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悲剧的诞生
副标题: 作者:尼采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36809 出版时间:2016 页数:259 定价:48.00 内容简介: 《悲剧的诞生》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年间。尼采在对希腊艺术进行美学讨论的同时,阐述了自己的许多哲学思想完成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并对以苏格拉底科学乐观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化做出了批判。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欧洲思想史上特立独行的天才,对中国现代文化影响最大的德国思想家。25岁时被聘为巴塞尔大学教授;45岁时精神病发作;世纪之交离开人世。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权力意志》等。 这套丛书还有 《未来哲学序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等。 “他是一颗没有大气层的星辰。他的眼睛向内看皓如明月,向外看则呆滞冷淡,彷佛只是装装样子而已。”孤独而不朽的灵魂,既是赫拉克利特也是尼采。我们或是逃进苏格拉底一派的理性主义里,或是通过阿波罗造型艺术营造一个假象与现实真正的苦痛隔离开来,唯有狄奥尼索斯的醉中,我们获得了直面生命悲苦的勇气,我们的此在终是在此,真正地而非幻象的,与狄奧尼索斯艺术融为一体。 如果不把终究是恐惧与痛苦的无意义的此在生命审美的看待,的确是没有指望可以活下去的理由。尼采终究也使自己成为了悲剧精神本身,也在无可指望的地方生出了希望。 我寻回了一些失去的东西。孤独与行为目的,这些原始矛盾和原始痛苦,这些先天重新回到自我意识当中。 这个译本的已经算很不错了,但有些句子读起来还是怪怪的,尼采在这本书里推崇一种狄奥尼索斯精神,对希腊文化进行了深度解剖,但是一直到最后我都没弄懂这种酒神精神中的原始力量和原始痛苦到底是什么,这算不算带有客观唯心主义色彩呢? “他是一颗没有大气层的星辰。他的眼睛向内看皓如明月,向外看则呆滞冷淡,彷佛只是装装样子而已。”孤独而不朽的灵魂,既是赫拉克利特也是尼采。我们或是逃进苏格拉底一派的理性主义里,或是通过阿波罗造型艺术营造一个假象与现实真正的苦痛隔离开来,唯有狄奥尼索斯的醉中,我们获得了直面生命悲苦的勇气,我们的此在终是在此,真正地而非幻象的,与狄奧尼索斯艺术融为一体。 如果不把终究是恐惧与痛苦的无意义的此在生命审美的看待,的确是没有指望可以活下去的理由。尼采终究也使自己成为了悲剧精神本身,也在无可指望的地方生出了希望。 从《悲剧的诞生》论古希腊悲剧人物的酒神本质 文/顾一心 引 言 《悲剧的诞生》是一部阐述尼采美学观点的关键著作。它从希腊文化中的日神(阿波罗Απολλων)与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两种基本倾向出发,揭示了希腊悲剧艺术产生的滥觞和基础。在尼采笔下,日神... 首先说明一下,这篇不是读后感,充其量是读书笔记。近来越发觉得自己的记忆力衰退厉害(还年轻啊,咋整- -……),所以很有必要对自己的阅读作些札记,不然以后除了书名外,其余没准都忘个一干二净。而豆瓣的短评有万恶的字数限制,没辙,唯有以书评形式来记录吧。 接着说明的... 导言: 尼采《悲剧的诞生》是一部颇具争议性的著作,人们对其进行了多方的解读,或说其实古典学著作,或说其是美学著作,或说其是形而上学著作,具有如此众多的阐释角度,这显然是一部奇书。虽然从字数来说,《悲剧的诞生》是一部小书,但是从它涵盖的范围和哲学意义来说,这又... 【按语:《悲剧的诞生(1872)》是尼采最早的作品,基本上是在叔本华的意志论框架内考察了艺术尤其是悲剧艺术:作为本原的意志,音乐在艺术中的优先性等都是叔本华的论题;不同之处在于:当叔本华觉得禁欲主义才是人生出路的时候,Nietzsche则认为艺术是生存的最高阶段。纵使如... 一、赫拉克利特:人间智者 人居世间如扁舟行于沧海,时刻面临着孤独与虚无的恐惧,然而恰恰是为了克服这样的恐惧,“伟大者必须永恒”却成了人类发自肺腑的执着呼唤。似乎,惟有借自己的成就与名声方可超越时间与死亡,永远被后代铭记,惟有伟大者的永恒能够使生存显得可以理... 对《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的阅读诞生于对一种金色的、太阳般光华的遥想。但在正午到来之前,黄昏就降临了,褐色的暮霭涂抹在天际,包裹着一团赤红的夕阳。尼采的书还能是什么颜色呢?“在所有的书写中我只爱其人以其血所写。以血作书:如是你将体会,血就是精神。” 不过,谈论... 最近带着学生读《悲剧的诞生》,才发现做学生时说得极其顺嘴,其实根本未解其意的那些名词真正到了自己讲的时候,要讲得朴素清晰并不那么容易。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将艺术,也是自然的两种冲动归纳为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冲动,前者代表着梦,后者代表着醉。而古希腊的悲剧... 这是在读书过程中的一点想法, 写出来主要是想能跟大家一起探讨,得到更大的进步。 《悲剧的诞生》笔记 V1.0 好吧,我觉得用很大精力来读这本书将会是有相当意义的事情。 实际上,高中时曾经通读过全文,可惜现在搜索记忆除了简单的理解了两... 