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左传
副标题:封建秩序的黄昏 作者: 论语 出版社: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88107 出版时间:2016 页数: 定价: 内容简介: 《左传》帮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都能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封建秩序,封建秩序中人们如何思考、如何行事,也能够具体感受到,这样一套存在了几百年的秩序逐步衰颓瓦解,对这些人的生活、感受,产生了多大的冲击。 今天被通称为“春秋”的历史时期。“春秋”之名源自《春秋经》,不过若是光看《春秋》经文,我们只能对那个时代雾里看花,很难谈得上认知了解,“春秋”的人与事,今天我们能够谈论“春秋”的历史,其实主要靠的是《左传》所提供的扎实内容。《左传》虽然也有对《春秋》文字上的解释,但那只占很小一部分,主要的部分,是以事解经,将实然的事件铺排出来,可以供人和《春秋》经文的记录方式互相参照对应,如此来显现《春秋》正名的精神与手法。 杨照,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本名李明骏,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曾任《明日报》总主笔、远流出版公司编辑部制作总监、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新新闻》周刊总编辑、总主笔、副社长等职;现为新汇流基金会董事长,“诚品讲堂”、“敏隆讲堂”长期经典课程讲师,并在News98电台、BRAVOFM91.3电台主持广播节目。 主要著作有《迷路的诗》《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故事照亮未来》《想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呼吸:音乐就在我们的身体里》及现代经典细读系列等四十余种。 宋代的王安石嘲笑《春秋》是“断烂朝报”。因为《春秋》对事件的记载太简陋了:用了一万八千字记录了两百四十二年的事情!传一般来说是解释经文的文句的,《公羊》《谷梁》皆是如此。但《左传》里更多阐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以事解经”。杨照很会讲故事。从《古文观止》和《古代汉语》中得到的关于《左传》的印象是这是一部很无聊的历史书。但是我读到晚上十二点都不想睡觉。 宋代的王安石嘲笑《春秋》是“断烂朝报”。因为《春秋》对事件的记载太简陋了:用了一万八千字记录了两百四十二年的事情!传一般来说是解释经文的文句的,《公羊》《谷梁》皆是如此。但《左传》里更多阐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以事解经”。杨照很会讲故事。从《古文观止》和《古代汉语》中得到的关于《左传》的印象是这是一部很无聊的历史书。但是我读到晚上十二点都不想睡觉。 是东周开始到齐桓霸业这一段秩序崩溃的过程,从周桓王得不到安葬开始,齐襄公文姜乱伦、楚息妫事、宋南宫长万事,左传是如何记录崩坏世代的,齐桓以后,则尽行霸主之事。 2019#0162019-04-04 借于南京图书馆“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春秋是实用政治的青春期。 再次入坑于@万圣:只因为在等车时多看了你一眼...一本好上手,助消化的导读。笔记都是单字/词,却能提起全篇。唯一一个句子是:“霸主需要有强大武力,但霸主的存在绝对不是用武力来压迫诸国的,而是借由武力给诸国一种相对和平的保障。”想不到的简单、现实道理。比起搞事情,人性本来偏好安逸吧。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史书,司马迁曾明确表示:“孔子厄而作《春秋》”。早在孔子出生前就有《春秋》流传,并已具备约定俗成的一套传统义例,即所谓“书法”。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编定了这部记载当时历史大事的史书《春秋》,成... “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继,其从之也。《诗》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犹勤,况寡德乎?” “吾闻之曰:‘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夫子近德矣。” “楚辟我衷,若何效辟?《诗》曰:‘尔之教矣,民胥效矣。’从我而已,焉用效人之辟?”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2019-04-18 16:37 “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继,其从之也。《诗》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犹勤,况寡德乎?” “吾闻之曰:‘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夫子近德矣。” “楚辟我衷,若何效辟?《诗》曰:‘尔之教矣,民胥效矣。’从我而已,焉用效人之辟?”