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 18世纪至今艺术的美学和哲学 [法国] 让马力·舍费尔 2012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现代艺术
副标题:18世纪至今艺术的美学和哲学
作者:[法国] 让马力·舍费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2593
出版时间:2012
页数:483
定价:38.00
内容简介: 本书对十八世纪至今的艺术进行了美学与哲学层面的思考,检视了以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等大家为代表的美学和哲学观念,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独特的探讨。对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艺术哲学进行了犀利的批评,慎重而理智地呼吁人们用一种富有弹性的新方法来对待艺术。 现代“艺术世界”的思辨的艺术理论 有说服力的思辨的艺术理论定义:关于“现代主义”历史主义 审美与艺术 论审美快感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译后记 ·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实用主义美学》,《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美学谱系学》,《艺术与介入》,《超越美学》 等。 有达叔书评在,不用多讲了。卖给多抓鱼,说有圆珠笔划线,不收,我说不用退了,你们处理掉好了。#我的意思你们明白吧?# 关于艺术作为实体物的本质的问题本来就不在讨论范围内,作者的前言与正文有些矛盾之处。因为一般而言,作品生产、作者意图和艺术的接受都是相互割裂的,关于艺术实践本质的定义,从一开始就是超验性的且必须基于我们的审美判断力,而其根本问题是主观经验导致了个体审美判断的差异,而寻找艺术的本质以及如何去定义它,都无法从这个所谓的本质出发。 作者认为康德的影响下产生了“思辨美学”传统:浪漫派-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一线,其特点1.艺术神圣化 2. 总是给予艺术这个术语新的字面意义,似乎不符合的就不是真正好的艺术作品。于是它们又是自指的却又是指令性的。舍费尔认为这某种程度上源自康德那里审美判断的绝对主观性和普遍可描述可传达性之间的二律背反,而被思辨美学所无视的康德的“审美快感”或许能够提供真正的帮助。有些粗糙有些漏洞,翻译也确实... 作者认为康德的影响下产生了“思辨美学”传统:浪漫派-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一线,其特点1.艺术神圣化 2. 总是给予艺术这个术语新的字面意义,似乎不符合的就不是真正好的艺术作品。于是它们又是自指的却又是指令性的。舍费尔认为这某种程度上源自康德那里审美判断的绝对主观性和普遍可描述可传达性之间的二律背反,而被思辨美学所无视的康德的“审美快感”或许能够提供真正的帮助。有些粗糙有些漏洞,翻译也确实一般。五星是因为正好对上了我目前的困惑。 有达叔书评在,不用多讲了。卖给多抓鱼,说有圆珠笔划线,不收,我说不用退了,你们处理掉好了。#我的意思你们明白吧?# 作者认为康德的影响下产生了“思辨美学”传统:浪漫派-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一线,其特点1.艺术神圣化 2. 总是给予艺术这个术语新的字面意义,似乎不符合的就不是真正好的艺术作品。于是它们又是自指的却又是指令性的。舍费尔认为这某种程度上源自康德那里审美判断的绝对主观性和普遍可描述可传达性之间的二律背反,而被思辨美学所无视的康德的“审美快感”或许能够提供真正的帮助。有些粗糙有些漏洞,翻译也确实... 作者认为康德的影响下产生了“思辨美学”传统:浪漫派-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一线,其特点1.艺术神圣化 2. 总是给予艺术这个术语新的字面意义,似乎不符合的就不是真正好的艺术作品。于是它们又是自指的却又是指令性的。舍费尔认为这某种程度上源自康德那里审美判断的绝对主观性和普遍可描述可传达性之间的二律背反,而被思辨美学所无视的康德的“审美快感”或许能够提供真正的帮助。有些粗糙有些漏洞,翻译也确实一般。五星是因为正好对上了我目前的困惑。 关于艺术作为实体物的本质的问题本来就不在讨论范围内,作者的前言与正文有些矛盾之处。因为一般而言,作品生产、作者意图和艺术的接受都是相互割裂的,关于艺术实践本质的定义,从一开始就是超验性的且必须基于我们的审美判断力,而其根本问题是主观经验导致了个体审美判断的差异,而寻找艺术的本质以及如何去定义它,都无法从这个所谓的本质出发。 商务一直都是我十分信赖和尊敬的出版社,但是目前在读的这本书中丹托仅仅十三页的序言中就出现了翻译硬伤,这很不应该。 一切的起因都在P3的神译“水晶箱子”(Brillo Box),稍微翻阅过西方当代艺术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布里洛盒子”,但是本着对商务译者的信任,我一度怀疑译...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