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高尔吉亚与新智术师修辞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智术师集 布鲁斯•麦科米斯基 (Bruce McComiskey) 2014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高尔吉亚与新智术师修辞
副标题: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智术师集 作者:布鲁斯•麦科米斯基 (Bruce McComiskey)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3451961 出版时间:2014 页数:224 定价:32.00 内容简介: 《高尔吉亚与新智术师修辞》第一部分致力于对民主雅典时代重要智术师高尔吉亚的形象进行历史重构,解释其残篇和思想;第二部分则着力展现高尔吉亚的学说如何在今天经由“新智术师派”之手而得到很好的利用。作者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智术师与当今后现代派的思想关联,直观明朗地展现智术师修辞在 当代的全面复活,由此提醒我们恰切认识当下思想文化的处境及其古老渊源。 “在对话中”,柏拉图对待高尔吉亚“充满敬意,而非倨傲无礼”,他认为“如果柏拉图的对话逸失了,而高尔吉亚的著作能够完整流传给我们的话,我们有足够理由怀疑,高尔吉亚的声望会有今日之高”。巴里利(Renato Barilli)说,在《高尔吉亚》中,高尔吉亚这位来自莱昂蒂尼的智术师受到了尊敬和公正的对待, “柏拉图巧妙地阐释了《高尔吉亚》一书中智术师们的观点……”(30)勒夫(Michael C.Leff)认为,《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与新智术师修辞》第一部分致力于对民主雅典时代重要智术师高尔吉亚的形象进行历史重构,解释其残篇和思想;第二部分则着力展现高尔吉亚的学说如何在今天经由“新智术师派”之手而得到很好的利用。作者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智术师与当今后现代派的思想关联,直观明朗地展现智术师修辞在 当代的全面复活,由此提醒我们恰切认识当下思想文化的处境及其古老渊源。 “在对话中”,柏拉图对待高尔吉亚“充满敬意,而非倨傲无礼”,他认为“如果柏拉图的对话逸失了,而高尔吉亚的著作能够完整流传给我们的话,我们有足够理由怀疑,高尔吉亚的声望会有今日之高”。巴里利(Renato Barilli)说,在《高尔吉亚》中,高尔吉亚这位来自莱昂蒂尼的智术师受到了尊敬和公正的对待, “柏拉图巧妙地阐释了《高尔吉亚》一书中智术师们的观点……”(30)勒夫(Michael C.Leff)认为,《高尔吉亚》“敏锐地找到了智术师修辞的本质特征,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些特征对柏拉图笔下的哲学事业所造成的威胁。饶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是重构古代智术师思想最好的可资利用的原始材料”(Modern,36)。克拉克(Donald Clark)也认为, “在将修辞研究的这种褊狭性和局限性归咎于高尔吉亚这一点上,柏拉图倒并非有欠公允”。伯内特(John Burnet)也坚持认为, “引入虚构人物不是柏拉图的行事风格”。最后,菲尔德(G.C.Filed)的意见也许最为幼稚轻率。他说,“因为这场对话是真实存在的,所以《高尔吉亚》中的观点代表了人们各自的真实观点。”不幸的是,对柏拉图关于高尔吉亚学说所持的这种态度,特别是关于其逻各斯技艺所持有的这种态度,造成了今天的人对高尔吉亚及其修辞技艺的看法苍白而贫乏。 第一章拆解《高尔吉亚》(447a~466a)中柏拉图对修辞的批评 第二章高尔吉亚与修辞技艺 · · · · · · 第一章拆解《高尔吉亚》(447a~466a)中柏拉图对修辞的批评 第二章高尔吉亚与修辞技艺 第二部分新智术师的挪用 第三章新智术师修辞理论 第四章后现代智术学 第五章全球村、多元文化主义与智术师修辞的功能 附录:智术师修辞与哲学研究文献选介 文献选介 引用文献 索引 ·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尼采在西方(重订本)》,《古希腊文学常谈》,《双重束缚》,《柏拉图对话中的神》,《《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 等。 经典与解释能出非施派甚至这样反施派观点的书,这种气派我就比较能够肯定了(类似刘东主编的人文与社会译丛),虽然不排除是审查不精或者话语垄断的可能,但至少客观上造就了多元主义对话的中文学术语境。