。笔记: 作者一直强调1,生物共同体2,意识形态。 关于前者,由纳粹选择出来的 不值得活的生命 被清除的顺序是:安乐死智障儿童—饿死智障或犹太儿童—该结束生命的所有人。这些人是共同体中的坏细胞,作为上帝的雅利安政府,承担起了清除坏细胞的重任。 而对于智障,丧失行为能力的患者,其生命权究竟掌握在谁的手里?目前Lifton总是客观描述着这个社会进程,还没有就此问题提出观点。而今日的一个新闻让我看到做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是否为纳粹意识形态的分水岭:是否有道德愧疚和罪恶感。而这一点就和意识形态有关联了。 新闻是这样的:杀死痴呆老伴的新闻 老人的动机显然是没有医学愿景的意识形态。所以显然相同的做法,但不是纳粹行为。 同样的,卢旺达大屠杀和纳粹有着类似的意识形态。所以才会发展出杀死异族邻居的惨案。 因此,尽管应该如何处置智障人类依然没有结论(应该是优生学但不是纳粹优生学),至少意识形态问题必须端正。 进入成年人大规模屠杀,激化了犹太人问题,开篇作者谈到的较少。拭目以待。 为什么 T4计划不能公开进行,像绝育法案一样?这是当时一些精神科医生的疑问。为什么计划生育可以进行得如此坦荡荡?纳粹也知道其反人道的地方所以才会刻意掩饰吧。这一章的精神科医生开始迟疑,但是作为社会人,他们为了自保也得去做侩子手。 这我想到莫言的 蛙,主角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在计划生育时候的遭遇到最后疯癫,和纳粹医生比起来,竟然显得有了些人性。 2019-05-13 16:24 p88为什么 T4计划不能公开进行,像绝育法案一样?这是当时一些精神科医生的疑问。为什么计划生育可以进行得如此坦荡荡?纳粹也知道其反人道的地方所以才会刻意掩饰吧。这一章的精神科医生开始迟疑,但是作为社会人,他们为了自保也得去做侩子手。这我想到莫言的 蛙,主角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在计划生育时候的遭遇到最后疯癫,和纳粹医生比起来,竟然显得有了些人性。 卍字旗帜首先用作纳粹党的象征,然后用作纳粹德国的象征。卍字旗帜由希特勒设计,红底中间为一个白圆,里面是一个黑色卍字(卍字在梵文中为幸福或好运之义,是许多文化中的一个古老象征)。 全书翻译成于两人之手,前后虽略有不一,但总体都还是挺认真的,甚至连末尾附录的注解出处也都一一翻译。但唯独这一处译注颇为奇怪,纳粹的象征不是卍,而是相反方向的卐,两者虽有相关,但不是一回事。 2019-03-13 22:20 卍字旗帜首先用作纳粹党的象征,然后用作纳粹德国的象征。卍字旗帜由希特勒设计,红底中间为一个白圆,里面是一个黑色卍字(卍字在梵文中为幸福或好运之义,是许多文化中的一个古老象征)。全书翻译成于两人之手,前后虽略有不一,但总体都还是挺认真的,甚至连末尾附录的注解出处也都一一翻译。但唯独这一处译注颇为奇怪,纳粹的象征不是卍,而是相反方向的卐,两者虽有相关,但不是一回事。 为什么 T4计划不能公开进行,像绝育法案一样?这是当时一些精神科医生的疑问。为什么计划生育可以进行得如此坦荡荡?纳粹也知道其反人道的地方所以才会刻意掩饰吧。这一章的精神科医生开始迟疑,但是作为社会人,他们为了自保也得去做侩子手。 这我想到莫言的 蛙,主角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在计划生育时候的遭遇到最后疯癫,和纳粹医生比起来,竟然显得有了些人性。 2019-05-13 16:24 p88为什么 T4计划不能公开进行,像绝育法案一样?这是当时一些精神科医生的疑问。为什么计划生育可以进行得如此坦荡荡?纳粹也知道其反人道的地方所以才会刻意掩饰吧。这一章的精神科医生开始迟疑,但是作为社会人,他们为了自保也得去做侩子手。这我想到莫言的 蛙,主角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在计划生育时候的遭遇到最后疯癫,和纳粹医生比起来,竟然显得有了些人性。 医学杀人不从属于战争,而是战争是从属于生物学愿景的一部分。