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尼采著作全集(第5卷) 善恶的彼岸/论道德的谱系 赵千帆 2015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尼采著作全集(第5卷)
副标题:善恶的彼岸/论道德的谱系 作者:赵千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6602 出版时间:2015 页数:528 定价:42.00 内容简介: 《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是尼采畅论“善”与“恶”两种对立的价值观的力作,它从自然人和社会人的角度入手,揭示道德观念产生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甚至病理条件,挖掘人在不同条件下创造不同的价值观的共同的原始动力,以重估一切旧的价值,确立未来道德哲学的标准。全书论题鲜明,结构紧凑,条理清晰,论述充分。就理论完备性而言,是尼采最为成熟的著作。《论道德的谱系》是尼采道德哲学的代表作,是尼采 重估一切价值 主张的集中体现。 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赵千帆,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浙江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毕业,师从孙周兴教授。 这套丛书还有 《尼采著作全集(第4卷)》,《尼采著作全集(第12卷)》,《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尼采著作全集(第13卷)》, 看完有了一个新灵感,心理学家尼采,一个自害双目的俄狄浦斯(身体与精神上),同样需要用一种心理学方法来加以理解,但这很可能意味着我开题要更来不及了。 前天窝在床上读,昨天抱着它在图片馆,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文笔,智慧,毫无缺憾处,是每个人都可以读也应该读的书,非常值得。 五年前第一次看论道德的谱系,只记得震颤的感觉,内容和理解却都忘了,现在再读,才明白其中的许多层次的意味,三观多少又被改写了一些。 善恶的彼岸是一本非常沉稳庄重的书,最后一章稍显张狂,道德谱系也是如此,但并不损伤。 胡言乱语说了些感慨,以后有时间了再细细研究吧。 是和瓦... 前天窝在床上读,昨天抱着它在图片馆,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文笔,智慧,毫无缺憾处,是每个人都可以读也应该读的书,非常值得。 五年前第一次看论道德的谱系,只记得震颤的感觉,内容和理解却都忘了,现在再读,才明白其中的许多层次的意味,三观多少又被改写了一些。 善恶的彼岸是一本非常沉稳庄重的书,最后一章稍显张狂,道德谱系也是如此,但并不损伤。 胡言乱语说了些感慨,以后有时间了再细细研究吧。 是和瓦尔登湖并列可以放在枕边的。 《论道德的谱系》绝对很重要。 尼采作为孩子指出皇帝新衣不存在之后,又意识到自己的指出本来就是前置了应该穿衣的基础,然后他停下来一无所措,等待着成长。 尼采的语言会让人感到 粗粝 , 严肃与戏谑并置,旧词的改造与新诠予读者以挑战。这贯穿于语言形式与风格中的力量也正是用来对付那些迂腐的学究气。正如他在《不合时宜的考察》中的要求: das Tiefsinnige einfach, das Ergreifende ohne Rhetorik, das Streng-Wissenschaftliche ohne Pedanterie zu sagen. ... 