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国家与历史
副标题:战后日本的历史问题 作者:[日]波多野澄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00410 出版时间:2016 页数:191 定价:55.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日历史问题译丛”之一部,作者波多野澄雄长期致力于日本政治外交史研究,并曾参与基于中日两国政府共识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学者间的冷静的研究,首先从学术上厘清历史事实,交换关于历史认识的意见,分析历史认识的差异与问题,以缓解围绕历史问题的对立情绪,增进两国的交流,加深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与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不同,“中日历史问题译丛”试图通过学术著作的翻译出版建立一个相互了解而达到相互理解的平台,而本书讨论的核心,相比于探讨日本国民为何对“过去的战争”无法形成共有的公共记忆这一问题,更集中于对日本这样一个战败国,多种历史认识和战争观的共存、竞争的前提下,应如何应对起源于战争和殖民地统治的“历史问题”。如作者所言,这样更能从本质上看清诸多问题。 波多野澄雄(はたのすみお),1947年出生,日本人,庆应义塾大学法学博士,日本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文书”编纂委员长,内阁府亚洲历史资料中心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外交史。出版有《“大东亚战争”的时代——从日中战争到日英美战争》《幕僚们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与亚洲外交》《作为历史的日美安保条约——机密外交记录揭开的“官约”虚实》等专著多部。 第一章 东京审判与战犯释放/5 第二章 谁是“战争牺牲者”?——“国家补偿”与战争赔偿/24 第三章 “殖民帝国”的清算——请求权与放弃国籍/37 · · · · · · 第一章 东京审判与战犯释放/5 第二章 谁是“战争牺牲者”?——“国家补偿”与战争赔偿/24 第三章 “殖民帝国”的清算——请求权与放弃国籍/37 第二部1980年代——“公平”与“忍耐”/57 第四章 靖国神社问题的国际化——中曾根正式参拜的挫折/59 第五章 历史教科书问题——从意识形态争议升级到国际问题/74 第六章 战后处理问题的“终结”——忍耐论下对国家补偿的回避/86 第三部 世纪转折期——冷战、1955年体制瓦解后/99 第七章 围绕“侵略战争”的攻防——从“细川发言”到“村山谈话”/101 第八章 从“口头”到“偿还”——新“和解政策”的摸索/112 第九章 与中韩的历史共同研究——究竟有何不同/132 第十章 模糊不清的“村山谈话”——靖国神社问题与战争纪念馆论争/145 终 章 “和平国家”与历史问题——对未来的解释责任/158 主要参考文献·相关资料/173 后 记/188 ·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战后责任论》,《中日关系》,《近代日本政军关系研究》,《国家与牺牲》,《日中领土争端的起源》 等。 或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上都未必能达成共识,但维持在历史认知上的对话,相信鸿沟和误解能够慢慢得以纠正,对抗的钟摆终会停摆在和解的一端。 系统讨论了东京审判、国家补偿、“殖民帝国”清算、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及中日韩共同历史研究的问题,虽然只有170页,兼具了讨论的广度和深度。靖国神社的宗教性和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的区别这两点很有趣,作为当下关注度比较高的两个话题,可以给读者一个思维上的补充。关于“议和条约”的具体文本分析专业要求高,提出战后日本的议和体制是日本处理历史问题的基石,以此为主线可以有一个更宏观的把握,很不错。 系统讨论了东京审判、国家补偿、“殖民帝国”清算、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及中日韩共同历史研究的问题,虽然只有170页,兼具了讨论的广度和深度。靖国神社的宗教性和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的区别这两点很有趣,作为当下关注度比较高的两个话题,可以给读者一个思维上的补充。