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吹拂撒马尔罕 粟特艺术与中国、波斯、印度、拜占庭 [意] 康马泰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39M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唐风吹拂撒马尔罕
副标题:粟特艺术与中国、波斯、印度、拜占庭
作者:[意] 康马泰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77463
出版时间:2016
页数:207
定价:36.00
内容简介: 原作名: Dawn of Samarkand:Art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Sogdiana and China,Persia, India,and Byzantine 中国古籍中的“康国”,即指撒马尔罕;欧洲的粟特学家都希望能以“康”为姓,事实上 唯独康马泰因其名为Compareti而独享此荣耀,而年轻的康马泰也确实与撒马尔罕有着不解之缘。《唐风吹拂撒马尔罕》正是作者康马泰结合主持中亚布哈拉古城考古的挖掘实践及多年研究的心血之作。全书分为四卷——《粟特艺术与中国》《粟特艺术与波斯》《粟特艺术与印度》《粟特艺术与拜占庭》,关于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唐代端午节,中国北朝墓葬中的粟特艺术,粟特信仰与佛教、印度教神祇的关系等,书中都有精彩论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康马泰于1989年首先考证出的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西墙内涵,本书对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中考证出的最新关于唐高宗、武则天以及佛教内容所做的分析研究,为揭示整个壁画主题以及更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思路。全书立论新颖,所配插图皆为最新的考古成果,用译者毛铭的话说,... 中国古籍中的“康国”,即指撒马尔罕;欧洲的粟特学家都希望能以“康”为姓,事实上 唯独康马泰因其名为Compareti而独享此荣耀,而年轻的康马泰也确实与撒马尔罕有着不解之缘。《唐风吹拂撒马尔罕》正是作者康马泰结合主持中亚布哈拉古城考古的挖掘实践及多年研究的心血之作。全书分为四卷——《粟特艺术与中国》《粟特艺术与波斯》《粟特艺术与印度》《粟特艺术与拜占庭》,关于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唐代端午节,中国北朝墓葬中的粟特艺术,粟特信仰与佛教、印度教神祇的关系等,书中都有精彩论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康马泰于1989年首先考证出的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西墙内涵,本书对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中考证出的最新关于唐高宗、武则天以及佛教内容所做的分析研究,为揭示整个壁画主题以及更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思路。全书立论新颖,所配插图皆为最新的考古成果,用译者毛铭的话说,每篇都有国内学界前所未闻的惊人之语,足可供国内外学者研究参考。 《唐风吹拂撒马尔罕:粟特艺术与中国、波斯、印度、拜占庭》为“丝路译丛”的一种。1999年到2007年间,联合国考古队在中亚五国和印度北部“玄奘之路”上收获重大发掘成果:数百尊佛造像,两万平米壁画,足以再造一个敦煌;同样的八年,中国北方陆续出土中亚来华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数量与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遥相呼应;近年丝绸之路国际会议上,欧亚各国学者纷纷把上述两批文物糅合分析,取得里程碑式的学术突破。这些在中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重要考古发现,对于丝绸之路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学术价值。 康马泰 (Matteo Compareti) 生于威尼斯,意大利拿波里大学东方学博士。现任加州伯克利大学“阿扎佩杰出教授”,历任纽约大学古代学院副教授,大英博物馆钱币部研究员,威尼斯大学东方系讲师、助教等。考古学家,壁画学家,汉学家。 