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言明的共通体 夏可君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12M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不可言明的共通体
副标题:
作者:夏可君
出版社: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97363
出版时间:2016
页数:112
定价:25.00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代法国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莫里斯•布朗肖的晚期代表作。 •在这本小书里,布朗肖直面“共通体”(又译“共同体”)这一貌似简单、实则繁复的思想,他紧随南希、巴塔耶和杜拉斯等人的思考,以其一贯的幽晦风格对此展开了最为澄澈的言说。 •如其标题所言,此书保持着某种不可言明的特点。如若必须对此展开言说,我们该使用什么样的言语?布朗肖认为,“这是这本小书托付给其他人的问题之一,与其指望他们做出回答,不如让他们选择把它带在身上,或许还拓展它。” •它物理体量上的小,与它思想容积上的大,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意义上,这本小书同时也是一本“大书”。 内容简介: 一方面,《不可言明的共通体》所回应的共通体的迫切要求正在这个世界里遭到遗忘,甚至这一遗忘的后果也难以察觉;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源于一个隐秘的共通体,那既是书文的共通体,也是爱的共通体。阅读共通体...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代法国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莫里斯•布朗肖的晚期代表作。 •在这本小书里,布朗肖直面“共通体”(又译“共同体”)这一貌似简单、实则繁复的思想,他紧随南希、巴塔耶和杜拉斯等人的思考,以其一贯的幽晦风格对此展开了最为澄澈的言说。 •如其标题所言,此书保持着某种不可言明的特点。如若必须对此展开言说,我们该使用什么样的言语?布朗肖认为,“这是这本小书托付给其他人的问题之一,与其指望他们做出回答,不如让他们选择把它带在身上,或许还拓展它。” •它物理体量上的小,与它思想容积上的大,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意义上,这本小书同时也是一本“大书”。 内容简介: 一方面,《不可言明的共通体》所回应的共通体的迫切要求正在这个世界里遭到遗忘,甚至这一遗忘的后果也难以察觉;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源于一个隐秘的共通体,那既是书文的共通体,也是爱的共通体。阅读共通体的书写,首先就面对着共通体的缺席。然而,至少为了试着在黑暗中没有方向地向着这一共通体接近,有必要倾听几个不愿言明自身的模糊的声音。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为“否定的共通体”,下半部分为“情人的共通体”。如同布朗肖的绝大部分写作,这本书表面上也充当了另两位作者及其作品的评论:让-吕克•南希的哲学论文《非功效的共通体》和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记述《死亡的疾病》。但根本的问题,共通体的问题,就像在南希那里,首先指向了乔治•巴塔耶。在这场无形的谈话中,巴塔耶首先以隐晦的姿态,提出了共通体的要求。在“二战”期间的“无神学大全”的写作里,巴塔耶再次提出了与迷狂体验有关的“交流”的问题,并在手记里留下了让南希和布朗肖着迷的关于共通体的明确定义:“否定的共通体”。虽然南希对巴塔耶的研究重新点燃了共通体之思的火花,但这个可以说从巴塔耶文本的裂隙中寻得的定义依旧神秘。围绕着这一定义的晦暗光芒,布朗肖再次把共通体引入了外部的黑夜。 杜拉斯的记述就被这个黑夜笼罩、包围,并且,男人和女人达成的情人的共通体,就暴露在这夜晚的时间下。布朗肖试图在此证实的,恰恰是这个浸没了共通体的黑夜所具有的力量,因为这力量在消解个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让他们成为了巴塔耶意义上的真正的共通体:共通性的丧失也是共通体的铸成。为了理解这看似悖谬的论断,为了进入共通体的这极为陌异的关系,有必要唤起列维纳斯的观点,恢复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根本的不对称性。