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维特根斯坦读本
副标题: 作者: 陈嘉映主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32627 出版时间:2015 页数:362 定价:38.00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独有的学术领悟,将维特根斯坦这样一个仅有的具有两种哲学体系的哲学大家的思想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题解读。是极好的分析理解维特根斯坦思想观点和体系的辅导性读物,也是开创了对经典文本阅读评点的新的形式。 陈嘉映,中国著名的哲学教授之一,也是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研究专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同时也是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大学特聘教授。著译有多种学术著作。著有《无法还原的象》《真理掌握我们》等,其中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研究》被列入世纪文库。 哲学不是自然科学 ............................. 1 哲学研究:概念研究 ........................... 7 哲学是针对借助我们的语言来蛊惑我们的智性所做的斗争 ........ 7 概念研究 .................................... 12 哲学语法 .................................... 14 以颜色词为例说明语法与经验的边界 ................... 17 · · · · · · 哲学不是自然科学 ............................. 1 哲学研究:概念研究 ........................... 7 哲学是针对借助我们的语言来蛊惑我们的智性所做的斗争 ........ 7 概念研究 .................................... 12 哲学语法 .................................... 14 以颜色词为例说明语法与经验的边界 ................... 17 语法、哲学语法与普通语法 ......................... 18 语法陷阱 .................................... 19 哲学之为治疗 ............................... 22 摧毁纸房子 ................................... 22 不建构理论而是让一切如其所是 ...................... 23 重要的是探索过程 .............................. 26 需要克服的是意志的抵抗 .......................... 27 进入澄明 .................................... 31 哲学先贤 ................................... 34 自画像 .................................... 39 世界、事实、事态 ............................ 44 思想和语言之为世界的图画 ..................... 48 命题与名称 ................................. 54 名称指称对象 ................................. 54 对指称论的批判 ................................ 56 对“简单成分”的质疑 ............................ 60 对象与属性 ................................. 64 逻辑与日常语言 .............................. 69 早期关于逻辑的思想 ............................. 69 逻辑与逻辑语言 ................................ 71 回到自然语言的粗糙地面上来........................ 74 语言游戏 ................................... 77 语言 ....................................... 77 语言是人的自然活动 ............................. 79 话语即行为 ................................... 80 原始语言与语言游戏 ............................. 81 语言游戏的多样性 .............................. 82 语言与实在 ................................... 84 生活形式与语境 .............................. 86 符号与意指 ................................. 91 同一个词 .................................... 91 语言必须自己表明自己 ............................ 92 心里指张三 ...................................103 符号不是死的 .................................107 家族相似 .................................. 109 意义在于使用 .............................. 112 符号的生命在于使用 .............................112 意义与使用规则 ................................117 语言就像工具 .................................118 语词的氛围 ................................ 120 遵行规则 .................................. 126 规则的语法 ...................................126 规则 / 语法的任意性 .............................127 我盲目地遵从规则 ..............................128 未明述的规则、修改规则 ..........................131 不仅要规则,还要示范 ............................133 理 解 ................................... 135 知 道 ................................... 141 解 释 ................................... 147 原因与理由 ................................ 150 原因 .......................................150 理由 .......................................153 解释总有到头的时候 .............................155 思 想 ................................... 158 想与说 ................................... 165 思想的对象 ................................ 169 预期与实现 ................................ 175 意志、意愿 ................................ 187 世界独立于我的意志 .............................187 意志并不是非物质的发动机 .........................188 意图在行为与环境中 .............................190 意图与自我 ...................................191 我 ....................................... 193 记 忆 ................................... 200 面 相 ................................... 