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五色四藩
副标题:多语文本中的内亚民族史地研究 作者:乌云毕力格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5229 出版时间:2017 页数:400 定价:88.00 内容简介: 《五色四藩——多语文本中的内亚民族史研究》分上下两编。 上编“多语文本与内亚关系研究”主要是内亚民族史相关的内容,涉及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天山北路卫拉特草原等区域的满蒙、蒙藏和满臧之间的政治关系,从时间上来讲,主要集中在清前期。本编共十一章,由十一篇独立的论文组成,分别为《明朝兵部档所见林丹汗与察哈尔蒙古》、《绰克图台吉的历史与历史记忆》、《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满文档案及其流传》、《车臣汗汗位承袭的变化》、《清太宗与扎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康熙初年清朝对归降喀尔喀人的设旗编佐》、《外藩蒙古内扎萨克盟的雏形》、《1705年西藏事变的真相》、《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的真相》、《噶尔丹与藏传佛教上层》、《图尔扈特汗廷与西藏关系(1643—1732)》。 下编“蒙古历史地理研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明末漠南蒙古喀喇沁、东土默特部的游牧地... 《五色四藩——多语文本中的内亚民族史研究》分上下两编。 上编“多语文本与内亚关系研究”主要是内亚民族史相关的内容,涉及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天山北路卫拉特草原等区域的满蒙、蒙藏和满臧之间的政治关系,从时间上来讲,主要集中在清前期。本编共十一章,由十一篇独立的论文组成,分别为《明朝兵部档所见林丹汗与察哈尔蒙古》、《绰克图台吉的历史与历史记忆》、《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满文档案及其流传》、《车臣汗汗位承袭的变化》、《清太宗与扎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康熙初年清朝对归降喀尔喀人的设旗编佐》、《外藩蒙古内扎萨克盟的雏形》、《1705年西藏事变的真相》、《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的真相》、《噶尔丹与藏传佛教上层》、《图尔扈特汗廷与西藏关系(1643—1732)》。 下编“蒙古历史地理研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明末漠南蒙古喀喇沁、东土默特部的游牧地考证,第二是清初神秘的“察哈尔国”游牧地的考证,第三是17世纪上半叶中亚卫拉特人各部的游牧地考,第四是关于清代蒙古地图文献的点滴。共有六章,分别为《清初“察哈尔国”游牧所在》、《东土默特游牧地之变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地之地望》、《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之分布》、《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手绘蒙古游牧图及其价值》、《清代克什克腾旗的两幅游牧图》。 乌云毕力格,德国波恩大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清史研究所双聘教授,国学院副院长、清史研究所满文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蒙古史学会会长。 从事蒙古史研究、中亚民族关系史研究、满蒙文档案文献研究和清史研究。1987年以来,用蒙、汉、德、英等文在国内外 发表了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和硕特史略》、《Ueberlieferungsgeschichte des Berichts ueber den Feldzug des Kangxi-Kaisers gegen Galdan (1696-1697)》、《喀喇沁万户研究》、《 阿萨喇克其史 研究》、《十七世纪蒙古史论考》等,主持整理出版《清内阁蒙古堂档》、《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等。 