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思想中的柔和 [法]雅克利娜•德•罗米伊(Jacqueline de Romilly) 2016
价      格:¥ 8.80
VIP优惠 文件类型 清晰程度 文件大小
8折 扫描版PDF 300DPI
点击在线交谈 无需注册会员,可以直接购买!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古希腊思想中的柔和
副标题:
作者:[法]雅克利娜•德•罗米伊(Jacqueline de Romilly)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57314
出版时间:2016
页数:526
定价:68.00
内容简介: 在古希腊的史诗、悲剧以及历史著作中,上演着战争、暴力和恐惧,然而“柔和”的观念——或者我们具体称之为友善、慷慨、容忍、宽厚的东西等等,却从不在任何舞台缺席……这是如何发生、演进并影响着希腊人的伦理道德观的?请看法国古典学家雅克利娜•德•罗米伊这部独辟蹊径却又发人深省的思想史。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兼具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文献学”著作。“柔和”一词贯穿了从荷马到亚里士多德、再到普鲁塔克的整个历史过程;作者根据不同时期和作品的特点在横向上仔细挖掘了该词所代表不同的外延意义。柔和(douceur)这个词的法文原意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它在作者笔下几乎囊括了古希腊人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的态度。这种对一个概念从内涵到外延方面的一丝不苟的研究与探索,是本书的突出特征。 雅克利娜•德•罗米伊(1913-2010),法国古典学家、文献学家、第一位法兰西公学院女教授。她生前曾任法兰西学院院士,获得法国荣誉勋位一级勋章等殊荣。 她凭借对古希腊文明与语言特别是对修昔底德的研究而蜚声国际。在1941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她先后曾在里尔大学、索邦大学和法兰西公学院任教。1988年继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之后成了第二位法兰西学院女院士。 她一生撰写了大量关于古希腊思想、历史、戏剧、法律、民主、文学等方面的著作,其中重要的著作有《修昔底德与雅典帝国主义》、《埃斯库罗斯戏剧中的恐惧与焦虑》《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思想中的法则 从开始到亚里士多德》、《希腊的民主问题》、《希腊文学概论》、《论荷马》、《欧里庇得斯的现代性》、《反暴力的古希腊》等50多部著作。她还翻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译者简介: 陈元,广州中山大学法语系副教授,... 雅克利娜•德•罗米伊(1913-2010),法国古典学家、文献学家、第一位法兰西公学院女教授。她生前曾任法兰西学院院士,获得法国荣誉勋位一级勋章等殊荣。 她凭借对古希腊文明与语言特别是对修昔底德的研究而蜚声国际。在1941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她先后曾在里尔大学、索邦大学和法兰西公学院任教。1988年继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之后成了第二位法兰西学院女院士。 她一生撰写了大量关于古希腊思想、历史、戏剧、法律、民主、文学等方面的著作,其中重要的著作有《修昔底德与雅典帝国主义》、《埃斯库罗斯戏剧中的恐惧与焦虑》《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思想中的法则 从开始到亚里士多德》、《希腊的民主问题》、《希腊文学概论》、《论荷马》、《欧里庇得斯的现代性》、《反暴力的古希腊》等50多部著作。她还翻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译者简介: 陈元,广州中山大学法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法语系主任,2010—2012年任法国里昂三大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长期承担基础法语、法语精读、翻译、论述文写作、文学史与阅读、文学理论等教学任务。并长期致力于法国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专注于法国哲学思想的介绍与翻译,代表译作有《卢梭散文集》、《马克思与福柯》、《总体理论》、《在图像面前》等。 