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独立思考 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第2版 (美)朱迪丝·博斯著 高清PDF 商务印书馆 2016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内容简介 死刑是否应该废除?UFO是否存在?堕胎合乎道德吗?同性婚姻应该合法化吗?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 在这个全媒体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浩如烟海的信息,它们往往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甚至相互矛盾,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批判性思维技能将借你一双慧眼,帮助你成为独立的思考者。 本书是一部畅销的美国批判性思维课程教科书。与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书籍不同,它不仅从逻辑学、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的怀疑精神等角度介绍正确的思维方法,而且从当前世界现实问题入手,利用批判性思维技巧,对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商业、媒体、科学/学术等领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性批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启发性,是现代公民建立科学精神、学会独立思考、不盲从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朱迪丝·博斯1990年获得波斯顿大学社会伦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美国罗德岛大学哲学系担任教职,之后在布朗大学医学院担任副教务长,直到2004年退休,享受专职作家生活。她撰写了10部书籍,包括小说《欺骗之岛》(Deception Island)以及大学教科书如《独立思考》(Think)、《生活中的伦理学》(Ethics for Life)等。 ![]() 目 录 目录: 简要目录 1 批判性思维为什么很重要 2 2 理性与情绪 30 3 语言与沟通 56 4 知识、证据与思维中的错误 84 5 非形式谬误 116 6 论证的识别、分析和构建 144 7 归纳论证 172 8 演绎论证 200 9 伦理与道德决策 228 10 市场营销与广告 260 11 大众传媒 286 12 科学 310 13 法律与政治 340 详细目录 第一章 批判性思维为什么很重要 2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6 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6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7 优秀批判性思维者的特征 8 分析技能 8 有效的沟通 8 调查和研究技能 8 灵活性与包容模糊性 9 心智开放的怀疑态度 9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0 注意力、专注力和好奇心 11 合作学习 12 批判性思维与自我发展 13 在生活中自我反省 13 制定合理的人生计划 13 面对挑战 15 自尊的重要性 15 民主国家的批判性思维 15 妨碍批判性思维的因素 18 思维的三层模型 18 抗 拒 19 抗拒的类型 19 思想狭隘 22 合理化与双重思想 24 认知失调和社会失调 25 压力障碍 26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大学入学平权法案的观点 27 第二章 理性与情绪 30 什么是理性 33 关于理性的传统观点 33 性别、种族、年龄与理性 34 梦与解决问题 37 情绪在批判性思维中的作用 38 关于情绪的传统观点 38 情绪智力与情绪的积极影响 38 情绪的消极影响 40 理性与情绪的结合 40 人工智能、理性与情绪 41 人工智能领域 44 计算机会思考吗? 44 计算机能够感知情绪吗? 44 信仰与理性 45 信仰主义:信仰高于理性 45 理性主义:宗教信仰与理智的结合 46 批判理性主义:信仰与理性是一致的 47 宗教、灵性与生活决策 48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人工智能的灵性与进化的不同观点 51 第三章 语言与沟通 56 何为语言 59 语言的功能 59 非言语语言 61 定 义 63 外延与内涵意义 64 约定定义 64 词典定义 65 精确定义 65 说服性定义 67 评价定义 67 五个标准 67 基于模糊定义的舌战 68 沟通风格 69 沟通的个体风格 69 沟通风格、性别和种族 70 沟通风格的文化差异 72 使用语言来操纵 73 情绪性语言 73 修辞手法 74 欺骗与说谎 77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美国大学校园是否应该设立自由言论区的观点 80 第四章 知识、证据与思维中的错误 84 人类知识及其局限性 87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87 思维的结构 87 评估证据 88 直接经验和错误记忆 88 传闻和轶事证据的不可靠性 89 专家与可靠性 90 评估某个观点的证据 92 研究资源 94 思维中的认知和知觉错误 95 知觉错误 96 对随机数据的错误知觉 97 难忘事件错误 98 概率错误 99 自我服务偏差 101 自我实现预言 105 社会错误与社会偏见 106 “非我即他”错误 106 社会期望 107 群体压力与服从 108 责任分散 109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UFO(不明飞行物)是否存在的不同观点 111 第五章 非形式谬误 116 什么是谬误 119 歧义谬误 119 语词歧义 119 构型歧义 120 错置重音 121 分解谬误 121 不相关谬误 122 个人攻击(人身攻击)谬误 122 诉诸强力(恐吓策略) 123 诉诸怜悯 125 诉诸众人 126 诉诸无知 128 以偏概全 128 稻草人谬误 130 转移注意力(熏青鱼谬误) 131 包含无理假设的谬误 132 窃取论题 132 不恰当地诉诸权威 133 暗设圈套的问题 133 虚假两难法 133 不合理的因果谬误 135 滑坡谬误 135 自然主义谬误 137 避免谬误的策略 137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美国向伊拉克开战的观点 140 第六章 论证的识别、分析和构建 144 什么是议题 147 确定一个议题 147 询问准确的问题 147 论证与修辞术 148 区分修辞术与论证 149 避免修辞术 149 识别论证 151 命 题 151 前提与结论 151 非论证:解释和条件陈述 152 拆分和图解论证 153 将论证拆分为命题 153 识别复杂论证中的前提与结论 154 对论证进行图解 155 评价论证 158 清晰性:论证是清晰的还是模糊不清的? 