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
副标题: 作者:(德)尼采 著 沃尔法特 编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72360 出版时间:2016 页数:331 定价:42.00 内容简介: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与传统辩驳,却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编者君特•沃尔法特是国际著名的尼采研究专家,他不按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年代,从考订版(KSA)第7卷至第13卷5000页尼采遗稿中选编出这部作品。选编的第一条原则是,特别重视尼采哲学涉及“意志”“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虚无主义”等关键词的文章段落;尼采人生道路上所接触过的重要人物,如叔本华和瓦格纳;还有尼采经常思考的问题诸如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艺术和道德等。选编的第二条原则是尽力追求客观,甚至呈现出一种批判性阅读的视角。阅读这部哲学遗稿就好比在欣赏“一个知识分子写的日记”。沃尔法特研究尼采思想所得亦附文后。 ...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与传统辩驳,却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编者君特•沃尔法特是国际著名的尼采研究专家,他不按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年代,从考订版(KSA)第7卷至第13卷5000页尼采遗稿中选编出这部作品。选编的第一条原则是,特别重视尼采哲学涉及“意志”“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虚无主义”等关键词的文章段落;尼采人生道路上所接触过的重要人物,如叔本华和瓦格纳;还有尼采经常思考的问题诸如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艺术和道德等。选编的第二条原则是尽力追求客观,甚至呈现出一种批判性阅读的视角。阅读这部哲学遗稿就好比在欣赏“一个知识分子写的日记”。沃尔法特研究尼采思想所得亦附文后。 阅读这本书能看到最真实的尼采,更能使我们具体、直观、不受约束地理解尼采的“实验哲学”精神,对于尼采哲学的初入门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上佳读本。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附近洛肯村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8月25日去世。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附近洛肯村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8月25日去世。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与传统辩驳,却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 这套丛书还有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十七度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哲学的慰藉》,《名人传》 等。 尼采的笔记大部分保留的精选,可以了解其思想的变迁。