尼采的语言会让人感到 粗粝 , 严肃与戏谑并置,旧词的改造与新诠予读者以挑战。这贯穿于语言形式与风格中的力量也正是用来对付那些迂腐的学究气。正如他在《不合时宜的考察》中的要求: das Tiefsinnige einfach, das Ergreifende ohne Rhetorik, das Streng-Wissenschaftliche ohne Pedanterie zu sagen. 此版本的翻译可以说在语体色彩上也进行了模仿。 善恶的彼岸,前两章就是机器翻译的,赵千帆副教授的注解都是查字典补出来的,如果对比熊伟先生编辑的《存在主义哲学选辑(上)》赵勇翻译、周国平校对的版本,这个翻译简直就是不知所云,贻笑大方。译者很喜欢用“搞”来译文,小学语文都没有毕业,标点符号用的也是随性随意。... 真理出自谬误?求真理的意志出自求欺骗的意志?无我的行为出于自私自利? 斯多亚主义者 因为能力而可能——康德 我们总是不停地在被说服,因为自我的确立而有了坦然发表言论的能力。人的控制性和自我独立性是同时存在的,两方面的协调早就内外都有成就的人。求知是一种意志。 ... 但愿最终,恰恰是作为认识者,我们可不要轻视此断然颠倒习以为常的视角和评价的做法,精神已经过于长久地用这些颠倒貌似亵渎而徒劳地,己朝自己发怒:如此这般地作一次另一种观看,以及作另一种观看的意愿,对于知性达到它当初的“客观性”,其教养和准备之功可不算小,——此客观性不是当作“无利害的直观”(这是一个谬理和悖识)来理解,而是那种能力,自制地进行赞成和反对、收放自如的能力:好让人们知道使诸种视角和诸种情绪... 2019-01-28 04:26 5人喜欢 但愿最终,恰恰是作为认识者,我们可不要轻视此断然颠倒习以为常的视角和评价的做法,精神已经过于长久地用这些颠倒貌似亵渎而徒劳地,己朝自己发怒:如此这般地作一次另一种观看,以及作另一种观看的意愿,对于知性达到它当初的“客观性”,其教养和准备之功可不算小,——此客观性不是当作“无利害的直观”(这是一个谬理和悖识)来理解,而是那种能力,自制地进行赞成和反对、收放自如的能力:好让人们知道使诸种视角和诸种情绪性阐释的差异性恰恰为认识所用。就让我们,我的哲学家先生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好防备那套古老危险的概念虚构,它设定了一种“纯粹、无意愿、无痛苦、无时间的认识主体”,防备像“纯粹理性”、“绝对精神性”、“认识本身”这样一些矛盾性概念的触手:——这里被要求作思考的是一只全然不可思议的眼睛,一只绝对不应该有任何方向的眼睛,在它这里,那些行动性和阐释性的力量[观看要通过这些力量乃成为一个有所见之看( Etwas- Sehen)]应该被抑止,应该缺失,也就是说,这里要求的总是一只悖识和谬理的眼睛。只有一种透视式的观看,只有一种透视式的“认识”;而如果我们在某件事情上让更多情绪诉诸言表,如果我们知道让更多眼睛、有差异的眼睛向这件事情打开,那么,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概念”、我们的“客观性”就会变得更加完整。而竟把意志上从根本上排除掉,把情绪一律全部悬置起来,即便假定我们能够做到:难道这不叫做对知性的阉割么?…… 哲学家,在我们、我们这些自由精神的理解中——,作为负有最广泛职责的人,对人类总体发展有良心的人:这样的哲学家会为了他的培育和教育事业而利用那些宗教,就像利用他那个时候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一样。诸种宗教助成的那种有遴选和培育作用的(这意味着总是既具有摧毁亦具有创造和赋形作用的)影响,依照被置于宗教之驱使和护持之下的人在灵魂类型上的不同,是一种多层次和有差别的影响。对于强健、独立、准备并且被预定要下命令的... 