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了没? 张智皓 2014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哲学了没?
副标题:
作者:张智皓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8125
出版时间:2014
页数:336
定价:36.00
内容简介: 一周时间,读懂哲学! Day 1 囊括哲学5个基本主题,2个重要方法 Day 2 2500多年的哲学发展历程一览 Day 3 15位哲学大师的理论思想精华 Day 4 认识与哲学“擦出火花”的5个分支学科 Day 5 解读影响生活的11个哲学最热点问题 Day 6 7 锻炼哲学思考的的5个工具 张智皓 中正大学哲学系、经济学系双学士,现就读于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应用伦理学。热衷哲学教育,关注社会议题。多次担任哲学讲座讲师,致力于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讨论哲学议题,推广哲学教育。 探讨主题—宇宙、知识、伦理规范、宗教、心灵、人与政府 探讨方法—演绎论证、归纳论证 西方哲学三大基本问题—形上学、知识论、伦理学 · · · · · · 探讨主题—宇宙、知识、伦理规范、宗教、心灵、人与政府 探讨方法—演绎论证、归纳论证 西方哲学三大基本问题—形上学、知识论、伦理学 星期二 起源与发展脉络 哲学从发轫到开展,历经哪些重要阶段 苏格拉底之前 雅典与三位哲人 希腊化时期 中世纪哲学 近代哲学 当代哲学 星期三 重要人物与理论 哪些人物对哲学发展贡献卓著? 苏格拉底(469——399 B.C.)—西方的孔子 柏拉图(427——347 B.C.)—哲学家皇帝 亚里士多德(384——322 B.C.)—科学之父 奥古斯丁(354——430)—基督教教父 阿奎纳(1225——1274)—神学泰斗 笛卡儿(1596——1650)—近代哲学之父 洛克(1632——1704)—哲学界的牛顿 休谟(1711——1776)—彻底的怀疑者 康德(1724——1804)—哲学界的哥白尼 黑格尔(1770——1831)—矛盾的协调者 罗素(1872——1970)—分析哲学的典范 维根斯坦(1889——1951)—最难懂的哲学家 波普(1902——1994)—哲学爵士 罗尔斯(1921——2002)—正义的代言人 蒯因(1908——2000)—哲学家的哲学家 星期四 学科分支 哲学与其他学科激荡出了哪些火花? 政治哲学 心灵哲学 宗教哲学 语言哲学 科学哲学 星期五 用哲学看世界 原来这些议题都和哲学有关? 我们可不可以吃肉? 国家有权利设立死刑吗? 公众人物感情出轨,为什么要跟大家道歉? 机器人可不可以有人权啊? 恐龙法官真的很恐龙吗? 人可不可以自杀? 堕胎有没有不道德? 媒体中立性真的很重要吗? 有不违背道德的战争吗? 我所存在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恶法算是法律吗? 周末 放下书,实践哲学 锻炼哲学思考的五大工具 透过询问来确认问题 模拟法的善用 归谬法的善用 思想实验的善用 简单性原则以及最佳说明推论原则 · · · · · · 两天时间看完,粗略的看了下做了思维导图,大概得了解了一点关于哲学的知识,比较通俗易懂,入门够啦 2019.3.11-2019.3.12 两天时间看完,粗略的看了下做了思维导图,大概得了解了一点关于哲学的知识,比较通俗易懂,入门够啦 2019.3.11-2019.3.12 很值得思考,也极简入门,桶中脑论证没看懂,恐龙法规和正义论发人深省,梳理哲学史和思考工具。 三星在于把几个被人们熟知的哲学家的思想写的挺明白的 还有最后用哲学理论试图解释当下很吸睛的社会热点 然后加一星因为 很喜欢作者关于哲学研究话题的分类 让我更加明确自己以后筛选哪方面的书籍来了解 当最初对待世界、人类的兴致逐渐消减时,会试图静下来去理解它,自己会找寻办法弄明白这一切的事出有因在哪里,因为你知道,自己靠着它会变得充满智慧。它就是哲学。哲学,它并非婉约、欲言又止,它像把短刀,韧性而温顺;它又像一条条河流,河流姿势不一,却永不停息涌向太阳... 古希腊人将哲学家视为热爱智慧的人。也就是说,抛开任何外在的需求,完全处于对智慧的热爱而探究的问题,基本可以称之为哲学问题。我认为,这也可以视作《哲学了没》这本书中的核心概念。 出于一周读懂哲学的需要,《哲学了没》从周一到周日,从导论、起源与发展脉络... “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是“爱智慧”,它是现在各类学科知识的起源,国际公认最高学衔,无论文理都是“PHD”,即 Doctor of Philosophy(哲学博士),昭示着哲学在人类知识进化史上曾经拥有的皇冠地位。