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郑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二三君子,数世之主也,可以无惧矣。” “小国之仰大国也,如百谷之仰膏雨焉!若常膏之,其天下辑睦,岂唯敝邑?”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 “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 霸主的运作,靠的就是这种高峰盟会。遇有乱事,霸主就召集相关国君相会,在会上大家对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相相盟承诺,得到这些国君背书支持,盟约方案也就很容易实现了。霸主其实没有听起来那么“霸”,毋宁更接近一种集体领导的机制。 2018-06-13 00:09 霸主的运作,靠的就是这种高峰盟会。遇有乱事,霸主就召集相关国君相会,在会上大家对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相相盟承诺,得到这些国君背书支持,盟约方案也就很容易实现了。霸主其实没有听起来那么“霸”,毋宁更接近一种集体领导的机制。 申繻的话,反映了《左传》和鲁国文化的的基本立场。在变动不安的时代,人们会格外积极想要找寻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提防灾祸的规律,用反常的自然现象来对应、比拟人事,很容易流行。但是申繻所代表的价值,却极力反对如此的信念。他们无法接受人脱开己身行为的责任,将之视为外在神秘力量作祟,坚持还是要拉回到人的行为因果关系上,只要人按常理规范而行,就不必担心被反常现象影响。不是反常自然现象主宰人,给人世带来相应的反常... 2018-06-12 23:54 申繻的话,反映了《左传》和鲁国文化的的基本立场。在变动不安的时代,人们会格外积极想要找寻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提防灾祸的规律,用反常的自然现象来对应、比拟人事,很容易流行。但是申繻所代表的价值,却极力反对如此的信念。他们无法接受人脱开己身行为的责任,将之视为外在神秘力量作祟,坚持还是要拉回到人的行为因果关系上,只要人按常理规范而行,就不必担心被反常现象影响。不是反常自然现象主宰人,给人世带来相应的反常动乱;而是刚好相反,人的反常行为刺激、引发了自然的怪诞妖孽现象。 这套思考模式,后来进入儒家传统,到了汉代,就发展成灾异说,大自然的灾异被视为由人事偏差引发,或代表对于人事有所偏差的警告。所以遇到灾异时的反应,就是回头反省、检讨,尤其是反省、检讨上位者,做错、做坏了什么事,去找出该为灾异负责的人与行为。 齐灭了遂,当然有杀鸡儆猴的意味。而且,齐国的做法是很粗暴的,没有什么掩饰,直接就成之”,吞并下来作为国土的一部分,连拥立个愧儡国君的手续都省掉了。这是齐桓公走向霸主的一步。 2018-06-12 23:41 齐灭了遂,当然有杀鸡儆猴的意味。而且,齐国的做法是很粗暴的,没有什么掩饰,直接就成之”,吞并下来作为国土的一部分,连拥立个愧儡国君的手续都省掉了。这是齐桓公走向霸主的一步。 《春秋》的撰写用意,很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着眼于我们今天所认知的“历史”功能的。《春秋》所关心的,回到那样的时代环境下,是借由文字将现实事件和应然礼仪秩序、道理、原则,进行比对,并且将比对结果固定下来,供当时人及后人学习参考。也就是说,《春秋》的重点不再记录发生了什么事,而人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些事的意义,放在封建礼仪秩序下所展现出来的意义。 《春秋》的撰写用意,很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着眼于我们今天所认知的“历史”功能的。《春秋》所关心的,回到那样的时代环境下,是借由文字将现实事件和应然礼仪秩序、道理、原则,进行比对,并且将比对结果固定下来,供当时人及后人学习参考。也就是说,《春秋》的重点不再记录发生了什么事,而人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些事的意义,放在封建礼仪秩序下所展现出来的意义。 封建制起于自然的人际亲属关系,然而要能维持封建制几百年之久,绝对不可能单靠自然亲属感情,需要很多的人为设计与努力。对周人而言,亲属关系同时就是政治关系,亲属关系破裂失序,必然带来政治关系上的破裂失序。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2018-06-11 22:58 封建制起于自然的人际亲属关系,然而要能维持封建制几百年之久,绝对不可能单靠自然亲属感情,需要很多的人为设计与努力。对周人而言,亲属关系同时就是政治关系,亲属关系破裂失序,必然带来政治关系上的破裂失序。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从西周进入东周关键的变化就是,旧的封建规范逐渐被边缘化、被遗忘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国自我中心的打算,不再感觉到应该要在完整的封建架构下依照所据的位置行事。这正是孔子最担心、最看不过去的。 