2016-01-26 20:56 1人喜欢 哲学家,在我们、我们这些自由精神的理解中——,作为负有最广泛职责的人,对人类总体发展有良心的人:这样的哲学家会为了他的培育和教育事业而利用那些宗教,就像利用他那个时候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一样。诸种宗教助成的那种有遴选和培育作用的(这意味着总是既具有摧毁亦具有创造和赋形作用的)影响,依照被置于宗教之驱使和护持之下的人在灵魂类型上的不同,是一种多层次和有差别的影响。对于强健、独立、准备并且被预定要下命令的人,执政种族之理性和技艺的肉身载体,宗教更多地是为了克服抵抗和能够统治而采取的手段:而非一道把统治者和臣仆联结在一起的纽带,不是要把后者的诸种良心、把他们那些想要绕开服从的隐情和最深的内在,透露和托付给前者;由于那样高贵的出身,如果个别天性依凭高级的精神状态而倾心一种更加抽象和静观的生活,只为自己保留统治所需的最精妙资质(即统治精选的青年或密契团体成员),那么宗教甚至可以被利用为手段,藉以在粗暴执政的嘈杂和艰辛面前获得安宁,在一切政治手腕必需的污浊面前做到纯洁。比如婆罗门就是这样理解宗教的:在宗教组织的帮助下,他们赋予自己为民众委任君王的权力,而他们自己则作为担负着超越君王的更高使命的人,置身于并且觉得自己置身于旁边和外部。与此同时,宗教也为被统治者中一部分潜在精英提供了渠道和机会,让他们为有朝一日作统治和下命令做好准备,也就是说,预备进入那个正缓慢来临的阶级和等级,在这些阶层和地位上,通过幸运的婚配,独立自主的意志的力量和品味会不断增长:宗教提供了足够的推动和诱惑让这部分人走上通向更高精神状态的道路,让他们省察那些跟伟大的自我克服、沉默和孤独相关的体验——如果一个种族想要超越其贱民出身而有朝一日晋升为统治者,苦修主义和清教主义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及使之变得高贵的手段。对那些凡俗之人,那些绝大多数人,为了服侍和公共用途而存在、也只允许在这个范围内存在的人们,宗教会赋予他们一种对自己的处境和种类的无可估量的餍足,赋予他们多层次的心灵平静,使他们的服从变得高尚,使他们多跟他们的同类同甘共苦,对于全部的日常生活,全部的卑微状态,对于他们灵魂介于人兽之间的全部贫乏,则加以些许增色和美化,使之有几分正义。宗教,和生命在宗教方面的重大意义,把耀眼的阳光投在这些吃着无尽苦头的人们身上,使他们能忍受自己所处的景象,它们的作用正如伊壁鸠鲁的哲学对于较高等级的苦难所起的一贯作用,是提升和净化,仿佛是在充分利用苦难,最后简直是将苦难神圣化和正义化!在基督教和佛教这里值得尊敬者也许莫过于它们的教导技艺,教导哪怕最低等的人通过虔敬而置身于某个高等的假相秩序,并且由此在自己这里坚持对现实秩序的满足,在这现实秩序当中,他生活得可够艰辛的,——必需的恰恰是这种艰辛! 本页注释1倒数第三行中这一句--“哲学家则与此相反,他没有一样不是非个人的东西”--疑有误,“非个人”应订正为“个人”。 2019-04-18 15:28 本页注释1倒数第三行中这一句--“哲学家则与此相反,他没有一样不是非个人的东西”--疑有误,“非个人”应订正为“个人”。 你们选出好的孤独,那种自由、故意、轻松的孤独,这孤独还给你们理由,让自己无论在哪种意义上始终是好的! 2016-09-01 21:18 你们选出好的孤独,那种自由、故意、轻松的孤独,这孤独还给你们理由,让自己无论在哪种意义上始终是好的! 本页注释1倒数第三行中这一句--“哲学家则与此相反,他没有一样不是非个人的东西”--疑有误,“非个人”应订正为“个人”。 2019-04-18 15:28 本页注释1倒数第三行中这一句--“哲学家则与此相反,他没有一样不是非个人的东西”--疑有误,“非个人”应订正为“个人”。 你们选出好的孤独,那种自由、故意、轻松的孤独,这孤独还给你们理由,让自己无论在哪种意义上始终是好的! 