第五章 清太宗与扎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 第六章 康熙初年清朝对归降喀尔喀人的设旗编佐 第七章 外藩蒙古内扎萨克盟的雏形 第八章 1705年西藏事变的真相 第九章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的真相 第十章 噶尔丹与藏传佛教上层 第十一章 土尔扈特汗廷与西藏关系(1643-1732) 下编 蒙古历史地理研究 第1章 清初“察哈尔国”游牧所在 第二章 东土默特游牧地之变迁 第三章 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地之地望 第四章 十七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之分布 第五章 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手绘蒙古游牧图及其价值 第六章 清代克什克腾旗的两幅游牧图 · · · · · · 單那篇《噶爾丹與藏傳佛教上層》就讓人佩服!噶爾丹並非冷戰背景下,「清華」塑造的分裂主義奸險小人,也非蘇蒙塑造的蒙古民族獨立英雄。而是一個為了捍衛西藏佛國與清帝國鬥爭的忠誠佛教君主,虔誠的信仰都在其所作的悔罪詩中表露無遺 多语言考订极精,说明汉语史料之不可信,源自史官修史目的是颂圣,因而故意剪裁史料。《1705年西藏事变的真相》、《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的真相》索隐出的真相配合《十八世纪前期的中原和西藏》,如果拍成电视剧,绝对是阴谋大片 第一部分容易些 第二部分历史地理相关完全不懂 只能翻了翻 不过吐槽清末民初的地图翻译问题 把蒙藏委员会黑出翔 可以以小见大吧 棒,内容无权评价,方法是正途无疑。三观也比心总存邪念如z某,l某强不知哪里去。如果说最喜欢的,应该是五,六世达赖以及噶尔丹的一组 多语言考订极精,说明汉语史料之不可信,源自史官修史目的是颂圣,因而故意剪裁史料。《1705年西藏事变的真相》、《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的真相》索隐出的真相配合《十八世纪前期的中原和西藏》,如果拍成电视剧,绝对是阴谋大片 第一部分容易些 第二部分历史地理相关完全不懂 只能翻了翻 不过吐槽清末民初的地图翻译问题 把蒙藏委员会黑出翔 可以以小见大吧 前些日子看到乌云毕力格选上了2017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读了此书,确实名至实归。本书方法论是 多语文本 ,研究对象就是 内亚 的 史 和 地 。 多语文本 乌云毕力格的多语研究应该启发自他的老师亦邻真和魏弥贤,这在本书绪论中就有讲到。在本书中,蒙古语、满语、汉语文献齐上...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感情,往往在无形中决定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土尔扈特人笃信佛教,出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多种需求,他们一直以来都和西藏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不断来西藏朝圣,派僧人赴藏学佛,还从西藏延请高僧大德和医生。这样的交流,使土尔扈特和西藏紧密联系在一起。18世纪70年代土尔扈特人最终离开伏尔加河流域,历尽千辛万苦,付出重大牺牲回归故土,当然有其当时诸多现实的原因(主要是俄罗斯帝国的欺压... 2018-03-20 09:29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感情,往往在无形中决定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土尔扈特人笃信佛教,出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多种需求,他们一直以来都和西藏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不断来西藏朝圣,派僧人赴藏学佛,还从西藏延请高僧大德和医生。这样的交流,使土尔扈特和西藏紧密联系在一起。18世纪70年代土尔扈特人最终离开伏尔加河流域,历尽千辛万苦,付出重大牺牲回归故土,当然有其当时诸多现实的原因(主要是俄罗斯帝国的欺压),但这一壮举背后深远而伟大的精神力量就是土尔扈特人坚定的佛教信仰。