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链接有问题的书请登录邮箱查收!!!
即时起网站不再提供充点下载服务,点数没有使用完的顾客需要什么书请直接联系客服!! 此书为PDF电子版,不是纸书,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质书籍,下载24小时内请删除!本站展示只是部分图书,如需别的电子书请联系客服! 购买时请填写真实邮箱。邮箱请填写正确并请填写常用邮箱! 电子书购买后不予退款。 切记,付款完成后不要关闭网页,等自动返回。如遇链接失效或密码错误,请于24小时内登录购买时留下的邮箱查收文件。 成功付款,但没有弹出下载地址请联系客服处理。不主动联系客服产生的损失请自负。 即日起网站开通VIP会员,VIP会员直接购买打八折,VIP会员购书流程: 1.注册本站会员 2.登录网站,进入会员中心,点击左边导航“在线充值”,选中“购买VIP会员”,再点充值并付款,完成VIP会员购买。 (链接地址为:http://www.fou001.com/e/member/buygroup/) 3.确认选购的电子书,点立即购买,填写收货人信息,填入优惠码:ODAE4VYFG5UJJDXQWDHH 4.下一步,付款,完成购买
书名:技术哲学讲演录
副标题: 作者:吴国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32317 出版时间:2016 页数:252 定价:38.00 内容简介: 2007—2008年间,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本书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则得到了新鲜而生动的说明。 吴国盛,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983)、哲学硕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8)。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6—1999),199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近著有《时间的观念》(2006)、《反思科学》(2004)、《让科学回归人文》(2003)、《自由的科学》(2002)等。 这套丛书还有 《10个道德悖论》,《寻求有尊严的生活:正义的能力理论》,《西方思想的起源》,《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佛之主事们》 等。 这个集子是2007-2008年间的演讲汇编,基本阐述了吴国盛对科学、技术、技术哲学的主要观点,虽内容上略有重复,但我仍旧从中收获很多。全书讲了这么几个大问题,技术和人性、政治的关系,技术哲学的源流与发展,希腊科学和近代科学的差异,近代科学的形上学预设。 2018年第82本。两天的课程,加上前后两本书读下来,收获非常大。吴国盛老师对科学、对技术、对艺术在哲学与发展层面的深入研究与思考,能帮助我们重塑认知,更理性地认识世界。非常值得仔细研读的一本书,非常高情商正面价值观的学者。 1、把技术这个概念从日常语义扩大一个宽泛的所指,把身体和社会制度都包括进来,然后再大谈哲学,这就技术哲学。然而问题是这种把概念的所指随性扩大,然后再本体论思辨,抽象化批判,这种路数真的有助于说清楚问题吗?还是把问题搞得越来越模糊? 2、技术的意向性是个啥东西?难道这是技术固有的而不是人赋予的吗?技术难道不是由人的选择才使使其体现出政治性?技术本身离开了人,何来政治性?3、作者在对技术进行反思批判时... 1、把技术这个概念从日常语义扩大一个宽泛的所指,把身体和社会制度都包括进来,然后再大谈哲学,这就技术哲学。然而问题是这种把概念的所指随性扩大,然后再本体论思辨,抽象化批判,这种路数真的有助于说清楚问题吗?还是把问题搞得越来越模糊? 2、技术的意向性是个啥东西?难道这是技术固有的而不是人赋予的吗?技术难道不是由人的选择才使使其体现出政治性?技术本身离开了人,何来政治性?3、作者在对技术进行反思批判时,时而使用技术这个概念的日常语义,时而又使用一种宽泛的语义,这样的论证,不是显得有点问题吗?4、最后一篇讲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讲得最好,近代科学得益于基督教母体的滋养,自由意志、人类中心主义、创世论这是三个营养源。世界图景化,数学化抹平个体质的差异,从而消解意义,让人颇有启发的论述。 这个集子是2007-2008年间的演讲汇编,基本阐述了吴国盛对科学、技术、技术哲学的主要观点,虽内容上略有重复,但我仍旧从中收获很多。全书讲了这么几个大问题,技术和人性、政治的关系,技术哲学的源流与发展,希腊科学和近代科学的差异,近代科学的形上学预设。 打破自己习以为常的认知,真爽啊!读书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认知不能固化,而哲学是最锐利的打破固化认知的武器! 2018年第82本。两天的课程,加上前后两本书读下来,收获非常大。吴国盛老师对科学、对技术、对艺术在哲学与发展层面的深入研究与思考,能帮助我们重塑认知,更理性地认识世界。非常值得仔细研读的一本书,非常高情商正面价值观的学者。 技术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因为技术具有自我隐蔽的特性,所以现代以前很少有人对它产生重视。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凸显了技术问题,使我们不能不严肃地对待它,并试图构建一个据以理解世界的技术哲学体系。这正是吴国盛教授的新著《技术哲学讲演录》之旨趣所在。 被征服的是... 说到技术,人们不由自主的会想到身边的计算机,互联网,各种交通工具等现代技术的典型案例。而多数人会持有一种技术中性论的态度,将技术与人类自身一分为二,认为技术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工具,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什么可以深究的。 从前的我所持有的也差... 