2016-09-01 21:18 你们选出好的孤独,那种自由、故意、轻松的孤独,这孤独还给你们理由,让自己无论在哪种意义上始终是好的! 哲学家,在我们、我们这些自由精神的理解中——,作为负有最广泛职责的人,对人类总体发展有良心的人:这样的哲学家会为了他的培育和教育事业而利用那些宗教,就像利用他那个时候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一样。诸种宗教助成的那种有遴选和培育作用的(这意味着总是既具有摧毁亦具有创造和赋形作用的)影响,依照被置于宗教之驱使和护持之下的人在灵魂类型上的不同,是一种多层次和有差别的影响。对于强健、独立、准备并且被预定要下命令的... 2016-01-26 20:56 1人喜欢 哲学家,在我们、我们这些自由精神的理解中——,作为负有最广泛职责的人,对人类总体发展有良心的人:这样的哲学家会为了他的培育和教育事业而利用那些宗教,就像利用他那个时候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一样。诸种宗教助成的那种有遴选和培育作用的(这意味着总是既具有摧毁亦具有创造和赋形作用的)影响,依照被置于宗教之驱使和护持之下的人在灵魂类型上的不同,是一种多层次和有差别的影响。对于强健、独立、准备并且被预定要下命令的人,执政种族之理性和技艺的肉身载体,宗教更多地是为了克服抵抗和能够统治而采取的手段:而非一道把统治者和臣仆联结在一起的纽带,不是要把后者的诸种良心、把他们那些想要绕开服从的隐情和最深的内在,透露和托付给前者;由于那样高贵的出身,如果个别天性依凭高级的精神状态而倾心一种更加抽象和静观的生活,只为自己保留统治所需的最精妙资质(即统治精选的青年或密契团体成员),那么宗教甚至可以被利用为手段,藉以在粗暴执政的嘈杂和艰辛面前获得安宁,在一切政治手腕必需的污浊面前做到纯洁。比如婆罗门就是这样理解宗教的:在宗教组织的帮助下,他们赋予自己为民众委任君王的权力,而他们自己则作为担负着超越君王的更高使命的人,置身于并且觉得自己置身于旁边和外部。与此同时,宗教也为被统治者中一部分潜在精英提供了渠道和机会,让他们为有朝一日作统治和下命令做好准备,也就是说,预备进入那个正缓慢来临的阶级和等级,在这些阶层和地位上,通过幸运的婚配,独立自主的意志的力量和品味会不断增长:宗教提供了足够的推动和诱惑让这部分人走上通向更高精神状态的道路,让他们省察那些跟伟大的自我克服、沉默和孤独相关的体验——如果一个种族想要超越其贱民出身而有朝一日晋升为统治者,苦修主义和清教主义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及使之变得高贵的手段。对那些凡俗之人,那些绝大多数人,为了服侍和公共用途而存在、也只允许在这个范围内存在的人们,宗教会赋予他们一种对自己的处境和种类的无可估量的餍足,赋予他们多层次的心灵平静,使他们的服从变得高尚,使他们多跟他们的同类同甘共苦,对于全部的日常生活,全部的卑微状态,对于他们灵魂介于人兽之间的全部贫乏,则加以些许增色和美化,使之有几分正义。宗教,和生命在宗教方面的重大意义,把耀眼的阳光投在这些吃着无尽苦头的人们身上,使他们能忍受自己所处的景象,它们的作用正如伊壁鸠鲁的哲学对于较高等级的苦难所起的一贯作用,是提升和净化,仿佛是在充分利用苦难,最后简直是将苦难神圣化和正义化!在基督教和佛教这里值得尊敬者也许莫过于它们的教导技艺,教导哪怕最低等的人通过虔敬而置身于某个高等的假相秩序,并且由此在自己这里坚持对现实秩序的满足,在这现实秩序当中,他生活得可够艰辛的,——必需的恰恰是这种艰辛! 我们,怀有另一种信念的我们——,认为民主运动不仅仅是政治组织的衰败形式,而且毋宁说是人类的衰败形式,亦即渺小化的形式,是人类的中等化和价值贬黜:我们必须向哪里抓取我们的希望呢?——向新哲学家们,别无选择;向精神们,强健而原初的、足以发动截然相反的价值评估、足以重估和颠倒“永恒价值”的精神们;向被预先派遣者,向未来的人,他们在当前则维系着那个把数千年的意志束缚在新轨道上的强制和绑索。