职是之故,这本书又可以命名为《从非柏拉图的高尔吉亚到德里达与新媒介》,后现代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历史无限而思想有限,要理解后现代端赖于此——新智术师修辞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各种知识(知识论)只有放在起决定作... 经典与解释能出非施派甚至这样反施派观点的书,这种气派我就比较能够肯定了(类似刘东主编的人文与社会译丛),虽然不排除是审查不精或者话语垄断的可能,但至少客观上造就了多元主义对话的中文学术语境。职是之故,这本书又可以命名为《从非柏拉图的高尔吉亚到德里达与新媒介》,后现代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历史无限而思想有限,要理解后现代端赖于此——新智术师修辞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各种知识(知识论)只有放在起决定作用的特殊文化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第二,修辞方法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或然性(probability)、情感(affect)和时机(kairos);第三,这种关于恰当时机的相对主义修辞,有助于民主力量的构型,而这种构型又有赖于伦理性论证的发明(invention of ethical arguments)。 给柏拉图扣一顶基础主义的大帽子,然后进行一系列无意义的辩驳。最后两章讲后现代思想家与高尔吉亚的关系比较有意思,不过作者也没啥观点,基本上是文献综述。 给柏拉图扣一顶基础主义的大帽子,然后进行一系列无意义的辩驳。最后两章讲后现代思想家与高尔吉亚的关系比较有意思,不过作者也没啥观点,基本上是文献综述。 经典与解释能出非施派甚至这样反施派观点的书,这种气派我就比较能够肯定了(类似刘东主编的人文与社会译丛),虽然不排除是审查不精或者话语垄断的可能,但至少客观上造就了多元主义对话的中文学术语境。职是之故,这本书又可以命名为《从非柏拉图的高尔吉亚到德里达与新媒介》,后现代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历史无限而思想有限,要理解后现代端赖于此——新智术师修辞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各种知识(知识论)只有放在起决定作... 经典与解释能出非施派甚至这样反施派观点的书,这种气派我就比较能够肯定了(类似刘东主编的人文与社会译丛),虽然不排除是审查不精或者话语垄断的可能,但至少客观上造就了多元主义对话的中文学术语境。职是之故,这本书又可以命名为《从非柏拉图的高尔吉亚到德里达与新媒介》,后现代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历史无限而思想有限,要理解后现代端赖于此——新智术师修辞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各种知识(知识论)只有放在起决定作用的特殊文化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第二,修辞方法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或然性(probability)、情感(affect)和时机(kairos);第三,这种关于恰当时机的相对主义修辞,有助于民主力量的构型,而这种构型又有赖于伦理性论证的发明(invention of ethical arguments)。 这一新智术师修辞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各种知识(知识论)只有放在起决定作用的特殊文化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第二,修辞方法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或然性(probability)、情感(affect)和时机(kairos);第三,这种关于恰当时机的相对主义修辞,有助于民主力量的构型,而这种构型又有赖于伦理性论证的发明(invention of ethical arguments)。【导言,17】 第一部分 历史阐释 第一章 拆解《高尔吉亚》(447a~466a)中柏拉... 2018-04-11 17:00 这一新智术师修辞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各种知识(知识论)只有放在起决定作用的特殊文化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第二,修辞方法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或然性(probability)、情感(affect)和时机(kairos);第三,这种关于恰当时机的相对主义修辞,有助于民主力量的构型,而这种构型又有赖于伦理性论证的发明(invention of ethical arguments)。