其精神三变与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爱恩的两个面孔,一个“权力意志”一个“永恒轮回”,实则一体。 我的启蒙哲学老师是叔本华,但是对我哲学文笔与风格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尼采。这本书节选性地记述了尼采的思想衍变历程,想要了解尼采思想全景的人,可以先阅读这本手记。 1.不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他们自身往往都是一脉相承的,发源于各自的神话传说,所以想要理解其内涵,远远不是读一本两本书能解决的,甚至去了解一家两家学派也很不全面,似乎从神话传说开始理清其源头,才能更好地体会一种文化。比如这本书,作者不时提到一些神话中的人物,虽然我很小的时候读过希腊神话故事,但是也只能看着有几个名字挺熟悉,仅此而已,并不能了解那些个名字代表什么意义,从而深入准确理解作者用这些名... 1.不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他们自身往往都是一脉相承的,发源于各自的神话传说,所以想要理解其内涵,远远不是读一本两本书能解决的,甚至去了解一家两家学派也很不全面,似乎从神话传说开始理清其源头,才能更好地体会一种文化。比如这本书,作者不时提到一些神话中的人物,虽然我很小的时候读过希腊神话故事,但是也只能看着有几个名字挺熟悉,仅此而已,并不能了解那些个名字代表什么意义,从而深入准确理解作者用这些名字符号在表达什么。跨文化研究真的是很难的,自己所生长的文化都整不明白,更何况其他呢,越来越觉得自己浅薄无知了。2.德国人对强人的崇拜感觉由来已久,铁血宰相脾斯麦,提出“超人”观念的尼采。3.从作者的书里看出,人的思想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哲学家也好,普通人也罢,都在不断改变,或快或慢。 之前读的都是商务印书馆的白皮本,看到译文版本的窗帘布版好看就又买了,《理想国》也是这个路子。其实这本是选作,而尼采也从来没写过一本叫《权力意志》的书,市面上的伪作太多了。如果你对尼采的激情太过较真而觉得他的理论自相矛盾,你大概是没读懂他。 尼采和柏拉图大概是我最喜欢的哲学家了吧,哈哈哈哈。 这些天一直读尼采的《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而且经常是一边听北欧的极端金属一边读这本书——听强悍的音乐,读强悍的文字,感觉好过瘾。 接下来要说的是尼采的一个观点:对万事都无动于衷,人们就得有足以当个哲学家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就是——万事不心惊。 记得... 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权力意志》。精神像是被一场飓风席卷而过,从最初的激荡震撼到后来的精疲力尽。黑塞说读书应该像是登山,而我确实爬得气喘吁吁。我并没有看到那个狂傲的精神世界的顶峰,我只想把自己从淹没自己的崩雪中挖出来。 这是1888年尼采在病中的... 897 尼采对于道德问题的基本见解是认为道德源于等级差别,力量强大,有超群禀赋的人与弱小平庸的人自有一套道德。“好--坏”在他们各自的道德体系中正相悖反。在此书一开篇,尼采所谈到的道德,应该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这种道德“要阻止或摧毁那种向着显赫方向的发展”... 上帝死了,说出这句话的是尼采,最先有这个想法的却是斯宾诺莎。他们给人类的,不是某种毁灭——否定基督教的伦理,而是给予——人类是否接受基督教等宗教道德谱系的自由。 他们指出的,是所有的价值,不过产生于人的欲求和感受之后,而非之前。社会需要道德的存在,社会也是... 每个片段都振聋发聩,由于这些语句的力量,想很快通读完这本书是不可能的。我只能故意每天两三页地读完它。 