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副标题: 作者:黄小彦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44973 出版时间:2013 页数:115 定价:16 内容简介: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鲜明思想,在政治观点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篇论文中,卢俊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指出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而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这篇论文可谓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 这套丛书还有 《国富论》,《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精神分析新论》,《战争论》 等。 “因为不管我们如何对不平等进行定义,以下这些显然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孩子命令老人,傻瓜领导智者,一小撮人富得冒油,而大众则因缺乏生活必需品忍饥挨饿。”结束。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许是因为一边看卢梭一边听《夜空中最亮的星》吧。 公民也只有在受到盲目的野心诱惑时才会自愿接受压迫……统治别人对他们来说变得比独立自主更加可贵,为了能给别人戴上枷,他们同意给自己戴上枷锁。一个不求操纵别人的人很难沦落到服从别人的地步,最为机智的政治家也无法奴役只想要自由的人。但是,不平等在野心家和胆小鬼之间畅通无阻地蔓延开来…… 以诗意生动的笔法和严密的历史演化逻辑,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娓娓道来,令人信服地给出了“不平等是人类社会属性演化必然结果“的结论,微言大义,其中的论述和观点奠定了卢梭第一名著《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基础,不愧是社科类经典好书。 卢梭以诗意的笔触为我们拉开了一幅有关人类发展“堕落”史的长卷。在这本小书中便可窥见卢梭日后逐步成形的思想的雏形。 文风充满繁文缛节,作者刻意把句子写成复杂的长难句。名书,读起来味同嚼蜡,没有获得预期的教益。 时代原因,文风较啰嗦,论据缺失,主观论断多,但其中确实有些观点闪着亮光,但其论证过程确实有些主观。所以我跳过了,没细看。 在卢梭看来,以本能的同情为核心的自然法为理性,而独裁政府、科学和现代文明皆为非理性。与其他将人的感性状态视为应当被压抑的动物性的启蒙思想家拉开距离。不过他似乎把人类的原始状态想象得太美好了…… 前前后后看了三遍,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也发现自己水平确实不过尔尔。关于本书,个人认为这个版本翻译很不错,只是没有说明注释是由谁写的,也没有说清这个版本是根据哪个版本翻译而来,不是很地道。 18世纪下半叶,正是地理大发现的晚期,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此时社会上的... 【按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Discourse on the Origin and foundations on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1755)》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第二部作品,原本也是应第戎科学院征文而作。部分地,《论科学与艺术》引发的争论促成了这部作品。 ... 读卢梭《论不平等》 让•斯诺罗宾斯基读卢梭《论不平等》(收在《卢梭的苏格拉底主义》中)对本文的结构有一段精彩描述:卢梭揭开《论不生产平等》的序幕时郑重其事——题献、序言、本论形成三柱廊,让我们得以在其间缓缓而行,就好像卢梭有意以象征手法揭示,真正的人类起源... “卢梭的一切都能在《论不平等》中找到。这固然是老生常谈……但我相信确实如此。《论不平等》中个人主义的想法,那反社会的观念才是根本所在——它贯穿于几乎所有卢梭的著作之中,在《爱弥儿》里尤为显著。”(埃米尔·法盖) “激发卢梭写作《论不平等》的。是个人主义的、甚...