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
副标题: 作者:[法]葛乐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78187 出版时间:2016 页数:232 定价:37.00 内容简介: 撒马尔罕——粟特古国的都城,即中国古籍中所言的“康国”。葛乐耐曾说,我虽然生在法国,但我更应该 被称为康国人,因为我的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撒马尔罕的土地上。葛乐耐教授自青年时代开始研究波斯语言和拜火教历史,1989年起,他投身于撒马尔罕古城遗址的发掘,带领各国博士们挥汗如雨度过27个夏日考古季,并获得丰厚成果。《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即是葛乐耐多年研究和考察的成就集结。在本书中,葛乐耐教授从撒马尔罕的艺术作品与粟特商旅之间的关系及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的解读说起,梳理了撒马尔罕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从考古学、钱币学、文献学和星相学多角度切入,综合考证了粟特本土的各方神祇,同时对拜火教徒的纳骨瓮文化进行了深入解读,对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中考证出的最新关于唐太宗、武则天以及佛教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给研究北朝的学者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为“丝路... 撒马尔罕——粟特古国的都城,即中国古籍中所言的“康国”。葛乐耐曾说,我虽然生在法国,但我更应该 被称为康国人,因为我的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撒马尔罕的土地上。葛乐耐教授自青年时代开始研究波斯语言和拜火教历史,1989年起,他投身于撒马尔罕古城遗址的发掘,带领各国博士们挥汗如雨度过27个夏日考古季,并获得丰厚成果。《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即是葛乐耐多年研究和考察的成就集结。在本书中,葛乐耐教授从撒马尔罕的艺术作品与粟特商旅之间的关系及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的解读说起,梳理了撒马尔罕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从考古学、钱币学、文献学和星相学多角度切入,综合考证了粟特本土的各方神祇,同时对拜火教徒的纳骨瓮文化进行了深入解读,对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中考证出的最新关于唐太宗、武则天以及佛教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给研究北朝的学者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驶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为“丝路译丛”的一种。1999年到2007年间,联合国考古队在中亚五国和印度北部“玄奘之路”上收获重大发掘成果:数百尊佛造像,两万平米壁画,足以再造一个敦煌;同样的八年,中国北方陆续出土中亚来华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数量与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遥相呼应;近年丝绸之路国际会议上,欧亚各国学者纷纷把上述两批文物糅合分析,取得里程碑式的学术突破。这些在中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重要考古发现,对于丝绸之路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学术价值。 葛乐耐(Frantz Grenet) 考古学家、壁画修复专家、粟特和波斯语言学家。巴黎人, 巴黎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任法兰西学院之丝路学科带头人, 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主席二十年,同时任法国高等师范学院教授二十年。 代表著作有:《丝路拜火教两千年史》《撒马尔罕古城考古发掘报告(1989—2015年)》《撒马尔罕古城“大使厅壁画”保护和修复项目(2009—2015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逐年出版,并每年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论文有:《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波斯新年场景》《粟特人的自画像》《震撼世人的喀拉汗王朝壁画遗产》《穿过钦瓦特桥:粟特移民聚落在北朝的拜火教葬俗》等。 因为杰出的学术成就,荣获法国“金石碑铭学院奖章”(1985、1997、2009年度)、法国“国家学术勋章”(2003、2010、2012年度)等。 