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 海德格尔德文版全集第18卷 黄瑞成 2014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
副标题:海德格尔德文版全集第18卷 作者:黄瑞成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81434 出版时间:2014 页数:485 定价:69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海德格尔于1924年夏季学期举办的马堡讲座《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讲课稿。本书文本主要根据当年聆听过海德格尔讲座的多位学生的课堂笔记编辑而成,同时编入海德格尔的讲座手稿。这部讲稿既是海德格尔早年深入研究亚里士多德希腊文本的成果,又是他撰写《存在与时间》这部平生最重要著作的准备。由此来看,本书之于海德格尔哲学研究的重要价值自不待言。 引言 讲座的语文学意图及其前提 一 讲座的语文学意图:按照概念的概念性来思考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 语文学意图的前提:界定哲学研究的方式 第一部分 预先理解概念性之原生性通过对此在作为在-此-世-存在的一种阐明以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概念为定向 · · · · · · 引言 讲座的语文学意图及其前提 一 讲座的语文学意图:按照概念的概念性来思考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 语文学意图的前提:界定哲学研究的方式 第一部分 预先理解概念性之原生性通过对此在作为在-此-世-存在的一种阐明以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概念为定向 第二部分 重释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概念以关于概念性之原生性的理解为根据 下篇 根据手稿内容编订的讲稿 手稿:一 手稿:二 手稿:三 手稿:四 手稿:五 手稿:六 手稿:七(一) 手稿:七(二) 手稿:七(三) 手稿:八 手稿:九 手稿:二十三 手稿:二十四 手稿:二十五 手稿:二十六(一) 手稿:二十六(二) 手稿:二十六(四) 手稿:二十六(五) 手稿:二十六(六) 手稿:二十六(七) 手稿:二十七(一) 手稿:二十七(二) 手稿:二十七(三) 手稿:二十八(一) 手稿:二十八(二) 手稿:二十八(三) 附录:讲稿中未曾使用的关于“范畴”主题的手稿附件 附件一 范畴 附件二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范畴篇》) 附件三 范畴 附件四 范畴 附件五 [肯定性的] 附件六 [范畴] 附件七 [指涉一个事物] 附件八 范畴 编者后记 · · · · · · 值得重讀。海德格爾簡直就像是在做經學。反觀現在讀漢譯古希臘著作如《尼各馬可倫理學》,其實也只能知道大意而根本不可能進入細部如海氏一般(至少在語文學上),雖然他仍然是六經注我。 译得不错,读起来很顺,都是短句子,符合中文习惯。这个讲课稿本身也很重要,看着很有收获! 值得重讀。海德格爾簡直就像是在做經學。反觀現在讀漢譯古希臘著作如《尼各馬可倫理學》,其實也只能知道大意而根本不可能進入細部如海氏一般(至少在語文學上),雖然他仍然是六經注我。 译得不错,读起来很顺,都是短句子,符合中文习惯。这个讲课稿本身也很重要,看着很有收获! 这个有生命的自然的存在,按照其[形式],被规定 为在-此-世-存在的[能力]—旦规定为[形 式],也就等于规定为存在者的存在规定本身。 作为由世界出发的运动:有生命之物还在第二种意义上 存在于世,在从属于世界( Weltzugehorigkeit)的意义上存在于 世。我的存在就是在一-此-世-存在,在第二种意义上存在于世, 就是从属于世界,尽管我在世界中能够为另一事物所照面,譬如, 就像一把椅子。 对于古希腊人而言,此两者都是[形式],古希腊人不... 2018-03-15 08:15 这个有生命的自然的存在,按照其[形式],被规定为在-此-世-存在的[能力]—旦规定为[形式],也就等于规定为存在者的存在规定本身。作为由世界出发的运动:有生命之物还在第二种意义上存在于世,在从属于世界( Weltzugehorigkeit)的意义上存在于世。我的存在就是在一-此-世-存在,在第二种意义上存在于世,就是从属于世界,尽管我在世界中能够为另一事物所照面,譬如,就像一把椅子。对于古希腊人而言,此两者都是[形式],古希腊人不知道区分外在和内在的思考。由此,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产生了有生命之物的存在的基本内在关联。我要指出的是:现在,共在得到了更为精确的规定:,在共在中共在的是这样的存在者:它们都为了其自身而在-此-世-存在。彼此照面( Einanderbegegnen)是为了彼此的此在( Fureinanderdasein),所以,每一个存在者、每一个为了另个而在的存在者,都存在于世。272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二,在共在中我们共同拥有同一个世界。