把人类的未来作为... 2016-01-27 22:17 我们,怀有另一种信念的我们——,认为民主运动不仅仅是政治组织的衰败形式,而且毋宁说是人类的衰败形式,亦即渺小化的形式,是人类的中等化和价值贬黜:我们必须向哪里抓取我们的希望呢?——向新哲学家们,别无选择;向精神们,强健而原初的、足以发动截然相反的价值评估、足以重估和颠倒“永恒价值”的精神们;向被预先派遣者,向未来的人,他们在当前则维系着那个把数千年的意志束缚在新轨道上的强制和绑索。把人类的未来作为人类的意志、作为依赖于某种人类意志的东西教授给人类,在培养和培育方面为人类准备伟大的冒险和总体的尝试,以此终结那个受着胡闹和偶然的骇人统治的、迄今被称为历史的东西——“最大数量”的胡闹即民主制只是这种东西的最后形式——:为此,总有一天将迫切需要一个新种类的哲学家和命令者,在他们的肖像前,大地上隐蔽、可怕而乐行好施的精神们所曾秉有的一切,势将显得苍白而形同侏儒。在我们眼前飘过的,就是这样一些领袖的肖像:——你们自由的精神们,允许我大声说出来吗?形势,为了他们的诞生必须一边创设出来一边利用起来的那种形势;探索性的道路和考验,在它们的帮助下,一个灵魂得以成长到那样一个高度、壮大成那样一种强力,去感受那种逼向这些使命的强制;一次价值重估,在它的重压和锤击下,一颗良心将得到锻炼,一段心肠将化为铁石,从而可以忍受这样一份职责的重;而另一方面,这样一些领袖的必然遭际,那种恐怖的危险,即他们有可能不出现,或是长坏了,或是蜕变了——以上这些,乃是我们真正的担忧和苦闷,你们可知道,你们自由的精神们啊?是这些沉重而遥远的思想和风暴,在掠过我们思想的天空。少有疼痛会这般切肤,当有一天看见了、猜到了、共同感受到了,一个超常的人怎样脱落和蜕变到他的轨道之外:谁若有罕见的眼力看出那个大危险,即“哲人”本身在蜕变,谁若跟我们一样,认识到那个阴森莫测的偶然性,迄今它还在关系人类未来的事体上玩着它的游戏——一场无人能插手、连“上帝之指”也不能参与的游戏!——谁若猜中那个厄运,那个潜藏在对“现代理念”傻乎乎的不臆不逆的轻信里,更多是潜藏在整个基督教欧洲的道德里的厄运:则他将苦于一种无与伦比的惊恐,——他当然一眼就看得出,若有益地积聚和提升力量与功业,从人类中还可以培育出什么,他凭着全部良心知道,对那些最伟大的可能性,人类还是尚未穷尽的,人这个类型已经多少次站在奥妙的决定和崭新的道路边上:——凭着最疼痛的回忆他还更清楚地知道,一个最高等级的生成者迄今已经习惯于在那些可怜的事物边上破碎、断裂、淹没和衰颓。人类的总体蜕变,知道变成今日社会主义蠢货和死脑壳所以为的“未来人”——作为他们的理想!——人类向着完美的群氓动物(或按照他们的说法,向着“自由社会”的人)而去的蜕变和渺小化,人类向着平等地享有和主张权利的侏儒动物而去的动物化,无疑是可能的啊!谁若把这种可能性一下设想到底,就比其余人多识得一种恶心,——也许就多识得一项新的使命!…… 本页注释1倒数第三行中这一句--“哲学家则与此相反,他没有一样不是非个人的东西”--疑有误,“非个人”应订正为“个人”。 2019-04-18 15:28 本页注释1倒数第三行中这一句--“哲学家则与此相反,他没有一样不是非个人的东西”--疑有误,“非个人”应订正为“个人”。 但愿最终,恰恰是作为认识者,我们可不要轻视此断然颠倒习以为常的视角和评价的做法,精神已经过于长久地用这些颠倒貌似亵渎而徒劳地,己朝自己发怒:如此这般地作一次另一种观看,以及作另一种观看的意愿,对于知性达到它当初的“客观性”,其教养和准备之功可不算小,——此客观性不是当作“无利害的直观”(这是一个谬理和悖识)来理解,而是那种能力,自制地进行赞成和反对、收放自如的能力:好让人们知道使诸种视角和诸种情绪... 