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物性论
副标题: 作者:[古罗马]卢克莱修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30983 出版时间:2012 页数:390 定价:28.00 内容简介: •古罗马哲学长诗,现存唯一系统阐述古希腊罗马的原子唯物论的著作《物性论》 •《物性论》由著名译者蒲隆精心翻译 •译林经典书系“译林人文精选”的又一部必读名著 朝气蓬勃、叱咤世界的大胆诗人、——马克思 仿佛读到一位古人在预言今天许多科学家的世界观。——亚马逊书评 《物性论》是卢克莱修的哲学长诗。1473年整理出版,是现存唯一系统阐述古希腊罗马的原子唯物论的著作。共分为六卷,分别论述了物体和虚空,自然及其规律,灵魂、感觉和情欲,天体的生灭和人类的起源以及其他一些异常现象的由来。全书融哲学、科学与诗歌为一体,依据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论,以大量事例阐明伊壁鸠鲁的学说,批判了灵魂不死和灵魂轮回说及神创论,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于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灵魂的本性及规律的认识。 卢克莱修(约前99~前55),古罗马哲学家。他继承古代原子学说,特别是阐述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永恒的,提出了“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幸福在于摆脱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得到精神的安宁和心情的恬静。著有哲学长诗《物性论》。 这套丛书还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宽容》,《论共和国》,《沉思录》,《论义务》 等。 被卡尔维诺吸引来看的神奇老智慧书...通篇原子云云,但是谈虚空、谈运动、谈心灵和灵魂、尤其谈生命和死亡,意外的生动好读又富感染力 之前虽然知道他的哲学思想但没想到写得这么前卫大胆,凌烟之前讲的等哲学家根据抽屉原理启发基础科学的玩笑话真有道理 2100年前就会有这样的哲学思想再一次说明科学是一种自然哲学 被卡尔维诺吸引来看的神奇老智慧书...通篇原子云云,但是谈虚空、谈运动、谈心灵和灵魂、尤其谈生命和死亡,意外的生动好读又富感染力 亲自读一读从前政治课本里总结过的寥寥几句,有种迷之真实感。作为一个一知半解的文科生,觉得这是量子力学的雏形?以及如果把“虚空”改成“时空”,就真的神作了。 1. 生前死后的“对称”与“非对称” 死后的状态(而非死亡本身)是否会伤害一个人?卢克莱修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运用“对称性论证”的方式(Symmetry Argument)证明了他的观点。他将无穷尽的时间看做一条直线,人的一生是这直线上的一小段,甚至是一个点,这样人的生前与死后就... Lucretius Atomist theory against men s fear of deat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main argument: 1. The universe which has no border consists of void and ultimate particles which compose objects; 2. Changes imply destruction; 3. Soul, the combination of mind an... Lucretius的这本书是整个freshman学年唯一一本从拉丁语翻译过来,并成书于罗马时期的reading,在整个古希腊的世界中很特别。