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 (法)丹纳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艺术哲学
副标题:
作者:(法)丹纳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7754
出版时间:2016
页数:526
定价:58.00
内容简介: 《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丹纳主张研究学问,应“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他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从这原则出发,阐扬了意大利、尼德兰和古的艺术流派。最后一编“艺术中的理想”,为丹纳的美学。全书不但条分缕析,明白晓畅,而且富有热情,充满形象,色彩富丽,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沉闷之弊。 《艺术哲学》插图珍藏本分图本与文本两卷,图本共精选五百二十二幅,其中彩图四百八十四幅,全部由老一辈摄影家,八十高龄的陈渊先生精心翻拍而成。 丹纳(1828—1893) 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实证主义的杰出.使用一于律师家庭。自幼博闻强记,二十岁时以第一名考入国立高等师范,专攻哲学。曾任巴黎美术学校美术史和美学教授。著有《拉封丹及其寓言》、《英国文学史》、《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论智力》、《现代法兰西渊源》、《意大利游记》、《艺术哲学》等。 , 这套丛书还有 《傅雷谈艺录(增订本)》,《人生五大问题》,《傅雷书信选》,《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译传记五种》。 第一编和第五变是总领 中间三编分别写了文艺复兴,希腊,尼德兰三种时期的艺术,这三部分是简单的西方艺术史 主要论点:艺术的目的,表现特征,抽象现实,艺术的理想,特征和表象综合,艺术和自然科学和道德的结合。 傅雷先生的翻译仍是迄今为止我最佩服的。本书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以理解,可以说重塑了我的很多观点,明天写完整书评 作为理论,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提纲挈领,其实是对丹纳的一种简单化概括,丹纳的社会学批评是人的精神的社会学批评,而非只注重物质忽略形而上学的一种批评。他的背景类似胡适,是“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需要,这种初衷似乎就是一种历史必然。 作为艺术史,对意大利、尼德兰乃至古希腊的艺术,是很有趣的课堂讲稿。古希腊艺术价值最终也是到诗的价值,与18世纪似乎是殊途同归。 这次是重读。写得好,翻得好,相得益彰。感觉任何评论都无法表现它的好,只有自己去看。可先看二三四章,再返回到一五。 丹纳集大成之作,这样的学识积淀,严谨的思维和艺术欣赏的积累尽显大师风范。虽然并不像是标题所说的“艺术哲学”,更多的是作者对伟大艺术形成的历史,社会,风情,地理等状况的分析总结,以及用严谨和科学的方法建构艺术批判框架的尝试。文笔极佳,读起来十分享受,傅雷先生的译文更优美。书中的观点虽然有人看起来有些古老,但是总觉得绝不过时,而是可以给予后来人很多的启发。PS:丹纳如果生在当代,估计这书极有可能被会被... 丹纳集大成之作,这样的学识积淀,严谨的思维和艺术欣赏的积累尽显大师风范。虽然并不像是标题所说的“艺术哲学”,更多的是作者对伟大艺术形成的历史,社会,风情,地理等状况的分析总结,以及用严谨和科学的方法建构艺术批判框架的尝试。文笔极佳,读起来十分享受,傅雷先生的译文更优美。书中的观点虽然有人看起来有些古老,但是总觉得绝不过时,而是可以给予后来人很多的启发。PS:丹纳如果生在当代,估计这书极有可能被会被贴上种族歧视的标签而遭到封杀 傅雷进入公版,各家纷纷推出丹纳的艺术哲学。此书虽名“哲学”,实乃“文学”。19世纪的写作者,似乎都洋溢着饱满的热情,它的体例与如今通行的学术逻辑完全不同,更在乎直觉和共情。傅雷先生的斐然晓畅,让这部经典作品更添华彩。 十年前刚上大学就读过的书,可是那时候什么也不记得。十年后再看,有真理也有偏见。丹纳若是没有傅雷,在中国或许永远不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这本书真的感受到了翻译的境界,“信达雅”,在这之外,还感受到了译者的深情。或许,再难有这样的书了。 作为理论,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提纲挈领,其实是对丹纳的一种简单化概括,丹纳的社会学批评是人的精神的社会学批评,而非只注重物质忽略形而上学的一种批评。他的背景类似胡适,是“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需要,这种初衷似乎就是一种历史必然。 作为艺术史,对意大利、尼德兰乃至古希腊的艺术,是很有趣的课堂讲稿。古希腊艺术价值最终也是到诗的价值,与18世纪似乎是殊途同归。 也许仅仅是一次纯粹意义上的附庸风雅,这些天一直跟着丹纳先生在理论哲学的瀚海中漂流,然后为欧罗巴博大的艺术沉淀而震撼和陶醉。