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副标题: 作者:[法] 卢梭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5599 出版时间:2015 页数:184 定价:20.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比他同时代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百科全书派人物,更富有激进性。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卢梭此书和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同是18世纪中辩证法的杰作。当卢梭同时代的一些哲学家把人类的进步设想为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时,卢梭却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向前进一步... 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比他同时代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百科全书派人物,更富有激进性。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卢梭此书和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同是18世纪中辩证法的杰作。当卢梭同时代的一些哲学家把人类的进步设想为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时,卢梭却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统治之下,不平等就发展到极端,到达顶点。这个顶点同时就将成为转向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这种新的平等,按照卢梭的看法,是更高级的、基于社会公约的平等。这些思想是可贵的。但卢梭的这些可贵的民主思想和辩证思想始终是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本书的写作,就是他隐避森林深处沉思默想之所得。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等。 李平沤,资深译者,主持翻译《卢梭全集》9卷本,并译著有多部法政类经典名著。 , 这套丛书还有 《遗书 第二卷》,《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论财产》,《回顾》,《塞瓦兰人的历史》 等。 前半本只能看到文艺复兴以来的天真幼稚,第二部分有了光明。但归根结底这是一本属于历史的书,我不认为它的意义是永恒。 在200多年前看来,这样无神论的思想多么颠覆,多么前卫。很多当时“正确”的思想,现在看起来多么“不正确”。所以当今的“正确”,未来未必。时刻要提醒自己。这样放宽心,才能看见更多东西。 译者李平沤先生水平很高,心生崇敬。读完一整本后的第一直觉是:卢梭先生应该是个INFP,真实、直率、不加雕饰。这是我心中最可贵的品质。 卢梭的作品,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心灵,而非政治。内心有的是什么呢,无可奈何的需要,以及种种作为引起的波澜,而心灵是这些实际状况的感受者和评判者。然而没有理性,内心也不会有判断,只会满足而谈不上幸福。况且理性另有追求,洞悉也能达到平静。互相依赖的社会关系,是会产生恶,却同时也是爱的源头,这显然超越所谓自然的怜悯心。不过反动论调的优点是能把某种事物的负面影响讲透,并且有股单纯发现的冲击力。他人的眼光,正让... 卢梭的作品,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心灵,而非政治。内心有的是什么呢,无可奈何的需要,以及种种作为引起的波澜,而心灵是这些实际状况的感受者和评判者。然而没有理性,内心也不会有判断,只会满足而谈不上幸福。况且理性另有追求,洞悉也能达到平静。互相依赖的社会关系,是会产生恶,却同时也是爱的源头,这显然超越所谓自然的怜悯心。不过反动论调的优点是能把某种事物的负面影响讲透,并且有股单纯发现的冲击力。他人的眼光,正让人如堕地狱 人类一步步走下来直到今天的过程是多么艰难。《起源》从历史的角度假设了一种今日政治世界的形成和社会区隔的基础,论证对象是虚设的,但那个起源最初的样貌细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当下机制及其形成轨迹的推理描述。论证逻辑处处显出启蒙时代的明晰和坚实。第二部分是最冷静而又最热烈饱满的部分 非常精彩的一本小册子,生理上的不平等在特定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出现之前从来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卢梭敏感又富有激情,第二部分最后一段感情充沛气势恢宏,几乎都快忘了这是一篇政论文……有点“文胜质则史”的意思(非贬义)。卢梭真是个妙人。 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统治之下,不平等就发展到极端,到达顶点;这个顶点同时就将成为转向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这种新的平等,按照卢梭的看法,是更高级的、基于社会... 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统治之下,不平等就发展到极端,到达顶点;这个顶点同时就将成为转向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这种新的平等,按照卢梭的看法,是更高级的、基于社会公约的平等。 没意思,三星半。很多论据论点逻辑都存疑。不过,可以看看,了解下古人的思考。卢梭的反智、反理性水平不够高啊,不如庄子老子。 前前后后看了三遍,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也发现自己水平确实不过尔尔。