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东风 法国知识分子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 [美] 理查德·沃林 2017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东风
副标题:法国知识分子与20世纪60年代的遗产 作者:[美] 理查德·沃林 出版社: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1388 出版时间:2017 页数:536 定价:68.00 内容简介: 原作名: The Wind from the East: French Intellectual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Legacy of the 1960s ◆2012年《金融时报》最佳历史类图书 ◆托尼·朱特与迈克尔·沃尔泽一致推荐 ◆解读60年代法国知识分子 揭示“五月风暴”中的中国因素 ···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法国最杰出的智识精英受“毛主义”鼓舞,极大地拓展了政治与文化想象。学生、左翼群体、智识精英一起推动了席卷整个法国的“五月风暴”,对当时的局势与日常生活政治展开批判,意图通过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运动来复兴法国的市民和文化生活。 理查德·沃林指出,60年代流行于法国智识精英中的“毛主义热”与中国现实并无实质关联。通过回顾60年代法国文化与政治生活,《东风》力图揭示“毛主义”是如何出人意料地影响了法国的民主政治进程。 ··· 【学者及媒体评论】 对1968年“五月风暴”的写作大多数沉湎于怀旧或失望之中,理查德·沃林对这段往事的论述却秉持审慎、公正的... ◆2012年《金融时报》最佳历史类图书 ◆托尼·朱特与迈克尔·沃尔泽一致推荐 ◆解读60年代法国知识分子 揭示“五月风暴”中的中国因素 ···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法国最杰出的智识精英受“毛主义”鼓舞,极大地拓展了政治与文化想象。学生、左翼群体、智识精英一起推动了席卷整个法国的“五月风暴”,对当时的局势与日常生活政治展开批判,意图通过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运动来复兴法国的市民和文化生活。 理查德·沃林指出,60年代流行于法国智识精英中的“毛主义热”与中国现实并无实质关联。通过回顾60年代法国文化与政治生活,《东风》力图揭示“毛主义”是如何出人意料地影响了法国的民主政治进程。 ··· 【学者及媒体评论】 对1968年“五月风暴”的写作大多数沉湎于怀旧或失望之中,理查德·沃林对这段往事的论述却秉持审慎、公正的精神。在关于1986年法国左翼运动的所有作品中,《东风》是我读到的最棒的一部……对20世纪60年代全球的动荡局势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不容错过。 ——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作者 · 理查德·沃林引人入胜地叙述了法国左派的行为,对其蠢行与幻想给予了应有的重视,而且还竭力去捕捉、评价其解放效果。 ——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 理查德·沃林从一种复杂的问题意识出发,剖析了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本书是一次极具深度的沉思——对政治见解之形成的沉思。《东风》堪称一次精神上的奥德赛。 ——迈克尔·拜伦特(Michael C. Behrent),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 理查德·沃林记录了这样一群人:尽管他们有时显得荒唐可笑,却一贯秉持深刻和严谨的态度来思考并行动。因此,《东风》堪称一部具有价值和时代意义的优秀著作。 ——《华尔街日报》 【作者简介】 理查德·沃林(Richard Wolin),美国政治思想史家,著名国际左翼学者,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历史、比较文学和政治学杰出教授,著有《存在的政治》《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文化批评的观念》《海德格尔的弟子》《非理性的诱惑》等多部作品。 ··· 【译者简介】 董树宝 博士,副教授,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访问学者,现担任北方工业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法国当代哲学与美学、中西比较哲学、西方文学与文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译作另有《混沌互渗》、《对话》(待出)、《 荒岛 及其他文本》(合译,待出)等。 第7章 福柯与毛主义者:生命政治与介入行动 第8章 不可能的遗产:从文化革命到结社民主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大约40年后,1968年仍然是一个当代政治必不可少的参照点。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参加竞选的承诺之一是他会超越20世纪60年代的各种分歧,将美国政治推进到一个和谐平稳期。