关于“议和条约”的具体文本分析专业要求高,提出战后日本的议和体制是日本处理历史问题的基石,以此为主线可以有一个更宏观的把握,很不错。 或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上都未必能达成共识,但维持在历史认知上的对话,相信鸿沟和误解能够慢慢得以纠正,对抗的钟摆终会停摆在和解的一端。 前 言 我父亲虽然不是士官,却转战于马来亚、新加坡和中国等地,终战的第二年才得以复员。在整整六年的战争岁月中,同父异母的兄弟战死沙场,父亲也成了遗族家属。他很少谈及自己的从战经历,辞退了所有的公职守护着家业,却频繁地参加战友会和日本遗族会组织的各种集会,算得上是典型的旧式军人。 对父亲而言,那场战争既不是“太平洋战争”,也不是“亚太战争”,而是一场以大东亚为舞台、按照“圣意”转战各地的“大东亚... 2017-03-01 12:43 我父亲虽然不是士官,却转战于马来亚、新加坡和中国等地,终战的第二年才得以复员。在整整六年的战争岁月中,同父异母的兄弟战死沙场,父亲也成了遗族家属。他很少谈及自己的从战经历,辞退了所有的公职守护着家业,却频繁地参加战友会和日本遗族会组织的各种集会,算得上是典型的旧式军人。 对父亲而言,那场战争既不是“太平洋战争”,也不是“亚太战争”,而是一场以大东亚为舞台、按照“圣意”转战各地的“大东亚战争”。不时来访的战友们相逢固然欢喜,然而话题一涉及早早死去的战友,相信每个人心底浮现出的不是“大东亚战争”为何会以失败告终这一疑问,而是对为何要远渡重洋转战于亚洲各国,为了这场战争不惜献出生命这一问题深刻的质疑。 战后的日本,是否对这一质疑做出了充分的应答呢?换言之,政府是如何总结这场战争,又对其功过做出了哪些说明呢? 进言之,政府是如何清算战争,又是如何应对战争留下的“负面遗产”的呢?所谓的“历史问题”,政府是如何处理的呢?如果说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玩弄手腕,那么其原因究竟在哪里?作为一个要最大限度保障不同历史观的国家,政府应该对历史认识“介入”到何种程度呢? 另外,为了形成国民一致的历史认识即公共记忆,又需要哪些东西呢?应该如何看待其他国家的历史呢? 日本战败的同时,也意味着“殖民地国家”的瓦解。因此,对“大东亚战争”的清算,同时也是对“日本帝国”的清算。那么这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本书基于作者或多或少参与过的几项政府资助项目的经验,试着来思考这些问题。 注记原则上采用当时的职位,省略敬称。 中文目录 前 言/Ⅰ 序 章 战争总结的挫折/Ⅲ 第一部 旧金山议和体制/1 第一章 东京审判与战犯释放/5 第二章 谁是“战争牺牲者”?——“国家补偿”与战争赔偿/24 第三章 “殖民帝国”的清算——请求权与放弃国籍/37 第二部1980年代——“公平”与“忍耐”/57 第四章 靖国神社问题的国际化——中曾根正式参拜的挫折/59 第五章 历史教科书问题——从意识形态争议升级到国际问题/74 第六章 战后处理问题的“终结”——忍耐论下对国家补偿的回避/86 第三部 世纪转折期——冷战、1955年体制瓦解后/99 第七章 围绕“侵略战争”的攻防——从“细川发言”到“村山谈话”/101 第八章 从“口头”到“偿还”——新“和解政策”的摸索/112 第九章 与中韩的历史共同研究——究竟有何不同/132 第十章 模糊不清的“村山谈话”——靖国神社问题与战争纪念馆论争/145 终 章 “和平国家”与历史问题——对未来的解释责任/158 主要参考文献·相关资料/173 后 记/188 前 言 我父亲虽然不是士官,却转战于马来亚、新加坡和中国等地,终战的第二年才得以复员。在整整六年的战争岁月中,同父异母的兄弟战死沙场,父亲也成了遗族家属。他很少谈及自己的从战经历,辞退了所有的公职守护着家业,却频繁地参加战友会和日本遗族会组织的各种集会,算得上是典型的旧式军人。 对父亲而言,那场战争既不是“太平洋战争”,也不是“亚太战争”,而是一场以大东亚为舞台、按照“圣意”转战各地的“大东亚... 2017-03-01 12:43 我父亲虽然不是士官,却转战于马来亚、新加坡和中国等地,终战的第二年才得以复员。在整整六年的战争岁月中,同父异母的兄弟战死沙场,父亲也成了遗族家属。他很少谈及自己的从战经历,辞退了所有的公职守护着家业,却频繁地参加战友会和日本遗族会组织的各种集会,算得上是典型的旧式军人。 对父亲而言,那场战争既不是“太平洋战争”,也不是“亚太战争”,而是一场以大东亚为舞台、按照“圣意”转战各地的“大东亚战争”。不时来访的战友们相逢固然欢喜,然而话题一涉及早早死去的战友,相信每个人心底浮现出的不是“大东亚战争”为何会以失败告终这一疑问,而是对为何要远渡重洋转战于亚洲各国,为了这场战争不惜献出生命这一问题深刻的质疑。 战后的日本,是否对这一质疑做出了充分的应答呢?换言之,政府是如何总结这场战争,又对其功过做出了哪些说明呢? 进言之,政府是如何清算战争,又是如何应对战争留下的“负面遗产”的呢?所谓的“历史问题”,政府是如何处理的呢?