假设土尔扈特人全族已皈依了东正教,他们恐怕就很容易融入俄罗斯社会,很难说会踏上东归之路。 据此可以推断,土尔扈特人早已皈依藏传佛教,至迟在16世纪末佛教在土尔扈特人中已被广泛传播。土尔扈特人离开故土西迁到伏尔加河流域后,虽然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游牧民族为邻,且受到俄罗斯东正教势力越来越强大的压力,但他们一直毫不动摇地“重佛教,敬达赖喇嘛”。因此,“熬茶礼佛”,谒见达赖喇嘛,接受达赖喇嘛的封号,仍然是西迁以后土尔扈特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018-03-20 09:21 据此可以推断,土尔扈特人早已皈依藏传佛教,至迟在16世纪末佛教在土尔扈特人中已被广泛传播。土尔扈特人离开故土西迁到伏尔加河流域后,虽然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游牧民族为邻,且受到俄罗斯东正教势力越来越强大的压力,但他们一直毫不动摇地“重佛教,敬达赖喇嘛”。因此,“熬茶礼佛”,谒见达赖喇嘛,接受达赖喇嘛的封号,仍然是西迁以后土尔扈特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第二次亲征是1696年10月14日至1697年l月12日,时至秋末,康熙帝不断得到噶尔丹处境艰难,难于过冬,必来归服的消息,判断噶尔丹一定来投降,故亲到呼和浩特,一边在土默特和鄂尔多斯等地打猎,一边等待噶尔丹来降。噶尔丹得知康熙帝亲临呼和浩特后,为了在清军进攻前争取时间,派使者到康熙处谎称来降。康熙轻信谎报,与喝尔丹约定70天后立即回京。所以,康熙皇帝这次出巡算不上什么军事远征,如后文所述,其实是一次以打猎为主... 2018-03-20 09:04 第二次亲征是1696年10月14日至1697年l月12日,时至秋末,康熙帝不断得到噶尔丹处境艰难,难于过冬,必来归服的消息,判断噶尔丹一定来投降,故亲到呼和浩特,一边在土默特和鄂尔多斯等地打猎,一边等待噶尔丹来降。噶尔丹得知康熙帝亲临呼和浩特后,为了在清军进攻前争取时间,派使者到康熙处谎称来降。康熙轻信谎报,与喝尔丹约定70天后立即回京。所以,康熙皇帝这次出巡算不上什么军事远征,如后文所述,其实是一次以打猎为主要内容的“休假”。把皇帝的这次出巡要写成“亲征”史,史官们当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西北方略》对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喝尔丹的记载问题特别多。 二木氏还指出,汉语图是译自蒙古语的,蒙古语图的信息远比汉语图丰富。该文最后分析了清末民初蒙古地图大多数成为汉语地图的原因,他认为,清朝末年推行“新政”以后,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从间接转变为直接统治,出于官僚们业务管理的便利等需要,汉语地图多了起来。汉语地图的增多与以汉族为中心的“国民国家”的形成(民国)有密切关系。 2018-03-19 22:30 二木氏还指出,汉语图是译自蒙古语的,蒙古语图的信息远比汉语图丰富。该文最后分析了清末民初蒙古地图大多数成为汉语地图的原因,他认为,清朝末年推行“新政”以后,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从间接转变为直接统治,出于官僚们业务管理的便利等需要,汉语地图多了起来。汉语地图的增多与以汉族为中心的“国民国家”的形成(民国)有密切关系。 按,五色四藩大国,即东方之白色肃良古惕、速而不思,南方黄色撒儿塔兀勒、兀儿土惕,西方红色汉儿与南家子,北方黑色吐蕃与唐兀惕,东北必贴古惕,东南巴勒布,西南奇列惕,西北大食,中央之四十万青色蒙古与瓦剌。——《白史》 2018-02-14 23:13 按,五色四藩大国,即东方之白色肃良古惕、速而不思,南方黄色撒儿塔兀勒、兀儿土惕,西方红色汉儿与南家子,北方黑色吐蕃与唐兀惕,东北必贴古惕,东南巴勒布,西南奇列惕,西北大食,中央之四十万青色蒙古与瓦剌。——《白史》 所以,从希伯来语或阿拉美语源头开始,对《旧约书》进行"流传史"视野下的文本研究,以语文学方法发现流传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因素,并对各种变化、变异的过程、轨迹和原因做出历史的、批判的解释,最后达到复原《旧约书》本来面貌、揭示变异文本真相之目的。这其实是一个极好的文本综合研究方法。 