第一章宗教与法律中的人性原则 / 3 第二章有关柔和的新词:PRAOS[温和]与PHILANTHROPOS[爱人的,人性的] / 24 第三章向柔和敞开的词:ÉPIEIKÈS[恰当的、正义的]/ 51 · · · · · · 第一章宗教与法律中的人性原则 / 3 第二章有关柔和的新词:PRAOS[温和]与PHILANTHROPOS[爱人的,人性的] / 24 第三章向柔和敞开的词:ÉPIEIKÈS[恰当的、正义的]/ 51 第四章SUGGNÔMÈ[谅解、原谅]与可原谅的错误/70 第五章原谅的能力 / 91 第二部分 从五世纪末到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学说与问题 第六章雅典的柔和 / 123 第七章宽容的界线 / 151 第八章君主们的柔和 / 175 第九章关于城邦政治:缺乏柔和的危险 / 206 第十章对待希腊城邦的柔和与慷慨 / 230 第十一章哲人眼中作为美德的柔和 / 255 第三部分 从亚里士多德到普鲁塔克:从柔和到荣誉 第十二章米南德和希腊化时代的伦理 / 295 第十三章希腊化时代的君主制度 / 324 第十四章罗马征服者的仁慈:从波利比乌斯到狄奥多罗斯 / 352 第十五章罗马帝国的仁慈与柔和 / 398 第十六章普鲁塔克与英雄们的柔和 / 432 第十七章普鲁塔克与智者们的柔和 / 465 结束语:世俗之柔和与基督教之仁爱 / 492 · · · · · · 这套丛书还有 《艺术家的责任》,《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审美资本主义》,《论移情问题》 等。 古希腊君主教育中对五世纪的经验的反对中诞生出来的概念。后世研究历史中的“道德”的铭文 作者是尤瑟娜之后的另一位法兰西学院女院士,这本书写得很有趣,通过对大量古希腊文学和历史著作的研读,对一个词(“柔和”)的意涵进行条分缕析的梳理,以此探索古希腊思想的一个精神面向(伦理道德观念),进而在结语中与基督教的“仁爱”伦理观建立历史性联系,觉得是一本文献考据翔实、写作非常细致的思想史论著,方法上有独到之处。可惜因没系统读过古希腊文学和历史著作,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但是“柔和”的丰富内涵,确是... 作者是尤瑟娜之后的另一位法兰西学院女院士,这本书写得很有趣,通过对大量古希腊文学和历史著作的研读,对一个词(“柔和”)的意涵进行条分缕析的梳理,以此探索古希腊思想的一个精神面向(伦理道德观念),进而在结语中与基督教的“仁爱”伦理观建立历史性联系,觉得是一本文献考据翔实、写作非常细致的思想史论著,方法上有独到之处。可惜因没系统读过古希腊文学和历史著作,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但是“柔和”的丰富内涵,确是挺符合我对古希腊文学和哲学的一种印象(因此颇担心作者对这一思想史“现象”有主观套入之嫌。不好说)。心情的关系,只是刷一遍,往后可能会重读。 有点琐碎与重复,并且其实没有说出太多内容,厚厚一本的考据得出一个平平常常的结论。算是中规中矩吧。 罗米伊这本书最初以为是非常无聊的考据书,但是恰恰相反罗米伊考察了柔和这一概念在古希腊到古罗马以来的变化。尤其是柔和本身与政治体制的关系体现在统治者拥有的德性之上,因此统治者若想统治得好就需要柔和,但是又不能柔和过度,因此必须要立足于中道。有意思的地方在柔和在基督教中的表现与异教中的表现有何不同?大体来说异教的柔和并非真正的柔和,耶稣说他心里柔和谦卑,他的担子是轻省的。 古希腊君主教育中对五世纪的经验的反对中诞生出来的概念。后世研究历史中的“道德”的铭文 罗米伊这本书最初以为是非常无聊的考据书,但是恰恰相反罗米伊考察了柔和这一概念在古希腊到古罗马以来的变化。尤其是柔和本身与政治体制的关系体现在统治者拥有的德性之上,因此统治者若想统治得好就需要柔和,但是又不能柔和过度,因此必须要立足于中道。有意思的地方在柔和在基督教中的表现与异教中的表现有何不同?大体来说异教的柔和并非真正的柔和,耶稣说他心里柔和谦卑,他的担子是轻省的。 作者是尤瑟娜之后的另一位法兰西学院女院士,这本书写得很有趣,通过对大量古希腊文学和历史著作的研读,对一个词(“柔和”)的意涵进行条分缕析的梳理,以此探索古希腊思想的一个精神面向(伦理道德观念),进而在结语中与基督教的“仁爱”伦理观建立历史性联系,觉得是一本文献考据翔实、写作非常细致的思想史论著,方法上有独到之处。可惜因没系统读过古希腊文学和历史著作,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但是“柔和”的丰富内涵,确是... 作者是尤瑟娜之后的另一位法兰西学院女院士,这本书写得很有趣,通过对大量古希腊文学和历史著作的研读,对一个词(“柔和”)的意涵进行条分缕析的梳理,以此探索古希腊思想的一个精神面向(伦理道德观念),进而在结语中与基督教的“仁爱”伦理观建立历史性联系,觉得是一本文献考据翔实、写作非常细致的思想史论著,方法上有独到之处。可惜因没系统读过古希腊文学和历史著作,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但是“柔和”的丰富内涵,确是挺符合我对古希腊文学和哲学的一种印象(因此颇担心作者对这一思想史“现象”有主观套入之嫌。不好说)。心情的关系,只是刷一遍,往后可能会重读。 有点琐碎与重复,并且其实没有说出太多内容,厚厚一本的考据得出一个平平常常的结论。算是中规中矩吧。 我们之所以经常忽略它们(柔和或宽容)的存在,也许是因为《伊利亚特》是——根据西蒙娜·韦伊(Simone Weil)的一项研究——“力量之诗”。 2018-06-19 14:06 我们之所以经常忽略它们(柔和或宽容)的存在,也许是因为《伊利亚特》是——根据西蒙娜·韦伊(Simone Weil)的一项研究——“力量之诗”。 我们之所以经常忽略它们(柔和或宽容)的存在,也许是因为《伊利亚特》是——根据西蒙娜·韦伊(Simone Weil)的一项研究——“力量之诗”。 2018-06-19 14:06 我们之所以经常忽略它们(柔和或宽容)的存在,也许是因为《伊利亚特》是——根据西蒙娜·韦伊(Simone Weil)的一项研究——“力量之诗”。 我们之所以经常忽略它们(柔和或宽容)的存在,也许是因为《伊利亚特》是——根据西蒙娜·韦伊(Simone Weil)的一项研究——“力量之诗”。 2018-06-19 14:06 我们之所以经常忽略它们(柔和或宽容)的存在,也许是因为《伊利亚特》是——根据西蒙娜·韦伊(Simone Weil)的一项研究——“力量之诗”。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