就其本身而言,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的竞选活动不停地爆料奥巴马在早年政治生涯与20世纪60年代前激进分子威廉姆·阿耶斯(William Ayers)的交往,... , 这套丛书还有 《神圣人》,《哲学与政治之间谜一般的关系》,《万物的签名》,《当下的哲学》,《剩余的时间》 等。 我们在当代应当如何评价五月风暴的意义?从工运中心主义的革命到分散的自发的革命,从政治领域的夺权到日常生活的革命,沃林给了非常详细的论述。萨特、Kristeva、福柯、戈达尔……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熠熠生辉的时代。各种政治立场碰撞转变,简直有毒。 理查德·沃林对“五月风暴”的论述秉持审慎公正的精神,分析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毛主义”在法国学生和智识精英以及左翼群体中的影响,描绘了阿尔都塞、萨特、福柯、戈达尔、戴高乐等人物群像,反思这段往事对法国政治进程的影响。 在漫长的航班上读完了大半,译得非常流畅,写得更精彩。理查德沃林本身的理论素养和优势在这本书里体现得非常明显。这本书写出了马克思主义在60年代后面临的种种困境,在我理解,尤其是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和工人阶层的削弱,使得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和所期许的工人阶级革命的理想产生了巨大的鸿沟。东风,可以理解为法国学生为了重新弥合这种鸿沟而试图采纳的东方资源。可惜,现实没能给这种尝试一点点成功的契机。 “五月风暴”真正的余波与其初衷截然相反,其实是对这个问题的反思:“一个人如何避免自己成为法西斯主义者,特别是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革命激进分子的时候?我们如何从我们的言语与行为、我们的内心与快乐中清除法西斯主义?”选毛主义的角度切入,特别好。 看到友鄰「讀過」,所以在這個號上補標一遍。對我這兩年的興趣影響很大的一本書。好的開題就贏了一半,Richard Wolin這個迷人的選題不是誰都做得了的。也因為international Maoism的題目容易把人帶溝裡,要想少一分先入之見,就要多讀一分史料。問題是,像Tel Quel那種刊物,沒有受過哲學專業訓練的人根本不可能把它當歷史文獻讀,難就難在這裡。 1. 存在主义的介入概念对结构主义取消主体性力量的一种反击与讽刺 2. 正统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僵化与官僚化并经由五月风暴,从传统的阶级经济斗争转变为对日常生活的反殖民,文化而非经济的革命与力比多政治 3. GM的希望从传统的工人阶级转变为所有受到侮辱与贬低的下等人与边缘人,例如女性与同性恋运动 4. 普遍知识分子所坚持的某些普遍性的价值与特殊知识分子潜入权力的内部进行反抗,前者如萨特,后者如成立监狱... 1. 存在主义的介入概念对结构主义取消主体性力量的一种反击与讽刺 2. 正统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僵化与官僚化并经由五月风暴,从传统的阶级经济斗争转变为对日常生活的反殖民,文化而非经济的革命与力比多政治 3. GM的希望从传统的工人阶级转变为所有受到侮辱与贬低的下等人与边缘人,例如女性与同性恋运动 4. 普遍知识分子所坚持的某些普遍性的价值与特殊知识分子潜入权力的内部进行反抗,前者如萨特,后者如成立监狱调查小组的福柯 5. 遥远东方再次充当幻想的投射,为衰弱贫血的法国注入再次GM的新血,从而反思自身 “法兰西—1968”,彼地彼时已在当代历史的墙垣上镌刻下深深的印痕:对于追慕者,那一年五月天的学生游行代表着青春与梦想的美好年华,是一代人关于自由、和平、反帝国主义和文化理想的激情喷涌;之于批判者,那些诱人的词语不过是冠冕堂皇的伪装,掩盖着文化、理性与原... 有一段时期,对1968年五月巴黎左翼运动的反思几乎成为当代法国知识分子的必修课。可以说,以“五月精神”为坐标轴,摆置自己的思想归属,是他们的一次站队表态。回过头来看,1968年后的每一个十年都或多或少掀起新的反思。单是一头扎进法国当代思想史这个万花筒,就可以看清法... 以前看Simone Weil的评传,非常佩服:那么一个文文弱弱的虔诚天主教小姑娘,居然是个共产主义者,竟然跑到工厂当女工。 现在看这本《东边来的风》,才发现,法国的天主教+法共,远不止Weil一个人。当时名声最大的恐怕就是Althusser了。铁派法共Althusser当时请求跟教皇见面,... 萧轶/文 1968 年1月,法国青年和体育部长弗朗索瓦·米索福前往巴黎大学楠泰尔学院为游泳池落成剪彩。由于不满大学对于男生访问女生宿舍的严格限制,一些学生围住部长,德裔无政府主义者、外号“红毛丹尼”的丹尼尔·科恩-班迪质问,“为何从不谈论学生性方面问题”,部长轻率... 这本书反复将共产主义和人道主义对立,比如说福柯领悟到人道主义更为重要,由此脱离左派运动等等。 这种对立貌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法国左派运动号召知识分子进工厂做工等等,这也应当被视作某种人道主义行为吧。 我认为共产主义跟人道主义有不少重叠交叉地方。 作者假如要把两... 中肯的评价:这本挺难读的。断断续续,分了两三口气才看完。人名一堆,理论一堆,信手拈来,往往只提几个关键人名、概念,甚至大量的隐喻和曲笔。作者是基于对法国理论有一定了解基础的口吻在阐述,嗯,是的,也就是说默认读者对法国理论和五月风暴了解不止一星半点,看过大量相... 