只有他者的死亡能让“我”走向共通体的敞开,只有走向绝对他异的外部,把自身交给无限的黑夜,“我”的有限的孤独才不会一个人承担。 共通体总在铭写秘密的友谊。巴塔耶的友谊,他自己最早为《有罪者》一书定下的副标题,纪念着他同那些没有记录名字的朋友们的友谊;布朗肖的友谊,他为1971年的文集所定的标题,向包括巴塔耶在内的朋友们发出了敬意(并且,正是纪念巴塔耶的文章决定了这个题目)。而这本小书,凭借其批评的工作,再一次召唤了布朗肖同巴塔耶、同杜拉斯、同列维纳斯、同南希的多重友谊。情人(amants)的共通体,不也是友人(amis)的共通体吗?因为共通体就是爱(amour)的见证,虽然这爱也飘散在逝者的笑容和生者的泪水当中,在缺席的沉默者和到场的言说者之间,触摸那不可穿透的永恒之夜的界线。 作者简介: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1907—2003),法国作家、文学理论家。布朗肖早年于斯特拉斯堡大学研读哲学,并与列维纳斯结下友谊。40年代初他为《论争报》撰写文学评论,并陆续发表《黑暗托马》、《死刑判决》等虚构作品。“二战”后他成为了重要的批评力量,尤其是50年代起在《新法兰西评论》上的高产写作,确立了他在思想界的地位,影响了包括福柯和德里达在内的整整一代法国理论家。布朗肖虽在战后保持一种近乎隐士的生活,但他却是《121宣言》和“五月风暴”等政治运动和历史事件的亲身参与者。《不可言明的共通体》是其晚期的代表作之一。 译者简介: 夏可君,哲学博士,曾留学于德国弗莱堡大学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2007年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已出版著作十余部,包括《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虚薄:杜尚与庄子》、《平淡的... 作者简介: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1907—2003),法国作家、文学理论家。布朗肖早年于斯特拉斯堡大学研读哲学,并与列维纳斯结下友谊。40年代初他为《论争报》撰写文学评论,并陆续发表《黑暗托马》、《死刑判决》等虚构作品。“二战”后他成为了重要的批评力量,尤其是50年代起在《新法兰西评论》上的高产写作,确立了他在思想界的地位,影响了包括福柯和德里达在内的整整一代法国理论家。布朗肖虽在战后保持一种近乎隐士的生活,但他却是《121宣言》和“五月风暴”等政治运动和历史事件的亲身参与者。《不可言明的共通体》是其晚期的代表作之一。 译者简介: 夏可君,哲学博士,曾留学于德国弗莱堡大学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2007年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已出版著作十余部,包括《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虚薄:杜尚与庄子》、《平淡的哲学》、《书写的逸乐》、《幻像与生命: 庄子 的变异书写》、《 论语 讲习录》、《 中庸 的时间解释学》、《姿势的诗学》、《身体:从感发性、生命技术到元素性》和《庖丁解牛:庄子的无用解释学研究之一》,另参与了《解构与哲学的未来》、《 友爱的政治学 及其他》、《解构的共通体》和《变异的思想》等书的编、译工作。 尉光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 这套丛书还有 《宁芙》,《艺术与诸众》,《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从康吉莱姆到福柯》,《福柯的最后一课:关于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治》 等。 從巴塔耶到讓-呂克·南希,隱藏著杜拉斯的面影,共通體從無性到性的漸層燦爛。海是永恆睡眠的夜的共通體。情人的悖論是一個虛指,契約裸呈著走向決裂,而神聖中心從隱現的小徑走向祭壇。那拒斥一切同化的絕對者,不解災異的端倪、陌異的激情和空洞的親密。只在睡眠中給出自身「顯現」的窮竭,想起澀澤的《女體消失》。從漫長的黃昏到黎明的海岸線,將彼此徒勞的愛與孤獨獻給神。深陷稠密的艱澀,我們被威脅,也被渴望。 无共通性的共通体,让我们最终是为了沉默而言说的。这个问题仍在向我们提问:我们是否有权力以真理的名义把自己置入死亡? 然而只有他者的死亡才能让我走向共通体的敞开,只有走向绝对他异的外部,把自身交给无限的黑夜,我的有限的孤独才不会一个人承担。 不可能的共通体,在献祭的礼物中被给予 一旦面对着这群法德哲学家的著作,就要头疼,在于必须了解不可言说的神秘性在所有的话语中的重要性,甚至是作为终极性的源头,它可以被黑格尔自信大胆地说出来,尽管很费劲,也可以被布朗肖、德里达、南希等人含糊暧昧怀疑地谈论,不能说站立在他们背后的是上帝,或许而应该说他们自己创造了诸多更复杂的上帝来承担他们的问题。 