如果说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玩弄手腕,那么其原因究竟在哪里?作为一个要最大限度保障不同历史观的国家,政府应该对历史认识“介入”到何种程度呢? 另外,为了形成国民一致的历史认识即公共记忆,又需要哪些东西呢?应该如何看待其他国家的历史呢? 日本战败的同时,也意味着“殖民地国家”的瓦解。因此,对“大东亚战争”的清算,同时也是对“日本帝国”的清算。那么这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本书基于作者或多或少参与过的几项政府资助项目的经验,试着来思考这些问题。 注记原则上采用当时的职位,省略敬称。 中文目录 前 言/Ⅰ 序 章 战争总结的挫折/Ⅲ 第一部 旧金山议和体制/1 第一章 东京审判与战犯释放/5 第二章 谁是“战争牺牲者”?——“国家补偿”与战争赔偿/24 第三章 “殖民帝国”的清算——请求权与放弃国籍/37 第二部1980年代——“公平”与“忍耐”/57 第四章 靖国神社问题的国际化——中曾根正式参拜的挫折/59 第五章 历史教科书问题——从意识形态争议升级到国际问题/74 第六章 战后处理问题的“终结”——忍耐论下对国家补偿的回避/86 第三部 世纪转折期——冷战、1955年体制瓦解后/99 第七章 围绕“侵略战争”的攻防——从“细川发言”到“村山谈话”/101 第八章 从“口头”到“偿还”——新“和解政策”的摸索/112 第九章 与中韩的历史共同研究——究竟有何不同/132 第十章 模糊不清的“村山谈话”——靖国神社问题与战争纪念馆论争/145 终 章 “和平国家”与历史问题——对未来的解释责任/158 主要参考文献·相关资料/173 后 记/188 前 言 我父亲虽然不是士官,却转战于马来亚、新加坡和中国等地,终战的第二年才得以复员。在整整六年的战争岁月中,同父异母的兄弟战死沙场,父亲也成了遗族家属。他很少谈及自己的从战经历,辞退了所有的公职守护着家业,却频繁地参加战友会和日本遗族会组织的各种集会,算得上是典型的旧式军人。 对父亲而言,那场战争既不是“太平洋战争”,也不是“亚太战争”,而是一场以大东亚为舞台、按照“圣意”转战各地的“大东亚... 2017-03-01 12:43 我父亲虽然不是士官,却转战于马来亚、新加坡和中国等地,终战的第二年才得以复员。在整整六年的战争岁月中,同父异母的兄弟战死沙场,父亲也成了遗族家属。他很少谈及自己的从战经历,辞退了所有的公职守护着家业,却频繁地参加战友会和日本遗族会组织的各种集会,算得上是典型的旧式军人。 对父亲而言,那场战争既不是“太平洋战争”,也不是“亚太战争”,而是一场以大东亚为舞台、按照“圣意”转战各地的“大东亚战争”。不时来访的战友们相逢固然欢喜,然而话题一涉及早早死去的战友,相信每个人心底浮现出的不是“大东亚战争”为何会以失败告终这一疑问,而是对为何要远渡重洋转战于亚洲各国,为了这场战争不惜献出生命这一问题深刻的质疑。 战后的日本,是否对这一质疑做出了充分的应答呢?换言之,政府是如何总结这场战争,又对其功过做出了哪些说明呢? 进言之,政府是如何清算战争,又是如何应对战争留下的“负面遗产”的呢?所谓的“历史问题”,政府是如何处理的呢?如果说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玩弄手腕,那么其原因究竟在哪里?作为一个要最大限度保障不同历史观的国家,政府应该对历史认识“介入”到何种程度呢? 另外,为了形成国民一致的历史认识即公共记忆,又需要哪些东西呢?应该如何看待其他国家的历史呢? 日本战败的同时,也意味着“殖民地国家”的瓦解。因此,对“大东亚战争”的清算,同时也是对“日本帝国”的清算。那么这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本书基于作者或多或少参与过的几项政府资助项目的经验,试着来思考这些问题。 注记原则上采用当时的职位,省略敬称。 中文目录 前 言/Ⅰ 序 章 战争总结的挫折/Ⅲ 第一部 旧金山议和体制/1 第一章 东京审判与战犯释放/5 第二章 谁是“战争牺牲者”?——“国家补偿”与战争赔偿/24 第三章 “殖民帝国”的清算——请求权与放弃国籍/37 第二部1980年代——“公平”与“忍耐”/57 第四章 靖国神社问题的国际化——中曾根正式参拜的挫折/59 第五章 历史教科书问题——从意识形态争议升级到国际问题/74 第六章 战后处理问题的“终结”——忍耐论下对国家补偿的回避/86 第三部 世纪转折期——冷战、1955年体制瓦解后/99 第七章 围绕“侵略战争”的攻防——从“细川发言”到“村山谈话”/101 第八章 从“口头”到“偿还”——新“和解政策”的摸索/112 第九章 与中韩的历史共同研究——究竟有何不同/132 第十章 模糊不清的“村山谈话”——靖国神社问题与战争纪念馆论争/145 终 章 “和平国家”与历史问题——对未来的解释责任/158 主要参考文献·相关资料/173 后 记/188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