和作者观点差异很大,四星完全是因为他对六七十年代的法国毛主义做了细致的梳理。 后面朱特的推荐语说这本书“审慎公正”,个人并不赞同。详实细致可以,但说这本书“公正”并不合适。它的情感色彩、意识形态倾向非常明显不加掩饰,我对这种写法没意见,但显然不能用“审慎公正... 文/王绍贝 20世纪60、70年代,正值二战后西方步入发达工业化社会的时期,经过了近三十年的休养生息(法国经历了所谓的“辉煌三十年”经济奇迹),经济上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消费主义盛行,但消费社会的弊端也开始显现,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不断积累,贫富分化,拜金主义,精神价值... p.168:如何看待西蒙·莱斯[Simon Leys,比利时汉学家皮埃尔·里克曼斯(Pierre Ryckmans)的笔名]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报告《毛主席的新服饰》(Chairman Mao’s New Clothes)中的揭露呢?按,这是戏仿《国王的新衣》而来,当作《毛主席的新衣》 p.260-261:乔森潘对法国记者解释说:“总理波尔布特和我深受法国思想精神的影响启蒙时代、卢梭和孟德斯鸠。”像哲学家一样,红色高棉领导人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将古代政体向... 2017-12-17 12:03 2人喜欢 p.168:如何看待西蒙·莱斯[Simon Leys,比利时汉学家皮埃尔·里克曼斯(Pierre Ryckmans)的笔名]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报告《毛主席的新服饰》(Chairman Mao’s New Clothes)中的揭露呢?按,这是戏仿《国王的新衣》而来,当作《毛主席的新衣》p.260-261:乔森潘对法国记者解释说:“总理波尔布特和我深受法国思想精神的影响启蒙时代、卢梭和孟德斯鸠。”像哲学家一样,红色高棉领导人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将古代政体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进程加以概念化:按,这里说的“哲学家”原文恐是philosophe,这里特指“启蒙哲人”;“古代政体”应是ancient regime,这也是特定名词,通常译为“旧制度”p.320:既然索莱尔斯和克里斯蒂娃对中文都是略知一二,那么《太凯尔》派就把他们自己彻底改造为“中国专家”:从上下文看似应是“虽然……但仍然”的句式p.366:福柯不得不激活、复兴他称之为“非理性不受干扰的工作”(sovereign enterprise of unreason) ,自从启蒙运动以来,“非理性”就被隔离、囚禁并因此缄默了:按此处“sovereign”是指独立自主的,因为启蒙运动后,非理性不再具有独立性而被压制了,故可译为“非理性独立自主的事业” “ ‘ 二战 ’ 后法国人口急剧增长,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有见识有教养的公民,他们开始寻求政治参与的新途径与可能性。前所未有的 ‘ 光辉三十年 ’ 的经济繁荣使青年人、特别是来自中产阶层的青年人不再受制于物质条件的约束,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物质保障来接受教育,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开始寻求更加重视归属感、注重自我表达、追求生活质量的日常生活变革。大学的... 2017-04-03 18:43 1人喜欢 “ ‘ 二战 ’ 后法国人口急剧增长,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有见识有教养的公民,他们开始寻求政治参与的新途径与可能性。前所未有的 ‘ 光辉三十年 ’ 的经济繁荣使青年人、特别是来自中产阶层的青年人不再受制于物质条件的约束,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物质保障来接受教育,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开始寻求更加重视归属感、注重自我表达、追求生活质量的日常生活变革。大学的快速扩张虽然满足了更多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诉求,但大学的课程和管理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以便适应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课程内容枯燥乏味、令人窒息,与青年学生的政治文化诉求极为脱节,大学被讽刺为 ‘ 贩卖知识的机器 ’ 和‘ 文凭工厂 ’ 。” “ ‘ 二战 ’ 后法国人口急剧增长,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有见识有教养的公民,他们开始寻求政治参与的新途径与可能性。前所未有的 ‘ 光辉三十年 ’ 的经济繁荣使青年人、特别是来自中产阶层的青年人不再受制于物质条件的约束,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物质保障来接受教育,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开始寻求更加重视归属感、注重自我表达、追求生活质量的日常生活变革。