遗憾的是,一般人的哲学启蒙都来自中学政治课本里的马克思主义... 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苏格拉底的一句格言,听到这句话,可以想象,一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是多么的渴望认识世界,还有他谦虚的态度。 《哲学了没》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哲学的基本概念,重要人物,重要理论以及哲学的交叉学科。让我们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了解哲... 看过《经济学了没》,又看到了《哲学了没》,发现,我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于经济学,哲学是不能给我答案的。 经济学面对资源和人类,会有最优的分配方案,会讨论理性的解决方案,可以给我解决问题找到方向,因为,经济学的理性和持续发展的观点,是确定的。 而哲学不一样... /儿歌 在我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认知里,学哲学是一件特别枯燥的事儿,哲学就是和政治莫不可分的。对我这种不喜欢背东西的理科生来讲哲学这学科太过高深、晦涩,就是一... 人们出于对智慧的热爱所探究的问题, 可被视为「哲学问题」 原始链接 与其将哲学视为一门「学科」,不如说哲学是一门教导我们如何运用理性来思考的「方法」。理性可以有很多种,仅从目的而言,哲学最常使用的理性能力为「逻辑能力」。 通过观察,我们对各种事物及概念做出性质上... 询问的目的,除了是让双方能够在相同的语言下(对于某些意义模糊的字词拥有类似的理解)沟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确定问题”。很多时候,当我们问出一个问题时,这个问题常有很多种诠释方式。如果双方在讨论问题时,对于此问题没有同样的理解,讨论就没有办法产生交锋。 2016-02-24 22:33 询问的目的,除了是让双方能够在相同的语言下(对于某些意义模糊的字词拥有类似的理解)沟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确定问题”。很多时候,当我们问出一个问题时,这个问题常有很多种诠释方式。如果双方在讨论问题时,对于此问题没有同样的理解,讨论就没有办法产生交锋。 我们知道,描述一个事件的方式通常有很多种,而且,在描述事件时,我们势必要采取某种角度(就算完美没有旁边而只有新闻画面,也无法避免角度的采取,因为不同的新闻画面可能会强调此事件的不同方面)。但是,我们怎么决定哪种角度才是“中立”的角度呢?有没有可能在我们采取某种角度以后,便失去了中立性呢?换句话说,如果采取角度是描述事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在概念上,我们似乎无法真正中立地描述一个时间。如果我们不可能真正... 2016-02-24 22:25 我们知道,描述一个事件的方式通常有很多种,而且,在描述事件时,我们势必要采取某种角度(就算完美没有旁边而只有新闻画面,也无法避免角度的采取,因为不同的新闻画面可能会强调此事件的不同方面)。但是,我们怎么决定哪种角度才是“中立”的角度呢?有没有可能在我们采取某种角度以后,便失去了中立性呢?换句话说,如果采取角度是描述事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在概念上,我们似乎无法真正中立地描述一个时间。如果我们不可能真正中立描述一个事件,我们怎么要求新闻工作者中立的报导新闻呢? 因此,有些人认为“中立性”不是新闻报导的必要条件,真正必要的条件应该是“多元性”。 假如“自我保存”真的是人类的终极目标,那么我们很难想象怎么还会有人愿意自杀呢?对某些人来说,“自我保存”显然不是他们生命最重要的目标与价值。 2016-02-24 22:24 假如“自我保存”真的是人类的终极目标,那么我们很难想象怎么还会有人愿意自杀呢?对某些人来说,“自我保存”显然不是他们生命最重要的目标与价值。 印度与埃及的哲学思想,很大一部分受其宗教思想所影响。他们关注人的灵魂与自我,在乎人的死亡及死后的世界。中国的哲学思想则受到高度的政治文化所影响,主要的思想内容都是以人际关系作为探讨对象。希腊哲学受到许多外来科学理论的影响,因此其哲学思考含有浓厚的逻辑与数学风味。 2016-02-24 21:50 印度与埃及的哲学思想,很大一部分受其宗教思想所影响。他们关注人的灵魂与自我,在乎人的死亡及死后的世界。中国的哲学思想则受到高度的政治文化所影响,主要的思想内容都是以人际关系作为探讨对象。