1[85] 哲学家像备受折磨的和极度劳累的俄狄浦斯一样,只有在复仇女神的林苑里方能找到安宁。(雅典已经陷落) 艺术,柏拉图仇视艺术,因为他靠知识求真道路的学说倾...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一个强者至上的世界 助人之乐: 人经常无法通过自身感觉自己的力量和强大,于是,名与利、权与势成了展示自己力量、证明自己存在的最好道具。其实质无外乎通过它们来感受自己可以影响或控制他人,从中得到快感而已。 助人之乐也如是。伤害别人和... 道德本身就是敌视生命的惯用语。 赞美劳动是奴隶自身的美化,因为他们没有闲适的本事。 强者有实力者,想的是陶冶别人,不愿意在身边见到异己。 其实,不是美满带来幸福,而是唯有强者才把自己的幸福状态,宣称为美德。 最强者,即是具有创造力的人,... 尼采说,重估一切价值,重估被苏格拉底用美德败坏后的一切价值,在权力意志补遗中,尼采说自己有五反: 1我与过失感和反对把惩罚概念混入物理和形而上学世界做斗争,同理,也与混入心理学、混入历史阐释做斗争。对迄今为止的一切哲学的道德化的见地。 2我重新认识并推出了传统... 传说耶稣蒙难之际,头戴荆冠,身披紫袍,受尽凌辱和嘲弄。当时罗马帝国的某个总督指着耶稣,面带戏谑对随从说道:“看呐,这人。”后来有个德国人在读到如此故事之后,便觉得自己是第二个耶稣,于是将自己的自传命名为《看呐,这人》。对了,这个人叫尼采,蛮有名的,当然,也... 很多人都都说重在尝试,的确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尝试象征着一个人的勇气,智慧,但是我觉得重要的并不在“尝试”这个词上,而是“重”,它才能体现出你到底有多少勇气,失败后的尝试才是真正的尝试,这个才是精华,从来没有人懂得重新尝试,因为成功的人没有必要在浪费青春重... 1869-1870 柏拉图对艺术的仇视心理是很重要的。他的教育倾向,即通过知识以求真之路的最大敌人乃是美的表象。 席勒说,人在游戏时才算是真正的人;奥林匹斯众神世界(和希腊文化)是其代表。 1870-1871.4 1871年 我觉得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是唯一的。我认为,瓦格纳使得德国人在恢复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迈出了最崇高的一步。 《音乐与悲剧》内容简介 1872-1873 希腊人是发现者、旅行者和殖民者。他们善于学习:他们拥有巨大的接受... 2018-05-24 14:50 2人喜欢 1869-1870 柏拉图对艺术的仇视心理是很重要的。他的教育倾向,即通过知识以求真之路的最大敌人乃是美的表象。席勒说,人在游戏时才算是真正的人;奥林匹斯众神世界(和希腊文化)是其代表。1870-1871.41871年我觉得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是唯一的。我认为,瓦格纳使得德国人在恢复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迈出了最崇高的一步。《音乐与悲剧》内容简介1872-1873希腊人是发现者、旅行者和殖民者。他们善于学习:他们拥有巨大的接受力。我们这个时代不应该相信自己的求知欲有多高,只有在希腊人那里一切都生机勃勃!我们这里只有认识!......因为我的书具有阳刚之气,对阉人不合适。阉人更适合坐在织布机旁,斯多噶派 “纯粹的德就是幸福” 伊壁鸠鲁学派 否定人生来就是社会的动物,因此各伊壁鸠鲁社团回避日常的社会,引导自己的信徒们过着一种宁静而幸福的生活。1873年春至秋1874年初至夏1876年底至1877年夏1878年夏吹掉金粉。1880年秋1881年·春至秋不要盼望那种遥远又陌生的快乐、赐福和赦免,而要这样活着:活得使我们还想再活一次,想永远如此活着!——我们的使命每时每刻在走进我们。....基督教圣者的同情是对心中有鬼的人的同情,不是对“活人”的同情。 耶稣是大利己主义者(?????