写在前面:这篇评论是一年前写的了,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如此激动的评论了此书竟然还有很多豆友关注回复~真是感谢~同样也为自己的过激评论行为感到抱歉,“读书”一事纯属个人行为,希望大家仔细斟酌和挑选,评论原文一直没有修改过,希望能看到更多不同的对这本书的理解,谢谢 ... 作者:李钰辉,陆钓雪 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是《悲剧的诞生》中的两个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悲剧诞生的原因。可是虽说悲剧的诞生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交融下形成的,但是两者发生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不同。酒神精神作为悲剧之“悲”是悲剧的内核,日神精神是悲剧诞生... 中文版前言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年)是汉语世界被读得最多的欧洲思想家。尼采的重要著作屡屡被重译、重版,特别是中期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据说已经有超过15个中文译本,可谓前所未有,令人惊叹。 尼采书好读,但其实并不好懂。 还有,尼采著作量巨大。目前被认为比较权威的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KSA)共15卷,科利版《尼采书信全集》(KSB)共8卷,加上梅特(Mette)等编的《尼采... 2016-04-27 11:10 中文版前言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年)是汉语世界被读得最多的欧洲思想家。尼采的重要著作屡屡被重译、重版,特别是中期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据说已经有超过15个中文译本,可谓前所未有,令人惊叹。尼采书好读,但其实并不好懂。还有,尼采著作量巨大。目前被认为比较权威的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KSA)共15卷,科利版《尼采书信全集》(KSB)共8卷,加上梅特(Mette)等编的《尼采早期著作集》共5卷,三者加起来共有28卷。每卷译成中文约有40万汉字,总共就有近1400万字了。要统统念完,几乎没有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除非是偏重文献的专业研究人员,一般读者当然不需要把尼采读完。国人自小到大,被一套“力争上游、决不掉队”的竞争教育制度所框定,少年们过度学习(读的是机械刻板教材),青年们烦了读书,成年人则少有自觉读书的。如此一来,实际上少有人真心读书。这事想想好笑,最重视读书的国家最少人读书。但无论如何,对于特定人群来说,尼采还得读,还值得一读。为了节约生命,就要挑着读。就尼采来说,哪些是最有必要读的书?我认为主要有三种:一是《悲剧的诞生》,二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三是《权力意志》。有这三种,够了(如若还要加一本,大概应列入《快乐的科学》)。一、 《悲剧的诞生》是青年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当教授时的作品,讨论主题是作为最佳文艺种类的希腊悲剧,说白了,是讨论悲剧之生和悲剧之死的。此时尼采还有不少演讲稿和文稿,生前并未印行,后被收列为《巴塞尔遗著》,内容多与《悲剧的诞生》相关,也有延伸到早期希腊哲学(所谓“悲剧哲学”)的讨论的。我们从中选出几篇有意思和有新见的,以丰富《悲剧的诞生》。如此,《悲剧的诞生》一卷可达20万汉字。二、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能是尼采著作中最有名的一本,更可以说是尼采著作中最可读、也最不好懂的一本——此书副题就叫“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的书”。此书一开头就提出了骇人听闻的判词“上帝死了”,尼采成熟时期关于“超人”、“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核心思想,均在其中得到了传达。又因为此书以文艺手法写成,诗意盎然,是好读不好懂的典范。《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卷有40万汉字。三、 《权力意志》是尼采晚期笔记,是一本未竟之作,这些笔记是为他所谓的“哲学主楼”准备的。尼采雄心勃勃的大书计划(形而上学计划)虽未既,但已有相当成熟的构思。尼采妹妹、施莱希塔等编辑过几个《权力意志》版本,均不理想,且经常受到差评。科利版的编者则以编年顺序来呈现这个时期的全部笔记,主要收在《尼采著作全集》(KSA)的第11、 12、 13卷中,从时间上讲起自1885年4月,迄于1889年1月初。我已经译出的《权力意志》(商务印书馆)其实是科利版的第12、 13卷,未及第11卷,就此而言,完备性仍然是不够的。然而第12、 13卷已经是洋洋百万言,繁芜累赘,许多内容未必有啥意思,需要筛选。故国外已出版了几个“选本”。我参考现有选本,从第12、 13卷中选出精萃部分,又补译了第11卷的部分笔记,编译成中文版《权力意志》精选本,字数节约了许多(但内容仍超出了现有几个外文选本的量),约40多万汉字。