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 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 张任之 2014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
副标题: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 作者:张任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7730 出版时间:2014 页数:581 定价:48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国际舍勒研究界,首次尝试在伦理思想史的大背景下,结合康德、胡塞尔和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等思想,系统重构舍勒(Max Scheler, 1874—1928)的现象学伦理学。全书基于对相关思想家的原著、部分未公开发表的手稿以及大量研究文献的仔细分析,着力展示了: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在何种意义上是现象学的,以及这一现象学伦理学的系统形态。 本书的上篇在康德、胡塞尔的思想背景下研究了舍勒的静态的、抽象的本质性现象学;下篇则在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的视域中研究了舍勒的动态的、具体的人格现象学。而这两个方面分别构成了舍勒现象学的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两个层次(质料先天主义和价值人格主义)的基础。根本上,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既包含以探寻价值的现象学-存在论本质为主要论题的现象学“元伦理学”,也包括以回答苏格拉底问题为任务的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前者奠基于静态的本... 本书立足于国际舍勒研究界,首次尝试在伦理思想史的大背景下,结合康德、胡塞尔和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等思想,系统重构舍勒(Max Scheler, 1874—1928)的现象学伦理学。全书基于对相关思想家的原著、部分未公开发表的手稿以及大量研究文献的仔细分析,着力展示了: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在何种意义上是现象学的,以及这一现象学伦理学的系统形态。 本书的上篇在康德、胡塞尔的思想背景下研究了舍勒的静态的、抽象的本质性现象学;下篇则在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的视域中研究了舍勒的动态的、具体的人格现象学。而这两个方面分别构成了舍勒现象学的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两个层次(质料先天主义和价值人格主义)的基础。根本上,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既包含以探寻价值的现象学-存在论本质为主要论题的现象学“元伦理学”,也包括以回答苏格拉底问题为任务的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前者奠基于静态的本质描述现象学,后者则奠基于动态的人格现象学。“元伦理学”构成了舍勒质料价值伦理学的基础,“规范伦理学”则代表着质料价值伦理学的最终归宿。 就细节方面而言,本书首次系统梳理了休谟、康德、波尔扎诺、胡塞尔、舍勒以及石里克等在质料先天问题上的相互关系(传承与争执,等等);在汉语学界,本书也首次在传统自身意识理论的框架下系统谈论人格问题,首次讨论了自身感受问题以及自身感受与人格的关系问题;本书还在汉语学界首次研究了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波尔扎诺转向问题,等等。 从总体上来看,本书以现象学的元伦理学和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两个视角来看待舍勒整体的伦理学,同时,以静态和动态现象学的双重奠基来谈论舍勒质料价值伦理学的这两个部分,并系统概括舍勒现象学的基本理解、基本特征以及基本原则,这些都是在国际舍勒研究中首次做出的尝试。 张伟 笔名张任之,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舍勒哲学。自2007年8月至2010年11月,在欧洲多所大学跟从多位国际著名现象学家、舍勒研究专家学习。承担了叶秀山、王树人主编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中“舍勒”章(约5万字)的撰写工作,合译《舍勒的心灵》(上海三联书 店,2006年)一书。在《哲学研究》、Studia Phaenomenologica等一系列重要的专业学术期刊以德文、英文、中文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在德国出版舍勒研究专著一本(Prolegomena zu einer materialen Wertethik. Schelers Bestimmung des Apriori in Abgrenzung zu Kant und Husserl, Verlag Traugott Bautz 2011)。 1. 导论:伦理学的引导性问题和伦理学的建基问题 上篇:舍勒现象学的元伦理学的静态奠基——康德、胡塞尔背景下的质料先天主义 引语 · · · · · · 1. 导论:伦理学的引导性问题和伦理学的建基问题 上篇:舍勒现象学的元伦理学的静态奠基——康德、胡塞尔背景下的质料先天主义 引语 2. 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的前问题:形式先天与质料先天 3. 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的建基问题:理性先天与情感先天 4. 舍勒质料价值伦理学的第一层次:现象学的元伦理学 下篇:舍勒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的动态奠基——自身意识理论视域中的价值人格主义 引语 5. 舍勒人格理论的前思:自身意识、自身感受与人格的释义史 6. 舍勒人格理论的本质思考:自身感受与人格现象学 7. 舍勒质料价值伦理学的第二层次: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 8. 总结: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总体规定 附录:舍勒思想发展中的“谜”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后记与致谢 修订补记 ·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海德格尔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在的澄明》 等。 分上下篇。上篇讨论质料先天,开始有个大综述,写作规整,基本上每节康德、胡塞尔、舍勒。下篇讨论人格问题,开头引入了自身意识问题,问题史的介绍很清楚,也总算看明白了人格问题。通过指出内感知不等于自身感知,从而给出内陌己感知,十分精彩。最后第八章总结重新讨论了一些基本的问题,做了一些分辨。可惜参考资料大多是德文,读不懂。 分上下篇。上篇讨论质料先天,开始有个大综述,写作规整,基本上每节康德、胡塞尔、舍勒。下篇讨论人格问题,开头引入了自身意识问题,问题史的介绍很清楚,也总算看明白了人格问题。通过指出内感知不等于自身感知,从而给出内陌己感知,十分精彩。最后第八章总结重新讨论了一些基本的问题,做了一些分辨。可惜参考资料大多是德文,读不懂。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