总以为艺术的本源该是相通的,而东西方并不相近的价值取向也该在文化的层面上找到契合点。所以品读《艺术哲学》的时候,总是想为作者代劳,... 如果把书中细枝末节提到的所有作者和作品都搜罗一遍会不会读得更明了?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8058229/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8297218/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8800944/ 这是艺术概论课的平时作业,老师给了个有关美学、艺术的书目,选一本写读书笔记,恰好有《艺术哲学》,也是我一直想看的,就借来读,读后写了这个,作为作业~~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由于对西方艺术了解不多,很多细节具体事实并不能很好记住,所以有关例证的... 在发小的新居里,偶尔谈起创作和痛苦的关系。 是的,每一次创作的过程,其实是穿透一种痛苦。 “这种可怕的努力不能不产生痛苦和骚乱。 现代最善于用色彩的人,不论文学家或画家, 都是耽于幻象的人,不是过于紧张,就是精神骚动。” 这正是在兴之所至的表象之下, 艺术... 我读的第一本外国小说是傅雷所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将傅雷的译作、罗曼罗兰的著作、整个西方文学名著统统找来看,其中就有这本法国作家丹纳的《艺术哲学》。 法国人的思维真的是非常清晰,文笔也非常优美,书中的艺术哲学也远远没有其它相关著... 自从人类第一次通过石头与石头的撞击而留下自己的印迹以后,广义来讲,审美就开始了。对美的向往热爱沿着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不断地延伸,扩展到世界各地,充斥着过去和现在。客观地讲,不懂审美的人并不能称为完整,而一个懂得审美的民族必定是伟大的。 随着人类对美的欣赏和研究... 《艺术哲学》相信在豆瓣上面的条目不只有20条了,可以说是一本很经典的学术性的艺术类书籍。 我到手的这版书的版本做的还蛮特别的,一开始我以为只是那种普通的硬皮书,但是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硬皮的部分只是外壳,书是可以直接拿出来的,不过最开始阅读的时候,常常会走神,... 个人以为这本书之所以被最早介绍到国内来,是由于其作者是以近似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述其美学思想的,对时代和经济对美学思想的影响十分强调,不同于黑格尔与谢林德国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体系过于强调抽象的哲学逻辑,因此更容易被中国人所理解。 本书介绍了西方美学思想中的三...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是一本引人思考的书,一本让人放不下的书, 行文无比流畅,大师气概显露无遗。 也许如前言所说,这本书里的观点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理解他,甚至去同意他,疑义相与析。 本人读过后愉悦至极 美学界通常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定义,其一,美学就是研究美本身的学科,这种观点大多数人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其二,美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譬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其三,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因而也称之艺术哲学,持这种观点的在学院派占很大的比... 这本书读的时候拖得时间太长,断断续续用了1个月,所以最初的想法也又被遗忘了。记录是为了避免更多的遗忘,记录是为了以自己的语言再次表达。 -60 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某个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观念,比实际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吗,在雕塑绘画诗歌三种模仿的艺术中,那些总体是与实物相符的。-----而... 2019-05-12 10:49 这本书读的时候拖得时间太长,断断续续用了1个月,所以最初的想法也又被遗忘了。记录是为了避免更多的遗忘,记录是为了以自己的语言再次表达。-60 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某个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观念,比实际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吗,在雕塑绘画诗歌三种模仿的艺术中,那些总体是与实物相符的。-----而建筑和音乐并不以模仿实物为出发点,而是建立一种数学关系。建筑通过视觉掌握的数学关系,而音乐则是听觉。