在国际丝路考古领域,参加过意大利考古队在布哈拉绿洲的七处壁画遗址发掘、意大利-伊朗联合考古队在塔克-伊-布斯坦摩崖遗址发掘、意大利考古队在高加索山区的拜占庭遗址发掘。在波斯和拜占庭学领域的论文有:《粟特移民聚落在联珠纹样沿丝路传播中的角色》《拜占庭与粟特艺术的互动》《帝王猎鹿:塔克-伊-布斯坦摩崖新发现》等。 译者毛铭,伦敦大学艺术考古博士,伦敦《中亚艺术考古学刊》编辑,在大英博物馆讲授《被遗忘的丝路:中亚五国》,守护联合国遗址的中亚考古队队员。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漓江出版社《丝路艺术》期刊编委。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葛承雍) 译者前言 :重新唤醒的北朝 卷一 粟特与中国 最后的波斯皇室在唐朝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唐代端午节 · · · · · ·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葛承雍) 译者前言 :重新唤醒的北朝 卷一 粟特与中国 最后的波斯皇室在唐朝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唐代端午节 寻找西域传中的垡地国 卷二 粟特与波斯 帝王猎鹿:塔克-伊-布士坦摩崖的新发现 萨珊之考古发现 北朝墓葬里的有翼神兽解读 卷三 粟特与印度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的印度场景 粟特佛教的雪泥鸿爪 粟特信仰千年 拜火教的印度神祇 卷四 粟特与拜占庭 粟特移民在联珠纹传播中的角色 拜占庭与粟特的艺术互动 译后记:威尼斯的唐代书斋 附录:北朝粟特考古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张骞探险之地》,《玄奘之旅》。 论文集,接受这个设定以后微妙的语言和段落编排就合理了。从宫殿大使厅的壁画开始,北朝隋唐,粟特波斯,印度阿拉伯到拜占庭都一并连起来,总的来说还挺有趣的。美中不足专有名词前后有些不一样,拜占庭名字和其他拜占庭书翻译的也不大一样。译后记写的倒是活泼伶俐,吐的一口好槽,段子讲的蛤蛤蛤蛤。 中国古籍中的“康国”,即指撒马尔罕;欧洲的粟特学家都希望能以“康”为姓,事实上 唯独康马泰因其名为Compareti而独享此荣耀,而年轻的康马泰也确实与撒马尔罕有着不解之缘。-------虽然略有些中二,但是真的很燃啊!不过我更喜欢姓安!不花拉!安国才是我家乡~ 其实是一本论文的集子,内容丰富生动,但因为框架和结构性不足,导致普通读者需要有一定知识储备(尤其是地理概念)才能享受其中的发现。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涉及到太多艺术的比较但是没!有!彩!图!..插图也是黑白的无法看清楚细节的尺寸非常小甚至潦草的存在,导致需要一边读一边上网查阅图文资料。书中可以延展的地方很多,需要自行补充大量背景知识。最大的收获是借此机会搞清楚祆教、摩尼教和景教的区别,再也不... 其实是一本论文的集子,内容丰富生动,但因为框架和结构性不足,导致普通读者需要有一定知识储备(尤其是地理概念)才能享受其中的发现。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涉及到太多艺术的比较但是没!有!彩!图!..插图也是黑白的无法看清楚细节的尺寸非常小甚至潦草的存在,导致需要一边读一边上网查阅图文资料。书中可以延展的地方很多,需要自行补充大量背景知识。最大的收获是借此机会搞清楚祆教、摩尼教和景教的区别,再也不用为明教困惑了=3= 作者康马泰的论文集,康国即撒马尔罕。不只是唐风,而是世界各地的文化伴着丝绸之路在撒马尔罕交融,吹起的小旋风。很多专业的部分我没读懂,但译后记写的很好,像温暖的春风拂面。 「20190303」論文集。關於撒馬爾罕的粟特藝術。身處中亞腹地,受四方影響,又溝通四方。撒馬爾罕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書籍整體閱讀感較好,得益於翻譯的流暢甚至美麗,裝幀紙張也厚實,比較遺憾的是沒有彩圖,對照比較不容易看清楚。 斯坦因在20世纪初曾经三次深入亚洲腹地探险,并且带走了敦煌的大批珍贵文物。他据此撰写了《西域考古记》。在书的末尾,他说道:“到了这座繁忙的古城,我的中亚古道长途旅行已经到达适合的终点了。”这座古城就是撒马尔罕。 随着丝路研究渐掀热潮,“撒马尔罕”这个古老的带有... 《唐风吹拂撒马尔罕》:一线粟特的主脉牵连起中国与中亚的内在灵犀 “丝绸之路”作为一条传说与历史上显赫的存在,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而再次焕发出时代的崭新意义。 在中国的旧有对“丝绸之路”的绍介过程中,我们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丝绸之路的终点,... “中古波斯文化圈流行一种吉祥神兽‘森木鹿’(Sermurv),…曾在萨珊波斯和粟特艺术中常见,它是以多种动物元素组合而成的神兽,通常为狗头,鸟身(翅膀张开),鹿腿(或相似动物)。