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差 美国与东亚的关系 [美]布鲁斯·卡明斯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视差
副标题:美国与东亚的关系
作者:[美]布鲁斯·卡明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5637
出版时间:2016
页数:361
定价:46.00
内容简介: 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布鲁斯·卡明斯在20世纪结束前对东亚地区历史和现状,以及美国与东亚关系所作的解读,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书中既从东亚一方,也从美国一方探寻双方复杂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对美国进行自我反思:不仅反思其对外政策,更反思其行为、假设,同时也反思跌宕起伏的情节赖以发生的美式舞台布景。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发现自己处身于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里,它赢得了冷战的胜利,同时紧紧操纵着德国和日本。这绝非偶然,因为冷战包含着两套系统:一是遏制计划,既遏制敌人,也遏制盟友,以确保安全;一是霸权计划,以确保美国对主要工业竞争对手所必需的资源的操控。无论霸权计划,还是既结盟又遏制的系统,今天都不仅依然存在,甚至更加根深叶茂。 布鲁斯· 卡明斯(Bruce Cumings)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 专长为朝鲜现代史、国际关系史以及东亚— 美国关系史, 朝鲜战争研究中修正学派的重要代表。 修正主义史家的观点,某些地方乍看和A.J.P. Taylor对德国行为的解释有些相似,认为这些异国的行为没有什么特别,完全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到后面的讨论,则显出对作者来说“作为方法的东亚”,他最终还是归结到对美国政治和学术制度的反思。有些论断过于自信,对中国崛起的低估和对日本重要性的高估显属误判(原著1999年出版,情有可原),但全书的思辨力、修辞文采还是极为出色 修正主义史家的观点,某些地方乍看和A.J.P. Taylor对德国行为的解释有些相似,认为这些异国的行为没有什么特别,完全都是可以理解的。对理解东亚的现代化进程、北朝鲜的核问题均有相当启发。不过到后面的讨论,则显出对作者来说作为方法的东亚,他最终还是归结到对美国政治和学术制度的反思。有些论断过于自信,对中国崛起的低估和对日本重要性的高估显属误判(原著1999年出版,情有可原),但全书的思辨力、修... 修正主义史家的观点,某些地方乍看和A.J.P. Taylor对德国行为的解释有些相似,认为这些异国的行为没有什么特别,完全都是可以理解的。对理解东亚的现代化进程、北朝鲜的核问题均有相当启发。不过到后面的讨论,则显出对作者来说作为方法的东亚,他最终还是归结到对美国政治和学术制度的反思。有些论断过于自信,对中国崛起的低估和对日本重要性的高估显属误判(原著1999年出版,情有可原),但全书的思辨力、修辞文采还是极为出色 修正主义史家的观点,某些地方乍看和A.J.P. Taylor对德国行为的解释有些相似,认为这些异国的行为没有什么特别,完全都是可以理解的。对理解东亚的现代化进程、北朝鲜的核问题均有相当启发。不过到后面的讨论,则显出对作者来说作为方法的东亚,他最终还是归结到对美国政治和学术制度的反思。有些论断过于自信,对中国崛起的低估和对日本重要性的高估显属误判(原著1999年出版,情有可原),但全书的思辨力、修... 修正主义史家的观点,某些地方乍看和A.J.P. Taylor对德国行为的解释有些相似,认为这些异国的行为没有什么特别,完全都是可以理解的。对理解东亚的现代化进程、北朝鲜的核问题均有相当启发。不过到后面的讨论,则显出对作者来说作为方法的东亚,他最终还是归结到对美国政治和学术制度的反思。有些论断过于自信,对中国崛起的低估和对日本重要性的高估显属误判(原著1999年出版,情有可原),但全书的思辨力、修辞文采还是极为出色 修正主义史家的观点,某些地方乍看和A.J.P. Taylor对德国行为的解释有些相似,认为这些异国的行为没有什么特别,完全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到后面的讨论,则显出对作者来说“作为方法的东亚”,他最终还是归结到对美国政治和学术制度的反思。有些论断过于自信,对中国崛起的低估和对日本重要性的高估显属误判(原著1999年出版,情有可原),但全书的思辨力、修辞文采还是极为出色 作者擅长修辞,往往从句繁复,可说相当难译,译者已做得相当好。稍有几处小疵,但不影响阅读。 p.65:战争作为由职业军人所从事的有规则的、颇有骑士风范的行为,有其详尽的密符、誓约、准则:此处“密符”疑原文是code,兼有“密码”和“法则”之意,应取后者 p.66:除非对战争和政治都有充分体验,否则不可能拥有这种良知:“良知”的原文应是conscience,这里应指“意识”或“觉悟” p.75:正是因为石油,日本在1941年7月做... 2018-05-26 06:57  1人喜欢 作者擅长修辞,往往从句繁复,可说相当难译,译者已做得相当好。