将它的位置提前,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要和lab science中的atom theory相联系,另一个是探讨nature到底是什么,读Socrates和Plato,再读Lucretius,...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基本上继承了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观点,全文分为6卷,谈论了物质原理、世界与人类的历史、天文地理、疾病等众多方面知识,是古罗马时期的一本百科全书。 第一卷 原子与虚空 讲了世界的构成。 宇宙由物质和虚空构成。世界物质是守恒的,原子既不会凭空出现也... 最为印象深刻两个地方 只谈第一个 “理性所不能完全从我们身上驱开的/剩下来的本性上的痕迹总算很少/所以没有什么能阻止一个人/去过一种配得上神灵的生活。” 卢克莱修追随伊壁鸠葛学派的理论,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设想,将理解万物的自然性作为破除宗教迷狂的药方。伊壁鸠葛学... 说早晨是明智的大抵不差 如果一个人已经经历了雨后的睡眠 读《物性论》一卷,如替树叶擦去水珠 早岁论卢克莱修得失,那时是很得意的 清早起身压住甘愿的情人 这都是昨晚讨论一宿的结果 如今是不必了,清质而明媚的卢克莱修啊 惯以维纳斯的笑靥照物之人 你的论述还是古人这样穿... 我手中的版本是1986年6月第2版,1997年10月第7次印刷。印刷错误有:第241页第十二行:“者或”应为“或者”;第229页注释②倒数第二行:“精测”应为“猜测”;第319页第二行:“毛葺葺”应为“毛茸茸”;第368页第9行:“黑越越”应为“黑魆魆”。 据罗素讲,卢克... P30,我们习惯于把它们描述为事物的“质料”、“生殖体”或者“种子”,或者称它们为“原子”,因为万物就是从它们,这些初始,形成的。 P36,我们必须陈述一些正确的原则,什么促成了太阳、月亮的运行,什么力量掌控着地球上的事务,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最洞彻的推理,发现精神的来源和心灵的性质。 P38,那我们就从她的第一大原则开始:无绝不会借助神力生出有来。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书》38。 “没有东西从不存在的东西... 2018-04-15 14:23 P30,我们习惯于把它们描述为事物的“质料”、“生殖体”或者“种子”,或者称它们为“原子”,因为万物就是从它们,这些初始,形成的。P36,我们必须陈述一些正确的原则,什么促成了太阳、月亮的运行,什么力量掌控着地球上的事务,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最洞彻的推理,发现精神的来源和心灵的性质。P38,那我们就从她的第一大原则开始:无绝不会借助神力生出有来。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书》38。 “没有东西从不存在的东西中产生,因为如果不需要一粒种子,那么每样东西都会从每样东西中产生出来。 P42,因此,你与其认为任何事物没有初始,就能存在,还不如认为许多形体为很多事物共有,恰如单词中的字母。P43, 第二大原则是:大自然把万物分解,回归它们的原素,但决不将任何事物化为乌有。参比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书》38,“如果消失了的东西被毁灭为不存在的东西,那么万物都会消亡,因为它们被分解成的东西不会存在”。 P76,因为愚人喜爱追捧他们看到的那些隐藏在颠倒黑白的语句中的东西,把娓娓动听的甜言蜜语和音调铿锵的华章丽句当成真理。P86,再说,如果万物全从四种东西创造出来,又化解恢复成它们,那为什么我们称它们为万物的元素,而不是相反,主张其他物体为它们的元素?因为它们是互生的,永远在它们中间变换颜色和整个性质。