它的尾巴像汉代艺术中的凤凰,有时候也像孔雀尾甚至狐狸尾。更为神奇的是,它口中常衔有一株瑞草,仿佛吐出舌头一般。” “在唐代何家村银盘中,我观察到有一个类似的神兽,中国学者们把它比定为道教神话中的‘飞廉’,头似鹿,头上有独角,两... 2019-02-16 11:34  2人喜欢 “中古波斯文化圈流行一种吉祥神兽‘森木鹿’(Sermurv),…曾在萨珊波斯和粟特艺术中常见,它是以多种动物元素组合而成的神兽,通常为狗头,鸟身(翅膀张开),鹿腿(或相似动物)。它的尾巴像汉代艺术中的凤凰,有时候也像孔雀尾甚至狐狸尾。更为神奇的是,它口中常衔有一株瑞草,仿佛吐出舌头一般。”“在唐代何家村银盘中,我观察到有一个类似的神兽,中国学者们把它比定为道教神话中的‘飞廉’,头似鹿,头上有独角,两翼张开站立,有鸟尾。根据北京大学金银器专家齐东方先生的研究,这一银盘应该是中国本土制造的,已经具有汉族艺术的元素,但还是不可否认其仍留有外来神兽的因素。”“这件银盘的纹饰很独特。有学者把这件银盘上的神兽定名为有翼牛,因其形为牛首鸟身,并双翼展翅;之后又有学者称其为异兽、飞廉。…飞廉在当时是各种各样的,有牛首鸟身、鹿首鸟身和马首鸟身等。…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器纹饰中,有一种前半身像狗,后半身像鸟的形象,称之为塞穆鲁(Sermurv),这种神兽的地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和国力的昌盛,而在粟特银器中,塞穆鲁由一种与之相似的有翼骆驼取代了,这种有翼骆驼在粟特地区是神话传说中的胜利之神。唐朝的工匠又以中国的飞廉取代了有翼骆驼。(齐东方《花舞大唐春》第149页)” 第11行“(拜占庭)惹怒了库思老出兵问罪,结果波斯大胜,占领了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把也门变成了波斯的臣属国”,这里可能翻译有问题,萨珊越过埃及去占领阿尔及利亚是不可能的 2019-04-09 12:20  1人喜欢 第11行“(拜占庭)惹怒了库思老出兵问罪,结果波斯大胜,占领了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把也门变成了波斯的臣属国”,这里可能翻译有问题,萨珊越过埃及去占领阿尔及利亚是不可能的 “粟特人因为西突厥版图的万里西拓而借了东风,当时西突厥疆域最远向西延伸到了噶萨尔城和阿布喀辛城,直接和拜占庭接壤了。粟特人和拜占庭人越发亲热起来,甚至在拜占庭境内的克里米亚建立起了一个粟特―突厥移民聚落,称为索格代亚城。” 2018-08-22 20:48  1人喜欢 “粟特人因为西突厥版图的万里西拓而借了东风,当时西突厥疆域最远向西延伸到了噶萨尔城和阿布喀辛城,直接和拜占庭接壤了。粟特人和拜占庭人越发亲热起来,甚至在拜占庭境内的克里米亚建立起了一个粟特―突厥移民聚落,称为索格代亚城。” “考虑到唐代是中亚伊斯兰化的黎明时期,再加上最新的考古发现,非常有可能的是:印度教神袛图像在6世纪到8世纪,通过信奉印度教的一些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小王国传入粟特地区。或许粟特这个拜火教地区决定借用这些印度教神袛的形象,是因为上述印度教王国对他们作出武力威胁,正如当时佛教徒已经在大夏和阿富汗各地实行了佛像的印度教风格化。” 2018-08-20 21:41  1人喜欢 “考虑到唐代是中亚伊斯兰化的黎明时期,再加上最新的考古发现,非常有可能的是:印度教神袛图像在6世纪到8世纪,通过信奉印度教的一些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小王国传入粟特地区。或许粟特这个拜火教地区决定借用这些印度教神袛的形象,是因为上述印度教王国对他们作出武力威胁,正如当时佛教徒已经在大夏和阿富汗各地实行了佛像的印度教风格化。” 4-6世纪在丝绸之路上进行贸易的人主要就是粟特人,粟特人跟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有很紧密的联系;除了中国以外,他们跟波斯人、印度人、突厥人都有很紧密的关系,学界认为丝路上的通用语言很可能就是粟特语。 2016-12-18 18:35 4-6世纪在丝绸之路上进行贸易的人主要就是粟特人,粟特人跟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有很紧密的联系;除了中国以外,他们跟波斯人、印度人、突厥人都有很紧密的关系,学界认为丝路上的通用语言很可能就是粟特语。 中国史料把入华粟特人叫作九姓胡:来自撒马尔罕的粟特人姓康,就像三国时高僧康僧会的“康”;来自布哈拉的就姓安,安禄山的“安”;来自史国的,如北周史君的“史”;还有来自何国的姓何,如隋代织造波斯锦的何稠;来自石国的姓石,如五胡十六国的石勒;还有曹国的姓曹,如北齐的画家曹仲达。 