158 可靠性:这些前提是否有证据支持? 158 相关性:前提与结论是否存在相关? 159 完整性:是否存在未阐明的前提与结论? 159 合理性:前提是正确的吗?能支持结论吗? 161 构建论证 161 构建论证的步骤 161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同性婚姻的观点 167 第七章 归纳论证 172 什么是归纳论证 175 日常生活中对归纳论证的运用 175 概 括 175 使用民意调查、普通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概括 175 将概括运用到具体个案中 179 运用概括来评价归纳论证 180 类 比 182 类比的运用 182 基于类比的论证 183 将类比用作驳斥论证的工具 184 对基于类比的归纳论证进行评价 185 因果论证 186 因果关系 187 相 关 187 构建因果关系 188 公众政策和日常生活决策中的因果论证 189 评价因果论证 191 批判性思维之问:透视大麻合法化 192 第八章 演绎论证 200 什么是演绎论证 203 演绎推理和三段论 203 有效论证和无效论证 203 合理论证和不合理论证 204 演绎论证的类型 204 排除法论证 204 数学法论证 206 定义法论证 207 假言三段论 207 肯定前件式 208 否定后件式 210 连锁论证 210 评价假言三段论的有效性 210 评价假言三段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11 直言三段论 211 直言三段论的标准形式 212 数量和性质 212 利用维恩图图解命题 213 利用维恩图评价直言三段论 214 将普通论证转换为标准形式 216 将日常命题改写为标准形式 216 找出论证中的三个词项 217 将论证改写成标准形式 217 批判性思维之问:透视死刑 219 第九章 伦理与道德决策 228 什么是道德推理 231 道德价值观与幸福 231 良知和道德情操 232 道德推理的发展 236 劳伦斯·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36 卡罗尔·吉利根关于女性道德推理的观点 237 大学生的道德推理发展 237 道德理论:道德是相对的 239 伦理主观主义 239 文化相对主义 240 道德理论:道德是普遍的 242 功利主义(以结果为基础的道德规范) 242 义务论(以责任为基础的道德规范) 243 自然权利理论 245 美德伦理 246 道德论证 246 识别道德论证 246 构建道德论证 247 评价道德论证 249 解决道德困境问题 250 批判性思维之问:透视堕胎 252 第十章 市场营销与广告 260 消费文化中的营销 262 市场研究 262 避免思维中的证实偏差和其他错误 263 营销策略 266 SWOT 模型 266 消费者对营销策略的觉察 269 广告与媒体 270 广告在媒体中的作用 271 植入式广告 272 电视广告与儿童 273 广告评价 274 广告中常见的谬误 274 修辞手法和误导性语言 276 错误和薄弱的论证 276 对广告的一些批评 278 批判性思维之问:透视广告与儿童 280 第十一章 大众传媒 286 美国的大众传媒 289 大众传媒的兴起 289 当今的媒体 289 新闻媒体 290 新闻报道的可靠性 291 哗众取宠与新闻娱乐化 291 新闻中的偏差 292 新闻分析的深度 292 证实偏差 296 科学报道 296 科学发现的歪曲报道 296 政府影响和偏差 297 对科学报道进行评价 298 互联网 298 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99 社交网站 299 被称为“伟大平衡器”的互联网 300 互联网的滥用:色情作品和网络剽窃 302 媒介素养:一种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302 媒体体验 302 解释媒体信息 303 批判性思维之问: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剽窃现象 305 第十二章 科学 310 什么是科学 313 科学革命 313 科学假设 313 科学的局限性 314 科学与宗教 315 科学方法 316 1. 识别问题 317 2. 提出原始假设 317 3. 搜集附加信息并提炼假设 318 4. 检验假设 320 5. 以检验或实验结果为基础来评价假设 321 评价科学假设 321 好的假设应当与研究问题相关 321 好的假设应当与完善的理论保持一致 321 好的假设应当简单 323 好的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和可证伪的 323 好的假设应当拥有预测力 323 鉴别科学与伪科学假设 323 研究方法与科学实验 325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325 现场实验 326 控制实验 327 单组(前后测)实验 328 评价实验设计 329 解释实验结果 330 科学实验中的伦理问题 330 托马斯·库恩与科学范式 332 常规科学与范式 332 科学革命和范式转换 333 批判性思维之问:当进化论遇上智能设计理论 334 第十三章 法律与政治 340 政府的社会契约论 343 自然状态 343 社会契约论 343 国际法律 344 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 344 代议制民主:防止“多数人暴政”的机制 345 自由民主:保护个人权利 345 政治竞选和选举 345 投票:权利还是责任? 348 美国政府的行政机构 349 行政机构的作用 349 行政命令和国家安全 349 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349 美国政府的立法机构 351 立法机构的作用 351 公民与立法 351 不公正的法律和不合作主义 353 美国政府的司法机构 356 司法机构的作用 356 证据规则 357 法律推理与判例原则 357 陪审义务 359 批判性思维之问:征兵制与《通用国家服役法案》(2007) 360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