在这个数学化的过程中,这样一种对世界的构造方式,必然会遮蔽或者过滤掉某些东西。这里面最基本的东西就是神灵世界,将不再存在。神灵世界不存在,就是意义世界不存在,世界本身不再呈现意义 ... 其实,科学的世界观并不真的造成了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世界,只是造成了一种单一化的意义;而意义的单一化本身对人的自由有很大的损害。 我对“数学化”的理解是,被过滤掉的“意义”是人的情感,人无法把曾经投射在事物上的情感转... 2019-04-29 18:31 在这个数学化的过程中,这样一种对世界的构造方式,必然会遮蔽或者过滤掉某些东西。这里面最基本的东西就是神灵世界,将不再存在。神灵世界不存在,就是意义世界不存在,世界本身不再呈现意义 ... 其实,科学的世界观并不真的造成了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世界,只是造成了一种单一化的意义;而意义的单一化本身对人的自由有很大的损害。我对“数学化”的理解是,被过滤掉的“意义”是人的情感,人无法把曾经投射在事物上的情感转移到数字上来。举个例子,用数字的眼光看待一只鸟,它有体重、体积、飞行速度、年龄等属性,可能还有它的肉的价格、羽毛价格等等经济属性。可以把这些数字放到抽象系统中进行计算、推理,比如计算它的经济价值几何,这是量化手段所能及的;而量化手段只能表示一种“效率的意义”,其他意义比如情感,无法被量化。情感就是被过滤掉的东西。换句话说,数字只能承载客观,不能承载主观。现代科学是技术化、求力的科学,力求改变自然、创造现实。而现代科学的世界观,或者说技术的意志,用其本身的数学性来作比喻,可以说是追求最优化的,效率是其唯一的意义。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数字来解构,数字没有“感情”、“意义”,只有最优化。人对待现代科学技术的态度和其对人本身的改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单一化 - 改变现实 效率至上。现代科技世界(数字化的世界)只能保证客观事物在其系统中以效率为唯一教条正确运转,而并不能容纳人的主观意识与不能被量化的事物。所以人会感到失去意义,或是把系统的意义 - 效率,作为其本身的意义。因此社会价值取向单一,因此人迷茫。 什么是技术 (一)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技术中性论是有问题的 (三)技术是构造人和世界的环节 对现代技术的一种理解 第一个,现代技术是对效率及其推崇的一种思维逻辑。 第二个,现代技术是普适性观念的一个体现。 第三个特征,现代技术是一种意志技术。 2019-03-05 13:08 什么是技术(一)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二)技术中性论是有问题的(三)技术是构造人和世界的环节 对现代技术的一种理解第一个,现代技术是对效率及其推崇的一种思维逻辑。第二个,现代技术是普适性观念的一个体现。第三个特征,现代技术是一种意志技术。 技术转化论认为,技术悲观主义所揭示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出路并不是简单地否定现代技术,而是要探讨技术转化的可能性,也就是看看技术里面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值得探讨。 2018-04-12 23:50 技术转化论认为,技术悲观主义所揭示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出路并不是简单地否定现代技术,而是要探讨技术转化的可能性,也就是看看技术里面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值得探讨。 人是“是”和“所是”之间永恒的差异,人永远不是你现在的自己,你如果永远是你现在的自己,你就死掉了。只有人死了,才能说我永远都这样。 2018-04-12 23:49 人是“是”和“所是”之间永恒的差异,人永远不是你现在的自己,你如果永远是你现在的自己,你就死掉了。只有人死了,才能说我永远都这样。 工具本身能够标志历史,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工具创造历史,工具标志历史。所以,从历史上看,从人类的起源看,“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个讲法是可以成立的。……有什么样的人性理想,就有什么样的技术理念。当我们对技术产生一种错误的理念的时候,往往是我们把人本身看错了。 2018-04-11 23:14 工具本身能够标志历史,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工具创造历史,工具标志历史。所以,从历史上看,从人类的起源看,“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个讲法是可以成立的。……有什么样的人性理想,就有什么样的技术理念。当我们对技术产生一种错误的理念的时候,往往是我们把人本身看错了。 人为什么有存在方式呢?首先的一个原因是,人是一种没有本质的动物。人没有本质,也就是是说人没有先天的规定性。 2018-04-11 23:15 人为什么有存在方式呢?首先的一个原因是,人是一种没有本质的动物。人没有本质,也就是是说人没有先天的规定性。 技术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没有不存在技术的文明史。一部文明史基本上首先是一部技术史。……对技术的研究是对人的理解的一个关键环节。……技术哲学至今还是一个新鲜的学科。为什么呢?这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技术是一个“自我隐蔽”的东西。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在座有不少戴眼镜的同学。这个眼镜呢,当它正常地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往往是不被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所以越是好的、合适的眼镜,眼睛越是看不见它。 