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80页,没想到卢梭的一篇论文能够成为一本书,而且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在这本书中,卢梭论述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人进入主题,给出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原始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 如果要我选择我的出生之地,我将选择这样一个国家:她的幅员以人的劳作能达到的范围为限,也就是说,以有效地治理这个国家的能力为限;在这个国家里,每个人单凭自己的力量便足以完成自己的工作,谁也不会把自己承担的事情推给他人去做。而且,在这个国家里,彼此都相互认识:... 关于卢梭的种种谎言 -——对《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一书的阅读札记 说谎者群像 每次书写都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谎言,我们深思熟虑地寻章觅句,不断编织修补自己所撒的弥天大谎。德里达一向主张用文字的书写替代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据霸权的“声音中心主... 讲两个概念吧。 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Hobbes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都是贪婪的,人们不择手段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因而陷入了每个人对于每个人的战争。Locke则相信即使在自然状态下,人仍然是有理性来依据自然法判断是非的,当然有些时候他们有可能会有偏见。自然状态这个奇... 这本书买了一年多了,一直放在床头。想起来了就读一段。 前天晚上,终于翻完了最后一页。突然想再去读读卢梭的其他著作。我有些喜欢这个孤独的老头了 :D 初读的时候觉得有些晦涩,很多段文字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弄明白。但回顾下来,不得不佩服卢梭的思维缜密。若是活在他的年代... 《论不平等》第六次(4月7日)读书小结:页102-113 在讲述了社会与法律的起源之后,卢梭转入讨论政治体(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的起源。在这里,似乎蕴含着“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划分。但他使用“政治社会”似乎又兼指二者。政治体、政治社会、社会,这几个表述的关系值得... 关于指责卢梭主张“倒退回原始野蛮人”的说法,最好把书完整看一看再下结论。95-96说得已经很清楚了。 2018-11-24 20:33 关于指责卢梭主张“倒退回原始野蛮人”的说法,最好把书完整看一看再下结论。95-96说得已经很清楚了。 不应当将自尊和自爱混为一谈,这两种情感在本质上以及产生的后果上都相差甚远。自爱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它促使任何动物都关注自身的存续。在人的身上,自爱受到理性的引导以及怜悯心的调适,从而产生了人道和德性。自尊只是一种相对的、人工的情感,产生于社会之中,它促使每个人重视自己甚于任何其他人,引发人与人之间一切的互相损害,是荣誉心真正的根源。 2017-05-11 13:53 不应当将自尊和自爱混为一谈,这两种情感在本质上以及产生的后果上都相差甚远。自爱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它促使任何动物都关注自身的存续。在人的身上,自爱受到理性的引导以及怜悯心的调适,从而产生了人道和德性。自尊只是一种相对的、人工的情感,产生于社会之中,它促使每个人重视自己甚于任何其他人,引发人与人之间一切的互相损害,是荣誉心真正的根源。 对于幸福的评判无关乎理性,而是关乎感情。此外,这个答复依然能够更加有力地驳斥我们这些文明人,因为一方面野蛮人的观念使得他们远不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抱有感情,另一方面我们的观念更不可能允许我们拥有野蛮人喜好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心境。事实上,经过几番观察,他们很容易发现,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有两个目的,亦即,自身生活的安逸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2017-05-11 13:51 对于幸福的评判无关乎理性,而是关乎感情。