2018-06-11 23:02 从西周进入东周关键的变化就是,旧的封建规范逐渐被边缘化、被遗忘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国自我中心的打算,不再感觉到应该要在完整的封建架构下依照所据的位置行事。这正是孔子最担心、最看不过去的。 《春秋》的简明扼要,不是出于限制,而是刻意的。《春秋》假定读这份文本的人,都都知道这些事的来龙去脉,至少知道要去哪里找对于事实的记录,《春秋》没有要和蔼可亲地跟你说故事,而是板着脸孔教你这每一件事背后的价值道德教训。不是所有发生的事,都值得被记录下来。更进一步,就算是值得被记录下来的大事,也不必然就值得被写进《春秋》里。 2018-06-11 23:05 《春秋》的简明扼要,不是出于限制,而是刻意的。《春秋》假定读这份文本的人,都都知道这些事的来龙去脉,至少知道要去哪里找对于事实的记录,《春秋》没有要和蔼可亲地跟你说故事,而是板着脸孔教你这每一件事背后的价值道德教训。不是所有发生的事,都值得被记录下来。更进一步,就算是值得被记录下来的大事,也不必然就值得被写进《春秋》里。 “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继,其从之也。《诗》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犹勤,况寡德乎?” “吾闻之曰:‘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夫子近德矣。” “楚辟我衷,若何效辟?《诗》曰:‘尔之教矣,民胥效矣。’从我而已,焉用效人之辟?”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2019-04-18 16:37 “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继,其从之也。《诗》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犹勤,况寡德乎?” “吾闻之曰:‘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夫子近德矣。” “楚辟我衷,若何效辟?《诗》曰:‘尔之教矣,民胥效矣。’从我而已,焉用效人之辟?”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郑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二三君子,数世之主也,可以无惧矣。” “小国之仰大国也,如百谷之仰膏雨焉!若常膏之,其天下辑睦,岂唯敝邑?”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 “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 霸主的运作,靠的就是这种高峰盟会。遇有乱事,霸主就召集相关国君相会,在会上大家对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相相盟承诺,得到这些国君背书支持,盟约方案也就很容易实现了。霸主其实没有听起来那么“霸”,毋宁更接近一种集体领导的机制。 2018-06-13 00:09 霸主的运作,靠的就是这种高峰盟会。遇有乱事,霸主就召集相关国君相会,在会上大家对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相相盟承诺,得到这些国君背书支持,盟约方案也就很容易实现了。霸主其实没有听起来那么“霸”,毋宁更接近一种集体领导的机制。 申繻的话,反映了《左传》和鲁国文化的的基本立场。在变动不安的时代,人们会格外积极想要找寻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提防灾祸的规律,用反常的自然现象来对应、比拟人事,很容易流行。但是申繻所代表的价值,却极力反对如此的信念。他们无法接受人脱开己身行为的责任,将之视为外在神秘力量作祟,坚持还是要拉回到人的行为因果关系上,只要人按常理规范而行,就不必担心被反常现象影响。不是反常自然现象主宰人,给人世带来相应的反常... 2018-06-12 23:54 申繻的话,反映了《左传》和鲁国文化的的基本立场。在变动不安的时代,人们会格外积极想要找寻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提防灾祸的规律,用反常的自然现象来对应、比拟人事,很容易流行。但是申繻所代表的价值,却极力反对如此的信念。他们无法接受人脱开己身行为的责任,将之视为外在神秘力量作祟,坚持还是要拉回到人的行为因果关系上,只要人按常理规范而行,就不必担心被反常现象影响。不是反常自然现象主宰人,给人世带来相应的反常动乱;而是刚好相反,人的反常行为刺激、引发了自然的怪诞妖孽现象。 这套思考模式,后来进入儒家传统,到了汉代,就发展成灾异说,大自然的灾异被视为由人事偏差引发,或代表对于人事有所偏差的警告。所以遇到灾异时的反应,就是回头反省、检讨,尤其是反省、检讨上位者,做错、做坏了什么事,去找出该为灾异负责的人与行为。 齐灭了遂,当然有杀鸡儆猴的意味。而且,齐国的做法是很粗暴的,没有什么掩饰,直接就成之”,吞并下来作为国土的一部分,连拥立个愧儡国君的手续都省掉了。这是齐桓公走向霸主的一步。 2018-06-12 23:41 齐灭了遂,当然有杀鸡儆猴的意味。而且,齐国的做法是很粗暴的,没有什么掩饰,直接就成之”,吞并下来作为国土的一部分,连拥立个愧儡国君的手续都省掉了。这是齐桓公走向霸主的一步。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