但如果你认为火、土和风,天空的微风、存留着的露水,能这样结合,以致在它们的结合里它们的性质都未改变,那么显然,什么都不能从它们身上创造出来,动物不能,连树那样的非动物也不能。P114,所以只要你锲而不舍跟上走,不用太辛苦你将会把这些问题真正理解透。因为一件事物会让另一件清楚明白;在你没看清自然神秘的内心前,黑夜不会把路从你面前抢走,所以事物肯定会为事物点燃亮光。P115,当狂风掀起大海的巨浪时,在岸边观望别人遭遇麻烦倒是幸事一桩。这并不是在幸灾乐祸,而是庆幸自己幸免于难,值得庆幸的还有看见大平原上两军鏖战,而你自己却脱离了危险。 “任何快乐与登临真理之巅(一座雄视万象的高山,空气永远清新、宁静)俯瞰下面谷中的谬误、彷徨、迷雾和风雨相比,皆会黯然失色。”[参比乔治·艾略特《费利克斯·霍尔特》第30章,以及约翰·贝杰曼(John Betjeman)《被钟声召唤》第七章标题“热水浴里的卢克莱修式的快乐”。] P116,然而最甜蜜不过的则是:安居在静院高堂里,智者的学说为其筑起的壁垒森严,居高临下,俯视别人四处彷徨,在人生的歧路上寻觅求索——较量才智,沽名钓誉,贪恋财富,夜以继日地劳碌流汗,要拼死拼活爬上权力的高峰。利令智昏的人哟!财迷心窍的人哟!P119,只有理性?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只不过是黑暗中永无止境的劳碌。P121,生物就靠彼此的相互交换活着。有些种类增加,有些种类消减。在短时间内生物的种类产生变化,像接力赛跑者把生命的火炬往下传递。P138,于是我们向前运动。这种情况可大相径庭。因为那时我们全身所有的物质显然违背我们的意志被迫向前运动,直到意志又把肢体牵制回来。这一点你是否明白?虽然很多人在外力驱使下被迫运动,往往违背意志贸然往前猛冲,然而我们的胸中有某种东西有力量与这种外力斗争,并予以抵制。P159,那虚伪无信的大海的陷阱、暴力和狡诈,永远别相信一片平静的海洋笑盈盈的背信的奉承。P207,现在老农频频摇头,连连叹息:他累坏了强壮的臂膀,却落得个颗粒无收的下场,每当他抚今思昔的时候,总要赞羡他的父辈的幸运。凝望着衰朽的老葡萄藤,这位农夫悲叹光阴似箭,他又怨天尤人:在敬畏神明的时代,古人只消用窄窄的一块地盘。远比现在要小,就能够轻轻松松地维持自己的生计。他不知道逐渐衰颓的万物在古老的岁月迁延的消磨下,正在走向它们的终点。P216,因为就像害怕黑暗的孩子,我们有时候在光天化日之下害怕——一些东西,想着它们也许会成真,其实它们并不比黑暗中让孩子提心吊胆的恐惧更加可怕。因此,这种心灵上的恐怖和阴暗非被驱散不可,这是必不可少的,但驱散它的不是阳光,不是白昼的亮光,而是自然的面貌和她的规律。P256,然而如果心灵是不死的,那么在临终时它就不会抱怨被遗散,反而会抱怨走出去了,像蛇一样蜕了自己的皮。P282,但如果你喜爱的东西均已告罄,,生命对你成了冤情,那为何还要想方设法增加?它们将会像其他的一样,没有欢乐可言,最终皆为尘埃。最好还是了结生命,了结麻烦。P325,因为我们习惯称为影子的东西不外乎就是被剥夺了光的空气。P356,在睡眠中记忆淡漠了,有气无力,当心灵认为它看见那人活着时,记忆却不持异议,也不说很久以前那人已经死了,由死亡的威力掌控。影像有节奏地运动,摇臂,蹬腿,这不足为奇——因为在我们睡眠时影像似乎就是这么做的。实际情况是第一个消亡以后,新的一个立即出生,取代了它的位置,前者似乎已经改变了它的姿态。P376,另外一些男孩,当种子初次渗入青春的狂潮,因为时光使其成熟,他们遇到了一个从某个身体漂流而来的影像,连带出如花似玉的面庞,这就激发起胀满了种子的部位,于是像真干其事一样,他们倾泻出大量液体,污染了衣裳。一旦男子气在我们的肢体内长壮,我说的这种种子就在我们身上骚动。不同的东西对不同的力量做出反应。但只有人从人身上汲取人的种子。种子一从它的隐居处出来,就周游身体的各个器官,并在腰部的一个固定地点聚集起来,直接激发生殖器官。这些器官胀满了种子,便渴望将它喷射到急切的向往牵引去的地方,身体便寻找那用爱损伤心灵的东西。P378,这就是我们的维纳斯;由此产生了爱这个名称;维纳斯的蜜滴从此滴进了心田,随之而来的是令人麻木的心痛。因为如果你的所爱不在,它的影像却仍在,那甜蜜的名字总在耳际回响。