-175(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威尼斯)这种种都归结于一点,就是那时的人比现代的欧洲人和巴黎人精神更平衡。要绘画发达,土地不能荒芜,也不能耕耘过分。文明的土壤不能板结,也不能耕耘过分,沟槽过多。要纯粹的美的形体从提香和拉斐尔手中固定在画布上,必须他们周围人的脑子里自然而然产生这一形体;必须“形象不受观念的阻抑和损害”---文明发展的特点总会迈向观念相对形象越发强势。教育,媒体,谈话,思考,作用于形象,使之变形,扭曲,被解构,消失。而经由此阶段而来的人们,要想回到形象本身,需要经过剧烈的探索,剥离,甚至依靠混乱的幻觉才能办到。现代性的精神状态。---以至于现代最善艺术之人,不论文学家和画家,都是沉浸于幻想的人,不是过于紧张,就是精神骚动不安。-190文艺复兴是个绝无仅有的特殊时期,介于中世纪和现代之间,介于文化幼稚与文化过度发展之间,介于本能世界和观念世界之间。皆有野蛮人的强烈而持久的幻想,又有文明人的尖锐而细致的好奇心。用形象思索,又以逻辑推理。追求感官的确定的,及时的欢乐,又要求脱离原始的欲望。-此时的意大利没有稳定持久的和平,没有强力的国家机器,城邦的人们充满紧张的情绪,其混乱和弱肉强食的社会我们只能依靠想象,因为我们在安全环境下生活太久。倘若收到攻击侮辱,只能像对方一枪打去,对方也回敬而来。每个人由着性子掠夺,保护,攻击,将欲望,野心贯彻;同时也毫无保留地去热爱,去生活,去奋斗。有高度的文化,趣味高尚,却性情凶暴;态度文雅,又肆意妄为。这一矛盾的形态造就了那些人既是文人,又是武士,既礼貌周到,又如凶手般狠毒;行动像野蛮人,推理像文明人。才会有《君主论》,才会有马基雅维利这般人物。-205这一类风俗,对人的性格影响很大。社会没有严格的法律,没有警察,到处杀人放火,残酷的报复比比皆是,为求生存不能不时刻警惕要动武,人的性格趋向于坚强,当机立断,铤而走险。或惊恐或激昂的情绪使人需发挥全部之潜力。身体必须锻炼强大,思想必须时刻保持清醒。-219人的肉体和肉体活动的时候显示的各种肌肉各种姿态,战斗,死亡,逃跑,威胁,胜利的怒吼,失败的痛苦,在现代平和的社会里已经不被认识,而当时的人们非关心不可,不论地位,必须会刀枪,因此身体如此强烈的形态姿势都无形中印在人们脑子里。-223一切关乎生命的可怕压力,使人痛苦,害怕,难受,遇到抒发感情的机会就会尽情发泄。越是被强烈的不安和黑暗笼罩,越是会向往美丽善良同情。为集中精神,平日里克制自我,紧张行动,一朝流露真情,则越是享受当下。噩梦般的一天后,需要面向恬静的圣母像祈祷,需要充满力量与希望的人体雕像好迎接第二天的挑战。-224而现代人见过怎样的人体呢?去过浴场,或肥胖或松散的身体蠕动于池塘。而激烈的情绪,或许钱财方面有过烦恼,但是可能一辈子没法在除了影视作品或是电视游戏里见到妻离子散,受酷刑,折磨,死亡。精神分散于巧妙而精细的日常刺激中,在每日基本一成不变的行动中既没有生命的危险也没有上升的渠道和动力。没人找你决斗,不知道时刻面对生死时的激烈情怀。-227当时的人不需要受教育便可以欣赏米开朗基罗的英雄式的肉体,拉斐尔的目光纯净的圣母,多纳泰罗铜像上的豪放和生命力,达芬奇画像上包含一切的人物表情,丁托列托和提香笔下健美的肉感,彪悍的动作。-229介乎纯粹观念与纯粹形象之间的精神状态既有利于图画,坚强的性格与彪悍的民风也帮助人认识和爱好美丽的肉体;--大量画师,雕塑家在城邦汇聚,跟其他手工业者们一样结成自己的公会,切磋手艺,接揽生意,最优秀的人,被有头有脸的人物请去创作,包吃包住,留下辉煌的遗产。-235要刺激人的才能尽情发挥,在没有比这种共同的观念,情感,嗜好更有效的了。要产生伟大作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自发的独特的情感必须强烈,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来。第二,周围要有人共情,有近似的思想在外界时时刻刻帮助你,使你心中的细小观念得到养料,收到鼓励,孵化成熟。-418伦勃朗是最近我喜欢上的画家。丹纳用了本书一页半来概况他。他的视觉的尖锐与精微,高于一切画家之上。一幅画的主题是有颜色的,重叠交错的氛围,形象浸泡在气氛中像海中的鱼一样。伦勃朗把这种气氛表现得好像可以用手接触,其中有许多神秘的生命;他画本乡的白色,微弱的,似黄非黄,像地窖中的灯光。他体会到日光与阴暗苦苦挣扎,越来越少的光线快要消失,颤巍巍的反光硬是要逗留在发亮的护壁上而不可能。半明半暗,如深水中望出去的海底。一朝走出阴暗,白昼的光线又使人目眩神迷,奇幻的照明,千万条的火舌。在没有生命的光影世界中发现了完整的宇宙,包含所有的对比,冲突,黑暗虚空中飘忽的境界,戏剧般倾泻而下的光那势不可挡的变化。他不回避丑恶,并不为追求高雅而演示可怕的真相,他追求崇高,于对人最广大的同情心之下。他表现的人不是古典艺术只限于结构和抽象的典型,而是表现人精神面貌的无穷与无法确定的复杂性,在一刹那间将全部的内心集中于脸部每一道皱纹,每一道光线与阴影的变化中。 (意大利人与一般的拉丁民族)特色是喜欢和擅长“布局”,因而也喜欢正规,喜欢和谐与端整的形式;伸缩性与深度不及日耳曼人;对内容不像对外表那么重视,爱好外部的装饰胜于内在的生命;偶像崇拜的意味多,宗教情绪少;重画意,轻哲理;更狭隘,但更美丽。这种想象力了解人比了解自然多,了解文明人比了解野蛮人多。 所以我们不能把文艺复兴期的艺术看做幸运与偶然的产物;决不像掷了一把骰子,中了彩,世界舞台上才出现几个天... 2019-04-17 21:43 (意大利人与一般的拉丁民族)特色是喜欢和擅长“布局”,因而也喜欢正规,喜欢和谐与端整的形式;伸缩性与深度不及日耳曼人;对内容不像对外表那么重视,爱好外部的装饰胜于内在的生命;偶像崇拜的意味多,宗教情绪少;重画意,轻哲理;更狭隘,但更美丽。