2018-02-14 23:44 所以,从希伯来语或阿拉美语源头开始,对《旧约书》进行"流传史"视野下的文本研究,以语文学方法发现流传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因素,并对各种变化、变异的过程、轨迹和原因做出历史的、批判的解释,最后达到复原《旧约书》本来面貌、揭示变异文本真相之目的。这其实是一个极好的文本综合研究方法。 以《土尔扈特汗廷与西藏关系(1643—1732)》一章为例,1731—1732年,生活在伏尔加河流域东欧平原的土尔扈特人使团借道俄罗斯,路经蒙古高原和清朝内地前往西藏,诣见七世达赖喇嘛,为他们新立的汗王请汗号和印玺。这是土尔扈特和西藏关系史上鲜为人知的史实。 2018-02-14 23:48 以《土尔扈特汗廷与西藏关系(1643—1732)》一章为例,1731—1732年,生活在伏尔加河流域东欧平原的土尔扈特人使团借道俄罗斯,路经蒙古高原和清朝内地前往西藏,诣见七世达赖喇嘛,为他们新立的汗王请汗号和印玺。这是土尔扈特和西藏关系史上鲜为人知的史实。 Überreste是指那些给人们无意中提供历史信息和知识的,原属当时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从其最初形成就不以讲授历史为目的的史料,因此笔者称之为“遗留性史料”。该定义的第一层意思,是指出这类史料的属性和流传方式,即这类史料本身就是历史事件(事物)的组成部分,属于“历史”,而不属于“历史记述”。它们或有形(如实物的、文字的、实物与文字合二为一的)或无形(抽象形态的)地保留至今,但都是从当时的历史事件中直接遗... 2018-02-15 00:14 Überreste是指那些给人们无意中提供历史信息和知识的,原属当时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从其最初形成就不以讲授历史为目的的史料,因此笔者称之为“遗留性史料”。该定义的第一层意思,是指出这类史料的属性和流传方式,即这类史料本身就是历史事件(事物)的组成部分,属于“历史”,而不属于“历史记述”。它们或有形(如实物的、文字的、实物与文字合二为一的)或无形(抽象形态的)地保留至今,但都是从当时的历史事件中直接遗留下来的,其流传没有经过第三者的“报道”、“描述”“塑造”等中介行为。该定义的第二层意思,是强调这类史料形成的原因和目的。它的最大特点在于,这类史料的形成不是以记载历史、给世人传授历史知识为目的,它形成的原因与诉说历史、记载历史毫不相干。该定义的最后一个含义,是解释了它的史料本质。它的属性、流传方式和形成的目的都说明,作为史料它是被动的、无意识的,没有受到作者的历史思想和价值判断倾向的影响。它们是历史的残存和遗留,是可靠的史料。对这类史料首先需要进行的是鉴别真伪。 与它相对的是Tradition ,它是专门以讲授历史为目的,由一个或若干个有明确目的的作者(编者)创造的文献。它们是对历史的记述,其中贯穿着作者的目的、立场、观点和感情以及编撰水平等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故笔者译为“记述性料”。“记述性史料”的特点在于:第一,这些史料尽量解释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说明因果关系和经过。因为它是讲“历史”的。如说“遗留性史料”提供的是历史事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历史过程的一个“点”,那么“记述性史料”提供的则是事情的方方面面和事件经过的“连接点”;第二,它显得再完整、圆满,也不过是作者(编者)精神机器的产品,是历史的间接反映。因为这种史料是作者(编者)对史实的了解、理解和说明的产物,所以它往往受到作者对史实的认识程度和所采取的态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这类史料的评判,不仅需要鉴别真伪,还需要判断正误。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感情,往往在无形中决定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土尔扈特人笃信佛教,出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多种需求,他们一直以来都和西藏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不断来西藏朝圣,派僧人赴藏学佛,还从西藏延请高僧大德和医生。这样的交流,使土尔扈特和西藏紧密联系在一起。18世纪70年代土尔扈特人最终离开伏尔加河流域,历尽千辛万苦,付出重大牺牲回归故土,当然有其当时诸多现实的原因(主要是俄罗斯帝国的欺压... 