2016-12-18 18:38 中国史料把入华粟特人叫作九姓胡:来自撒马尔罕的粟特人姓康,就像三国时高僧康僧会的“康”;来自布哈拉的就姓安,安禄山的“安”;来自史国的,如北周史君的“史”;还有来自何国的姓何,如隋代织造波斯锦的何稠;来自石国的姓石,如五胡十六国的石勒;还有曹国的姓曹,如北齐的画家曹仲达。 中国农历依循了太阳-月亮的运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公转年,被分成12个月,到了四年一度的闰年则会出现一年十三个月 “四年一闰”显然说明这个意大利作者不了解中国农历的历法。农历是阴阳合历,月是按照月亮绕地球一周,29.5天。因此农历大月30,小月29天。非闰年时间12个月,只有354天,比标准公转年365.25天少11天,因此农历的置闰基本上是每19年设置7个闰年,即不到3年就有一个闰年,每个闰年加一个闰月,放在只有1个节气的... 2017-02-20 21:45 中国农历依循了太阳-月亮的运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公转年,被分成12个月,到了四年一度的闰年则会出现一年十三个月“四年一闰”显然说明这个意大利作者不了解中国农历的历法。农历是阴阳合历,月是按照月亮绕地球一周,29.5天。因此农历大月30,小月29天。非闰年时间12个月,只有354天,比标准公转年365.25天少11天,因此农历的置闰基本上是每19年设置7个闰年,即不到3年就有一个闰年,每个闰年加一个闰月,放在只有1个节气的那个月的次月。 “现在的学界广泛接受这一观点:最后的萨珊波斯皇室与景教的关系密切深厚,至少和早期皇室相比,对景教的态度大不一样。” 2018-08-12 21:20  1人喜欢 “现在的学界广泛接受这一观点:最后的萨珊波斯皇室与景教的关系密切深厚,至少和早期皇室相比,对景教的态度大不一样。” 第11行“(拜占庭)惹怒了库思老出兵问罪,结果波斯大胜,占领了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把也门变成了波斯的臣属国”,这里可能翻译有问题,萨珊越过埃及去占领阿尔及利亚是不可能的 2019-04-09 12:20  1人喜欢 第11行“(拜占庭)惹怒了库思老出兵问罪,结果波斯大胜,占领了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把也门变成了波斯的臣属国”,这里可能翻译有问题,萨珊越过埃及去占领阿尔及利亚是不可能的 “中古波斯文化圈流行一种吉祥神兽‘森木鹿’(Sermurv),…曾在萨珊波斯和粟特艺术中常见,它是以多种动物元素组合而成的神兽,通常为狗头,鸟身(翅膀张开),鹿腿(或相似动物)。它的尾巴像汉代艺术中的凤凰,有时候也像孔雀尾甚至狐狸尾。更为神奇的是,它口中常衔有一株瑞草,仿佛吐出舌头一般。” “在唐代何家村银盘中,我观察到有一个类似的神兽,中国学者们把它比定为道教神话中的‘飞廉’,头似鹿,头上有独角,两... 2019-02-16 11:34  2人喜欢 “中古波斯文化圈流行一种吉祥神兽‘森木鹿’(Sermurv),…曾在萨珊波斯和粟特艺术中常见,它是以多种动物元素组合而成的神兽,通常为狗头,鸟身(翅膀张开),鹿腿(或相似动物)。它的尾巴像汉代艺术中的凤凰,有时候也像孔雀尾甚至狐狸尾。更为神奇的是,它口中常衔有一株瑞草,仿佛吐出舌头一般。”“在唐代何家村银盘中,我观察到有一个类似的神兽,中国学者们把它比定为道教神话中的‘飞廉’,头似鹿,头上有独角,两翼张开站立,有鸟尾。根据北京大学金银器专家齐东方先生的研究,这一银盘应该是中国本土制造的,已经具有汉族艺术的元素,但还是不可否认其仍留有外来神兽的因素。”“这件银盘的纹饰很独特。有学者把这件银盘上的神兽定名为有翼牛,因其形为牛首鸟身,并双翼展翅;之后又有学者称其为异兽、飞廉。…飞廉在当时是各种各样的,有牛首鸟身、鹿首鸟身和马首鸟身等。…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器纹饰中,有一种前半身像狗,后半身像鸟的形象,称之为塞穆鲁(Sermurv),这种神兽的地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和国力的昌盛,而在粟特银器中,塞穆鲁由一种与之相似的有翼骆驼取代了,这种有翼骆驼在粟特地区是神话传说中的胜利之神。唐朝的工匠又以中国的飞廉取代了有翼骆驼。(齐东方《花舞大唐春》第149页)” “粟特人因为西突厥版图的万里西拓而借了东风,当时西突厥疆域最远向西延伸到了噶萨尔城和阿布喀辛城,直接和拜占庭接壤了。粟特人和拜占庭人越发亲热起来,甚至在拜占庭境内的克里米亚建立起了一个粟特―突厥移民聚落,称为索格代亚城。” 2018-08-22 20:48  1人喜欢 “粟特人因为西突厥版图的万里西拓而借了东风,当时西突厥疆域最远向西延伸到了噶萨尔城和阿布喀辛城,直接和拜占庭接壤了。粟特人和拜占庭人越发亲热起来,甚至在拜占庭境内的克里米亚建立起了一个粟特―突厥移民聚落,称为索格代亚城。”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