译者毛铭,伦... 葛乐耐(Frantz Grenet) 考古学家、壁画修复专家、粟特和波斯语言学家。巴黎人, 巴黎大学考古学博士,现任法兰西学院之丝路学科带头人, 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主席二十年,同时任法国高等师范学院教授二十年。 代表著作有:《丝路拜火教两千年史》《撒马尔罕古城考古发掘报告(1989—2015年)》《撒马尔罕古城“大使厅壁画”保护和修复项目(2009—2015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逐年出版,并每年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论文有:《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波斯新年场景》《粟特人的自画像》《震撼世人的喀拉汗王朝壁画遗产》《穿过钦瓦特桥:粟特移民聚落在北朝的拜火教葬俗》等。 因为杰出的学术成就,荣获法国“金石碑铭学院奖章”(1985、1997、2009年度)、法国“国家学术勋章”(2003、2010、2012年度)等。 译者毛铭,伦敦大学艺术考古博士,伦敦《中亚艺术考古学刊》编辑,在大英博物馆讲授《被遗忘的丝路:中亚五国》,守护联合国遗址的中亚考古队队员。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漓江出版社《丝路艺术》期刊编委。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 (葛承雍) 译者前言 :重新唤醒的北朝 卷一 撒马尔罕壁画 粟特人的自我画像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说了什么? · · · · · ·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见证的“丝路译丛”(徐文堪) 序二: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 (葛承雍) 译者前言 :重新唤醒的北朝 卷一 撒马尔罕壁画 粟特人的自我画像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说了什么? 卷二 古城•文书•遗事 撒马尔罕古城,世界的纽带 白匈奴时代的撒马尔罕 片治肯特王最后的日子 卷三 星座•钱币•众神 大夏贵霜王朝的希腊万神殿 粟特拜火教神庙里的印度神 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占星术绘卷中的印度和波斯天文学传统 卷四 拜火教与北朝 粟特早期纳骨瓮上的拜火教主题 花剌子模与粟特的纳骨瓮 翻越钦瓦特桥: 粟特移民聚落在北朝的拜火教葬俗 译后记 葛乐耐:生在法国,长在康国 附录:北朝粟特考古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唐风吹拂撒马尔罕》,《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从波斯波利斯到长安西市》,《张骞探险之地》,《玄奘之旅》。 卷一大使厅部分,对粟特本土壁画中商贸环节缺失的洞见极有趣;卷二通过穆格山文书,还原出片治肯特末代王(米国)在与阿拔斯的斡旋中,晋升粟特九姓王并最终覆灭的过程;卷三进一步使粟特祆教明朗化:其核心信仰源自波斯,神衹形象源自印度。 其实就是一本论文集。对于非考古专业人士来说,读起来会比较吃力,但毕竟是跟向往已久的撒马尔罕有关,所以还不觉得太枯燥。 英国主宰了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的考古,法国人则在中东和中亚地区发力,考古学家葛乐耐教授连续27年的考古季在撒马尔汗进行考古发掘,以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和各地出土的纳骨瓮上图案为切入点,讲述粟特人和他们的拜火教习俗,让我对曾经很遥远的那些词汇,比如昭武九姓,康国,石国,大食人和粟特人等等,有了具象的认识和了解。 卷一大使厅部分,对粟特本土壁画中商贸环节缺失的洞见极有趣;卷二通过穆格山文书,还原出片治肯特末代王(米国)在与阿拔斯的斡旋中,晋升粟特九姓王并最终覆灭的过程;卷三进一步使粟特祆教明朗化:其核心信仰源自波斯,神衹形象源自印度。 在架上 四川省图书馆 中文图书外借区(二) 2019/K928.6/10 / 关于大使厅狮子背上坐着的是娜娜女神还是扮演成伊玛的粟特王,马尔夏克和葛乐耐的论述都好精彩,啊,真想梦回伊斯兰化之前的粟特地区看看啊 最精彩有趣的是关于拜火教神祇的研究,中亚的神明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可以上溯到两河流域的神话。 (刊于《新民周刊》2017年2月23日第929期) 听到撒马尔罕这个名字,很多人会略感陌生。但说起“一带一路”,谁也绕不过这座中亚古城,丝路纽带。它是玄奘讲经时的“康国”,曾同时吸引着长安与罗马的目光。如果说,《撒马尔罕的金桃》一书着力描摹了唐代舶来风物,域外文明。那... 一首撒马尔罕谣曲的采集 “我爱的这个美人 有一颗冷酷的心 就像传说中的冰 她爱慕过的人 像春野之上的矢车菊 绚丽易朽又缤纷 三月的溪水潺湲 出自古代的冰川 就像美人儿的心 她行经的路途 有春水的陡峭与冰寒 风满溪谷月满原” 2017.7.29 在北朝隋唐的入华粟特人中,有艺术家(如北齐“曹衣出水”的曹仲达)、音乐家(如歌唱家何满子)、织工巧匠(如隋代仿造波斯锦的何稠)、解九番语的互市牙郎(如未发迹时的安禄山)、外交官(代表蠕蠕和北周出使波斯和土谷浑的虞弘),还有独霸一方的将领(如五胡十六国的石勒... 