2018-03-20 09:29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感情,往往在无形中决定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土尔扈特人笃信佛教,出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多种需求,他们一直以来都和西藏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不断来西藏朝圣,派僧人赴藏学佛,还从西藏延请高僧大德和医生。这样的交流,使土尔扈特和西藏紧密联系在一起。18世纪70年代土尔扈特人最终离开伏尔加河流域,历尽千辛万苦,付出重大牺牲回归故土,当然有其当时诸多现实的原因(主要是俄罗斯帝国的欺压),但这一壮举背后深远而伟大的精神力量就是土尔扈特人坚定的佛教信仰。假设土尔扈特人全族已皈依了东正教,他们恐怕就很容易融入俄罗斯社会,很难说会踏上东归之路。 据此可以推断,土尔扈特人早已皈依藏传佛教,至迟在16世纪末佛教在土尔扈特人中已被广泛传播。土尔扈特人离开故土西迁到伏尔加河流域后,虽然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游牧民族为邻,且受到俄罗斯东正教势力越来越强大的压力,但他们一直毫不动摇地“重佛教,敬达赖喇嘛”。因此,“熬茶礼佛”,谒见达赖喇嘛,接受达赖喇嘛的封号,仍然是西迁以后土尔扈特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018-03-20 09:21 据此可以推断,土尔扈特人早已皈依藏传佛教,至迟在16世纪末佛教在土尔扈特人中已被广泛传播。土尔扈特人离开故土西迁到伏尔加河流域后,虽然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游牧民族为邻,且受到俄罗斯东正教势力越来越强大的压力,但他们一直毫不动摇地“重佛教,敬达赖喇嘛”。因此,“熬茶礼佛”,谒见达赖喇嘛,接受达赖喇嘛的封号,仍然是西迁以后土尔扈特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第二次亲征是1696年10月14日至1697年l月12日,时至秋末,康熙帝不断得到噶尔丹处境艰难,难于过冬,必来归服的消息,判断噶尔丹一定来投降,故亲到呼和浩特,一边在土默特和鄂尔多斯等地打猎,一边等待噶尔丹来降。噶尔丹得知康熙帝亲临呼和浩特后,为了在清军进攻前争取时间,派使者到康熙处谎称来降。康熙轻信谎报,与喝尔丹约定70天后立即回京。所以,康熙皇帝这次出巡算不上什么军事远征,如后文所述,其实是一次以打猎为主... 2018-03-20 09:04 第二次亲征是1696年10月14日至1697年l月12日,时至秋末,康熙帝不断得到噶尔丹处境艰难,难于过冬,必来归服的消息,判断噶尔丹一定来投降,故亲到呼和浩特,一边在土默特和鄂尔多斯等地打猎,一边等待噶尔丹来降。噶尔丹得知康熙帝亲临呼和浩特后,为了在清军进攻前争取时间,派使者到康熙处谎称来降。康熙轻信谎报,与喝尔丹约定70天后立即回京。所以,康熙皇帝这次出巡算不上什么军事远征,如后文所述,其实是一次以打猎为主要内容的“休假”。把皇帝的这次出巡要写成“亲征”史,史官们当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西北方略》对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喝尔丹的记载问题特别多。 二木氏还指出,汉语图是译自蒙古语的,蒙古语图的信息远比汉语图丰富。该文最后分析了清末民初蒙古地图大多数成为汉语地图的原因,他认为,清朝末年推行“新政”以后,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从间接转变为直接统治,出于官僚们业务管理的便利等需要,汉语地图多了起来。汉语地图的增多与以汉族为中心的“国民国家”的形成(民国)有密切关系。 2018-03-19 22:30 二木氏还指出,汉语图是译自蒙古语的,蒙古语图的信息远比汉语图丰富。该文最后分析了清末民初蒙古地图大多数成为汉语地图的原因,他认为,清朝末年推行“新政”以后,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统治从间接转变为直接统治,出于官僚们业务管理的便利等需要,汉语地图多了起来。汉语地图的增多与以汉族为中心的“国民国家”的形成(民国)有密切关系。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