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副标题: 作者:周国平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84918 出版时间:2015 页数:222 定价:39.8 内容简介: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是著名学者周国平与济群法师的一系列深度对谈。 两人从各自专研的领域出发,围绕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命运的可变与不可变、人生的苦与乐、觉醒与解脱、无常与永恒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辨析甚至激烈的辩论,探讨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智慧与哲思。 在当下这个喧嚣迷茫的时代,两位智者的对话,为读者指引出一条保持天真自省、归于内心和平的途径。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觉醒的力量》,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等地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菩提书院导师、中国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及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出版并发表各类著述、论文两百余万字。继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觉醒的力量》,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等地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菩提书院导师、中国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及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出版并发表各类著述、论文两百余万字。继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走入生活。 “人生在世,向外寻求成功无可非议,但倘若只有这一个目标,未免格局太小,境界太低。目标小而低,其结果必定是达到了没有大欢喜,达不到则有无穷的低级烦恼。”打开本书第一页就被作者这句话陷入沉思,开始觉得这本书有看头,很想知道哲学家和僧人之间的碰撞会带来什么。虽然我同时想起了《和尚与哲学家》那本,只不过它是两位法国人,一对父子之间的对话。“和法师的对话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即人生问题的究竟解决是在佛法之中。... “人生在世,向外寻求成功无可非议,但倘若只有这一个目标,未免格局太小,境界太低。目标小而低,其结果必定是达到了没有大欢喜,达不到则有无穷的低级烦恼。”打开本书第一页就被作者这句话陷入沉思,开始觉得这本书有看头,很想知道哲学家和僧人之间的碰撞会带来什么。虽然我同时想起了《和尚与哲学家》那本,只不过它是两位法国人,一对父子之间的对话。“和法师的对话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即人生问题的究竟解决是在佛法之中。”我想大抵如此,只不过我还未完全理解佛法意味着什么。 目前每周六晚8点,有20分钟微信微课堂同步一起分享导读这本书,我听了两讲,主持人是一位美籍华人姐姐,非常接地气和有智慧,推荐~~自己看可能会觉得这本书有点过于“干货”,有点抽象和难啃 关于书的判别,很好,关于空的概念,解释的透彻,关于唯识论解释的不透,因果关系,生死,解释的透彻 直到快阅完此书,才真的开始有些明了苏格拉底所言“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的意思。大概人在不断剔除错误的意识和认知的过程中,纵然越发靠近佛法所指引我们达到的空性,但正因为逐步去不善、减执着、淡欲望、放一切,也便越发不知这进程和路途的终点(“佛教其实是告诉你,不存在终极意义,对终极意义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迷惑,要从这个迷惑中解脱出来。”)所在。很多句子或意思,一读再读,一听再听,一念再念,一省再省,... 直到快阅完此书,才真的开始有些明了苏格拉底所言“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的意思。大概人在不断剔除错误的意识和认知的过程中,纵然越发靠近佛法所指引我们达到的空性,但正因为逐步去不善、减执着、淡欲望、放一切,也便越发不知这进程和路途的终点(“佛教其实是告诉你,不存在终极意义,对终极意义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迷惑,要从这个迷惑中解脱出来。”)所在。很多句子或意思,一读再读,一听再听,一念再念,一省再省,必经如此重复与进阶,才有所觉察,有所体悟,而后也才有契机和因缘,继续向正见靠近。 