怎讲1882年夏至秋想要去爱别人,显示出自累和对自身的厌恶;但想要被人爱,则显示出自己的要求和自私自利。爱别人的人把自己赠送掉;想被别人爱的人,是想得到他人的赠予。(!!!我是前者)男子的成熟是:重新找回认真,即自己儿时玩耍时的那股认真劲儿。1882年11月至1883年2月1883年春至夏一切都在咯咯啼叫,但没人愿意下蛋。1884年春哲学是对智慧的爱,再向上就爱最幸福的、最强大的智者,智者维护一切转变并一再要求转变。——不是去爱人或者去爱众神;或不是去爱真理,而是去爱某种状态,某一种精神和感官上完美的感觉:这是一种肯定和赞成。它来自对创造力的一种潮水般的感觉。这是伟大的荣誉。 真正的爱!尼采的三体合一:上帝之父,上帝之子,上帝之魔鬼。1885年4月至6月1885年6月至7月1885年秋至1886年春存在如其本身那样无意义、无目的,但却无可避免轮回着,没有终极目的,直至虚无:这就是“永恒轮回”。这是最极端的虚无主义:虚无(“无意义”)永恒!1886年底至1887年初1887年秋反运动的艺术:《悲剧的诞生》两种艺术自然力爱 思考和存在绝非一回事。思考必定没有能力接近和抓住存在。 意志的自由,即表达意志的自由何以产生? 过度的意志产生崇高的印象,那么过度的欲望呢?这是对意志不可估量的一种可怕的感受。 意志适量产生美。 美和光,崇高和湮没。 希腊人的生活透明清晰、肯定,外表平淡,像澄澈的海水一样,它看似平浅,但底部实则很深。正是这一点形 成了伟大的清晰性。 我怀疑,事物和思维相互间是不相适应的。因为在逻辑学中,矛盾律占主导地... 2019-02-23 00:08 思考和存在绝非一回事。思考必定没有能力接近和抓住存在。意志的自由,即表达意志的自由何以产生?过度的意志产生崇高的印象,那么过度的欲望呢?这是对意志不可估量的一种可怕的感受。意志适量产生美。美和光,崇高和湮没。希腊人的生活透明清晰、肯定,外表平淡,像澄澈的海水一样,它看似平浅,但底部实则很深。正是这一点形成了伟大的清晰性。我怀疑,事物和思维相互间是不相适应的。因为在逻辑学中,矛盾律占主导地位,也许它不适用于不同的、对立的事物。如今,信仰自由和信仰责任都引起起“善”的错觉,亦即“纯洁需求”的错觉,这里“善”是指纯粹的无利己主义的需求。利己主义现在是什么?是展现个体力量的快感。反命题是:抛弃个体时的快感。生活在众人之中,抛开个人、生活在群体中的快乐。感觉自身与事物显现合一才是目的,这就是爱。神圣的上帝大多是事物显现的最理想反映,就此而言,圣者和上帝乃为同身。美化现象是艺术家和圣者的目标,换言之,使现象成倍扩大。艺术如何产生?现象欢乐,现象痛苦。语言的起源:声音是怎样与概念联系起来的呢?语言起源中的艺术暗示:图像和声音。声音用来承接图像。声音运用中的规律性显示出伟大的逻辑力和抽象力了吗?抑或不是?难道抽象法则本来就只是活生生直观的事物吗?如遺传学? 尼采并不反犹。并且和纳粹的区别在于尼采对于德意志的历史感到屈辱(其实也说不上这一点是区别)。也有可能小胡子意识到德国人对自身历史缺少自信,所以才极力想改善这一切,通过宣扬能增加民族自豪感的历史以及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的历史。 人要想消瘦就必须走进沙漠40个星期。 没有可怕的深度便没有美丽的水面。 我真想把那些所谓受过教育的人赶出我的理想王国,诚如柏拉图赶走诗人一样。这是我的恐怖想法。 艺术如何产生?现象欢乐,现象痛苦——阿波罗的和狄俄尼索斯的。这两者始终相互刺激而存在。 音乐对希腊人和对我们具有同样的效果,就是说,音乐不会堕落成讨好卖乖的艺术。 出于良好的动机,奉劝人们不要相信学术领域任何职业哲学家的指引,而去读一读柏拉图... 2017-09-30 07:10 人要想消瘦就必须走进沙漠40个星期。没有可怕的深度便没有美丽的水面。我真想把那些所谓受过教育的人赶出我的理想王国,诚如柏拉图赶走诗人一样。这是我的恐怖想法。艺术如何产生?现象欢乐,现象痛苦——阿波罗的和狄俄尼索斯的。这两者始终相互刺激而存在。音乐对希腊人和对我们具有同样的效果,就是说,音乐不会堕落成讨好卖乖的艺术。出于良好的动机,奉劝人们不要相信学术领域任何职业哲学家的指引,而去读一读柏拉图。