大学的... 2017-04-03 18:43 1人喜欢 “ ‘ 二战 ’ 后法国人口急剧增长,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有见识有教养的公民,他们开始寻求政治参与的新途径与可能性。前所未有的 ‘ 光辉三十年 ’ 的经济繁荣使青年人、特别是来自中产阶层的青年人不再受制于物质条件的约束,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物质保障来接受教育,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开始寻求更加重视归属感、注重自我表达、追求生活质量的日常生活变革。大学的快速扩张虽然满足了更多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诉求,但大学的课程和管理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以便适应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课程内容枯燥乏味、令人窒息,与青年学生的政治文化诉求极为脱节,大学被讽刺为 ‘ 贩卖知识的机器 ’ 和‘ 文凭工厂 ’ 。” 在1968年的竞选演讲中,总统候选人罗伯特·肯尼迪雄辩有力地概括了一代人普遍的、根深蒂固的不满: 在纯粹持续的经济进步中,在无限累积的世俗商品中,我们既寻不到国家目的,也看不到个人满足,我们既不能通过道琼斯平均指数来估量国家精神,也不能通过国民生产总值来估量国家成就。因为国家生产总值包括空气污染和我们清除高速公路交通伤亡事故的救护车……国民生产总值包括红杉的毁坏和苏必利尔湖的毁灭。它随着汽油弹、导弹... 2019-05-04 14:28 在1968年的竞选演讲中,总统候选人罗伯特·肯尼迪雄辩有力地概括了一代人普遍的、根深蒂固的不满:在纯粹持续的经济进步中,在无限累积的世俗商品中,我们既寻不到国家目的,也看不到个人满足,我们既不能通过道琼斯平均指数来估量国家精神,也不能通过国民生产总值来估量国家成就。因为国家生产总值包括空气污染和我们清除高速公路交通伤亡事故的救护车……国民生产总值包括红杉的毁坏和苏必利尔湖的毁灭。它随着汽油弹、导弹和核弹头的生产而增长……它包括……美化暴力向孩子推销商品的电视节目……它不考虑我们的孩子们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不关心我们工厂的行事准则和我们街道的安全等类似问题……总之,它衡量一切,除了那些令生活有价值的东西。(20世纪60年代的)新闻记者、学者和知识分子惊呼,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是否有可能是一条通向现代化的、切实可行的道路,是否有可能是一条可以避免主导性西方模式的扰乱与错位的道路。由此,中国的社会主义为那些对一切政治劝服和政治意向感到破灭的西方人兼做了一块投影屏幕。 在1968年的竞选演讲中,总统候选人罗伯特·肯尼迪雄辩有力地概括了一代人普遍的、根深蒂固的不满: 在纯粹持续的经济进步中,在无限累积的世俗商品中,我们既寻不到国家目的,也看不到个人满足,我们既不能通过道琼斯平均指数来估量国家精神,也不能通过国民生产总值来估量国家成就。因为国家生产总值包括空气污染和我们清除高速公路交通伤亡事故的救护车……国民生产总值包括红杉的毁坏和苏必利尔湖的毁灭。它随着汽油弹、导弹... 2019-05-04 14:28 在1968年的竞选演讲中,总统候选人罗伯特·肯尼迪雄辩有力地概括了一代人普遍的、根深蒂固的不满:在纯粹持续的经济进步中,在无限累积的世俗商品中,我们既寻不到国家目的,也看不到个人满足,我们既不能通过道琼斯平均指数来估量国家精神,也不能通过国民生产总值来估量国家成就。因为国家生产总值包括空气污染和我们清除高速公路交通伤亡事故的救护车……国民生产总值包括红杉的毁坏和苏必利尔湖的毁灭。它随着汽油弹、导弹和核弹头的生产而增长……它包括……美化暴力向孩子推销商品的电视节目……它不考虑我们的孩子们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不关心我们工厂的行事准则和我们街道的安全等类似问题……总之,它衡量一切,除了那些令生活有价值的东西。(20世纪60年代的)新闻记者、学者和知识分子惊呼,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是否有可能是一条通向现代化的、切实可行的道路,是否有可能是一条可以避免主导性西方模式的扰乱与错位的道路。由此,中国的社会主义为那些对一切政治劝服和政治意向感到破灭的西方人兼做了一块投影屏幕。 造反的理论灵感没有来自知识分子精英……而是来自边缘群体:像《论辩》团体、“情境主义国际”和“社会主义或野蛮”等左翼小派别……令法国知识分子吃惊的是……他们发现自己处于追随者而非领导者的奇怪位置上……“五月风暴”敲响了知识分子的丧钟。 2019-03-09 14:20 造反的理论灵感没有来自知识分子精英……而是来自边缘群体:像《论辩》团体、“情境主义国际”和“社会主义或野蛮”等左翼小派别……令法国知识分子吃惊的是……他们发现自己处于追随者而非领导者的奇怪位置上……“五月风暴”敲响了知识分子的丧钟。 “五月运动”的独特性在于它向传统的政治斗争形式提出了挑战……符合一种新的、具有多种价值的政治动力,而这种动力早已超越阶级社会的二元对立模式。 2019-03-09 14:17 “五月运动”的独特性在于它向传统的政治斗争形式提出了挑战……符合一种新的、具有多种价值的政治动力,而这种动力早已超越阶级社会的二元对立模式。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