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胡同里的姑奶奶
副标题: 作者:定宜庄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22855 出版时间:2017 页数:284 定价:78.00 内容简介: 本书走访了祁淑洪、李清莲、胡玉明等满族旗人妇女,运用口述史料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式,将女性视角下老北京内城百年来的兴衰更迭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对这些饱经沧桑的旗人妇女进行采访时,作者更多地关注她们的人生经历,她们对老北京历史变迁的感受与看法,以及那些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定宜庄,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北京史、满学。主要著作有:《清代八旗驻防研究》、《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与人合作)、《中国知青史(初澜)》。近年致力于口述史的实践与研究,出版专著《十六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以及《口述史读本》(与人合作)等。 九、我说多困难也过来了——鄂凌英口述 十、父亲母亲让我们读书——蒋亚男、蒋亚娴口述 后记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生在城南》,《诗书继世长》,《宣武区消失之前》,《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八旗子弟的世界》 等。 书中提到的很多地方现在都不在了,很多习俗也已经丢了,喜欢的那个老北京不知道跑去哪里了。越看越憋屈。 知道这本书是看见网上有人贴出的内容 读下来感觉不错 十篇文章记叙了十位满族妇女的生活及家事 作为口述历史材料 颇有看头 也是了解当时北京(北方)风土人情的不错的资料 有点过于琐碎,大概是做普通人口述史的通病。不少段落可以跳读,当然,若是研究当时的社会史,还是可以提供不少线索。 ps. 原以为可以挖掘出一些性别史的素材,结果还是期待过高了。有时候觉得,这些家庭故事,如果由同一亲族的男性去讲述,大概同这些姑奶奶并无多大区别。 3.5星/历史长河的个人呐/伟大的共生感/幸福总是相似的,不幸总是千姿百态的/听老奶奶们讲故事,听得想吃素馅水饺。 人选的不错,但是总感觉作者对旗人有个固定的印象,然后就很努力往上套,有时候套不上还要套。但是撇开稍微有些arbitrary的旗民差异,只作为北京民俗口述史来看还是超级好看的。 知道这本书是看见网上有人贴出的内容 读下来感觉不错 十篇文章记叙了十位满族妇女的生活及家事 作为口述历史材料 颇有看头 也是了解当时北京(北方)风土人情的不错的资料 2019年读的第一本书,怎么就透着那么可气。一老太太儿子出去办事儿把她急憋死了,主要太远了不放心,去哪儿了?廊坊。还一老太太家住白石桥,说逃难可跑老远了,跑哪儿了?二里沟。就透着那股子,八旗子弟的没用劲儿。 书中提到的很多地方现在都不在了,很多习俗也已经丢了,喜欢的那个老北京不知道跑去哪里了。越看越憋屈。 北京这座城市实在太重要、太特殊了,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太多样、太复杂了。“北京人”的标签,既可以属于中关村的程序员,也可以概括798的艺术家;那些散布在北京各个角落的“文字民工”、自由画手,也都是北京这座城市的代言人。即使是那些被视作“diduan人口”的大兴区新建村... 对口述史,北京史感兴趣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社科出版社2009年版的《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上下册)。豆瓣评分8.4,刚去逛了一下发现连一篇儿长评都没有!真是可惜。5年版权到期后,2015年北京出版社请定老师重新编排再版,由此有了我们今天说的这套书(5本)。这里要提一下新旧... 本书出版之时,基本上书中的老奶奶都过世了。感谢有一些人能在活历史消失之前记录下来。书中没有多大的道理,但是多年的经历比一些史书上的资料更接地气,也更易与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百年匆匆,往事尘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无论富贵贫穷,能有自己的主意,能有自己... 《胡同里的姑奶奶》名字听起来有些小傲慢,却简单明了的指出了本书写作的人物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 从书名可知,本书的采访对象均为女性,书中主要讲述了老北京旗人妇女的故事。这也与本书所在的丛书《北京口述历史》(5卷本)中的另一本《八旗子弟的世界》以男性为采... 《胡同里的姑奶奶》,书名俏皮,读来有趣。 这是定宜庄为十一位旗人妇女做的口述访谈,书中传递了很多在历史转折时期满族妇女的生活信息,对于我们了解辛亥革命前后旗人妇女的生活状况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虽然作者的访谈对象只有十一位,但是这些妇女身上所传递的信息是非常丰...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