关于本书,个人认为这个版本翻译很不错,只是没有说明注释是由谁写的,也没有说清这个版本是根据哪个版本翻译而来,不是很地道。 18世纪下半叶,正是地理大发现的晚期,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此时社会上的... 【按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Discourse on the Origin and foundations on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1755)》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第二部作品,原本也是应第戎科学院征文而作。部分地,《论科学与艺术》引发的争论促成了这部作品。 ... 读卢梭《论不平等》 让•斯诺罗宾斯基读卢梭《论不平等》(收在《卢梭的苏格拉底主义》中)对本文的结构有一段精彩描述:卢梭揭开《论不生产平等》的序幕时郑重其事——题献、序言、本论形成三柱廊,让我们得以在其间缓缓而行,就好像卢梭有意以象征手法揭示,真正的人类起源... “卢梭的一切都能在《论不平等》中找到。这固然是老生常谈……但我相信确实如此。《论不平等》中个人主义的想法,那反社会的观念才是根本所在——它贯穿于几乎所有卢梭的著作之中,在《爱弥儿》里尤为显著。”(埃米尔·法盖) “激发卢梭写作《论不平等》的。是个人主义的、甚...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80页,没想到卢梭的一篇论文能够成为一本书,而且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在这本书中,卢梭论述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人进入主题,给出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原始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 如果要我选择我的出生之地,我将选择这样一个国家:她的幅员以人的劳作能达到的范围为限,也就是说,以有效地治理这个国家的能力为限;在这个国家里,每个人单凭自己的力量便足以完成自己的工作,谁也不会把自己承担的事情推给他人去做。而且,在这个国家里,彼此都相互认识:... 关于卢梭的种种谎言 -——对《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一书的阅读札记 说谎者群像 每次书写都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谎言,我们深思熟虑地寻章觅句,不断编织修补自己所撒的弥天大谎。德里达一向主张用文字的书写替代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据霸权的“声音中心主... 讲两个概念吧。 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Hobbes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都是贪婪的,人们不择手段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因而陷入了每个人对于每个人的战争。Locke则相信即使在自然状态下,人仍然是有理性来依据自然法判断是非的,当然有些时候他们有可能会有偏见。自然状态这个奇... 这本书买了一年多了,一直放在床头。想起来了就读一段。 前天晚上,终于翻完了最后一页。突然想再去读读卢梭的其他著作。我有些喜欢这个孤独的老头了 :D 初读的时候觉得有些晦涩,很多段文字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弄明白。但回顾下来,不得不佩服卢梭的思维缜密。若是活在他的年代... 《论不平等》第六次(4月7日)读书小结:页102-113 在讲述了社会与法律的起源之后,卢梭转入讨论政治体(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的起源。在这里,似乎蕴含着“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划分。但他使用“政治社会”似乎又兼指二者。政治体、政治社会、社会,这几个表述的关系值得... 既然自由是人的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那么,为了取媚于一个残暴的或疯狂的主人,就毫无保留地抛弃他们得自上天最宝贵的恩赐,甚至屈从主人的旨意去犯造物主禁止我们去犯的种种罪恶,这岂不是在使人类的天性堕落,把自己完全置于那些受本能支配的禽兽的水平吗? 2019-04-11 12:51 既然自由是人的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那么,为了取媚于一个残暴的或疯狂的主人,就毫无保留地抛弃他们得自上天最宝贵的恩赐,甚至屈从主人的旨意去犯造物主禁止我们去犯的种种罪恶,这岂不是在使人类的天性堕落,把自己完全置于那些受本能支配的禽兽的水平吗? 使人走向文明但使人类走向堕落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黄金和白银,但在哲人看来却是铁和小麦 2019-04-10 15:41 使人走向文明但使人类走向堕落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黄金和白银,但在哲人看来却是铁和小麦 技术随着发明人的死亡而消失。在自然状态中,既没有教育,也没有进步;子孙一代一代地繁衍,但没有什么进步的业绩可陈,每一代人都照例从原先那个起点从头开始;千百个世纪都像原始时代那样浑浑噩噩地过去:人类已经老了,但人依然还是个孩子 2019-04-09 17:34 技术随着发明人的死亡而消失。在自然状态中,既没有教育,也没有进步;子孙一代一代地繁衍,但没有什么进步的业绩可陈,每一代人都照例从原先那个起点从头开始;千百个世纪都像原始时代那样浑浑噩噩地过去:人类已经老了,但人依然还是个孩子 如果没有人宣称他知道地球是不转动的,就不会有人因为伽利略说地球是转动的而惩罚伽利略。 卢梭不是在否定经验,而是在否定经验背后的权威与权威自保。 