多年前就涉猎周老师的书,这些年也开始涉猎一些佛教经书,只能承认自己的修行还不够,佛经以及一些佛理对我来说还不能完全参透,相对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到更容易点拨开导自己,年过七十研究了一辈子哲学的周老师认为哲学只能给佛学当配角,看来佛法真是博大精深,但愿在一生中能一边修行一边参悟。 因为在济群法师举办的三级修学学习佛法的智慧,一个朋友送我这本书,本来不放在心上,一直搁着。后来听了济群法师和周国平教授关于人工智能的对话,很想系统得学习两人思想的碰撞。每天有空翻翻,权当学佛的温故知新,里面很多法师的观点在班级共修济群法师的小册子里都提到过,但这本书比较系统全面,推荐对佛学感兴趣并想想深入了解的人。 说作者的态度大于内容,当然,也仅仅是对我自己而言。 那么作者的态度其实在一开始就以表露:一个70岁的研究了西方哲学将近一辈子的人,最终的话是:在生命觉悟领域里,哲学给佛学当配角是一点也不冤枉的。人生问题的究竟解决是在佛法之中。 这本书还是比较浅显易懂(当然,一... 其实这本书到底有多深,多完备,倒不是它的意义。 它体现的是佛法和哲学的对话、连接。 爱思考的人多少会接触哲学,但是有可能忽略佛法更究竟的对生命的探索。 这本书提供一个重要的连接。 很多哲学家看到了生活层面的虚妄性,但没有找到出路。 佛法不仅揭示无常的真相与执著之... 找回自己读书会 微信号:renshizijidushuhui 目前每周六晚8点,有20分钟微信微课堂同步一起分享导读这本书,我听了两讲,主持人是一位美籍华人姐姐,非常接地气和有智慧,推荐~~ 真正的智慧和心灵鸡汤和单纯的文字皮美是不一样的^ _ ^ 上学的时候担心成绩的不好,害怕受到父母责骂,工作的时候面临人事的压力,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患得患失,害怕失去这份爱情,生病的时候又过度担心身体,害怕失去这个肉体。 内心有爱,也有怕,但往往怕的情绪占据了上风。我似乎总是逃脱不了我所产生的各种情绪... 列个目录吧: 1.佛教现状:我们所处的时代,僧侣具有的责任。 2.佛教历史:哲学与宗教在中国的发展。 3.关注人:人的本体与空性 4.说我执:从自我(我执)上升到无我 5.说自由:内在自由是根,命运的可变与不可变 6.说生死:轮回,无常,涅槃 7.说生命:迷惑是苦,觉醒是乐 8.... 阅读本书,至今日此时让我有种欣喜胜于挫败的强烈感觉。一些意思一读再读,总要几经翻折,才得以领悟其中真义。因由工作的关系,去年几乎一整年都在接触佛教的知识,相关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引带我,经历了从信到怀疑再到平和回归哲学层面的尊重与保持距离的思考。在尽量清醒和无... 周国平开篇一句话:“在生命觉悟的领域里,哲学给佛学当配角是一点也不冤枉的。”这句话搞得人莫名其妙,感觉完全为刻意恭维的乱说一通。后面他还是有表达:“佛法是古今中外最博大精深的哲学。”这才对嘛,如果逻辑关系都不对,书的内容又能如何?说实话,如果先在书店看看这... 自由:外在自由;内在自由:智、情、意志 欲望性质:自然(无记)、社会(不善)、精神(善) 智慧和慈悲犹如双翼,保持平衡,才能展翅飞翔。因为慈悲,智慧不落入自私;因为智慧,慈悲不落入执着 五种人生观:理性(西哲)、道德(儒)、审美(庄子)、信仰(宗教)、解脱(佛教) 2017-10-26 16:37 1人喜欢 自由:外在自由;内在自由:智、情、意志欲望性质:自然(无记)、社会(不善)、精神(善)智慧和慈悲犹如双翼,保持平衡,才能展翅飞翔。因为慈悲,智慧不落入自私;因为智慧,慈悲不落入执着五种人生观:理性(西哲)、道德(儒)、审美(庄子)、信仰(宗教)、解脱(佛教) 所有的不自由,都来自心的狭窄设定和执着。当你发现这个设定原本是不存在的,就没有什么能束缚你了。 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 2019-03-28 10:25 所有的不自由,都来自心的狭窄设定和执着。当你发现这个设定原本是不存在的,就没有什么能束缚你了。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 济群说佛教是实证。实际上,实践不是实证。唯心主义的主观体验也很难实证出什么固定的结论来。所以,他用的“内证”一词似乎更贴切一些。 但内证又是什么呢?济群认为,通过仪器得来的知识与以生命来现量实证是两个层次。他躲开了周国平关于“”身体特殊状态”的陷阱,强调了体认空性不是幻觉和臆想。虽然躲避的过程并不算巧妙。 2017-09-09 00:15 济群说佛教是实证。实际上,实践不是实证。唯心主义的主观体验也很难实证出什么固定的结论来。所以,他用的“内证”一词似乎更贴切一些。但内证又是什么呢?济群认为,通过仪器得来的知识与以生命来现量实证是两个层次。他躲开了周国平关于“”身体特殊状态”的陷阱,强调了体认空性不是幻觉和臆想。虽然躲避的过程并不算巧妙。 “从本性来说,一个稍微有点慧根的人,就不会甘心像动物一样生活(大概就是只求实用和名利),一定会有追求,我们称之为精神本能。人都有这种精神本能,中国人也不例外,但我们的文化是不鼓励的。” 随便看了几页,就看到了这一句,感觉有点心痛…事实的确如此,从小我的精神本能不知受到了多少次扼杀…回首我的年少岁月,如果我的意志有一点动摇,我便不会再有真心。如果我的心有一点软弱,我可能就会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感恩的... 2017-07-08 14:39 “从本性来说,一个稍微有点慧根的人,就不会甘心像动物一样生活(大概就是只求实用和名利),一定会有追求,我们称之为精神本能。