希腊哲学受到许多外来科学理论的影响,因此其哲学思考含有浓厚的逻辑与数学风味。 只有规则还不够。如果只有规则,没办法确保人们会遵守这些规则,有些人可能会破坏规则(比如武力使他人屈服),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因此,人们需要赋予这些规则足够的力量,也就是使这些规则具有规范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有些人开始诉诸宗教,主张人活着的时候违背了善的规则,死亡以后就会受到神的审判,宗教哲学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探讨宗教现象与神。 2016-02-24 21:51 只有规则还不够。如果只有规则,没办法确保人们会遵守这些规则,有些人可能会破坏规则(比如武力使他人屈服),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因此,人们需要赋予这些规则足够的力量,也就是使这些规则具有规范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有些人开始诉诸宗教,主张人活着的时候违背了善的规则,死亡以后就会受到神的审判,宗教哲学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探讨宗教现象与神。 我们都知道人死后身体会腐烂,为了说明人死后会受到神的审判,我们必须要诉诸一个不会腐烂、纯精神上的实体——灵魂,来接受审判。因此,身体与灵魂的二元理论开始被讨论,心灵哲学开始盛行,探讨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关系。 2016-02-24 21:55 我们都知道人死后身体会腐烂,为了说明人死后会受到神的审判,我们必须要诉诸一个不会腐烂、纯精神上的实体——灵魂,来接受审判。因此,身体与灵魂的二元理论开始被讨论,心灵哲学开始盛行,探讨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关系。 询问的目的,除了是让双方能够在相同的语言下(对于某些意义模糊的字词拥有类似的理解)沟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确定问题”。很多时候,当我们问出一个问题时,这个问题常有很多种诠释方式。如果双方在讨论问题时,对于此问题没有同样的理解,讨论就没有办法产生交锋。 2016-02-24 22:33 询问的目的,除了是让双方能够在相同的语言下(对于某些意义模糊的字词拥有类似的理解)沟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确定问题”。很多时候,当我们问出一个问题时,这个问题常有很多种诠释方式。如果双方在讨论问题时,对于此问题没有同样的理解,讨论就没有办法产生交锋。 我们知道,描述一个事件的方式通常有很多种,而且,在描述事件时,我们势必要采取某种角度(就算完美没有旁边而只有新闻画面,也无法避免角度的采取,因为不同的新闻画面可能会强调此事件的不同方面)。但是,我们怎么决定哪种角度才是“中立”的角度呢?有没有可能在我们采取某种角度以后,便失去了中立性呢?换句话说,如果采取角度是描述事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在概念上,我们似乎无法真正中立地描述一个时间。如果我们不可能真正... 2016-02-24 22:25 我们知道,描述一个事件的方式通常有很多种,而且,在描述事件时,我们势必要采取某种角度(就算完美没有旁边而只有新闻画面,也无法避免角度的采取,因为不同的新闻画面可能会强调此事件的不同方面)。但是,我们怎么决定哪种角度才是“中立”的角度呢?有没有可能在我们采取某种角度以后,便失去了中立性呢?换句话说,如果采取角度是描述事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在概念上,我们似乎无法真正中立地描述一个时间。如果我们不可能真正中立描述一个事件,我们怎么要求新闻工作者中立的报导新闻呢? 因此,有些人认为“中立性”不是新闻报导的必要条件,真正必要的条件应该是“多元性”。 假如“自我保存”真的是人类的终极目标,那么我们很难想象怎么还会有人愿意自杀呢?对某些人来说,“自我保存”显然不是他们生命最重要的目标与价值。 2016-02-24 22:24 假如“自我保存”真的是人类的终极目标,那么我们很难想象怎么还会有人愿意自杀呢?对某些人来说,“自我保存”显然不是他们生命最重要的目标与价值。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