如此算来,上列三卷共有100万汉字左右,便是比较得体和比较完备的尼采读物了。我们名之为“尼采三书”。译事严格依据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KSA),原版各式要素均予以保持,包括有时不免繁琐的编者注释。除第一卷(《悲剧的诞生》卷)“附录”部分的《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一文采用了李超杰教授的译文,《论非道德意义上的真理与谎言》一文是由余明锋博士翻译的,其他译文均由我自己完成。孙周兴2015年5月25日记于沪上同济 中文版前言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年)是汉语世界被读得最多的欧洲思想家。尼采的重要著作屡屡被重译、重版,特别是中期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据说已经有超过15个中文译本,可谓前所未有,令人惊叹。 尼采书好读,但其实并不好懂。 还有,尼采著作量巨大。目前被认为比较权威的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KSA)共15卷,科利版《尼采书信全集》(KSB)共8卷,加上梅特(Mette)等编的《尼采... 2016-04-27 11:10 中文版前言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年)是汉语世界被读得最多的欧洲思想家。尼采的重要著作屡屡被重译、重版,特别是中期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据说已经有超过15个中文译本,可谓前所未有,令人惊叹。尼采书好读,但其实并不好懂。还有,尼采著作量巨大。目前被认为比较权威的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KSA)共15卷,科利版《尼采书信全集》(KSB)共8卷,加上梅特(Mette)等编的《尼采早期著作集》共5卷,三者加起来共有28卷。每卷译成中文约有40万汉字,总共就有近1400万字了。要统统念完,几乎没有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除非是偏重文献的专业研究人员,一般读者当然不需要把尼采读完。国人自小到大,被一套“力争上游、决不掉队”的竞争教育制度所框定,少年们过度学习(读的是机械刻板教材),青年们烦了读书,成年人则少有自觉读书的。如此一来,实际上少有人真心读书。这事想想好笑,最重视读书的国家最少人读书。但无论如何,对于特定人群来说,尼采还得读,还值得一读。为了节约生命,就要挑着读。就尼采来说,哪些是最有必要读的书?我认为主要有三种:一是《悲剧的诞生》,二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三是《权力意志》。有这三种,够了(如若还要加一本,大概应列入《快乐的科学》)。一、 《悲剧的诞生》是青年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当教授时的作品,讨论主题是作为最佳文艺种类的希腊悲剧,说白了,是讨论悲剧之生和悲剧之死的。此时尼采还有不少演讲稿和文稿,生前并未印行,后被收列为《巴塞尔遗著》,内容多与《悲剧的诞生》相关,也有延伸到早期希腊哲学(所谓“悲剧哲学”)的讨论的。我们从中选出几篇有意思和有新见的,以丰富《悲剧的诞生》。如此,《悲剧的诞生》一卷可达20万汉字。二、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能是尼采著作中最有名的一本,更可以说是尼采著作中最可读、也最不好懂的一本——此书副题就叫“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的书”。此书一开头就提出了骇人听闻的判词“上帝死了”,尼采成熟时期关于“超人”、“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核心思想,均在其中得到了传达。又因为此书以文艺手法写成,诗意盎然,是好读不好懂的典范。《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卷有40万汉字。三、 《权力意志》是尼采晚期笔记,是一本未竟之作,这些笔记是为他所谓的“哲学主楼”准备的。尼采雄心勃勃的大书计划(形而上学计划)虽未既,但已有相当成熟的构思。尼采妹妹、施莱希塔等编辑过几个《权力意志》版本,均不理想,且经常受到差评。科利版的编者则以编年顺序来呈现这个时期的全部笔记,主要收在《尼采著作全集》(KSA)的第11、 12、 13卷中,从时间上讲起自1885年4月,迄于1889年1月初。我已经译出的《权力意志》(商务印书馆)其实是科利版的第12、 13卷,未及第11卷,就此而言,完备性仍然是不够的。然而第12、 13卷已经是洋洋百万言,繁芜累赘,许多内容未必有啥意思,需要筛选。故国外已出版了几个“选本”。我参考现有选本,从第12、 13卷中选出精萃部分,又补译了第11卷的部分笔记,编译成中文版《权力意志》精选本,字数节约了许多(但内容仍超出了现有几个外文选本的量),约40多万汉字。如此算来,上列三卷共有100万汉字左右,便是比较得体和比较完备的尼采读物了。我们名之为“尼采三书”。译事严格依据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KSA),原版各式要素均予以保持,包括有时不免繁琐的编者注释。