这种想象力了解人比了解自然多,了解文明人比了解野蛮人多。 所以我们不能把文艺复兴期的艺术看做幸运与偶然的产物;决不像掷了一把骰子,中了彩,世界舞台上才出现几个天赋独厚的头脑,出现一批绘画的天才。我们不能否认,那一次百花怒放的原因是精神方面的一个总倾向,普及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奇妙的才能。 我们既然组成一个民主国家,一切职位都用会考的方法分派,可以凭毅力和才能去争取,人人心中便隐隐约约存着当部长或百万富翁的希望,使我们的心思,事情,忙乱,又加上一倍。 要单纯壮阔的形体从铁相和拉斐尔手中固定在画布上,必须他们周围的人脑子里自然而然产生出这一种形体;而要它们自然而然产生,必须“形象”不受“观念”的阻抑和损害。 文明过度的特点是观念越来越强,形象越来越弱。教育,谈话,思考,科学,不断发生作用,使原始的映象变形,分解,消失;代替映象的是赤裸裸的观念,分门别类的字儿,等于一种代数。日常的精神活动从此变为纯粹的推理。 (马丁.路德说:)他们(意大利人)上教堂时有句话:我们去迁就一下群众的错误吧。——他们还说:倘若我们每件事情相信上帝,那就苦死了,不会有快乐的时候了。我们只要顾着体统,不应该样样相信。 精神生活不压倒肉体的时代 所谓精神状态是指一个人的观念的种类,数量,性质。观念仿佛家具;头脑中的家具像宫殿中的家具一样不难更换。 但人身上还有比观念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结构,也就是他的性格,换句话说是他天生的本能,基本的嗜好,感觉的幅度,精力的强弱,总之是他内部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介于纯粹观念与纯粹形象之间的精神状态既有利于图画,坚强的性格与慓悍的风俗也帮助人认识并爱好美丽的肉体:这种千载一时的形式和民族天赋汇合起来,在意大利产生了第一流的完美的人体画。 那个时代的风气的确是古代异教气息的复活,也是古代艺术和古代精神的复活。 产生伟大的作品的两个条件:自发的,独特的情感/周围人的同情,近似思想的帮助 eg.法国大革命后毫无组织的法国军队战胜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军队。 一 艺术品的本质 一切宗派,我认为没有例外,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时衰落的。 艺术应当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局部。我们要辨别出这个需要模仿的部分;我可以预先回答,那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依赖”。 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向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 从这些数不清的作用上面可... 2019-04-07 18:47 一 艺术品的本质 一切宗派,我认为没有例外,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时衰落的。 艺术应当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局部。我们要辨别出这个需要模仿的部分;我可以预先回答,那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依赖”。 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向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 从这些数不清的作用上面可以想见基本特征的重要。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特征表现得彰明较著;而艺术所以要担负这个责任,是因为现实不能胜任。在现实界,特征不过居于主要地位;艺术却要使特征支配一切。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把实物加工,但是不充分。特征的行动受着牵制,受别的因素阻碍,不能深入事物之内留下一个充分深刻充分显明的印记。人感觉到这个缺陷,才发明艺术加以弥补。 不论建筑,音乐,雕塑,绘画,诗歌,作品的目的都在于表现某个主要特征,所用的方法总是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总体,而部分之间的关系总是由艺术家配合或改动过的。 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 二 艺术品的产生 我要挑出四个时期,欧洲文化的四大高峰:一个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一个是封建与基督教的中古时代;一个是正规的贵族君主政体,就是十七世纪;一个是受科学支配的工业化的民主政体,就是我们现在生存的时代。 希腊人竭力以美丽的人体为模范,结果竟奉为偶像,在地上颂之为英雄,在天上敬之如神明。 (火舌式哥特建筑)那种微妙而病态的诗意,夸张的程度正好反应奇特的情绪,骚乱的幻想,强烈而又无法实现的渴望,这都是僧侣与骑士时代所特有的。 从发展的普遍性看,哥德式建筑的确表现并且证实极大的精神苦闷。