该死的影像啊!你必须逃离它们,把爱的一切洪流摒弃,把心思转开,将憋着的体液投进别的身体,把它放走,别受专一的爱情束缚,别把确定无疑、永无穷尽的忧愁与痛苦在你的心房里贮藏。(注, 伊壁鸠鲁派把性欲分类为对感官快乐的一种欲求,它合乎自然,但不一定必需:性的快感是真实的,因为它表现为触觉感官的“变种”,因此它是能够得到满足的,但它对人类生活不像食物、水、热量那样不可或缺。反过来爱被看作一种欲望,它既不合乎自然,也不是不可或缺:它被归类为对于某一类型的性(有特定的人)的恋物欲望,因此是满足不了的,因为相爱的人无法达到他们渴望的结合,因此就不能有与精神激情相应的肉体现实。总的来说,我们需要食物,喜欢美味佳肴也很自然,但只能吃某一品牌的巧克力就不合理性,也会令人虚弱;同样,坚持只与某一个人发生性关系对伊壁鸠鲁派而言是错误的(参比残篇456,483)。这一段卢克莱修汲取并颠覆了希腊——罗马爱情诗,尤其是警句诗的熟悉的意象。 )P386,然而,尽管被缠被套,你仍然能逃脱这种危险,除非你自己把路堵死,对你的意中人身心上的缺陷视而不见。因为被情欲蒙蔽了双眼,男人们做这种事屡见不鲜,给她们强加了她们其实不具备的优点。奇形怪状的丑妇被叫做甜蜜魔女,被当作至尊供奉。情郎彼此嘲笑,唆弄对方去哄维纳斯息怒,因为他的爱如此下作,各人却看不见自己灾难性的困境。黑姑娘就是栗子色女郎,又臭又脏是甜蜜的失调。绿眼睛?那就是灰眼睛的雅典娜。骨瘦如柴?那就是个小瞪羚。是个矮子?那就是美惠女神,机智的灵魂。高头大马?一身威严。如果是个结巴,是有一点咬舌儿,如果是哑子,她就是谦谦君子。如果是可恶的话匣子,无非是个小炮筒子,如果是个瘦死鬼,苗条身段杨柳腰。要是咳得死去活来,那是体质娇弱。如果身体虚胖,隆起一对大乳房,那就是给雅克斯喂奶的刻瑞斯。如果长个狮子鼻,她就是农牧林之神。如果两片嘴唇厚,她就是个“吻你醉”。P397,有时候一个并不美丽的女子被人爱上;因为有时候她凭借自己的作为,凭借外表的整洁和温柔喜人的手腕,能容易地让你习惯与她共度一生。除此之外——习惯生爱情。某物感受到一种敲打,不管多轻,久而久之,最终也得屈服。君不见就连水滴石穿这样的现象也能发生?摘自:《物性论》 — 〔古罗马〕卢克莱修在豆瓣阅读书店查看:本作品由译林出版社授权豆瓣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卢克来修归纳,关于宗教信仰的起源有两个原因:神的幻象,尤其是梦幻,和对自然现象起因的无知。 卢克来修归纳,关于宗教信仰的起源有两个原因:神的幻象,尤其是梦幻,和对自然现象起因的无知。 一个人真正的虔诚就是有能力 以平静的心态默察世界。 因为具有必死的架构的东西不可能穿越无限的年代直到现在一直在藐视永无终了的时光的威力。 2014-02-18 18:21 P30,我们习惯于把它们描述为事物的“质料”、“生殖体”或者“种子”,或者称它们为“原子”,因为万物就是从它们,这些初始,形成的。 P36,我们必须陈述一些正确的原则,什么促成了太阳、月亮的运行,什么力量掌控着地球上的事务,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最洞彻的推理,发现精神的来源和心灵的性质。 P38,那我们就从她的第一大原则开始:无绝不会借助神力生出有来。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书》38。 “没有东西从不存在的东西... 2018-04-15 14:23 P30,我们习惯于把它们描述为事物的“质料”、“生殖体”或者“种子”,或者称它们为“原子”,因为万物就是从它们,这些初始,形成的。P36,我们必须陈述一些正确的原则,什么促成了太阳、月亮的运行,什么力量掌控着地球上的事务,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最洞彻的推理,发现精神的来源和心灵的性质。P38,那我们就从她的第一大原则开始:无绝不会借助神力生出有来。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书》38。 “没有东西从不存在的东西中产生,因为如果不需要一粒种子,那么每样东西都会从每样东西中产生出来。 