稍有几处小疵,但不影响阅读。p.65:战争作为由职业军人所从事的有规则的、颇有骑士风范的行为,有其详尽的密符、誓约、准则:此处“密符”疑原文是code,兼有“密码”和“法则”之意,应取后者p.66:除非对战争和政治都有充分体验,否则不可能拥有这种良知:“良知”的原文应是conscience,这里应指“意识”或“觉悟”p.75:正是因为石油,日本在1941年7月做出了极其强调自主的外交政策——“向南发展”的决策:一般译为“南进”p.78:尼采,这位权力的伟大学生:student在此应是“学者、研究者”之意p.87:马丁·舍温(Martin Sherwin)出版于1975年的著作《被摧毁的世界:长崎和伟大的同盟》:这本书的原名是A World Destroyed: The Atomic Bomb and the Grand Alliance,书名中是“原子弹”而非“长崎”p.87:1945年初,天皇一再否弃了终止战争的建议,而“一心向战”则对日本军人的自杀式进攻心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心向战=一亿玉碎?p.115:全世界其他被殖民民族——从里斯本的安哥拉人到巴黎的越南人再到乔治国王法庭上的美国人:此处court指的是“宫廷”而非“法庭”,因为这里指的是乔治三世时代的殖民地美国人p.130:相应地,不太重视高等教育(作为游乐场和社交网站的大学):这里说的social network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社交网络”,并不是“社交网站”p.131:韩国(1945-1992)至高无上的伟大领袖或将军(李、朴、陈、卢):这里列出的应是战后韩国主要领导人,但期间没有姓陈的总统,应是全斗焕(Chun Doo-hwan)p.153-154:“熔接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试图弥补逝去的时光,替代迷失的历史进化:此处指的是后发国家试图急起直追,替代丧失了机会的历史进化,故lost并非“迷失”而是“失去”p.162:作为和平军团的英语老师,我于1967-1968年生活在韩国:Peace Corps一般译作“和平队”p.164:朝鲜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朝鲜历史中悬而未解的危机(尤其是“光州事件”):确切地说,这里的Korea指的都是韩国p.229:日本——这个国家已经被证明是心脏上的一个病灶(而其他的什么主义不过是皮肤病而已):“皮肤病”似可译为“疥癣之疾”p.242:饱受赀议:訾议p.278:主流政治学家佐藤清三郎:p.315又将此人译作“佐藤信三郎(Seisaburo Sato)”,但其实他的名字既不是清三郎也不是信三郎,而是“诚三郎”p.318:正是这种种族主义思想驱使他无所顾忌地提议:将朝鲜烧成焦土,一夜之间战争便可结束。……他们难道全然不关心人类生活?按,从上下文看,这里的human life指的是“人类生命”p.323:Tting-Yee Guo:郭廷以名字的拼法一般作Ting-yee Kuop.341:据说拿破仑曾说过,“当中国醒来时,它将撼动中国”:似应是“撼动世界” 作者擅长修辞,往往从句繁复,可说相当难译,译者已做得相当好。稍有几处小疵,但不影响阅读。 p.65:战争作为由职业军人所从事的有规则的、颇有骑士风范的行为,有其详尽的密符、誓约、准则:此处“密符”疑原文是code,兼有“密码”和“法则”之意,应取后者 p.66:除非对战争和政治都有充分体验,否则不可能拥有这种良知:“良知”的原文应是conscience,这里应指“意识”或“觉悟” p.75:正是因为石油,日本在1941年7月做... 2018-05-26 06:57  1人喜欢 作者擅长修辞,往往从句繁复,可说相当难译,译者已做得相当好。稍有几处小疵,但不影响阅读。p.65:战争作为由职业军人所从事的有规则的、颇有骑士风范的行为,有其详尽的密符、誓约、准则:此处“密符”疑原文是code,兼有“密码”和“法则”之意,应取后者p.66:除非对战争和政治都有充分体验,否则不可能拥有这种良知:“良知”的原文应是conscience,这里应指“意识”或“觉悟”p.75:正是因为石油,日本在1941年7月做出了极其强调自主的外交政策——“向南发展”的决策:一般译为“南进”p.78:尼采,这位权力的伟大学生:student在此应是“学者、研究者”之意p.87:马丁·舍温(Martin Sherwin)出版于1975年的著作《被摧毁的世界:长崎和伟大的同盟》:这本书的原名是A World Destroyed: The Atomic Bomb and the Grand Alliance,书名中是“原子弹”而非“长崎”p.87:1945年初,天皇一再否弃了终止战争的建议,而“一心向战”则对日本军人的自杀式进攻心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心向战=一亿玉碎?p.115:全世界其他被殖民民族——从里斯本的安哥拉人到巴黎的越南人再到乔治国王法庭上的美国人:此处court指的是“宫廷”而非“法庭”,因为这里指的是乔治三世时代的殖民地美国人p.130:相应地,不太重视高等教育(作为游乐场和社交网站的大学):这里说的social network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社交网络”,并不是“社交网站”p.131:韩国(1945-1992)至高无上的伟大领袖或将军(李、朴、陈、卢):这里列出的应是战后韩国主要领导人,但期间没有姓陈的总统,应是全斗焕(Chun