这种一方面不健全,一方面波澜壮阔的苦闷,整个中世纪的人都受到它的激动和困扰。 在希腊是肉体的完美与机能的平衡,不曾受到太多的脑力活动或太多的体力活动的扰乱;在中世纪是幻想过于活跃,漫无节制,感觉像女性一般敏锐;在十七世纪是专讲上流人士的礼法和贵族社会的尊严;到近代是一发不可收拾的野心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苦闷。 这个人在希腊是血统优良,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青年;在中世纪是出神入定的僧侣和多情的骑士;在十七世纪是修养完美的侍臣;在我们时代是不知餍足和忧郁成性的浮士德和维特。 而艺术是文化的最早而最优秀的成果,艺术的任务在于发现和表达事物的主要特征,艺术的寿命必然和文化一样长久。 不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宽阔,都应当装满你们时代的思想感情。 歌德 四年前第一次读《艺术哲学》,但不是傅雷的版本,非常喜爱丹纳的研究方法,用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和人文,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史料,描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艺术家轶事。今年再次重读它,看看傅雷的版本,三联出版的,是否翻译得文辞更优美。保留了傅雷的原译文,所以有些人物的名字和现在通行的译法不同,但文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会标明。 2017-02-10 14:38 四年前第一次读《艺术哲学》,但不是傅雷的版本,非常喜爱丹纳的研究方法,用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和人文,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史料,描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艺术家轶事。今年再次重读它,看看傅雷的版本,三联出版的,是否翻译得文辞更优美。保留了傅雷的原译文,所以有些人物的名字和现在通行的译法不同,但文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会标明。 一、 出发点: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 1.一件艺术品…显而易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 2.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所有作品,也不是孤立的…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 3.…一个更为广大的总体之内,就是它周围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 定下规则: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于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2018-11-12 19:04 一、出发点: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1.一件艺术品…显而易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2.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所有作品,也不是孤立的…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3.…一个更为广大的总体之内,就是它周围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定下规则: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于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二、 美学的第一个和主要的问题是艺术的定义。什么叫做艺术?本质是什么? 用比较和逐步淘汰的方法,揭露一切艺术品共同点,同时揭露艺术品与人类其他产物的显著的不同点。 论点:模仿的艺术:诗歌,雕塑,绘画 乍看之下,好像这个特征便是三种艺术的本质,它们的目的便是尽量正确地模仿; 一切宗派,我认为没有例外,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的时候衰落的; ……由此所得出的结论,似乎艺术家应当全神贯注地看着现... 2018-11-12 19:13 二、美学的第一个和主要的问题是艺术的定义。什么叫做艺术?本质是什么?用比较和逐步淘汰的方法,揭露一切艺术品共同点,同时揭露艺术品与人类其他产物的显著的不同点。论点:模仿的艺术:诗歌,雕塑,绘画乍看之下,好像这个特征便是三种艺术的本质,它们的目的便是尽量正确地模仿;一切宗派,我认为没有例外,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的时候衰落的;……由此所得出的结论,似乎艺术家应当全神贯注地看着现实世界,才能尽量逼真地模仿而整个艺术就在于正确与完全地模仿。