【导言,17】第一部分 历史阐释第一章 拆解《高尔吉亚》(447a~466a)中柏拉图对修辞的批评我所赞成的是与柏拉图的看法大相径庭的高尔吉亚的修辞概念。【4】历史情境苏格拉底喝下毒芹而死之后,柏拉图这位无疑是苏【7】格拉底最出名的学生,便开始偏爱寡头制而质疑民主制,抨击修辞术及其教师。【8】拆解柏拉图的批评如果说,说服的目的是为了一些人的利益而改变人们的【17】想法,那么高尔吉亚就没有从事说服,相反,他从事的是修辞。我想论证的是,与柏拉图想让我们相信的相反,高尔吉亚的修辞所关注的就是至善(greatest good),但是,这是共同体(community)的善。【18】第二章 高尔吉亚与修辞技艺在此,我要论证的是,《论非存在》《海伦颂》《帕拉墨得斯之辩》这三个文本并非如大家所臆断的那样是迥然不同或相互矛盾的叙述,反之,它们可以被当成错综复杂、相互关联且内部一致的东西来解读,它们促成了一种新兴的修辞理论和修辞技艺(technê)的形成。【25】简言之,《论非存在》描述了外部特定的非技巧性实在(atechnical reality)(ta onta)对人的灵魂的影响,《海伦颂》探讨了说服技艺的非伦理学运作对人的灵魂的影响,而《帕拉墨德斯之辩》则展示了用来发明论证以促使出席法庭诉讼的听众采取伦理行动的修辞话题(topoi)。【25】尽管柏拉图将修辞这门虚假的技艺与辩证法这门真实的技艺对立起来,但是亚里士多德却将修辞描述为辩证法的对应物(antistrophos)(该词一般意为“对应物”,但是更准确的译法是“关联物”或“对等物”)。【26】钓雪按:《西方修辞学史——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修辞学的辩证法——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语境与真理——亚里士多德的 修辞学 研究》问题在于,语言作为说服(peithō)的手段,不仅可以产生作为或然性的群体性真理,而且能够在修辞听众的灵魂中导致对意见的欺骗。【27】《论非存在》:一种修辞性的存在论和知识论钓雪按:本节对语言学的分析很有价值。《海伦颂》:论说服(peithō)的否定性运用对高尔吉亚来说,将说服的这三个因素描述为人可控制的因素,严重背离了将神秘力量神化的史诗冲动。例如,赫西俄德(Hesiod)在《劳作与时日》中,就将Peithō(说服)、Bia(暴力)、Logos(语言)和Eros(爱欲)列为宇宙谱系中的诸神。【34】说服的这三种语境——天文学、公共论辩和哲学论证——均表明语言具有感动灵魂、促使观众采取行动的巨大力量。【43】《帕拉墨德斯之辩》:高尔吉亚的修辞技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话题与高尔吉亚的逻辑话题唯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亚里士多德的话题是非语境性的,而高尔吉亚将他的话题置于帕拉墨德斯神话的叙事语境之中。【47】第二部分 新智术师的挪用第三章 新智术师修辞理论多重视角、断裂叙事、对立论证——这些都是智术师史撰的基本前提,许多新智术师的修辞挪用都以之为基础。【57】知识相对主义和修辞伦理学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和公共话语女性主义智术学和第三代智术学第四章 后现代智术学智术师的再现后现代智术师的再现后现代典礼修辞:涂鸦式非纪念性话语在《修辞学》中,名词epideixis变成了形容词epideiktikos,修饰logos[亚里士多德笔下神(God)的一个语词],并且被认为是三种主要的修辞之一:政治修辞(symbouleutikos logos)、法庭修辞(diakanikos logos)及示范或典礼修辞(epideiktikos)。【100】第五章 全球村、多元文化主义与智术师修辞的功能全球村中的修辞和交流修辞策略和手段:实践中的时机批判性多元主义与时机的政治 这一新智术师修辞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各种知识(知识论)只有放在起决定作用的特殊文化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第二,修辞方法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或然性(probability)、情感(affect)和时机(kairos);第三,这种关于恰当时机的相对主义修辞,有助于民主力量的构型,而这种构型又有赖于伦理性论证的发明(invention of ethical arguments)。