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没有内容的人 惊奇的房间系列丛书 [意]吉奥乔·阿甘本 2015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没有内容的人
副标题:惊奇的房间系列丛书 作者:[意]吉奥乔·阿甘本 出版社:仅供内部参考学习 ISBN:9787201505015 出版时间:2015 页数:139 定价:50 内容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最著名的论著均属于政治哲学领域,国内也不乏出版,但其处女作讨论的却是诗学和美学。《没有内容的人》是他系统性地探讨美学和艺术的重要著作,最早出版于1970年,如今重读却并不让人感觉过时。相反,倒好像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以后,我们对书里提出的若干核心问题更能感同身受。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四大原则:无利害关心的愉悦、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规范的规范性。然而,随着从观者感性经验出发的审美概念在艺术体验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某种分裂也越来越明显:批评与创作、趣味与天才、审美判断与创作原理……本书中,阿甘本将目光对准上述让现代作者和观者困扰不已的两难关系,从根源上对审美概念本身提出了质疑。值得一提的是,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的《反美学》(Anti-aesthetics)1983年出版;特里·伊格尔顿(T... 吉奥乔·阿甘本最著名的论著均属于政治哲学领域,国内也不乏出版,但其处女作讨论的却是诗学和美学。《没有内容的人》是他系统性地探讨美学和艺术的重要著作,最早出版于1970年,如今重读却并不让人感觉过时。相反,倒好像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以后,我们对书里提出的若干核心问题更能感同身受。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四大原则:无利害关心的愉悦、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规范的规范性。然而,随着从观者感性经验出发的审美概念在艺术体验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某种分裂也越来越明显:批评与创作、趣味与天才、审美判断与创作原理……本书中,阿甘本将目光对准上述让现代作者和观者困扰不已的两难关系,从根源上对审美概念本身提出了质疑。值得一提的是,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的《反美学》(Anti-aesthetics)1983年出版;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的《审美意识形态》(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完成于1990年。相比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同一个问题上,阿甘本的见解非常早熟。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这本书仍未丧失其最初的力量。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是欧洲研究生院(EGS)巴鲁赫·德·斯宾诺莎教授,意大利维罗纳大学美学教授,并于巴黎国际哲学学院教授哲学。在攻读博士后阶段,阿甘本参与了弗莱堡由马丁·海德格尔主持的研讨会,并主持了瓦尔特·本雅明意大利译本的翻译工作。阿甘本独特的对文学理论、欧陆哲学、政治思想、宗教研究以及文学和艺术的融会贯通,使他成为我们时代最具挑战性的思想家之一。 阿甘本的学术底子太扎实了,各种引经据典、辞源解释。他的不少看法感觉和尼采、德勒兹差不多:艺术是权力意志的永恒生成,是根源性的形而上学力量。他对本雅明“灵光”的探讨很有意思:”灵光的消逝导致了对一种新的灵光的重新建构。借助这种新的灵光,对象在另一层面上重建了本真性并将其提升到了最大限度,从而获得了一种与我们收藏上看到的异化价值完全同类的新价值。“ 从审美判断和纯粹创作原理的断裂出发,到艺术的两极化,中间填充以虚无主义;人有自由,自由已降落。自许为神毫无帮助。阿甘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都没有,最后的回答也什么都还没有。 很久没有过的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关于审美、当代艺术、美学的思考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的三观,完全无法想象西马的阿甘本最后会把艺术归结为真正的形而上活动,而对尼采永恒轮回的引用实在是有些感动,虚无主义也消解在其中。我要去读尼采了,就在这条奇怪的路上走到底吧。 前面关于艺术批评的理论还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后面关于艺术本源极其与人类的关系等就太抽象了。 在一件音乐作品中,我们对节奏的认知是,尽管它沿着时间序列前进,但似乎又脱离了一个个瞬间持续不断的流逝,在时间内部制造了一种非时间性的存在。同样,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或一片沐浴在其自身存在之光下的风景时,我们也会感到时间的中断,仿佛自己被抛进了一种更加根源性的时间里。在来自未来的无数瞬间不断沉入过去的这个永无止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次断绝和暂停。而正是这种中断赋予并揭示了我们眼前的艺术和风景所具备的... 2016-10-24 12:16 在一件音乐作品中,我们对节奏的认知是,尽管它沿着时间序列前进,但似乎又脱离了一个个瞬间持续不断的流逝,在时间内部制造了一种非时间性的存在。同样,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或一片沐浴在其自身存在之光下的风景时,我们也会感到时间的中断,仿佛自己被抛进了一种更加根源性的时间里。在来自未来的无数瞬间不断沉入过去的这个永无止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次断绝和暂停。而正是这种中断赋予并揭示了我们眼前的艺术和风景所具备的固有存在样态。我们在面对某事物时仿佛被拉住,被牵制,但这种牵制也是一种离魂(beingoutside),一种原初意义上的狂喜(ekstasis)。 在一件音乐作品中,我们对节奏的认知是,尽管它沿着时间序列前进,但似乎又脱离了一个个瞬间持续不断的流逝,在时间内部制造了一种非时间性的存在。同样,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或一片沐浴在其自身存在之光下的风景时,我们也会感到时间的中断,仿佛自己被抛进了一种更加根源性的时间里。在来自未来的无数瞬间不断沉入过去的这个永无止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次断绝和暂停。而正是这种中断赋予并揭示了我们眼前的艺术和风景所具备的... 2016-10-24 12:16 在一件音乐作品中,我们对节奏的认知是,尽管它沿着时间序列前进,但似乎又脱离了一个个瞬间持续不断的流逝,在时间内部制造了一种非时间性的存在。同样,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或一片沐浴在其自身存在之光下的风景时,我们也会感到时间的中断,仿佛自己被抛进了一种更加根源性的时间里。在来自未来的无数瞬间不断沉入过去的这个永无止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次断绝和暂停。而正是这种中断赋予并揭示了我们眼前的艺术和风景所具备的固有存在样态。我们在面对某事物时仿佛被拉住,被牵制,但这种牵制也是一种离魂(beingoutside),一种原初意义上的狂喜(ekstasis)。 在一件音乐作品中,我们对节奏的认知是,尽管它沿着时间序列前进,但似乎又脱离了一个个瞬间持续不断的流逝,在时间内部制造了一种非时间性的存在。同样,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或一片沐浴在其自身存在之光下的风景时,我们也会感到时间的中断,仿佛自己被抛进了一种更加根源性的时间里。在来自未来的无数瞬间不断沉入过去的这个永无止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次断绝和暂停。而正是这种中断赋予并揭示了我们眼前的艺术和风景所具备的... 2016-10-24 12:16 在一件音乐作品中,我们对节奏的认知是,尽管它沿着时间序列前进,但似乎又脱离了一个个瞬间持续不断的流逝,在时间内部制造了一种非时间性的存在。同样,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或一片沐浴在其自身存在之光下的风景时,我们也会感到时间的中断,仿佛自己被抛进了一种更加根源性的时间里。在来自未来的无数瞬间不断沉入过去的这个永无止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次断绝和暂停。而正是这种中断赋予并揭示了我们眼前的艺术和风景所具备的固有存在样态。我们在面对某事物时仿佛被拉住,被牵制,但这种牵制也是一种离魂(beingoutside),一种原初意义上的狂喜(ekstasis)。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