三、论点:这个结论(模仿)是否从各个方面看都正确呢?……然而事实并不如此。四、论点:由此可见,艺术应当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全部。我们要辨别出这个需要模仿的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依赖”。 五、 我们所看到的艺术品是否以单单复制各个部分的关系为限?绝对不是。因为最大的艺术宗派正是把真实的关系改变最多的。 论点: 1.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向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的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 2.“主要特征”:“本质”(哲学家所说) 3.什么叫做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是一种属性; 所有别的属性(之前许多别的属性),都... 2018-11-12 19:48 五、我们所看到的艺术品是否以单单复制各个部分的关系为限?绝对不是。因为最大的艺术宗派正是把真实的关系改变最多的。论点:1.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向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的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2.“主要特征”:“本质”(哲学家所说)3.什么叫做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是一种属性;所有别的属性(之前许多别的属性),都是根据一定关系从主要特征引申出来的。4.基本特征的重要:(1)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特征表现得彰明显著;艺术所以要担负这个任务,是因为现实不能胜任。(2)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显明越好。总结:1.最初我们以为艺术的目的在于 模仿事物的外表 。2.然后把物质的模仿与理性的模仿分开之下,我们发现艺术在事物的外表中所要模仿的是 各个部分的关系。3.最后又注意到这些关系可能而且应该加以改变,才能使艺术登峰造极,我们便肯定,研究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要使一个主要特征在各个部分中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 这本书读的时候拖得时间太长,断断续续用了1个月,所以最初的想法也又被遗忘了。记录是为了避免更多的遗忘,记录是为了以自己的语言再次表达。 -60 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某个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观念,比实际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吗,在雕塑绘画诗歌三种模仿的艺术中,那些总体是与实物相符的。-----而... 2019-05-12 10:49 这本书读的时候拖得时间太长,断断续续用了1个月,所以最初的想法也又被遗忘了。记录是为了避免更多的遗忘,记录是为了以自己的语言再次表达。-60 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某个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观念,比实际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吗,在雕塑绘画诗歌三种模仿的艺术中,那些总体是与实物相符的。-----而建筑和音乐并不以模仿实物为出发点,而是建立一种数学关系。建筑通过视觉掌握的数学关系,而音乐则是听觉。-175(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威尼斯)这种种都归结于一点,就是那时的人比现代的欧洲人和巴黎人精神更平衡。要绘画发达,土地不能荒芜,也不能耕耘过分。文明的土壤不能板结,也不能耕耘过分,沟槽过多。要纯粹的美的形体从提香和拉斐尔手中固定在画布上,必须他们周围人的脑子里自然而然产生这一形体;必须“形象不受观念的阻抑和损害”---文明发展的特点总会迈向观念相对形象越发强势。教育,媒体,谈话,思考,作用于形象,使之变形,扭曲,被解构,消失。而经由此阶段而来的人们,要想回到形象本身,需要经过剧烈的探索,剥离,甚至依靠混乱的幻觉才能办到。现代性的精神状态。---以至于现代最善艺术之人,不论文学家和画家,都是沉浸于幻想的人,不是过于紧张,就是精神骚动不安。-190文艺复兴是个绝无仅有的特殊时期,介于中世纪和现代之间,介于文化幼稚与文化过度发展之间,介于本能世界和观念世界之间。皆有野蛮人的强烈而持久的幻想,又有文明人的尖锐而细致的好奇心。用形象思索,又以逻辑推理。追求感官的确定的,及时的欢乐,又要求脱离原始的欲望。