[241]共在同时是共同拥有这同一个世界 对迄今为止的自然研究的批判性探究,对能够实行这样一种研究的历史作了一种特殊的考察。事实表明,一门科学可能已经运转很长时间了,材料已聚集起来,某些原理和理论也已展示出来,但与此同时,这门科学的存在却还根本不需要依赖它的对象,[240]一门科学的推进也根本不必依赖于洞察力或证明技巧之程度,此证明技巧依赖于这门科学的推进。科学是一件与实事的正确关系的事情。这一点不可能强求,相反,若着眼于准备,它是 最大程度地依赖于我... 2018-03-15 08:10 对迄今为止的自然研究的批判性探究,对能够实行这样一种研究的历史作了一种特殊的考察。事实表明,一门科学可能已经运转很长时间了,材料已聚集起来,某些原理和理论也已展示出来,但与此同时,这门科学的存在却还根本不需要依赖它的对象,[240]一门科学的推进也根本不必依赖于洞察力或证明技巧之程度,此证明技巧依赖于这门科学的推进。科学是一件与实事的正确关系的事情。这一点不可能强求,相反,若着眼于准备,它是最大程度地依赖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但归根结底,在一件实事出现并存在于此的程度上,它是从属于命运的一件实事,它使得上述基本关系获得了生命力。尽管有这些理论,研究者还是逐步受到真理本身的强迫,以便看到存在者 在此由亚里士多德所给出的内容,至今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最先着手研究这些内容的是现象学( Phanomenologie)。“灵魂的活动”( psychischischen)与“身体的活动”( leiblichen akten)无法分割。在实践中可以看到这一点,臂如,当我活动我的手的时候,当我用手做运动的时候。我们一定注意到,身体性的原初此在功能( Daseinsfunktion)为人的全部存在奠定了基础。在亚里土多德那里,也已然可以看到整个传统误入生物学的萌芽(笛卡尔:res cou... 2018-02-25 20:43 在此由亚里士多德所给出的内容,至今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最先着手研究这些内容的是现象学( Phanomenologie)。“灵魂的活动”( psychischischen)与“身体的活动”( leiblichen akten)无法分割。在实践中可以看到这一点,臂如,当我活动我的手的时候,当我用手做运动的时候。我们一定注意到,身体性的原初此在功能( Daseinsfunktion)为人的全部存在奠定了基础。在亚里土多德那里,也已然可以看到整个传统误入生物学的萌芽(笛卡尔:res coultas[运思之物res extensa[广延之物])亚里士多德的出发点是[情感遭遇]的四重含义:一,可变性( veranderlich Beschaffenheit);二,由此而来的一种特殊含义;三,作为使生命变得消沉之物;四,尤其作为有害之物的[情感遭遇]:不幸事件、打击。必须指出:在何种程度上,如恐惧、愤怒等等这样的现象,满足我们对maos[情感遣遇]提出的普遍规定;在何种意义上,从而也应该将[情感遭遇]视为[灵魂的构成部分]。 用概念意指什么,就此,“逻辑”(Logik)为我们给出了答案。如果将“逻辑”作为“逻辑学”(Logik)来谈论,“逻辑”就不存在。“逻辑学”是希腊化时期(hellenistischen)学园派哲学(Schu|philosophie)的产物,它以系统方式对以往的哲学研究作了修正(bearbeitete)。无论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不知道“逻辑学”。逻辑学盛行于中世纪,可以将其规定为由系统汇集在一起的概念和规则所组成的工具(Material)。 “逻辑问题”源自以系统... 2018-02-12 14:07 用概念意指什么,就此,“逻辑”(Logik)为我们给出了答案。如果将“逻辑”作为“逻辑学”(Logik)来谈论,“逻辑”就不存在。“逻辑学”是希腊化时期(hellenistischen)学园派哲学(Schu|philosophie)的产物,它以系统方式对以往的哲学研究作了修正(bearbeitete)。无论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不知道“逻辑学”。逻辑学盛行于中世纪,可以将其规定为由系统汇集在一起的概念和规则所组成的工具(Material)。“逻辑问题”源自以系统方式传达实事所采取的视野(Horizont),此视野无意于深入研究事物,而对传达确定的技术上的可能性感兴趣。 在这样的逻辑学中,人们谈论作为一种手段的定义(Defini—tion),凭此手段,概念可以获得其规定。因此,通过研究定义,我们将有可能知晓,[10]人们用概念和概念性究竟意指什么。我们打算以康德《逻辑学》为根据,以便搞清楚:在实际的研究处境中,也就是在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研究处境中,定义是怎么一回事。康德是唯一让逻辑学变得富有生命力的人。这种逻辑学,以其全部传统内容,在黑格尔式的辩证法中持续发生着影响,黑格尔式的辩证法毫无创造性可言,它只是在某些方面对传统的逻辑工具(Material)作了修正。 对回归定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在定义中,按照传统的逻辑学,概念在本真的意义上变得明确;在定义中,概念及于自身。康德认为,概念与直观不同。