P42,因此,你与其认为任何事物没有初始,就能存在,还不如认为许多形体为很多事物共有,恰如单词中的字母。P43, 第二大原则是:大自然把万物分解,回归它们的原素,但决不将任何事物化为乌有。参比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书》38,“如果消失了的东西被毁灭为不存在的东西,那么万物都会消亡,因为它们被分解成的东西不会存在”。 P76,因为愚人喜爱追捧他们看到的那些隐藏在颠倒黑白的语句中的东西,把娓娓动听的甜言蜜语和音调铿锵的华章丽句当成真理。P86,再说,如果万物全从四种东西创造出来,又化解恢复成它们,那为什么我们称它们为万物的元素,而不是相反,主张其他物体为它们的元素?因为它们是互生的,永远在它们中间变换颜色和整个性质。但如果你认为火、土和风,天空的微风、存留着的露水,能这样结合,以致在它们的结合里它们的性质都未改变,那么显然,什么都不能从它们身上创造出来,动物不能,连树那样的非动物也不能。P114,所以只要你锲而不舍跟上走,不用太辛苦你将会把这些问题真正理解透。因为一件事物会让另一件清楚明白;在你没看清自然神秘的内心前,黑夜不会把路从你面前抢走,所以事物肯定会为事物点燃亮光。P115,当狂风掀起大海的巨浪时,在岸边观望别人遭遇麻烦倒是幸事一桩。这并不是在幸灾乐祸,而是庆幸自己幸免于难,值得庆幸的还有看见大平原上两军鏖战,而你自己却脱离了危险。 “任何快乐与登临真理之巅(一座雄视万象的高山,空气永远清新、宁静)俯瞰下面谷中的谬误、彷徨、迷雾和风雨相比,皆会黯然失色。”[参比乔治·艾略特《费利克斯·霍尔特》第30章,以及约翰·贝杰曼(John Betjeman)《被钟声召唤》第七章标题“热水浴里的卢克莱修式的快乐”。] P116,然而最甜蜜不过的则是:安居在静院高堂里,智者的学说为其筑起的壁垒森严,居高临下,俯视别人四处彷徨,在人生的歧路上寻觅求索——较量才智,沽名钓誉,贪恋财富,夜以继日地劳碌流汗,要拼死拼活爬上权力的高峰。利令智昏的人哟!财迷心窍的人哟!P119,只有理性?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只不过是黑暗中永无止境的劳碌。P121,生物就靠彼此的相互交换活着。有些种类增加,有些种类消减。在短时间内生物的种类产生变化,像接力赛跑者把生命的火炬往下传递。P138,于是我们向前运动。这种情况可大相径庭。因为那时我们全身所有的物质显然违背我们的意志被迫向前运动,直到意志又把肢体牵制回来。这一点你是否明白?虽然很多人在外力驱使下被迫运动,往往违背意志贸然往前猛冲,然而我们的胸中有某种东西有力量与这种外力斗争,并予以抵制。P159,那虚伪无信的大海的陷阱、暴力和狡诈,永远别相信一片平静的海洋笑盈盈的背信的奉承。P207,现在老农频频摇头,连连叹息:他累坏了强壮的臂膀,却落得个颗粒无收的下场,每当他抚今思昔的时候,总要赞羡他的父辈的幸运。凝望着衰朽的老葡萄藤,这位农夫悲叹光阴似箭,他又怨天尤人:在敬畏神明的时代,古人只消用窄窄的一块地盘。远比现在要小,就能够轻轻松松地维持自己的生计。他不知道逐渐衰颓的万物在古老的岁月迁延的消磨下,正在走向它们的终点。P216,因为就像害怕黑暗的孩子,我们有时候在光天化日之下害怕——一些东西,想着它们也许会成真,其实它们并不比黑暗中让孩子提心吊胆的恐惧更加可怕。因此,这种心灵上的恐怖和阴暗非被驱散不可,这是必不可少的,但驱散它的不是阳光,不是白昼的亮光,而是自然的面貌和她的规律。P256,然而如果心灵是不死的,那么在临终时它就不会抱怨被遗散,反而会抱怨走出去了,像蛇一样蜕了自己的皮。P282,但如果你喜爱的东西均已告罄,,生命对你成了冤情,那为何还要想方设法增加?它们将会像其他的一样,没有欢乐可言,最终皆为尘埃。最好还是了结生命,了结麻烦。P325,因为我们习惯称为影子的东西不外乎就是被剥夺了光的空气。P356,在睡眠中记忆淡漠了,有气无力,当心灵认为它看见那人活着时,记忆却不持异议,也不说很久以前那人已经死了,由死亡的威力掌控。影像有节奏地运动,摇臂,蹬腿,这不足为奇——因为在我们睡眠时影像似乎就是这么做的。