-此时的意大利没有稳定持久的和平,没有强力的国家机器,城邦的人们充满紧张的情绪,其混乱和弱肉强食的社会我们只能依靠想象,因为我们在安全环境下生活太久。倘若收到攻击侮辱,只能像对方一枪打去,对方也回敬而来。每个人由着性子掠夺,保护,攻击,将欲望,野心贯彻;同时也毫无保留地去热爱,去生活,去奋斗。有高度的文化,趣味高尚,却性情凶暴;态度文雅,又肆意妄为。这一矛盾的形态造就了那些人既是文人,又是武士,既礼貌周到,又如凶手般狠毒;行动像野蛮人,推理像文明人。才会有《君主论》,才会有马基雅维利这般人物。-205这一类风俗,对人的性格影响很大。社会没有严格的法律,没有警察,到处杀人放火,残酷的报复比比皆是,为求生存不能不时刻警惕要动武,人的性格趋向于坚强,当机立断,铤而走险。或惊恐或激昂的情绪使人需发挥全部之潜力。身体必须锻炼强大,思想必须时刻保持清醒。-219人的肉体和肉体活动的时候显示的各种肌肉各种姿态,战斗,死亡,逃跑,威胁,胜利的怒吼,失败的痛苦,在现代平和的社会里已经不被认识,而当时的人们非关心不可,不论地位,必须会刀枪,因此身体如此强烈的形态姿势都无形中印在人们脑子里。-223一切关乎生命的可怕压力,使人痛苦,害怕,难受,遇到抒发感情的机会就会尽情发泄。越是被强烈的不安和黑暗笼罩,越是会向往美丽善良同情。为集中精神,平日里克制自我,紧张行动,一朝流露真情,则越是享受当下。噩梦般的一天后,需要面向恬静的圣母像祈祷,需要充满力量与希望的人体雕像好迎接第二天的挑战。-224而现代人见过怎样的人体呢?去过浴场,或肥胖或松散的身体蠕动于池塘。而激烈的情绪,或许钱财方面有过烦恼,但是可能一辈子没法在除了影视作品或是电视游戏里见到妻离子散,受酷刑,折磨,死亡。精神分散于巧妙而精细的日常刺激中,在每日基本一成不变的行动中既没有生命的危险也没有上升的渠道和动力。没人找你决斗,不知道时刻面对生死时的激烈情怀。-227当时的人不需要受教育便可以欣赏米开朗基罗的英雄式的肉体,拉斐尔的目光纯净的圣母,多纳泰罗铜像上的豪放和生命力,达芬奇画像上包含一切的人物表情,丁托列托和提香笔下健美的肉感,彪悍的动作。-229介乎纯粹观念与纯粹形象之间的精神状态既有利于图画,坚强的性格与彪悍的民风也帮助人认识和爱好美丽的肉体;--大量画师,雕塑家在城邦汇聚,跟其他手工业者们一样结成自己的公会,切磋手艺,接揽生意,最优秀的人,被有头有脸的人物请去创作,包吃包住,留下辉煌的遗产。-235要刺激人的才能尽情发挥,在没有比这种共同的观念,情感,嗜好更有效的了。要产生伟大作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自发的独特的情感必须强烈,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来。第二,周围要有人共情,有近似的思想在外界时时刻刻帮助你,使你心中的细小观念得到养料,收到鼓励,孵化成熟。-418伦勃朗是最近我喜欢上的画家。丹纳用了本书一页半来概况他。他的视觉的尖锐与精微,高于一切画家之上。一幅画的主题是有颜色的,重叠交错的氛围,形象浸泡在气氛中像海中的鱼一样。伦勃朗把这种气氛表现得好像可以用手接触,其中有许多神秘的生命;他画本乡的白色,微弱的,似黄非黄,像地窖中的灯光。他体会到日光与阴暗苦苦挣扎,越来越少的光线快要消失,颤巍巍的反光硬是要逗留在发亮的护壁上而不可能。半明半暗,如深水中望出去的海底。一朝走出阴暗,白昼的光线又使人目眩神迷,奇幻的照明,千万条的火舌。在没有生命的光影世界中发现了完整的宇宙,包含所有的对比,冲突,黑暗虚空中飘忽的境界,戏剧般倾泻而下的光那势不可挡的变化。他不回避丑恶,并不为追求高雅而演示可怕的真相,他追求崇高,于对人最广大的同情心之下。他表现的人不是古典艺术只限于结构和抽象的典型,而是表现人精神面貌的无穷与无法确定的复杂性,在一刹那间将全部的内心集中于脸部每一道皱纹,每一道光线与阴影的变化中。 (意大利人与一般的拉丁民族)特色是喜欢和擅长“布局”,因而也喜欢正规,喜欢和谐与端整的形式;伸缩性与深度不及日耳曼人;对内容不像对外表那么重视,爱好外部的装饰胜于内在的生命;偶像崇拜的意味多,宗教情绪少;重画意,轻哲理;更狭隘,但更美丽。这种想象力了解人比了解自然多,了解文明人比了解野蛮人多。 所以我们不能把文艺复兴期的艺术看做幸运与偶然的产物;决不像掷了一把骰子,中了彩,世界舞台上才出现几个天... 2019-04-17 21:43 (意大利人与一般的拉丁民族)特色是喜欢和擅长“布局”,因而也喜欢正规,喜欢和谐与端整的形式;伸缩性与深度不及日耳曼人;对内容不像对外表那么重视,爱好外部的装饰胜于内在的生命;偶像崇拜的意味多,宗教情绪少;重画意,轻哲理;更狭隘,但更美丽。这种想象力了解人比了解自然多,了解文明人比了解野蛮人多。 所以我们不能把文艺复兴期的艺术看做幸运与偶然的产物;决不像掷了一把骰子,中了彩,世界舞台上才出现几个天赋独厚的头脑,出现一批绘画的天才。我们不能否认,那一次百花怒放的原因是精神方面的一个总倾向,普及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奇妙的才能。 我们既然组成一个民主国家,一切职位都用会考的方法分派,可以凭毅力和才能去争取,人人心中便隐隐约约存着当部长或百万富翁的希望,使我们的心思,事情,忙乱,又加上一倍。 要单纯壮阔的形体从铁相和拉斐尔手中固定在画布上,必须他们周围的人脑子里自然而然产生出这一种形体;而要它们自然而然产生,必须“形象”不受“观念”的阻抑和损害。 文明过度的特点是观念越来越强,形象越来越弱。教育,谈话,思考,科学,不断发生作用,使原始的映象变形,分解,消失;代替映象的是赤裸裸的观念,分门别类的字儿,等于一种代数。日常的精神活动从此变为纯粹的推理。 (马丁.