此外,这个答复依然能够更加有力地驳斥我们这些文明人,因为一方面野蛮人的观念使得他们远不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抱有感情,另一方面我们的观念更不可能允许我们拥有野蛮人喜好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心境。事实上,经过几番观察,他们很容易发现,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有两个目的,亦即,自身生活的安逸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尽管我们对于自我认识十分感兴趣,但我不知道,是否我们对于自身之外的一切反而更加了解。自然赋予了我们专门用于自我保存的器官,我们却只用它们来接收外部的印象。我们一心只想往外扩展,存在于自身之外,太过于操心增加我们的感官的功能,扩展我们存在的外部范围。我们很少运用这种内心的感觉,它可以使我们回复到我们真正的范围,将我们和一切不属于我们自身的东西隔离开来。然而,假如我们想要认识自己,那么就必须运用这... 2017-05-10 17:51 尽管我们对于自我认识十分感兴趣,但我不知道,是否我们对于自身之外的一切反而更加了解。自然赋予了我们专门用于自我保存的器官,我们却只用它们来接收外部的印象。我们一心只想往外扩展,存在于自身之外,太过于操心增加我们的感官的功能,扩展我们存在的外部范围。我们很少运用这种内心的感觉,它可以使我们回复到我们真正的范围,将我们和一切不属于我们自身的东西隔离开来。然而,假如我们想要认识自己,那么就必须运用这种感觉,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做出自我评判。但是如何赋予这种感觉活力以及最大的作用范围呢?如何使这种感觉所在的我们的灵魂,摆脱我们精神上的幻觉?我们失去了运用灵魂的习惯,它在我们身体感觉的喧嚣之中毫无作为。我们的激情之火烧干了它;心灵,精神,意识,一切都致力于反对它。(布封,《自然史》,第四卷,第151页,《论人的本性》) 因此,所有的人都奔跑着迎向枷锁,认为这样可以确保他们的自由,因为虽然他们有足够的理智去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好处,却没有足够的经验来预见到它的危险。最有能力预感到其弊端的人恰恰是那些打算从中获利的人。 2017-05-08 15:49 因此,所有的人都奔跑着迎向枷锁,认为这样可以确保他们的自由,因为虽然他们有足够的理智去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好处,却没有足够的经验来预见到它的危险。最有能力预感到其弊端的人恰恰是那些打算从中获利的人。 虽然这些差异各式各样,但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社会中主要用财富、贵族身份或等级地位、权势和功绩来自我衡量,彼此区别。我将证明,这些不同力量之间的关系是和谐还是冲突,是衡量一个国家体制好坏的最可靠的指标。我将证明,在这四种不平等之间,个人的功绩的不平等是所有其他不平等的根源,但是最终所有的不平等都归结为财富这一最后的不平等,因为财富是最直接有利于人的福利,最容易传递,人们很容易用它来收买剩下的一切... 2017-05-10 12:57 虽然这些差异各式各样,但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社会中主要用财富、贵族身份或等级地位、权势和功绩来自我衡量,彼此区别。我将证明,这些不同力量之间的关系是和谐还是冲突,是衡量一个国家体制好坏的最可靠的指标。我将证明,在这四种不平等之间,个人的功绩的不平等是所有其他不平等的根源,但是最终所有的不平等都归结为财富这一最后的不平等,因为财富是最直接有利于人的福利,最容易传递,人们很容易用它来收买剩下的一切。这个观察结果让人能够比较正确地判断各个民族远离它的原始制度的程度,以及走向终极腐败所经历的路程。我注意到,这种吞噬了所有人的对于名望、荣誉和特权的普遍欲望,是如何促进了才能和力量方面的锻炼和较量,激发并增强了人的激情,将所有的人变成竞争者、对手,甚至是敌人。它让如许多的觊觎者在同一个竞技场上赛跑,天天制造挫败、成功和各种灾难。我将证明,正是这种对于扬名立万的热望,对于出人头地的狂热,让我们几乎总是生活在自身之外,由此产生了人类之中最好以及最差的事物:我们的德性和恶习,我们的科学和谬误,我们的征服者和哲学家,也就是说,大量坏的东西,少量好的东西。 尽管我们对于自我认识十分感兴趣,但我不知道,是否我们对于自身之外的一切反而更加了解。自然赋予了我们专门用于自我保存的器官,我们却只用它们来接收外部的印象。我们一心只想往外扩展,存在于自身之外,太过于操心增加我们的感官的功能,扩展我们存在的外部范围。我们很少运用这种内心的感觉,它可以使我们回复到我们真正的范围,将我们和一切不属于我们自身的东西隔离开来。然而,假如我们想要认识自己,那么就必须运用这... 2017-05-10 17:51 尽管我们对于自我认识十分感兴趣,但我不知道,是否我们对于自身之外的一切反而更加了解。自然赋予了我们专门用于自我保存的器官,我们却只用它们来接收外部的印象。