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不确定性之痛 黑格尔法哲学的再现实化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 Honneth) 2016
价 格:¥ 8.80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不确定性之痛
副标题:黑格尔法哲学的再现实化 作者:[德]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 Honneth)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49029 出版时间:2016 页数:158 定价:38.00 内容简介: 原作名: Leiden an Unbestimmtheit: Eine Reaktualisierung der Hegelschen Rechtsphilosophie 在《不确定性之痛》一书中,作者霍耐特将黑格尔法哲学重构为一种规范正义理论,在确证黑格尔法哲学与时代诊断的关联之后,又把它视为现代性理论的规范伦理学说。从表面上看,霍耐特对黑格尔法哲学的重构似乎游离于主题之外,但正是对黑格尔规范正义理论的反思,促使他进一步走向承认与正义关系的思考。因而,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霍耐特(Axel Honneth, 1949—),当代德国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现任所长,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批判理论第三期发展关键人物;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及其多元正义构想,最终完成了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 霍耐特1982年在柏林自由大学获博士学位,论文题为《权力批判:福科与批判理论》(Kritikder Macht. Foucault und die Kritische Theorie),后经哈贝马斯推荐,获马普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基金,曾长期担任哈贝马斯教授的助教。1985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为承认而斗争》(Kampf um Anerkennung)。还著有《权力的批判》以及《支离破碎的社会》等。1996年5月1日开始接替哈贝马斯担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社会哲学教授,社会研究所咨询委员。2000年初,被任命为法兰克 福... 霍耐特(Axel Honneth, 1949—),当代德国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现任所长,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批判理论第三期发展关键人物;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及其多元正义构想,最终完成了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 霍耐特1982年在柏林自由大学获博士学位,论文题为《权力批判:福科与批判理论》(Kritikder Macht. Foucault und die Kritische Theorie),后经哈贝马斯推荐,获马普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基金,曾长期担任哈贝马斯教授的助教。1985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为承认而斗争》(Kampf um Anerkennung)。还著有《权力的批判》以及《支离破碎的社会》等。1996年5月1日开始接替哈贝马斯担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社会哲学教授,社会研究所咨询委员。2000年初,被任命为法兰克 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 这套丛书还有 《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古罗马的性与权力》,《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政治与文化》,《个体的颂歌》 等。 撇开与逻辑学的关系不谈而试图使法哲学现实化的处理方式也许并没有为黑格尔正名,反而可能使其深刻的见解沦为玩笑话。 评分竟然如此低?讲真其实不错啊....霍耐特承认理论发展前期的作品,是他很好读的一本了。霍耐特通过黑格尔对时代的病理诊断—人们把法律的自由或道德自律看成个人自由从而引发的“个人独立化”的不确定性之痛(也是对康德和费希特形式伦理的反击),以“客观精神”和“伦理”重构了黑格尔法哲学中的主张:只有从完整的自由模式即“在他者中的自身”进入互动领域才能够真正的自我实现,那么为自我实现构造每个主体的自由意志所... 评分竟然如此低?讲真其实不错啊....霍耐特承认理论发展前期的作品,是他很好读的一本了。霍耐特通过黑格尔对时代的病理诊断—人们把法律的自由或道德自律看成个人自由从而引发的“个人独立化”的不确定性之痛(也是对康德和费希特形式伦理的反击),以“客观精神”和“伦理”重构了黑格尔法哲学中的主张:只有从完整的自由模式即“在他者中的自身”进入互动领域才能够真正的自我实现,那么为自我实现构造每个主体的自由意志所参与的社会现实(定在)就是必要的。 作为黑格尔研究,原著本身就不太靠谱,而译者把书名都译错了,可见对黑格尔的理解也有些问题。 作者试图从黑格尔伦理学说里寻找正义的依据。作为思想类书籍还勉强可以一看,但如果作为理解黑格尔的二手书看,那只能是误人子弟了。它充满对黑格尔思想的割裂、知性式的片面解读,完全无视黑格尔的辩证法、理性与国家等的基本内涵。 霍耐特剔除黑格尔法哲学国家观念和推理方法,抓住目的与结构,将它再现实化,提供一种以社会交往和社会承认为核心的正义论。本具有神秘形而上内涵的“客观精神”被霍耐特解为社会生活中的理性结构。黑格尔对抽象法、道德的论述不是否定,而是将其作为不完整的自由,嵌入法-道德自由和社会自由的二分结构中。霍耐特批评黑格尔的伦理部分过分强调了制度化的关系,而忽视了习惯化的交往关系,尤其是友谊。且他的国家理论没有提供公共... 霍耐特剔除黑格尔法哲学国家观念和推理方法,抓住目的与结构,将它再现实化,提供一种以社会交往和社会承认为核心的正义论。本具有神秘形而上内涵的“客观精神”被霍耐特解为社会生活中的理性结构。黑格尔对抽象法、道德的论述不是否定,而是将其作为不完整的自由,嵌入法-道德自由和社会自由的二分结构中。霍耐特批评黑格尔的伦理部分过分强调了制度化的关系,而忽视了习惯化的交往关系,尤其是友谊。且他的国家理论没有提供公共空间,为所有人平等参与建立民主法治提供可能性。霍耐特的问题或为,从黑格尔的思路去建构正义的社会秩序,倾向于潜在地证明现存制度的合理性,无法获得康德-罗尔斯对现实进行理想批判的尺度。且,霍耐特在本书中未能提及,法哲学原理的结构带来的人与人的权力关系,为何不会阻碍人们的平等交流和相互承认? 撇开与逻辑学的关系不谈而试图使法哲学现实化的处理方式也许并没有为黑格尔正名,反而可能使其深刻的见解沦为玩笑话。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