发动战争的最深层冲动,与绝育、医学杀人和种族灭绝是一致的。 笔记: 作者一直强调 1,生物共同体 2,意识形态。 关于前者,由纳粹选择出来的 不值得活的生命 被清除的顺序是:安乐死智障儿童—饿死智障或犹太儿童—该结束生命的所有人。这些人是共同体中的坏细胞,作为上帝的雅利安政府,承担起了清除坏细胞的重任。 而对于智障,丧失行为能力的患者,其生命权... 2019-05-12 22:24 医学杀人不从属于战争,而是战争是从属于生物学愿景的一部分。发动战争的最深层冲动,与绝育、医学杀人和种族灭绝是一致的。笔记: 作者一直强调1,生物共同体2,意识形态。 关于前者,由纳粹选择出来的 不值得活的生命 被清除的顺序是:安乐死智障儿童—饿死智障或犹太儿童—该结束生命的所有人。这些人是共同体中的坏细胞,作为上帝的雅利安政府,承担起了清除坏细胞的重任。 而对于智障,丧失行为能力的患者,其生命权究竟掌握在谁的手里?目前Lifton总是客观描述着这个社会进程,还没有就此问题提出观点。而今日的一个新闻让我看到做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是否为纳粹意识形态的分水岭:是否有道德愧疚和罪恶感。而这一点就和意识形态有关联了。 新闻是这样的:杀死痴呆老伴的新闻 老人的动机显然是没有医学愿景的意识形态。所以显然相同的做法,但不是纳粹行为。 同样的,卢旺达大屠杀和纳粹有着类似的意识形态。所以才会发展出杀死异族邻居的惨案。 因此,尽管应该如何处置智障人类依然没有结论(应该是优生学但不是纳粹优生学),至少意识形态问题必须端正。 进入成年人大规模屠杀,激化了犹太人问题,开篇作者谈到的较少。拭目以待。 卍字旗帜首先用作纳粹党的象征,然后用作纳粹德国的象征。卍字旗帜由希特勒设计,红底中间为一个白圆,里面是一个黑色卍字(卍字在梵文中为幸福或好运之义,是许多文化中的一个古老象征)。 全书翻译成于两人之手,前后虽略有不一,但总体都还是挺认真的,甚至连末尾附录的注解出处也都一一翻译。但唯独这一处译注颇为奇怪,纳粹的象征不是卍,而是相反方向的卐,两者虽有相关,但不是一回事。 2019-03-13 22:20 卍字旗帜首先用作纳粹党的象征,然后用作纳粹德国的象征。卍字旗帜由希特勒设计,红底中间为一个白圆,里面是一个黑色卍字(卍字在梵文中为幸福或好运之义,是许多文化中的一个古老象征)。全书翻译成于两人之手,前后虽略有不一,但总体都还是挺认真的,甚至连末尾附录的注解出处也都一一翻译。但唯独这一处译注颇为奇怪,纳粹的象征不是卍,而是相反方向的卐,两者虽有相关,但不是一回事。 赫特是一个解剖学教授,新的毒气室开始使用时用来杀害奥斯维辛囚犯的氰盐,就是他根据希姆莱的指示准备的。在给希姆莱的一份备忘录中,他最早提议要确保被俘的“犹太人布尔什维克政委”颅骨的完好。当时的目的是“获取实实在在的科研材料”,“它们代表着……一种令人厌恶但颇为典型的下等人类”。这份备忘录建议让“一个下级医生跟随德军”,先是进行照相和各种测量,对还活着的这些人进行研究,确保在杀掉他们时不损坏头部,然后... 2018-07-06 12:11 赫特是一个解剖学教授,新的毒气室开始使用时用来杀害奥斯维辛囚犯的氰盐,就是他根据希姆莱的指示准备的。在给希姆莱的一份备忘录中,他最早提议要确保被俘的“犹太人布尔什维克政委”颅骨的完好。当时的目的是“获取实实在在的科研材料”,“它们代表着……一种令人厌恶但颇为典型的下等人类”。这份备忘录建议让“一个下级医生跟随德军”,先是进行照相和各种测量,对还活着的这些人进行研究,确保在杀掉他们时不损坏头部,然后采取专门的措施来保存头部,把它们运到指定的研究机构,在那里就可以对颅骨和大脑进行研究,包括“种族分类”和“颅骨构成的病理学特征”的研究。强调被研究的人中必须有两类终极邪恶者(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预料在他们的颅骨和大脑中必会有解剖学上的特别发现。纳粹就这样把种族生物医学和政治意识形态结合发挥到了极致。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