2019-01-28 04:26 5人喜欢 但愿最终,恰恰是作为认识者,我们可不要轻视此断然颠倒习以为常的视角和评价的做法,精神已经过于长久地用这些颠倒貌似亵渎而徒劳地,己朝自己发怒:如此这般地作一次另一种观看,以及作另一种观看的意愿,对于知性达到它当初的“客观性”,其教养和准备之功可不算小,——此客观性不是当作“无利害的直观”(这是一个谬理和悖识)来理解,而是那种能力,自制地进行赞成和反对、收放自如的能力:好让人们知道使诸种视角和诸种情绪性阐释的差异性恰恰为认识所用。就让我们,我的哲学家先生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好防备那套古老危险的概念虚构,它设定了一种“纯粹、无意愿、无痛苦、无时间的认识主体”,防备像“纯粹理性”、“绝对精神性”、“认识本身”这样一些矛盾性概念的触手:——这里被要求作思考的是一只全然不可思议的眼睛,一只绝对不应该有任何方向的眼睛,在它这里,那些行动性和阐释性的力量[观看要通过这些力量乃成为一个有所见之看( Etwas- Sehen)]应该被抑止,应该缺失,也就是说,这里要求的总是一只悖识和谬理的眼睛。只有一种透视式的观看,只有一种透视式的“认识”;而如果我们在某件事情上让更多情绪诉诸言表,如果我们知道让更多眼睛、有差异的眼睛向这件事情打开,那么,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概念”、我们的“客观性”就会变得更加完整。而竟把意志上从根本上排除掉,把情绪一律全部悬置起来,即便假定我们能够做到:难道这不叫做对知性的阉割么?…… 你们选出好的孤独,那种自由、故意、轻松的孤独,这孤独还给你们理由,让自己无论在哪种意义上始终是好的! 2016-09-01 21:18 你们选出好的孤独,那种自由、故意、轻松的孤独,这孤独还给你们理由,让自己无论在哪种意义上始终是好的! 冒着惹恼无辜听众的危险,我还是要撂下这些话:利己主义仍是高贵灵魂的本质,我指的是那种不可移易的信念,相信其他造物从本性上必定要臣服于一种“我们这样”的造物,不得不为我们牺牲。高贵的灵魂接受他的利己主义这一事实要件,没有表示任何疑问,也没有给人一种强硬、强制和专断的感觉,毋宁是像接受一种可以在事物的元法则中找到根据的东西:——若要为此找一个说法,那么他或许会说“这是正义本身”。在有些... 2016-01-30 21:36 冒着惹恼无辜听众的危险,我还是要撂下这些话:利己主义仍是高贵灵魂的本质,我指的是那种不可移易的信念,相信其他造物从本性上必定要臣服于一种“我们这样”的造物,不得不为我们牺牲。高贵的灵魂接受他的利己主义这一事实要件,没有表示任何疑问,也没有给人一种强硬、强制和专断的感觉,毋宁是像接受一种可以在事物的元法则中找到根据的东西:——若要为此找一个说法,那么他或许会说“这是正义本身”。在有些情况下他会稍微犹豫一下,坦诚有跟他被赋予同等权利者;一旦他对这个等级问题有了认同,他便凭借在羞耻和在细腻的敬畏方面(它在自己与自己的交往中即拥有这些)的同等熟练,在上述那些同类和被赋予同等权利者中间活动——按照一种所有星体都熟谙的天体力学的规律活动。这更多地出自他的利己主义的本能,这种跟同样是高等人的交往中的精细与自律——每个星体都是这样一个利己主义者——:他在他们中间、在他向他们所提供的作品中尊敬自己,他不怀疑,对尊敬与作品进行交换,作为一切交往的本质,同样也是事物的合乎自然的状态。出于激烈而敏感的报答本能,这高贵的灵魂照他所收取的给予,他的本能的基础便是报答。“恩典”这个概念,inter pares[于同侪之间]是没有意义的,也没什么好声闻;要让馈赠从上往下放佛是掉到自己头上的,要一点一滴地去渴求赐饮和金蛋,可能会有精巧的方法能做到;不过,对于这种技艺和姿态,高贵的灵魂毫无灵巧。他的利己主义在这里妨碍着他:他根本不喜欢朝“上”望,——而是要么向自己的前方平展舒缓地、要么向下望:——他知道自己在高处。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