2017-12-06 16:22 如果没有人宣称他知道地球是不转动的,就不会有人因为伽利略说地球是转动的而惩罚伽利略。卢梭不是在否定经验,而是在否定经验背后的权威与权威自保。 动物根据它的本能来决定它对事物的取舍,而人却可以自由地选择什么或放弃什么。动物的行为不能违背自然给它们规定的法则,即使某些事情对他有害,他也想做就做。正因为这样,所以一只鸽子在盛满了鲜肉的盘子旁边饿死也不吃盘子里的肉,一只猫在一大堆水果或谷物上边饿死也不吃这些东西,尽管它们略加尝试,它们是完全可以吃这些它们不愿吃的食物的。生活放荡的人之所以纵欲无度,结果招致疾病和死亡,其原因就在这里,因为精神... 2017-09-25 11:13 动物根据它的本能来决定它对事物的取舍,而人却可以自由地选择什么或放弃什么。动物的行为不能违背自然给它们规定的法则,即使某些事情对他有害,他也想做就做。正因为这样,所以一只鸽子在盛满了鲜肉的盘子旁边饿死也不吃盘子里的肉,一只猫在一大堆水果或谷物上边饿死也不吃这些东西,尽管它们略加尝试,它们是完全可以吃这些它们不愿吃的食物的。生活放荡的人之所以纵欲无度,结果招致疾病和死亡,其原因就在这里,因为精神一败坏了感官,尽管自然的需要已经满足,但欲念却有无穷的奢望。 动物的行为不能违背自然给它们规定的法则,即使某些行为对它有利,它也不做;而人却不然,即使某些事情对他有害,他也想做就做。 卢梭在这里举的例子是动物与人饥饿时对待食物的态度,实际上讲的是一种人类的适应性,人类对于特定物质的适应延伸到了他的行为上。 2017-12-03 16:30 动物的行为不能违背自然给它们规定的法则,即使某些行为对它有利,它也不做;而人却不然,即使某些事情对他有害,他也想做就做。卢梭在这里举的例子是动物与人饥饿时对待食物的态度,实际上讲的是一种人类的适应性,人类对于特定物质的适应延伸到了他的行为上。 他所畏惧的唯一灾难,是疼痛和饥饿。而不是死亡,因为动物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死亡。 卢梭说到欲望的根源来自我们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的由来则是因为我们知识与经验的进步。也即是人与所谓野蛮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拥有的概念知识,有计划有预见性。 2017-12-03 17:24 他所畏惧的唯一灾难,是疼痛和饥饿。而不是死亡,因为动物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死亡。卢梭说到欲望的根源来自我们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的由来则是因为我们知识与经验的进步。也即是人与所谓野蛮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拥有的概念知识,有计划有预见性。 可以肯定的是,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在训导人们方面,它摒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尽管这句格言没有前一句格言完善,但也许更有用处。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不应当在高深的理论中而应当在这种自然... 2017-09-25 13:58 可以肯定的是,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在训导人们方面,它摒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尽管这句格言没有前一句格言完善,但也许更有用处。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不应当在高深的理论中而应当在这种自然的感情中去寻找人们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而不愿意做恶事的原因。虽然苏格拉底和具有他那种素养的人可以通过理性而获得美德,但是,如果人类的生存要依靠组成人类的人的推理的话,则人类也许早就灭亡了。 既然自由是人的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那么,为了取媚于一个残暴的或疯狂的主人,就毫无保留地抛弃他们得自上天最宝贵的恩赐,甚至屈从主人的旨意去犯造物主禁止我们去犯的种种罪恶,这岂不是在使人类的天性堕落,把自己完全置于那些受本能支配的禽兽的水平吗? 2019-04-11 12:51 既然自由是人的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那么,为了取媚于一个残暴的或疯狂的主人,就毫无保留地抛弃他们得自上天最宝贵的恩赐,甚至屈从主人的旨意去犯造物主禁止我们去犯的种种罪恶,这岂不是在使人类的天性堕落,把自己完全置于那些受本能支配的禽兽的水平吗? 使人走向文明但使人类走向堕落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黄金和白银,但在哲人看来却是铁和小麦 2019-04-10 15:41 使人走向文明但使人类走向堕落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黄金和白银,但在哲人看来却是铁和小麦 技术随着发明人的死亡而消失。在自然状态中,既没有教育,也没有进步;子孙一代一代地繁衍,但没有什么进步的业绩可陈,每一代人都照例从原先那个起点从头开始;千百个世纪都像原始时代那样浑浑噩噩地过去:人类已经老了,但人依然还是个孩子 2019-04-09 17:34 技术随着发明人的死亡而消失。在自然状态中,既没有教育,也没有进步;子孙一代一代地繁衍,但没有什么进步的业绩可陈,每一代人都照例从原先那个起点从头开始;千百个世纪都像原始时代那样浑浑噩噩地过去:人类已经老了,但人依然还是个孩子 如果没有人宣称他知道地球是不转动的,就不会有人因为伽利略说地球是转动的而惩罚伽利略。 卢梭不是在否定经验,而是在否定经验背后的权威与权威自保。 2017-12-06 16:22 如果没有人宣称他知道地球是不转动的,就不会有人因为伽利略说地球是转动的而惩罚伽利略。卢梭不是在否定经验,而是在否定经验背后的权威与权威自保。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