这种不同在于:直观到的某一个体不过是在其此在中的个体,而概念看到的尽管是同一个对象,却仿佛理解了此对象。 2018-02-12 14:12 对回归定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在定义中,按照传统的逻辑学,概念在本真的意义上变得明确;在定义中,概念及于自身。康德认为,概念与直观不同。这种不同在于:直观到的某一个体不过是在其此在中的个体,而概念看到的尽管是同一个对象,却仿佛理解了此对象。 这个有生命的自然的存在,按照其[形式],被规定 为在-此-世-存在的[能力]—旦规定为[形 式],也就等于规定为存在者的存在规定本身。 作为由世界出发的运动:有生命之物还在第二种意义上 存在于世,在从属于世界( Weltzugehorigkeit)的意义上存在于 世。我的存在就是在一-此-世-存在,在第二种意义上存在于世, 就是从属于世界,尽管我在世界中能够为另一事物所照面,譬如, 就像一把椅子。 对于古希腊人而言,此两者都是[形式],古希腊人不... 2018-03-15 08:15 这个有生命的自然的存在,按照其[形式],被规定为在-此-世-存在的[能力]—旦规定为[形式],也就等于规定为存在者的存在规定本身。作为由世界出发的运动:有生命之物还在第二种意义上存在于世,在从属于世界( Weltzugehorigkeit)的意义上存在于世。我的存在就是在一-此-世-存在,在第二种意义上存在于世,就是从属于世界,尽管我在世界中能够为另一事物所照面,譬如,就像一把椅子。对于古希腊人而言,此两者都是[形式],古希腊人不知道区分外在和内在的思考。由此,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产生了有生命之物的存在的基本内在关联。我要指出的是:现在,共在得到了更为精确的规定:,在共在中共在的是这样的存在者:它们都为了其自身而在-此-世-存在。彼此照面( Einanderbegegnen)是为了彼此的此在( Fureinanderdasein),所以,每一个存在者、每一个为了另个而在的存在者,都存在于世。272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概念二,在共在中我们共同拥有同一个世界。[241]共在同时是共同拥有这同一个世界 对迄今为止的自然研究的批判性探究,对能够实行这样一种研究的历史作了一种特殊的考察。事实表明,一门科学可能已经运转很长时间了,材料已聚集起来,某些原理和理论也已展示出来,但与此同时,这门科学的存在却还根本不需要依赖它的对象,[240]一门科学的推进也根本不必依赖于洞察力或证明技巧之程度,此证明技巧依赖于这门科学的推进。科学是一件与实事的正确关系的事情。这一点不可能强求,相反,若着眼于准备,它是 最大程度地依赖于我... 2018-03-15 08:10 对迄今为止的自然研究的批判性探究,对能够实行这样一种研究的历史作了一种特殊的考察。事实表明,一门科学可能已经运转很长时间了,材料已聚集起来,某些原理和理论也已展示出来,但与此同时,这门科学的存在却还根本不需要依赖它的对象,[240]一门科学的推进也根本不必依赖于洞察力或证明技巧之程度,此证明技巧依赖于这门科学的推进。科学是一件与实事的正确关系的事情。这一点不可能强求,相反,若着眼于准备,它是最大程度地依赖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但归根结底,在一件实事出现并存在于此的程度上,它是从属于命运的一件实事,它使得上述基本关系获得了生命力。尽管有这些理论,研究者还是逐步受到真理本身的强迫,以便看到存在者 在此由亚里士多德所给出的内容,至今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最先着手研究这些内容的是现象学( Phanomenologie)。“灵魂的活动”( psychischischen)与“身体的活动”( leiblichen akten)无法分割。在实践中可以看到这一点,臂如,当我活动我的手的时候,当我用手做运动的时候。我们一定注意到,身体性的原初此在功能( Daseinsfunktion)为人的全部存在奠定了基础。在亚里土多德那里,也已然可以看到整个传统误入生物学的萌芽(笛卡尔:res cou... 2018-02-25 20:43 在此由亚里士多德所给出的内容,至今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最先着手研究这些内容的是现象学( Phanomenologie)。“灵魂的活动”( psychischischen)与“身体的活动”( leiblichen akten)无法分割。在实践中可以看到这一点,臂如,当我活动我的手的时候,当我用手做运动的时候。我们一定注意到,身体性的原初此在功能( Daseinsfunktion)为人的全部存在奠定了基础。在亚里土多德那里,也已然可以看到整个传统误入生物学的萌芽(笛卡尔:res coultas[运思之物res extensa[广延之物])亚里士多德的出发点是[情感遭遇]的四重含义:一,可变性( veranderlich Beschaffenheit);二,由此而来的一种特殊含义;三,作为使生命变得消沉之物;四,尤其作为有害之物的[情感遭遇]:不幸事件、打击。必须指出:在何种程度上,如恐惧、愤怒等等这样的现象,满足我们对maos[情感遣遇]提出的普遍规定;在何种意义上,从而也应该将[情感遭遇]视为[灵魂的构成部分]。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