2018-04-11 23:17 技术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没有不存在技术的文明史。一部文明史基本上首先是一部技术史。……对技术的研究是对人的理解的一个关键环节。……技术哲学至今还是一个新鲜的学科。为什么呢?这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技术是一个“自我隐蔽”的东西。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在座有不少戴眼镜的同学。这个眼镜呢,当它正常地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往往是不被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所以越是好的、合适的眼镜,眼睛越是看不见它。 技术的那种自我隐蔽性或者说透明性导致了技术处于一种自我遮蔽状态,因此很多人觉得技术不重要。比如我们经常问“你这是原则性的还是技术性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原则性的东西是重要的,技术性的东西是可有可无的。……细节决定生命这个说法其实很深刻,从哲学上说就是,技术决定人的存在。宏大叙事的那个东西往往并不起决定作用。这是第一个原因。 2018-04-11 23:18 技术的那种自我隐蔽性或者说透明性导致了技术处于一种自我遮蔽状态,因此很多人觉得技术不重要。比如我们经常问“你这是原则性的还是技术性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原则性的东西是重要的,技术性的东西是可有可无的。……细节决定生命这个说法其实很深刻,从哲学上说就是,技术决定人的存在。宏大叙事的那个东西往往并不起决定作用。这是第一个原因。 在这个数学化的过程中,这样一种对世界的构造方式,必然会遮蔽或者过滤掉某些东西。这里面最基本的东西就是神灵世界,将不再存在。神灵世界不存在,就是意义世界不存在,世界本身不再呈现意义 ... 其实,科学的世界观并不真的造成了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世界,只是造成了一种单一化的意义;而意义的单一化本身对人的自由有很大的损害。 我对“数学化”的理解是,被过滤掉的“意义”是人的情感,人无法把曾经投射在事物上的情感转... 2019-04-29 18:31 在这个数学化的过程中,这样一种对世界的构造方式,必然会遮蔽或者过滤掉某些东西。这里面最基本的东西就是神灵世界,将不再存在。神灵世界不存在,就是意义世界不存在,世界本身不再呈现意义 ... 其实,科学的世界观并不真的造成了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世界,只是造成了一种单一化的意义;而意义的单一化本身对人的自由有很大的损害。我对“数学化”的理解是,被过滤掉的“意义”是人的情感,人无法把曾经投射在事物上的情感转移到数字上来。举个例子,用数字的眼光看待一只鸟,它有体重、体积、飞行速度、年龄等属性,可能还有它的肉的价格、羽毛价格等等经济属性。可以把这些数字放到抽象系统中进行计算、推理,比如计算它的经济价值几何,这是量化手段所能及的;而量化手段只能表示一种“效率的意义”,其他意义比如情感,无法被量化。情感就是被过滤掉的东西。换句话说,数字只能承载客观,不能承载主观。现代科学是技术化、求力的科学,力求改变自然、创造现实。而现代科学的世界观,或者说技术的意志,用其本身的数学性来作比喻,可以说是追求最优化的,效率是其唯一的意义。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数字来解构,数字没有“感情”、“意义”,只有最优化。人对待现代科学技术的态度和其对人本身的改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单一化 - 改变现实 效率至上。现代科技世界(数字化的世界)只能保证客观事物在其系统中以效率为唯一教条正确运转,而并不能容纳人的主观意识与不能被量化的事物。所以人会感到失去意义,或是把系统的意义 - 效率,作为其本身的意义。因此社会价值取向单一,因此人迷茫。 什么是技术 (一)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技术中性论是有问题的 (三)技术是构造人和世界的环节 对现代技术的一种理解 第一个,现代技术是对效率及其推崇的一种思维逻辑。 第二个,现代技术是普适性观念的一个体现。 第三个特征,现代技术是一种意志技术。 2019-03-05 13:08 什么是技术(一)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二)技术中性论是有问题的(三)技术是构造人和世界的环节 对现代技术的一种理解第一个,现代技术是对效率及其推崇的一种思维逻辑。第二个,现代技术是普适性观念的一个体现。第三个特征,现代技术是一种意志技术。 技术转化论认为,技术悲观主义所揭示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出路并不是简单地否定现代技术,而是要探讨技术转化的可能性,也就是看看技术里面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值得探讨。 2018-04-12 23:50 技术转化论认为,技术悲观主义所揭示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出路并不是简单地否定现代技术,而是要探讨技术转化的可能性,也就是看看技术里面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值得探讨。 人是“是”和“所是”之间永恒的差异,人永远不是你现在的自己,你如果永远是你现在的自己,你就死掉了。只有人死了,才能说我永远都这样。 2018-04-12 23:49 人是“是”和“所是”之间永恒的差异,人永远不是你现在的自己,你如果永远是你现在的自己,你就死掉了。只有人死了,才能说我永远都这样。 免责申明: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