实际情况是第一个消亡以后,新的一个立即出生,取代了它的位置,前者似乎已经改变了它的姿态。P376,另外一些男孩,当种子初次渗入青春的狂潮,因为时光使其成熟,他们遇到了一个从某个身体漂流而来的影像,连带出如花似玉的面庞,这就激发起胀满了种子的部位,于是像真干其事一样,他们倾泻出大量液体,污染了衣裳。一旦男子气在我们的肢体内长壮,我说的这种种子就在我们身上骚动。不同的东西对不同的力量做出反应。但只有人从人身上汲取人的种子。种子一从它的隐居处出来,就周游身体的各个器官,并在腰部的一个固定地点聚集起来,直接激发生殖器官。这些器官胀满了种子,便渴望将它喷射到急切的向往牵引去的地方,身体便寻找那用爱损伤心灵的东西。P378,这就是我们的维纳斯;由此产生了爱这个名称;维纳斯的蜜滴从此滴进了心田,随之而来的是令人麻木的心痛。因为如果你的所爱不在,它的影像却仍在,那甜蜜的名字总在耳际回响。该死的影像啊!你必须逃离它们,把爱的一切洪流摒弃,把心思转开,将憋着的体液投进别的身体,把它放走,别受专一的爱情束缚,别把确定无疑、永无穷尽的忧愁与痛苦在你的心房里贮藏。(注, 伊壁鸠鲁派把性欲分类为对感官快乐的一种欲求,它合乎自然,但不一定必需:性的快感是真实的,因为它表现为触觉感官的“变种”,因此它是能够得到满足的,但它对人类生活不像食物、水、热量那样不可或缺。反过来爱被看作一种欲望,它既不合乎自然,也不是不可或缺:它被归类为对于某一类型的性(有特定的人)的恋物欲望,因此是满足不了的,因为相爱的人无法达到他们渴望的结合,因此就不能有与精神激情相应的肉体现实。总的来说,我们需要食物,喜欢美味佳肴也很自然,但只能吃某一品牌的巧克力就不合理性,也会令人虚弱;同样,坚持只与某一个人发生性关系对伊壁鸠鲁派而言是错误的(参比残篇456,483)。这一段卢克莱修汲取并颠覆了希腊——罗马爱情诗,尤其是警句诗的熟悉的意象。 )P386,然而,尽管被缠被套,你仍然能逃脱这种危险,除非你自己把路堵死,对你的意中人身心上的缺陷视而不见。因为被情欲蒙蔽了双眼,男人们做这种事屡见不鲜,给她们强加了她们其实不具备的优点。奇形怪状的丑妇被叫做甜蜜魔女,被当作至尊供奉。情郎彼此嘲笑,唆弄对方去哄维纳斯息怒,因为他的爱如此下作,各人却看不见自己灾难性的困境。黑姑娘就是栗子色女郎,又臭又脏是甜蜜的失调。绿眼睛?那就是灰眼睛的雅典娜。骨瘦如柴?那就是个小瞪羚。是个矮子?那就是美惠女神,机智的灵魂。高头大马?一身威严。如果是个结巴,是有一点咬舌儿,如果是哑子,她就是谦谦君子。如果是可恶的话匣子,无非是个小炮筒子,如果是个瘦死鬼,苗条身段杨柳腰。要是咳得死去活来,那是体质娇弱。如果身体虚胖,隆起一对大乳房,那就是给雅克斯喂奶的刻瑞斯。如果长个狮子鼻,她就是农牧林之神。如果两片嘴唇厚,她就是个“吻你醉”。P397,有时候一个并不美丽的女子被人爱上;因为有时候她凭借自己的作为,凭借外表的整洁和温柔喜人的手腕,能容易地让你习惯与她共度一生。除此之外——习惯生爱情。某物感受到一种敲打,不管多轻,久而久之,最终也得屈服。君不见就连水滴石穿这样的现象也能发生?摘自:《物性论》 — 〔古罗马〕卢克莱修在豆瓣阅读书店查看:本作品由译林出版社授权豆瓣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P30,我们习惯于把它们描述为事物的“质料”、“生殖体”或者“种子”,或者称它们为“原子”,因为万物就是从它们,这些初始,形成的。 P36,我们必须陈述一些正确的原则,什么促成了太阳、月亮的运行,什么力量掌控着地球上的事务,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最洞彻的推理,发现精神的来源和心灵的性质。 P38,那我们就从她的第一大原则开始:无绝不会借助神力生出有来。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书》38。 “没有东西从不存在的东西... 2018-04-15 14:23 P30,我们习惯于把它们描述为事物的“质料”、“生殖体”或者“种子”,或者称它们为“原子”,因为万物就是从它们,这些初始,形成的。