斯坦因在20世纪初曾经三次深入亚洲腹地探险,并且带走了敦煌的大批珍贵文物。他据此撰写了《西域考古记》。在书的末尾,他说道:“到了这座繁忙的古城,我的中亚古道长途旅行已经到达适合的终点了。”这座古城就是撒马尔罕。 随着丝路研究渐掀热潮,“撒马尔罕”这个古老的带有... 娜娜女神从两河流域到中国的万里传播:伊南娜(Inanna,苏美尔)—伊什塔尔(Ishtar,阿卡德 巴比伦)—安娜希塔(Anahita,阿契美尼德波斯)—娜娜女神(Nana,萨珊波斯,粟特)—南太后(中国北朝) 2019-02-17 09:52 娜娜女神从两河流域到中国的万里传播:伊南娜(Inanna,苏美尔)—伊什塔尔(Ishtar,阿卡德 巴比伦)—安娜希塔(Anahita,阿契美尼德波斯)—娜娜女神(Nana,萨珊波斯,粟特)—南太后(中国北朝) 羊羔应当是食用的,空鞍马可能是给死者骑乘的。 狗可能是用来吃人尸的,而未必是狗被人食用。应当引起注意。 2019-01-27 00:14 配图片治肯特壁画的饮酒场面。 毫无根据地认为壁画是主人的自画像。(原作者问题?翻译问题?) 2017-11-17 16:13 配图片治肯特壁画的饮酒场面。毫无根据地认为壁画是主人的自画像。(原作者问题?翻译问题?) “墓葬中的浮雕就显得太奇怪了:墓主人总是穿着粟特服装,但是他的妻子却总是穿着汉人服饰。山中国有关粟特萨保的墓志铭显示,事实上,萨保家族常在汉人和粟特人两种社团中选择妻子,较常见的情况下他们的妻子是粟特人而非汉人。突厥人也在墓葬图像中展示他们的妻子,在中国墓葬艺术中宴饮的墓主人夫妇也必须出现,但在粟特本土就不一定。需要补充的是,在中国北朝、隋唐社会中,粟特女子的胡服,虽然式样与男子胡服相似,但已... 2018-06-10 18:21 “墓葬中的浮雕就显得太奇怪了:墓主人总是穿着粟特服装,但是他的妻子却总是穿着汉人服饰。山中国有关粟特萨保的墓志铭显示,事实上,萨保家族常在汉人和粟特人两种社团中选择妻子,较常见的情况下他们的妻子是粟特人而非汉人。突厥人也在墓葬图像中展示他们的妻子,在中国墓葬艺术中宴饮的墓主人夫妇也必须出现,但在粟特本土就不一定。需要补充的是,在中国北朝、隋唐社会中,粟特女子的胡服,虽然式样与男子胡服相似,但已经被滥用,变成了下层社会歌舞胡姬的象征,因此不管是胡人还是汉人(他们也学会了这一时尚),都对粟特女子的胡服失去了敬意。于是对于定居中国的胡人显贵来说,唯的可能是在图像中只描绘他们的汉人妻子,或者说是穿着如同汉人贵妇的粟特人妻子。”解决了我参观时的疑问 名詞解釋 儒略曆:The Julian calendar, proposed by Julius Caesar in 46 BC (708 AUC), was a reform of the Roman calendar.[1] It took effect on 1 January 45 BC (AUC 709), by edict. It was the predominant calendar in the Roman world, most of Europe, and in European settlements in the Americas and elsewhere, until it was refined and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Gregorian calendar, promulgated in 1582 b... 2018-01-08 16:52 名詞解釋儒略曆:The Julian calendar, proposed by Julius Caesar in 46 BC (708 AUC), was a reform of the Roman calendar.[1] It took effect on 1 January 45 BC (AUC 709), by edict. It was the predominant calendar in the Roman world, most of Europe, and in European settlements in the Americas and elsewhere, until it was refined and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Gregorian calendar, promulgated in 1582 by Pope Gregory XIII. (wiki) 这里说屈底波将军死后粟特军队群龙无首?屈底波不是大食的将军么?反复看了好几遍,觉得是不是写错了。 2018-01-11 16:16 这里说屈底波将军死后粟特军队群龙无首?屈底波不是大食的将军么?反复看了好几遍,觉得是不是写错了。 娜娜女神从两河流域到中国的万里传播:伊南娜(Inanna,苏美尔)—伊什塔尔(Ishtar,阿卡德 巴比伦)—安娜希塔(Anahita,阿契美尼德波斯)—娜娜女神(Nana,萨珊波斯,粟特)—南太后(中国北朝) 2019-02-17 09:52 娜娜女神从两河流域到中国的万里传播:伊南娜(Inanna,苏美尔)—伊什塔尔(Ishtar,阿卡德 巴比伦)—安娜希塔(Anahita,阿契美尼德波斯)—娜娜女神(Nana,萨珊波斯,粟特)—南太后(中国北朝) 羊羔应当是食用的,空鞍马可能是给死者骑乘的。 狗可能是用来吃人尸的,而未必是狗被人食用。应当引起注意。 2019-01-27 00:14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