【导言,17】 第一部分 历史阐释 第一章 拆解《高尔吉亚》(447a~466a)中柏拉... 2018-04-11 17:00 这一新智术师修辞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各种知识(知识论)只有放在起决定作用的特殊文化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第二,修辞方法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或然性(probability)、情感(affect)和时机(kairos);第三,这种关于恰当时机的相对主义修辞,有助于民主力量的构型,而这种构型又有赖于伦理性论证的发明(invention of ethical arguments)。【导言,17】第一部分 历史阐释第一章 拆解《高尔吉亚》(447a~466a)中柏拉图对修辞的批评我所赞成的是与柏拉图的看法大相径庭的高尔吉亚的修辞概念。【4】历史情境苏格拉底喝下毒芹而死之后,柏拉图这位无疑是苏【7】格拉底最出名的学生,便开始偏爱寡头制而质疑民主制,抨击修辞术及其教师。【8】拆解柏拉图的批评如果说,说服的目的是为了一些人的利益而改变人们的【17】想法,那么高尔吉亚就没有从事说服,相反,他从事的是修辞。我想论证的是,与柏拉图想让我们相信的相反,高尔吉亚的修辞所关注的就是至善(greatest good),但是,这是共同体(community)的善。【18】第二章 高尔吉亚与修辞技艺在此,我要论证的是,《论非存在》《海伦颂》《帕拉墨得斯之辩》这三个文本并非如大家所臆断的那样是迥然不同或相互矛盾的叙述,反之,它们可以被当成错综复杂、相互关联且内部一致的东西来解读,它们促成了一种新兴的修辞理论和修辞技艺(technê)的形成。【25】简言之,《论非存在》描述了外部特定的非技巧性实在(atechnical reality)(ta onta)对人的灵魂的影响,《海伦颂》探讨了说服技艺的非伦理学运作对人的灵魂的影响,而《帕拉墨德斯之辩》则展示了用来发明论证以促使出席法庭诉讼的听众采取伦理行动的修辞话题(topoi)。【25】尽管柏拉图将修辞这门虚假的技艺与辩证法这门真实的技艺对立起来,但是亚里士多德却将修辞描述为辩证法的对应物(antistrophos)(该词一般意为“对应物”,但是更准确的译法是“关联物”或“对等物”)。【26】钓雪按:《西方修辞学史——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修辞学的辩证法——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语境与真理——亚里士多德的 修辞学 研究》问题在于,语言作为说服(peithō)的手段,不仅可以产生作为或然性的群体性真理,而且能够在修辞听众的灵魂中导致对意见的欺骗。【27】《论非存在》:一种修辞性的存在论和知识论钓雪按:本节对语言学的分析很有价值。《海伦颂》:论说服(peithō)的否定性运用对高尔吉亚来说,将说服的这三个因素描述为人可控制的因素,严重背离了将神秘力量神化的史诗冲动。例如,赫西俄德(Hesiod)在《劳作与时日》中,就将Peithō(说服)、Bia(暴力)、Logos(语言)和Eros(爱欲)列为宇宙谱系中的诸神。【34】说服的这三种语境——天文学、公共论辩和哲学论证——均表明语言具有感动灵魂、促使观众采取行动的巨大力量。【43】《帕拉墨德斯之辩》:高尔吉亚的修辞技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话题与高尔吉亚的逻辑话题唯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亚里士多德的话题是非语境性的,而高尔吉亚将他的话题置于帕拉墨德斯神话的叙事语境之中。【47】第二部分 新智术师的挪用第三章 新智术师修辞理论多重视角、断裂叙事、对立论证——这些都是智术师史撰的基本前提,许多新智术师的修辞挪用都以之为基础。【57】知识相对主义和修辞伦理学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和公共话语女性主义智术学和第三代智术学第四章 后现代智术学智术师的再现后现代智术师的再现后现代典礼修辞:涂鸦式非纪念性话语在《修辞学》中,名词epideixis变成了形容词epideiktikos,修饰logos[亚里士多德笔下神(God)的一个语词],并且被认为是三种主要的修辞之一:政治修辞(symbouleutikos logos)、法庭修辞(diakanikos logos)及示范或典礼修辞(epideiktikos)。【100】第五章 全球村、多元文化主义与智术师修辞的功能全球村中的修辞和交流修辞策略和手段:实践中的时机批判性多元主义与时机的政治 这一新智术师修辞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各种知识(知识论)只有放在起决定作用的特殊文化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第二,修辞方法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或然性(probability)、情感(affect)和时机(kairos);第三,这种关于恰当时机的相对主义修辞,有助于民主力量的构型,而这种构型又有赖于伦理性论证的发明(invention of ethical arguments)。