一种共通的极限经验 关于布朗肖的《不可言明的共通体》 这是一道亲密和迫切的回声,来自于友谊,来自于爱,来自于对共通体及其命运的深度关切。在这本书的入口处,我们听见一个提纲挈领式的声音和一段作为出发点的背景音效,它们分别出自布朗肖的两位友人——乔治•巴塔耶... 必须的共通体 ——评布朗肖《不可言明的共通体》 当乔治巴塔耶在他的手记中留下共通体的设想后,让·吕克·南希沿着共通体的道路写下“非功效的共通体”,而六年之后,布朗肖则以《不可言明的共通体》来再次将人们的目光移向失落的共通体。这本小册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 你以为他在写共通体,其实他写的是辩证法。开篇点题讨论所谓“共通”或“共同”其实是共产主义,共同体的意思。在全部的行文中,当布朗肖说出一个正面意思时他马上就会在旁边补上负面意思,相反亦然。例如,p6“他既是必死的又是永生的”,“共产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的相互依赖... Maurice Blanchot’s book Unavowable Community has two parts, one part is The Negative Community and the other is The Community of Lovers. The Negative Community is based on Georges Bataille’s works.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is part, he cites a sentence ... 因为共通体就是爱(amour)的见证,虽然这爱也飘散在逝者的笑容和生者的泪水当中,在缺席的沉默者和到场的言说者之间,触摸那不可穿透的永恒之夜的界限。 2016-07-02 20:54  5人喜欢 因为共通体就是爱(amour)的见证,虽然这爱也飘散在逝者的笑容和生者的泪水当中,在缺席的沉默者和到场的言说者之间,触摸那不可穿透的永恒之夜的界限。 8.28 《不可言明的共通体》 3页,福柯:人是“这样一个生物,即他从他所完全属于的并且他的整个存在据以被贯穿的生命内部构成了他赖以生活的种种表象,并且在这些表象的基础上,他拥有了能去恰好表象生命这个奇特力量”——《词与物》 5页,莫兰几句许多人都产生同感的话:“共产主义是我一生中的主要问题和首要经验。我从没有停止在它所表达的憧憬中承认自己,而且,我至今相信另一个社会和另一种人性的可能性。” 5页,“共产... 2017-08-28 20:20  3人喜欢 8.28《不可言明的共通体》3页,福柯:人是“这样一个生物,即他从他所完全属于的并且他的整个存在据以被贯穿的生命内部构成了他赖以生活的种种表象,并且在这些表象的基础上,他拥有了能去恰好表象生命这个奇特力量”——《词与物》5页,莫兰几句许多人都产生同感的话:“共产主义是我一生中的主要问题和首要经验。我从没有停止在它所表达的憧憬中承认自己,而且,我至今相信另一个社会和另一种人性的可能性。”5页,“共产主义,如果说平等是它的基础,只有全人类的需要都平等地得到了满足,共同体才可能存在,那么共产主义预设的不是一个完美的社会,而是一种透明的人性的准则,这种本质上只为自身而生产的人性,就是“内在”的人性。”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人是不得不如此,以致他完全成为了作品。要记住一个概念——绝对内在性7页,巴塔耶对共同体的追求影响了南希和布朗肖,什么是共同体呢,它实际上指的是个人和他者的关系,还要注意一点共同体也许并不存在,但缺席的共同体也可以是一种存在,巴塔耶说:“任何人都有资格属于我的共通体之缺席。”南希说,从巴塔耶对共同体的追求可以看出,9页,政治的迫切要求从未缺席他的思想,虽然采取的是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与内在和外在的紧迫感有关。《有罪者》开头的句子就清楚表明了这一点。在战争的压力下写作并不是就是要去写战争,而是在战争的视域内部写作,仿佛战争是一个人与人分享床榻的伙伴(假定战争留给了我们一个位置,一个自由的边缘。)8页,对个人而言,对共同体的追求是弥补个体破碎的一种方式,只有个体在不断地沉默中猛烈地自我解体时,它才能够整合自身。还可以进一步说,“每一个存在的生存召唤一个他者或诸多他者......不管有多少共同体(从理论和历史上说,共通体数量不多——僧侣们的共通体,哈西德派的共通体,贤哲们的共通体,着眼于“共通体”的共通体,或情人们的共通体)似乎都为自身设定了一种共通的,甚至融合的趋向,也就是,一种欢腾,它聚合了各个元素,只是为了构成一个统一体(一个超个体),而这个统一体,也把自身暴露给了那些闭锁在其内在性当中的单独个体的简单考虑所产生的相同的异议。”