路德说:)他们(意大利人)上教堂时有句话:我们去迁就一下群众的错误吧。——他们还说:倘若我们每件事情相信上帝,那就苦死了,不会有快乐的时候了。我们只要顾着体统,不应该样样相信。 精神生活不压倒肉体的时代 所谓精神状态是指一个人的观念的种类,数量,性质。观念仿佛家具;头脑中的家具像宫殿中的家具一样不难更换。 但人身上还有比观念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结构,也就是他的性格,换句话说是他天生的本能,基本的嗜好,感觉的幅度,精力的强弱,总之是他内部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介于纯粹观念与纯粹形象之间的精神状态既有利于图画,坚强的性格与慓悍的风俗也帮助人认识并爱好美丽的肉体:这种千载一时的形式和民族天赋汇合起来,在意大利产生了第一流的完美的人体画。 那个时代的风气的确是古代异教气息的复活,也是古代艺术和古代精神的复活。 产生伟大的作品的两个条件:自发的,独特的情感/周围人的同情,近似思想的帮助 eg.法国大革命后毫无组织的法国军队战胜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军队。 一 艺术品的本质 一切宗派,我认为没有例外,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时衰落的。 艺术应当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局部。我们要辨别出这个需要模仿的部分;我可以预先回答,那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依赖”。 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向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 从这些数不清的作用上面可... 2019-04-07 18:47 一 艺术品的本质 一切宗派,我认为没有例外,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时衰落的。 艺术应当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局部。我们要辨别出这个需要模仿的部分;我可以预先回答,那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依赖”。 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向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 从这些数不清的作用上面可以想见基本特征的重要。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特征表现得彰明较著;而艺术所以要担负这个责任,是因为现实不能胜任。在现实界,特征不过居于主要地位;艺术却要使特征支配一切。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把实物加工,但是不充分。特征的行动受着牵制,受别的因素阻碍,不能深入事物之内留下一个充分深刻充分显明的印记。人感觉到这个缺陷,才发明艺术加以弥补。 不论建筑,音乐,雕塑,绘画,诗歌,作品的目的都在于表现某个主要特征,所用的方法总是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总体,而部分之间的关系总是由艺术家配合或改动过的。 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 二 艺术品的产生 我要挑出四个时期,欧洲文化的四大高峰:一个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一个是封建与基督教的中古时代;一个是正规的贵族君主政体,就是十七世纪;一个是受科学支配的工业化的民主政体,就是我们现在生存的时代。 希腊人竭力以美丽的人体为模范,结果竟奉为偶像,在地上颂之为英雄,在天上敬之如神明。 (火舌式哥特建筑)那种微妙而病态的诗意,夸张的程度正好反应奇特的情绪,骚乱的幻想,强烈而又无法实现的渴望,这都是僧侣与骑士时代所特有的。 从发展的普遍性看,哥德式建筑的确表现并且证实极大的精神苦闷。这种一方面不健全,一方面波澜壮阔的苦闷,整个中世纪的人都受到它的激动和困扰。 在希腊是肉体的完美与机能的平衡,不曾受到太多的脑力活动或太多的体力活动的扰乱;在中世纪是幻想过于活跃,漫无节制,感觉像女性一般敏锐;在十七世纪是专讲上流人士的礼法和贵族社会的尊严;到近代是一发不可收拾的野心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苦闷。 这个人在希腊是血统优良,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青年;在中世纪是出神入定的僧侣和多情的骑士;在十七世纪是修养完美的侍臣;在我们时代是不知餍足和忧郁成性的浮士德和维特。 而艺术是文化的最早而最优秀的成果,艺术的任务在于发现和表达事物的主要特征,艺术的寿命必然和文化一样长久。 不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宽阔,都应当装满你们时代的思想感情。 歌德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