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公正 韩梅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爱与公正
副标题:
作者:韩梅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49593
出版时间:2016
页数:176
定价:35.00
内容简介: 爱与公正是关于世界的两个永恒追求,既涉及到神学和政治学层面,也涵盖日常生活领域,如何实现爱与公正,一直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难题。 在本书收录的三篇文章中,利科从神学和政治学方面思考爱与公正的问题,并在对爱与公正的反思中对自身进行解释与重构,体现了其哲学思维的主要路线之一:连接文本与行动。 保罗•利科(Paul Ricœur,1913—2005),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与研究跨越于多个人文学科领域,比如现象学、诠释学、精神分析学、符号学、政治学与伦理学等,主要著作有《意愿与非意愿》、《活的隐喻》、《诠释的冲突》、《从文本到行动》、《时间与叙事》、《自己本身作为一个他者》等等。 译者简介: 韩梅,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哲学。 这套丛书还有 《不确定性之痛》,《濒危的文学》,《古罗马的性与权力》,《论移情问题》,《图像的肉身》 等。 本来利科是我非常喜欢的哲学家,不过这个选集做的没法给好评,而且最好把吉福德讲座都给翻译出来,而不是就翻译两篇。 谁若想去爱,不能不带着礼物去见爱者。“赠送礼物”者不考虑回报,没有伦理上的意图,因为“爱”不求效用亦不求公正。爱的无指向性超越了伦理和实践,有一种强大的反实用、反伦理的倾向。如果说伦理学有自身的秩序,那爱会打破它的规范,或者说,爱的实践正是为了打破伦理实践的规则。 谁若想去爱,不能不使用爱的语言。“爱的语言”不采用祈使句,不具有道德命令的功能,它是柔情的央求和含蓄的呼唤。这种语言不渴求回应,它溢出... 谁若想去爱,不能不带着礼物去见爱者。“赠送礼物”者不考虑回报,没有伦理上的意图,因为“爱”不求效用亦不求公正。爱的无指向性超越了伦理和实践,有一种强大的反实用、反伦理的倾向。如果说伦理学有自身的秩序,那爱会打破它的规范,或者说,爱的实践正是为了打破伦理实践的规则。 谁若想去爱,不能不使用爱的语言。“爱的语言”不采用祈使句,不具有道德命令的功能,它是柔情的央求和含蓄的呼唤。这种语言不渴求回应,它溢出分配公正的领域,超越了伦理的黄金法则,直接面向爱者。爱的箴言非命令式,它被另一种方式言说。 题目和论述方式都是极感兴趣的。第一篇同名论文还好,正义与爱遵从的不同逻辑,一个是对等一个是爱仇敌,很受启发。看到作者受救赎之星启发,还觉得兴奋,想着要收获一个阅读契机了。但后面两篇文字越来越怪,就读不通,武断地感觉是翻译的锅。 对利科的初次阅读,建立了进一步的阅读兴趣。 了解一下诠释学的套路,法国味太重。其实没什么洞见,废话太多。书斋气太浓,比较失望。 谁若想去爱,不能不带着礼物去见爱者。“赠送礼物”者不考虑回报,没有伦理上的意图,因为“爱”不求效用亦不求公正。爱的无指向性超越了伦理和实践,有一种强大的反实用、反伦理的倾向。如果说伦理学有自身的秩序,那爱会打破它的规范,或者说,爱的实践正是为了打破伦理实践的规则。 谁若想去爱,不能不使用爱的语言。“爱的语言”不采用祈使句,不具有道德命令的功能,它是柔情的央求和含蓄的呼唤。这种语言不渴求回应,它溢出... 谁若想去爱,不能不带着礼物去见爱者。“赠送礼物”者不考虑回报,没有伦理上的意图,因为“爱”不求效用亦不求公正。爱的无指向性超越了伦理和实践,有一种强大的反实用、反伦理的倾向。如果说伦理学有自身的秩序,那爱会打破它的规范,或者说,爱的实践正是为了打破伦理实践的规则。 谁若想去爱,不能不使用爱的语言。“爱的语言”不采用祈使句,不具有道德命令的功能,它是柔情的央求和含蓄的呼唤。这种语言不渴求回应,它溢出分配公正的领域,超越了伦理的黄金法则,直接面向爱者。爱的箴言非命令式,它被另一种方式言说。 “在行动的时候,良知时而在审判的时候是回溯的,时而在警告的时候是预先的,难道不是吗?(没有公正原则,所有的可能也会变得漠视好坏,成为在同样的宽容姿态下的犯罪。)良知怎么会不立即成为批评的要求呢?”大部分是很难理解的。 爱的言说和公正的言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爱和公正都有自己的表达形式,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指向即行动,而且是负责人的行动。负责任的行动突破了对等逻辑(你付出,我才付出)的局限,礼物所代表的馈赠就是责任的来源。 2018-05-30 20:03 爱的言说和公正的言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爱和公正都有自己的表达形式,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指向即行动,而且是负责人的行动。负责任的行动突破了对等逻辑(你付出,我才付出)的局限,礼物所代表的馈赠就是责任的来源。 爱的言说和公正的言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爱和公正都有自己的表达形式,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指向即行动,而且是负责人的行动。负责任的行动突破了对等逻辑(你付出,我才付出)的局限,礼物所代表的馈赠就是责任的来源。 2018-05-30 20:03 爱的言说和公正的言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爱和公正都有自己的表达形式,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指向即行动,而且是负责人的行动。负责任的行动突破了对等逻辑(你付出,我才付出)的局限,礼物所代表的馈赠就是责任的来源。 爱的言说和公正的言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爱和公正都有自己的表达形式,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指向即行动,而且是负责人的行动。负责任的行动突破了对等逻辑(你付出,我才付出)的局限,礼物所代表的馈赠就是责任的来源。 2018-05-30 20:03 爱的言说和公正的言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爱和公正都有自己的表达形式,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指向即行动,而且是负责人的行动。负责任的行动突破了对等逻辑(你付出,我才付出)的局限,礼物所代表的馈赠就是责任的来源。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