Doo-hwan)p.153-154:“熔接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试图弥补逝去的时光,替代迷失的历史进化:此处指的是后发国家试图急起直追,替代丧失了机会的历史进化,故lost并非“迷失”而是“失去”p.162:作为和平军团的英语老师,我于1967-1968年生活在韩国:Peace Corps一般译作“和平队”p.164:朝鲜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朝鲜历史中悬而未解的危机(尤其是“光州事件”):确切地说,这里的Korea指的都是韩国p.229:日本——这个国家已经被证明是心脏上的一个病灶(而其他的什么主义不过是皮肤病而已):“皮肤病”似可译为“疥癣之疾”p.242:饱受赀议:訾议p.278:主流政治学家佐藤清三郎:p.315又将此人译作“佐藤信三郎(Seisaburo Sato)”,但其实他的名字既不是清三郎也不是信三郎,而是“诚三郎”p.318:正是这种种族主义思想驱使他无所顾忌地提议:将朝鲜烧成焦土,一夜之间战争便可结束。……他们难道全然不关心人类生活?按,从上下文看,这里的human life指的是“人类生命”p.323:Tting-Yee Guo:郭廷以名字的拼法一般作Ting-yee Kuop.341:据说拿破仑曾说过,“当中国醒来时,它将撼动中国”:似应是“撼动世界” 作者擅长修辞,往往从句繁复,可说相当难译,译者已做得相当好。稍有几处小疵,但不影响阅读。 p.65:战争作为由职业军人所从事的有规则的、颇有骑士风范的行为,有其详尽的密符、誓约、准则:此处“密符”疑原文是code,兼有“密码”和“法则”之意,应取后者 p.66:除非对战争和政治都有充分体验,否则不可能拥有这种良知:“良知”的原文应是conscience,这里应指“意识”或“觉悟” p.75:正是因为石油,日本在1941年7月做... 2018-05-26 06:57  1人喜欢 作者擅长修辞,往往从句繁复,可说相当难译,译者已做得相当好。稍有几处小疵,但不影响阅读。p.65:战争作为由职业军人所从事的有规则的、颇有骑士风范的行为,有其详尽的密符、誓约、准则:此处“密符”疑原文是code,兼有“密码”和“法则”之意,应取后者p.66:除非对战争和政治都有充分体验,否则不可能拥有这种良知:“良知”的原文应是conscience,这里应指“意识”或“觉悟”p.75:正是因为石油,日本在1941年7月做出了极其强调自主的外交政策——“向南发展”的决策:一般译为“南进”p.78:尼采,这位权力的伟大学生:student在此应是“学者、研究者”之意p.87:马丁·舍温(Martin Sherwin)出版于1975年的著作《被摧毁的世界:长崎和伟大的同盟》:这本书的原名是A World Destroyed: The Atomic Bomb and the Grand Alliance,书名中是“原子弹”而非“长崎”p.87:1945年初,天皇一再否弃了终止战争的建议,而“一心向战”则对日本军人的自杀式进攻心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心向战=一亿玉碎?p.115:全世界其他被殖民民族——从里斯本的安哥拉人到巴黎的越南人再到乔治国王法庭上的美国人:此处court指的是“宫廷”而非“法庭”,因为这里指的是乔治三世时代的殖民地美国人p.130:相应地,不太重视高等教育(作为游乐场和社交网站的大学):这里说的social network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社交网络”,并不是“社交网站”p.131:韩国(1945-1992)至高无上的伟大领袖或将军(李、朴、陈、卢):这里列出的应是战后韩国主要领导人,但期间没有姓陈的总统,应是全斗焕(Chun Doo-hwan)p.153-154:“熔接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试图弥补逝去的时光,替代迷失的历史进化:此处指的是后发国家试图急起直追,替代丧失了机会的历史进化,故lost并非“迷失”而是“失去”p.162:作为和平军团的英语老师,我于1967-1968年生活在韩国:Peace Corps一般译作“和平队”p.164:朝鲜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朝鲜历史中悬而未解的危机(尤其是“光州事件”):确切地说,这里的Korea指的都是韩国p.229:日本——这个国家已经被证明是心脏上的一个病灶(而其他的什么主义不过是皮肤病而已):“皮肤病”似可译为“疥癣之疾”p.242:饱受赀议:訾议p.278:主流政治学家佐藤清三郎:p.315又将此人译作“佐藤信三郎(Seisaburo Sato)”,但其实他的名字既不是清三郎也不是信三郎,而是“诚三郎”p.318:正是这种种族主义思想驱使他无所顾忌地提议:将朝鲜烧成焦土,一夜之间战争便可结束。……他们难道全然不关心人类生活?按,从上下文看,这里的human life指的是“人类生命”p.323:Tting-Yee Guo:郭廷以名字的拼法一般作Ting-yee Kuop.341:据说拿破仑曾说过,“当中国醒来时,它将撼动中国”:似应是“撼动世界”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