除第一卷(《悲剧的诞生》卷)“附录”部分的《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一文采用了李超杰教授的译文,《论非道德意义上的真理与谎言》一文是由余明锋博士翻译的,其他译文均由我自己完成。孙周兴2015年5月25日记于沪上同济 中文版前言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年)是汉语世界被读得最多的欧洲思想家。尼采的重要著作屡屡被重译、重版,特别是中期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据说已经有超过15个中文译本,可谓前所未有,令人惊叹。 尼采书好读,但其实并不好懂。 还有,尼采著作量巨大。目前被认为比较权威的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KSA)共15卷,科利版《尼采书信全集》(KSB)共8卷,加上梅特(Mette)等编的《尼采... 2016-04-27 11:10 中文版前言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年)是汉语世界被读得最多的欧洲思想家。尼采的重要著作屡屡被重译、重版,特别是中期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据说已经有超过15个中文译本,可谓前所未有,令人惊叹。尼采书好读,但其实并不好懂。还有,尼采著作量巨大。目前被认为比较权威的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KSA)共15卷,科利版《尼采书信全集》(KSB)共8卷,加上梅特(Mette)等编的《尼采早期著作集》共5卷,三者加起来共有28卷。每卷译成中文约有40万汉字,总共就有近1400万字了。要统统念完,几乎没有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除非是偏重文献的专业研究人员,一般读者当然不需要把尼采读完。国人自小到大,被一套“力争上游、决不掉队”的竞争教育制度所框定,少年们过度学习(读的是机械刻板教材),青年们烦了读书,成年人则少有自觉读书的。如此一来,实际上少有人真心读书。这事想想好笑,最重视读书的国家最少人读书。但无论如何,对于特定人群来说,尼采还得读,还值得一读。为了节约生命,就要挑着读。就尼采来说,哪些是最有必要读的书?我认为主要有三种:一是《悲剧的诞生》,二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三是《权力意志》。有这三种,够了(如若还要加一本,大概应列入《快乐的科学》)。一、 《悲剧的诞生》是青年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当教授时的作品,讨论主题是作为最佳文艺种类的希腊悲剧,说白了,是讨论悲剧之生和悲剧之死的。此时尼采还有不少演讲稿和文稿,生前并未印行,后被收列为《巴塞尔遗著》,内容多与《悲剧的诞生》相关,也有延伸到早期希腊哲学(所谓“悲剧哲学”)的讨论的。我们从中选出几篇有意思和有新见的,以丰富《悲剧的诞生》。如此,《悲剧的诞生》一卷可达20万汉字。二、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能是尼采著作中最有名的一本,更可以说是尼采著作中最可读、也最不好懂的一本——此书副题就叫“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的书”。此书一开头就提出了骇人听闻的判词“上帝死了”,尼采成熟时期关于“超人”、“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核心思想,均在其中得到了传达。又因为此书以文艺手法写成,诗意盎然,是好读不好懂的典范。《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卷有40万汉字。三、 《权力意志》是尼采晚期笔记,是一本未竟之作,这些笔记是为他所谓的“哲学主楼”准备的。尼采雄心勃勃的大书计划(形而上学计划)虽未既,但已有相当成熟的构思。尼采妹妹、施莱希塔等编辑过几个《权力意志》版本,均不理想,且经常受到差评。科利版的编者则以编年顺序来呈现这个时期的全部笔记,主要收在《尼采著作全集》(KSA)的第11、 12、 13卷中,从时间上讲起自1885年4月,迄于1889年1月初。我已经译出的《权力意志》(商务印书馆)其实是科利版的第12、 13卷,未及第11卷,就此而言,完备性仍然是不够的。然而第12、 13卷已经是洋洋百万言,繁芜累赘,许多内容未必有啥意思,需要筛选。故国外已出版了几个“选本”。我参考现有选本,从第12、 13卷中选出精萃部分,又补译了第11卷的部分笔记,编译成中文版《权力意志》精选本,字数节约了许多(但内容仍超出了现有几个外文选本的量),约40多万汉字。如此算来,上列三卷共有100万汉字左右,便是比较得体和比较完备的尼采读物了。我们名之为“尼采三书”。译事严格依据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KSA),原版各式要素均予以保持,包括有时不免繁琐的编者注释。除第一卷(《悲剧的诞生》卷)“附录”部分的《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一文采用了李超杰教授的译文,《论非道德意义上的真理与谎言》一文是由余明锋博士翻译的,其他译文均由我自己完成。孙周兴2015年5月25日记于沪上同济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