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与传统 存在之基本规定的一个问题史式导论 维尔纳·马克思 2012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海德格尔与传统
副标题:存在之基本规定的一个问题史式导论
作者:维尔纳·马克思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07083
出版时间:2012
页数:309
定价:45.00
内容简介: 本书并不仅仅对海德格尔哲学进行评述,而是试图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存在、本质以及人的本质的传统界定的意义的阐释,达到澄明存在、本质以及人的本质的基本特征的深层含义的目的,这也是海德格尔试图做到的,进而形成或许能够超越海德格尔的思考成果。 维尔纳·马克思(Werner Marx),1910年9月19日生于德国鲁尔河畔的米尔海姆,是特利尔城的马克思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包括卡尔·马克思)的直系后裔。他曾在柏林、波恩、弗莱堡随当时一些一流的学者学习法律和哲学,并于1933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38年他举家逃往纽约,在“流亡大学”(后来成为社会研究新学院)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从1949年一直到1964年,维尔纳·马克思都在新学院从教。之后他回到了弗莱堡大学,接替了海德格尔留下的教席,直到1979年退休。在这期间,他还接替欧根·芬克担任了弗莱堡大学胡塞尔档案馆馆长的职务,直到1994年11月21日逝世。 真是简练、精确、深刻的分析!我一位朋友说这是同类主题的书中最好的一本,我也觉得如此。 卡尔马克思的旁系后裔讲解海德格尔。薄薄的一本很精要,确实很好,可惜没有太多讨论海德格尔思想“转折”的原因。不过很清晰,第一个开端的终结就必然要求人们思第二个开端,而这依赖于对第一个开端的基本特征的彻底经验和思索。无论是前苏格拉底还是后苏格拉底,存在都是“当下化”的在场,不管是突然的逗留还是持恒的逗留。有没有一种克服存在之现在在场意义的新意义呢?Ereignis,大道,很东方——一种曾在、在场和将来... 卡尔马克思的旁系后裔讲解海德格尔。薄薄的一本很精要,确实很好,可惜没有太多讨论海德格尔思想“转折”的原因。不过很清晰,第一个开端的终结就必然要求人们思第二个开端,而这依赖于对第一个开端的基本特征的彻底经验和思索。无论是前苏格拉底还是后苏格拉底,存在都是“当下化”的在场,不管是突然的逗留还是持恒的逗留。有没有一种克服存在之现在在场意义的新意义呢?Ereignis,大道,很东方——一种曾在、在场和将来的同时性意义。无怪乎后期思索存在与人的本质关联,要从艺术、语言和思出发。虽然是基于他个人的经验,但他确信被允诺的第二个开端的人的本质和存在的新意义的来临。 我目前读过最好的海德格尔导论。本书以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实体论、本质论为背景,把海氏思想看作一种克服该传统的尝试。在传统中「太阳之下无新事」,没有纯然的创造,而海氏试图以另一种方式把创造、「新东西」引进来。传统的实体-本质论被「第一开端」所规定,这个开端被海德格尔对希腊人之基本经验的「后想」清理出来,呈现为从「无」中奠出基础的一系列「Ereignis」:人把自然之力暴力地俘获在语言、艺术作品里(... 我目前读过最好的海德格尔导论。本书以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实体论、本质论为背景,把海氏思想看作一种克服该传统的尝试。在传统中「太阳之下无新事」,没有纯然的创造,而海氏试图以另一种方式把创造、「新东西」引进来。传统的实体-本质论被「第一开端」所规定,这个开端被海德格尔对希腊人之基本经验的「后想」清理出来,呈现为从「无」中奠出基础的一系列「Ereignis」:人把自然之力暴力地俘获在语言、艺术作品里(当然还有政治的维度),这才有了真理的原初发生,第一片「林中空地」。第一开端终结于技术-形而上学,但海氏把自己看作是将第一开端之隐退者接引入「另一开端」之显现者的人。在「另一开端」中,取代暴力者之位置的是一系列倾听者,在天地神人的四方圆舞里扮演一个合格的玩伴,使得物化和世界化在其环化的镜射游戏中发生。 马克思的成名作,写于1962年,不过也很清晰地论述海德格尔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将重点放在了海德格尔如何克服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所继承的传统上,把存在问题从本体论形而上学中解救出来。不过海德格尔这类哲学家不能太过深入地挖掘,因为越挖掘就越模糊,甚至就不知道海德格尔在说什么,甚至连《存在与时间》的存在论分析都会变得模糊。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