人都有这种精神本能,中国人也不例外,但我们的文化是不鼓励的。”随便看了几页,就看到了这一句,感觉有点心痛…事实的确如此,从小我的精神本能不知受到了多少次扼杀…回首我的年少岁月,如果我的意志有一点动摇,我便不会再有真心。如果我的心有一点软弱,我可能就会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感恩的心~ “从本性来说,一个稍微有点慧根的人,就不会甘心像动物一样生活(大概就是只求实用和名利),一定会有追求,我们称之为精神本能。人都有这种精神本能,中国人也不例外,但我们的文化是不鼓励的。” 随便看了几页,就看到了这一句,感觉有点心痛…事实的确如此,从小我的精神本能不知受到了多少次扼杀…回首我的年少岁月,如果我的意志有一点动摇,我便不会再有真心。如果我的心有一点软弱,我可能就会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感恩的... 2017-07-08 14:39 “从本性来说,一个稍微有点慧根的人,就不会甘心像动物一样生活(大概就是只求实用和名利),一定会有追求,我们称之为精神本能。人都有这种精神本能,中国人也不例外,但我们的文化是不鼓励的。”随便看了几页,就看到了这一句,感觉有点心痛…事实的确如此,从小我的精神本能不知受到了多少次扼杀…回首我的年少岁月,如果我的意志有一点动摇,我便不会再有真心。如果我的心有一点软弱,我可能就会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感恩的心~ 任何一种接受,都是在自己已有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实际发生的是对已有积累的一种清理,去除谬见,而让优良的种子发芽生长。用宋明新儒学的话说,这叫明心见性。 2016-07-05 21:48 任何一种接受,都是在自己已有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实际发生的是对已有积累的一种清理,去除谬见,而让优良的种子发芽生长。用宋明新儒学的话说,这叫明心见性。 缘起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结果都由条件决定。 2016-07-05 21:52 宗教就像萤火虫一样,为了发光而需要黑暗。——叔本华 2016-07-05 21:53 所有的不自由,都来自心的狭窄设定和执着。当你发现这个设定原本是不存在的,就没有什么能束缚你了。 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 2019-03-28 10:25 所有的不自由,都来自心的狭窄设定和执着。当你发现这个设定原本是不存在的,就没有什么能束缚你了。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 自由:外在自由;内在自由:智、情、意志 欲望性质:自然(无记)、社会(不善)、精神(善) 智慧和慈悲犹如双翼,保持平衡,才能展翅飞翔。因为慈悲,智慧不落入自私;因为智慧,慈悲不落入执着 五种人生观:理性(西哲)、道德(儒)、审美(庄子)、信仰(宗教)、解脱(佛教) 2017-10-26 16:37 1人喜欢 自由:外在自由;内在自由:智、情、意志欲望性质:自然(无记)、社会(不善)、精神(善)智慧和慈悲犹如双翼,保持平衡,才能展翅飞翔。因为慈悲,智慧不落入自私;因为智慧,慈悲不落入执着五种人生观:理性(西哲)、道德(儒)、审美(庄子)、信仰(宗教)、解脱(佛教) 济群说佛教是实证。实际上,实践不是实证。唯心主义的主观体验也很难实证出什么固定的结论来。所以,他用的“内证”一词似乎更贴切一些。 但内证又是什么呢?济群认为,通过仪器得来的知识与以生命来现量实证是两个层次。他躲开了周国平关于“”身体特殊状态”的陷阱,强调了体认空性不是幻觉和臆想。虽然躲避的过程并不算巧妙。 2017-09-09 00:15 济群说佛教是实证。实际上,实践不是实证。唯心主义的主观体验也很难实证出什么固定的结论来。所以,他用的“内证”一词似乎更贴切一些。但内证又是什么呢?济群认为,通过仪器得来的知识与以生命来现量实证是两个层次。他躲开了周国平关于“”身体特殊状态”的陷阱,强调了体认空性不是幻觉和臆想。虽然躲避的过程并不算巧妙。 “从本性来说,一个稍微有点慧根的人,就不会甘心像动物一样生活(大概就是只求实用和名利),一定会有追求,我们称之为精神本能。人都有这种精神本能,中国人也不例外,但我们的文化是不鼓励的。” 随便看了几页,就看到了这一句,感觉有点心痛…事实的确如此,从小我的精神本能不知受到了多少次扼杀…回首我的年少岁月,如果我的意志有一点动摇,我便不会再有真心。如果我的心有一点软弱,我可能就会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感恩的... 2017-07-08 14:39 “从本性来说,一个稍微有点慧根的人,就不会甘心像动物一样生活(大概就是只求实用和名利),一定会有追求,我们称之为精神本能。人都有这种精神本能,中国人也不例外,但我们的文化是不鼓励的。”随便看了几页,就看到了这一句,感觉有点心痛…事实的确如此,从小我的精神本能不知受到了多少次扼杀…回首我的年少岁月,如果我的意志有一点动摇,我便不会再有真心。如果我的心有一点软弱,我可能就会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感恩的心~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