我们一心只想往外扩展,存在于自身之外,太过于操心增加我们的感官的功能,扩展我们存在的外部范围。我们很少运用这种内心的感觉,它可以使我们回复到我们真正的范围,将我们和一切不属于我们自身的东西隔离开来。然而,假如我们想要认识自己,那么就必须运用这种感觉,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做出自我评判。但是如何赋予这种感觉活力以及最大的作用范围呢?如何使这种感觉所在的我们的灵魂,摆脱我们精神上的幻觉?我们失去了运用灵魂的习惯,它在我们身体感觉的喧嚣之中毫无作为。我们的激情之火烧干了它;心灵,精神,意识,一切都致力于反对它。(布封,《自然史》,第四卷,第151页,《论人的本性》) 关于指责卢梭主张“倒退回原始野蛮人”的说法,最好把书完整看一看再下结论。95-96说得已经很清楚了。 2018-11-24 20:33 关于指责卢梭主张“倒退回原始野蛮人”的说法,最好把书完整看一看再下结论。95-96说得已经很清楚了。 不应当将自尊和自爱混为一谈,这两种情感在本质上以及产生的后果上都相差甚远。自爱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它促使任何动物都关注自身的存续。在人的身上,自爱受到理性的引导以及怜悯心的调适,从而产生了人道和德性。自尊只是一种相对的、人工的情感,产生于社会之中,它促使每个人重视自己甚于任何其他人,引发人与人之间一切的互相损害,是荣誉心真正的根源。 2017-05-11 13:53 不应当将自尊和自爱混为一谈,这两种情感在本质上以及产生的后果上都相差甚远。自爱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它促使任何动物都关注自身的存续。在人的身上,自爱受到理性的引导以及怜悯心的调适,从而产生了人道和德性。自尊只是一种相对的、人工的情感,产生于社会之中,它促使每个人重视自己甚于任何其他人,引发人与人之间一切的互相损害,是荣誉心真正的根源。 对于幸福的评判无关乎理性,而是关乎感情。此外,这个答复依然能够更加有力地驳斥我们这些文明人,因为一方面野蛮人的观念使得他们远不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抱有感情,另一方面我们的观念更不可能允许我们拥有野蛮人喜好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心境。事实上,经过几番观察,他们很容易发现,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有两个目的,亦即,自身生活的安逸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2017-05-11 13:51 对于幸福的评判无关乎理性,而是关乎感情。此外,这个答复依然能够更加有力地驳斥我们这些文明人,因为一方面野蛮人的观念使得他们远不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抱有感情,另一方面我们的观念更不可能允许我们拥有野蛮人喜好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心境。事实上,经过几番观察,他们很容易发现,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有两个目的,亦即,自身生活的安逸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尽管我们对于自我认识十分感兴趣,但我不知道,是否我们对于自身之外的一切反而更加了解。自然赋予了我们专门用于自我保存的器官,我们却只用它们来接收外部的印象。我们一心只想往外扩展,存在于自身之外,太过于操心增加我们的感官的功能,扩展我们存在的外部范围。我们很少运用这种内心的感觉,它可以使我们回复到我们真正的范围,将我们和一切不属于我们自身的东西隔离开来。然而,假如我们想要认识自己,那么就必须运用这... 2017-05-10 17:51 尽管我们对于自我认识十分感兴趣,但我不知道,是否我们对于自身之外的一切反而更加了解。自然赋予了我们专门用于自我保存的器官,我们却只用它们来接收外部的印象。我们一心只想往外扩展,存在于自身之外,太过于操心增加我们的感官的功能,扩展我们存在的外部范围。我们很少运用这种内心的感觉,它可以使我们回复到我们真正的范围,将我们和一切不属于我们自身的东西隔离开来。然而,假如我们想要认识自己,那么就必须运用这种感觉,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做出自我评判。但是如何赋予这种感觉活力以及最大的作用范围呢?如何使这种感觉所在的我们的灵魂,摆脱我们精神上的幻觉?我们失去了运用灵魂的习惯,它在我们身体感觉的喧嚣之中毫无作为。我们的激情之火烧干了它;心灵,精神,意识,一切都致力于反对它。(布封,《自然史》,第四卷,第151页,《论人的本性》)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