职业哲学家们首先应该放弃一切胡扯,使自己变得简朴和自然。有落入虚伪者手里的危险。哲学家的教育:早点多出去旅行,以免使民族性失去棱角。了解人,少看书。不搞书斋文化。简单地看待国家和义务。或者移居国外。不能有书生气,不要综合性大学。不要写哲学史;哲学家应该为自己寻找真理,而不是为了写书。事实逐渐证明亚里士多德对艺术一窍不通,而唯有雅典人睿智的谈话才是艺术。像所有诗人那样,埃斯库罗斯不信教。为了使葡萄和有才能的人成熟起来,既需要晴天,也需要雨天。人们必须朴实无华,以便使自己在平常的交往中不带任何内疚感回家。胆怯毒害心灵。我们在每个人面前会满怀一百个顾及和体谅;但我不明白,有人写作为什么就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坦诚呢?这真是休养生息呀!学会沉默,学会离开。凡是某个矛盾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并使我们的本质窒息的地方,都应离开。人必须懂得放弃自己的事。把最好的精力和时光用在你们最好的地方吧!比这更好的东西是强求不到的。许多朝霞还未发出光芒。印度教《梨俱吠陀》 1869-1870 柏拉图对艺术的仇视心理是很重要的。他的教育倾向,即通过知识以求真之路的最大敌人乃是美的表象。 席勒说,人在游戏时才算是真正的人;奥林匹斯众神世界(和希腊文化)是其代表。 1870-1871.4 1871年 我觉得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是唯一的。我认为,瓦格纳使得德国人在恢复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迈出了最崇高的一步。 《音乐与悲剧》内容简介 1872-1873 希腊人是发现者、旅行者和殖民者。他们善于学习:他们拥有巨大的接受... 2018-05-24 14:50 2人喜欢 1869-1870 柏拉图对艺术的仇视心理是很重要的。他的教育倾向,即通过知识以求真之路的最大敌人乃是美的表象。席勒说,人在游戏时才算是真正的人;奥林匹斯众神世界(和希腊文化)是其代表。1870-1871.41871年我觉得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是唯一的。我认为,瓦格纳使得德国人在恢复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迈出了最崇高的一步。《音乐与悲剧》内容简介1872-1873希腊人是发现者、旅行者和殖民者。他们善于学习:他们拥有巨大的接受力。我们这个时代不应该相信自己的求知欲有多高,只有在希腊人那里一切都生机勃勃!我们这里只有认识!......因为我的书具有阳刚之气,对阉人不合适。阉人更适合坐在织布机旁,斯多噶派 “纯粹的德就是幸福” 伊壁鸠鲁学派 否定人生来就是社会的动物,因此各伊壁鸠鲁社团回避日常的社会,引导自己的信徒们过着一种宁静而幸福的生活。1873年春至秋1874年初至夏1876年底至1877年夏1878年夏吹掉金粉。1880年秋1881年·春至秋不要盼望那种遥远又陌生的快乐、赐福和赦免,而要这样活着:活得使我们还想再活一次,想永远如此活着!——我们的使命每时每刻在走进我们。....基督教圣者的同情是对心中有鬼的人的同情,不是对“活人”的同情。 耶稣是大利己主义者(?????怎讲1882年夏至秋想要去爱别人,显示出自累和对自身的厌恶;但想要被人爱,则显示出自己的要求和自私自利。爱别人的人把自己赠送掉;想被别人爱的人,是想得到他人的赠予。(!!!我是前者)男子的成熟是:重新找回认真,即自己儿时玩耍时的那股认真劲儿。1882年11月至1883年2月1883年春至夏一切都在咯咯啼叫,但没人愿意下蛋。1884年春哲学是对智慧的爱,再向上就爱最幸福的、最强大的智者,智者维护一切转变并一再要求转变。——不是去爱人或者去爱众神;或不是去爱真理,而是去爱某种状态,某一种精神和感官上完美的感觉:这是一种肯定和赞成。它来自对创造力的一种潮水般的感觉。