【导言,17】 第一部分 历史阐释 第一章 拆解《高尔吉亚》(447a~466a)中柏拉... 2018-04-11 17:00 这一新智术师修辞依赖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各种知识(知识论)只有放在起决定作用的特殊文化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第二,修辞方法至少部分地依赖于或然性(probability)、情感(affect)和时机(kairos);第三,这种关于恰当时机的相对主义修辞,有助于民主力量的构型,而这种构型又有赖于伦理性论证的发明(invention of ethical arguments)。【导言,17】第一部分 历史阐释第一章 拆解《高尔吉亚》(447a~466a)中柏拉图对修辞的批评我所赞成的是与柏拉图的看法大相径庭的高尔吉亚的修辞概念。【4】历史情境苏格拉底喝下毒芹而死之后,柏拉图这位无疑是苏【7】格拉底最出名的学生,便开始偏爱寡头制而质疑民主制,抨击修辞术及其教师。【8】拆解柏拉图的批评如果说,说服的目的是为了一些人的利益而改变人们的【17】想法,那么高尔吉亚就没有从事说服,相反,他从事的是修辞。我想论证的是,与柏拉图想让我们相信的相反,高尔吉亚的修辞所关注的就是至善(greatest good),但是,这是共同体(community)的善。【18】第二章 高尔吉亚与修辞技艺在此,我要论证的是,《论非存在》《海伦颂》《帕拉墨得斯之辩》这三个文本并非如大家所臆断的那样是迥然不同或相互矛盾的叙述,反之,它们可以被当成错综复杂、相互关联且内部一致的东西来解读,它们促成了一种新兴的修辞理论和修辞技艺(technê)的形成。【25】简言之,《论非存在》描述了外部特定的非技巧性实在(atechnical reality)(ta onta)对人的灵魂的影响,《海伦颂》探讨了说服技艺的非伦理学运作对人的灵魂的影响,而《帕拉墨德斯之辩》则展示了用来发明论证以促使出席法庭诉讼的听众采取伦理行动的修辞话题(topoi)。【25】尽管柏拉图将修辞这门虚假的技艺与辩证法这门真实的技艺对立起来,但是亚里士多德却将修辞描述为辩证法的对应物(antistrophos)(该词一般意为“对应物”,但是更准确的译法是“关联物”或“对等物”)。【26】钓雪按:《西方修辞学史——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修辞学的辩证法——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语境与真理——亚里士多德的 修辞学 研究》问题在于,语言作为说服(peithō)的手段,不仅可以产生作为或然性的群体性真理,而且能够在修辞听众的灵魂中导致对意见的欺骗。【27】《论非存在》:一种修辞性的存在论和知识论钓雪按:本节对语言学的分析很有价值。《海伦颂》:论说服(peithō)的否定性运用对高尔吉亚来说,将说服的这三个因素描述为人可控制的因素,严重背离了将神秘力量神化的史诗冲动。例如,赫西俄德(Hesiod)在《劳作与时日》中,就将Peithō(说服)、Bia(暴力)、Logos(语言)和Eros(爱欲)列为宇宙谱系中的诸神。【34】说服的这三种语境——天文学、公共论辩和哲学论证——均表明语言具有感动灵魂、促使观众采取行动的巨大力量。【43】《帕拉墨德斯之辩》:高尔吉亚的修辞技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话题与高尔吉亚的逻辑话题唯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亚里士多德的话题是非语境性的,而高尔吉亚将他的话题置于帕拉墨德斯神话的叙事语境之中。【47】第二部分 新智术师的挪用第三章 新智术师修辞理论多重视角、断裂叙事、对立论证——这些都是智术师史撰的基本前提,许多新智术师的修辞挪用都以之为基础。【57】知识相对主义和修辞伦理学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和公共话语女性主义智术学和第三代智术学第四章 后现代智术学智术师的再现后现代智术师的再现后现代典礼修辞:涂鸦式非纪念性话语在《修辞学》中,名词epideixis变成了形容词epideiktikos,修饰logos[亚里士多德笔下神(God)的一个语词],并且被认为是三种主要的修辞之一:政治修辞(symbouleutikos logos)、法庭修辞(diakanikos logos)及示范或典礼修辞(epideiktikos)。【100】第五章 全球村、多元文化主义与智术师修辞的功能全球村中的修辞和交流修辞策略和手段:实践中的时机批判性多元主义与时机的政治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