P36,我们必须陈述一些正确的原则,什么促成了太阳、月亮的运行,什么力量掌控着地球上的事务,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最洞彻的推理,发现精神的来源和心灵的性质。P38,那我们就从她的第一大原则开始:无绝不会借助神力生出有来。见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书》38。 “没有东西从不存在的东西中产生,因为如果不需要一粒种子,那么每样东西都会从每样东西中产生出来。 P42,因此,你与其认为任何事物没有初始,就能存在,还不如认为许多形体为很多事物共有,恰如单词中的字母。P43, 第二大原则是:大自然把万物分解,回归它们的原素,但决不将任何事物化为乌有。参比伊壁鸠鲁《致希罗多德书》38,“如果消失了的东西被毁灭为不存在的东西,那么万物都会消亡,因为它们被分解成的东西不会存在”。 P76,因为愚人喜爱追捧他们看到的那些隐藏在颠倒黑白的语句中的东西,把娓娓动听的甜言蜜语和音调铿锵的华章丽句当成真理。P86,再说,如果万物全从四种东西创造出来,又化解恢复成它们,那为什么我们称它们为万物的元素,而不是相反,主张其他物体为它们的元素?因为它们是互生的,永远在它们中间变换颜色和整个性质。但如果你认为火、土和风,天空的微风、存留着的露水,能这样结合,以致在它们的结合里它们的性质都未改变,那么显然,什么都不能从它们身上创造出来,动物不能,连树那样的非动物也不能。P114,所以只要你锲而不舍跟上走,不用太辛苦你将会把这些问题真正理解透。因为一件事物会让另一件清楚明白;在你没看清自然神秘的内心前,黑夜不会把路从你面前抢走,所以事物肯定会为事物点燃亮光。P115,当狂风掀起大海的巨浪时,在岸边观望别人遭遇麻烦倒是幸事一桩。这并不是在幸灾乐祸,而是庆幸自己幸免于难,值得庆幸的还有看见大平原上两军鏖战,而你自己却脱离了危险。 “任何快乐与登临真理之巅(一座雄视万象的高山,空气永远清新、宁静)俯瞰下面谷中的谬误、彷徨、迷雾和风雨相比,皆会黯然失色。”[参比乔治·艾略特《费利克斯·霍尔特》第30章,以及约翰·贝杰曼(John Betjeman)《被钟声召唤》第七章标题“热水浴里的卢克莱修式的快乐”。] P116,然而最甜蜜不过的则是:安居在静院高堂里,智者的学说为其筑起的壁垒森严,居高临下,俯视别人四处彷徨,在人生的歧路上寻觅求索——较量才智,沽名钓誉,贪恋财富,夜以继日地劳碌流汗,要拼死拼活爬上权力的高峰。利令智昏的人哟!财迷心窍的人哟!P119,只有理性?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只不过是黑暗中永无止境的劳碌。P121,生物就靠彼此的相互交换活着。有些种类增加,有些种类消减。在短时间内生物的种类产生变化,像接力赛跑者把生命的火炬往下传递。P138,于是我们向前运动。这种情况可大相径庭。因为那时我们全身所有的物质显然违背我们的意志被迫向前运动,直到意志又把肢体牵制回来。这一点你是否明白?虽然很多人在外力驱使下被迫运动,往往违背意志贸然往前猛冲,然而我们的胸中有某种东西有力量与这种外力斗争,并予以抵制。P159,那虚伪无信的大海的陷阱、暴力和狡诈,永远别相信一片平静的海洋笑盈盈的背信的奉承。P207,现在老农频频摇头,连连叹息:他累坏了强壮的臂膀,却落得个颗粒无收的下场,每当他抚今思昔的时候,总要赞羡他的父辈的幸运。凝望着衰朽的老葡萄藤,这位农夫悲叹光阴似箭,他又怨天尤人:在敬畏神明的时代,古人只消用窄窄的一块地盘。远比现在要小,就能够轻轻松松地维持自己的生计。他不知道逐渐衰颓的万物在古老的岁月迁延的消磨下,正在走向它们的终点。P216,因为就像害怕黑暗的孩子,我们有时候在光天化日之下害怕——一些东西,想着它们也许会成真,其实它们并不比黑暗中让孩子提心吊胆的恐惧更加可怕。因此,这种心灵上的恐怖和阴暗非被驱散不可,这是必不可少的,但驱散它的不是阳光,不是白昼的亮光,而是自然的面貌和她的规律。P256,然而如果心灵是不死的,那么在临终时它就不会抱怨被遗散,反而会抱怨走出去了,像蛇一样蜕了自己的皮。P282,但如果你喜爱的东西均已告罄,,生命对你成了冤情,那为何还要想方设法增加?