这是伟大的荣誉。 真正的爱!尼采的三体合一:上帝之父,上帝之子,上帝之魔鬼。1885年4月至6月1885年6月至7月1885年秋至1886年春存在如其本身那样无意义、无目的,但却无可避免轮回着,没有终极目的,直至虚无:这就是“永恒轮回”。这是最极端的虚无主义:虚无(“无意义”)永恒!1886年底至1887年初1887年秋反运动的艺术:《悲剧的诞生》两种艺术自然力爱 思考和存在绝非一回事。思考必定没有能力接近和抓住存在。 意志的自由,即表达意志的自由何以产生? 过度的意志产生崇高的印象,那么过度的欲望呢?这是对意志不可估量的一种可怕的感受。 意志适量产生美。 美和光,崇高和湮没。 希腊人的生活透明清晰、肯定,外表平淡,像澄澈的海水一样,它看似平浅,但底部实则很深。正是这一点形 成了伟大的清晰性。 我怀疑,事物和思维相互间是不相适应的。因为在逻辑学中,矛盾律占主导地... 2019-02-23 00:08 思考和存在绝非一回事。思考必定没有能力接近和抓住存在。意志的自由,即表达意志的自由何以产生?过度的意志产生崇高的印象,那么过度的欲望呢?这是对意志不可估量的一种可怕的感受。意志适量产生美。美和光,崇高和湮没。希腊人的生活透明清晰、肯定,外表平淡,像澄澈的海水一样,它看似平浅,但底部实则很深。正是这一点形成了伟大的清晰性。我怀疑,事物和思维相互间是不相适应的。因为在逻辑学中,矛盾律占主导地位,也许它不适用于不同的、对立的事物。如今,信仰自由和信仰责任都引起起“善”的错觉,亦即“纯洁需求”的错觉,这里“善”是指纯粹的无利己主义的需求。利己主义现在是什么?是展现个体力量的快感。反命题是:抛弃个体时的快感。生活在众人之中,抛开个人、生活在群体中的快乐。感觉自身与事物显现合一才是目的,这就是爱。神圣的上帝大多是事物显现的最理想反映,就此而言,圣者和上帝乃为同身。美化现象是艺术家和圣者的目标,换言之,使现象成倍扩大。艺术如何产生?现象欢乐,现象痛苦。语言的起源:声音是怎样与概念联系起来的呢?语言起源中的艺术暗示:图像和声音。声音用来承接图像。声音运用中的规律性显示出伟大的逻辑力和抽象力了吗?抑或不是?难道抽象法则本来就只是活生生直观的事物吗?如遺传学? 在最有名的人中,有几个人由于博学而毁掉了自己的理智;而在最懂行的人中,有些人除了咬文嚼字外不知道如何使用他们的理智。这是可悲的事情,我以为没有哪一种科学如此缺乏天才。他们是精神麻痹者,只会在咬文嚼字中找到自己的癖好。 2017-02-05 12:06 在最有名的人中,有几个人由于博学而毁掉了自己的理智;而在最懂行的人中,有些人除了咬文嚼字外不知道如何使用他们的理智。这是可悲的事情,我以为没有哪一种科学如此缺乏天才。他们是精神麻痹者,只会在咬文嚼字中找到自己的癖好。 思考和存在绝非一回事。思考必定没有能力接近和抓住存在。 意志的自由,即表达意志的自由何以产生? 过度的意志产生崇高的印象,那么过度的欲望呢?这是对意志不可估量的一种可怕的感受。 意志适量产生美。 美和光,崇高和湮没。 希腊人的生活透明清晰、肯定,外表平淡,像澄澈的海水一样,它看似平浅,但底部实则很深。正是这一点形 成了伟大的清晰性。 我怀疑,事物和思维相互间是不相适应的。因为在逻辑学中,矛盾律占主导地... 2019-02-23 00:08 思考和存在绝非一回事。思考必定没有能力接近和抓住存在。意志的自由,即表达意志的自由何以产生?过度的意志产生崇高的印象,那么过度的欲望呢?这是对意志不可估量的一种可怕的感受。意志适量产生美。美和光,崇高和湮没。希腊人的生活透明清晰、肯定,外表平淡,像澄澈的海水一样,它看似平浅,但底部实则很深。正是这一点形成了伟大的清晰性。我怀疑,事物和思维相互间是不相适应的。因为在逻辑学中,矛盾律占主导地位,也许它不适用于不同的、对立的事物。如今,信仰自由和信仰责任都引起起“善”的错觉,亦即“纯洁需求”的错觉,这里“善”是指纯粹的无利己主义的需求。利己主义现在是什么?是展现个体力量的快感。反命题是:抛弃个体时的快感。生活在众人之中,抛开个人、生活在群体中的快乐。感觉自身与事物显现合一才是目的,这就是爱。神圣的上帝大多是事物显现的最理想反映,就此而言,圣者和上帝乃为同身。