205 梦与弗洛伊德 .............................. 214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 219 心理学 .....................................219 处理心理学概念的计划 ............................221 外感觉 .....................................223 内感觉 .....................................225 感情 .......................................227 判断感情的能力 ................................230 私有语言论题 .............................. 232 感觉词不是名称 ................................233 惟我自己拥有 .................................237 能知道他人的感觉、思想吗?........................239 心与身 .....................................245 内与外 .....................................247 从我自己知道 .................................250 从未感觉过疼痛的人能理解“疼痛”吗? .................252 语言之为原始事实 ..............................253 数 学 ................................... 255 数学推导 .................................. 260 数学证明 .................................. 279 归纳法 ................................... 290 怀疑与确知 ................................ 292 摩尔命题 ....................................292 假定世界不存在 ................................294 从小相信 ....................................295 世界图景 ....................................298 确实性在于体系 ................................299 客观真理 ....................................301 哪个证明哪个? ................................302 错误 .......................................304 怀疑论者 ....................................305 经验确凿与数学确凿 .............................309 论初民世界 ................................ 313 论当今世界 ................................ 317 教 育 ................................... 320 文学艺术 .................................. 322 美 学 ................................... 326 伦理与信仰 ................................ 332 言说与沉默 ................................ 342 ............................................ 维特根斯坦简传(陈嘉映) ..................... 347 · · · · · · 本书以作者独有的学术领悟,将维特根斯坦这样一个仅有的具有两种哲学体系的哲学大家的思想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题解读。是极好的分析理解维特根斯坦思想观点和体系的辅导性读物,也是开创了对经典文本阅读评点的新的形式。 五星给陈老师的翻译;四星给选文本身,不能按照tractatus 和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编年体来看 不适合初读wittgenstein的朋友们 管中窥豹,读本还是很散,但也可以大概了解维特根斯坦所思考的问题。由此开始,来读原著。 不要让每次冲破语言之界限的冲动止步于“一闪而过”,哪怕少许几次的跟进表达,也是严肃对待自己的思。某种意义上,严肃乃是趋于完整。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大多以笔记形式呈现。这本书按主题对分布于众多著作中的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加以分类,相信对维特根斯坦的读者和研究者都会很有帮助。本书的主题也相当丰富,除了哲学和语言这两个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大主题外,还有教育、文学艺术、美学、伦理和宗教等较小的主题。确是陈嘉映先生的费心之作。 五星给陈老师的翻译;四星给选文本身,不能按照tractatus 和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编年体来看 不适合初读wittgenstein的朋友们 不要让每次冲破语言之界限的冲动止步于“一闪而过”,哪怕少许几次的跟进表达,也是严肃对待自己的思。某种意义上,严肃乃是趋于完整。 维特根斯坦放弃了“清澈的逻辑”,他的“最终”是日常语言——准确的说,就是“语法”,也即“规则”。更进一步说:真理。 一方面,维特根斯坦反对“心理主义”——太玄妙莫测;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太唯科学论。 这样,自然会有人诘难:“规则”岂不是另... 我花了27块钱买了这本《维特根斯坦读本》,然后发现自己读不懂。我承认买它的原因中,30%是封面漂亮,30%是对一个不了解的哲人的好奇,这些还算是正当理由,剩下40%只是虚荣。 这本书跟尼采的一样是格言体,但是不如尼采的文章那样充满激情与共鸣。他又几乎否... 我们不可提出任何一种理论。我们的思考中不可有任何假设的东西。必须丢开一切解释而只用描述来取代之。 对,用描述来取代解释,我们如何对自己的描述怀抱信心?我们不可提出任何一种理论。我们的思考中不可有任何假设的东西。必须丢开一切解释而只用描述来取代之。 我们所要的是对已经敞开在我们眼前的东西加以理解。因为这似乎正是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理解的东西。 2018-01-19 15:03 我们所要的是对已经敞开在我们眼前的东西加以理解。因为这似乎正是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理解的东西。 我们所要的是对已经敞开在我们眼前的东西加以理解。因为这似乎正是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理解的东西。 2018-01-19 15:03 我们所要的是对已经敞开在我们眼前的东西加以理解。因为这似乎正是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理解的东西。 我们不可提出任何一种理论。我们的思考中不可有任何假设的东西。必须丢开一切解释而只用描述来取代之。 对,用描述来取代解释,我们如何对自己的描述怀抱信心?我们不可提出任何一种理论。我们的思考中不可有任何假设的东西。必须丢开一切解释而只用描述来取代之。 我们不可提出任何一种理论。我们的思考中不可有任何假设的东西。必须丢开一切解释而只用描述来取代之。 对,用描述来取代解释,我们如何对自己的描述怀抱信心?我们不可提出任何一种理论。我们的思考中不可有任何假设的东西。必须丢开一切解释而只用描述来取代之。 我们所要的是对已经敞开在我们眼前的东西加以理解。因为这似乎正是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理解的东西。 2018-01-19 15:03 我们所要的是对已经敞开在我们眼前的东西加以理解。因为这似乎正是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理解的东西。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