它们将会像其他的一样,没有欢乐可言,最终皆为尘埃。最好还是了结生命,了结麻烦。P325,因为我们习惯称为影子的东西不外乎就是被剥夺了光的空气。P356,在睡眠中记忆淡漠了,有气无力,当心灵认为它看见那人活着时,记忆却不持异议,也不说很久以前那人已经死了,由死亡的威力掌控。影像有节奏地运动,摇臂,蹬腿,这不足为奇——因为在我们睡眠时影像似乎就是这么做的。实际情况是第一个消亡以后,新的一个立即出生,取代了它的位置,前者似乎已经改变了它的姿态。P376,另外一些男孩,当种子初次渗入青春的狂潮,因为时光使其成熟,他们遇到了一个从某个身体漂流而来的影像,连带出如花似玉的面庞,这就激发起胀满了种子的部位,于是像真干其事一样,他们倾泻出大量液体,污染了衣裳。一旦男子气在我们的肢体内长壮,我说的这种种子就在我们身上骚动。不同的东西对不同的力量做出反应。但只有人从人身上汲取人的种子。种子一从它的隐居处出来,就周游身体的各个器官,并在腰部的一个固定地点聚集起来,直接激发生殖器官。这些器官胀满了种子,便渴望将它喷射到急切的向往牵引去的地方,身体便寻找那用爱损伤心灵的东西。P378,这就是我们的维纳斯;由此产生了爱这个名称;维纳斯的蜜滴从此滴进了心田,随之而来的是令人麻木的心痛。因为如果你的所爱不在,它的影像却仍在,那甜蜜的名字总在耳际回响。该死的影像啊!你必须逃离它们,把爱的一切洪流摒弃,把心思转开,将憋着的体液投进别的身体,把它放走,别受专一的爱情束缚,别把确定无疑、永无穷尽的忧愁与痛苦在你的心房里贮藏。(注, 伊壁鸠鲁派把性欲分类为对感官快乐的一种欲求,它合乎自然,但不一定必需:性的快感是真实的,因为它表现为触觉感官的“变种”,因此它是能够得到满足的,但它对人类生活不像食物、水、热量那样不可或缺。反过来爱被看作一种欲望,它既不合乎自然,也不是不可或缺:它被归类为对于某一类型的性(有特定的人)的恋物欲望,因此是满足不了的,因为相爱的人无法达到他们渴望的结合,因此就不能有与精神激情相应的肉体现实。总的来说,我们需要食物,喜欢美味佳肴也很自然,但只能吃某一品牌的巧克力就不合理性,也会令人虚弱;同样,坚持只与某一个人发生性关系对伊壁鸠鲁派而言是错误的(参比残篇456,483)。这一段卢克莱修汲取并颠覆了希腊——罗马爱情诗,尤其是警句诗的熟悉的意象。 )P386,然而,尽管被缠被套,你仍然能逃脱这种危险,除非你自己把路堵死,对你的意中人身心上的缺陷视而不见。因为被情欲蒙蔽了双眼,男人们做这种事屡见不鲜,给她们强加了她们其实不具备的优点。奇形怪状的丑妇被叫做甜蜜魔女,被当作至尊供奉。情郎彼此嘲笑,唆弄对方去哄维纳斯息怒,因为他的爱如此下作,各人却看不见自己灾难性的困境。黑姑娘就是栗子色女郎,又臭又脏是甜蜜的失调。绿眼睛?那就是灰眼睛的雅典娜。骨瘦如柴?那就是个小瞪羚。是个矮子?那就是美惠女神,机智的灵魂。高头大马?一身威严。如果是个结巴,是有一点咬舌儿,如果是哑子,她就是谦谦君子。如果是可恶的话匣子,无非是个小炮筒子,如果是个瘦死鬼,苗条身段杨柳腰。要是咳得死去活来,那是体质娇弱。如果身体虚胖,隆起一对大乳房,那就是给雅克斯喂奶的刻瑞斯。如果长个狮子鼻,她就是农牧林之神。如果两片嘴唇厚,她就是个“吻你醉”。P397,有时候一个并不美丽的女子被人爱上;因为有时候她凭借自己的作为,凭借外表的整洁和温柔喜人的手腕,能容易地让你习惯与她共度一生。除此之外——习惯生爱情。某物感受到一种敲打,不管多轻,久而久之,最终也得屈服。君不见就连水滴石穿这样的现象也能发生?摘自:《物性论》 — 〔古罗马〕卢克莱修在豆瓣阅读书店查看:本作品由译林出版社授权豆瓣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卢克来修归纳,关于宗教信仰的起源有两个原因:神的幻象,尤其是梦幻,和对自然现象起因的无知。 卢克来修归纳,关于宗教信仰的起源有两个原因:神的幻象,尤其是梦幻,和对自然现象起因的无知。 一个人真正的虔诚就是有能力 以平静的心态默察世界。 因为具有必死的架构的东西不可能穿越无限的年代直到现在一直在藐视永无终了的时光的威力。 2014-02-18 18:21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