美化现象是艺术家和圣者的目标,换言之,使现象成倍扩大。艺术如何产生?现象欢乐,现象痛苦。语言的起源:声音是怎样与概念联系起来的呢?语言起源中的艺术暗示:图像和声音。声音用来承接图像。声音运用中的规律性显示出伟大的逻辑力和抽象力了吗?抑或不是?难道抽象法则本来就只是活生生直观的事物吗?如遺传学? 1869-1870 柏拉图对艺术的仇视心理是很重要的。他的教育倾向,即通过知识以求真之路的最大敌人乃是美的表象。 席勒说,人在游戏时才算是真正的人;奥林匹斯众神世界(和希腊文化)是其代表。 1870-1871.4 1871年 我觉得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是唯一的。我认为,瓦格纳使得德国人在恢复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迈出了最崇高的一步。 《音乐与悲剧》内容简介 1872-1873 希腊人是发现者、旅行者和殖民者。他们善于学习:他们拥有巨大的接受... 2018-05-24 14:50 2人喜欢 1869-1870 柏拉图对艺术的仇视心理是很重要的。他的教育倾向,即通过知识以求真之路的最大敌人乃是美的表象。席勒说,人在游戏时才算是真正的人;奥林匹斯众神世界(和希腊文化)是其代表。1870-1871.41871年我觉得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是唯一的。我认为,瓦格纳使得德国人在恢复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迈出了最崇高的一步。《音乐与悲剧》内容简介1872-1873希腊人是发现者、旅行者和殖民者。他们善于学习:他们拥有巨大的接受力。我们这个时代不应该相信自己的求知欲有多高,只有在希腊人那里一切都生机勃勃!我们这里只有认识!......因为我的书具有阳刚之气,对阉人不合适。阉人更适合坐在织布机旁,斯多噶派 “纯粹的德就是幸福” 伊壁鸠鲁学派 否定人生来就是社会的动物,因此各伊壁鸠鲁社团回避日常的社会,引导自己的信徒们过着一种宁静而幸福的生活。1873年春至秋1874年初至夏1876年底至1877年夏1878年夏吹掉金粉。1880年秋1881年·春至秋不要盼望那种遥远又陌生的快乐、赐福和赦免,而要这样活着:活得使我们还想再活一次,想永远如此活着!——我们的使命每时每刻在走进我们。....基督教圣者的同情是对心中有鬼的人的同情,不是对“活人”的同情。 耶稣是大利己主义者(?????怎讲1882年夏至秋想要去爱别人,显示出自累和对自身的厌恶;但想要被人爱,则显示出自己的要求和自私自利。爱别人的人把自己赠送掉;想被别人爱的人,是想得到他人的赠予。(!!!我是前者)男子的成熟是:重新找回认真,即自己儿时玩耍时的那股认真劲儿。1882年11月至1883年2月1883年春至夏一切都在咯咯啼叫,但没人愿意下蛋。1884年春哲学是对智慧的爱,再向上就爱最幸福的、最强大的智者,智者维护一切转变并一再要求转变。——不是去爱人或者去爱众神;或不是去爱真理,而是去爱某种状态,某一种精神和感官上完美的感觉:这是一种肯定和赞成。它来自对创造力的一种潮水般的感觉。这是伟大的荣誉。 真正的爱!尼采的三体合一:上帝之父,上帝之子,上帝之魔鬼。1885年4月至6月1885年6月至7月1885年秋至1886年春存在如其本身那样无意义、无目的,但却无可避免轮回着,没有终极目的,直至虚无:这就是“永恒轮回”。这是最极端的虚无主义:虚无(“无意义”)永恒!1886年底至1887年初1887年秋反运动的艺术:《悲剧的诞生》两种艺术自然力爱 尼采并不反犹。并且和纳粹的区别在于尼采对于德意志的历史感到屈辱(其实也说不上这一点是区别)。也有可能小胡子意识到德国人对自身历史缺少自信,所以才极力想改善这一切,通过宣扬能增加民族自豪感的历史以及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的历史。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