14页,共同体相对于个体的作用是什么呢——不应让自身迷狂,也不应让其成员溶如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这会在取消自身作为共通体的同时,废除它自己。无论如何,共通体不是一种复多之存在的共享意志在它为自身描绘的界限内进行的简单的“共享”,哪怕这样的一直一无所为,也就是说,只保持分享“某种”似乎总已经逃离了分享只可能性的“东西:言语,沉默。” 不充分性不能从充分性的模式里推出。它寻求的不是终结这种不充分性的东西,而是一种匮乏的过度,这样的匮乏会随着它的自身满足而加深。无疑,不充分性需要受到质疑,但即使是我独自一人的质疑,也总是对其他人(或他者)的外露(exposition)——因为只有他者能够凭其位置(position)将我带入游戏。如果人的生存是一种要把自身根本地、不断地置于问题之中的生存,那么,它不可能自身单独具有那种总超越了它的可能性,否则,问题就... 2016-08-23 13:36  1人喜欢 不充分性不能从充分性的模式里推出。它寻求的不是终结这种不充分性的东西,而是一种匮乏的过度,这样的匮乏会随着它的自身满足而加深。无疑,不充分性需要受到质疑,但即使是我独自一人的质疑,也总是对其他人(或他者)的外露(exposition)——因为只有他者能够凭其位置(position)将我带入游戏。如果人的生存是一种要把自身根本地、不断地置于问题之中的生存,那么,它不可能自身单独具有那种总超越了它的可能性,否则,问题就总是缺乏一个问题(自身批判明显只是对他者批判的拒绝,一种自身充分的方式同时也为自己保留了不充分性的权力,自身的降低也是自身的高扬)。 8.28 《不可言明的共通体》 3页,福柯:人是“这样一个生物,即他从他所完全属于的并且他的整个存在据以被贯穿的生命内部构成了他赖以生活的种种表象,并且在这些表象的基础上,他拥有了能去恰好表象生命这个奇特力量”——《词与物》 5页,莫兰几句许多人都产生同感的话:“共产主义是我一生中的主要问题和首要经验。我从没有停止在它所表达的憧憬中承认自己,而且,我至今相信另一个社会和另一种人性的可能性。” 5页,“共产... 2017-08-28 20:20  3人喜欢 8.28《不可言明的共通体》3页,福柯:人是“这样一个生物,即他从他所完全属于的并且他的整个存在据以被贯穿的生命内部构成了他赖以生活的种种表象,并且在这些表象的基础上,他拥有了能去恰好表象生命这个奇特力量”——《词与物》5页,莫兰几句许多人都产生同感的话:“共产主义是我一生中的主要问题和首要经验。我从没有停止在它所表达的憧憬中承认自己,而且,我至今相信另一个社会和另一种人性的可能性。”5页,“共产主义,如果说平等是它的基础,只有全人类的需要都平等地得到了满足,共同体才可能存在,那么共产主义预设的不是一个完美的社会,而是一种透明的人性的准则,这种本质上只为自身而生产的人性,就是“内在”的人性。”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人是不得不如此,以致他完全成为了作品。要记住一个概念——绝对内在性7页,巴塔耶对共同体的追求影响了南希和布朗肖,什么是共同体呢,它实际上指的是个人和他者的关系,还要注意一点共同体也许并不存在,但缺席的共同体也可以是一种存在,巴塔耶说:“任何人都有资格属于我的共通体之缺席。”南希说,从巴塔耶对共同体的追求可以看出,9页,政治的迫切要求从未缺席他的思想,虽然采取的是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与内在和外在的紧迫感有关。《有罪者》开头的句子就清楚表明了这一点。在战争的压力下写作并不是就是要去写战争,而是在战争的视域内部写作,仿佛战争是一个人与人分享床榻的伙伴(假定战争留给了我们一个位置,一个自由的边缘。)8页,对个人而言,对共同体的追求是弥补个体破碎的一种方式,只有个体在不断地沉默中猛烈地自我解体时,它才能够整合自身。还可以进一步说,“每一个存在的生存召唤一个他者或诸多他者......不管有多少共同体(从理论和历史上说,共通体数量不多——僧侣们的共通体,哈西德派的共通体,贤哲们的共通体,着眼于“共通体”的共通体,或情人们的共通体)似乎都为自身设定了一种共通的,甚至融合的趋向,也就是,一种欢腾,它聚合了各个元素,只是为了构成一个统一体(一个超个体),而这个统一体,也把自身暴露给了那些闭锁在其内在性当中的单独个体的简单考虑所产生的相同的异议。”14页,共同体相对于个体的作用是什么呢——不应让自身迷狂,也不应让其成员溶如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这会在取消自身作为共通体的同时,废除它自己。无论如何,共通体不是一种复多之存在的共享意志在它为自身描绘的界限内进行的简单的“共享”,哪怕这样的一直一无所为,也就是说,只保持分享“某种”似乎总已经逃离了分享只可能性的“东西:言语,沉默。”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